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项目建设项目汇报(共5篇)

项目建设项目汇报(共5篇)



第一篇:项目建设项目汇报

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情况汇

人民政府:

有限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列入2012年省重点建设项目,经省发改委[2011]787号文件核准。在委政府工业区、及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现将项目实施进度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工程进度

1、本项目采用自筹资金和银行借款两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彻至2009年7月止,累计到位资金万元人民币,其中自筹资金万元,银行贷款万元。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工程形象进度完成万元,约完成总工程量的80.8%。

2、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工业区组织了项目协调领导小组,抽调二位副主任负责施工进度工作。要求全面落实政府关于加速推进东立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进度,实现7月点火试产总目标。目前工程进度加速推进,24小时加班加点,三百多名员工日夜奋战在建设项目工地。

3、本项目原计划在今年5月投入生产,由于受土地移交和撤迁的影响至使项目一再推迟投产。造成施工延误最为严重的是“高压线电杆的撤除和龚育峰沙石场的撤除”。高压线电杆横越施工场地区域是项目施工建设最集中,主要设备分布最多的重点区域,2011年11月签订的撤迁协议,按协议要求20天内全部撤除,直至20011年12月才得以撤迁进场施工。延误施工时间达一年之久,公司为此蒙受了极大的损失。目前虽然经多方努力弥补延误的工期,但在7月底前实现点火投产确实无法实现。要求延期至9月底点火投产。

二、亟待解决的困难

1、我公司建设用地土地及矿山用地审批所需的有关资料文件已完

成,今年六月已报州国土局审批。目前还未批复,望及时批准。有利合法用地和开采矿石。因还未办理好用地手续,至使当地农民多次在现场阻止施工。

2、页岩是水泥生产的必需配料,年需用页岩配料约10万吨。为了解决页岩配料,我公司委托具有勘查资质的省地矿地质大队,对我县河东村小河口烂桥沟配料用页岩进行了地质勘查,该地段的页岩符合水泥生产的质量要求,其储藏量可以满足我公司20年左右的用量。已申请县工业园区,需及时批准征收。

3、按与园区签订的协议,本已列为我公司征收撤迁的矿山,并全额支付了撤迁费,而采矿工地仍然在大量采矿,因园区政府无法落实对其矿山撤迁,妥协达成再开采4年的协议。(见附件)按协议该矿主不得朝我公司方向开采,不得扩大采矿规模。而该矿主又购置新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并朝我公司施工地开采,因该采矿工地距离我施工地不足80米,采矿放炮震动影响到我工地的土建施工结构质量稳定。矿石的大量无序开采,必然影响到我项目投产后的原料供应,造成优质矿产资源的严重流失。在既得利益的驱动下,将为今后的争夺矿山开采留下隐患。

4、紧靠我公司生产区,产权属于国有的约十余亩闲置地,适合我公司的办公生活用地,已申请了一年多时间。因撤迁问题得不到解决,现面临投产还无法落实动工兴建。

我们期朌园区政府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办事效率,履行征地撤迁承诺,加快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困难。

附:征地撤迁协议书、延期开采协议书

有限公司

二0011年7月8日

抄报工业区

第二篇:关于863旅游项目及局机关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汇报

关于863旅游项目及局机关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汇报

一、863旅游项目研究目标、开发内容

根据国科高函[2009]38号文件,我局被指定为科技部863项目---“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开发及示范”课题单位,主要负责该课题在省级目的地数字旅游开发示范工作。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整合旅行社信息系统、景区信息系统、在线旅游服务系统等资源,开发融合型数字旅游综合服务系统,实现旅行社信息发布和产品营销、景区多媒体推介、交通、住宿和餐饮资源的整合,在高可信网络国家实验床上开通新型数字化旅游综合服务。

该项目省作为课题的试点区域,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整合旅行社、酒店、旅游区、交通、餐饮、购物、娱乐等旅游产业链各要素资源,构建一个集旅游宣传营销、旅游指南服务、旅游产品预订、旅游服务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旅游产业数字应用服务体系。开发内容主要有:

