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一个女人需要三个丈夫(模版)

一个女人需要三个丈夫(模版)



第一篇:一个女人需要三个丈夫(模版)

一个女人需要三个丈夫

记得有一次,一个女人向我分析,她为什么同时应该有三个丈夫,我虽然吓了一跳,可是也觉得有趣。

按照她的说法,经商的丈夫行动可以自由。他应该全心全力管工作效率、生产、发行、销售;招待主顾;举行晚上业务会议;出门参加在外地举行的同业大会;和代理人的漂亮太太周旋。一切活动既然清清楚楚,那么他回答妻子话时,妻子便不必费神去推敲他的话里有无暧昧。他到过什么地方,干了些什么,或是忘了什么,都有不必追问;只要他所孝敬的不错,这些问题根本不足轻重。他无家庭之忧,每天早上便可以精神焕发地去上班,一心一意去赚钱。就是屋子漏了,也不必他管,因为那是打杂丈夫的事。

选择打杂的丈夫,全以他的修理本领多寡为取舍。此人必须对洗衣机、排水管、热水袋、垃圾桶、螺丝钻、锁都了如指掌;知道怎样使窗子不致于嘎嘎响;门太紧,不好关,他会修理、装台灯线、修理洋娃娃、使吸尘机听话,他都会。对他来说,根本没有赶着出门上班办公的烦恼。他永远有空。因为他在家里打惯了杂,所以越来越会在这方面动脑筋。而且在家里无拘无束地过惯了,会在房子前前后后、里里外外跑来跑去,觉得磨水果刀有如写诗,擦钢琴有如做礼拜。做妻子的看见他穿可爱的工人装,象艺术家一样聚精会神地在浇花,知道他已受到自己的启发而在发挥他的天才,当然会心花怒放。

最后,自然还有谈情说爱的丈夫,一位理想的意中人。身材修长,但是并不太高。风流潇洒,温柔多情,有时带点脾气。吸烟不多。衣着讲究,不过穿着却要有随随便便完全不在乎的样子。谈话稍微带点粗犷,刚好显得有股男人气慨,可是在长辈面前却又文质彬彬,肃穆庄重。舞艺超凡,桥牌高明。有听来如沐春风的朗诵嗓子,爱好色彩鲜艳的领带,精通饮食之道。谈吐有风趣,睡觉绝无鼾声,他既不必象经商丈夫整天在钱里滚,又无需象打杂丈夫忙个不休,他永远相依相伴,绝不会在倾听你的谈话时,忽然听见声音响便疑心是烧的水滚了,拔腿飞奔去看,使你磊为扫兴。他和其他两位丈夫同样对自己的任务尽心,什么事都不能使他分心。

三位丈夫都是务有所长,不但能而且会致力于彼此的崇高任务。和他们结合在一起一个家庭必定十全十美。

但说到底下,一个女人只能有一个丈夫。他若兼有三者之长,岂不妙哉。

第二篇:一个女人撑起三个家

一个女人撑起三个家

------记王坟镇孝亲典型唐增菊

敬 业 敬 老 她是爱岗孝亲的范例

在家中老人眼中, 她是一个知冷知热的好儿媳、侄媳、孙媳;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最关心别人,唯独不关心自己的好妻子;在同事眼中,她是整天奔波、勤勤恳恳工作的“事业迷”;在邻居眼里,她是全村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的好人„„

她就是王坟镇杨家窝村退休医生,曾被评为山东省“敬老爱老先进人物”的唐增菊同志。

今日去采访,天空又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山野被雾气笼罩,这些日子每次去采访孝亲典型,天总是洒雨与我同行,也许这是他们的孝亲事迹早已让天公感动得流泪吧。

