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工作总结沿路招商沿江开发沿山绿化

工作总结沿路招商沿江开发沿山绿化



第一篇:工作总结沿路招商沿江开发沿山绿化

××镇工作总结沿路招商沿江开发沿山绿化

××镇位于点苍山西麓偏东,在县境东部,居漾濞江河谷区下段,是漾濞县的“东大门”,东、南交大理市以点苍山、西洱河为界,西南以漾濞江为界与巍山县隔河相望,西抵顺濞乡,北止河西镇。面积平方千米。曾名洱尾,喻西洱河下游之意,辖××、石坪、向阳、高发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人口户人。

居住着彝、白、汉、回等个民族,其中彝族占,白族占。年月撤乡设镇。镇人民政府驻地××村,距县城千米,距州府(下关)千米。(teniu.cc,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teniu.cc)

××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处于国道、大漾二级公路、大保高速公路交汇地;水能资源富集,县内最大的两条河流漾濞江、西洱河在境内汇集后逶迤南去,西洱河多级电站驻本镇;光热资源、土地资源较好,居民点和农田分布于海拔~米之间,是县内的稻麦和核桃主产区;有锑矿,鸡邑温泉在本镇境内。支柱产业为:核桃、小水电、畜牧;当地知名产品(土特名产):泡核桃、板栗、柿子等;自然景观主要有:马尾飞瀑、苍山峡谷等,民族风情主要有白族、彝族歌舞,彝族、白族“火把节”等。

彝县成立以来,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镇党委、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群众,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沿国道、省道平甸线境内段招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依托资源优势,沿漾濞江开发,建设小水电站,发展电矿工业,沿漾濞江、西洱河两岸面山大力发展以泡核桃为主的林果业,既绿了山头,又富了农家,“三个文明”全面发展。××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人均元,是年的倍;粮食总产量万千克,比年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是年的倍。

一、沿路招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搞活商贸流通业

年来,我们在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过程中,一方面,有步骤地把乡镇企业向集镇区靠拢,向国道境内段靠拢,向大漾公路境内段靠扰,以路聚企,以镇聚企,以企兴镇。另一方面注重激发农民进镇、建镇热情,把着力点放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外地商贸能人到本镇境内国道沿线落户投资,发展服务业。同时着力改善城镇综合环境,完善优惠政策措施。先后投入多万元,实施了集镇街场硬化、绿化、美化和机关办公楼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一大批乡镇企业、经贸能人纷纷进镇开发经营商店、餐馆、旅馆等,并先后引进了投资万元的昌达选冶厂,投资万元的滇西电业局电力器材厂,投资万元的吉祥纸厂,投资万元的玉龙冶炼厂,投资万元的双云造纸厂,投资万元的旭发再生纸厂,投资万元的废旧物资回收站,投资多万元的石坪甸头等个沙石厂,逐渐形成国道××段私营经济工业走廊。××年末,全镇民营企业已发展到个,其中,私营企业个,个体企业个,商贸流通业已成为全镇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二、沿江开发建设小水电站,发展电矿工业

年来,依托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积极引资开发沿江水能资源。年,在县乡两级的支持下,××区××镇(现为××村委会)兴办了村级集体企业——劝桥河二级电站,该电站装机容量千瓦,于××年改制为民营企业。年初,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乡××村大合江社农民刘绍周,联合本村外甸、街头、街尾、××四社农民,投资万元,兴办全县首家农民股份制电力工业企业——劝桥河一级电站。该电站装机容量千瓦,于年月建成。电站建成后,综合利用水资源,发电尾水用于农田灌溉和解决人畜饮水,并将集体利润部分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引进民营企业投资余万元,建成了装机容量千瓦的劝桥河新源电站。××年,大理华兴集团投资万元,建成了装机千瓦的向阳电站(一期工程),××年底,完成了装机千瓦的向阳电站技改工程。目前,概算总投资万元装机容量万千瓦的××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全镇境内的小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万千瓦(含在建)。加上国家开发的西洱河梯级电站,境内已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万千瓦。

在开发建设的同时,搞好企业改制工作。成功完成了集体企业劝桥河一级电站和个体企业劝桥河二级电站的改制和资产优化重组工作;完成了对集体企业滇云纸厂的整顿和改制,明晰了产权,完成了转让工作。另外,加快电网平台建设工作,千伏变电站动工建设。

