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三中花落知多少

三中花落知多少



第一篇:三中花落知多少

三中花落知多少

在这个被所有人称作人生春天花季的日子里,我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机械性地运动――奔走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疲惫于课桌上厚厚的参考书。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会想起我明媚的个角落,然后默默地忧伤。在人群里,我是孤独的,游走在寂寞的边缘,没有人陪我一起唱歌。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我终于从高一的尾巴上不滑落,犹如一个青涩的苹果。什么是我的三中生活,我试图给下一个定义。于是拼命地搜寻记忆中的我――缤纷的年华,我洒满阳光的下午,我喧嚣的课间,我写满字的纸飞机,我茉莉花的幽香„„

记忆中的三中是散发着茉莉花香味的歌谣,我坐在阳光晒不到的明媚角落里,看着喧嚣的人群和他们固有的欢笑,幼稚而清甜的声音久久盘旋着飞到朝阳温暖的光芒中去,笑声张扬成风中盛开的花瓣,飘向遥远的地方。

在三中已逝的时光中,我没有太多的烦恼,喧闹时和朋友谈笑风生,天南地北的侃;安静时伏在桌上,看着女孩精致的困惑,男孩自信的执着,轻轻地哼着歌谣笑得一脸沉默。

我拼命地握紧双手,可时光依旧从指缝间悄无声息地滑落,连同生命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一起如同雾霭般慢慢地消散。于是忆起了我在三中的第三任同桌――玲,她不同于鹤的幽默,雪的开朗,平时和言细语,彬彬有礼――在某种程度上称作淑女,或刚好达到其标准。在一个又一个漫长的下午,我常常望着天空遨游般的傻想,想起同样的下午,呆呆地盯着黑板,头脑中进行着二元以上的复杂运算,一只手在我眼前晃来晃去。

“又在发呆了?大思想家。”玲笑着问我。

“没,就一题目想不出来。”

玲推过笔记本,一边用手划着弧线一边讲解,于是答案如同那条弧线一样渐渐地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果然是高手。”我说。

玲没有说话,依旧笑了笑。玲是个很爱笑的人,但这并不代表她有那么多的快乐。常常是玲自己发了一顿脾气,可对方又毫不在乎,于是用笑容掩饰自己的不对,久而久之笑便成了一种习惯。在和玲同桌的那些日子里,玲常拿来一些茉莉花放在抽屉里,然后问我是否能闻到花的香味,我使劲地吸着鼻子,汗味、化学药味„„汗味几乎令我窒息,我无奈地摇摇头,不明白有什么味道。当我终于从城市污浊的空气中回想茉莉花香时,却已不能再嗅到。我突然明白那个纯粹的、没有杂质的世界已离我而去。可是,我终究适应了高中的全新生活,适应了没有喧嚣的课间,没有花香的教室。

我默默地回忆,茉莉花香、明媚角落、喧嚣课间、纸飞机以及鹤、雪和玲„„串在一起便是我记忆中的三中,梦幻般的三中。

时光流逝„„

那古老而悠长的歌谣响在我的耳边,我小小的希望绽放在黑夜里,缠绵而忧伤,夜夜不散。

你的笑容像水面上泪散的涟漪,渐渐模糊,我的记忆纷纷扬扬的落满了洁白的柳絮,在三中的激情和汗水里,青春,凋零得无声无息。

第二篇:梦里花落知多少

梦里花落知多少

《黄手帕》,《皇太子的初恋》,《大长今》……这些韩剧的剧名相信喜欢看韩剧的人们并不会陌生。这几年来,韩剧的到来,也把所有和韩国有关的东西一并带到了我国。这些东西被一些崇尚韩国的中国人视为所谓的时尚文化。例如:韩星,韩国小说,韩国音乐,整容,线上游戏,服装,甚至泡菜……被很多愚昧无知的青年人,中年人不加思考的全部照收,而且还被一些韩流的崇尚者视为珍宝。

自从可爱淘大姐的《那小子真帅》在中国销售成绩空前之后韩国文学就开始疯狂侵袭我国的图书市场。但而这些作品的写作水平实在低俗,剧情雷同缺乏创意,一味的暴力幼稚男加天真平凡女,都已经成了一种模式了,令人乏味至极。可出版尚却还乐此不疲的出版着韩国人的东西,给韩国人赚钱,自己却还笑嘻嘻的跟在他们后面,奉承他们,帮他们数着钱。