手中的一份唐增菊的简历让笔者大体了解到:唐增菊,69岁,1958年参加卫生工作,先后在孙旺卫生所、王坟公社医院、孙旺乡医院、王坟中心卫生院工作,1996年退休,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1989年12月被潍坊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1990年12月,1991年12月两年被青州市卫生局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在家庭里,她尊老爱老、孝敬公婆,自1989年始,先后被评为青州市“敬老爱老先进个人”、“孝敬公婆好媳妇”、“潍坊市敬老爱老先进个人”、“山东省敬老爱老先进人物”,其事迹被评为1990年“青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好事”之一,2010年青州(王坟)孝文化节上唐增菊被评为“孝敬公婆好媳妇”。

其实不用再去采访,笔者就已感到在这些奖牌、奖状、证件、绶带的后面必定隐藏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转过孙旺桥,雨骤然停了下来,风景变得真实起来,石河水哗哗地流着,这条穿过历史的河流不知将过去多少英雄的王坟儿女故事颂唱,也不知迎来多少孝感青州百姓的孝行传奇。

笔者见到唐增菊时,她正在给公公擦洗,眼前的唐增菊,身穿洗得褪色的旧衣服,布满皱纹的脸上,透着朴实、简单和善良,七十岁的她,看上去更显苍老,几十年来,她用孱弱的身体支撑起三个家庭,先后为4位老人养老送终,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无怨无悔,在平凡的生活中用爱心演绎了一位农村妇女的大爱情怀。

尽 心 尽 力 她是懂得跪乳反哺的女儿

青州人有句古话:“女大外向,死了外葬”,“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这些话可不适用唐增菊。1970年时年29岁的她与杨家窝村的陈福玉结为夫妇,一直是爹娘的贴身小棉袄的女儿嫁作人媳、人妇,父母简直舍不得在家非常孝顺的女儿,又加上父母、兄长长期有病,更是舍不得女儿走。唐增菊自出嫁后,虽然照顾着多位老人,她总是在买药时忘不了给爹娘、兄长买药,爹娘都患有胆囊炎,兄长患胆结石,当时一走进娘家门,心底里便生出一种盼望:那就是听不到父母、兄长病中的呻吟,这说明父母兄长没有犯病,如果进门就听到哎哟声,顿时爱父母兄长心切的她的心就一下子吊起来,肚子就会满满的。后来娘家侄长大了,怎么也不让姑母给爷爷妈妈父亲买药,由他们尽孝心,果然侄子们侍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非常尽心,邻居们夸赞唐增菊的侄子孝顺,侄子说是姑姑为后代做出了榜样。

精 心 侍 奉 她是最优秀的“护工”

唐增菊结婚后,为减轻婆母的负担,便主动担负起了照顾爷爷(老公公)的重担。爷爷自早年身体不好,后来就瘫痪在床上,唐增菊给爷爷做上很多块大褥子、小褥子,扯上褯子,以备换铺,那时唐增菊正上着班,每天贪早跑到半里路外的石河滩去洗,洗完后晾晒上再送饭给爷爷吃,然后再去吃饭,那时爷爷的胃里没病,饭量大,饮水多,能吃能屙能尿,洗、拆、缝被褥的次数频繁,又加上那时唐增菊每月几十元的工资,买煤只给老人用,自己舍不得用热水洗布褥,尽量用河水,再说河水也宽绰,手在冬天都裂开口子,可唐增菊哪管这些。

有道是:“老小孩,老小孩,人老了成小孩。”人上了年纪神经系统老化,智力退化,做出的事似幼童一般。有一次爷爷正吃着饭,趁唐增菊不注意,竟孩子气地将饭碗藏到了炕头上,她翻天翻地,终于找到了,可唐增菊一点也不生气,继续喂饭。

就这样唐增菊像亲孙女护理自己的爷爷一样,尽到了一个孙媳的职责,几十年如一日,直到1993年,九十三岁的爷爷带着满足、幸福与世长辞。

心 有 大 爱 她主动赡养五位老人

唐增菊自结婚后,精心照顾着爷爷、大爷、公婆。当她看到远房的大爷陈万才同大爷陈万富一样没有娶妻,心有大爱的唐增菊不愿村里多一个五保户的负担,也愿意用侄子、侄媳的孝心让孤独的老人不再孤独,温暖他的晚年的心。