二、项目开发计划和进度

项目建设周期从2009年11月开始至2010年12月结束。开发方式采取由各合作伙伴抽调人员组成,课题组支付相应劳务费的方式进行。目前已召开两次项目协调会,开发方案已全部确定。

项目课题组由于冲局长担任组长,梁文生副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王晨光教授、北京 1

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管理和首都经贸大学旅游管理两位研究生、合作伙伴公司5名硕士及开发人员、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等。

第三篇:产业项目汇报材料

顽强拼搏 坚决打好产业项目攻坚战役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又是产业项目建设三年决战的首战之年。区委、区政府领导信心坚定,做到了早规划、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牢牢把握了产业项目建设的主动权。现将工作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提早动手,专题研究

2月21日组织召开了项目推进情况专题汇报会,区四个班子领导、各产业项目牵头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单位领导参加了会议,区委书记赫贵涛同志听取了关于我区2011年产业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并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项目建设的重要性。项目建设是发展的需要,要通过招商引资,大上项目,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项目建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需要,解决好民生问题除了保障救济外,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抓项目建设,抓项目建设有利于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项目建设是完成省市任务的需要,今年我区的任务目标是上亿元以上项目4个5千万元以上项目8个,我们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思想上重视了行动才能落实,项目建设不是几个部门的事,也不是几个主管领导的事,而是全区共同的责任,是靠郊区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实现的。二要明确目标,确保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要明确任务目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路线去抓落实,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要切实解决瓶颈问题,要解决土地问题,在解决土地问题上要坚持谁负责、谁推进、谁解决。同时,要解决资金和环保问题。三是要求各项目责任单位按月制定推进工作计划,并将工作目标细化到旬。目前,区委办和产业项目办已将推进计划制定完成。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了加强对产业项目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形成推进合力,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两位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产业项目攻坚年”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设在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全区项目建设工作综合、组织、协调、推进工作,并负责全区项目建设综合信息通报、目标制定等项工作,主任由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杨志国同志担任。在全区选拔抽调6名同志充实到产业项目综合办公室。

三、制定方案,理清思路

我们根据市委[2011]号《关于2011年全市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十一届八次和区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产业项目攻坚年”活动,明确了工作目标与思路,制定了详尽的产业项目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加快了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进步伐。全区力争完成项目投资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35%。重点推进区级领导包重大产业项目20项。全面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升级工程,即2011年,全区开工建设和前期谋划产业项目完成166项。开工项

目83个,谋划项目83个。遵循“产业项目攻坚年”实施方案,采取梯次推进,力求在七大产业集群发展上取得新突破。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和前期工作阶段。1月—4月末。一是各推进组、区直部门、乡镇(街道)要全面调查摸底。二是舆论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三是全方面招商。第二阶段。开工推进阶段。5月—11月末。奋战200天,大打一场产业项目推进战役。第三阶段。年终评比阶段。12月。组织验收,评比总结。

四、强化保障,推进有序

强化保障措施,确保产业项目建设推进有序。实行产业项目区级领导包保制。明确项目包保责任制,采取“螺旋式”推进方法,实行“五个一”推进方式全程包保,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即:针对一个大项目、由一个区领导包保、确定一个推进目标、制定一套推进方案、成立一个专项推进组推进,做到“四定一保”,即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保证项目按时开工建设,按时竣工投产。重大项目包保领导要经常深入包保项目单位,经常向全区重点项目推进组组长汇报项目最新进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下步工作安排意见。遇有重大节点性进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要随时汇报,由区主要领导协调推进。实行项目推进情况通报制。为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实施重大项目随时通报、调度、巡检、考评和督导推进机制。

实行项目会办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项目,全区上下形成一盘棋,集中力量,集中攻坚,全力破解立项核准、土地、环评、资金筹措等要素瓶颈制约。实行专人专项推进机制。各单位高度重视产业项目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专人具体抓产业项目推进工作,组建了2人以上的产业项目推进办公室13个。

