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康示范点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进入太和镇的小康示范点——磨嘴村!
今年以来,太和镇在射洪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绵渝路射洪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以及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胆提出“淡出传统农业,以无公害蔬菜、水果、花卉、养殖、休闲观光为五大支柱,全方位发展城郊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目前,全镇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小康示范建设取得良好开端。
我们目前驶入的磨嘴村小康示范点,位于县城西2公里,县城至金家的县道油路贯穿全境,辖区内有开放寺庙——龙泉寺,以及县级风景旅游胜地龙泉山。全村共有合作社14个,农户677户,农业人口2213人,现有耕地面积851.04亩。
太和镇根据该村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瞄准城乡消费时尚,大力发展“花卉经济”、“水果经济”、“蔬菜经济”和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城郊旅游“假日经济”。目前,全村共有名优花卉50亩、优质水果1000亩、无公害蔬菜200亩、农家乐14户。农家乐实行五“星”级评定管理,现有一星 户,二星 户,三星 户,四星 户,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年可创产值200多万元,纯收入90多万元。
目前,我们正在行驶的上山水泥路是龙泉山环山公路,修建于XX年,全长4.75公里,宽3.5米,总投资246万元,采取群众投工投劳和县镇财政筹资;
正前方右边,是该村私人幼儿园——龙泉第一家,由村民田永梦投资2.1万元开办,有大、中、小三个班,入学儿童76名,实行英、汉双语教学;
公路的左下边,是养羊大户蔡绍进,XX年开始发展养羊,由过去的2只发展到现在的110只,总产值达1.8万元;
公路的右上方,是14社村民蔡天云投资6万元开设的农家乐——云鹿山庄,每天接待能力达60人;
现在,我们来到了正在建设的“凤临阁度假村”,业主仁思猛,计划投资150万元,现已经87万元,租地16亩,发展养鱼、花卉、水果,从事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住宿等。日接待规模将达150人,将于今年11月中旬开张营业;
“凤临阁度假村”正对面,是磨嘴村11社——小康示范社。目前,示范点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共有农户33户,现建沼气28口,安装电话20部,光纤电视入户达100%;新建拦河堰1口,社道路水泥化500米,户道路硬化1500米;劳务输出46人,发展“农家乐”4户,种养大户9户,发展蔬菜21亩,水果56亩,上半年人均纯收入达3216元;
前方右边,是村民蔡成贵的“樱桃园”,每年阳春三月,樱花盛开的时节,游客倍增,樱桃红熟时,游客们可以随意采摘、品尝,同主人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
左边,是蔡彦仁的“黄果园”,全县闻名,花卉苗圃23亩,大小黄果兰树130株,其中7株年龄的黄果树,每年仅售花一项就达8000余元。利用花卉,发展休闲观光业,摹名而来的游人每年达6000人以上,带动了全村种花大户9户,种植花卉50亩;
龙泉山正中央,座落的是龙泉寺,1997年获得开放,始建于清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占地30余亩,总投资近1000万余元,耸立于山顶的是川中地区最高大的“千手观音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龙泉休闲庄”,业主张治金,投资18万元,租地13亩,以休闲、观光、钓鱼、餐饮为主,同时,可以接待200人的会议;
第二篇:太和镇小康示范点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进入太和镇的小康示范点——磨嘴村!
