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纪实
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纪实
酷暑七月的某一天,上午八时。长沙县青山铺镇。
镇文化服务中心的大门口陆陆续续已经停泊了各式各样很多车子,家长们匆匆地牵着自己孩子的手迅速走了进去,生怕因为迟到而错过了靠前的座位。在文化中心二楼的教室里,随着一位漂亮可亲的女老师一声亲切的Good morning,气氛顿时活跃开来,随之这栋小楼便响起了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在离这儿不远的一个农户家里,几个身着“青年志愿者”服饰的学生则在非常仔细地维修着一台颇为老旧的空调压缩机,他们蹲着或者用废旧报纸直接垫坐在地上,身边的维修工具、零件材料早已是摊满一地,却又那么井井有条。看着同学们挥汗如雨,这户农家的主人赶忙热情地把一杯杯凉白开递到了他们手上;而在热闹的集镇上,几位同样穿着志愿者服饰的学生正拿着笔记本和调研表格,挨个店面和农户家进行走访,认真听取和记录着村民们关于当地农村生态环境的意见和建议,遇到有不识字的老人,他们则热心的帮忙解答和填写表格…
这便是**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中的几个片段,也是属于青山铺镇这个炎炎夏日中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
这支“三下乡”团队的名称叫做“机电之梦”志愿者服务团队。或许是由于这是学院第一次正式开展“三下乡”活动的缘故,在团队成立伊始,便得到了学院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校党委书记成立平同志要求,在活动的指导思想上,要本着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致力于服务新农村建设,深入农村,进一步培养和锻炼新时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在人员选派上,要精兵强援,由校团委书记亲自带队,配团委指导老师一名,实践操作指导老师三名,另外严格选拔品学兼优,热心志愿服务,且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学生参加。根据这个指导思路,“机电之梦”这支十二人组成的团队便很快经过层层筛选后孕育而生,人数虽然不多,却代表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服务的最高水平。
本次“三下乡”活动由三个部分组成,乡村支教、义务维修和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团队人员的分工各有侧重,互相融合;各个部分的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严谨有序。团队的服务质量更是得到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赞扬。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杨堃炎同学的英语课,她的课用三个词来评价就是:简单,实用,好玩。面对着一群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的小学生,我们“杨老师”别具一格的上课风格,再加上亲切可人的外表和甜美动人声音,无疑对这群小朋友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这使得她的英语课堂堂爆满,一跃成为了支教课中人气最高的课,她本人也毫无悬念的成为了小朋友和家长心目中最优秀的“小老师”。还有比如罗涛同学,他所主持的的是义务维修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义务维修小队往往能在很短时间内,且缺少一些相关零配件的情况下,另辟蹊径,让一台台老旧,有的甚至可以说是“饱经风霜”的家电用品恢复了正常运转,颇为不易。他本人所具备的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功底的确能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更为难得的是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勤奋刻苦的精神品质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这才是在中国当代大学生中所最稀缺的资源。活动中的亮点还有很多,这可能也是当我们即将撤走的时候相亲们依依不舍,恋恋相送的缘由吧。
除了“三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本身,同学们在活动中也是受益匪浅。没有床铺,大家便在办公室大厅里凉席一铺,便席地而睡;以前很少拿起锅碗瓢盆的大学生们终于有机会体验到了什么才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烟熏火燎中,大家每天都会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晚上,团队成员们或者围坐在办公室里彼此交流下的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或者埋头写第二天的教案和下乡日记,静谧中透出那一点点繁忙的味道……这就是同学们的“三下乡”,他们不仅仅有付出,更是因为付出而有所得,这其中就包括团队意识和服务精神的锻炼,业务水平的提高,友情的增长,更宝贵的是生活的历练。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3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业已结束,但是我们相信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学院会以本次活动顺利开展为契机,更进一步推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和“三下乡”系列活动的蓬勃发展,让学院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青年志愿者队伍这个大家庭中来,共筑社会美好明天。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周禹冰(供稿)
2013年7月
第二篇:暑期三下乡活动纪实
暑期三下乡活动纪实
2011年7月,顺着实习的日子,我也带队完成大学的一个计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只是个普通的人,但是我确有着要做某件事就坚持做的执着。我积极参与学生科研立项、大学生挑战杯、三下乡社会实践甚至数学建模。虽然成功下来的并不是很多,但是经历这个过程还是给我留下了许多记忆。
今年我实践的课题是旅游业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这个课题其实很旧,但是在西竖镇调研确很有实际意义。调研的结果也给我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实践小分队共7人,经历了近半个月的调研。获得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但是这些都不能支持研究的成果。只是经历如何与领导交流,如何碰壁,如何被人热情接待,学会如何去处理问题,如何去对待问题。由于准备的不充分和认识的不够,很多东西在撰写报告和论文时感觉到自己没有获得,致使自己写出来的论文和报告自己都怀疑是否是调研的成果。
这期间我们和西竖镇镇委副书记、团委书记、旅游局负责人还有三个村委会主任和书记面对面的交谈过。这个过程中看到一些基层的真实现状,有些欣慰也有些无奈。看到农民的无奈,也想到了这是全国农村的共同点,有苦无处诉,有难无人帮,不敢多说话,只求平淡生活,当时我的心里只有心酸而无力为之。
我们期间因为一次碰壁,我曾想放弃,当时我很无助。但是想想自己早期的努力,我还是坚持做了下来。但最终我们还是没有解决那个问题,只是将它回避。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媒体报道,那种不能被别人认可的滋味很难受,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修改才能合乎一则有价值的新闻报道的标准,但是非常感谢长城网冯站长给予的大力帮助和鼓励。