五、明晰奖惩,严格考核

产业项目建设的考核结果按权重纳入全区目标综合考评体系,与先优评选和干部使用挂钩。设立产业项目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在完成或超额完成产业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实绩考核进入前30%的单位中,每年评选出一批先进集体,每年评选一批产业项目建设先进个人。奖励乡镇、街道办领导班子集体5万元,奖励区直部门领导班子集体2.5万元,奖励先进个人每人5000元。每月发改局通报一次,产业项目综合办每季度检查一次,区委半年拉练检查一次。

第四篇: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汇报材料

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汇报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年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按照自治区政府20**年第一次主席会议要求,交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市政府又交由内蒙古青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建设单位实施。

项目选址于呼和浩特市机场路以南,万通路以东。总占地面积298.68亩,总建筑面积137598㎡,概算总投资187**.*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及多渠道解决。建设周期为三年。项目为地上五层主体博物馆建筑一座,其中包含内蒙古革命历史展厅、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展厅、内蒙古骑兵展厅、民族团结展厅、国防教育、互动展厅及临时展厅。附属设施包括地下配套机房、设施设备用房、仓库、应急消防处置、停车场等。

自项目20**年开工建设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高度关注项目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多次莅临现场调研,其中包括自治区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自治区政府秘书长包振玉、自治区文化厅厅长贺志亮、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云光中、市长冯玉臻、副市长王继平、周强等多位领导。

项目建设对于加强城市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丰富城市内涵、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是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

二、项目的由来

根据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2号)和《博物馆条例》(国务院令第65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同时因自治区尚没有一座全面反映内蒙古革命历史的专题博物馆,自治区文化厅请示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大青山抗日纪念馆。

20**年*月*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建设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重点公共文化类项目,将大青山抗日纪念馆并入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建设,统称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20**年*月*日自治区政府第一次主席办公会议中明确提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场馆、内蒙古革命博物馆作为重点文化项目,并要求自治区发改委同呼和浩特市政府积极对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

三、项目手续办理情况

截至目前,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已办理完成除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外的全部手续。现已推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相关报件资料准备及审核工作,待土地收购划拨程序完成后,可在一个月内完成发证。

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项目土地收购划拨由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土地补偿事宜,目前开发区收储中心已核算完成各地块土地成本,并收集了原地块土地权属证明,编制了土地收回补偿方案并报送市政府批示。根据市政府会议精神及相关批示,开发区收储中心后续将尽快完成资产评估确定划拨价格,申请注销原土地权属证明并移交相关资料至市自然资源局办理土地划拨手续。土地成本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由市财政局先行拨付6***万元土地补偿启动资金至经济技术开发区,剩余资金按照《呼市人民政府20**年第19次常务会议纪要》内容,列入财政预算逐年拨付。

四、项目实施情况

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项目交由市政府实施后,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青山文旅投公司作为新的投资建设主体负责博物馆项目土建工程事宜,市文新广局负责项目展陈展列事宜,共同推进项目尽早开工。

20**年*月青山文旅投公司按照相关程序履行了项目前期咨询服务招标工作;

20**年*月*日举办了博物馆方案笔选,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获得第一名,并要求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化设计方案,多次召开设计方案专家研讨及论证会,并多次向自治区政府、市政府汇报阶段性设计成果,合理优化布局。

为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建设工作,青山文投公司多次组织召开项目建设必要性专家论证会、可行性研论证会,与会人员有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学生代表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充分讨论了博物馆建设的必要性,肯定了博物馆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宣传的作用。同时,青山文投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履行了项目设计、地勘、监理、项管及施工招标程序,确定了各大建设责任主体,以便施工单位尽快入场开始作业。项目于20**年*月正式开工,*月底完成桩基基础工程。

20**年冬歇期结束后,项目于20**年*月底正式复工,施工图纸于20**年初开始进行逐层审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配合审图中心对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及电气工程进行一审、二审,并陆续通过内蒙古建设厅审图中心技术审查,中建八局按照过审的施工图纸做了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并组织人力物力资源进场开始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到20**年*月底完成了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工程。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及多渠道解决,总投资达**.*亿元,现已完成投资达**.*亿元。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市财政局、市发改委拨付了项目建设资金共计**.*亿元,用于支付项目前期咨询服务费用及工程进度款,大力推动了项目建设。

