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坞乡新农村半年总结
马坞乡新农村建设半年总结
中共岷县马坞乡党委副书记谢益荣
(2012年7月12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以来,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有关会议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为重点,各部门竭力配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整合资金,激活民间资本,狠抓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农村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极大改善,尽管遭受了“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袭击,但试点新农村乡镇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现我将马坞乡新农村建设工作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马坞村基本概况
马坞乡马坞村地处岷县、武山、礼县三县临界,是乡政府所在地,平均海拔2040米,年降水量574mm,年平均气温6.7℃,无霜期125天;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850户、3821人,共有党总支1个,村干部5名,党员95名,其中女党员27名,占党员总数的28.4;全村低保户314户,517人,五保户30户,34人。全村耕地4329亩,人均占有耕地1.2亩,以种植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等为主要经济作物。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594元。马坞村气候温和湿润,植被-1-
茂密,是全乡的文化、经济中心,素有“小金三角”之称,集市贸易十分活跃,商贸云集,古有“三分农业,七分商业”的说法,以商养农,以农促商成为当地人的传统。近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探索农村工作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夯实基础建设,随着农贸市场、生态移民工程、人畜饮水工程的实施,全村各项事业正日益完善和蓬勃发展。
二、发展思路
以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乡党代会、人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把马坞打造成岷县东部商贸重镇”这一目标,依托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突出发展中心村,着力培育壮大各类专业市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以商贸带动二、三产业不断壮大发展,合理有效地拓宽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特色”的方针,努力建设成规划有序、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小集镇。
三、建设重点
1、主街道拓宽改造:实施“商贸一条街”硬化工程,按照规划统一房屋建设标准,道路拓宽至18米。“商贸一条街”涉及住宅拆迁农户63户(其中:全拆户6户)。住宅建房共需资金1365万元,其中:农户自筹资金903万元,需协调贴息代款资金462万元;
主街道拓宽、绿化、亮化:总投资131万元。其中:投资70万元,硬化主街道长1500米,宽8米;投资20万元,花砖铺设人行道长3000
米,宽4米;投资20万元,修筑道路两侧边沟总长3000米,顶宽1米,深1米,厚度25公分,盖板为长1米、宽0.5米的钢筋盖板;投资24.8万元,安装路灯40盏;投资1万元,对主街道进行绿化。
2、供销社的开发:计划投资300万元,将供销社建成3层双面60间、两层20间共80间商铺楼2栋。同时对供销社后排开发,与体育休闲广场打通,形成小吃一条街。
3、体育文化广场建设:占地面积3.2亩,投资30万元,实施体育休闲广场硬化工程,并配套相应的功能设施。
4、滨河通道的开发:为了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居住条件,合理开发利用河滩地,打通体育休闲广场与马坞河之间滨河通道。
5、小城镇建设计划总投资1800万元。
三、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1、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物质基础较为薄弱。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规的农业生产占据农村的主导地位,小农意识较为深厚,农业产业化滞后,特色产业规模农业形成不了优势,产业缺乏,市场信息落后,扶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
2、新农村建设的前期投入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四、新农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主街道涉及住宅拆迁农户63户(其中:全拆户6户),住宅建房共需资金1365万元,其中:农户自筹资金903万元,需协调贴息代款资金462万元,需要金融部门协调解决。
2、主街道拆迁涉及全拆户6户。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需要土地管理部门帮助解决地块问题。
3、涉及拆迁农户需要重建住宅,重建户数比往年多,建设资金缺口大,需要城建部门在危旧房改建项目上向马坞倾斜,增加改建数量。
4、主街道拓宽需硬化道路1.5公里,宽8米,花砖铺设人行道长3000米,宽4米。约需资金100万元,需要财政局给予项目资金支持。
5、安装路灯40盏,约需资金24.8万元,需要城建局帮助解决。
6、修筑道路两侧边沟总长3000米,顶宽1米,深1米,厚度25公分,盖板为长1米、宽0.5米的钢筋盖板。约需资金20万元,需要水利局给予资金支持。
7、主街道绿化约需资金1万元。需要林业局帮助解决。
8、主街道电杆需要挪动,部分线路严重干扰建房,造成了安全隐患,共涉及电线杆43根,需要电力部门配合挪杆架线,确保施工安全、布局合理有序。
9、主街道拓宽涉及电管站门面房拆迁,需进3.5米,需要电力局支持配合,予以批准。
10、主街道拓宽涉及财政所办公楼的拆迁,需进3.3米,需要财政局支持配合,予以批准。
11、主街道拓宽涉及两处供销社门面房的拆迁开发,均需进3.5米,需要上级部门配合解决。
12、体育休闲广场配套相应的功能设施,需要教体局(体委)帮助解决。
13、计划供销社投资300万元,将供销社建成3层60间,两层20间,铺面共80间,采取招商引资开发。请县供销社配合支持。
14、工商部门配合整顿市场秩序,加大市场管理力度,规范各类市场经营秩序,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要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全面实施开放带动、结构调整、药材立乡、商贸活乡、劳务富乡、科教兴乡六大发展战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加大工作力度。对今年的建设任务,要充分发挥住建、农牧、交通、卫生等部门的主导作用和基础作用,加强协调沟通,发挥各自优势,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二要培育优势产业。以试点村为单位,把培育优势产业与改善基础条件相结合,着力在当归、黄芪等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优质牧草种植、舍饲规模化养殖等方面求突破。三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马坞乡小城镇建设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二日
第二篇:马坞乡后进村整顿情况汇报
马坞乡后进村整顿情况汇报