记得有一次,我到一家书店去买一本郭敬明写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可是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倒是看见一大堆的韩国小说。于是我便去问售货员:“请问这里有卖《梦里花落知多少》吗?”“什么?”听到我的问话,售货员惊讶的说,“那本书早就下架了,因为抄袭事件。”售货员平静的答道。正当我准备走出书店的时候,一群打扮得十分时尚的女生走进了书店,并熟门熟路的走到韩国小说那里。只听见其中一个女生兴奋的说:“我家XXX又出书了,真好!”另一个女生接着说道:“是啊是啊,韩国的文学多好啊,比中国的那些无聊作家写得好多了。”“就是,就是。”其中一个女生接着说道,“什么中国啊,中国的东西就是恶心,什么东西都普通,还敢去学韩国。中国就是一个字:‘烂’。”只见话音一落,那群女生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看到这一幕我实在感到可笑而又惊异:她们是中国人吗?如果是,她们为什么在公共场所肆无忌惮的,大声的说着自己的国家这里不好,那里不好。黄皮肤,黑头发的她们,踩在自己的国土上,心却向着别国,把自己的祖国说得一文不值,难道这不是损害祖国的名誉吗?难道她们不感到羞耻吗?更让我一直很纳闷是,为什么《梦里花落知多少》只是人物的性格塑造有雷同,就被勒令下架。而韩国小说几乎每一本的剧情都有雷同,却能卖得那么火,真让人有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感慨。

哈韩者们流行一句话:“我哈韩并不代表我不爱国。”是这样吗?如果哈到公然在大街上,店里数落着自己的祖国的不是,而说韩国这里好,那里好。这叫爱国吗?你们狂恋韩星,而你们知道他们来中国赚了钱之后回国笑中国人穷吗?你们知道你们口中的崇拜者,他们暗地里笑你们傻,笑你们无知。你们真的不在乎,不感到羞耻吗?

真希望哈韩者的流行语是:“我哈韩但我更爱国。”也希望《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更多的人喜欢也传阅,以爱国为荣。

第三篇:梦里花落知多少

《梦里花落知多少》教案

执教者:授课时间:

授课课题:《梦里花落知多少》

教学目标:

1、掌握三毛真实地生活化叙事手法,感悟她们夫妻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她对丈夫深切地怀念之情。

2、掌握三毛化诗入文的凄美语言特点,感悟她痛失爱侣的悲恸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三毛真实地生活化叙事手法和化诗入文的语言特点,感悟她和荷西之间真挚的爱情和深切怀念之情及自己痛失爱侣的悲恸之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因题目导入

二、课文教授

(一)真实的生活化叙事表达了对荷西的真挚爱情和深切怀念之情。

文中,三毛从新年钟声许愿开始追忆她和荷西一起度过的最后岁月中的点点滴滴,主要有新年许愿、固执相守拉芭玛岛、夫妻争吵、恶梦缠绕、荷西满街呼寻、大西洋晴空下二人分食樱桃、借钱与友、生日礼物、夜半情话、墓园永生等等。这琐琐碎碎,枝枝叶叶,真实的生活化叙事,把一个对妻子关爱有加,呵护备至,感情细腻的大男孩荷西跃然纸上,把一个柔情满怀,纯良温厚,永远痴情于妻子的丈夫荷西诉诸笔端,把一个浪漫善良,热情友爱的大男人荷西淋漓尽致的进来了素描。更把一个多愁善感,敏感悲恸,哀痛满怀,思念满胸的至性至情三毛展现出来。

我们来赏析这些真实感人的生活画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三毛这样的新年许愿为全文奠定了哀痛的基调,她仿佛觉得和荷西紧紧交握的双手要将彼此的生命握进永恒;

固执相守拉芭玛岛。在拉芭玛岛,他们守着海,守着家,守着彼此。每听见荷西下工回来那急促的脚步声上楼,她就满心欢喜,同时嗔怪道:“六年了,回家时的他,怎么仍是一 1

样跑着来的,不能慢慢地走吗?”。

荷西热情好客,让朋友分享他家的温馨,为有如此之娇妻而骄傲无比。他们与本地人相处,真诚友爱,相处久了,到农家讨杯水喝,拿出来的必是自酿的葡萄酒,再送一满怀的鲜花。他们也知恩图报,经常帮忙收获农作物。

