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马庄镇卫生院简介

马庄镇卫生院简介



第一篇:马庄镇卫生院简介

岱岳区马庄镇卫生院简介

马庄镇位于汶阳田腹地,大汶河北岸,西与肥城市接壤,东与大汶口镇为邻,是岱岳区唯一的一处平原乡镇。全镇辖4个管区,36个行政村,4.6万人,54平方千米。全镇31处医疗定点机构,106名乡村医生,其中34名女乡医。卫生院位于镇驻地膏城大道北首,现有职工5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常年外聘专家2人,主治医师10人,医师12人,检验师2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1--6月份完成业务收入510万元,共计报销137.5万元,受益80182人次,其中门诊报销90万元,住院报销47万元,生育资助1.6万元。为今年实现业务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打下基础。

特别是卫生院上划以后,我们调整了工作思路,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抢抓机遇,为适应飞速发展的卫生改革形势,多方筹措资金,先后购置了500mA摇揽遥控X光机、柯尼卡190型CR、十二导同步心电图机、日本原装进口福田彩超、母婴监护仪、血球分析仪、尿常规检测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功能麻醉机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基本满足了患者的医疗需求。同时为进一步规范提升住院条件,优化就医环境,先后投资近500万元新建了高标准的病房楼门诊楼。院内科室布局合理、配套齐全,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中医科、理疗科、疼痛科、五官科、放射科、心电图室、B超室、化验室、手术室、急诊室、输液室、中药房、西药房、中、西药库等。设有内科病房、外科病房、妇产科病房、儿科病房、并且有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当中配备服务设施较齐全、档次较高的温馨病房,病房内设有卫生间、太阳能、集中供氧、中央空调、有线寻呼,为患者创造了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并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医院一直坚持“抓质量求生存、抓改革促发展、抓服务争一流、抓管理增效益”的工作方针,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以人为本,走科技兴院、服务立院的路子,2010年马庄镇卫生院围绕“抓管理、强医政、促规范、增效益”的总体思路,用服务和创新来全力提升医院内涵建设,并以“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继续开展好亲情化服务,以实际行动为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篇:苑庄镇演马小学简介

苑庄镇演马小学简介

苑庄镇演马小学建于2002年8月,占地11000㎡,筑面积2750㎡。学校有教职工30人,学历达标率100﹪,现有学生36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100﹪,2004年6月被评为县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校魂,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大规范办学的力度,学校建有仪器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仪器室按省一类标准配备了仪器,图书室藏书量达10000册,微机室配有微机36台。学校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体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大胆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子,学生愉悦学习,全面发展,学校成为教师改革创新的乐园,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第三篇:马庄初中学校简介

马庄初中学校简介

诸城市贾悦镇马庄初级中学,一九九一年由马庄初中、臧家庄初中、锡山子初中三处合并而成,投资700多万元,占地115亩,总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达16.20平方米,有平房216间和二幢高质量的教学楼。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57人,教职工59人。

马庄初中拥有一支敬业爱岗,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在职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44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占38%;专任教师计算机过关率为100%,其中达中级水平的占20%;有2人获潍坊市优秀教师称号,有23人获诸城市百名骨干、教学能手、电教能手、教学新秀等荣誉称号。

马庄初中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设施先进,配有高标准的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舞蹈室、音像备课中心、电子白板室等,室内设施均达到省一类标准,高标准的运动场地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实现了“四机一幕”进教室,教师达到人手一台微机,学校开通了城域网。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

学校坚持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为理念,发扬“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优良教风,保持“勤学、好问、扎实、进取”的良好学风,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为目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让传授知识与人格塑造并重,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兼行,以宽阔的视野,务实的作风,求是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现代实验技能,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多年来,在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先后被授予诸城市“文明单位”、“花园式学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潍坊市“规范化学校”、“电化教育典型学校”、“普通话校园语言示范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等荣誉称号。同时被确定为山东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基地。

结束语:

马庄初中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她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百倍的热情去迎接新的挑战,我们将继续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为理念,以进一步加强学校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教育环境和教育结构,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架起成功的桥梁。

第四篇:秦都区马庄镇中心卫生院2011年工作总结计划

秦都区马庄中心卫生院

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计划

一.2011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院职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顺利完成了2011年的各项工作。现将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1.思想政治工作:

