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金丝鲶生产繁育研究项目简介

金丝鲶生产繁育研究项目简介



第一篇:金丝鲶生产繁育研究项目简介

一、项目名称:金丝鲶生产和繁育研究

二、承担单位:凤台县新集镇渌翔水产养殖场

三、项目内容:

1、养殖总面积67亩,其中项目实施区精养鱼塘20亩。

2、种质来源:计划2月下旬从浙江省水产研究所引进规格为6-10cm/尾金丝鲶1万尾,通过10个月生态养殖,养成规格1kg/尾商品鱼上市,同时选育亲鱼用于次年人工繁殖。

3、品质特征:金丝鲶属鲶形目,鲶科,金丝鲶属,期胴体蛋白质18.56%,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47.36%,体色艳丽,肉质细嫩、鲜美、价高货缺。原产于湖广地区,系我市首家引进,示范成功后,可大面积推广。

4、主要技术路线:→商品鱼

清塘→引种→驯化养殖→EM菌应用→ 一龄亲鱼→培育、繁殖

5、技术保障: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工程师桂久利(选派任叶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本项目系选派干部年内实施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等三个重点项目之一。

四、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6.4万元,其中自筹8.4万元,申请县科技项目资金8万元。

五、建设日期: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

六、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年产1kg/尾规格的商品金丝鲶8000kg,市场销售价35元/kg,年产值28.4万元,项目净利润12万元。

2、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可带动本县及周边市县的养殖生产,提供就业岗位25个;探索新品种新技术在我县渔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3、生态效益:

生态养殖和EM菌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提高我县健康渔业发展水平,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促进作用。金丝鲶生产繁育研究项目简介 [

凤台县新集镇渌翔水产养殖场

二OO七年二月

第二篇:穿山甲繁育试点项目计划书[范文模版]

安徽穿山甲繁育试点

***穿山甲繁育试点

项目计划书

*************养殖有限公司 编制

二零一一年八月八日

项目计划书 1

安徽穿山甲繁育试点

项目名称

***穿山甲人工驯养与繁育关键技术试点项目

项目单位

***养殖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

***

联 系 人

***

一、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名称

*******有限公司

2、法定代表人

******

3、总经理

*******

4、注册成立时间

2009年9月27日

5、注册资本

人民币伍拾万元

6、注册地址

****************

7、公司性质

有限公司

8、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国家重点和三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

9、职工情况

拟定10-20人 1 0、公司未来3年的发展方向

项目计划书 2

安徽穿山甲繁育试点

项目组建计划年限3年,组建计划进展如下:

2011年10月~2012年3月:不惜重金办理穿山甲养殖许可证,进行引种200只和最佳配方筛选研究,建立仿生态养殖实验室;

2012年4月~2012年12月:通过试生产确定仿生态养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工艺配方和条件,引种500~1000只进行规模化生产;

2013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中试生产,确定仿生态养殖的配方和生产技术,制定生产工艺标准和检验标准,实行规模化生产,组织材料,申请国家林业局穿山甲试点项目验收和产业化扶植。

二、拟投资项目技术情况

1、拟投资项目描述(主要介绍拟投资项目的背景、目前发展阶段,与同行业其他公司同类产品的比较,及本项目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等)。详见国家一级科技查新机构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

2、简述项目产品生产流程、工艺流程。该项目拥有国内一流首创拟申请的“养殖工艺实用新型专利、养殖结构外观设计专利、和已经申请的养殖技术饲料配方发明专利”。

3、技术持有属性(已申报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024942.X)。

4、核心技术来源(自主开发)。经国家一级科技查新机构2010年12月20日联机检索报告显示处于国内创新领先水平。

5、技术成熟度(中试阶段)。已完全掌握核心养殖技术3要素,仿生态洞穴温度26°、植被绿化湿度65%、中药保健动物饵料食物。

6、目标市场(项目产品面向的用户群体、市场容量)。项目计划书 3

安徽穿山甲繁育试点

穿山甲药用价值、穿山甲为脊椎动物鲮鲤科穿山甲的鳞片。中药配方时,一般都需要炮制以后再使用,处方名有炙山甲、炮甲珠、炒甲片等。穿山甲有四大功用,分述如下:

穿山甲的第一个功用是通经下乳。妇女闭经时,可用黄酒冲地甲珠粉6克,分3次服用,经行即停服;至于治产后奶汁不通,则取炮甲片10克、王不留行10克、通草6克、当归10克,水煎服用。民间有谚云:“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

穿山甲的第二个功用是祛瘀散结。具体地说,凡是跌打损伤、关节肿胀、胁肋疼痛、半身不遂以及各种淋巴结肿大、肿瘤包块(包括各种癌症)都可以使用穿山甲进行治疗。为了增加药力,还应配合桃仁、三棱、莪术、丹参、鳖甲等同时使用。处方时应根据病情的轻重及体质的强弱,具体加减。

穿山甲的第三个功用是消痈排脓。《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以此疗痈,放胆用之,立见功效”。在治痈疽无头时,可取穿山甲片30克,共炙焦黄,研为细末,每次用3克,热酒调和服下;如果疮已破溃,加冬瓜藤为未敷患处;如果疮千,加水调和敷之。诸疖疮肿,皆可应用。

穿山甲的第四个功用是外用止血。用于止血时,取净穿山甲片,置于烧热的植物油中,炸成黄色(勿过火),日晒或自然挥发除去油质,然后研成极细粉,分装于耐高温瓶中,高压灭菌,再置烤箱中干燥后即得穿山甲止血粉。使用时,迅速地把止血份均匀撒在出血部位,项目计划书 4

安徽穿山甲繁育试点

轻轻加压包扎即可。

另外,现代医学证明,穿山甲还可用来治疗急性黄疸型、无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肝炎。将穿山甲片置于加热的粗砂中,炒黄研碎,然后取面粉100克用水和好,再将研碎的穿山甲粉包裹于和好的面中做成饼状,放在锅内烤熟,再用炭火烤至内外皆成炭,取出冷却后研成细粉,加入适量红糖拌匀。口服每次10克,每日2次。

含有穿山甲成分的中成药剂 主要有麝香追风膏(天津市中西制药厂)、万灵筋骨酒(北京中药厂)、拔毒膏(天津达仁堂制药厂)、癃闭通胶囊(南昌光华制药厂)、一粒珠(天津乐仁堂制药厂)、颈复康冲剂(承德市中药厂)[8],金不换膏、蕲蛇追风酒、风湿关节膏、活血膏、祛风活血丸、催乳丸、茴香橘核片、骨结核散、黑虎散、下乳通泉散、狗皮膏、追风膏、黑砂丸、银屑丸、龟令集、拔脓净、涌泉散、万灵筋骨膏、乳疮膏、阿魏化痞膏、化核膏、百灵膏、卤砂膏、五香伤膏、烧伤药膏、生乳糖浆、生乳灵、痔疮膏、万灵五香膏京万红烫伤药膏、可利肝糖浆、生乳汁(资料来源于林业部林函护字[1990]130号“关于请协助做好含野生动物药材成份中成药出口管理工作的函”)。

7、本公司及本项目的竞争优势。

(1)产业链优势。我市毗邻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的中国四大药都亳州市,具有较好的产业链优势,年甲片销量达数十吨。(2)技术优势。公司已建有穿山甲仿生态洞穴若干,并持有林业部门颁发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项目计划书 5

安徽穿山甲繁育试点

公司技术骨干张俊涛学士、王琳琳、郭宏雷3人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专业。具有娴熟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疾病防控的经验。(3)人才优势。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注重行业高级研发和管理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强面对企业职工的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生产工人的综合素质和专项技能,形成野生动物适用人才培育体系。引进了一批驯养繁殖研究开发人才。

(4)产品开发优势。公司正在打造仿生态穿山甲养殖发展战略,近期引进了国立台湾大学动物营养系开发的穿山甲人工饲料配方、与安徽师范大学产学研合作,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科技联合攻关计划正在实施;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校企共建的穿山甲繁育研究中心暨自主开发的穿山甲商品化驯养模式正在进行方案设计,为企业创新发展提升后进,增强企业活力。

