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巾口乡情简介(合集5篇)

巾口乡情简介(合集5篇)



第一篇:巾口乡情简介

巾口乡工作汇报

一、基本概况

巾口乡位于武宁县东部,庐山西海中段,三面环湖,与县城、罗坪、杨洲、宋溪隔水相望,北与官莲乡接壤,形成东西长,南北狭的地形状况。区域面积84平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8平方公里。全乡共辖北栎、上畈、西下、三山、棠厦等五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1850户,7891人,党员273名,乡政府干部13名。全乡耕地面积6403亩,以种植棉花、西瓜、果业为主,2008年全乡种植棉花5000余亩,西瓜1500余亩,果业2000余亩。

二、工作成效

招商引资有新起色。三年共引进外资项目6个,实际进资4150万元,其中2006年引进的汇元铁合金有限公司2008年纳税 80余万元,预计2009年纳税可达150万元,总投资26亿元的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园项目已被九江市政府列为重点调度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工作,正在进行规划报批和林地流转工作,计划今年完成投资1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对我县的旅游开发带来深远的影响。

财税收入稳步增长。在做强做大新泰、宏泰两个物流公司的基础上,新成立了昌盛运输有限公司和兴太船业公司,总部经济实现税收占总税收95%以上; 2008年完成税收556.67万元,比2005年净增238.82万元,增长75.1%,预计2009年可实现税收710万元,税收总规模进入全县前列;

农村交通建设成效显著。2006年初,巾口还是全县唯一一个未通油路的乡,境内仅有2.2公里水泥路。近三年我们共完成投资758万元,建成柏油路7.7公里,水泥路15.9公里,提前一年实现“村村通”目标,并已开始实行政府奖补的方法鼓励群众修建通组水泥路,目前通组率已达70%,同时对所有砂石路进行了改造。总投资50万元的巾口码头改造工程已完成坡道硬化工作,正在进行护坡和候船亭建设。

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我们率先在全县推行水利建设按总投入30%奖补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兴修水利的热情。三年来我乡完成病险水库险加固4处,浆砌水渠 9530米,清挖塘泥2.6万方,总投入资金达60万元。在卫生方面,投资20余万元,新建了卫生院住院楼并配备了多种检测设备,新建了5个村卫生所;在教育方面共投资60余万元,新学生公寓楼已实现封顶即将交付使用,新建了多媒体教室、围墙、公厕、水井等附属设施;在文化事业方面,投资20万元的乡文化活动中心完成主体建设,10月份可交付使用,新建了上畈、北栎两村老年活动中心;在政府设施方面,投资50多万元,新建了综合楼一栋及相关配套设施,建好了乡便民服务中心。完成投资30余万元,新建了北栎村部,并对三山、上畈、西下三个村部进行了装修改造,一改以往乡村两级办公场所陈旧破败的形象。

三、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打算

我们将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正确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努力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

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从2009年9月初开始,到11月初基本结束,时间两个月左右。

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和《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明读本》、中央和省委有关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开展深入调研活动。领导班子成员要围绕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等问题,深入进行调研。把深入走访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努力增强学习实践的实效。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从2009年11月初开始,到12月中旬基本结束,时间一个半月左右。

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要围绕活动主题,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发展实践,深入查找分析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撰写班子对照检查和个人发言材料。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运用学习讨论和调研走访的成果,充分反映本地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查摆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推进科学发展的努力方向、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从2009年12月中旬开始,到2010年2月底基本结束,时间两个半月左右。

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主要依据,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相关领导、单位的责任。形成整改落实方案后,要以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整改措施的落实。

第二篇:凉山乡乡情简介

凉山乡乡情简介

一、基本情况

凉山乡位于国道108线,距剑阁县城53公里。所辖9个村28个村民小组,两个集镇,总人口8200人,2234户,耕地面积15000亩。凉山乡属丘陵区,南北长10.5公里,东西宽7公里,地势南高北低,起伏不大。海拔最高点为甘水村寿如山,海拔887米。

二、自然条件

本乡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湿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5.1℃,最高7月日温为26℃,最低1月日温1.2℃。年平均月照1324小时。

