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振太乡基本情况

振太乡基本情况



第一篇:振太乡基本情况

振太乡基本情况

振太乡位于镇沅县城西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88公里,东与勐大镇、按板镇接壤,南与景谷县的民乐、小景谷两乡毗邻,西隔澜沧江与临沧县帮东乡相望,北与景东县永秀乡接界,全乡总面积661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委员会308个村民小组,有汉族、彝族、傣族、蒙古族、苗族、满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等16种民族,境内最低海拔774米,最高海拔2530米,乡政府所在地海拔1525米。年平均降雨量1284毫米,平均气温17℃。2008年末,有常住人口户数9920户(其中乡村户数8425户),常住人口36366人(其中乡村人口33096人)。森林面积618570亩,有耕地面积71191亩,橡胶29553亩,经济林茶叶11774亩。粮食总产量1395.05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18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4321.26万元,人均纯收入1070元。2008年乡镇企业收入2133.24万元,完成总产值1349.63万元,实现实现增加值711.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123.5万元,财政收入67万元。人均耕地2.15亩。

第二篇:振太乡兴隆小学校舍安全自查报告

振太乡兴隆小学校舍安全自查报告

镇沅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办公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文件及会议精神,学校校舍及周边环境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隐患排查要求,对兴隆小学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开展了全面检查,现将自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兴隆小学距振太乡政府驻地5公里,学校校园面积7337㎡,建筑面积1875㎡。学校东墙外是傲立栖息上万只白鹭鸶的大榕树,相伴学校走过了百年历史,两条河流相汇于学校东南方,周围农田葱郁伴随,充分体现了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有砖混结构教学楼1幢,建筑面积293平方米;有砖混结构学生宿舍楼1幢465平方米;牵梁一层浇灌瓦屋顶综合楼1幢553平方米;砖木结构教师住宿伙房一体化设计平房1幢348平方米。有篮球场、厕所、围墙、旗台等设施,是振太乡小学规划中的六大完小之一。

二、校舍及周边环境安全排查情况

(一)、校舍安全排查情况

1、砖混结构教学楼、学生住宿楼楼道缺少应急照明灯,存在安全隐患;

2、牵梁一层浇灌瓦屋顶综合楼因建盖年限久,椽子、1

木头枯损严重,虽然进行过维修,但还是存在安全隐患。

(二)、周边环境安全排查情况

1、经排查该校不属于滑坡灾害易发区,但由于学校离河边仅100米左右,存在洪涝、泥石流等地质害的隐患。另外,该校属于地震监视防御区。

2、大部分学生上学、放学经过公路,过往车辆较多,有交通安全隐患。

3、学校离河只有100米左右,在防水问题上存在安全隐患。

三、为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及周边环境安全稳定。针对以上所发现的安全隐患,学校有如下整改及建议:

1、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巡视值班,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加强学生五防安全警示教育。

3、教学楼、宿舍楼尽快配备应急照明灯。

4、综合楼加强维修。

5、加强防震避险演练,使学生平时训练有素,到紧急关头使危险降到最低。

振太乡小学学校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

二0一三年二月九日

第三篇:刘振屯乡

刘振屯乡“四聚焦”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聚焦错评漏评大排查,摸清贫困户底数,严格对照程序纳入、退出贫困人口,及时更新贫困人口信息;

二是聚焦基础信息大整改,对照地亩房屋面积、劳动能力等基础信息,对比扶贫系统严格核实,逐项过逐项清,确保信息录入无出入差错;

三是聚焦保障措施大整改,重点核实产业、健康、危改、金融等帮扶措施、成效,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

四是聚焦群众认可大提升,持续加强帮扶人、工作队走访贫困户频率,听群众所需,解群众所及,切实提高帮扶满意度。

截止目前,共走访贫困户467户1250人。切实提高了帮扶满意度。(刘振屯孙雪梅)

淮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谢留定在刘振屯乡主持召开南部战区第三次脱贫攻坚推进会

11月7日下午,淮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谢留定在刘振屯乡主持召开南部战区第三次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县委常委党魁、副县长薛燕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豆门、新站、鲁台、朱集、刘振屯5个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各自乡镇近期所做的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建议。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谢留定说要求南部战区5乡镇:要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开展自查,进一步筛查预脱贫户,进一步核查错评漏登户。要坚定不移推进老人户合吃合住;坚定不移推进五保户集中供养;坚定不移推进危房清零;坚定不移强化网格化管理;逐户进行预脱贫户研判。乡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要振奋精神,持续发力、实事求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刘振屯乡

第四篇:烈太乡2010年工作总结

烈太乡2010年安全生产

工作总结

根据县委、政府的要求和相关会议精神,我乡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和“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群众监督”的原则,结合我乡实际,按照党委、政府提出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措施落实、认真负责、责任明确、工作到位”的要求,认真抓好我乡安全生产工作。我乡安全生产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通过全乡干部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正常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现将我乡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