接过陈万才大爷来住后,第一件事唐增菊便让丈夫陈福玉用自行车带着他去40多华里的朱崖公社(现在庙子镇)后峪村老医生诊所看病,接着陈福玉又带亲大爷陈万富去看,看着见效,陈福玉反反复复带着两位老人去了好几趟,山区的路下沟上坡特别多,一个来回下来,陈福玉累得没法,可他毫无怨言。他被唐增菊的大爱之心折服,心甘情愿地扮演着贤侄的角色。

后峪村的大夫是个老中医,处方当然是中药汤剂,唐增菊一丝不苟地煎药,然后让两位大爷服药,陈万才患的是胃炎、气管炎,陈万富患的是气管炎、慢性咽炎,每天唐增菊还要用麦秸莛将药液喷到咽喉患处,唐增菊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大爷喷药直到痊愈。

陈万才大爷在患病时有50天连翻身都困难,她和陈福玉一起用力才能让大爷翻个身,换个姿势休息,以防长褥疮,用大铁碗盛粪便,大爷愿坐时,唐增菊让大爷扳着自己的脖子,自己再扳着大爷的脖子用力才能坐起,期间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人说:单身光棍难侍候,这话一点不假。多年的单身生活养成了他们孤僻的性格、古怪的脾气,这不,陈万才大爷就是非让唐增菊用他以前单身过时用的炊具,若不用他原来使的锅子炒菜,宁肯不吃饭,也要犟过来。唐增菊让他看着,专门用他带来的锅、铲子、炊帚单独给他做饭。同事们对唐增菊表示不理解:“这么邪(方言:脾气古怪)的一个人,真是的!你有这么多老的,不够你养活吗?怎么还拾上一个,伺候老的有瘾?!”而唐增菊听后笑笑,仍然精心照料着老人,陈万才大爷生病时,丈夫在外工作,整年不在家,唐增菊几天就要去买一次药,又没有自行车,同事们大部分在医院住宿,而唐增菊的家中还有五个老人需要照顾,于是她每天晚上在嘉峪寺医院开完工作总结会回家,回家看表已是10多点钟。天不亮起来烧水冲鸡蛋给老人送去,一个屋一个屋地送,老人用饭后再自己步行去上班。经常是唐增菊到了医院,同事们还没起床呢?杨家窝村距离公社医院20华里。有一年雪下得特频繁特大,为了赶上班时间不迟到,唐增菊一个冬天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两双雨靴倒换着,到了清明节竟然都磨得不成样子。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84年,远在烟台的亲戚看唐增菊一直靠步行每天要来回走40华里,实在辛苦,回去后立即买了辆“海燕牌”自行车,打包邮寄过来,收到后在王坟邮电局旁车行组装后骑着回家,这才结束了步行上班的历史。

过去,王坟农村小麦生产产量上不去,加上交公粮又多,每一个家庭很少全天吃面食,而城镇居民是按定量供给面粉,唐增菊是拿粮本吃30斤面粉的定量,她为了家里的爷爷、两个大爷、公婆,从不舍得吃面食,买回面粉自己做成面食,调剂着给老人吃,自己则吃煎饼、窝窝头。由于老人们都要用药,唐增菊每月都要去药店批发,这样价钱便宜。尽管这样,唐增菊的工资每月都是先将药费欠条扣除,就所剩无几。同事们发的是现金,自己发的是归还的借条。对于唐增菊的困难,医院领导既敬服又着急,成立了贫困职工基金会,但也是杯水车薪。工资从1958年的26.50元,六十年代的29.50元,七十年代的34.50元,1984年的53.00元,直至退休前(1994年12月)的500多元,我们可以想象些这些微薄的收入让唐增菊怎样捉襟见肘,而陈福玉当时是工分加几元钱的驻队补贴,连买肥皂,毛巾等日用品都不够,实在是帮不上唐增菊的忙.药钱是这样的紧张,唐增菊另一件事就是为老人们冬天早生炉子用于取暖,夏天早打电扇为老人们纳凉.老人们住在四个屋,要生4个炉子,一年节约着烧,两吨煤都不够,有些年份冷得时间长,唐增菊都是农历的九月生上,一直到来年的4月份才停,持续时间达半年之久。