2011年5月以来,马坞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组织部《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建设的实施方案》精神,坚持把开展后进村集中整顿转化工作作为深化“四项工程”,集中整顿工作作为提高我乡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安照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的标准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对后进村(上玖庄村)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建设。目前,该村党组织经整顿得到了转化提高,后进村整顿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后进村基本情况
上玖村距乡政府5公里,有村民小组10个,537户2416人,有村民代表50人。有党员63人,其中女党员4人,少数民族党员0人。有村干部4人。耕地面积3860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上年人均纯收入2200元。村主导产业以村主导产业以种植蚕豆、洋芋、冬小麦为主。
近年来,上玖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帮困任务艰巨,村“两委”班子领导信心不强,缺乏凝聚力,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落实不力。针对上玖村实际情况,挂钩联系工作组与村两委一同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整顿建设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重点施治,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整顿转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主要做法
(一)进一步强化整顿帮扶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1、强化领导责任。乡党委进一步强化对后进村集中整顿转化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对整顿转化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坚持把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作为扎实推进“四项工程”的主要抓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研究工作,协调力量,及时会诊和解决整顿转化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乡分管副书记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加强面上指导,实行跟踪管理,确保集中整顿转化工作深入有序开展,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2、实行乡领导包村帮扶。实行乡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制度和乡、村两级整顿转化工作责任制,明确乡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包村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并把转化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有力促进了整顿工作的开展。
3、健全和完善部门挂钩帮扶责任制。高度重视发挥机关部门的优势进行帮扶,建立健全了单位挂钩帮扶后进村的工作责任制,经常深入下去,调查研究,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推动面上工作深入开展,加快了后进村转化提高的步伐。
(二)采取多种帮扶措施,促进整顿工作深入开展。
1、组织工作组驻村帮扶。对后进村存在的问题,乡机关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作风正派的科级干部、年轻干部和有发展前途的后备干部,组成工作队实行驻村整顿帮扶,并明确规定后进转化不能按期达标的,工作组不得撤离,工作组成员员不得返回原单位,确保整顿一个改变一个,整顿一个合格一个。乡党委书记和分管的副书记多次到上玖庄村,针对班子的状况,摆事实、讲道理,疏通班子成员之间的误解,从而化解了矛盾,使不团结的班子拧在了一起,工作干劲足了,工作推动提速了,上玖庄由“班子主职顶牛”变成了“班子主职黏黏胶”干说明工作班子成员都是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协调先进村与后进村结对帮扶。我们十分重视发挥先进典型的帮带作用,选择有影响的“先进村党支部”与后进村结成帮带对子,请先进村党支部书记到后进村现身说法、传授经验、具体指导,发挥“帮”和“带”的作用;同时,组织后进村党组织成员到先进村观摩学习,虚心请教,整顿工作呈现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3、依靠科技兴村帮扶。各地针对后进村经济不发达,村经济实力不强的实际,坚持走科技兴村、科技富民的路子,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把整顿转化工作与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结合起来,努力使党组织一班人成为“讲科技的明白人、学科技的带头人、用科技的领路人”,不断提高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实际能力,从而有力促进了后进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取得的成效
自开展整建工作以来,工作组配合村党支部以建章立制、加强班子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和规范村务账目为突破口,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两委班子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明显增强。二是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村级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组织化的正常轨道。三是部分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理顺了党群干群关系,排除了不稳定隐患,调动了党员群众参与和支持村级工作的积极性。四是通过开展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党员的素质和创造能力,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村级各项工作走在了前列。五是理清了发展思路,制定了发展规划,明确加快上玖庄村建设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六是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村容村貌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转变。
四、需进一步整建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整顿建设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党员干部的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工作能力不强,责任心不强;二是部分遗留问题由于时间资金以及种种因素,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还没有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三是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和调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欠缺,增收步伐缓慢;四是在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上还没有完全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督察和落实力度。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半年总结
