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石碑庄村党支部书记

石碑庄村党支部书记



第一篇:石碑庄村党支部书记

石碑庄村党支部书记

靳运青同志“争先创优”汇报材料 我叫靳运青,是陶村镇石碑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多年以来,我一直把整治村风村容村貌放在首位,言必行,行必果,使石碑庄村一跃成为市区乃至省级的先进示范村,被评为“十佳魅力新农村”,我本人也被评为“五一劳动模范”,选为盐湖区人大代表。五年来,我为我村新农村建设做了自己应做的事情。

一、投资120余万元,新建一座占地14亩,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的标准化寄宿制小学,在校生达500余人,2009年代表盐湖区迎接了省教育厅的检查,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

二、牵头成立了盐湖区石碑庄禾丰葡萄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500户,葡萄面积发展到4800亩,投资300多万元,新建容量2000多吨的保鲜冷库和年产值100万元的塑型厂,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亩收益最高达8000余元,预计今年全村人口纯收入超万元。

三、投资80多万元,解决了全村人畜吃水难问题,家家户户24小时都能用上清洁安全的放心水。

四、投资30多万元,新建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高标准支村委办公楼和群众文化休闲广场及小游园,并安装了健身器材,为广大村民提供了良好的健身活动场所。

五、投资70多万元,拓宽进村路1000米,宽20米,并进行了水泥硬化,两旁栽植雪松、国槐、女贞、冬青等各种苗木2000余株,石碑庄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观。

六、引进投资1.2亿元,占地187亩,年产150万吨的大型企业威顿水泥厂,目前已正式投产,2009年为国家上缴利税600余万元,解决劳动力100余人。

七、新建日光温室大棚一百三十个,目前土建工程已完工,现已进入搭建工程。

八、全村各主要巷道已安装路灯,实现了亮化。

九、西门大道拓建工程正在规划,不久将进行施工。

2010年7月27日

第二篇:杜庄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典型材料1

大寨镇优秀共产党员典型推荐材料

为了这一方百姓

-----杜庄村优秀共产党员李怀成李怀成同志现任大寨镇杜庄村党支部书记,在他任职期间,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党在农村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开拓进取、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艰苦奋斗、更新观念、改变单一的传统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生产、村民收入成倍增加、居民条件和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使全村呈现安定祥和、勤劳致富的良好局面,他的工作表现,可以用八个字概况“勤政、务实、律己、为民”。

勤政,李怀成同志曾多次说过:“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必须把权力用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上,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村民,对得起党”.他带领全村人民规划设计建设农村适用型住宅小二楼52套,占地62亩,目前完成了2排14套的主题建设,投入210.6万元。我们的设计和建设理念是规划超前,施工科学,居住适用,管理集中。小二楼共有296平方米、196平方米两个户型,并实行集中地暖供暖,使农村老百姓能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居住条件。

全村人民在他的带领下,打坝365米,高5.5米,宽1.5米,铺设宽20平方米水泥路,南北向接通207国道,使杜庄村的交通形成四通八达的便捷条件,新区街道硬化13000平方米,这是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障工程,也是抵御百年不遇灾害的第二道屏障,总投资90.94万元,目前投入60万元。

为此,他勤学: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二是勤思考:如何结合本村实际,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如何让杜庄村村民奔小康?在对市场产业状况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带动村民种植苹果树,成立苹果园种植区,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受到了村民的肯定。

另外,李怀成同志还抓项目,抓资金,抓引进开发,主要是走访群众,掌握情况,检查指导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李怀成同志还经常组织村委、党委开会,商量农村经济发展政策,计划以后的发展方向,定任务、下目标、步步为营地发展该村经济。

“务实”,在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关键狠抓落实。

李怀成同志面对杜庄村的改造,首先全部水泥硬化道路,便于人们出行,交通比以前便利了;其次鉴于杜庄村在四面环山的情况,李怀成同志投资20万元购进桧怕、侧柏、油

松,带领大家栽树,道路两旁有了又防风沙又美观的树木;再次,就是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落实中,大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家串户宣传“沼气”建设,使村民得到实惠,现正在积极筹备农村经济用房——二层楼的建设,使广大村民切实感受到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杜庄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又临207国道沿线,环境整治任务大、困难多。针对这项艰巨的整治任务,他不辞辛苦跑前忙后,对钉子户更是三番五次下户做工作,讲政策,排解矛盾。同时,他还积极向镇、县争取资金并结合村内自筹资金,共10万元,新建垃圾池3个,集中清理沙堆、煤堆40余吨,清理水渠1200多米,铲除杂草800多米,砌筑围墙1000多米。