按照卫生局的工作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创建三型医疗机构”活动,开展了“为发展服务、为党旗增辉、为百姓造福”的三为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次主题实践活动中,共有5名职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卫生局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参加了全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暨5.12护士节文艺汇演,并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2.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我院在区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医院的内部环境进行了改造,先后投入100余万元,修缮职工住宿楼16间,改善了医院职工的住宿环境。在原有的两层住院楼上加盖活动板房13间,成立儿科住院部。将原来破旧不堪的住院部重新粉刷,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在原来的医技楼和住院部之间架设连接过道,方便了医护人员及患者就医。重新粉刷装修公卫楼2000平米,极大改善了我院的就医环境,使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3.公共卫生服务:

根据医改政策的相关文件精神,继续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三级网络,明确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中乡村两级职责,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每季度对村卫生室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考核,按照考核成绩拨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开展村级公共卫生工作培训12次。

2).全年完成计划免疫接种5153人次。无接种差错事故和不良反应出现。

3).加强慢性病的管理工作,全年共发现新慢性病人1258人,其中高血压病人925人,随访735人次,糖尿病病人300人,随访270人次。发现重型精神病患者33人,随访33人次。4).传染病管理工作,共发现并及时上报传染病20例;其中肺结核5例,细菌性痢疾5例,流行性感冒8例,流行性腮腺炎2例。

5).妇幼保健工作:全年出生儿童共计336人,产妇总数为336人;新生儿访视数336人,全部建卡建证,管理率100%。组织了2次大型普服叶酸消除神经管缺陷项目相关知识宣传,并利用乡医例会对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4次。6).健康教育工作: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3个,横幅18条、展板25块,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28次,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知识培训考试15次。并组织医护人员下村宣传健康教育知识12次,共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6000余份,接受咨询4320人次。7).居民健康管理工作: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户数4200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4640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电子档16700份,健康档案建档率完成82.5%,电子档案建档率55.9%,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共完成2650人的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在体检过程中新发现高血压患者156人,糖尿病患者56人,结石性胆囊炎患者35人,白内障患者21人,对参加体检的居民我们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分别做了自我保健等健康教育指导。

8).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为了净化医疗市场、杜绝无证行医个体户到我镇开展诊疗活动,每逢集会日组织人员到街上进行巡逻与督导,并指派村卫生室人员负责辖区非法行医监督举报,在每个村卫生室悬挂打击非法行医监督举报哨点牌子及联系电话,方便了群众监督。4.基本医疗服务:

我们医院严格执行国家在卫生方面的惠民政策,坚持药品“三统一”和“零差率”销售制度,坚持新合疗的“报销直通车”制度,吸引了除马庄镇以外的周边的居民来我院就诊。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全院实现医院总收入2404490元,其中业务收入155421元,药品收入525669元,其他收入23400元。全年门诊14270次,住院1865人次,手术420人次。1-12月合疗病人报销1462人次,共计报销医药费用872192元,次均补偿费用596.6元。我们加大对临床业务工作的投入,狠抓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与上级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新购置动态血压监测仪和动态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保证临床医疗安全。加强对临床各科室危重病人的管理,严格三级查房制度,不定期地抽查各科室的医疗质量情况及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情况,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的高效和安全。

总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的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各项工作成绩显著,无医疗纠纷事故发生,杜绝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按时完成了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离上级党委及周边群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小进则满的思想。

2.医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临聘人员居多,临床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给医疗质量带来隐患。

3.人事制度改革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2012年的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职工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

2、完善人事和内部分配制度,改善职工待遇,实行多劳多得的形式,调动职工积极性。

3.大力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计划选派1-2人带资进修,力争利用5年时间,尽快完成人员轮训,逐步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与215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单位合作协议,聘请知名专家来我院坐诊,提供业务指导,为医疗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4、我们力争2012年完成新建3层双面住院楼任务,切实改善住院环境。

5.、继续加大公共卫生工作力度。在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继续加大公共卫生人员投入,进一步做好辖区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秦都区马庄中心卫生院

2011年12月7日

第五篇:班庄镇简介

赣榆县班庄镇简介

班庄镇地处连云港市赣榆县西部,位于两省(苏鲁)三县(赣榆、东海、临沭)结合部,全镇总面积90.48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人口5.5万。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是市政府命名的“石材之乡”、“茶叶之乡”。