(5)项目发起人QQ1556641668 我4年来访遍国内外穿山甲保育专家。极力看好穿山甲项目。目前国内实验饲养取得成功,但没有大规模养殖,我公司计划斥资200万元进行大规模养殖,集科研、繁育推广一体化。穿山甲养殖将是继梅花鹿、鳄鱼等54种解禁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开发后的又一新品种。据2010年国家林业局统计年需求量30万头,将有非常大的需求空间,由于穿山甲的食性特殊,饲养研究相当困难,短期内难以效仿,一段时间甚至有可能垄断市场。

因此,穿山甲的养殖开发是十分有市场情景的项目。

三、行业及市场情况

1、行业情况(行业发展简史及趋势,哪些行业的变化对产品利润、利润率影响较大,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壁垒、贸易壁垒、政策限制等,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详见国家林业局林护项目计划书 6

安徽穿山甲繁育试点

发2007(242)、林护发2009(211)、林护发2011(180)号文件。有关企业可选择依法购买合法养殖企业提供的人工养殖所获的原材料。加大野外资源恢复和人工繁育力度。各地要进一步完善资源培育激励机制,引导、鼓励企业参与野外资源恢复和人工繁育活动。我局将结合繁育技术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不断扩大穿山甲繁育利用试点范围,并对加工利用和出售人工繁育所获的上述物种原材料或产品予以积极扶持。其中,对利用人工繁育单位合法繁育的穿山甲片原材料以及有关企业利用经批准进口的原材料,将明确为不包括在库存原材料的消耗控制量内,具体由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审批。国家发改委多次把穿山甲项目列入重点扶植项目、见新版(2011)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排序在50位。2010年国家科技部把穿山甲养殖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中。

2、过去3-5年各年全行业销售收入估计(注明资料来源)。穿山甲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体表布满鳞片,称山甲片,是一种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市场货源紧缺,2011年4月售价3600元/公斤。一只成年的穿山甲的鳞甲可重达0.6kg。供药用,穿山甲肉细嫩,味道鲜美,是上乘珍肴。这种动物因食物的特殊,采食方式也很奇特,为达到既保护野生穿山甲资源,又满足人们药用需要的目的,我们认为开展穿山甲的养殖很有必要驯养,经济效益不薄。

在中国科学院于1996年进行的一次对中国6处中国药材市场的调研中,穿山甲的鳞甲被列为中国最常见到的药材。同年,国家传统项目计划书 7

安徽穿山甲繁育试点

中药委员会(SATCM)表明,在中国,对短缺穿山甲鳞甲的迫切需求,贸易者预言:如果中国和其它需要穿山甲鳞甲国家的巨大需求继续下去,人工穿山甲繁育正在起步阶段未来5~10年的时间内也不能满足对人们穿山甲鳞甲的需求。

3、未来3-5年各年全行业销售收入预测(注明资料来源)。穿山甲 又叫甲片。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的鳞片,具有活血、下乳、消肿、排脓的功能。广西是主产地,国外产于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各国。国内穿山甲因多年狂捕滥杀,资源也濒临枯褐,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之一,严禁捕杀和上市交易,已经几乎无货应市。近年国内药用的穿山甲大多来自邻国产地,往往又是通过边境小路进入边贸市场进行地下交易,进入国内后又受的严格检查,因此,近年来进入边贸市场的地下交易量也在剧减,因而使穿山甲成为热销品种,其价步步登高,一年上一个新的平台,2005年每千克还只500—600元,2006年升至700—800元,2007年已升至900—1000元,2008年1季度升至1200一1300元。在二年多时间内,其升幅高达116.7—140%。翻一番多。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进口的途径来保证药用的需求,眼下穿山甲片的交易价格已达到千克/6000元大关。照此下去年内可突破到千克/10000元。