律己,李怀成同志经常教育两委一班人,要办好杜庄事情,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

要建设素质高、作用好、团结奋进,能带领全村致富的坚强班子,必须从自己做起,一是整章制强管理,依法治村;二是抓学习,对干部要培训;三是严格村务公开,增加透明力度,由于他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集体。

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学习弘扬践行大寨精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及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中,他更是带领村两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开展村里的各项事务,并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贯穿于农村农业生产发展中,在实践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本领及党员的自身素质,扎实推进杜庄村的新农村建设。

为民,李怀成同志在带领大家致富的同时,并没有忘了那些弱势的人群,对待五保户、孤寡老人、特困户更是百般用心,惦记他们的生活情况。

在李怀成同志的带领下,杜庄村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该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杜庄村还会有更大、更惊人的变化。

第三篇:村党支部书记推荐材料

“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事迹推荐材料

一心为民干实事誓做群众贴心人

------记甘河滩镇黄一村党支部书记赵宝寿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一个年过五旬的老党员,已是儿孙绕膝,本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可他却象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始终以华西村的老支书吴仁宝作为自己的榜样,如同一头不知疲倦的黄牛,为了乡亲们能早日脱贫致富,一直默默贡献辛勤耕耘着,他就是今年56岁,从2006年开始任村干部至今的赵宝寿同志。几年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深受村民的拥护和爱戴。

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永葆一颗“忠心”,忠心耿耿,义无反顾。

赵宝寿同志是一名经过千锤百炼的共产党员,在他的身上,有着共产党人的刚毅和执着,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他总是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他始终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工作再忙,也时常抽空学习、读报,精选有关内容反复品位。他说,学习使我进一步牢固树立了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认识到我们的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有多么沉重。在他的《述职报告》中这样写道:“三个代表”的学习,是我精神上的又一次洗礼,1

使我更加坚定了“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领会,使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促使我努力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并在工作中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工作的开展不偏颇方向。正是有着这样一种坚持学习的精神和善于掌握信息的敏锐感,使他在工作中总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并结合实际进行不断的开拓和创新,面对困难也能及时应对,使问题迎刃而解。

二、对本职工作和群众利益,永葆一颗“全心”,全心全意,不辞劳苦。

作为村民的“父母官”,赵宝寿同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从政的最高境界。甘河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使黄一村成为了征地、整体拆迁村,征地、拆迁工作开展以来,赵宝寿积极宣传国家征地政策,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配合管委会、镇政府顺利完成了黄一村2000多亩土地,168户人家的征地拆迁工作,由于前期工作扎实,在拆迁过程中无一例抢建,新建案例的发生。征地拆迁工作开展的同时,黄一村村民的安臵问题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它关乎着每一户村民的切实利益,在此问题上赵宝寿多次组织群众召开村委会,党委会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把广大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汇总反馈给上级部门,为了

村民的利益每天都是天一亮就奔波于管委会与政府间沟通、协调,最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在他的努力下,168户新房已完成主体工程,基础设施方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0多万元,实施水电路、给排水、卫生厕所、村文化站、党员活动室等工程。同时还改善了过渡期内村民安臵点房屋条件,并在安臵点配备了保安人员,水电维修工、清洁工,使广大村民在过渡期内舒适的度过了第一个暖冬,也使广大村民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政府的温暖、政策的温暖。当有人问及赵宝寿同志你为什么这么卖命时,他坚定的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这特殊的时期国家需要我,我的村民需要我,我有义务让他们在特殊时期感受到家的温暖”。

其他工作协调发展,是摆在赵宝寿同志面前的一个重大考验。为了给上级和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他马不停蹄地与各部门交流情况,与村民访谈交心,在和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上任伊始,看到村小学校舍年久失修,课桌椅破旧,教师办公、学生学习条件极差,孩子们坐在阴暗潮湿的教室里上课。冬天寒风从门缝和窗户中灌进教室,孩子们一边搓手一边写字;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孩子们把桌子搬来搬去,有的甚至披着塑料布上课。看到这些,村书记赵宝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毅然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们安心的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在村里无任何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多次到教育主管部门反映,协商改善

