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烟台有机肥现状调查报告6.21改

烟台有机肥现状调查报告6.21改



第一篇:烟台有机肥现状调查报告6.21改

机肥料现状调研报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数量正逐年减少,而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升耕地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中央连续几年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山东省政府连续几年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对施用有机肥的农户进行补贴。在这种背景下,有机肥产业迅猛发展,我市的有机肥产业也不列外。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把有机肥资源概况和产业发展中问题汇总如下:

一、有机肥资源及产业情况

烟台市农家肥资源总量为850万吨,其中堆肥120万吨,沤肥60万吨,厩肥380万吨,土杂肥290万吨,全市平均农家肥用量为900公斤/亩。

烟台市大牲畜存栏量合计11188.79万头,资源总量753.65万吨,其中猪存栏260万头,资源总量181万吨;鸡存栏10818.8万只,资源总量220万吨;牛存栏48万头,资源总量319.6万吨;马存栏0.09万头,资源总量0.05万吨;羊存栏71万头,资源总量33万吨。

据调查,全市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263.2万吨。其中小麦秸秆100万吨,玉米秸秆106万吨,大豆秸秆6.8万吨,花生秸秆39万吨,其它杂粮等秸秆11.4万吨,分别占秸秆资源总量的38%、40.3%、2.5%、14.8%和4%。

主要利用方式为直接还田、过腹还田和用作燃料或秸杆焚烧还田。

烟台市目前绿肥种植面积为9.4万亩,资源总量13.85万吨,主要为三叶草,占总种植面积的95%,主要利用方式为压青还田。

目前我市商品有机肥的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动物粪便、作物秸秆、工业废渣(酒糟、蘑菇渣、糖渣等)、城市污泥等。

我市目前取得肥料登记证的有机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企业80多家,年产量50万吨以上,其中有机无机复混肥料30万吨,商品有机肥20万吨。

二、有机肥利用情况

商品有机肥的主要投入方向是果树、蔬菜,粮油作物投入量很低。粮油作物有机质提升主要以秸秆还田为主,如小麦高留茬和玉米秸秆的过腹还田。

(一)农家肥利用方式

农家肥的主要投入方向为果树、蔬菜,粮油作物投入量低。

1、粮油果树种植区,农家肥主要的施肥对象为果树,施肥时间为采果后或萌芽前,施肥方式挖环状沟或辐射状沟集中施用,有机肥投入量1000-2000kg/亩。

2、粮油菜种植区,农家肥主要的施肥对象为蔬菜,施肥时间为播种前,地表撒施,然后耕翻,一般有机肥亩投入量1500kg。

3、粮油种植区,主要的施肥作物为小麦、花生,播种前地

表撒施耕翻,亩投入量300-500kg。

(二)秸秆利用模式

1小麦高留茬还田。小麦高留茬20-25cm,在玉米小喇叭口期结合松土除茬。

2玉米秸秆过腹还田。主要是黄牛奶牛饲料。玉米秸秆利用率很低,主要作为燃料烧掉了。

(三)绿肥利用模式

面积很小,主要种植三叶草,以压青还田的方式利用。

(四)养殖场有机废弃物利用模式

1、大部分养殖场有机废弃物经发酵后,还田。

2、15%左右的鸡粪从养殖场运出后,直接还田。

3、10%左右的鸡粪掺沙土晒干后还田

(五)商品有机肥补贴工作(无)

三、存在问题

1、农家肥应用问题。随着化学肥料用量的不断增加和农业商品化生产发展,劳动力的价值也在逐年提高,这对有机肥的积造和秸杆还田、堆沤肥、城粪利用等多方面带来一定的困难,据农民推算,积一亩地农家肥,需用工10多个,用这些工钱购化肥可解决二、三亩地的用肥,尽管这种推算具有短期行为,但从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讲不无道理。因而,在有机肥的积造和使用上,出现了三大问题:一是有机肥使用面积越来越小,据农户调查,全市农田施用有机肥面积仅有31.2%。二是施用量逐年下降。

