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丁茂:梦想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朱丁茂:梦想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做花炮生意起家的朱丁茂和大多数成功人士一样,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十年磨一剑,十年的艰辛努力和财智积累,于96年创办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万载汇丰进出口有限公司”,凡事喜欢亲力亲为的个性以及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短短的年里把公司做的风生水起。有了成功的样本,再次成功显得更加得心应手起来。朱丁茂又接下来几年里,创立了“万载绍江花炮厂”、“万载东风出口烟花鞭炮厂”、“**宜春丰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八个企业。一时间朱丁茂的工厂遍地万载,开发的楼盘更是一座座拔地而起。
多年以来,汇丰光电集团以宜春为中心,先后开发建设了万载凤凰山公园、万载汽车服务广场、万载建材物流大市场及宜春温馨花园、十运村等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俱佳的大项目,在当地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并且积极响应国家开发大西部的号召,从江西不远万里深入到新疆建设发展当中,成立了新疆鑫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克拉玛依国际家居建材城。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北疆、中亚家居建材的集散基地,对克拉玛依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改善克拉玛依经济结构体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集团在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一如既往坚持集团的发展理念,力求把江西人民的热情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展现在新疆人民面前,把克拉玛依国际家居建材城打造成高品质、高档次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为克拉玛依商贸流通业和城市建设添彩,为江西人民增光。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朱丁茂乐于善举,热心公益事业,被市、县两级评为“优秀房地产开发企业”、“十佳诚信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心城区绿化工作先进单位”、“税收贡献大户”、“安全生产先进企业”、“十佳青年”等20多次项荣誉。
第二篇:朱丁茂情系家乡教育
朱丁茂情系家乡教育
“真是感谢朱叔叔,是他让我们坐上了这么宽敞、明亮、现代化的教室”;“要不是朱叔叔帮我们建了这么漂亮的教学楼,我哩还只能呆在破旧、简陋的教室里上课呢,我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了也要做像他一样的慈善家!”……这是日前笔者走进万载县双桥镇绍江村丰华希望小学听到孩子们对袁州区人大代表、万载籍企业家朱丁茂的由衷感言。
朱丁茂,1963年出生于万载县双桥镇绍江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幼年家境贫寒,进校读书不多。由于他人比较聪明,20岁左右就进入了当时的乡办企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的他,做起了个体产业。先后创办了“万载绍江花炮厂”、“万载东风出口烟花鞭炮厂”。随后涉足房地产业,创建了江西宜春丰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并在家乡万载设立分公司。随着企业的越做越大,报效家乡的热情与日俱争。2008年,他捐资96万元在家乡双桥镇黄源村建造了万载汇丰希望小学。去年回家看望父母,路过自己村里的小学,看到陈旧的教学楼,心里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股寒意,自己小时候没有读好书,怎么也不能让现在的孩子也走自己当年的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点微薄之力也是自己一生的愿望。于是他找到镇村干部商量,并做好设计方案,投资106万元,于去年10月份开始动工建设。历时一年,一个占地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拥有标准的体育活动场所、厨房、餐厅、停车棚等各种设施,可容纳400多名学生的现代化的丰华希望小学屹立在绍江村。今年9月,300多名小学生高高兴兴地入读新学校。
据统计,近年来,朱丁茂仅捐资教育方面的资金就近200万元,他还准备今年或明年在家乡再建设一所希望小学,让更多的孩子享受良好的教育。同时,他还积极关心支持各种公益事业,为万载县的社区建设、灾区重建及家乡修路桥捐款36万多元,2007年江西宜春丰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出资500多万元修建万载县凤凰山公园---凤凰山公园。
第三篇:朱丁茂播种未来播种希望
朱丁茂播种未来播种希望
万载县“汇丰第三希望小学”位于万载县黄茅镇洪炉村中心。于2013年6月开工,2014年2月交付使用,整体工程由朱秋茂带领的万载公司团队建造。学校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建有教学楼、教师宿舍、食堂、厕所、值班室、运动场、篮球场等;配有学生课桌300套、教师办公桌、黑板、学生餐桌等。学校场地硬化绿化完善、功能室设置齐全,共耗资人民币300余万元。
万载县“汇丰第三希望小学”是由县慈善总会彭炽平会长,在2013年组织的泓扬乐善好施、捐资助学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活动中,为推动我县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慈善公益援助事业,由我捐款100万元兴办一个希望小学,并落户到了洪炉村。在学校的建造过程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慈善总会、黄茅镇、洪炉村委鼎力支持。由于学校规模、设施及人工成本等因素,最后超出应捐款额度达200多万元。