学校的环境,他用真诚和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感动了上级领导,当年便争取资金新建校舍300多平米,校舍建成后又多方募捐筹措资金美化了校园环境,改善了学校的条件,村小学旧貌换新颜,看着孩子们高兴的在新教室学习,他高兴的说“我们都是受过苦的,没有念过多少书,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再不能苦了孩子”。

树新风,为了让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更充实,在全村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通过赵宝寿的积极倡导,村里有序的开展了“三个一”和“三评比”活动。“三个一”就是:每年举办一次农民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篮球赛;每年为乡亲们举办一次文娱演出。这些农民自娱自乐的节目都很贴近农村实际,深受村民的欢迎和喜爱。“三评比”就是:村里在不同的节令,举办各种表彰评比活动,在“三八”妇女节评出“十大孝顺好儿媳妇”;在“五四”评出“十大青年科技示范户”;在“七一”评出“五佳优秀党员”。村里还积极倡导尊老爱幼,在老年节上给老人送礼物等。通过这些活动弘扬了正气,表彰了先进,鞭策了少数思想落后的人,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三、对金钱名利和各种诱惑,永葆一颗“平常心”,廉洁自律,清白为官

作为一名村干部,赵宝寿同志监督着村财务、财物方面的权利,也容易被各种各样抱着不同目的和动机的人所包

围,但他始终牢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古训,不论在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即使在个人独处时,也能常常“自重、自励、自省、自警”。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着“三不原则”,即: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逢年过节,生日喜庆,赵宝寿家少不了有人送礼金礼物,但他一概婉言谢绝,实在无法当场拒收的一律上缴村委会处理。他用实际行动,维护了自己廉洁务实的形象,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好评。赵书记常说:金钱名利的确充满了诱惑力,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以平常心面对这些诱惑,才能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

赵宝寿同志用他的“三颗心”诠释着“共产党员”这个闪亮的名字,赵宝寿就是这样一个求真务实,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的村干部。他付出的是心血和汗水,赢得的是群众的拥护和口碑。今年56岁的他,带领村民从贫困到富裕、从落后到进步,他十余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全部精力谱写了一首为群众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村级发展和谐曲,感动着认识他的每一个人。他是共产党员中的佼佼者,是一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秀党员。

中共甘河滩镇委员会

2010年11月10日

第四篇:盐湖区陶村镇石碑庄党支部情况汇报

盐湖区陶村镇石碑庄党支部情况汇报 我们石碑庄村是陶村镇较大的一个村,全村共有10个居民组,2860口人,46名党员,7400亩耕地,全村共有葡萄4000余亩,去年又新建温室大棚130个。

石碑庄村党支部自05年换届至今五年来,在陶村镇党委的直接领导下,特别是“创先争优”的意识形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作风各个方面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规章政策,把新农村建设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使我村的村风、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巨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年来,我们支部时时刻刻以团结广大党员积极的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为第一要务;以学习党的优秀理论为基本形式;以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为目的;以服务广大村民为宗旨。力求在广大村民中树立起我党光辉伟大的形象,积极为我党吸收新成员壮大党员队伍。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地位,使每个党员从自身做起,认真学习党的思想,同时努力发挥广大党员的带头作用,带动身边的广大村民共同努力为村民办了许多好事,使村民得到了实惠,也得到了上级党委的充分肯定,被评为“市十佳魅力新

农村”。

一、新建学校一座。投资百万余元,占地约15亩,建筑面积17200平方米,全都配套新设施,成为教学、食宿全日制示范小学,成为市、区乃至全省先进典型。

二、新建村委会办公大楼一座。二层结构,投资三十余万元,更新配套了全新办公室设备,便民服务,科技图书及各种办公场所一应俱全。

三、拓宽改造村南达到。高标准硬化、绿化、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特别方便了外地客商大型车辆,解决了村民卖葡萄难得问题,成为全镇首条高标准大道。