今年以来,xx乡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xx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按照区委区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本乡实际,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半年来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建班子,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和主管农业的副乡长任副组长、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新农村建设办,由主管农业的副乡长兼任办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制定规划,落实了工作发展措施
一是制定规划。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结合本乡中心区域的小城镇体质扩容的具体实际,认真制定了《xx乡太阳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全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工作安排,具体编制了建设规划和示范村点建设规划。二是落实措施。在制定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我们还下发了《XX年xx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了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资金筹措与投入使用等工作措施。通过采取会议、板报、标语、学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广泛深入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具体精神基本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突出重点,加大了基础硬件建设
就月峰小城镇而言,要加快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近期内必须以基础硬件建设为重点,如果基础硬件建设跟不上,就无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因此,乡党委政府紧密结合本乡实际,适时提出了以“主要基础硬件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发展思路,即:对太阳新村至圩场一带,以“两横三纵”道路硬化和排水渠改造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市场改造工程,健全公共卫生配套设施,加快太阳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不断提高村级民主管理水平,确定今年为小城镇基础工程项目建设年。目前,我乡新农村建设进度是:“一横两纵”的土方清理平整工作基本完成,道路硬化80米,加固河堤30米,总投资约11万元,路面硬化工程可望在九月底十月初完工。
四、积极筹措资金
在区委办李主任大力支持下和乡党委、政府的协调下,共邀请全区13家友好单位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认真组织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活动,目前共收到新农村建设资助款14.8余万元,其中群众自筹1万元。
五、存在问题
(一)任重道远。一是部分群众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上有误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等、要、靠” 的依赖性思想。个别人对党的新农村建设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存在的历史遗留纠纷问题复杂,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二)缺少党员干部带动和群众参与的基础。新农村建设村民们自发参与的行为微乎其微,只是在观望。党员、组长、理事会成员没有发挥为建设提供有力保证和坚强后盾的作用,问题上交,矛盾上交,形成目前的被动局面。
第四篇:xx乡新农村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xx乡2012年上半新农村建设
工作情况汇报
开年以来,我乡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强化措施,依托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民持续增收、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现将半年来的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我乡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克服雪灾影响,继续围绕茶叶、香菇、经果林、毛元竹、苗木花卉、畜禽养殖六大主导产业,优化品种、强化管理、合理布局、突出效益。坚持科技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完成新增毛元竹5000亩,规划在建7000亩;茶叶干产总量120吨,总产值近2000万元;香菇产业稳步发展,种植量300万棒,预计藓菇产量1800吨,产值2200万元;畜禽养殖高速发展,养殖户已达110户,三黄鸡养殖量300万羽,产值3000万元,已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7个4万平方米;世京果园农家乐项目开始实施,已建设果园别墅12间、开发了相关旅游项目;烤烟种植进一步推广,今年在潘茶、双村等村共发展200多亩,亩均收益在1500元左右,实现税收8万多元。
二、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
xx乡年初新增了xx村石岭自然村(石岭5、6组)、双村村炉
1峰自然村(双村24组)、板桥村庄屋(板桥村2组)3个整治点,原有示范点、整治点不断扩大,其中有上坦村3、4、5组、葛村6、7组、大黄村13组、新增点和扩点共涉及10个村民组,400多户1400多人口,包括原示范点、整治点和xx集镇,我乡已有27个村民组启动新农村建设工作,有910户3840多农村人口受益,占全乡28%以上。
新农村地域广,面积大,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因此,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改善我乡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首要环节。我们已启动板桥大岭头、xx至世京果园等“村村通”延伸工程的路基工程5条13公里。炉峰、石岭、上坦等点已完成村庄道路硬化3200米,尚有4600米联户道路正在建设中。上坦村、石岭村、板桥村庄屋安全饮水工程已立项,目前完成村民筹资4万多元。xx集镇排污系统建设完成,共铺设排污管道500米。
集镇、示范村和整治村将“三清、三改、一推”工作作为村容村貌整治重点,努力改变“脏、乱、差”状况。各村共计清理垃圾32吨,疏浚河道1200米、渠道400米,清理路障12处,拆建围墙40米。聘请了专门的保洁人员,探索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户用沼气工程任务正在组织落实。乡村两级共投入资金17.8万,村民集资6万余元,义务投工2300个。市有关联系单位、企业也对xx新农村建设工作给予了大力帮助和指导。
三、工作措施
1、创新方式,形成合力。我乡充分发挥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产业的支撑作用、站所的服务作用和乡村的主体作用。一是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明确党政一把手总负责,确定其他班子成员为各村具体责任人。二是领导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
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积极争取市联系部门和单位部门支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帮扶力度。四是制订优惠政策,制订出台包含种植、养殖、经营等多项项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了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开展入户宣传、标语宣传、信息化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共发放宣传单200余份,出专栏12期,制作宣传标牌20多个、标语12条;二是组织村干部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兄弟乡镇参观,鼓励各村相互走动,参观交流,让他们亲身感受时不我待的发展机遇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掀起了我乡新农村建设的高潮。