五、项目获得的荣誉

项目建设本着“重质量,抓安全”的原则,倾力打造绿色科学施工现场,并多次被评为模范施工工地。现项目已取得全国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自治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等多个奖项。

第五篇:机械化改造建设项目汇报材料

陕西省白水龙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机械化改造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陕西省白水龙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矿进行机械化改造项目竣工验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陕西省白水龙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属机械化改造矿井,改造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在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公司全体员工经过艰苦努力,机械化改造项目现已全部按照《开采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等相关文件建设完成,并经批准进行联合试运转,目前,矿井联合试运转正常,已具备项目竣工验收条件,今天诚邀各位领导和专家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下面就龙泉煤炭公司机械化改造项目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矿井概况

陕西省白水龙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白水县杜康镇,行政区隶属陕西省白水县杜康镇管辖,前身为凉水泉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4万吨/年,属于地方国营企业,1996年改制后为陕西省白水龙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实际生产规模1972年—1995年产煤5—10万吨,2004年产煤11万吨,煤矿自2004年资源储量检测之后未开采动用资源储量。井田面积3.0678平方公里,开采标高700米至520米,可采煤层为5号煤,平均厚度3.53m,2007年4月16日陕西省国土资源厅 对龙泉矿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材料完成备案(陕国土资储备【2007】156号),资料显示龙泉煤矿在采矿证范围内5号煤层资源储量为1273.4万吨,历年来采动资源储量420.1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为853.1万吨,按60%计算,可采储量为511.9万吨,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服务年限8.5年。

矿井开拓方式为两水平三斜一立井开拓,水平标高+605米、+580米,煤质为瘦煤,主要用于火力发电。矿井瓦斯涌出量低,属于低瓦斯矿井;煤层属于不易自燃煤层,地温正常。井下正常涌水量15m³/h,最大涌水量4515m³/h,井田煤层赋存稳定,结构简单,主要可采煤层厚度稳定。

二、矿井建设相关手续(项目审批情况)

1、械化改造设计

2011年12月30日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以《关于白水县永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龙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化改造设计的批复》(陕煤局发【2011】259号)对我矿机械化改造设计进行了批复。

2、矿井安全设施设计

2012年7月18日陕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关于陕西省白水龙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化改造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陕煤安局发【2012】156号)批复了安全实施设计。

3、水土保持方案

2012年8月10日白水县水土保持监督站以白水保监字【2012】08号文对我矿水土保持方案进行了批复

4、机械化改造项目开工备案

2012年12月24日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以《关于陕西省白水龙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机械化改造项目开工备案的通知》(陕煤局函【2012】198号)批准开工,2013年2月27日渭南市煤炭局以渭煤发【2013】18号文

5、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4年2月19日陕西省环境保护厅以《关于陕西省白水龙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机械化扩能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陕环批复【2014】98号)对我矿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

6、机械化改造项目建设工程延期

2014年11月3日陕西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以陕煤局函【2014】130号对我矿机械化改造建设工程延期进行了批复

7、联合试运转

2017年9月6日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以陕煤局【2017】77号对我矿机械化改造项目联合试运转进行了批复

三、项目建设情况

自矿井建设以来龙泉煤炭公司在省、市、县煤炭管理、监察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矿井在设计(山西约翰芬雷华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监理(西安煤炭建设监理中心

甲级)、施工(陕西少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级)、工程质量监督(煤炭工业蒲白矿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等参建单位通力协作和大力配合下,经不懈努力,于2015年7月基本完成了主斜井、回风斜井、运输大巷、回风大巷、轨道运输巷、5101首采工作面、避难硐室等井巷工程,完成了井上、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完成了地面辅助生产系统、生活服务等设施,矿井的采掘、机电、运输、提升、给排水、供电、通风、六大系统、地面生产、生活等系统均按设计完成。

按照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要求及工程概算项目完成单位工程46个,其中:矿建13个、土建14个、安装19个,总投资18609万元,达到了设计标准。