今年以来,太和镇在射洪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绵渝路射洪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以及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胆提出“淡出传统农业,以无公害蔬菜、水果、花卉、养殖、休闲观光为五大支柱,全方位发展城郊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目前,全镇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小康示范建设取得良好开端。
我们目前驶入的磨嘴村小康示范点,位于县城西2公里,县城至金家的县道油路贯穿全境,辖区内有开放寺庙——龙泉寺,以及县级风景旅游胜地龙泉山。全村共有合作社14个,农户677户,农业人口2213人,现有耕地面积851.04亩。
太和镇根据该村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瞄准城乡消费时尚,大力发展“花卉经济”、“水果经济”、“蔬菜经济”和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城郊旅游“假日经济”。目前,全村共有名优花卉50亩、优质水果1000亩、无公害蔬菜200亩、农家乐14户。农家乐实行五“星”级评定管理,现有一星户,二星户,三星户,四星户,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年可创产值200多万元,纯收入90多万元。
目前,我们正在行驶的上山水泥路是龙泉山环山公路,修建于2002年,全长4.75公里,宽3.5米,总投资246万元,采取群众投工投劳和县镇财政筹资;
正前方右边,是该村私人幼儿园——龙泉第一家,由村民田永梦投资2.1万元开办,有大、中、小三个班,入学儿童76名,实行英、汉双语教学;
公路的左下边,是养羊大户蔡绍进,2002年开始发展养羊,由过去的2只发展到现在的110只,总产值达1.8万元;
公路的右上方,是14社村民蔡天云投资6万元开设的农家乐——云鹿山庄,每天接待能力达60人;
现在,我们来到了正在建设的“凤临阁度假村”,业主仁思猛,计划投资150万元,现已经87万元,租地16亩,发展养鱼、花卉、水果,从事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住宿等。日接待规模将达150人,将于今年11月中旬开张营业;
“凤临阁度假村”正对面,是磨嘴村11社——小康示范社。目前,示范点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共有农户33户,现建沼气28口,安装电话20部,光纤电视入户达100%;新建拦河堰1口,社道路水泥化500米,户道路硬化1500米;劳务输出46人,发展“农家乐”4户,种养大户9户,发展蔬菜21亩,水果56亩,上半年人均纯收入达3216元;
前方右边,是村民蔡成贵的“樱桃园”,每年阳春三月,樱花盛开的时节,游客倍增,樱桃红熟时,游客们可以随意采摘、品尝,同主人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
左边,是蔡彦仁的“黄果园”,全县闻名,花卉苗圃23亩,大小黄果兰树130株,其中7株年龄的黄果树,每年仅售花一项就达8000余元。利用花卉,发展休闲观光业,摹名而来的游人每年达6000人以上,带动了全村种花大户9户,种植花卉50亩;
龙泉山正中央,座落的是龙泉寺,1997年获得开放,始建于清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占地30余亩,总投资近1000万余元,耸立于山顶的是川中地区最高大的“千手观音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龙泉休闲庄”,业主张治金,投资18万元,租地13亩,以休闲、观光、钓鱼、餐饮为主,同时,可以接待200人的会议;
太和镇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九香园”,村民蔡绍云,以前从事拖拉机运输业和花卉种植业,99年,他充分利用庭院花卉、水果,在全县第一家发起“农家乐”,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每年仅3个黄金旅游周,纯收入就达2.5万元。
第三篇:太和镇小康示范点解说词
太和镇小康示范点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进入太和镇的小康示范点——磨嘴村!
今年以来,太和镇在射洪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绵渝路射洪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以及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胆提出“淡出传统农业,以无公害蔬菜、水果、花卉、养殖、休闲观光为五大支柱,全方位发展城郊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目前,全镇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小康示范建设取得良好开端。
我们目前驶入的磨嘴村小康示范点,位于县城西2公里,县城至金家的县道油路贯穿全境,辖区内有开放寺庙——龙泉寺,以及县级风景旅游胜地龙泉山。全村共有合作社14个,农户677户,农业人口2213人,现有耕地面积851.04亩。
太和镇根据该村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瞄准城乡消费时尚,大力发展“花卉经济”、“水果经济”、“蔬菜经济”和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城郊旅游“假日经济”。目前,全村共有名优花卉50亩、优质水果1000亩、无公害蔬菜200亩、农家乐14户。农家乐实行五“星”级评定管理,现有一星 户,二星 户,三星 户,四星 户,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年可创产值200多万元,纯收入90多万元。
目前,我们正在行驶的上山水泥路是龙泉山环山公路,修建于2002年,全长4.75公里,宽3.5米,总投资246万元,采取群众投工投劳和县镇财政筹资;
正前方右边,是该村私人幼儿园——龙泉第一家,由村民田永梦投资2.1万元开办,有大、中、小三个班,入学儿童76名,实行英、汉双语教学;
公路的左下边,是养羊大户蔡绍进,2002年开始发展养羊,由过去的2只发展到现在的110只,总产值达1.8万元;