三、沿山绿化,大力培植以泡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一是生态能源建设成效显著。完成退耕还林亩、荒山荒坡补植补造亩、封山育林亩、人工造林亩;完成漾江两岸竹子种植亩、干果基地建设亩、绿色扶贫亩、农村义务植树万株。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投入万元建成节能灶口,沼气池口,切实加快了农村改灶的步伐。二

第二篇:工作总结沿路招商沿江开发沿山绿化

工作总结沿路招商沿江开发沿山绿

工作总结沿路招商沿江开发沿山绿化2007-12-07 17:24:0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工作总结沿路招商沿江开发沿山绿化工作总结沿路招商沿江开发沿山绿化(2)

××镇工作总结沿路招商沿江开发沿山绿化

××镇位于点苍山西麓偏东,在县境东部,居漾濞江河谷区下段,是漾濞县的“东大门”,东、南交大理市以点苍山、西洱河为界,西南以漾濞江为界与巍山县隔河相望,西抵顺濞乡,北止河西镇。面积平方千米。曾名洱尾,喻西洱河下游之意,辖××、石坪、向阳、高发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人口户人。居

住着彝、白、汉、回等个民族,其中彝族占,白族占。年月撤乡设镇。镇人民政府驻地××村,距县城千米,距州府(下关)千米。(第1文秘网,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

××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处于国道、大漾二级公路、大保高速公路交汇地;水能资源富集,县内最大的两条河流漾濞江、西洱河在境内汇集后逶迤南去,西洱河多级电站驻本镇;光热资源、土地资源较好,居民点和农田分布于海拔~米之间,是县内的稻麦和核桃主产区;有锑矿,鸡邑温泉在本镇境内。支柱产业为:核桃、小水电、畜牧;当地知名产品(土特名产):泡核桃、板栗、柿子等;自然景观主要有:马尾飞瀑、苍山峡谷等,民族风情主要有白族、彝族歌舞,彝族、白族“火把节”等。

彝县成立以来,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镇党

委、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群众,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沿国道、省道平甸线境内段招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依托资源优势,沿漾濞江开发,建设小水电站,发展电矿工业,沿漾濞江、西洱河两岸面山大力发展以泡核桃为主的林果业,既绿了山头,又富了农家,“三个文明”全面发展。××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人均元,是年的倍;粮食总产量万千克,比年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是年的倍。

一、沿路招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搞活商贸流通业

年来,我们在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过程中,一方面,有步骤地把乡镇企业向集镇区靠拢,向国道境内段靠拢,向大漾公路境内段靠扰,以路聚企,以镇聚企,以企兴镇。另一方面注重激发农民进镇、建镇热情,把着力点

放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外地商贸能人到本镇境内国道沿线落户投资,发展服务业。同时着力改善城镇综合环境,完善优惠政策措施。先后投入多万元,实施了集镇街场硬化、绿化、美化和机关办公楼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一大批乡镇企业、经贸能人纷纷进镇开发经营商店、餐馆、旅馆等,并先后引进了投资万元的昌达选冶厂,投资万元的滇西电业局电力器材厂,投资万元的吉祥纸厂,投资万元的玉龙冶炼厂,投资万元的双云造纸厂,投资万元的旭发再生纸厂,投资万元的废旧物资回收站,投资多万元的石坪甸头等个沙石厂,逐渐形成国道××段私营经济工业走廊。××年末,全镇民营企业已发展到个,其中,私营企业个,个体企业个,商贸流通业已成为全镇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二、沿江开发建设小水电站,发展电矿工业

年来,依托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积极引资开发沿江水能资源。年,在县乡两级的支持下,××区××镇(现为××村委会)兴办了村级集体企业——劝桥河二级电站,该电站装机容量千瓦,于××年改制为民营企业。年初,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乡××村大合江社农民刘绍周,联合本村外甸、街头、街尾、××四社农民,投资万元,兴办全县首家农民股份制电力工业企业——劝桥河一级电站。该电站装机容量千瓦,于年月建成。电站建成后,综合利用水资源,发电尾水用于农田灌溉和解决人畜饮水,并将集体利润部分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引进民营企业投资余万元,建成了装机容量千瓦的劝桥河新源电站。××年,大理华兴集团投资万元,建成了装机千瓦的向阳电站(一期工程),××年底,完成了装机千瓦的向阳电站技改工程。目前,概算总投资万元装机容量万千瓦的