调查发现,过去每个农户每年积攒三圈农家肥料,现在每户三年积攒不到一圈肥。因而施肥量较过去下降了61.6%,全市有机肥用量平均只有900kg/667m2。三是作物桔杆堆放、废弃、烧毁、浪费严重;城市粪便由过去的派人看、管、争、抢变为无人过问,城市垃圾得不到合理的加工利用;农村人畜粪便的积用也越来越不重视。

2、商品有机肥应用问题。商品有机肥料生产准入门槛低,目前商品有机肥料标准主要包括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GB18877-2002和有机肥料NY525-2002,严格来说两个标准比较粗放,并且有机肥料不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因此,企业生产条件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规模不一,大的企业年产量可以达到几万吨,小的企业只有几百吨。由于原料的来源不同,因此,市场上流通的有机肥料有很大差异,甚至包括大量劣质产品重金属超标。价格偏高,造成用量低。一般商品有机肥生产成本在每吨500-800元钱,几个环节下来到农民手里就达到了每吨一千几百元甚至二千多元。因此,老百姓有用不起或者用了不划算的感觉。我市的商品有机肥料产业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的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机遇。但不容忽视的是,有机肥料行业发展不平衡、不规范,需要经营部引导和支持。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地力培肥和农业增产。据全市农田土壤养分检测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平均小于1%,860个果园土壤有机质平均只有0.86%,缺素面积越来越大,80%的土壤钾元素明显不足,且微量元素丰缺差异悬殊,土壤pH下降,酸度增强,土壤理化性状变劣,生产性能降低。群众反映土壤越来越较嫩了,承受旱、涝、风、寒、病、虫的抗逆性越来越差。增肥不增产,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越来越重。

四、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讲课、实地培训、宣传画、明白纸等多渠道宣传秸秆还田、积造农家肥,形成强大的社会氛围。

2列入各级政府的考核目标

把秸秆还田面积、有机肥积造数量列入各级政府的考核目标,加强年终考核管理。

3资金补贴项目的方向要正确。

资金补贴的重点是秸秆还田补贴和养殖农户的补贴,而不应该是商品有机肥补贴。秸秆还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巨大,群众认识性差,技术含量较高,实施难度大,费工耗力,应该是补贴的重点。此外,养殖农户环境污染严重,应加强除臭杀虫和环境污染治理补贴。而商品有机肥生产,是一种商业行为,广大群众对精有机肥认识程度已经很高,再进行补贴,对推动有机肥工作起不到积极作用。

4加大秸秆还田技术研发

研究适宜简便的堆腐技术和堆腐剂,相应的玉米秸秆堆腐技术,以及其它促进秸秆还田的实用技术。

5加大对基层技术队伍的技术指导服务资金投入

通过对技术队伍的扶持,加强畜禽粪便的腐熟检查指导;加强宣传;加强秸秆还田技术指导、秸秆还田量的检查督促等工作。

第二篇:烟台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一方面尚未自立,*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特殊的年龄段赋予他们极强的消费欲望。面对这一矛盾,烟台的大学生是怎么做的?他们每年花多少钱?钱都花在了哪里?本期聚焦烟台大学生消费。富孩子:名牌在身玫瑰示爱

烟台大学生高消费个案

李晓飞

校园也是一个小社会,由于有些人有穷爸爸,有些人有富爸爸,同一教室的大学生,消费水平也就有了天壤之别。

记者在驻烟高校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乏“大手笔”,敢花、舍得花的魄力让许多工薪族难以望其项背。

A一束花:999朵玫瑰

2002年秋天的一个星期天的傍晚,山东工商学院大学生李某在同学的帮助下,将花600元钱买来的999朵玫瑰送到学校一餐厅内。当正在吃饭的女友崔某接过这一浪漫礼物时,早已激动得泪飞如雨,正在餐厅吃饭的数百名同学目睹了这一“神圣”时刻。此事件在全校引起较大轰动。