活动期间,我感觉到了自己组织能力的不足,也感觉到了自己自我为中心的弱点。但是我要非常感谢队员们对我的支持和理解,谢谢你们的坚持和付出。
活动已经基本结束,我也从那种束缚中解脱了出来,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不管最后的别人的眼光怎样,只能安慰自己:这件事已经完成,我大学不可能再参与或组织这种活动了。
大学里,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每一件事你只有全心的投入,你才能感受到它给你带来的东西。其实无论做什么,都是一种成长,只是每个人的情况会不一样。作为已经跨入大四的我,这也许就是大学期间自己最后完成的一项作为负责人的工作了,希望自己好好总结,以全新的面貌进入自己的下一个工作计划。
放开一切,大胆的前进,加油!为自己加油!
第三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7月3日上午,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活动中心大厅人潮拥簇,红旗飘扬,我校2003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隆重举行。近百名三下乡志愿者代表参加了出征仪式,这标志着我校200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校党委副书记傅进军代表学校作了动员讲话并为每个小分队授旗,要求同学们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加强学习、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探索创新、增强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仪式上,校团委陈巍书记介绍了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筹备情况及在非典时期本次活动的特色。人文学院郝丽萍书记对本次出征仪式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且从两课教学的要求出发,要求同学们在去年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两课,在社会实践中多发现问题,多思考问题,并且把问题带回来,作为新学期两课教学的生动案例。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童吟代表近30支小分队、数千名志愿者表示要认真、圆满完成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追求真知、锤炼品德、进取创新,奉献人民。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团委的统一部署下,各级团学组织精心安排落实,实践活动以育人为中心,突出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围绕我省’生态省’建设和非典防治两个重点,开展十六大精神宣讲、法律普及、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社区团建等一系列活动。较之以往,今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因为非典起动比较迟,但由于准备充分,所以落实快、组队精、特色明显,在继承和学习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主题。为深入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配合和推动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服务于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我校各学院团学组织在实践活动中紧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采取了理论宣讲、实践服务、学习考察等形式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如电子信息分院赴安吉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和软件分院三个代表实践小分队,通过信息支教、计算机知识培训、乡镇网站建设帮助乡镇村民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在服务中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自动化分院赴岱山科技下海岛、文化送船头--三个代表实践活动在海岛小分队、计算机分院轻纺城之信息化实践小分队和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社区行实践团则通过寻访革命旧址、社会调研、参观调查、文艺演出、图片宣传等使学生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参与海岛建设、经济建设和社区团建工作。
二、围绕我省’生态省’建设和非典防治两个重点紧密结合抗击非典的伟大实践,通过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参与文艺演出、发放资料、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大力弘扬和实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健康成长。作为省级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的管理分院省内主要城镇绿化环境状况调研小分队和机电分院生态浙江、环保调查小分队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赴桐庐农村基本卫生状况调查小分队对我省主要城区、城镇、农村如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发挥了在校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优势,引导和帮助广大市民群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及参与自身生存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了解了各级政府在非典时期及此后的各种有效防治举措,为人类如何保护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整个实践活动,将围绕’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参与’生态省’建设实践服务、’非典防治与环境保护’实践服务、’信息化与经济建设和小康社会’实践服务等四方面内容展开。
三、进一步探索两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今年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继续结合高校两课的改革,组织进行思想道德修养课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团委与人文学院共同组织了新时期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改革调查小分队、全球化对青年人生活期望及教育期望的影响调研小分队、对浙江公众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调查小分队等三支小分队,分别由人文学院任课教师担任带队和指导老师开展实践活动。参与两课实践小分队的学生来自全校各个分院、各个年级,通过问卷调查、讲座、调研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在实践中渗透教育思想,两课教师、两课研究课题继续充实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四、尝试社团独立组队与建立实践基地两条新路子。几年来,校团委结合社