四、自来水工程彻底解决了全村两千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大道了全天候供水。

五、招商引资新绛威顿水泥厂。即增加了市、区的财政收入,又安排了村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是利国利民的一项重大举措。

六、成立禾丰葡萄专业合作社、配套冷库,还聘请专家传授技术,提高了果品质量。不仅解决了果农卖果难得问题,还提高了果品质量,增加了果农的收入。

七、新建大棚一百三十个,使村民冬闲变冬忙,预计仅大棚一项,全村经济收入将每年增加四百万,是一项最为实惠的经济工程。

八、全村各主巷道安装了路灯,把全村的亮化工程提前一年完成。

九、中心广场,小游园活动器材一应俱全,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

最值得可喜的是去年在全村共同努力下,新建大棚一百三十个,成为一道亮丽风景,为了能更好的做好此项工作,我们村两委班子都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按时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工作。在新建大棚的工作中,党支部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一是组织外出参观,解放思想。我们针对大多数群众对设施农业认识不足,怕投资太大回收难,怕技术太深学习难,怕种的太多销售难等问题,在去年5月份组织近150余人分批次先后赴金井、冯村、上郭、东郭、夏县、新绛、曲沃等地参观、学习,又连续3次召开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村干部座谈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党员干部都认识到日光温室大棚具有抗灾能力强、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从而有力的调动了广大党员群众投资建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搞好土地流转,落实种植户。大家都知道,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调整土地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这项工作一开始我们遇到了很多难题,我们支部一班人一家一户的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做通农户的工作。每户常常是需要仿佛多次才能做通一户的工作,好几次从群众家出来已是凌晨3点。家人抱怨、自己受罪,但是我们的班子成员没有打退堂鼓的,而且还有一部分党员主导加入进来。就这样共签订流转合同160份,拿回连片土地500余亩,规划建设大棚130个,并全部落实到种植户。

三是搞好水电配套,让群众放心。设施农业水电路建设是关键,前期投资较大,需要垫付钱款,我们就发动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先出钱垫付,短短几天时间我们就筹集资金20多万元,新上变压器一台,新打深井一眼,铺设管道4000余米,为每个大棚都安装上自来水,群众看到了我们党员干部积极性这么大,也都打消了顾虑参与进来了。

四是帮助贷款,搞好服务。大家都知道,搞设施农业建设,前期投资大,需要大量贷款,为了便于在信用社办手续,支部副书记尚文池主动要求负责落实贷款,他不怕麻烦、不怕吃苦,一连多少天都是早出晚归,但他和毫无怨言,最终为全村60多个种植大棚户解决贷款500多万元,保证了大棚建设顺利进行。

五是统一规划,统一施工。为了高标准、抢时间把大棚建设好,支村委一班人白天晚上轮流在工地值班,并成立了建设领导组,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操作,设立专帐,阳光作业,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经过几个月的苦战,我们村的大棚已经出菜见了效益。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支部将一如既往的做好各项工作,为建设新农村添砖加瓦,做出贡献!

盐湖区陶村镇石碑庄村党支部

2011-4-27

第五篇:鹿泉市邓庄村党支部书记徐二虎简要事迹

鹿泉市李村镇邓庄村党支部书记徐二虎

徐二虎自1995年开始养殖中华鳖以来,致富不忘乡亲,成立“康态中华鳖养殖合作社”,坚持“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子,带领全村百姓,开拓市场、锐意进取,使邓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华鳖养殖专业村,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来,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7500元稳步提高到现在的10000元。2009年,带领村民开始进行新民居建设,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2010年为了解决养殖户的销售问题,提高养殖户的收入,带头搞起了甲鱼深加工厂,成为致富带头人。2004年被授予河北省农民劳动模范称号、“石家庄市十大杰出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和“石家庄市农村致富优秀人才”称号,2007年荣获石家庄市2004—2006劳动模范称号,2008年被评为石家庄市科技致富带头人,2009年荣获“全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称号,2010年荣获“石家庄市拔尖人才”称号。2009年被招录为国家公务员,成为鹿泉市第一人。邓庄村多次被石家庄市、鹿泉市评为“文明生态村”、“科技示范村”、“移民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多年命名为鹿泉市十大“红旗村”之一,2009年被选定为“全国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河北省省级先进合作社”,“康态”中华鳖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