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顶洞小学”薄改计划“
贵州省中小学 “薄改计划”基本建设计划书
学校名称:从江县西山镇顶洞小学 小学类型:片区完小(非寄宿制)编制单位:从 江 县教 育 局
建设性质:改 扩 建、增添设备
联系电话:
编制时间:2014年3月15日
从江县西山镇顶洞小学“薄改计划”基本建设计划书
一、学校名称:从江县西山镇镇顶洞小学
二、建设性质:改扩建、增添设备
三、学校基本情况
顶洞小学位于西山镇东南5公里处,顶洞小学是片区完小,在校学生195人,专职教师10名。顶洞小学老教学楼于1988年投入使用,三层砖混结构,20多年的老建筑,当时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材料都过于简单,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裂缝,2008年1月5日顶洞村发生火灾,这栋教学楼的左半部也被殃及,教学楼变成了危房。
顶洞小学新教学楼于2003年投入使用,两层砖混结构(有四层楼的建筑基础),有四间教室一间办公室和一间图书室,占地面积1694平方米,由省计委拨款15万元;群众集资征地3万元,美国燃灯基金会捐资2万元,共20万元。
2010年,县组织部有一笔6.5万元的资金给我村建村委会办公楼,当时西山镇党委领导决定用这6.5万元在新教学楼上加建两层,以满足学校教室需求。把已是危房的老教学楼划拨给了顶洞村两委作为办公用房,并给盖上瓦檐装饰,办理相关的土地证手续。但村两委迁进老教学楼办公后,给新教学楼加建两层到现在一直没有得到落实。
顶洞小学现在有7个教学班(包括幼儿班),加上实验
室、图书室、仪器室等功能室,至少需要10间教室以上,但新教学楼只有4个教室,远远不能满足基本的上课需要,学校向村两委提出建议,把三个教学班和营养餐厨房安排在老教学楼(现村两委办公用房)。老教学楼处居民区中间,没有一点学生活动场地,楼梯口就是一条村寨公路,刮风下雨屋上瓦片时有落下,师生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证,而且群众经常找村委办事,严重的影响到了我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顶洞小学现有实施设备情况:课桌椅单人160套;教学仪器设备3万元;音体美器材3万元;计算机2台;图书1600册;餐桌椅0(位);厨房设备2万元。有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195人(其中幼儿班38人),教职工12人(其中专任教师10人,工友2人),专任教师中中级以上职称10人。
四、学校发展规划
根据从江县教育布局调整规划,我校是片区完小,服务范围涉及顶洞村15个村民小组,服务半径在1公里。按照黔教计发„2014‟10号文件要求,根据近年人口出生率测算,结合学龄儿童数量变化,到2018年我校在学学生数将稳定在200人左右,按班额及教职工编制标准计算,需设置7个班,教职工编制13人。力争按照“十有”要求建设成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达到“六化(划)四园”的要求。
五、建设年限
2014-2018年
六、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二)《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五)《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六)《贵州省教育厅关于编制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规划(2014-2018年)的预通知》;
(七)《从江县教育布局调整规划》。
七、学校现有办学条件
(一)学校用地
校园占地面积179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460平方米;绿化用地420平方米。
(二)学校校舍
教学楼:建于2003年8月,主体建筑为2层,有1间办公室,1间图书室,4间教室;
教室:7间(其中3间借用村委办公楼);
学生食堂: 48平方米(借用村委办公楼);
学生厕所:蹲位8个,建筑面积40平方米。
(三)设施设备
现有课桌凳(单人套)195套;教学仪器设备3万元;音体美器材3万元;计算机2台;图书1600册;厨房可用设备价值2万元。
八、学校规划建设项目缺额情况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建设项目缺额情况如下:
(一)应有校园用地面积4000平方米(200人×20平方米/人),现有1794平方米,需新征用地2206平方米。
(二)校舍建筑:
1.需新建教学辅助用房362平方米。
2.需新建生活服务用房540平方米,其中:
学生食堂(含餐厅)180平方米;
教师住房320平方米;
卫生室40平方米;
(三)50米跑道1条,乒乓球台2张,跳远沙坑1个。
(四)规划购置设施设备:
课桌椅(单人)200套(200×150元/套=3万元);
教学仪器设备6万元;
音体美器材4万元;
计算机12台(12×3500元/台=4.2万元);
“班班通”多媒体终端设备8套(8×25000元/套=20万元); 图书3600册(3600×10元/册=3.6万元);
餐桌椅200位(200×80元/位=1.6万元);
厨房设备2万元。
九、学校规划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校园用地。根据规划需要测算结果,学校缺少校园用地1416平方米,必须进行新征用地,以满足学校改扩建项目的需要。因此,计划在学校现教学楼左面和后面新征建设用地1416平方米,用以修建运动场地和新建生活服务用房及卫生室。
(二)校舍建设。根据规划测算的校舍缺额情况,结合学校实际,新建教学辅助用房2层共计362平方米(在原教学楼基础