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有以先秦古蜀道为主

线,景点密布,其精华在凉山乡政府以东北2公里的拦马墙段,拦马墙是蜀道线上的一个重要景点,苍松翠柏掩映,青石古道通幽,是古代陆地交通保

存下来罕见的实物原形,有十分珍贵的考古研究价值,历史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三、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凉山乡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视,给予政策上,资金上的帮扶:一个是剑门牌实木地板、砖厂和页岩机砖厂都是由个体老板杨明亮创办,另一个是龚冬林的“龚牛肉”品牌。

剑门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老板杨明亮的实木地板厂创建于2001

年,现已注册商标“剑门牌”,厂址在凉山乡甘水场镇,年生产5万平方米。

凉山乡页岩机砖厂去年完工,投产、投资80万元,年生产能力上千万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四、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凉山小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附设幼儿园,教职工40人,在校学生近800人。第一,学校秉承“以德为先,爱心育人”的办学理念。自2008年以来,开展以德育为主的活动共次,其中包括冬季运动会、“12.9”文艺晚会和“六.一儿童节等节目。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在实际中得到锻炼。第二,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我校初中毕业班和小学毕业班在2011年升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初中三年级英语统考和物理统考,取得全县第一和全县第六的优异成绩。第三、完善办学条件,提升校园环境质量。我校是一所花园式特色学校,成为柳沟片区首屈一指的璀璨明珠。学校先后荣获“国家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绿色学校”、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县“安全管理先进单位”、教育质量优秀单位等殊荣。

精彩产品

“龚牛肉”是凉山多年的一个老品牌,其产品以色、鲜、味远销成都、广元、广州、北京等地,每年冬腊月产品供不应求。“龚家酒楼”的全牛席,可做近百道“牛”菜,远近驰名。

“龚牛肉”颜色红润,味道干香,嘴嚼细嫩化渣。此牛肉讲究分、腌、煮、洗、晾五个字。分即分割牛肉。牛肉分几级,这里要全部用一级精牛肉,杀肉一律另行处理以黄牛肉为最佳。腌:在腌制过程中,要加若干佐料,这时要特别讲究用料,腌制的时间。煮:即把腌制好的牛肉回锅煮。在煮下过程中,要讲究火候,煮的时间太短,人的大小对肉的质量影响很大。洗:在洗牛肉时,要精心把附在牛肉上的灰尘、杂质清洗干净,吃起来才爽口。晾:洗好的牛肉要进行晾晒,讲究干湿程度。

“老龚牌”牛肉,选用纯自然养殖鲜活优质牛肉为主要原料,采用祖传秘方精制而成,具有色泽棕红、肉质酥散、风味香辣独特、卫生、开胃等特点。食用方便、老少皆宜是馈赠之佳口,家用之美味。

“用凉山机砖、建美好家园,镶凉山地,展快乐人生,吃凉山牛肉,过小康生活,游拦马墙风光,享人间仙境”。是我们对凉山的宣传口号。

翠云廊拦马墙西段开发

一、项目名称:翠云廊拦马墙西段开发

二、项目单位:剑阁县旅游局

三、项目地址:剑阁县凉山乡

四、项目概况:翠云廊以剑阁古城为中心,北至广元昭化,南到阆中,西至梓潼,号称“三百里程十万树”,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大道”,“古代陆路交通的活化石”,特别是西段拦马墙一带保持着较好的原始风貌,留有古驿道、拦马墙、饮水槽、门坎石、烽火台等众多遗迹。

五、项目内容:拟建为大型休闲旅游度假区。

六、项目建设条件:拦马墙,位于古驿道要冲,毗邻108国道,交通十分便捷,可直达景区入口处,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府“旅游兴县”的号召,在保护古驿道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七、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拦马墙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灿烂的历史文化。景区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古驿道、古柏树保持完好,将吸引大批成都、绵阳、德阳等地的游客,是现代旅游者寻古探幽的好去处,市场前景可观,年利润可达两百多万元。

八、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

九、合作方式:独资和合资

十、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剑阁县经合局 剑阁县旅游局

联 系 人:蹇东林 王晓丽

电 话:(0839)6600897(传真)

邮 编:628317

第三篇:XX乡乡情简介

柞水县柴庄乡简介

柴庄乡是柞水县南大门,与山阳、镇安两县的牛耳川、户坦、灵龙三镇相邻,最底海拔541米,是柞水最底的地方。全乡辖6个村28个村民小组,1515户5497人,总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74亩,人均耕地0.92亩。