××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全镇境内的小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万千瓦(含在建)。加上国家开发的西洱河梯级电站,境内已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万千瓦。

在开发建设的同时,搞好企业改制工作。成功完成了集体企业劝桥河一级电站和个体企业劝桥河二级电站的改制和资产优化重组工作;完成了对集体企业滇云纸厂的整顿和改制,明晰了产权,完成了转让工作。另外,加快电网平台建设工作,千伏变电站动工建设。

三、沿山绿化,大力培植以泡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一是生态能源建设成效显著。完成退耕还林亩、荒山荒坡补植补造亩、封山育林亩、人工造林亩;完成漾江两岸竹子种植亩、干果基地建设亩、绿色扶贫亩、农村义务植树万株。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投入万元建成节能灶口,沼

气池口,切实加快了农村改灶的步伐。

工作总结沿路招商沿江开发沿山绿化

第三篇:**镇工作总结-沿路招商 沿江开发 沿山绿化

**镇工作总结-沿路招商 沿江开发 沿山绿化

**镇位于点苍山西麓偏东,在县境东部,居漾濞江河谷区下段,是漾濞县的“东大门”,东、南交大理市以点苍山、西洱河为界,西南以漾濞江为界与巍山县隔河相望,西抵顺濞乡,北止河西镇。面积128平方千米。曾名洱尾,喻西洱河下游之意,辖**、石坪、向阳、高发4个村委会49个村民小组。人口2104户8589人。居住着彝、白、汉、回等8个民族,其中彝族占37.18%,白族占35.96%。2000年11月撤乡设镇。镇人民政府驻地**村,距县城16千米,距州府(下关)16千米。**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处于320国道、大漾二级公路、大保高速公路交汇地;水能资源富集,县内最大的两条河流漾濞江、西洱河在境内汇集后逶迤南去,西洱河多级电站驻本镇;光热资源、土地资源较好,居民点和农田分布于海拔1500~2300米之间,是县内的稻麦和核桃主产区;有锑矿,鸡邑温泉在本镇境内。支柱产业为:核桃、小水电、畜牧;当地知名产品(土特名产):泡核桃、板栗、柿子等;自然景观主要有:马尾飞瀑、苍山峡谷等,民族风情主要有:白族、彝族歌舞,彝族、白族“火把节”等。

彝县成立以来,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镇党委、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群众,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沿320国道、省道平甸线境内段招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依托资源优势,沿漾濞江开发,建设小水电站,发展电矿工业,沿漾濞江、西洱河两岸面山大力发展以泡核桃为主的林果业,既绿了山头,又富了农家,“三个文明”全面发展。2004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人均4700元,是1985年的14.27倍;粮食总产量281.8万千克,比1985年增38.73%;农民人均纯收入2064元,是1985年的10.38倍。

一、沿路招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搞活商贸流通业

20年来,我们在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过程中,一方面,有步骤地把乡镇企业向集镇区靠拢,向320国道境内段靠拢,向大漾公路境内段靠扰,以路聚企,以镇聚企,以企兴镇。另一方面注重激发农民进镇、建镇热情,把着力点放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外地商贸能人到本镇境内320国道沿线落户投资,发展服务业。同时着力改善城镇综合环境,完善优惠政策措施。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实施了集镇街场硬化、绿化、美化和机关办公楼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一大批乡镇企业、经贸能人纷纷进镇开发经营商店、餐馆、旅馆等,并先后引进了投资120万元的昌达选冶厂,投资120万元的滇西电业局电力器材厂,投资66万元的吉祥纸厂,投资1000万元的玉龙冶炼厂,投资1000万元的双云造纸厂,投资50万元的旭发再生纸厂,投资28万元的废旧物资回收站,投资120多万元的石坪甸头等7个沙石厂,逐渐形成320国道**段私营经济工业走廊。2004年末,全镇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72个,其中,私营企业18个,个体企业152个,商贸流通业已成为全镇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二、沿江开发建设小水电站,发展电矿工业