项目3年内拟形成500~1000只生产能力。2013年底,完成国家林业局穿山甲养殖试点验收,争取国家林业局相关产业政策扶植形成2~3千只规模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利润81万元。项目计划书 8

安徽穿山甲繁育试点

拟建可供使用的实验室面积150平方米,中试车间面积3000平方米,添置分析检测仪器。项目3年后将新增销售收入24500万元,利润910万元

4、本公司与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的比较。

国内尚未见到竞争者、我公司先后已和国内外穿山甲研究专家台北动物园、国立台湾大学、江苏农林技术学院、云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10年8月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企业穿山甲繁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在已经完全掌握核心养殖技术。

5、本项目未来3-5年的销售收入预测。

1、项目中试阶段

鉴于初期种苗引进的难度以及其它不确定性,拟计划饲养200~1000只:

A:基础设施(原小试设施转为种苗培育场)

养殖场地:1000平方米×500元=50万元

饲料成本:200只×3KG×15元=5000元/月×8月=4万元

苗:200只×5000元=100万元

B:管理费用 :工人6名:6×1200元=7200元/月×8月=5.76万元

管理员3名:3×2000元=6000元/月×8月=4.8万元

其它:10000元×8月=8万

合计:172.56万元

项目计划书 9

安徽穿山甲繁育试点

收益(项目当年每只平均肉重5KG,采取甲片:0.6公斤计)肉:

1000KG×1600元=160万元

甲片: 120KG×6000元 =72万元

若合法出售种苗,预计可收益:200只×15000元=300万元

项目当年总收入:160万+72万+300万=532万元

税前利润为:532万-172.56万= 359万元

B:若保留种苗:总收入:359万元-172.56万元=187万元

注: 项目当年均可收回投资,并创可观利润。

2、建立种苗繁殖中心

根据穿山甲生育特性,每只穿山甲2年可产3胎,每胎1至2仔,建立1000只母种中心逐渐扩大,二到三年后可形成万只生产规模,形成自有种苗,利润大幅度增加,预计生长周期可缩减为6个月,则每年产值可过5000万元,利润在4500万元以上.五、综上所述,穿山甲养殖是一个具有特种性的养殖项目。其最大特点为种苗死亡不影响或较少影响经济价值,风险小,又由于其地理环境的选择性,国家强力政策的保护特点,可行成一定时期的高垄断,高回报局面,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项目,再加上符合政府扶持方向,发起人技术且有优势资源,一定能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项目计划书 10

第三篇:蛋白水平对沟鲶影响研究论文

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斑点叉尾鮰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份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现在基本上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现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1984年引入我国,1987年后逐渐形成规模养殖。该鱼具有生长快、适温范围广、食性杂、病害少、肉嫩味美及氨基酸含量高等特点而倍受青睐,现已成为新的名特优水产养殖对象。已在全国20余个省推广养殖,效益显著,深受欢迎。斑点叉尾鮰体表光滑无鳞,体形较大较长,无肌间刺,体背呈淡灰色,腹部乳白色,体侧有黑色斑点。喜群食,以吞食为主,兼滤食性,食量大,鱼种大,栖息于水体底层,性情温驯,易捕捞。目前国内对斑点叉尾鮰饲料的适宜蛋白水平进行了初步研究,而蛋白质是饲料中成本较高且对鱼类生长影响较大的组分。本试验旨在探讨三种蛋白水平饲料对斑点叉尾鮰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研制高效廉价的人工配合饲料提供基础数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配制三种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分别是28%、32%和40%(见表1)。试验鱼购自东源城区鱼苗繁殖场,规格为7.14~7.69g/尾的健康斑点叉尾鮰。

1.2饲养管理

本试验在东源县鱼苗繁殖场基地的9口水泥池进行,对水泥池进行编号。选择健康斑点叉尾鮰的幼鱼,随机放养在长×宽×深为2m×2m×2m的9口水泥池,每池放养250尾,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随机分组。试验开始前驯养7天,随后投喂3种试验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4.0%。每天投喂两次(分别是早上9:00,下午18:00),饲养周期为2个月。整个养殖过程要注意水质调控和疾病防治,控制水温在25℃~30℃,pH值为6~8,溶氧大于5mg/L,氨氮控制在0.5mg/L以下。