第四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7月3日上午,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活动中心大厅人潮拥簇,红旗飘扬,我校XX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隆重举行。近百名”三下乡”志愿者代表参加了出征仪式,这标志着我校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校党委副书记傅进军代表学校作了动员讲话并为每个小分队授旗,要求同学们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加强学习、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探索创新、增强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仪式上,校团委陈巍书记介绍了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筹备情况及在非典时期本次活动的特色。人文学院郝丽萍书记对本次出征仪式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且从”两课”教学的要求出发,要求同学们在去年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两课,在社会实践中多发现问题,多思考问题,并且把问题带回来,作为新学期两课教学的生动案例。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童吟代表近30支小分队、数千名志愿者表示要认真、圆满完成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追求真知、锤炼品德、进取创新,奉献人民。
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团委的统一部署下,各级团学组织精心安排落实,实践活动以育人为中心,突出”实践xxxx、弘扬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围绕”我石生态石建设和非典防治”两个重点,开展xx大精神宣讲、法律普及、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社区团建等一系列活动。较之以往,今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因为非典起动比较迟,但由于准备充分,所以落实快、组队精、特色明显,在继承和学习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实践xxxx、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主题。
为深入学习、宣传、实践”xxxx”重要思想,积极配合和推动xx大精神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服务于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我校各学院团学组织在实践活动中紧扣”xxxx”重要思想,采取了理论宣讲、实践服务、学习考察等形式宣传和实践”xxxx”。如电子信息分院赴安吉的”xxxx”实践服务团和软件分院”xxxx”实践小分队,通过信息支教、计算机知识培训、乡镇网站建设帮助乡镇村民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在服务中宣传和实践”xxxx”;自动化分院赴岱山”科技下海岛、文化送船头”--”xxxx”实践活动在海岛小分队、计算机分院轻纺城之信息化实践小分队和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xxxx”社区行实践团则通过寻访革命旧址、社会调研、参观调查、文艺演出、图片宣传等使学生们实践”xxxx”重要思想,参与海岛建设、经济建设和社区团建工作。
二、围绕”我石生态石建设”和”非典防治”两个重点
紧密结合抗击非典的伟大实践,通过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参与文艺演出、发放资料、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大力弘扬和实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健康成长。作为省级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的管理分院”省内主要城镇绿化环境状况”调研小分队和机电分院”生态浙江、环保调查”小分队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赴桐庐”农村基本卫生状况”调查小分队对我省主要城区、城镇、农村如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发挥了在校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优势,引导和帮助广大市民群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及参与自身生存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了解了各级政府在非典时期及此后的各种有效防治举措,为人类如何保护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
整个实践活动,将围绕”’xxxx’实践服务”、”参与’生态石建设实践服务”、”’非典防治与环境保护’实践服务”、”’信息化与经济建设和小康社会’实践服务”等四方面内容展开。
三、进一步探索”两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今年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继续结合高校”两课”的改革,组织进行思想道德修养课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团委与人文学院共同组织了”新时期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改革”调查小分队、”全球化对青年人生活期望及教育期望的影响”调研小分队、”对浙江公众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调查小分队等三支小分队,分别由人文学院任课教师担任带队和指导老师开展实践活动。参与”两课”实践小分队的学生来自全校各个分院、各个年级,通过问卷调查、讲座、调研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在实践中”渗透”教育思想,两课教师、两课研究课题继续充实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四、尝试社团独立组队与建立实践基地两条新路子。
几年来,校团委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断有所创新。社团独立组织社会实践小分队并建立长期的社团实践基地将是我校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又一特色。
我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为进一步深入学习xx大精神,宣传和实践”xxxx”重要思想,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的活动的号召,组织了”xxxx”社区行社会实践服务团,并成为全国百支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队伍的一支。应共青团杭州市上城区团区委的邀请,在XX年暑期将年初由杭电团委与原杭州市上城区城站街道(现小营街道)开展的”党团共建兴社区,携手共奔小康路”的系列活动进行全面升级,将前期的共建成果和经验在整个上城区六大街道进行推广,把"用'xxxx'重要思想推进社区团建工作"作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课题,合力探索”区校共建”这一社区团建工作的新模型,并将其确立为长期的实践基地。除了校邓研会外,今年我校独立组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还有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在校党委、团委的支持和指导下独立组团,组织队员开展此类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为思政工作”三进”中的”进社团”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校社团发展的新面貌。学生社团负责人在活动方案的策划、实际联系以及组织开展等方面体现出来的领导能力,使我们对社团的发展和定位有了新的认识。
