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玉山县新农村建设村点建设项目书
玉山县新农村建设村点建设项目书
全县2012年度新农村建设村点131个(其中:铺面点86个,调剂点20个,自建点25个),涉及16个乡镇的1个村镇联动、11个村落连片(中心村)和20个基础村庄,直接受益农户5803户、22165人,村点建设预算资金6288万元(按财政直接统筹资金的3倍预算),其中:省市县三级直接统筹2096万元,农民自筹投入1108万元(每人口500元为基数),社会捐助和政府投入2880万元,部门帮扶204万元(每单位不低于2万元、村镇联动点不低于20万元、村落连片点不低于10万元)。
一、项目名称
玉山县新农村建设村点建设项目
二、建设内容
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目标,扎实推进“五新一好”创建活动,突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村镇联动、村落连片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等四个方面,按照“农村面貌更新,人民生活更殷实”和“村点即是景点”的要求,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工作水平。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建成30个亮点,初步描绘出全县新农村游览图。
三、责任县领导
朱明善县委常委、农工部长
俞银水县政府副县长
四、项目单位和责任人
项目单位:各乡镇
责 任 人: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
协调联系:周水海(县农工部副部长、新村办主任)
电话:***ys6415@163.com
五、项目建设进度安排1、2月底前:完成“选好一个点、开好一个会、选好一个头”三项前期基础工作。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到挂钩的村点召开动员大会,宣传发动。推选出能干事、公道正派、威望高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和会长。
1、4月底前:“画好一张图、筹好一笔钱”高品位建设村点的保障措施到位。完成村庄整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并报县相关职能部门审核批准;按不低于直接统筹资金的3倍筹好村点建设预算资金;充分发动群众筹资投劳,农民人均筹资500元以上;完成村庄、庭院绿化工作。
2、7月底前:以改水(饮用水、生活用水、排污水)、改厕(水冲式厕所、三格式无害化厕所或沼气式厕所)为重点完成“三改”工作,村庄排水沟全面硬化,村点所有建筑设施全面“穿衣戴帽”,农户卫生厕建成率100%;部门帮扶资金在6月底前全面到位,“扶好一个点”各项措施到位。
3、10月底前:完成“三清六改四普及”各项工作内容,“立好一个规” 落实到位,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4、12月15日前:全面完成实施方案所要求的各项工作内容。
5、12月底:严格对照规划和要求,“评好一个比”。
玉山县农村清洁工程项目书
全县2012年度实施16个集镇清洁工程和288个农村清洁工程村点。在农村清洁工程村点中,包括当年新农村建设点131个和下年度预备点157个(1.2倍),两项清洁工程的实施,全县将有4.7万多户农户直接受益,工程预算资金810.8万元。集镇清洁工程由乡镇按每户100元安排预算,全县16个集镇3.5万户预算350万元;农村清洁工程按每个村点1.6万元预算460.8万元,其中每个村点(非新农村点)省市县三级财政按5:1:4的比例补助村庄垃圾无害化处理专项奖补资金8000元(即省4000元、市800元、县3200元),另外8000元由乡村两级筹集解决。
一、项目名称
玉山县农村清洁工程
二、建设内容
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工作要求,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市场运作”为推进方式,以“3+5”模式为操作标准,努力形成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使全县农村垃圾污染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全国旅游名城建设提供强力保障。
三、责任县领导
朱明善县委常委、农工部长
俞银水县政府副县长
四、项目单位和责任人
项目单位:各乡镇
责 任 人:各乡(镇)长,县供销社、环保局、教体局、卫生局、建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协调联系:周慧敏(县新村办副主任、县清洁办主任)
电话:***ys6415@163.com
五、项目建设进度安排1、4月底前:抓好理事会的主体建设,切实发挥其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作用,做到有人主事、有人管事、按规办事(村规民约);成立乡镇环卫所,选聘好保洁员,划分好保洁责任区,落实相关经费保障;理事会与农户(居民)签订好“门前三包”责任状和垃圾处理“3+5”模式知情承诺书;保洁员配齐“一车一铲一钳一扫斗一扫把”等保洁用具并正常开展工作。
2、8月底前:每家农户配齐“两桶一袋一池”,每个清洁工程村点按要求设置垃圾分类棚屋和土建垃圾堆填点;按要求初步建起垃圾回收网络,各相关职能部门按《农村清洁工程工作任务书》要求落实到位,初步实现常规保洁。
3、12月15日前:全面启动环保型垃圾焚烧炉,垃圾焚烧处理中心“六个一”到位(一个科技环保型焚烧炉、一个垃圾分类棚屋、一个垃圾烘干棚屋、一个较大的沼气池、一辆机动装运车,一支环卫工作队伍);农村卫生面貌全面提升。
第二篇:XX村新农村建设项目
黄家学村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建设的必要性
黄家学村位于县城南郊,全村共有6个社,535户,1949人,耕地面积4652亩。我镇积极落实解决“三农”问题有关精神,今年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和“自主施工修建”的“三统一、一自主”的要求,在黄家学村一社、六社建设农宅示范点1处。同时在黄家学村三社建设“东湖新村花园”小区。示范点建成以后农民进入宽敞明亮,但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崎岖不平,自来水不能入户,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村民生产生活要求,完善黄家学村六社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黄家学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规模及内容