夫妻生活浪漫甜蜜。蓄水池里,三毛趴在荷西肩上沉浮,大喊大叫,无所顾忌,淳朴天真。

但是敏感的三毛一下飞机就有一种不祥之兆,喉咙突然被卡住,心里一阵郁闷。心里怪怪的,一阵想哭似的感觉。虽然趴在荷西身上,却不肯松手,拼力想抓住这永恒的幸福,让时间停止。

夫妻争吵。像所有居家过日子的夫妻一样真实,三毛和荷西也吵架,吵架的理由仅仅因为当学生学习英文的荷西心不在焉,总在看手表,当老师的三毛怒火冲天,“啪”地一声丢过去了圆珠笔,另一个则“啪”地一声摔过来了本。于是,一个就寻死觅活,绞头发自残,一个负气飞车走人。先一个就只有无穷的眼泪和无尽的牵挂――身无分文、狂怒飞车那人会不会出车祸呢?这就是爱情,这就是夫妻,这就是真实感人的荷西和三毛,这就是那份真挚的爱情,三毛今生都无法驱逐的深深眷恋和怀恋。

噩梦缠绕。敏感的三毛噩梦连连,生离死别的预感深深地困扰二人心间。彼此小心翼翼的,浪漫多情地相依相守。夜半看恐怖片后怕山城一群群鬼飘出来捉过路人,所以夫妻二人狂奔狂喊回家;工作歇息时间,荷西不顾时间仓促,跑回家看妻子,不在家,就大街小巷地呼叫,找到后,不管不顾地用手环着三毛不肯放手;一次,因没见到妻子三毛给自己送点心,连潜水衣都没来得及脱下,就狂奔回家。那份担心,那份牵挂,那份不舍,那份焦虑,那份深沉温厚、至真至纯的爱真是感天动地;大西洋晴空下分食樱桃的浪漫又是让人感觉那么温馨甜蜜。一秒的分离都让三毛魂牵梦萦,心神不宁。生离死别的预兆越来越席卷了这对相亲相爱,把彼此融入对方生命的夫妻。今天只有回忆可以拥有的三毛如同一只孤雁,凄楚哀痛。荷西怎能不让她魂牵梦绕,怎能不让她躲进他们的城堡孤独地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罗马老式女用手表的结婚礼物永远记录着那痴情的夜半情话:“荷西,我爱你!”。“今夜告诉你了,是爱你的,爱你胜于自己的生命,荷西„„”

墓园永生的相拥。墓园里的抒情叙事是三毛对丈夫荷西深切怀念,眷恋之情的高潮。她不停地向荷西诉说着自己的悲恸和思念。一遍又一遍的用油漆刷着墓碑上的名字。荷西·马利安·葛罗没有死,他永远活在他深爱的妻子——三毛灵魂的血液中,彼此相依,永生相拥。

三毛生活化的追忆字字饱含相思,句句情真感人,段段至性至情,事事眷恋无限,对于

她和荷西之间那份相爱相亲相思相恋又相守的感情的描写,没有太多的粉饰,只是真实地展现生活的原貌。她的语言文字像一场电影,细节轻扣,凄美平实,有着一种强烈的吸引人的力量。

由此,我们来赏析三毛表达痛失爱侣的悲恸心情的凄美语言。

(二)、凄美的语言表达痛失爱侣的悲恸心情

1、“家里失了荷西便失了生命,再好也是枉然。”自然,凄美又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荷西是三毛的灵魂,是三毛的世界。失去荷西,孤独无依的三毛真是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

2、“结婚以前,在塞哥维亚的雪地里,已经换过了心,你带去的那颗是我的,我身上的,是你。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你心亦我心,我心亦你心,他们是同生共死的。凄婉清丽的爱情言语表白把三毛失去荷西的悲恸心情刻画地肝肠寸断。