境内有大理石、花岗石矿藏总储量37亿立方米,主要品种有炭色花岗石、绿色花岗石、白色大理石等。廖沟矿泉水、夹谷山泉、龙头山泉均已通过省级鉴定。全镇现有茶园3000亩,杂果3000亩,用材林10000亩,蔬菜1000亩。建立了肉牛、山羊、山草鸡、七彩山鸡等多个养殖基地,土特产品畅销国内外。

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秦始皇东巡驻足秦山岛,曾下驾境内接驾庄村,孔子在鲁国为相时,曾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山。全镇35座山头中,仅夹谷山景区,就有孔子相鲁会齐侯处、夹谷圣迹、夹谷莺啼、尼山分秀、茶园春晓、栗林涛声、孟良扇、一望众山小、老母奶奶洞、响石、圣人泉等景点三十多处,始建于1941年的国家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抗日山烈士陵园就座于本镇境内。境内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有扑朔迷离的民间传说,有民俗,迥异的地方风情。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菜,日日有茶。“空气、阳光、绿色”等旅游要素具备。有着便利的交通优势。

境内327国道、欢林线有数百条公路干线纵横穿过,连临高速在班庄北外环设有进出口,距白塔埠机场30公里,距陇海铁路40公里,距连云港港口80公里,距日照港口55公里,距同三高速公路20公里,形成了陆、海、空组成立体交通网络。

小城镇建设面貌一新。近年来,努力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美化亮化镇区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小城镇的现代化综合功能。先后投入77万元,对工业街、圣泉街、文化街、胜成路、欢林线、班飞路、繁荣路、谷阳路这四纵四横的街路进行拓宽、硬化、美化、亮化,形成了既有垂柳、绿地的自然景色,又有路灯、灯箱、广告牌的现代化气息,整体布局合理有序,设施配套齐全,成为赣榆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文化娱乐设施配套齐全,活动内容丰富。现已有老年活动室、阅览室、溜冰场、音像厅、业余演出队、舞龙队、锣鼓班、业务文学创作社等,在镇文化站的正确引导下,群众在闲遐之余,开展自娱自乐活动,发挥自己的爱好,陶冶自己的情趣,感受美好的生活。

经济发展迅猛。工业产值、财政收入连年居全县乡镇前列,是连云港市“工业十强乡镇”、“综合实力二十强乡镇”、“销售收入十强乡镇”。二OO三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2.1亿元,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689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9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76元。规划未来前程似锦。农业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通过综合布局,年内实现万亩茶果,3000亩蔬菜,3000亩草莓,2000亩洋葱,2000亩葡萄,3000亩用材林,3000亩小杂粮基地。发展食草动物馈养小区30个,水面养殖3000亩。

工业方面: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在完善镇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建成村级工业小区20个。二是加大项目推进的力度。年内确保落实10个1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500万元以上的30个,100万元以上的50个。努力开发石头精加工项目,打响自己的品牌;不断扩大板皮、粘土颗粒加工业,形成规模效应;努力开发矿泉水、石英加工等新型产业。三产方面:通过政策倾斜、结对帮扶、营造载体等举措,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计划年内发展日用百货、家电、服装、饭店、旅馆、浴池等服务项目150家,新增农村经纪人200人,劳务输出9000人。旅游业:一是山水自然景观建设,在五大水库上建设凉亭、曲桥、钓鱼台、观光台;二是人文景观建设。修建圣人殿、奎星阁、老母奶奶洞、玉皇庙、岱王庙。三是打造山乡特色观光带。在欢林线两侧,发展枣园300亩,山楂1000亩,葡萄300亩,梨园300亩,菜园1000亩,形成色彩各异的山区生态特色。旅游服务建设。兴建宾馆疗养区,建成具有吃、喝、玩、唱、住多功能的别墅4座。

班庄镇

班庄镇地处连云港市赣榆县西部,位于两省(苏鲁)三县(赣榆、东海、临沭)结合部,全镇总面积90.48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人口5.5万,是市政府命名的“石材之乡”、“茶叶之乡”。