上加建),共需投资54.3万元,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新建学生食堂、卫生室等生活服务用房540平方米,共需投资81万元。
(三)其他规划设施设备,共投资44.5万元。
1.60米跑道1条,乒乓球台2张,跳远沙坑1个,0.8万元;
2.购置设施设备43.24万元,其中:
课桌椅3万元;
教学仪器设备6万元;
音体美器材4万元;
计算机3.5万元;
“校校通”多媒体终端设备20万元;
图书3.6万元;
餐桌椅1.6万元;
厨房设备2万元。
(四)顶洞小学“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规划”计划投资总额共需179.8万元(不含征地)。
十、效益分析
顶洞小学基本建设计划任务完成后,学校用地面积由现在的1794平方米增加到4000平方米,基本达到《中小学校建设规范》(GB50099—2011)及《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所规定的基本标准,学校办学条件将得到全面改善,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教育教学质量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二〇一四年三月
十五日
第二篇:“薄改计划”自查报告
-------小学“薄改计划”项目
专项检查自查报告
------小学自2012年薄改项目启动实施以来,我校认真工作,积极配合,顺利完成“薄改项目”相关工作,现就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自查:
一、领导重视,积极安排资金做好各项配套设施。
1、自我校接到上级有关文件以来,校长立即召集领导班子研究有关接受国家薄改项目工程的工作,并拟订好工作计划,安排好负责领导、教师。
2、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安排资金做好各项配套设施。2012年6月到2014年,我校投入资金2.5万元,对学校线路、功能室进行安装改造,将原来陈旧的、不规范的线路全部更新重装,使学校的线路更加安全规范,更符合安装薄改项目设备的要求。接着更新改装各个教室功能室的锁头,各功能室配置灭火器安装监控设备等,积极做好了项目设备的安全保障和防潮防晒工作。定期做好功能室的安全检查工作。
二、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领导,密切配合,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我校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确定副教导主任为主管领导和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联系、协调和施工监理等工作。
三、严密验收项目设备货物。2012年5月上旬以来,区电
教站陆续将项目设备货物运送到我校,项目副主任验收项目设备货物,接收货物时,按配发清单逐一验货,做到不漏验一件货物,学校将货物分类安置好,安排好人员进行24小时值守。到目前为止,现在一共到校的仪器设备有:仪器柜18个;教学仪器2976件(套);体育器材356件(套);实验室一套。合计价值45多万元。
四、严格安装和调试
1、在安装期间,项目负责人都到场进行安装监督,要求安装人员严格按照设备安装要求进行规范化安装,不得随意改变安装要求,发现不按照要求安装的立即限其整改。设备基本安装完毕,经学校班子进行自查,未发现有设备乱装的现象。
2、认真调试,确保每一项目设备都能运行。工程完毕后,设备安装工作人员对项目已进行初步调试,学校也派出负责人员进行验查,大部分设备均能运转。对运转不正常设备,我们也能及时做好登记造册、上报更换等工作,确保每一项目设备都能运行。
五、制定制度,加强管理
①
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各功能室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管理和使用教学仪器。
② 做到使用前先申请登记,使用后有记载。
六、人人参与,积极做好校本培训。在会议室对全校教师进行了薄改项目设备的使用培训。功能室人员由黄岚老师负责培
训。白板教室使用由张益结主任担任,全校20多位老师全部到班参加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电子白板的功能与应用;教学资源的应用与案例分析;常用办公、教学软件的使用技巧等。经过培训,大部分的老师都能学会了基本的使用技巧,并能在教学中有机运用,使课堂充满时代的气息,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存在问题与管理措施。
薄改项目设备虽已在我校投入日常的教学,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批仪器设备对我们老师来说是新鲜事物,对其的认识、使用由于年龄、学识不一而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些音乐、美术、生物仪器不会用和无法用(没有专业老师或实验室不够)。
在今后的薄改项目设备管理工作中,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有关工作:
1、认真贯彻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好严密的工作方案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2、按常规管理的要求做好项目设备的登记入帐造册工作,完善相关的档案资料;
3、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检查,发现在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维修或整改;
4、严格项目设备的管理,免除被盗、破坏或遗失。