多少年来,唐增菊穿的衣服总是在医院里的同事中最朴素的,穿着时间最长。不明底细的人问她为什么老是穿着朴素,其实她也愿意穿新衣服,可是挣的钱都补贴家用了,哪有钱买衣服。后来形成习惯,贵重的衣服就是舍不得买。去年,邻居约唐增菊赶集,在邻居劝说下,她一狠心,用17元买了一件褂子,12元买了一条裤子,13元买了一双鞋,共计42元买了一身。而这就打破了给自己买衣服用钱的记录。现在都是儿媳、女儿给买衣服,她们不让唐增菊再穿那些过去的衣服,而唐增菊知道孩子们用钱的地方多,衣裳买来了,总要叮嘱不要再买,可孩子们在这件事上总是忘事,还是给父母买衣服。

这些事邻居刘金红看在眼里,敬在心里,一个劲地对笔者说:“人家唐增菊,就是四邻八乡对老人,对丈夫、对孩子就是找不出第二个来。”

邻居杨光辉补充:“唐增菊给几个老的送饭,真按钟点------早不过10分钟,晚不过10分钟,俺看过表。夏秋忙时,先送饭再下地,来了亲戚也是先给老人送完了饭,再做饭给亲戚吃。”„„

毋庸讳言,唐增菊的孝敬老人的行为已将四邻八舍感动,已将杨家窝村民感动,因为众人眼睛是亮的,众人眼里有杆称。

全 心 全 意 她悉心照料生病的公公

唐增菊自结婚后一直把婆母刘永英当作亲娘看待,婆母长年腿疼,行走不便,唐增菊问寒问暖照顾得无微不至。“不知哪辈子修的福,让我遇上了这么个好儿媳妇。”婆母在2004年去世时拉着唐增菊的手久久不愿分开。

公爹陈万贵,2005年患了脑血栓,当时是唐增菊打急救电话叫来了急救车,住进了市人民医院,拍了CT片,陈福玉和唐增菊精心侍奉着老人。在市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唐增菊在大街上准备去超市给公爹买东西时,被一辆汽车撞伤。但她一声不吭,像没事人一样,坚持为老人护理,在老人睡熟时再去换药,打消炎针。老人出院后,唐增菊又买上药在村卫生所打吊针巩固疗效,又打了20天。但由于病情太重,老人从此便卧床不起,生活全靠照顾,送吃送喝,洗洗晒晒不说,还要端屎端尿,擦拭身子,这对于一个儿媳妇来说,是何等难能可贵!

多少年来,唐增菊的公公觉得儿媳妇给自己倒夜壶不好意思,自己倒吧又倒不了,可唐增菊却不管这个,公公的大小便都在床上,需要唐增菊的帮助,唐增菊认为:人老了就得应该年小的照顾他,人年小谁也用不着谁,养儿防老,老了不能处理了就得照顾他。因此,唐增菊总是细心服侍公公,给公公倒夜壶、擦拭大便。对此村民陈福宝说:“唐增菊对公爹可真是把心都掏出来了,跟上亲闺女了。”

在长达几十年的岁月中,孝老敬老的唐增菊已先后为4位老人养老送终。现在,年近七十的唐增菊腿部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身体也大不如以前,陈福玉的妹妹陈福爱觉着嫂子岁数大又有关节炎,抢着去提夜壶,去送饭,但唐增菊不放心公爹,总是再去一趟,问候一下。因为瘫痪在床八十五岁的公公仍是她生活的重心,是她时刻的牵挂。唐增菊的家庭并不富裕,为4位老人养老送终已令他们捉襟见肘,丈夫患有高血压也需要唐增菊照顾,公公的瘫痪更令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尽管如此,她还是变着法的为老人做饭,给公公补充营养,象往年一样,冬天他们还没有生炉子,唐增菊就早早地给公公点上炉子,生怕老人有一点闪失,每年为公爹打两次疗程,减轻痛苦。