四、矿井主要系统完成情况

(一)采掘工作面生产系统

首采5101工作面已安装1台MG160/380—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一部SGZ—630/55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并与胶带运输机通过转载点搭接,采煤工艺为单一煤层一次采全高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掘进工作面选用EBZ100E型综掘机,刮板运输机搭接胶带运输机联合运输。回采与掘进设备均安全到位。

(二)矿井通风系统

采用中央边界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进行通风,由主斜井、老区立井、老区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回风斜井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FBZDZ—NO21型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型号:YBF2 315L2—8型,功率2×110KW,电压660V。各采掘工作面、主要硐室均有独立的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新鲜风流由运输顺槽进入工作面,经回风顺槽到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装设了“三转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目前,矿井总进风4059m³/min,总回风4144m³/min,满足通风需求。

(三)瓦斯防治系统

矿井属低瓦斯矿井,健全了测量风量、风压、瓦斯、一氧化碳等 数据的队伍,配备了相应的仪器仪表,同时建立了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时对风压、风量、瓦斯、一氧化碳等数据进行实时测量,并传输到地面调度室。

(四)粉尘防治系统

井下消防洒水采用静压供水。工业广场建有静压水池,从主斜井管道送到井下,供井下生产用水,在运输大巷、工作面运输巷每隔50米设置一个消防给水栓,在回风大巷、工作面回风巷每隔100米设置一个消防水栓。

采煤机、掘进机内外喷雾均运行正常,在井下采、掘工作面、转载点均安设喷雾防尘装置;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设有加压泵站,配备一台喷雾泵;在主斜井、回风大巷、工作面顺槽等处设置净化水幕,采取个体防护措施,为职工配备防护用品。

(五)防灭火系统

通过对煤层自燃倾向分析,本矿井煤层属于不易自燃煤层。结合本矿井及周边矿井实际情况,主要防治外因火灾为主:

井下消防采用消防洒水管路供水系统,消防洒水系统包括井下消防洒水管道、阀门及灭火设备等。各机电硐室均采用独立通风系统,混泥土支护,配备消防灭火器材,设有防火门。井下设有消防材料库,并按要求配备了消防器材。在井下各配电点、皮带机头、设备列车附近均设置了防火沙箱和灭火器,保证井下一旦发生火灾时,及时将其扑灭。另外,上述防尘洒水装置也可满足灭火需要。

(六)井上、下供电系统

供电电源一回路引自距矿井7KM处的白水电厂10KV,另一回路引自矿井4KM处的通积110/10KV变电所,均采用LGJ240型导线。矿井设地面变电所、井下变电所,地面变电所内设2台S11—630/10/0.4变压器。井下变电所双回路10KV电源采用MYJV22—10KV

3×50mm²煤矿用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粗钢带铠装电缆沿主斜井直接引自地面变电所内不同的母线段。

(七)矿井运输系统(1)矿井煤炭提升系统

矿井主斜井提升选用DTL1000/50×315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功率315KW,电压380V,原煤运输到地面筛分系统经筛分后运至煤场。

(2)采、掘工作面运输系统

采面安装SGZ—630/55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一部,运输顺槽安装SSJ800/2×4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掘进工作面运输采用刮板输送机和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到大巷主皮带运输机。

(3)辅助运输系统

副井辅助提升选用2JK—2.5/20型双滚筒矿用提升绞车1台,配套电机130KW,电压380V。主要负担井下所需材料的提升,罐笼允乘12人,井下辅助运输轨道,采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完成,地面生产系统已建成运行。

(八)矿井供排水系统

井下中央水泵房安装3台DF85—45×7型离心式水泵(1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电机功率132KW,水泵单程排量85立方/小时,扬程315米,水仓容积650立方,安装两趟φ135管路,通过副井至工业广场地面的井下水处理站。井下消防、灭尘、洒水由地面蓄水池供给,管路引至个采、掘工作面。

(九)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1)安全监控系统

矿井安装一套KJ103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设置有地面中心站,地面分站,井下分站。地面中心站设在生产调度中心。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硐室及主要进、回风巷均安设了甲烷、温度、一氧化碳、风速等传感器,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及断电范围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程。各掘进工作面均实现双风机双电源供风;局部通风机供电均实现了风电、瓦斯电闭锁。主要风门安设了开关监控,基本实现了检测无盲区。