李某与崔某偶然在一次聚会中相遇,崔某对李某一见钟情,为了得到李某的青睐,崔某开始近似“疯狂”地追求李某。在强烈攻势下崔某终于如愿以偿,与李某成为大学生情侣。见身边同学经常会收到男友送的鲜花,便常“不经意”间向李某说“某某又收到了一束鲜花”、“某某送给某某的玫瑰真漂亮”……在崔某的暗示下,多情的李某决心让倾心于自己的女友也好好地浪漫一次。

李某与自己的同学好友商量,要送就送出个“特色”,最终李某接受了“送999朵玫瑰”的建议,并且他特意将送花的地点选在了人流如织的餐厅里。

B一双鞋:1400元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每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是绝对的校园时尚一族,他们吃营养食品,穿名牌服装,大有引领高校时尚之势。

某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白某向记者列出了自己一天的营养餐单:早饭,一杯牛奶、一个水果(苹果)、一个酥饼;午饭,炒鸡蛋一份,青菜一份,米饭两碗;晚饭,红烧肉、牛肉、鸡肉任选一份,青菜一份,米饭两碗,一天仅饭钱就要花15-20元。

小白说,他的同学基本上都是这么个消费水平,而且几乎所有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穿衣都很讲究,一般都选择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等名牌服装。小白指着自己脚上的鞋说:“你看,我这双鞋不起眼吧,还600多呢!”小白告诉记者,在他们班有个同学每一身服装都要几千元,他陪这位同学就买过一双1400多元的耐克运动鞋。

C一部手机:3400元

“手机、电脑、Mp3”是目前在高校大学生中较为流行的“三大件”。目前驻烟高校中5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并且有的持有两部或者两部以上手机。

在市内一通讯商城,卖手机的姜小姐告诉记者,前来买手机的很多大学生“不屑”于她推荐的比较实用而且价位较低的手机,而更多地钟情于彩屏、和弦、彩信、可以上网、还要带摄像头的手机。陈小姐说:“其实大学生是纯消费者,有个手机能打电话,能发短信就够用了,不必非要追求太多花哨的功能。”

山东工商学院大三学生陈某拥有两部手机,一部是移动的,一部是联通的。他解释说是为了“统筹使用,节省话费”。烟台大学外语系的李某告诉记者,他们班一位男生为了紧跟时尚,从大一到现在已经换了六部手机了,从蓝屏换成彩屏,又从彩屏换成带摄像功能的,最近他刚又换了一部手机,价值3400元。

D一套美容:2500元

记者采访中没有听说有驻烟高校大学生为美丽而整形的,但却了解到许多女大学生热衷于美容,并且将美容看作是一种“时尚”。据烟台大学附近一美容院从业人员介绍,由于美容与整形不同,无需皮肉痛苦便可使自己的身体得到各种护肤品的悉心呵护,所以受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青睐。

烟台大学一大四女生说,她的同学中就有4人常年到美容院进行护肤美容,她们所做的美容套餐花费都在1000—2500元之间,而这仅仅是“做脸”的费用,如果还需要进行美发、减肥等项目,要另外加钱。据这位女生介绍,她的一个同学每个月置办各种化妆品的花费大概在300-400元左右,从洗面奶到面膜,再到各种眼影、唇彩应有尽有,并且每一样都是品牌。

记者还了解到,到美容院消费的在校大学生,除了护肤外,还有的是为了除斑、祛痘,也有个别是来丰胸的。

这些高消费的大学生大多家境比较富裕,父母一般都是高收入阶层,有的还是私营业主。当然也有个别校园“能人”,*自己打工、创业,能挣能花,不过这样的学生在烟台高校只是极个别现象。

聚焦烟台贫困大学生状况

贫困生:穿衣吃饭一天两元

时下的大学校园里,在一些大学生随心所欲地享受高消费生活的同时,也有另外一个群体,在校园里他们是大学生,走出校园他们是打工一族,他们仅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

●刘洪兰:希望学校别把我赶回家!