1、道路硬化工程:完成黄家学村一、三、六社5.5公里油路工程建设;
2、居民饮水工程: 埋设供水管网1.8km;
3、绿化工程: 在黄家学村六社规划道路两旁种植树木1000株。
三、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概算总投资154万元,其中:道路硬化116万元,饮水工程36万元,绿化工程2万元。
四、项目进度安排
2007年底完成路基工程,2008年完成工程建设。
五、效益分析
该工程是我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一项重点建设工程,它的建成对于推动黄家学村经济的发展,改造乡村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篇:垃圾点建设项目申报书(定稿)
2007年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书
申报单位名称: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池北区二道村 法定代表人姓名:杨维生通讯地址: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池北区二道村 邮政编码:133613联系电话: ***申报日期:二○○七年六月十五日
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池北区二道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
2.建设单位:池北区二道村
3.建设期限:至二○○七年八月末
4.建设内容:垃圾点建设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总投资为6万元,其中村集体负担2万元,申请省专项资金补助4万元。
二、项目背景
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池北区滨河街道二道村位于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所在地的池北区境内,地处长白山脚下,二道白河东岸,距长白山北麓景区山门28公里。二道村是池北区的唯一一个行政村,全村共有186户,554人,农村劳动力396人,二道村产业主要由种植业、养殖业和服务业构成,由于地处山区,很不适合农业生产,种植业主要以蔬菜为主,粮食为辅。
二道村位于池北区的中心偏东,西、南与市区接壤,东与白河林业局厂区为邻,北靠美人松保护林,因此近几年二道村的基础设施发展比较快,比较好。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道村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一直都比较注重环境问题,为了改善二道村的环境面貌,村里每年都出钱雇人清理垃圾
堆,一直保持到现在。但是,由于没有垃圾箱,各垃圾点都是将垃圾散堆在地上,由垃圾清理人员负责清理。日久天长,二道村自然形成的几个垃圾点都是垃圾乱倒、蝇虫成堆的现象。而且由于垃圾散放,村民随意就向垃圾点中倾倒垃圾,使得各垃圾点的占地面积比较大,严重影响了二道村的环境。因此,对二道村进行垃圾点建设,是改善二道村卫生环境,促使二道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必要途径。
四、建设目标和任务
(一)建设目标
使二道村各个垃圾点都摆放上一个垃圾箱。
(二)建设任务
1、使二道村30个老垃圾点都摆放上垃圾箱。
2、新增加10个垃圾点,并且摆放上垃圾箱。
五、项目建设内容
二道村垃圾点建设。
六、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二道村垃圾点建设投资6万元。
购买垃圾箱:1500元/个×40个=60000元
(二)资金筹措
总投资为6万元,其中村集体负担2万元,申请省专项资金补助4万元,补助比例为66.7%。
七、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二道村垃圾点建设工作截止到二○○七年八月末。
(一)二○○七年七月末,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完成二道村垃圾点建设规划。
(二)二○○七年八月末,购置40个垃圾箱,摆放在垃圾点上。
八、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一)项目建设组织管理
1、二道村垃圾点建设工作由二道村党支部负责组织和建设。
2、二道村党支部书记负责对垃圾点进行规划,然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向村民代表汇报规划和垃圾箱的采购方案,村民代表通过后,再予以实施。
(二)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1、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党员宣传、农民夜校等宣传途径,来对村民进行宣传,让村民将垃圾都扔到垃圾箱中,改变以往随意扔在地上的习惯。
2、要求村民要爱护垃圾箱,正确使用垃圾箱,不对垃圾箱进行故意破坏。
3、与环卫部门进行联系,要求环卫部门每周清理一次垃圾箱中的垃圾,改变现在每二周清理一次的做法。
九、效益评估
通过二道村垃圾点的建设和垃圾箱的摆放,能够进一步改善二道村的卫生环境,达到村容整洁的目的,同时使我们村民改变以往的卫生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十、结论和建议
二道村垃圾点的建设工作是一项利村利民的事,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二道村的卫生环境面貌。建议能够批准我们的这一申请。
第四篇:新农村规划——模拟村建设规划设计书(精选)
百年规划
目录
序 ———————————————————
一.模拟村基本概况
1.基本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二、发展条件分析(SWOT分析法)
1.主要优势(Strength)---------
2.主要劣势(Weakness)
3.机遇(Opportunity)
4.挑战(Threat)
三、发展定位和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及模式
四、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五、总体框架和功能分区总体框架功能分区