乡党委、政府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联系点,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克服松劲情绪、畏难厌战情绪,树立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了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亲自抓,各村负责人具体抓、安监小组主要抓的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班子成员对所联系片区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督促和指导,并从各相关单位抽调车辆和人员组成乡安全生产综合执法组,适时组织综合执法。

二、树立全局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乡认真贯彻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截止目前以来共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3次,扎实部署,认真安排,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股弦,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搞好环保等于创造资源”的思想意识,顾全大局,不因小失大,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巡回检查,做到平场,不讲人情,不留面子,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净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为目的,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加强社会监督,搞好宣传发动工作

利用宣传车、黑板报、标语和相关的宣传阵地,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充分发挥群众共同参与、监督、管理的作用,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对举报属实的人员予以奖励。各种安全生产宣传标语50余条,设立安全生产宣传牌10块。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为安全生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防患未然 全面落实应急管理预案

为了有效防范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特大安全事故,高效有序的做好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轻事故灾害,我乡高度重视,乡成立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专武部长杨学刚同志担任指挥长,指挥部成员分别由各村负责人担任。各村、各单位、各企业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专班,制定了相应的工作预案。落实了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层层签订了应急救援责任状。由于我乡将应急管理工作细化到了应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所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切实做到了安全事故“零报告”。

五、常抓不懈,认真做好下一阶段工作

总之,在一年来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我乡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消除了事故隐患,但离各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各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明确责任,加大力度,把全乡的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扎实、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确保全乡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搞好各项安全治理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使群众充分认知到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就是效益。二是要加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各企业的法律意识。按照《安全生产法》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各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要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成果。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章操作、违规生产的行为,消除事故隐患。

烈太乡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23日

第五篇:太石河乡公路建设工作总结

太石河乡2011公路建设工作总结

太石河乡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65公里。幅员面积90平方公里。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创一流、干精品”的发展意识,始终把乡村公路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外界形象,服务经济发展、惠及一方群众”的重要工作来抓,强化建设,狠抓管养,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乡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惠及群众全乡群众生产生活。原先落后的交通状况得以明显改善,服务经济发展的交通框架初步形成。现将一年来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三个原则”,统筹谋划公路建设的合理布局 “要想富,先修路”,“百业兴,路为先”,实践证明,公路是畅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公路建设,道路状况改观不大,效果不明显,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在政策的支持、老百姓的拥护下,从根本上进行治理改造,彻底改头换面,才能符合上级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意愿,为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把乡村公路建设作为一项严肃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来对待,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统一思想,多角度提高认识,达成了共识。

二、保证全镇乡村公路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乡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对公路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坚持“三个原则”,制定了全乡乡村公路建设的规划。一是坚持“与全乡经济发展规划结合”的原则。把乡村公路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站到讲政治、论发展的角度上,用更广的视角来审视,用更高的境界来运筹,用更大的胆略来谋划。二是坚持“轻重缓急与统筹兼顾结合”的原则。根据乡村公路现有布局、交通流量,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和方便群众程度的大小,科学安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稳步推进。2011年在全乡干部及广大群众的支持配合下,结合“全县今冬明春农村公路集中养护”大会战,维护大桥(五方沟)至太石河通乡公路17公里,龙山至崖湾公路15公里,龙山至金林农路8公里,龙山至月留13公里,并且各村确定了专人的保畅应急服务队,确保公路的保洁畅通;新修龙山便民大桥一座;这些公路的新修和养护,极大地改变了我乡交通不便和通行不良的现状,为我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公路建设标准质量

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关键在于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合理安排,严格施工。工作中,我们主要强化了“四项措施”。

1、配强业务骨干,加强技术培训。修路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明白人”靠上指导。使大家系统掌握了工程设计要求、施工程序和技术规范。

四、公路的养护管理

公路建设,“三分建、七分养”。在加快道路建设的同时,我们把加强道路养护作为公路建设的延续,对农村公路管护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政府牵头、乡村为主、群众参与、部门指导的养护模式,确保建一条、养一条、绿一条、成效一条。工作中,主要做到了“四个到位”:

1、人员到位。乡政府抽调专职养护人员。对养路人员实行“划段挂牌,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确保了人员经常上路,做到了路面日常清理,破损及时修补,病害及时处理。

2、资金到位重投入,检查到位严考核。为确保公路管理养护的质量标准,乡政府自筹5.3万元公路维修保洁经费,我们专门制定了检查评比办法,规定:乡政府组织人员对全乡公路建设每半年一次考核检查一次;乡公路养护站每月进行2次常规检查,并且不定期巡查,每季度组织各村支部书记进行一次“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总之,我乡公路建设与管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群众的期盼、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决心按照上级的规定要求,工作力度再加大,工作措施再强化,切实抓实、抓紧、抓好乡村公路建设与管护,把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太石河乡人民政府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