20年来,依托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积极引资开发沿江水能资源。1987年,在县乡两级的支持下,**区**镇(现为**村委会)兴办了村级集体企业——劝桥河二级电站,该电站装机容量1500千瓦,于2003年改制为民营企业。1996年初,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乡**村大合江社农民刘绍周,联合本村外甸、街头、街尾、**四社农民,投资260万元,兴办全县首家农民股份制电力工业企业——劝桥河一级电站。该电站装机容量800千瓦,于1996年10月建成。电站建成后,综合利用水资源,发电尾水用于农田灌溉和解决人畜饮水,并将集体利润部分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1年,引进民营企业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装机容量4000千瓦的劝桥河新源电站。2002年,大理华兴集团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装机3200千瓦的向阳电站(一期工程),2004年底,完成了装机5000千瓦的向阳电站技改工程。目前,概算总投资9000万元装机容量2万千瓦的**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全镇境内的小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3.45万千瓦(含在建)。加上国家开发的西洱河梯级电站,境内已开发的水能总量达21万千瓦。在开发建设的同时,搞好企业改制工作。成功完成了集体企业劝桥河一级电站和个体企业劝桥河二级电站的改制和资产优化重组工作;完成了对集体企业滇云纸厂的整顿和改制,明晰了产权,完成了转让工作。另外,加快电网平台建设工作,35千伏变电站动工建设。

三、沿山绿化,大力培植以泡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一是生态能源建设成效显著。完成退耕还林1700亩、荒山荒坡补植补造1500亩、封山育林2000亩、人工造林780亩;完成漾江两岸竹子种植561亩、干果基地建设2745亩、绿色扶贫200亩、农村义务植树55万株。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投入30万元建成节能灶365口,沼气池105口,切实加快了农村改灶的步伐。

二是核桃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末,全镇核桃总面积2.5万亩、26.4万株,产量达65.2万千克,产值698万元,农民人均866元。核桃种植方式实现了三个明显的转变,即由荒山荒坡种植向适宜地区种植转变,由传统的零星分散种植向集中连片规模化、规范化种植转变,由一般种植向科学种植转变,核桃产业已成为**镇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是粮食生产稳步发展。通过狠抓各项农业科技措施和农业科技培训,使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科学种植技术,实现了传统种植向科学种植的转变,旱育秧、水稻肥床旱育稀植、包谷定向移栽等增产科技措施得到了普及,粮食生产发展较快。2004年,全镇粮食总产达281.8万千克,平均单产达296.2千克。

四是特色经济作物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向阳早黄瓜、**优质软米、石坪生姜等特色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效益良好。2004年,全镇种植经济作物3983亩,粮经面积比例达60:40。五是畜牧业不断巩固壮大。20年来,通过加强畜禽疫病防治和市场检疫、良种推广、科学饲养等工作,畜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2004年末,全镇大牲畜存栏3607头,生猪存栏10241头,羊存栏6810只。肉猪出栏7829头,肉羊出栏2041只,肉类总产量75.9万千克,畜牧业总产值达580万元。六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4个村委会35个村民小组通公路,村民小组通公路率达72%。全镇现有柏油路面1条,弹石公路6条,水泥路面7条。49个村民小组全部通电,35个村民小组通程控电话,集镇附近6个村民小组通闭路电视。全镇现有三面光农灌沟8条,长100多千米,其他农灌溉沟渠16条;小水窖640个;人畜饮水工程35件。已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和农业灌溉困难问题。

四、抓党建,促经济

多年来,镇党委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自身建设,通过开展“社教”、“村建”、“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云岭先锋”工程等活动,加强学习,建章立制,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做好广大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党的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明显。现全镇共有9个党支部446名党员。20年来,全镇党员的年龄结构、妇女党员比例,特别是文化结构有了显著改善和提高。镇党委曾多次获得县级“先进党委”称号,受到表彰奖励。1996年,**镇**村党支部还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目前,**镇已建立起一支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党员干部队伍,为**镇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彝县走过的20年,是**发展最快、最好的20年。我们坚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通过全镇人民的努力,**镇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必将早日实现,**镇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第四篇:**镇工作总结-沿路招商 沿江开发 沿山绿化