3、“你,没有一句告别的话留给我。那个十字架,是你背,也是我背。”凄婉柔美的话语浸透了三毛身心所有的气力。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冲到你的墓前,惊见墓木已拱,十字架旧得有若朽木,你的名字,也淡得看不出是谁了。我丢了花,扑上去亲吻你,万箭穿心的痛穿透了身体。”真实,毫无雕琢的,令人心碎的语言万箭穿心,痛苦不堪。可以想象三毛在荷西的墓前是多么的心碎情恨。真是“墓冷碑寒风雨吹,湿却衣袍皆血泪。”

5、“来,让我再抱你一次,就算你已成白骨,仍是春闺梦里相思又相思的亲人啊!”化诗入文的语言具有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的无限怀恋和悲恸之情。

6、我渴了,倦了,也困了。荷西,那么让我靠在你身边。再没有眼泪,再没有恸哭,我只是要靠着你,一如过去的年年月月。我慢慢地睡了过去,双手挂在你的脖子上。远方有什么人在轻轻地唱歌——记得当年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直观感性的语言,长短句相间的语言,化诗入文的语言,思想深邃的语言把三毛失去荷西的疼痛倾诉地肝肠寸断,撕心裂肺。让人读着不禁泪如雨下,无语凝噎。

三毛的心门是荷西打开的,所以只对荷西开放。他们是彼此的唯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没有了荷西,三毛孤独无依,四处飘零,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荷西是三毛的镜子和舞台。镜子既已破碎,舞台既已消失,三毛已无法再舞。所以,三毛怀着深切怀念之情,用哀怨、凄清的笔调抒写了《梦里花落知多少》,表达了对丈夫荷西的真挚爱

情和深切怀念之情及自己痛失爱侣的悲恸之情。

我们今天的课就到这,请大家课下继续欣赏散文集《梦里花落知多少》。

附板书设计: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 毛

一、真实地生活化叙事表达真挚地爱情和怀念之情。

二、入诗化文的语言表达痛失爱侣的悲恸心情。

第四篇:诗中花落知多少[模版]

诗中花落知多少

南阳一中张雅杰指导老师:王玉红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枝花,用尽积攒了很久的所有精力,去绽放自己。花开时,香气袭人,娇艳欲滴,蜂绕蝶舞;花谢时,在风雨中黯然陨落,落下遍地伤。但,花开花落总关情。古代的诗人们,瞥见花开或花落,情由心生,便衣袖一挥,笔锋一转,写下一首首绝唱,从悠远的过去传唱至今……

花在春天绽放,于是春天里,古诗中,会有花。

喜春的诗人寻花、探花、写花开。白居易就曾写过《大林寺桃花》,内容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之前因春光匆匆而怨恨、失望,但怎料山寺中“始盛开”的桃花又闯入眼帘,于是乎,作者顿感欣喜若狂。在这首诗中,桃花代替春光,形象美丽;春光化作小孩,可以转来躲去,妙趣横生,喜春之情溢于言表。

伤春的诗人恋花、惜花、写花落。李商隐曾写过《落花》:“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李商隐的诗向来委婉含蓄,这首是同样耐人寻味。这首诗先写落花与人的心情,又写乱花飞舞,再写巴望花不再落而不能,最后写花为装点春天而开,却落得飘零沾衣的结局。全诗暗含着素怀壮志却不见用的凄婉感慨,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

花作为一种常见的意象,也常与思念之情联系在一起。

思乡的诗人会写花,温庭筠曾写过一首思乡诗,题目是《碧涧驿晓思》:“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这首诗有一种梦幻、绮丽之美。由诗的前两句可得知,诗人所梦魂萦绕的正是“在天涯”的“楚国”。此时,月亮也已落下,“啼夜月,愁空山”的子规也已栖息。诗人忽然瞥见满庭盛开的山杏花,他便……全诗在此悠然收住,给人以想象空间。想来诗人应是想到“楚国”也是春意嫣然、繁花似锦吧。原来无比愁苦的思乡之情又忽地变得朦胧淡远。