1.3测定指标

试验开始后,每隔15天每组随机选取20~30尾鱼测定体重、体长和肝重,计算增重率、肥满度、饲料系数和肝体比,直到养殖过程全结束。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略)。

1.4试验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试验鱼经2个月的饲养,各组成活率均超过90%,且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蛋白水平的升高,鱼的增重率呈升高的趋势(见图2),且各试验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饵料系数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各组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肥满度方面,各试验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见表2)。肝体比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各试验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2所示)。

2讨论

关于斑点叉尾鮰的营养需求研究较多,金明昌(2008)综述了这一方面的进展。蛋白质是构成斑点叉尾鮰鱼体的主要成分,斑点叉尾鮰蛋白质需求量是其配合饲料研究的重要内容。斑点叉尾鮰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一般为24%~55%,一般幼鱼高于成鱼。对比3种不同蛋白水平的等能全价配合饲料,饲养斑点叉尾鮰幼鱼2个月,因饲料蛋白水平在其需要量范围内,并未导致3种不同蛋白水平的实验鱼的成活率有显著差异。饲料蛋白水平40%的饲养组鱼体增重率显著高于32%、和28%饲料组;蛋白水平40%的饲料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32%和28%,总的来说饲料蛋白水平40%的饲养组鱼体增重率和饵料系数均优于其他饲料组。本试验表明在饲料蛋白含量在一定水平内,蛋白含量高对斑点叉尾鮰生长越有利。这与潘庭双等(2007)的研究结果一致。

肥满度又称丰满系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含肉率,是评价鱼类生长状况优劣的指标。关于斑点叉尾鮰的肥满度,前人已有一定的研究(潘庭双等,2008)。早期幼鱼呈现肥满度低,表示将营养更多用于骨骼生长,减少鱼肉生长,对育苗的后续生长更加有利。实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肥满度均有显著差异,饲料蛋白水平为40%时优于其他饲料组。

肝脏是鱼类代谢的主要器官,同时也是鱼类重要的营养储存器官,鱼类的肝体比是对长期和短期营养方式都有敏感的指标,在营养变动、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时,肝脏质量会发生显著变化。肝胆综合征是近年来养殖鱼类的多发病,较难治愈,病因就与营养有关,其明显症状就是肝脏偏大,实验表明,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肝体比逐渐减小,饲料蛋白水平40%的饲养组肝体比与28%的饲养组有显著差异。

第四篇:中国服装生产管理软件研究网简介

中国服装生产管理软件研究网,是专门研究服装生产管理软件的研究机构,和国内众多的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合作,全面、系统、专业研究服装生产的,通过高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服装生产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艺流程、改善制造流程等功能。

服装生产管理软件研究网,全面整合服装MES(服装生产管理系统)、QMS(全面质量管理)、服装JIT(服装精益管理系统)、WMS(智能仓储物流系统)、GSD(服装标准工艺系统)、服装CAD(服装设计系统)、CAD(服装自动排料系统)、SCM(供货链管理系统,即采购和外加工管理),是服装行业最全面、最系统、最专业的研究结构,产品性价比非常高。涉及服装系统很多的,每个系统都有各自分工和功能,从流程来划分,服装一般有以下流程:

产品定位和销售分析》款式设计》版型设计》样品试制》工艺设计》排料》采购》大货生产和外加工(裁剪、车缝、整烫、包装)》仓储物流(入库、出库、配送、调拨等)》各个终端销售和分销》客户售后服务。

1.产品定位和销售分析,就用到销售分析系统

2.款式设计、版型设计,就用到CAD

3.样品试样,就用到样品管理系统

4.工艺设计,就用到GSD服装标准工艺系统

5.排料,就用到CAM系统

6.大货生产,就用到MES,执行层就用服装MES系统

7.物流管理,就用到WMS(智能仓储物流系统)

8.分销、代理和直营,就用到DRP(分销管理系统)