**镇工作总结-沿路招商 沿江开发 沿山绿化**镇位于点苍山西麓偏东,在县境东部,居漾濞江河谷区下段,是漾濞县的“东大门”,东、南交大理市以点苍山、西洱河为界,西南以漾濞江为界与巍山县隔河相望,西抵顺濞乡,北止河西镇。面积128平方千米。曾名洱尾,喻西洱河下游之意,辖**、石坪、向阳、高发4个村委会49个村民小组。人口2104户8589人。居住着彝、白、汉、回等8个民族,其中彝族占37.18%,白族占35.96%。2000年11月撤乡设镇。镇人民政府驻地**村,距县城16千米,距州府(下关)16千米。**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处于320国道、大漾二级公路、大保高速公路交汇地;水能资源富集,县内最大的两条河流漾濞江、西洱河在境内汇集后逶迤南去,西洱河多级电站驻本镇;光热资源、土地资源较好,居民点和农田分布于海拔1500~2300米之间,是县内的稻麦和核桃主产区;有锑矿,鸡邑温泉在本镇境内。支柱产业为:核桃、小水电、畜牧;当地知名产品(土特名产):泡核桃、板栗、柿子等;自然景观主要有:马尾飞瀑、苍山峡谷等,民族风情主要有:白族、彝族歌舞,彝族、白族“火把节”等。彝县成立以来,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镇党委、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群众,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沿320国道、省道平甸线境内段招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依托资源优势,沿漾濞江开发,建设小水电站,发展电矿工业,沿漾濞江、西洱河两岸面山大力发展以泡核桃为主的林果业,既绿了山头,又富了农家,“三个文明”全面发展。2004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人均4700元,是1985年的14.27倍;粮食总产量281.8万千克,比1985年增38.73%;农民人均纯收入2064元,是1985年的10.38倍。

一、沿路招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搞活商贸流通业20年来,我们在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过程中,一方面,有步骤地把乡镇企业向集镇区靠拢,向320国道境内段靠拢,向大漾公路境内段靠扰,以路聚企,以镇聚企,以企兴镇。另一方面注重激发农民进镇、建镇热情,把着力点放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外地商贸能人到本镇境内320国道沿线落户投资,发展服务业。同时着力改善城镇综合环境,完善优惠政策措施。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实施了集镇街场硬化、绿化、美化和机关办公楼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一大批乡镇企业、经贸能人纷纷进镇开发经营商店、餐馆、旅馆等,并先后引进了投资120万元的昌达选冶厂,投资120万元的滇西电业局电力器材厂,投资66万元的吉祥纸厂,投资1000万元的玉龙冶炼厂,投资1000万元的双云造纸厂,投资50万元的旭发再生纸厂,投资28万元的废旧物资回收站,投资120多万元的石坪甸头等7个沙石厂,逐渐形成320国道**段私营经济工业走廊。2004年末,全镇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72个,其中,私营企业18个,个体企业152个,商贸流通业已成为全镇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二、沿江开发建设小水电站,发展电矿工业20年来,依托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积极引资开发沿江水能资源。1987年,在县乡两级的支持下,**区**镇(现为**村委会)兴办了村级集体企业——劝桥河二级电站,该电站装机容量1500千瓦,于2003年改制为民营企业。1996年初,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乡**村大合江社农民刘绍周,联合本村外甸、街头、街尾、**四社农民,投资260万元,兴办全县首家农民股份制电力工业企业——劝桥河一级电站。该电站装机容量800千瓦,于1996年10月建成。电站建成后,综合利用水资源,发电尾水用于农田灌溉和解决人畜饮水,并将集体利润部分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1年,引进民营企业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装机容量4000千瓦的劝桥河新源电站。2002年,大理华兴集团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装机3200千瓦的向阳电站(一期工程),2004年底,完成了装机5000千瓦的向阳电站技改工程。目前,概算总投资9000万元装机容量2万千瓦的**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全镇境内的小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3.45万千瓦(含在建)。加上国家开发的西洱河梯级电站,境内已开发的水能总量达21万千瓦。在开发建设的同时,搞好企业改制工作。成功完成了集体企业劝桥河一级电站和个体企业劝桥河二级电站的改制和资产优化重组工作;完成了对集体企业滇云纸厂的整顿和改制,明晰了产权,完成了转让工作。另外,加快电网平台建设工作,35千伏变电站动工建设。