对于丈夫陈福玉来说,这个一下学就投身革命工作,历任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党支部书记、管区负责人、镇国土规划办公室工作的领导,一直将身子扑在工作上的男子汉,常年不回家,实在没有空管家里事,但他一直关注着老人的健康。退休后,虽然患高血压症,还要妻子照顾,但他还是总忘不了去帮妻子照顾父亲。更令人感动的是自当干部至现在,他总是在每年的教师节邀请本村的教师来家坐坐,请老师担当传承中华孝道的责任;在每年的春节前邀请本村回家过年的大学生到他家开个座谈会,让他们知道父母培养孩子成才的不易,教育他们孝亲敬老。如果说唐增菊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道的真谛,而陈福玉则语重心长地让走出大山的孩子读懂了孝道的精义,夫妻俩用不同的方式传承、弘扬着中华传统美德,而又配合得这么默契,志同道合!

将要离开唐增菊的家,笔者问唐增菊为什么这样孝顺,唐增菊说得很简单:“人老了,小辈们就该照顾,俗话说得好,养儿防老吗!”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感召世人的豪言,有的是一颗做好儿媳妇的平常心,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她从未降低过对老人的孝心,始终把照顾和关心老人的冷暖作为指导自己一直向前的最好准则,认为是当媳妇的理所当然。

因为简单,更显得其伟大。

第三篇:一个女人写给丈夫的一封信

因为你太忙碌,因为你每次回来都是深夜两点以后,因为你回来之后就是酩酊大醉酣然入睡。我没有办法和你正面清醒的交流,所以写下这封信,浪费你10分钟的时间把它读完。

记得没有结婚的时候,尽管那时你照样是现在这样多的工资,但偶尔你还是会带我出去吃一餐现成的饭菜。那时你总是把肥肉吃掉,把瘦肉留给我,说你喜欢吃肥肉。结婚后,开始一两年还经常回来吃饭,赞叹我做菜的手艺。我们还在茶余饭后聊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后来回来的 脚步越来越慢,甚至迟疑到干脆不回。半夜了打电话催促你,电话里不是听到你那些哥们敬酒的叫喊,就是听到ktv里你身边的小姐们跑腔跑调的哀嚎。你总是很不耐烦的挂掉我的电话,或者直接关机不在服务区。我从深夜一点等到四点的滋味实在难熬。

很多人说:女人在家中”有为“ 才”有位“。意思是要在家里有所作为才有地位。我没有工作,每天就是在家里带孩子煮饭洗衣搞卫生。我很累很忙却并不充实。因为没有人看见我的成就。你在家的时候,除了洗澡换衣,就是把屁股焊在沙发上,操纵着电视的遥控器,我就不明白,10多个人踢来踢去的一个球就那么吸引你的眼球?你从来没有给孩子开过一次家长会,从来没有看过孩子一次作业,也从来没有洗过一件衣服一个碗,就连你出门时脚边那一袋垃圾你也不曾顺手带走。

你给我这一千多一月的生活费,我在菜场掂量着算计着才勉强度日。我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物。任劳任怨的做着你的家庭保姆。没有工资也没有假期。试想一下,如果我真的是你请来的保姆,会这么贴心诚意的给你服务吗?如果你请一个保姆,家务和家教双管的保姆私下的价钱是多少?并且保姆会提供陪床服务吗?

我是个传统的女人,我的本分和隐忍造就了你的放纵。如果我们还是夫妻,你所有的收入是不是有我辛勤付出的一半?我也尝试着出去工作,赚钱也是为了让孩子过得更好。可是很难找到一份和带孩子的时间不相矛盾的工作。如果你还是我的丈夫,是不是有义务承担这个家庭的责任?