今天是个好日子。是我个人捐建的第三个希望小学“汇丰第三希望小学”落成交付之日;也是原“洪炉村小学”全体师生乔迁到“汇丰第三希望小学”的大喜日子;看到全体老师喜笑颜开、学生欢天喜地,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各级领导的肯定与支持,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今天我将万载县软、硬件设施一流的“汇丰第三希望小学”的金钥匙交付给你们,希望老帅们勤奋工作,精心育人,尽责至善,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好的成绩。要志存高远,发奋图强,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改变命运。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强国、教育兴邦,在我人生旅程中将继续按照:“播种未来、播种希望”的理念,尽一份社会责任。持续回报社会,回报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第四篇:农民企业家朱丁茂兴建希望小学
农民企业家朱丁茂兴建希望小学
朱丁茂生于江西万载的一个农民家庭,祖辈都是以务农为主,尽管父母每日辛苦劳作也难换来几个钱,在家中排行老大的朱丁茂一生下来便肩负着生活的沉重,吃尽了没文化苦头的父母咬紧牙关送他上学读书,小小年纪的朱丁茂知道学习的来之不易,常常趁学习空闲时间帮助父母做活儿来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即使如此,在朱丁茂高中毕业时,家里仍然欠债不少。无缘大学的朱丁茂让生活的艰辛磨练的成熟起来。
从一开始的花炮生意到如今的江西汇丰光电集团,一路走来,财名双收的朱丁茂没有忘本,中间的洒下的血汗和付出的艰辛成为了朱丁茂宝贵的人生经历,深知自己读书的艰难,于是先后3次出钱在家乡兴办希望小学。
在“2008-2009年期间,朱丁茂捐资200多万元在万载县的黄源村的绍江村先后建造了“万载汇丰希望小学”和“万载县丰华希望小学”。在办事途中看到破旧不堪的教学楼,心中顿感寒意,曾经自己没有得到良好的读书机会,怎么也不能让现在的孩子也走自己当年的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点微薄之力也是自己一生的愿望。于是,朱丁茂找到镇村干部商量,并做好设计方案,捐资200多万元,于2008年10月份开始动工建设。历时一年多,汇丰希望小学占地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丰华希望小学占地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二个学校均拥有标准的体育活动场所、厨房、值班室、餐厅、停车棚等各种设施,各可容纳400多名学生的现代化的汇丰希望小学和丰华希望小学屹立在万载县的黄源村及绍江村。去年和今年的9月,数百名小学生高高兴兴地入读了以上二个新学校。
第五篇:坚持问题导向是关键DOC
负责任勇担当 积极践行“三严三实”
总书记在去年“两会”期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些要求包含着党员领导干部每天都会遇到的做人、做事、待人、待己、用权、戒权等基本问题,涉及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群众观等核心问题,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三严三实”标准具有普遍性。不少人认为,“三严三实”的提出,只针对党政干部、特别是党政高级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并没有多大关系,不在领导岗位的党员手中没有权力,一言一行也难以给他人造成多大影响,因此只要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即可,普通党员似乎没有深入学习践行“三严三实”的必要。其实不然,不担任领导职务不等于没有权力,没有显性权力不等于不能寻租,即使是最普通的工作人员,也对自身所负责的工作具有一定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实际上就是权力,从而存在寻租空间。因此,不论是“修身、用权、律己”,还是“谋事、创业、做人”,都与党员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践行“三严三实”是对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共性要求。
“三严”的基础在“律己”,人只有管得住自己,能够实现自律,尤其要做到“慎独、慎微”,才能在掌有权力时抵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才能打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三实”的关键在“做人”,每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如何做人,才能再谈谋事和创业,如果做人都不老实,做人都不合格,那谋事和创业必然偷奸耍滑、不走正道,最终害人害己。在“律己”和“做人”方面,普通党员和领导干部并没有区别,从这个角度讲,“三严三实”的标准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每一名党员都应学好践行好“三严三实”,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要敢担当、愿担当。党员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是我们完成好应尽义务的前提,要始终做到心中有责不懈怠,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自觉自愿把责任扛在肩上,遇到问题不能回避、碰到问题及时处理,要敢于发声、敢于亮剑。正如总书记所说:“说到底,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心底无私天地宽。’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同时,我们必须明确,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而不是个人风头主义,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并不是敢于担当。只有以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为支撑,胸怀忠诚于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才能全身心投入事业,做到知党懂党、爱党言党、忧党兴党。