第五篇:200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7月3日上午,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活动中心大厅人潮拥簇,红旗飘扬,我校2006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隆重举行。近百名“三下乡”志愿者代表参加了出征仪式,这标志着我校2006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校党委副书记傅进军代表学校作了动员讲话并为每个小分队授旗,要求同学们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这次社会实
践活动的意义;加强学习、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探索创新、增强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仪式上,校团委陈巍书记介绍了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筹备情况及在非典时期本次活动的特色。人文学院郝丽萍书记对本次出征仪式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且从“两课”教学的要求出发,要求同学们在去年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两课,在社会实践中多发现问题,多思考问题,并且把问题带回来,作为新学期两课教学的生动案例。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童吟代表近30支小分队、数千名志愿者表示要认真、圆满完成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追求真知、锤炼品德、进取创新,奉献人民。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团委的统一部署下,各级团学组织精心安排落实,实践活动以育人为中心,突出“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围绕“我石生态石建设和非典防治”两个重点,开展十六大精神宣讲、法律普及、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社区团建等一系列活动。较之以往,今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因为非典起动比较迟,但由于准备充分,所以落实快、组队精、特色明显,在继承和学习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主题。
为深入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配合和推动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服务于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我校各学院团学组织在实践活动中紧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采取了理论宣讲、实践服务、学习考察等形式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如电子信息分院赴安吉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和软件分院“三个代表”实践小分队,通过信息支教、计算机知识培训、乡镇网站建设帮助乡镇村民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在服务中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自动化分院赴岱山“科技下海岛、文化送船头”--“三个代表”实践活动在海岛小分队、计算机分院轻纺城之信息化实践小分队和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社区行实践团则通过寻访革命旧址、社会调研、参观调查、文艺演出、图片宣传等使学生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参与海岛建设、经济建设和社区团建工作。
二、围绕“我石生态石建设”和“非典防治”两个重点
紧密结合抗击非典的伟大实践,通过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参与文艺演出、发放资料、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大力弘扬和实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健康成长。作为省级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的管理分院“省内主要城镇绿化环境状况”调研小分队和机电分院“生态浙江、环保调查”小分队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赴桐庐“农村基本卫生状况”调查小分队对我省主要城区、城镇、农村如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发挥了在校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优势,引导和帮助广大市民群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及参与自身生存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了解了各级政府在非典时期及此后的各种有效防治举措,为人类如何保护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
整个实践活动,将围绕“’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参与’生态石建设实践服务”、“’非典防治与环境保护’实践服务”、“’信息化与经济建设和小康社会’实践服务”等四方面内容展开。
三、进一步探索“两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今年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继续结合高校“两课”的改革,组织进行思想道德修养课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团委与人文学院共同组织了“新时期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改革”调查小分队、“全球化对青年人生活期望及教育期望的影响”调研小分队、“对浙江公众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调查小分队等三支小分队,分别由人文学院任课教师担任带队和指导老师开展实践活动。参与“两课”实践小分队的学生来自全校各个分院、各个年级,通过问卷调查、讲座、调研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在实践中“渗透”教育思想,两课教师、两课研究课题继续充实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四、尝试社团独立组队与建立实践基地两条新路子。
几年来,校团委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断有所创新。社团独立组织社会实践小分队并建立长期的社团实践基地将是我校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又一特色。
我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的活动的号召,组织了“三个代表”社区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