公路的右上方,是14社村民蔡天云投资6万元开设的农家乐——云鹿山庄,每天接待能力达60人;
现在,我们来到了正在建设的“凤临阁度假村”,业主仁思猛,计划投资150万元,现已经87万元,租地16亩,发展养鱼、花卉、水果,从事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住宿等。日接待规模将达150人,将于今年11月中旬开张营业;
“凤临阁度假村”正对面,是磨嘴村11社——小康示范社。目前,示范点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共有农户33户,现建沼气28口,安装电话20部,光纤电视入户达100%;新建拦河堰1口,社道路水泥化500米,户道路硬化1500米;劳务输出46人,发展“农家乐”4户,种养大户9户,发展蔬菜21亩,水果56亩,上半年人均纯收入达3216元;
前方右边,是村民蔡成贵的“樱桃园”,每年阳春三月,樱花盛开的时节,游客倍增,樱桃红熟时,游客们可以随意采摘、品尝,同主人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
左边,是蔡彦仁的“黄果园”,全县闻名,花卉苗圃23亩,大小黄果兰树130株,其中7株年龄的黄果树,每年仅售花一项就达8000余元。利用花卉,发展休闲观光业,摹名而来的游人每年达6000人以上,带动了全村种花大户9户,种植花卉50亩;
龙泉山正中央,座落的是龙泉寺,1997年获得开放,始建于清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占地30余亩,总投资近1000万余元,耸立于山顶的是川中地区最高大的“千手观音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龙泉休闲庄”,业主张治金,投资18万元,租地13亩,以休闲、观光、钓鱼、餐饮为主,同时,可以接待200人的会议;
太和镇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九香园”,村民蔡绍云,以前从事拖拉机运输业和花卉种植业,99年,他充分利用庭院花卉、水果,在全县第一家发起“农家乐”,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每年仅3个黄金旅游周,纯收入就达2.5万元。
第四篇:太和镇小康示范点解说词
太和镇小康示范点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进入太和镇的小康示范点——磨嘴村!
今年以来,太和镇在射洪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绵渝路射洪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以及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胆提出“淡出传统农业,以无公害蔬菜、水果、花卉、养殖、休闲观光为五大支柱,全方位发展城郊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目前,全镇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小康示范建设取得良好开端。
我们目前驶入的磨嘴村小康示范点,位于县城西2公里,县城至金家的县道油路贯穿全境,辖区内有开放寺庙——龙泉寺,以及县级风景旅游胜地龙泉山。全村共有合作社14个,农户677户,农业人口2213人,现有耕地面积851.04亩。
太和镇根据该村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瞄准城乡消费时尚,大力发展“花卉经济”、“水果经济”、“蔬菜经济”和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城郊旅游“假日经济”。目前,全村共有名优花卉50亩、优质水果1000亩、无公害蔬菜200亩、农家乐14户。农家乐实行五“星”级评定管理,现有一星户,二星户,三星户,四星户,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年可创产值200多万元,纯收入90多万元。
目前,我们正在行驶的上山水泥路是龙泉山环山公路,修建于2002年,全长4.75公里,宽3.5米,总投资246万元,采取群众投工投劳和县镇财政筹资;
正前方右边,是该村私人幼儿园——龙泉第一家,由村民田永梦投资2.1万元开办,有大、中、小三个班,入学儿童76名,实行英、汉双语教学;
公路的左下边,是养羊大户蔡绍进,2002年开始发展养羊,由过去的2只发展到现在的110只,总产值达1.8万元;
公路的右上方,是14社村民蔡天云投资6万元开设的农家乐——云鹿山庄,每天接待能力达60人;
现在,我们来到了正在建设的“凤临阁度假村”,业主仁思猛,计划投资150万元,现已经87万元,租地16亩,发展养鱼、花卉、水果,从事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住宿等。日接待规模将达150人,将于今年11月中旬开张营业;
“凤临阁度假村”正对面,是磨嘴村11社——小康示范社。目前,示范点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共有农户33户,现建沼气28口,安装电话20部,光纤电视入户达100%;新建拦河堰1口,社道路水泥化500米,户道路硬化1500米;劳务输出46人,发展“农家乐”4户,种养大户9户,发展蔬菜21亩,水果56亩,上半年人均纯收入达3216元;
前方右边,是村民蔡成贵的“樱桃园”,每年阳春三月,樱花盛开的时节,游客倍增,樱桃红熟时,游客们可以随意采摘、品尝,同主人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
左边,是蔡彦仁的“黄果园”,全县闻名,花卉苗圃23亩,大小黄果兰树130株,其中7株年龄的黄果树,每年仅售花一项就达8000余元。利用花卉,发展休闲观光业,摹名而来的游人每年达6000人以上,带动了全村种花大户9户,种植花卉50亩;
龙泉山正中央,座落的是龙泉寺,1997年获得开放,始建于清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占地30余亩,总投资近1000万余元,耸立于山顶的是川中地区最高大的“千手观音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龙泉休闲庄”,业主张治金,投资18万元,租地13亩,以休闲、观光、钓鱼、餐饮为主,同时,可以接待200人的会议;
太和镇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九香园”,村民蔡绍云,以前从事拖拉机运输业和花卉种植业,99年,他充分利用庭院花卉、水果,在全县第一家发起“农家乐”,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每年仅3个黄金旅游周,纯收入就达2.5万元。