9.网上销售,就用到B2C电子商务系统

10.资金管理,就用到财务软件和预算管理软件、固定资产软件 11.质量管理,就用QMS(全面管理管理系统)11.日常办公,就用到OA(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12.人力管理和KPI考核,就用到HR

13.采购和委外加工,就用到SCM

14.客户售后服务,就用到CRM

同时研究网的软件,可以通过销售分析系统来智能获得相关的决策信息,什么颜色、款式、面料、花型、地区等好卖;供货链管理:可以通过DRP、WMS系统降低库存,自动报警和自动调拨,通过呆滞产品分析、周转率分析等功能;销售终端建立: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等;快速反应:通过生产管理、WMS系统等,每个系统功能很多,这里不一一说明了,可登录中国服装软件研究网官方网址查阅!

第五篇:研究简介

《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的习惯养成研究》课题简介

山城街道东山腰小学课题组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人生有些机会是不能错过的,有些机会是可以通过时间加以弥补的。像良好的学习性格即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而达到的,这种机会是不能错过的,越早越好,一旦错过了,要想弥补是非常困难的。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系光是人生呢个最大的指导”。叶圣陶先生还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好书会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小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会让人受益终生。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没有翅膀。古今中外大量事例证明:书读得越多,知识面就越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爱读书爱动笔的孩子必然见识广,必然爱思考,必然会表达。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良好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学生厌学现象较重,学生读书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多数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习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教学相长难以实现。

二研究工作和贡献

我们将依据以下理论开展研究:(一)儿童教育心理理论。依据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过程的特点制定培养措施。(二)课标关于习惯养成的理论。课题研究计划

研究内容: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兴趣,方法,实践。我们的研究就在这三方面下功夫。

(一)兴趣培养研究

兴趣产生于需要。以儿童教育心理理论为指导,分析儿童潜在的读书需要,探讨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彰显这些需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方法培养研究

依据课标关于习惯养成教学建议中提出的方法,教会学生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

(三)实践研究

重点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彻底改变学生”只读书不思考”的现状,切实保证学生课内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从小学生读书现状入手,总结以往学习习惯教学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找出课堂教学中小学生读书,思考,动笔习惯养成的薄弱环节,分析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基本要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

读书,思考动笔习惯的有效方式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运用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进行,边调查,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归纳,逐步深化,提高,完善。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成员是学校教学中骨干力量,以教学为主线,全面深入开展研究活动,使语文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保障经费投入,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实施步骤:

组长负责课题方案的设计,申报,统筹安排课题研究的落实及结题报告的撰写。

(一)副组长协调组长具体是安排实验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收集,整理实验资料。

(二)组员开展实验工作的具体操作,分析,总结反思实验工程,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小结。

三不足和建议 不足

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不断培养,良好习惯就会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最后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而长久地固定下来。坏的学习习惯总在无意识地机械重复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靠有意识地一次次自觉练习而巩固。

语文作为母语与学习者的生活自始至终有相依共存的联系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生活世界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不断地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发展语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对生活的观察不仅要用眼看、用耳听、更要用脑子思考,用心灵去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在培养学生写作习惯的过程中,我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会积累词汇的方法后,养成了积累的习惯,积累了一批好词佳句,但在应用的时候却出了问题,他们往往不能灵活的使用自己积累的词汇,出现了“茶壶煮饺子,心里有吐不出”的现象。

还有一部分学生始终不能和大家融合到一起,如:

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

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4、缺乏想象力。

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对这部分人来说,写作习惯的培养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对于这些问题,我希望能够尽快地找到解决的办法,也希望各位同事能不吝赐教,给我介绍一些好的方法,使自己的工作能够做得更好。

建议

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②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忆爸爸》这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爸爸有什么好品质,再举例分述爸爸各个好品质,最后总结。其中第二部分写得最具体,分别从几件具体的事例,表现出爸爸的精神品质,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生动,即对写人文章可以怎样谋篇布局。又如学习《记金华双龙洞》,注意学习游记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3、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

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