3、加强规划,有序推进。我乡认真按照市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典型培育,邀请专家对xx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有关村修编了村庄建设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在规划建设中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不照搬照抄,不搞一刀切。
四、存在问题
一是作为典型的山区乡镇,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尤其是非农产业收入偏低,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全乡地域广大,基础薄弱,财政匮乏,建设新农村的庞大任务与所能提供的财力支撑相距甚远,反差很大。三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内涵提升、拓展延伸和建立长效机制的任务十分繁重,改变传统陋习,提升农民素质,进一步激发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仍是相当艰巨的任务。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提升质量,扩展规模,壮大实力,增加收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二是进一步落实环卫各项制度,加快建立全乡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三是进一步完善示范村和整治村的环境治理,有重点的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推进乡村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拓展新农村建设内容,提升建设内涵。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四日
第五篇:XXX乡2010新农村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XXXX乡2010年新农村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一、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自去年来,我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关于认真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大宣传发动群众,精心组织,自我加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本乡实际,积极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全乡干群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去年实施的威林寨小康示范村顺利通过了达标验收。今年新创建的青山、新坪两个村,正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主要突破口,狠抓创建工作。回顾半年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组织订规划。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乡成立了由乡长罗学宗担任组长的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发动、规划编制、协调指导等工作。做到任务到村,责任到人。成立村庄规划工作组,负责规划工作,落实了编制创建村的整治规划,做到科学合理,重点明确,方案规范,布局得当。
(二)宣传发动造氛围。我们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组织乡村干部深入一线,以对新农 1
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充分利用会议、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全乡
共召开各类会议8次,张贴标语265张,宣传图片132张,刊
出黑板报16期,乡宣传报道组进行跟踪报道,在全乡范围内营
造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进了我乡新农村建
设工作进程。
(三)分类指导定制度。为切实做好我乡的新农村建设工
作,领导小组对创建村针对各村实际,一方面实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半年多来,在村级资金比较薄弱的基础上,村容村
貌明显改观。通过整治,目前各村主干道路基本上达到了硬化、净化、亮化、绿化标准,主要河道基本实现无杀草、无漂浮物,村庄面貌有了一个改头换面的变化。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提高
认识。在整治的过程中,我乡注重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
治教育,使他们为更好地美化家园牢固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如青山村村干部积极充分护绿使者,花木的浇水、修剪、病虫
害防治等他们全包了。此外,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在环境整
治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各村相应成立了卫生、绿化、养护组织,同时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
理事,如新坪村建立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厕所管理
制度、家庭卫生制度、绿化公约等。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
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
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
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乡上下拧成一股绳,团
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
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
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
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
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三、存在问题
1、乡、村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
是一个难题;
2、部分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3、各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四、几点建议
1、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抓好落实;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责任机制;
3、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村级经济发展;
4、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5、加大政府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为各村的经济发展
起助推器作。
中共XXXX乡委员会
201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