刘洪兰是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大三的一名学生,听她的同学讲,刘洪兰生活非常艰苦,每天只有2元钱的生活费,清一色的馒头、馅饼之类的饭食。当我见到刘洪兰时,一点也看不出她是一个贫困生,一身朴素的衣服非常干净,扎着一个羊角辫,显得很精神,与我谈话时也极其开朗。

为筹学费父亲卖耕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洪兰生长在聊城高唐县一个落后的小山村里,当2002年秋天她顺利通过高考被烟台大学录取时,家里已是愁云惨淡了:姐姐因交不上学费已被迫辍学;患癌症两年多的奶奶撒手人寰,给他们一家留下一大堆债务;爷爷已经70多岁了,虽然身体还算健康,但已不能太多劳作;妈妈身体一直有病,只能做点家务;妹

妹和弟弟同读高二;一家人的负担全落在父亲刘良忠肩上,他经营着11亩土地,为了让孩子能读上书,刘良忠利用农闲的时候还外出打工或者做点小生意。

为了给刘洪兰凑学费,刘良忠不仅借遍了家里的亲戚朋友,而且将家里的一头耕牛卖了。刘洪兰说:“2002年我紧攥着家里为我东拼西揍的学费,带着些许苦涩来到烟台,在跨进大学校门的一刹那,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必须得长大,一切要*自己了!’”

生活费,一天两元钱

当别人满怀兴奋地准备过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时,刘洪兰却为四年的高额学费和生活费发愁,生活的压力让她总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洪兰很快学会了精打细算地生活,小心翼翼地支出着手中的每一分钱。吃饭,早晨三根油条一碗稀饭,中午和晚上各一个5毛钱的馅饼。这样一天2块钱就能填饱肚子;衣服,我们了解到,烟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95.16%,只有不足5%的学生*亲友资助、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在回答“本月超支了你会怎么办?”的问题时,47.47%的学生选择“先花下个月的”,20.22%的学生选择“向父母要钱”,也有选择“打工勤工俭学”的,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非常强。

②吃饭仍是大头

调查显示,除了学费、住宿费外,我市大学生64%的钱消费在饮食方面。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而且大

一、大二学生校外就餐花费明显高于大

三、大四学生,据分析这可能与大

一、大二学生独自面对大学生活不久,消费与大

三、大四学生相比稍欠理性有关。在校外就餐消费,大学生一般将消费金额控制在80元以下,其中以20元以下及20-40元最多。

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年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年需要150-600元之间。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在饮食消费情况调查中可以看出,零食是女大学生的偏爱,女生每个月的零食消费大都在5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0元。

③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

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许多大学生告诉记者,如今的爱情不再有免费的午餐,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

对问卷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500-3000元不等。

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几千元者(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条价值7800元的铂金钻石项链);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全由男方埋单的局面已经完全打破,出现三种情形,即:男方全部负责、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三种情况,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于男方的情况。④半数学生持有手机通过调查显示,手机消费是在校大学生除了饮食之外的第二大消费项目,占整个消费支出的12.5%,有的学生此项支出达到每月消费总额的30%-40%。

在山东工商学院统计学院所做的186份问卷调查中,记者看到,有92人拥有手机,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手机的持有率呈上升趋势:一年级40%,二年级44.44%,三年级57.1%,四年级66.7%,男女生手机持有量基本持平。