【自然资源】

境内有大理石、花岗石矿藏总储量37亿立方米,主要品种有炭色花岗石、绿色花岗石、白色大理石等。廖沟矿泉水、夹谷山泉、龙头山泉均已通过省级鉴定。全镇现有茶园3000亩,杂果3000亩,用材林10000亩,蔬菜5000亩。建立了肉牛、山羊、山草鸡、七彩山鸡等多个养殖基地,土特产品畅销国内外。

【人文旅游】

秦始皇东巡驻足秦山岛,曾下驾境内接驾庄村,孔子在鲁国为相时,曾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山。全镇35座山头中,仅夹谷山景区,就有孔子相鲁会齐侯处、夹谷圣迹、夹谷莺啼、尼山分秀、茶园春晓、栗林涛声、孟良扇、一望众山小、老母奶奶洞、响石、圣人泉等景点三十多处。始建于1941年的国家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抗日山烈士陵园就座于本镇境内。境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有扑朔迷离的民间传说,有民俗迥异的地方风情。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菜,日日有茶。“空气、阳光、绿色”等旅游要素具备。

【区位交通】

境内327国道、欢林线有数百条公路干线纵横穿过,距连云港白塔埠机场30公里,距陇海铁路40公里,距连云港港口80公里,距日照港口55公里,距同三高速公路20公里,连临高速穿班庄境内而过,形成了陆、海、空组成立体交通网络。

【城镇建设】

近年来,努力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美化亮化镇区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小城镇的现代化综合功能。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对工业街、圣泉街、文化街、胜成路、欢林线、班飞路、繁荣路、谷阳路这四纵四横的街路进行拓宽、硬化、美化、亮化,形成了既有垂柳、绿地的自然景色,又有路灯、灯箱、广告牌的现代化气息,整体布局合理有序,设施配套齐全,成为赣榆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文化娱乐设施配套齐全,活动内容丰富。现已有老年活动室、阅览室、溜冰场、音像厅、业余演出队、舞龙队、锣鼓班、业务文学创作社等,在镇文化站的正确引导下,群众在闲遐之余,开展自娱自乐活动,发挥自己的爱好,陶冶自己的情趣,感受美好的生活。

【所含村庄】

横山村 汪于村 马圩村 小河村 新河东 新集村 班西村 大沟埃 董沟村 刘洪爽 韩洪爽 杨洪爽 徐接庄 陈洪爽 庙后村 吴沟村 庙前村

西响石 于沟村 窦洪爽 庙东村 陈闫庄 刘闫庄 赵班庄 演马场 郑接庄 圈洪爽 曹顶村 廖沟村 陈接庄 前集村 王接庄 黄泥沟 于岭村

班东村 古城村 泉坡村 东班庄 时洪爽 王洪爽 于闫庄 三角庄

【综合经济】

工业产值、财政收入连年居全县乡镇前列,是连云港市“工业十强乡镇”、“综合实力二十强乡镇”、“销售收入十强乡镇”。2006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63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0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466元。规划未来前程似锦。农业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通过综合布局,年内实现万亩茶果,3000亩蔬菜,3000亩草莓,2000亩洋葱,2000亩葡萄,3000亩用材林,1000亩芦笋,1500亩雪枣,1000亩黑莓,3000亩小杂粮基地。发展食草动物饲养小区10个,水面养殖3000亩。

【工业经济】

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在完善镇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建成村级工业小区4个。二是加大项目推进的力度。年内确保落实6个2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1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500万元以上的15个,100万元以上的25个。努力开发石头精加工项目,打响自己的品牌;不断扩大板皮、粘土颗粒加工业,形成规模效应;努力开发矿泉水、石英加工等新型产业。三产方面:通过政策倾斜、结对帮扶、营造载体等举措,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计划年内发展日用百货、家电、服装、饭店、旅馆、浴池等服务项目380家,新增农村经纪人25人,劳务输出10000人。旅游业:一是山水自然景观建设,在五大水库上建设凉亭、曲桥、钓鱼台、观光台;二是人文景观建设。修建圣人殿、奎星阁、老母奶奶洞、玉皇庙、岱王庙。三是打造山乡特色观光带。在欢林线两侧,发展枣园300亩,山楂1000亩,葡萄300亩,梨园300亩,菜园1000亩,形成色彩各异的山区生态特色。旅游服务建设。兴建宾馆疗养区,建成具有吃、喝、玩、唱、住多功能的别墅4座。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94439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