太和镇小康示范点解说词来自好范文-www.teniu.cc,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第五篇:党建示范点解说词(范文模版)
党性铸师魂 党风促作风
——龙庆民族中学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解说词
【大门外】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欢迎莅临我校参观指导工作。我是党员教师岳丹,很荣幸能为大家介绍我园的党建工作。
师宗县龙庆民族中学,是龙庆彝、壮族乡境内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位于师宗县东南面,距县城41千米。校园占地面积24000多平方米。学校始建于1976年,至今已有38年历史。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7.94%,学校始终坚持“抓管理、提质量、改善办学条件”的办学宗旨,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原则+思想”的管理模式,树立“珍爱生命,远离危险,规范行为,避免危险,谨慎从事,预见危险”的安全意识,形成了“重威学固”的校风,“严谨、爱生、求实、奉献”的教风,“勤奋、尊师、好问、向上”的学风。
龙庆民族中学1976年成立党小组,1989年成立党支部。现有党员29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9.79%(在职在编教职工73人)。其中男党员16人,女党员13人,少数民族党员7人。
【进大门文化墙】
特色的“生活化”德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特色,各位领导现在所看到的文化墙就是我校德育“生活化”的一部分,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积极探索“生活化”德育途径,将活动文化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内化素质,外化行为,促进学生基本文明素养和自主、自理、自律、自强良好品质的养成。文化墙第一部分是学校以及龙庆的简介,第二部分是常居本地的彝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知识展现,旨在让学生能更深入的了解学校历史以及本民族民族的一些习俗,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第三部分是根据学生实际和德育需要,从《论语》《弟子规》中选取名篇名句,除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一区域的,《大学》《孟子》《论语》《中庸》等经典著作也渗透在学校的其他区域,通过古圣先贤的故事感染学生,用传统文化的圣贤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修心修志,明事理知礼仪,从点滴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内化、传承和创造。
【党政宣传栏】
为了更好的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落实各项政策,宣传栏分别从“党的教育方针”“两学一做”“党员公开承诺”“党建工作”“三务公开”几个方面的展示,让各党员教师时刻牢记职责,讲党性,树形象,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厚德楼一楼】
厚德楼是我校的一座综合性的办公楼,党支部委员会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设置在四楼。在一楼的显目位置我们可以看到党员积分和党员星级公示栏。党支部、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是党支部、党员管理的创新举措。通过制定评分细则和量化积分,实现党支部、党员管理日常化、实绩化、动态化。党员评星定级公示栏和积分公示栏让各党员能对标找差,着力补强“短板”,比学赶超,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厚德楼一楼至四楼楼梯】
学校重视对校园景观和环境美化建设,一至四楼每个楼层都有关于“中国梦”“四比”等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的每一处景观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以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恰恰与当前学校党建工作的目标、方法相吻合,必然成为我校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党支部在各个区域、各个岗位都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让党的组织覆盖每个层面,党的工作覆盖每个角落,在教育教学中影响带动每一位教师。
【党支部委员会办公室】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我校党支部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
主要功能是在党支部书记的领导下,处理和完成党支部各项具体工作和日常事务。
【党员活动室】
党员活动室是党员政治学习的中心,传授知识的课堂,议事参政的场所,宣传机关文化的窗口,是党组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团结职工群众、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根据学校实际,我校党支部设立了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建设以规范化、标准化为目标,坚持“规范、节约、实用”的原则,严格按照 “完善功能、一室多用”、“七有”标准进行。我校把党员活动室作为党员学习教育的阵地,成为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员教育建设、提到党员素质的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