该乡地处柞水、山阳、镇安三县交界,交通、通讯非常方便,自古就是连接三县的交通要道,柴庄街道2、5、8逢集已有悠久历史。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实际,实施边贸强乡战略,大力发展边贸经济,新建了总面积1200余平方米的边贸市场,并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外地资金,为乡域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市场年交易量达到5000余万元。

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特别是柴庄西瓜已发展到300亩,品质良好,味甜汁多,已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倍受消费者青睐。支柱产业烤烟已发展到1300亩,年收入超过百万元。结合退耕还林,发展传统林果板栗、核桃3000亩,发展五味子、连翘、木瓜等中药材2000亩。以生猪、黄牛、山羊和土鸡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迅速,肉、蛋产品销往县内各个市场。特色产品有腊猪肉、土鸡蛋、烧酒、杂豆等,尤其是“柴庄苞谷酒”以其独特的工艺和良好的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产品供不应求。

全乡有中心小学1所,初小6所,教师35人,在校学生483人,随着“危改”工程的完成,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在全县名列前茅。乡属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6个,医务人员10名,群众就医条件得到改善,参合率达到98%,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建成了五保老人供养中心,使所有老人老有所依。

乡党政一班人决心带领全乡人民,以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顽强拼搏,依托区位优势,错位发展,坚持“产业立乡、边贸兴乡、教育强乡”的发展方略,积极推进“三农四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强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一个和谐富裕的新柴庄。淳朴好客的庄人民热忱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柴庄乡党委、政府将全力为你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投资环境。

第四篇:播尧乡情简介

播尧乡情简介

播尧乡位于荔波县西北部,地处黔桂两省区三县十一乡镇的交汇处,是荔波县重点打造的万人以上经贸集镇。距荔波县城28.6公里,至麻尾火车站和贵(阳)新(寨)高速公路26公里,距大小七孔景区20多公里,交通便利。

全乡总面积19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 15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415人,少数民族占97.1%,主要居住着布依、水、苗、侗、壮等少数民族。耕地面积15945.43亩,其中稻田12664.24亩,旱地3281.19亩,人均耕地0.81亩,非耕地3万余亩,可开发利用的非耕地2万亩。

播尧乡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乡境内有丰富的煤、硫、铁、锌、钼等矿产资源;境内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淇江河蜿蜒流淌,河心岛郊游、尧花石林观赏游、鱼村地莪宫、拉平峡谷风光、台村湖休闲旅游等景点充满了险、秀、奇、静、雅等特点,民族风情浓郁,是您旅游、休闲、投资的理想之地。荔波县驾播工业园区落户我乡尧花村,将为全乡的社会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热情好客的播尧人民欢迎您!

第五篇:十里岗乡情简介

乐平市十里岗乡乡情简介

十里岗乡为乐平市辖乡,1950年设南港乡,1960年改

十里岗垦殖场,1962年成立南港公社,1970年复称十里岗垦殖场,1984年改十里岗乡。是革命老区,为土地革命时期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曾经在这里战斗过,境内保存的篁坞方志敏旧居被列为全省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境为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湿润宜人,境内土地肥沃,资源茂盛,具有典型的江南特色,是个传统的农业山乡。当地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素有“生态庄园”之美称。

十里岗乡位于乐平市东南边缘,地处乐平、德兴、弋阳三地交汇点,北连乐平市名口镇,东接德兴市张村乡,南与德兴市黄柏乡交界,西邻乐平市众埠镇。境域大体为握拳形,东西宽约12公里,南北长约17公里,总面积81平方公里。众篁公路及长乐水流穿境而过。

十里岗乡是乡场合一的单位,辖8个村民委员会、5个农垦分场(目前正在顺利改制当中),共40个自然村。2010年底,全乡居民4249户,17952人。耕地面积18639亩,其中水田17765亩,旱地874亩,山林面积8.1万余亩,森林覆盖率63.5%。2010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73亿元,比2005年增长401.4%;完成工业经济增加值3457万元,比2005年增长164%;完成财政总收入1457万元,比2005年增长614.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93.9万元、比2005年增长425.8%;农民人均纯收入6337元,比2005年增长50.5%。2010年全乡居民各项存款余额达10845万元、比2005年增长11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乡政府驻南港集镇,距乐平市区49公里,离德兴市区