结婚前你曾买过一束花给我。感动于那束花,结婚的时候一个戒指一分钱聘礼都没有要就嫁给你了。是不是因为没有重金付出你就不珍惜我的价值?因为当时相信你爱的承诺比钻石比黄金值钱,带着钻戒天天洗碗也是磨损。

什么时候开始 我有些发福,你不屑的眼神数落我虎背熊腰。我也恨自己为何前世没有吃一粒长生不老的仙丹。永远停留在你情人眼里的”西施“。我觉得菜很贵,孩子吃不完倒掉了可惜,就全部回收到自己体内,现在才明白,浪费在外面比浪费在里面好。我没有金钱和时间去健身休闲旅游,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对着镜子好好看自己。结婚前你说会给我下半生最好的幸福。其实是给你自己下半身的性福。什么时候你不再深情的看我吻我?嫖客是从来不亲吻妓女的。但他们之间存在金钱交易啊,于是又让我悲哀到无法定位我们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过年了,我70岁的老母亲在千里之外打来电话,向你问好拜年,你躺着不接电话。初一又向你拜年,你还是冷漠的转过脸昏睡。我骗她说你值班去了。其实你和她原本是两个互不认识的陌生人,因为我,你就成了她名义上的女婿。她对你好是想你对她的女儿好。可是对你自己的母亲,你从来不会忘记过年过生日给她礼金和问候。一句老话说得好:“不是自己身上的肉,不知痛痒啊。”我那么努力的对你的妈妈好,想换一点你对我母亲的尊重怎么就这

样难?

结婚以前,我每次来月经都会肚子疼,你会给我买来千金片,嘱咐我不下冷水。可是生了孩子之后几次意外的怀孕流产,你都只是当我来了几次月经。除了在手术台上那十多分钟躺着休息,下来之后照样洗衣煮饭„„

结婚以前,你记得我的生日,会给我买一些小礼物糖果哄我开心。结婚后你就失忆了。我生日的那天半夜,我的哥哥姐姐打着电话乞求你回来陪我,说小妹一个人嫁这么远,说你和孩子是我身边最亲的人,要你回来陪我说说话,你在电话里“嗯”哦“的应着,和你的朋友在外酒肉穿肠,孩子等着你买蛋糕回来吃,等着等着就睡着了,不知她在梦里是否梦到了你的蛋糕?

我写的书你瞟都不瞟一眼,一会儿冷嘲的说:“你写的是月子还是日子?”我说我写的是一个女人的年华。一会儿你又热讽的说:“写吧,快写吧,街头的公厕没纸了!”我认为阅读是一件养心养眼的事,是一种心灵的按摩。你却不准我把书推销给你身边的一个朋友和熟人,你是害怕别人指责你肆意的挥霍我对你和家的珍惜?还是认为我拿着这些文字在可怜的行乞丢你的脸?

那一纸结婚证不是我卖身给你终身为奴的契约,家不是你娱乐休闲的度假中心,孩子不是你一分钟一不小心制造的产品。

很多人说,都过成这样了,干脆离婚吧!离婚我不是没有想过,难道要把我的痛又转移给孩子吗?既然没有更好的生活取代现在,相对而言,这样给了孩子安定的读书环境。我就再忍受下去你的麻木和冷漠吧!

如果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倒真希望有盗墓者把我挖出来当文物卖高价。

也许有一天你会醒来,也许那时我已不在原地。澳门博彩

第四篇:女人都需要一个GUCCI包包

顺茂皮具()主营:LV女包,LV包包, LV男包, LV包厂家批发, LV手提包,GUCCI包包,LV包包批发, GUCCI包批发,Hermes包包,爱马仕包包,Hermes包批发

女人都需要一个GUCCI包包

一个非常慷慨的深蓝色和白色,运动必须保持最温柔和女性化。袋是每个女人都必须有一个单一的副本GUCCI包包产品,你可以用它来显示他们的口味。哪种风格最适合你,它可以提高你的气质呢?今天,姐妹们来看看今年夏天一个时尚的和负担得起的的女装设计流线bags.Full质感和形状。