(2)通信联络系统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思想,促进信息化工作的“三个统一”(既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实现全公司信息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公司安装了TC—2000P型数字程控调度通讯机,井下实现模拟短号,达到了井上下电话分离的要求,设备运行良好。(3)压风自救系统

公司安装了ZYJ—M6型矿井压风自救装置及供水管网,地面选用1台KT—132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和1台LG—20/7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经φ159mm无缝钢管,沿主斜井井筒、运输大巷,一直延伸到各采掘工作面。进人采区后,压缩空气管道每隔200m设置一个三通并配置闸阀,在避难硐室管路处加设闸阀。所有压缩空气管路及管件均进行了防腐处理。满足了灾变期间人员供氧需要。

(4)供水施救系统

施救水源引自地面静压水池,经主斜井静压供到井下用于生产用水。经φ108mm管路流送到井下各用水点。为了确保管网压力在允许范围内,在位于主斜井井筒管道上设减压阀减压,每个饮用水终端设有供水施救装置,实现灾变期间井下人员饮水需要。

(5)人员定位系统

安装了KJ133型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该系统主要对井下人员进行实时跟踪定位,移动目标检测查询、人员安全保障,准确地统计全矿井下井人数及某个区域的人员数量,实时跟踪查询当前及某时间段井下人员数量,活动轨迹及分布情况等功能。

(6)紧急避险系统

公司在960行人大巷设有紧急避难硐室,上方悬挂有“避难硐室”牌板,内部设有压风自救、供水施救、人员定位、通讯电话、监测监控等装置,配备有100台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能同时容纳80人紧急避险。另外公司还安装了一套工业视频监视系统,对地面工业广场各重要环节实施不间断监控。

(十)矿井救护保健和安全管理系统

我矿按照要求已完成兼职救护队人员及救护装备的配备工作,并与蒲白矿务局矿山救护队签订了救护协议,与蒲白医疗中心签订了医疗救助协议,同时设有急救保健站,配备了相应的器材、药品和医护人员。矿井为所有入井人员配备了工作服、安全帽、自救器、矿用靴、防尘口罩、耳塞和矿灯等个体劳动保护用品。

矿井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配备齐全。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了评审、备案。

矿井设立了安全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统一组织培训,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按照规定要求均通过培训持证上岗。

五、工程质量认证和专项验收情况(未完成)

1、工程质量认证

按照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要求及工程概算项目完成单位工程46个(其中:矿建13个、土建14个、安装19个),完成率100%

2、消防验收

3、档案验收

4、审计验收

5、水土保持实施验收

6、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7、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8、环保设施竣工验收

六、联合试运转总结

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我们根据制定的联合试运转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对各主要生产系统进行测试,及时解决试运转期间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了联合试运转期间的安全生产。

通过联合试运转,各生产、安全、检测监控等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安全可靠,经受了严格的实际检验,各系统能力完全能够达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符合矿井投产标准,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矿井生产系统连续运转,在每日按规定时间正常维护检修的情况下,系统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没有发生较大的故障。

我公司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建设,建设手续齐全,工程符合设计,质量优良。矿井设计、施工及生产单位具备有效资质,矿井安全资金投入到位,安全设施做到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矿井安全管理模式及制度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运行效果良好,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合格,持有效证件,矿井检验测试符合有关规定、合法有效。

矿井采掘、通风、防尘和防灭火、监测监控、机电、运输、排水、压风自救、通讯、人员定位、紧急避险等各安全生产系统等均已达到设计要求,各系统设备运行正常,各种安全设施齐全可靠。同时生产辅助设施、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环境保护设施、水土保持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运行正常,对原煤生产做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试运转期间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及机械质量事故,达到了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具备竣工验收条件,能够正常投入生产。

以上汇报,望各位领导与专家提出批评和宝贵意见,以便我矿及时整改,顺利通过机械化改造项目竣工验收。

陕西省白水龙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