5、争取资金建一个综合楼,以便更好服务于教学。
----------小学
2014年9月19日
第三篇:振华小学改薄汇报材料
衡水市振华小学
“20条底线”要求汇报材料
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迅速成立以张铁柱校长为组长、各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改薄”工作小组,对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20条细化标准实地对我校建设情况进行摸排,现将我校自查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目前达到标准的有:第1、2、3、4、5、6、7、8、9、12、13、14、15、16、17、18、19、20条。
正在整改过程中的有:第10、11条。
具体情况如下:第10条:学校图书现有11218册,已经向上级申请并得到批复购置的 9900册图书;同时外企凯德股份有限公司同意捐赠3000册图书,选书已完成,企业审核后,立即实施配备。以上两项配备完成后,将达到24118册图书,所有图书都是正版图书,复本率小于5册,能够达到生均25.4册。第11条: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其中15个教室已建成多媒体教室,还差6个,学校已经申请并得到领导批复,配备正在进行中。
衡水市振华小学
2017年11月7日
第四篇:小学全面改薄实施方案
方案一:阳明堡南关小学全面改薄实施方案
根据山西省代县教育局有关薄改项目的相关标准,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实施我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整合资源配套学校学生宿舍、餐厅设施;平整硬化操场,加固、加高围墙;增加配齐教学课桌椅、电脑设备;配套取暖设施等。
二、学校现状
代县阳明堡镇南关小学是一座镇乡结合的双轨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24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939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2个,教师23人,现有学生439人,学生来自于南关村及周边村,还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学生多,校园设施教学设备不完善,从而对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影响。20xx年我校新建480平方米宿舍楼一栋,320平方米餐厅一栋,但因无采暖设施,无学生床位,无餐厅用具,无法接受周边住校学生。
三、保障实施
我校对已薄改资产妥善保管,合理使用图书、体育器材、音乐器材,我们已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对申请的基本信息及需求表做到认真、合理、科学的填写,不虚报、乱报,对照标准如实填写。食堂、锅炉房取暖设施是待解决的困难。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南关小学的办学条件定会得到更大改善,我们这所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会上一个新台阶。
方案二:代字营中心小学全面改薄工作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代字营镇中心小学位于潼关县城东约10公里,地处代字营镇代字营村,占地面积1807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1820平方米,服务于代字营村、川城子村、北洞村、北歇马村等10个行政村,服务人口约11700余人。学校现有教师23人,其中专任教师16人,学历合格率为100%,现有学生70人,其中寄宿生22人,共开设6个教学班,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先后被评为渭南市和谐校园、文明校园。
二、学校现状及存在问题
1、学校课桌凳破损严重,学生架子床破旧。
2、生活用房不足,锅炉房、浴室等没有场地.3、部室数量欠缺,并且硬件条件差。音乐、美术、体育器材等部室无场地,各种器材均不达标。图书数量少,不能达到标准。科学、数学等所有部室无设施设备,多媒体远程教室无任何教学设备。
4、食堂设备简陋,取暖、照明设备不足,无电风扇、空调和安防设备.5、学校运动场地无设备而且是土操场。
6、学校大门破旧,围墙倒塌,道路没有硬化,学校绿化面积小。
7、学校教学楼环境差、门床破旧、电路老化、地面破损等.三、校园规划
为了切实安排好此项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各处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工作的开展。
预计到2018年,我校有教职工25人,其中专任教师数18人,教师岗位合格率及学历达标率均为100%,有学生300人,共开设8个教学班,其中寄宿生80人,在校就餐儿童80人。预计投入资金566万元用于全面改善学校硬件条件,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具体规划如下:
1、投资10万元用于购置100套学生用床和350套课桌凳;
2、投资12万元用于建造48平方米的锅炉房和30平方米的浴室;
3、投资74万元购置图书资料、数学仪器、科学仪器、体育仪器、音乐仪器、美术仪器各1套和1套计算机网络教室设备、8套班班通设备;
4、投资79万元购置1套食堂设备、1套取暖设备、8套照明设备、32台电风扇、6台空调和1套安防设备;
5、投资179万元改造我校7800平方米的运动场地;