仅13公里,小城镇建设从2006年起步,在建成乡计生服务大楼、司法所大楼、便民服务中心和中学、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的基础上,已完成南港商贸楼、南港农贸市场、南港东

东大型超市、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光荣敬老院、综合文化大楼以及南港自来水厂、十里岗乡垃圾处理场建设。个体工商户得到快速发展,集镇个体工商户已经发展到201户,从业人员500多人。已成为当地及邻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乡境内水资源丰实,长乐水河从德兴市张村乡入境,由东向西流往名口镇,全程15.3公里,水面宽度20-110米不等。各类山塘水库达98座,其中小

(二)型以上水库17座,水电站1座,主干渠2条。

境内交通便利,在建的省重点建设项目-德昌高速公路

自东向西穿境而过,主干道众篁线东连上德公路和汪岗线,西接乐弋公路和乐秧战备路。跨区域的南德公路从南港集镇直达德兴市区;白均公路从白塔村经德兴市均湖村直达德兴市张村乡。境内自然村基本实现水泥路村村通,道路硬化率达90%以上。

广播、电视、电话普及广泛,新农村建设点均安装了调频广播,全乡有线电视安装率达到75%,程控电话普及率68%,移动电话拥有量6200余部,境内蕴藏丰富的瓷土、锰石等矿产资源。土壤以红壤、沙壤土为主,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蔬菜、豆类等粮食作物以及杨梅、桃李、柑橘等经济林果。农业以粮食、蔬菜、油茶、生猪生产为主;工业以水电、机砖、竹木加工、粮食加工为主;土特产品丰富:毛蔗糖、南瓜饯、谷酒、茶油等农副产品远近闻名。

政府驻南港村363号,邮编:333318,传真:6658098。现任乡党委书记:程明波***6658098(办)现任乡政府乡长:张志刚***6658018(办)乡党政办公室:6658096

十里岗乡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简介

景德镇市发改委:

1、项目名称:十里岗乡综合文化站建设

1.1项目建设单位:十里岗乡综合文化站

1.2项目主管部门:十里岗乡人民政府

1.3法人代表:张志刚

1.4项目单位概况:十里岗乡人民政府驻地南港集镇距乐平市区49公里,离德兴市区仅13公里,小城镇建设从2006年起步,在建成乡计生服务大楼、司法所大楼、便民服务中心和中学、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的基础上,已完成南港商贸楼、南港农贸市场、南港东东大型超市、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光荣敬老院以及南港自来水厂、十里岗乡垃圾处理场建设。个体工商户得到快速发展,集镇个体工商户已经发展到201户,从业人员500多人。已成为当地及邻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项目建设背景:十里岗乡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是一个集农林、水产、生态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乡镇,有着丰富的人文和历史资源。近几年,随着生态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广播电视、秧歌队的普及,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有力带动了乡镇经济发展,同时丰富了各族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随着群众性业余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原有的文化活动场地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地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建设综合文化站已迫在眉睫。但由于乡村集体经济薄弱,需申请国家投资完成综合文化站项目建设。

3、项目拟建地点:南港集镇中心广场(东东超市北侧)。该址交通方便,区域优势明显,人口集中,水、电、路三通。周边治安、地理环境好,地质结构坚硬,道路平坦,是当地小城镇规划的区域内,征地拆迁难度不大的最佳选址建设。

4、项目概况

4.1规模:拟建占地50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4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100平方米。

4.2目标:建成一个集文化、体育、宣传、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阵地。综合文化站建设采用节能装配式建筑体系,建筑面积站400平方米,二层结构布置,采用装配式节能墙板,砖混平顶,节能效果好、施工速度快、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大度得体,建筑平面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集会议室、讲课室、微机室、图书室、办公室于一体。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十里岗乡的一项标志性建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引导下,村民接受教育、传授知识、学习文化、聆听党的政策、议政议事的公共中心场所。

5、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5.1组织机构:设十里岗乡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文体站)

5.2人力资源配置:设中心主任1人,副主任1人,文体工作人员2-3名。

6、项目实施进度

建设工期:主体工程为6个月,2009年8月动工,2010年2月启用。

7、项目投入总资金及资金来源

7.1投入总资金:综合文化站主体建筑包括室外活动场所需投入28万元.7.2资金筹措:中央财政16万元、地方财政12万元。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