大学生持有的手机品牌种类繁多,在92部手机中品牌多达24个(还有部分未注明),价格一般在1600元左右。

从手机话费的统计看,大学生手机每月平均费用基本控制在10-50元这个范围,占被调查人数的64.5%,手机月消费超过50元的为21.5%,而超过100元的为5.5%。在大学生的手机消费中,短信支出占了50%左右。⑤乐为时尚埋单在回答“如果除去生活费还有剩余的钱你会干什么?”这个问题时,女大学生选择的多是“买衣服和上网”,可见大学生还是将追求美丽放在了消费的重要位置上。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一件商品的第三大因素。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从这两个方面不难体现大学生在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等方面的追新思想。

从消费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

许多大学生特别是女生非常注重形象打扮。成套的品牌化妆品成为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女生的最爱,而做头发则成为女生美丽消费的另一重要方面,染发、烫发、拉直、做营养……只要是能美一回,许多女生愿意付出一大笔代价。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学生做头发的人数还较少,大约占其总人数的47.37%,而随着年级的增长,做头发的人数逐渐增加,其中又以染头发的人数居多。本次调查得到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专业03本1班和本2班大学生及山东工商学院统计学

院统计专业大四学生的热情配合,特此感谢

第三篇:县有机肥资源利用现状调研报告

有机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提高土壤肥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机肥肥源广,可就地取材,就地利用,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明显的效果。掌握有机肥利用现状及发展特点,对于合理利用开发有机肥资源,实施有机无机结合的施肥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治区土肥站《关于开展有机肥资源调研工作的通知》

(新土肥字[]第6号)的要求,对我县有机肥资源及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现将调研结果综述如下: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县位于西昆仑山北麓,包括布古里――托合拉克东部沙漠塔克拉码干西部沙漠和两沙漠之间的叶尔羌河冲积平原上中游,地处北纬37度30分至39度,东经76度20分至77度40分。东及东南沿叶河为界与泽普、叶城毗邻,东北与麦盖提相连,西北接岳普湖、疏勒,西靠英吉沙、阿克陶,西北山麓与塔什库尔干接壤。全县南北长190千米,东西宽102.5千米,总面积为8284平方千米。全县共有7个区29个乡镇503个行政村、4个农场和1个林场。县城距首府乌鲁木齐1700多公里。

2、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1229.3万亩,其中山地486.8万亩、占39.6%,平原742.5万亩、占60.4%。平原面积中耕地162万亩,占总面积的15%。广大平原农区的土壤类型以灌淤土、潮土、草甸土和灌溉风沙土为主。

3、土壤养分现状

根据化验数据的显示,县目前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比98年提高了29.75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有所下降,降低了3.7mg/kg,有机质平均含量略有提升,比98年提高了2.1g/kg,速效钾平均含量大幅度的下降,比98年降低了111.65mg/kg,降幅达到47.6%。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县土壤养分总状况是:“有机质偏低,缺磷,少氮,钾丰富”,而目前“缺磷,少氮”依然是现状,钾则不再富裕,需要大面积补施钾肥才能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二、农业结构

1、农业生产情况

全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以及其它一些小杂粮。,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0万亩,总产量425193吨,棉花播种面积65万亩,总产78750吨,粮棉总产分别比上年增产9.5%和2.9%,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2334.25万元。

2、全县畜牧业概况

全县总面积8195.69平方公里,耕地157万亩,可利用草场117万亩;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主要有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多郎羊、当巴什羊、驴、马、骆驼、鸡鸭鹅鸽等,同时还有雪鸡、狐狸、野猪、黄羊、云豹等野生珍稀动物。全县末,各类牲畜存栏达到112.1万头只,其中适龄母畜80.1万头只,大畜18.85万头。年内出栏牲畜108.74万头只,出栏家禽1000余万只(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9万吨、0.7万吨和1.5万吨。