6、投资72万元新建学校大门、250米的围墙、300立方米的护坡和2100平方米的绿化和道路硬化;
7、投资140万元改造教学楼的粉刷、门窗、地面、黑板、电路等。
方案三:青洛柏岗小学全面改薄实施方案
按照定远县薄改项目的总体要求,根据《安徽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规划的通知》及相关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柏岗小学薄改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一、学校基本情况
青洛柏岗小学是一所隶属青洛中心学校的一个教学点,学校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用地面积550平方米,服务半径1.5千米,覆盖人口约0.3万人;目前共有6个教学班级,现有在校学生220人,留守儿童50人左右,教职工3人。全校拥有课桌椅100套,班班通及多媒体教室0间,计算机1台;音、体、美教学器材0套。网络宽带接入4兆。
二、成立领导小组成员
为了切实做好此项改薄工作,我校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组长:臧开桃(青洛中心学校校长)副组长:高悟王荣祥朱开志(青洛中心学校及村小副校长)组员:姚国贵柏家波李荣杰
三、规划目标、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及缺额情况
(1)、规划目标
预计到2018年,柏岗小学拥有教职工6人左右,增加校舍单体数,扩建校舍建筑面积,教师岗位合格率及学历达标率均为100%,预期收益学生人数达到230人左右,基本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学
校办学水平。达到预期薄改指标范围。
(2)、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及缺额情况
1、学校用地我校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达到学校用地要求。围墙总长度200米,需扩建100米,需资金6万元。
2、体育用地学校运动场长宽占地1500平方米,达到基本要求。
3、教学及教辅用房、生活用房学校现有教辅用房300平方米,其中:教室300平方米、厕所30平方米、无图书室、无实验室、无计算机室等。按指标要求计算,我校还需补充教学及教辅用房、生活用房面积510平方米,需项目资金102万元。
4、班额及专任教师学校现有220人,6个教学班级,3名专任教师,按照班额及学生比例计算,我校还空缺专任教师3人。
5、教学实验仪器及课桌椅、图书我校现有图书100套,图书1100册,教学实验仪器无。按照我校还需求新增课桌椅120套,图书2200册,教学实验仪器1套,需项目资金8.89万元。
6、信息化装备及音体美器材学校目前无音体美器材,计算机1台,网络多媒体教室0间,网络宽带4兆。需求购置音体美器材各1套,计算机增加5台,网络宽带接入需增加10兆,需项目资金共计15.8834万元。
四、具体实施步骤
根据学校的规划测算的缺额情况,结合本校实际,柏岗小学拟定如下实施步骤:
1、投资32万元用于建造160平方米的普通教室;投资24万元用于建造40平方米的实验室、40平方米的图书室、40平方米的计算机室;
2、投资46万元用于修建30平方米的厕所、200平方米的其他用房、新增厕所蹲位8个;
3、投资6万元用于修建及拓展围墙100延米;投资4.74万元购置课桌椅120套,图书2200册;投资4.15万元购置小学科学教学仪器1套;投资6.3834万元各购置1套音、体、美器材;预计投资9.5万元购置计算机5台,网络多媒体教室7间,增添网络宽带接入10兆。
五、学校改薄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完善组织机构,精心规划,加强领导,实行校长全程负责制,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
(二)精心组织,学校抽调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确保设施设备按时到位。
(三)加强管理,注重应用,确保校舍及设施设备发挥最大效益。
第五篇:小学全面,改薄实施方案
小学全面改薄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局有关“薄改”项目的相关标准,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实施我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成员
为了切实做好此项“改薄”工作,我校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组
长:***(学校校长)副组长:***(学校副校长)
成员:***(学校副校长)
***(学校副校长)
***(学校副校长)
***(学校教导主任)
***(学校学生安全办公室主任)
***(学校教务处办公室主任)
***(学校宣传办公室主任)
二、保障实施
我校对已薄改资产妥善保管,合理使用图书、体育器材、音乐器材,我们已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对申请的基本信息及需求表做到认真、合理、科学的填写,不虚报、乱报,对照标准如实填写。
1、高度重视,完善组织机构,精心规划,加强领导,实行校长全程负责制,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
2、精心组织,学校抽调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确保设施设备按时到位。
3、加强管理,注重应用,确保校舍及设施设备发挥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