怀人的诗人也会写花开,南朝诗人徐悱因思念妻子写下了情意绵绵的《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相思上北阁,徒倚望东家。忽有当轩树,兼含映日花。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更使增心意,弥尔想狭斜。无如一路阻,脉脉似云霞。严城不可越,言折代疏麻。”诗人因相思登上北边的阁楼,不由地眺望东邻,但一根桃树挡住了视线。桃树上桃花开遍,鲜艳的桃花犹如搽脸的红粉,白色的桃花又好比佳人搽脸的“铅华”。这使诗人不由得想起住在狭斜的妻子,便向远方眺望,但山川阻隔使他无法看到,只能对着似云若霞的桃花出神。但毕竟他身为朝官,只好折下一枝桃花代替赠礼,寄回家中,表达情思。这一首诗,作者由情观景,又触景生情,自然流畅。

人生总有得意时,又怎无失意事,这也会令诗人写到花。

顺境中的诗人会写花。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新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写下了《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所以,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时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卜.人洚喜事精神爽.此时的诗人神采飞扬,不但感到春风骀荡,天宇高远,大道平阔,就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了。偌大一座长安城,春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真是“放荡”无比!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成,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

逆境中的诗人也会写花。柳宗元曾在政治希望和还乡希望一度闪现却又最终破灭后写了一首《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官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经历过一场大雨的洗礼,春天的百花竟都落了,加之落叶满庭,使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这里,莺啼而曰“乱啼”,则是诗人情往感物,辞因情发,这只因听莺之人心烦意乱。这样的“秋色”与首句的“官情羁思”“ 共凄凄”,失意之感更加沉重。

古代诗人,大都关心时政,以花写下自己的爱国之情或疾世之感。

当国家沦陷时,诗人杜甫写下这样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可以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也可解释为,将花鸟拟人化,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这两种解释虽说有别,但都说明了触景生情,移情于物。也正是因此,才得以千古传诵。

当对社会不满时,贾岛写下了讽喻诗《题兴化寺园亭》:“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这是作者对当时“富者兼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的现实而写下的。仅“池”便可“破却千万家”的园庭中却没种“桃李”反植“蔷薇”反映了贫富的心理殊异。紧接着作者又写道:“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明写秋后园景,暗写敛财的后果,以“种花”拈连“栽刺”蕴藉含蓄,自然贴切,讽刺之意,不言而喻。

古代写花的诗是数不胜数的,我又怎能说得完?诗歌是古代文学的一大美境,闲来无事便可翻开看看,便像在桃源游历了一番,养眼,养耳,更养心。最后就以李商隐的《花下醉》作为结束吧。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一阵风来,一阵雨去,花又落了多少?谁又会挥袖转笔,写出千古绝唱?

第五篇:花落知多少

花落知多少

一串弥失的水珠,一阵拂面的寒风。我们不过是香馥一时的花瓣,在风雨中摇落。

敢问美妙歌声堪能赛过“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

敢询车水马龙怎与“飒飒东风细雨来”比和谐?

在风雨中怀古,在感悟中感动。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撩袖挑帘,看雨顺瓦片沁入指心。微微低眉,见水滴像愁绪埋进心里。风吹落花满庭院,像你的一生漂泊流亡。“独抱浓愁非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倾斛了你一生多少无奈与哀愁?发鬓轻舞,裙摆无声,一声声长长的叹息遮住了你的视线,你未能看见太阳已在那边的山尖露脸。

“小楼昨夜又冬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你不应该是君主,你有着“恰似一江春水”的文情;你不应该是囚犯,你有社祀江山的重任。

然而,当异乡的明月懒懒地映在你饱经风霜的皱纹上,映着你手上冰冷的镣铐时,一切都晚了,即使你心中还有写诗的欲望。春花被风雨卷走了,明月被乌云遮住了。来年花再开,月再明之时,早已没了你的踪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如有来世,你一定会骑马挎刀横驰沙场,奋勇杀敌,哪怕已是风烛残年。但此时此刻,心里沥沥地下着雨,眉毛皱得比古树的树皮还要深。这边下着雨,自己睡在床上,等待死亡;那边或许也在下雨,宋朝屡屡战败,等待灭亡。一样的命运,不一样的感慨。

风雨停了,一种无形的精神升上历史的天空,这种爱国精神叫牵挂。

尾声

风雨未停,只是心中多了份敬重;花瓣未落,只是脸上多了份从容。

历史风雨中,花落知多少?

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224班 黄维文指导教师赵华

(初中组)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