要能担当、善担当。要真正履行责任、负起担当仅靠勇气和意愿是不够的,还需实力和业绩,有勇有谋才可堪重任。美好的意愿不会自动转化为令人满意的结果,经验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能力要在刻苦锻炼中不断提高,踏踏实实做事永远是正道,要以干事为责、以干事为荣、以干事为乐,绝不能不思进取、敷衍塞责,绝不能抱持“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这种错误理念,急于求成、自己为是、眼高手低。须知本领要练在平时、汗水要滴在平日,我们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需要的是既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只有夯实基础、筑牢根基,从一点一滴做起,掌握过硬的本领,增强是非观念,才能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坚定、敢于亮剑、善于应战,才能在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敏感性问题时亮明旗帜、站稳立场、妥善处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真正做到能担当、善担当。
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斗争向来是复杂而残酷的,各种隐形或显性的考验始终是存在和艰巨的。“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只有愿做、愿为、敢想、敢当、能干、善成,才能真正成为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来源:求是网 作者:木雨)
坚持问题导向是关键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当前,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哪里入手?怎么才能抓出成效?答案是从问题入手。问题就是实际、就是方向、就是“有的放矢”的靶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深入查找、扎实解决自身以及领导班子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进一步正党风、清政风、净社风、纯民风。
坚持问题导向,前提是正视问题。现在我们正处在矛盾和问题多发期,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利益问题交织,长期积累的问题与新出现的问题叠加,问题绕不开,也躲不过。以作风建设为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领导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但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不可能一蹴而就,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现象依然存在。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正视问题的清醒,以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敢于提出问题,勇于面对问题,善于解决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核心是找准问题。问题无处不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各级各部门不能“上下一般粗”,大而化之地搞“一刀切”“一锅煮”。在专题教育推进中,既要找准共性问题,也要找到个性问题;既要找准表面问题,也要找到深层次问题。领导干部要认真把自己摆进去,围绕“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深查细照,既要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查找自身思想“顽疾”,结合具体事例“画好像”,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也要联系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查找干事创业的奋斗精神满不满、创业劲头足不足、责任担当强不强;还要敞开大门、放下身段倾听群众呼声,听取群众意见。力求通过各种方法,深入检查扫描,确保把“不严不实”问题找准找全找具体。
坚持问题导向,关键是解决问题。正视问题、查找问题是过程,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推进专题教育中,固然要解决个别的、特定的矛盾,但更重要的是要抓共性、抓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危害广、影响大,群众意见多。针对这类问题,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认真梳理,列出问题清单,摆出表现事例,深刻剖析原因,逐一制定可操作、可监督、可检查的整改措施,真正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解决“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是过程,把作风建设的良好态势保持和发展下去,把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起来才是目标。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一项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建设工作,一定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有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敢啃硬骨头、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心和恒心,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问题堡垒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