县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和传统优势,粮草丰茂,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近年来,畜牧业正快速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推进,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已建成黄牛冷配点100个,青贮窖6.6万座,铡草机1562台,畜牧养殖小区348个,良种畜禽繁育基地30个,养殖大户和专业户2187户,标准化牛羊定点屠宰场、猪驴定点屠宰场和家禽屠宰加工厂各1座,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年屠宰加工各类牲畜40万头只、家禽500万只,建成3个小型牛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可达200吨,全县现有畜禽交易市场32个,日交易量可达3万头只以上,县还成立了家禽养殖协会、养蜂协会和畜产品购销协会,通过内引外联,拓宽了畜禽产品营销渠道,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3、有机肥资源种类与数量

1、作物秸秆

全县全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248万亩,秸秆资源总量101.3万吨,其中水稻秸秆2.5万吨,小麦秸秆27.3万吨,玉米39万吨,棉花秸秆32.5万吨。其中秸秆还田面积52万亩,还田数量26万吨,饲用58.31万吨,其他用途3.9万吨,弃置乱丢8.6万吨。

2、绿肥

全县绿肥播种面积5万亩,年产绿肥1.75万吨,目前全县绿肥资源的主要作物品种苜蓿,全部用于饲料。

3、畜禽粪便

全县规模化养殖场数量64个,禽畜养殖总量6.0195(万头或万只),年产禽畜粪便23.475万吨,其中直接利用21.07万吨,主要转化为堆沤肥,未利用2.405万吨。

4、农家肥

全县年产农家肥资源总量216.21万吨,主要利用形式为堆肥、沤肥、厩肥、土杂肥等,其中总施用量215万吨,亩施用量900-1000公斤/亩左右。

三、有机肥利用现状

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平衡施肥,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行有机无机平衡施肥,在强调抓好传统堆肥、沤肥、厩

第四篇:县有机肥资源利用现状调研报告(本站推荐)

县有机肥资源利用现状调研报告

有机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提高土壤肥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机肥肥源广,可就地取材,就地利用,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明显的效果。掌握有机肥利用现状及发展特点,对于合理利用开发有机肥资源,实施有机无机结合的施肥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治区土肥站《关于开展有机肥资源调研工作的通知》

(新土肥字[]第6号)的要求,对我县有机肥资源及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现将调研结果综述如下: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县位于西昆仑山北麓,包括布古里――托合拉克东部沙漠塔克拉码干西部沙漠和两沙漠之间的叶尔羌河冲积平原上中游,地处北纬37度30分至39度,东经76度20分至77度40分。东及东南沿叶河为界与泽普、叶城毗邻,东北与麦盖提相连,西北接岳普湖、疏勒,西靠英吉沙、阿克陶,西北山麓与塔什库尔干接壤。全县南北长190千米,东西宽102.5千米,总面积为8284平方千米。全县共有7个区29个乡镇503个行政村、4个农场和1个林场。县城距首府乌鲁木齐1700多公里。

2、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1229.3万亩,其中山地486.8万亩、占39.6%,平原742.5万亩、占60.4%。平原面积中耕地162万亩,占总面积的15%。广大平原农区的土壤类型以灌淤土、潮土、草甸土和灌溉风沙土为主。

3、土壤养分现状

根据化验数据的显示,县目前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比98年提高了29.75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有所下降,降低了3.7mg/kg,有机质平均含量略有提升,比98年提高了2.1g/kg,速效钾平均含量大幅度的下降,比98年降低了111.65mg/kg,降幅达到47.6%。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县土壤养分总状况是:“有机质偏低,缺磷,少氮,钾丰富”,而目前“缺磷,少氮”依然是现状,钾则不再富裕,需要大面积补施钾肥才能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二、农业结构

1、农业生产情况

全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以及其它一些小杂粮。,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0万亩,总产量425193吨,棉花播种面积65万亩,总产78750吨,粮棉总产分别比上年增产9.5%和2.9%,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2334.25万元。

2、全县畜牧业概况

全县总面积8195.69平方公里,耕地157万亩,可利用草场117万亩;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主要有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多郎羊、当巴什羊、驴、马、骆驼、鸡鸭鹅鸽等,同时还有雪鸡、狐狸、野猪、黄羊、云豹等野生珍稀动物。全县末,各类牲畜存栏达到112.1万头只,其中适龄母畜80.1万头只,大畜18.85万头。年内出栏牲畜108.74万头只,出栏家禽1000余万只(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9万吨、0.7万吨和1.5万吨。