三、沿山绿化,大力培植以泡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一是生态能源建设成效显著。完成退耕还林1700亩、荒山荒坡补植补造1500亩、封山育林2000亩、人工造林780亩;完成漾江两岸竹子种植561亩、干果基地建设2745亩、绿色扶贫200亩、农村义务植树55万株。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投入30万元建成节能灶365口,沼气池105口,切实加快了农村改灶的步伐。二是核桃产业发展迅速。2

第五篇:沿江开发

沿江开发的战略意义

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项重大决策。把握当前的良好时机,全面加快我市沿江开发进程,事关南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局。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

加快沿江开发,是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着力点。我市三分之二的人口和基础产业沿江,长江岸线占到全省的近四分之一。当前,全市经济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沿江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有所提高,行政区划调整的综合效应逐步放大,全市加快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加。加快沿江开发,有利于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加快推进实现“两个率先”的步伐。

加快沿江开发,是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城市开放水平的紧迫需要。当前,全球产业与资本加速向中国转移,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长三角地区发展进入加速期,资源区域性配置、产业区域性转移、交通体系区域性共建进入新的阶段。这些对我们加快构筑承接国际产业与资本的平台、加强区域协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沿江开发,有利于更有效地汇集国际产业与资本,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有利于加快构筑参与新一轮发展竞争的新优势。

加快沿江开发,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我市的对外开放度、城乡差距、南北差距长期制约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发展空间的拓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不失时机地加快沿江开发,有利于打破阻碍加快发展的瓶颈,解决加快发展的薄弱环节,释放加快发展的积极因素,促进全市整体快速、协调发展。

沿江开发的战略定位

我市沿江开发的战略定位是:承接国际制造业与资本转移的重要载体,展现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带动江南、江北共同发展的重要纽带,促进都市圈共同繁荣和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平台。

沿江开发的总体思路

沿江开发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全市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第三次发展机遇,一体化推进沿江产业集群培育,一体化推进沿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沿江综合功能完善,一体化推进沿江景观开发,打造“两带三中心”。

城市功能带,围绕提升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加快沿江城市化步伐,以沿江城区、新市区为核心,拓展江南、江北两翼城镇建设与功能开发,形成功能分工明确、规模等级合理、空间布局协调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滨江风貌带,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为目标,整合沿江自然风光、城市风貌,着力凸显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形成融江、城为一体,江南、江北相和谐的风貌带。

重化工业中心,以推动产业规模化和形成产业链为方向,以产业园、产业带为载体,建设总体实力全国领先、支柱产业优势明显的重化工业中心,成为全省沿江重化工产业带的核心部分。

高技术产业与研发中心,以高等院校和沿江重点开发区为主要平台,加强对高技术的开发引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沿江的高技术产业与研发中心,成为我省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部分。

港口经济中心,发挥内河第一大港优势,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联动,发展现代化的港口经济,建设具有较强区域发展带动功能的港口经济中心。

沿江开发的目标进程

沿江开发的目标进程分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2007年,即本届政府期满时,沿江开发“两带”出形象、“三中心”上规模,跨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国际化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体框架基本形成。产业国际化、现代化与规模化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型;开发区、工业园区加快扩容,构筑外向型为主导的沿江产业集群;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确立在全省及整个长三角的产业竞争优势。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功能带与滨江风貌带基本形成。江北地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跨江通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江南地区繁荣繁华进一步凸显,城市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新区建设与老城改造取得新突破;以“一城三区”为主体的城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以滨江形象为重点的城市形象建设加快推进。

——区域性综合集散功能显著增强。东西向、南北向功能集散支撑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形成“呼应上海、辐射周边”的集聚与辐射机制,南京成为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经济集聚力和辐射力较强的中心城市。

第二阶段:到2015年,即“十二•五”期末,全市产业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城市现代化形象更加突出,综合功能更加完善,实现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富民强市目标,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南、江北一体化发展。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82749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