有没有GUCCI包包的负担。颜色非常明亮的夏天,今年夏天最流行的条纹图案,让你走在时尚的最前沿。秸秆材料,让你看看海滩边很随意的伟大。一个简单又不失时尚的单肩包,帆布材料在夏天你随便,更多的负担。这袋也很中性,满意的夫妇去休闲。嘻哈时尚的首席代表的美国女性,甜美性感的运动风格。

醒目的视觉感,具有强烈的金属装饰,设计韩版酷帅的感觉呈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大包是今年的流行趋势,甚至明星们爱不释手。在夏天大大流行的灰蓝色,金色金属链装饰,袋看起来并不沉闷的感觉。两用式设计,更适合GUCCI包包销售各种场合使用,非常实用。

双拉链设计混合公主的心脏形链的气氛散发淑女的一面,充分,气质是立即增加。工作,甚至外出购物之旅,音量可以安装你需要的东西,超级实用。特别洗旧感的质地和独特的挤压式折叠版本,铆钉和皮带扣的设计,体现个性和风格。旅游,购物或单一产品的工作是野生的。光线柔和与美丽的时尚流线的合成羊皮,填写,随时随地充满女人味廉价的古奇手袋的气质。爱马仕包包

第五篇:一个好丈夫申报材料

一个好丈夫申报材料

吴昊同志是十团一中的一名小学教师,他的妻子刘秀碧是本校的初中教师,他与妻子携手走过了12个年头,在这平凡的日子里,他用自己的行动阐述了一个好丈夫的标准。

刚结婚时,吴昊在二中任教,妻子刘秀碧在一中教书,两地相距20多公里,交通十分不便。一个星期吴昊才能回家一趟,为了能够照顾体弱多病的妻子,她在休息的两天里,尽可能多的把家务活干好,柴火劈好堆得小山一样高。因为思念,他天天给家里的妻子通电话,为了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他把菜园子收拾的井井有条。2000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由于体弱多病,不幸夭折。爱人刘秀碧在郁闷的月子中,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得了一身的病(风湿性关节炎)。身体不能接触凉水,吹风、受凉身体的各个关节就钻心的痛,为了能治好妻子的病,吴昊带着妻子跑了很多医院及私人门诊治病抓药,医生们都说月子里的病很难治好,只有在月子里才能治。为了不让妻子受凉,他把家里的门窗钉得严严实实,并把家务活都承包了下来,洗碗、擦家具不让妻子动手。

2003年,吴昊调到了四小,离家较近,他便天天回家照顾妻子,但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出生,还有借钱买楼房,他家的生活顿时变得困难起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还账,他和妻子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一个人的工资支付家里的开销,另一个人的工资钱用于还贷,他们度过了非常困难的五年,他们家的楼房至今也没有装修,他们虽然过得苦了点,但欢乐常在,夫妻和睦相处,并影响到周年的邻居,同事、朋友经常到他家做客,他们逛街散步形影不离,周围的朋友非常羡慕,经常夸他们是模范夫妻,虽然他们家里难免磕磕碰碰,但是都以丈夫的忍让而结束,重归于好。

2009年,吴昊调到一中工作,夫妻俩同在一个单位,在工作中他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吴昊在去年的考核中评的优秀班主任,刘秀碧所教的班级的成绩也有很大提高。如今刘秀碧教初三两个毕业班,吴昊教小学六年级两个毕业班,工作更忙了,有时他们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等吃上晚饭,就已经很晚了。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他们却无怨无悔,看到孩子们拿着成绩单,脸上露出的笑容,他们的付出也是值得。当别人问起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时,他们微笑的说:“我们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才走到了一起,只有当我们经历了困难、挫折,才能珍惜幸福,才能感受到幸福。”

吴昊同志是一个合格称职的好丈夫。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