县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和传统优势,粮草丰茂,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近年来,畜牧业正快速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推进,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已建成黄牛冷配点100个,青贮窖6.6万座,铡草机1562台,畜牧养殖小区348个,良种畜禽繁育基地30个,养殖大户和专业户2187户,标准化牛羊定点屠宰场、猪驴定点屠宰场和家禽屠宰加工厂各1座,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年屠宰加工各类牲畜40万头只、家禽500万只,建成3个小型牛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可达200吨,全县现有畜禽交易市场32个,日交易量可达3万头只以上,县还成立了家禽养殖协会、养蜂协会和畜产品购销协会,通过内引外联,拓宽了畜禽产品营销渠道,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3、有机肥资源种类与数量

1、作物秸秆

全县全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248万亩,秸秆资源总量101.3万吨,其中水稻秸秆2.5万吨,小麦秸秆27.3万吨,玉米39万吨,棉花秸秆32.5万吨。其中秸秆还田面积52万亩,还田数量26万吨,饲用58.31万吨,其他用途3.9万吨,弃置乱丢8.6万吨。

2、绿肥

全县绿肥播种面积5万亩,年产绿肥1.75万吨,目前全县绿肥资源的主要作物品种苜蓿,全部用于饲料。

3、畜禽粪便

全县规模化养殖场数量64个,禽畜养殖总量6.0195(万头或万只),年产禽畜粪便23.475万吨,其中直接利用21.07万吨,主要转化为堆沤肥,未利用2.405万吨。

4、农家肥

全县年产农家肥资源总量216.21万吨,主要利用形式为堆肥、沤肥、厩肥、土杂肥等,其中总施用量215万吨,亩施用量900-1000公斤/亩左右。

三、有机肥利用现状

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平衡施肥,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行有机无机平衡施肥,在强调抓好传统堆肥、沤肥、厩肥、土杂肥等积制的同时,加大秸秆肥积制力度,加大发展沼气肥等新有机肥的力度。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增加,在农业节本增效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农作物秸秆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我县主要的有机肥资源,是补充有机质和钾素最主要的渠道。据统计,全县秸秆还田总量26万吨,绝大部分秸秆主要通过机械粉碎还田,合计还田52万亩。稻草、玉米、小麦秸秆主要作为牲畜牛、羊、马等饲料,通过翻根茬后作为农作物的底肥,进行还田。部分偏远且燃料比较困难的地方,将小麦、玉米、棉花等秸秆作为燃料。少部分秸秆由于农户劳动力紧张而直接焚烧或丢弃。

2、绿肥的利用

绿肥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我县常年播种绿肥面积5万亩,主要品种为苜蓿,基本全部作为牲畜饲料,很少作为绿肥还田。

3、农家肥的利用

农家肥是主要的有机肥源之一,农家肥总量达到216.21万吨。厩肥是农家肥的主要利用形式之一,先用玉米秸秆等农作物秸秆垫栏,拌和或吸收牛、羊等牲畜的粪尿,达到一定数量之后集中于一处,通过较长时间的堆沤发酵,即可作为有机肥料。我县规模化养殖较为落后,全县规模化养殖场数量不足70个,每年产生禽畜粪便23.475万吨,但大部分粪便都未经堆沤处理。近年,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扶持力度,全县沼气由无到有,由少到多。但由于农民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沼气的使用难以接受,沼气化处理禽畜粪便利用率不高,农民基本不利用沼液、沼渣。