六、建设项目工程居民住宅区虚拟农场大综合经济区生态农业区
七、建设进度安排
八、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
九、风险预测及应对措施风险预测风险对应措施
十、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新农村规划
一.模拟村基本概况
1.1 基本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
1.1.1 地理位置
模拟村位于长三角经济区
内,处于江苏省如皋市北郊10公
里,含四个自然村,分别是天河
桥村,桥港村,戴庄村和平园池
村。模拟村规划区域位于如皋市
柴湾镇西北部,如皋市区北郊,北、西与海安县交界,外交通十分
便捷,204国道、新长铁路、通扬
运河纵贯柴湾镇南北,丁柴公路、戴营公路横穿镇东西,扬启高速
如皋道口位于镇北部,其距一类
开放口岸如皋港35公里,距南通
机场65公里,距如皋磨头机场
21公里,可谓地理优势突出。
2新农村规划
1.1.2 气候条件
模拟村规划区域属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常年气候温和。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5℃,年平均气温14.6℃,年平均降雨量1055.5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全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无霜期216天。这为我村的花卉,药材,桑树种植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1.1.3 水资源
(1).规划区域内沟渠河网交错,属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此外还有许多大小池塘。河流水面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河水与长江相通,提水灌溉,能满足整个项目区水稻及各种农作物种植需要。
(2).但水域面积较为分散,多为河道,若要进行大面积的水产养殖,必须进行人工挖掘形成大面积水域。
1.1.4 生物资源
(1).人工栽培植物为主,大宗栽培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桑树等。
(2).蔬菜瓜果有青菜、白菜、苋菜、空心菜、茄、丝瓜、芹菜、黄瓜等基本的蔬果作物。
(3).水产主要有青虾、鳜鱼、鳝鱼、鲫鱼等。
(4).畜禽养殖主要有猪、鸡、鸭、鹅等。
3新农村规划
第五篇:到xx村挂点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挂点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我办自今年4月中旬起,由xx乡xx村调整到xx村挂点新农村建设工作,在乡镇的统一领导和xx村村委会、理事会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办挂点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突出工作重点,搞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4月底,我办会同xx村村委会和理事会,到xx、xx、xx、xx、xx、xx、xxx七个小组进行现状调查、收集资料,并听取有关领导和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作出了规划方案讨论稿,并多次征求村民和理事会意见,于5月底完成了七个小组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其中xx、xx、xxx三个组的规划编制得到大家的充分认可,其中的环组公路建设和“空心村”改造已按规划逐步实施。
二、以“改路”先行,扎实开展“三清六改”活动
村庄规划编制中的环组公路在5月初开始启动,在路基红线放样过程中,开展了“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的“三清”活动,使xx村的环境卫生有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改观,虽然没有彻底改变罗坳村的“脏、乱、差”现象,但是环境的改变使村民们感觉到了“三清”带来的好处,村民在对“三清”的认识上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结合xx村xx、xx、xxx三个组背靠山,其山泉水丰富的优势,在这三个组开展了以引用山泉水为主,改造无塔式自来水为辅的“改水”活动,以“改路”和“改水”活动为主,使xx村的“三清六改”工作全面启动,有序推进。
三、结合村情和现状,搞好产业规划
根据xx村大部分以农业生产为主,兼有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村情,协助xx村规划了四大块产业,一是以种植水稻、甜玉米、花生、蔬菜、柚子为主的种植业;二是以养牛、鸭、鸡、鸽、珍珠鸡为主的养殖业;三是以家俱、生活用煤、回收、捞沙、榨桐油为主的加工业;四是以饮食、电脑培训和运输为主的服务业。
近半年来,xx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从着手至今,短短几个月,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变,3.5公里的环组公路路基工程基本完成,xx组“空心村”改造工作逐步推进,引用山泉水和改造无塔式自来水共计50多户,群众的被动式参与开始朝主动式转变。罗坳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起步晚、基础差,但是经过市乡村组几级的共同努力,可以说是领导重视,行动迅速,重点突出,成效明显。
9—12月,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文明家庭”、“最清洁户”、“致富标兵”等评比活动,促进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二、争取年内搞好3.5公里的环组公路的路面施工,改善xx、xx、xx的通行条件。
三、在修通环组公路的基础上,加大“空心房”改造力度,引导农民拆旧建新,并严格按照规划图的位置和参照《xx市新农村建设农民住宅推介图集》的房型进行建设,使xx村达到“即有新房,又有新村”。
二○○六年九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