四、有机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发展有机肥的资金投入

由于有机肥的肥效缓慢,周期长,地方政府对发展有机肥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特别是目前化肥施用已全面普及,而且直观效益明显,基本能解决问题,因此各地表现为“重化肥,轻有机肥”现象。为此各地政府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建立有效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将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各级农业部门也要站在现实需要的角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将有机肥建设工作作为农业生产的硬措施来抓,切实加强领导。

2、秸秆还田应用与畜牧业发展产生矛盾

随着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秸秆主要都作为牲畜饲料使用,秸秆还田面积和数量大大降低。目前,我县农田秸秆还田技术主要应用于棉田,秸秆还田技术与畜牧业发展相冲突,对此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3、减少耕地闲置,重振绿肥

绿肥是传统的优质有机肥,在化肥相对缺乏的60、70年代,为我国的肥料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以氮增磷的主要方法,曾一度是农户的重要肥源。一般采用沤制或直接翻埋的方式施入大田。但随化肥用量的增加,农村劳力的减少,农村收入结构的改变,绿肥被逐年淡化,甚至有退出肥源的趋势,怎样将耕地越来越长的闲置时间利用起来,发展绿肥是今后沃土工作的需要,也是农产品安全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土肥工作中,必须加强绿肥种植的宣传工作,制定长期发展方案,促进耕地集约经营,出台鼓励性措施,免费向农户提供绿肥种子,给予氮肥补贴,推进绿肥发展

4、提高有机肥积造的科技含量,加大有机肥商品化生产开发力度

长期以来积造施用有机肥主要采用传统手法,实用新技术运用不多,使得有机肥存在有效养分低、体积大,劳动效益低、积造强度大,无害化程度低、污染大的“三低三大”的问题。目前,我县尚无有机肥料生产企业,有机肥料商品化为零。针对此种情况,应十分重视增加科技含量,增加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切实加强有机肥料科技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加大现有使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各级政府和部门也应通过招商引资,着力发展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县劳动力资源和有机肥资源优势,重点对全县畜牧业、养殖业的畜禽粪便,资源相当集中的泥碳、城市有机废弃物等有机肥资源进行有机肥商品化开发,努力实现我县有机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县农技中心

第五篇:鸡粪有机肥生产现状以及国家规定标准

鸡粪有机肥生产现状以及国家规定标准

现在大农业上施用量较大的,是用鸡粪与微生物菌类发酵后做出的肥料,这点与水产有机肥在原料、生产工艺上区别不大,按现有微生态制剂企业的技术水平,技术上没有问题。经过微生物发酵,鸡粪没了臭味,在消毒与解毒环节,鸡粪中的有害菌类与有害物质也可被有效去除。农户使用有机肥的效果远比单一使用鸡粪或化肥的效果好得多。

做鸡粪有机肥必须要大的厂房与仓库,需要大型搅拌与加热烘干制粒机械鸡粪有机肥生产设备,。生产有机肥类前期投入大,每吨获利仅有数百元,只有依靠大规模生产销售才有获利空间,“没有几千吨或上万吨,基本赚不到钱”。生产规模大,需要的生产原料多,并且需要一定的仓储量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其仓储量是以前生产微生态制剂类的数十倍,企业必须建立或租用大型仓库。尽管各个地方地价、仓库租金不同,但这笔花费远远高于以前的仓库租金。

生产规模变大,要提高质量,厂家业必须添加鸡粪有机肥生产设备,有机肥生产设备大型搅拌设备,使微生物菌类能均匀混合在鸡粪等原料中,充分发酵后,需使用大型干燥设备除去发酵产物中的水分,并制粒包装。这些不可缺少的大型设备至少得几十万元,这对普遍使用几千元或几万元生产设备的小微生态制剂企业来说,难以承受。鑫盛复合肥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鸡粪搅拌设备质优价廉,是广大商户的最好选择。

有机肥有国家标准,生产工艺与生产条件要求比较严格,质量要求高,需经过田间测试与生物安全试验后方能在市场上销售。对于违规生产的企业,惩罚也很重,每次罚款3-10万元。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