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苏幕遮(共5篇)

苏幕遮(共5篇)



第一篇:苏幕遮

1篇 苏幕遮·碧云天

苏幕遮·碧云天

【苏幕遮】北宋·范仲淹(62字八韵)

仄平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bì yún tiān,huáng yâ dì。qiū sâ lián bō,bō shàng hán yān cuì。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shān yìng xiã yáng tiān jiē shuǐ。fāng cǎo wú qíng,gâng zài xiã yáng wài。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仄平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àn xiāng hún,zhuī lǚ sī。

yâ yâ chú fēi,hǎo mâng liú rãn shuì。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míng yuâ lïu gāo xiū dú yǐ。jiǔ rù chïu cháng,huà zuî xiàng sī lâi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篇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其先邠(今陕西邠县)人,后徙苏州吴县(今属江苏)。公元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加政事,又曾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知邠州。守边多年,西夏称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卒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词存五首,风格、题材均不拘一格,如《渔家傲》写边塞生活,苍劲明健,《苏幕遮》《御街行》写离别相思,缠绵深致,均脍炙人口。有今辑本《范文正公诗馀》。

⑴苏幕遮:词牌名。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⑵波上寒烟翠: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⑶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 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⑷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黯,形容心情忧郁。语出江淹 《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⑸追旅思(sì):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绪,情怀。

白话译文: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绵江中水波,波上弥漫苍翠寒烟。群山映斜阳蓝天连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在好梦中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一杯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1篇 苏幕遮·碧云天

赏析: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

“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

“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

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倚 [yǐ] 靠着,~靠。~赖。~傍。~托。~重。仗恃:~势。~恃。~仗。偏,歪:不偏不~。

随着,和着:“使慎夫人鼓瑟,上自~瑟而歌”。

第二篇:苏幕遮

《苏幕遮》导学案巩义八中闫晓华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朗诵并背诵一首词《苏幕遮》 过程与方法:把握一个意象风荷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一种情感思乡 重点:有感情的朗诵并背诵

揣摩语言

难点:理解揣摩荷花的描写 学法:合作 展示 学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词分上下两阙,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可从借助下提示:

室内(嗅觉):

上片

窗外(听觉):

室外(视觉):

下片抒发了

的情感

2、结合本词的感情基调(欢快轻柔)我认为这首词应该这样读:

上片写景,整体格调活泼,诵读时候要有一种

之感。同时也要读出此人的情绪变化。开头两句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要放慢。听到鸟鸣寻声望去,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

情绪要饱满。对风荷的描写时词人已经置身室外,视野开阔,诵读时语势要,中音中速,要读出美感。下片抒发

之情,含蓄委婉,格调轻柔,如梦如幻。前四句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来。后三句写词人梦回故乡,要充满

,突出梦幻的感觉。展示:

二、再读全词,分析意象

1.一首好的诗词,当然离不开意象的运用。本词中的中心意象是风荷。它该怎么样理解,其作用是什么?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所以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风荷”:

首先作为一种客观事物风荷,作者对其作了出色的描写。试分析好在哪里?

其次,意象不仅仅是对景或者物的描绘,更有作者主观情感的渗透,也正如此,意象才能触动你情感的那根线、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加之中国的诗歌也往往是通过意象、比兴的方法来抒情达意的。我们认为文中风荷不仅仅是美丽优雅洁净的风荷,更是词人什么感情的寄托,试分析。风荷的作用: 结构上 内容上 情感上

2.对风荷描写的句子该怎样读? 3.我们认为全词应该这样读:(展示)三、三读本词,把握情感

1.你觉得它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又是怎样表现的?有没有其它交杂的情感,试从具体诗句分析。

主要表达了

之情,其表现很有层次感,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⑴直抒胸臆(联系背景,知人论世)

读书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选择,一旦踏入仕途,便游宦四方,长期远离家乡,难免 不思念故乡的亲人与风物,因此,思乡成为古代诗词中的永恒主题,最能引发天涯游子的共鸣。这首词也不例外。

⑵渔郎(设问反写,更深一层)

可与《月夜》或与“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比较。⑶梦景(由实入虚,虚实结合)缩短时空距离 其中夹杂的情感有:

2.我们认为这样读会更合适:(展示)

四、齐读课文,提炼主旨

本词通过回忆、、的方式,既细致传神的描写了

,并以它为主线,颇有诗意的表达了的情感。

五、品味语言,归纳手法

艺术手法也是领悟诗词妙处的一把钥匙,记得及时归纳: 炼字:拟人 白描

由景入情,情景结合: 直抒胸臆: 设问反写:

虚实结合:梦景现实

六、巩固诵读,掌握要领

1、明白字意,理解大意

2、结合背景,把握变化

3、联想想象,自由驰骋

4、加之丁点,使诵读锦上添花

句中节拍 句末韵脚 章节间节奏 词曲格律平仄声韵 大声手势 轻重缓急 抑扬顿挫 声情并茂

七、拓展延伸:阅读有关于“思乡”的古诗名句(可再搜集),试把握“思乡诗”的特征。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夜半不还家。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八、反馈矫正,默写全文

第三篇:苏幕遮

《苏幕遮》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教学难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继柳永之后“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周邦彦的思乡情中,看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 思考:本词主要写了什么景?抒发的什么情?

2、整体把握:写的景是荷塘美景,抒发的是思乡之情。上阙写景,下阕抒情。

四、讲解课文

(一)本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景,下片写情。我们先看上片。

1.上片主要写了什么时间的景物?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五月份左右,雨后的早晨

溽暑 侵晓 2.上片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鸟雀 荷叶 初阳 宿雨 3.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用了哪些手法?(1)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A.拟人 “呼”这个字,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和“呼”有关的四字词语——呼朋引伴,欢呼雀跃。我们仿佛听见了小鸟们唧唧喳喳,呼朋引伴那悦耳的鸟鸣。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窥”这个字,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鸟儿们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东张西望,聪明灵动的动作与神态。作者把鸟儿们写得这么可爱,说明作者高兴。作者对这些小生物的喜爱,以及随着天气转晴,作者的心情也随之转晴了。B.以动衬静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以动写静的手法。

(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王国维曾经评价这一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大家看看这一句中哪些字运用得比较生动传神,写出了荷了神韵? “清圆”——写出了荷的形状是圆的,一种很饱满的感觉。再加上是雨后,显出荷叶的清新、美丽。“一一”——写出了荷塘里的荷叶很多,每一片都是那么美。让人联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

“举”——写出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这样的荷花具有一种非常阳刚的健康向上的美。如果荷一成不变的直直的举在那儿,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荷是不是有点单调?

大家看一下文中还有一个词写出了荷另一种美,是什么?——风。

“风”这个字写出了荷什么样的姿态?——动态美。大家知道徐志摩的《沙扬娜拉》的那一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微风拂来,荷有垂下头,有时卷起了叶子,像不像一个娇羞的少女?所以“风”写出了荷的妩媚、娇羞之美。那“风荷举”合起来,就是妩媚中有风骨。A.声色结合 宿雨初收,圆润的荷叶有的浮在水面,绿静如玉盘初拭,有的亭亭玉立,婉媚如美女出浴。微风吹拂,婀娜多姿,微微颤动,荷叶上的水珠便如晶莹的明珠在碧玉盘中滚动着,闪烁着。

B.细节描写 在阳光的照耀下,水珠越来越小,越来越少了,这是用绘画也难以办到的,即使借助现代电影技术恐怕也难以看到水珠蒸发的过程,但周邦彦却把这一过程写的如此传神。

C.点面结合 这三句话,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开始由叶上水珠在风中滚动,扩大到水面上无数的碧荷在微风中摇曳,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摄影一般。

总结:

作者寥寥数语,就把荷花写的出神入化,这不得不令我们惊叹,特别是一个“举”字,立刻让读者联想到荷茎在用力托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一样,使荷叶有了生机,有了神韵。就连荷塘月色中那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也不及它之生动简练!难怪王国维称之说“真能得荷之神理者”。4.总结上片,作者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 答: 嗅觉 听觉 视觉

(二)词的上片给我们展示了雨后清晨一个个优美的意象,我们知道不论是诗歌还是词,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表现一定的意境,那么作者通过写荷花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呢?

明确: 是思乡之情

1.哪些句子能够看出作者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题解(1)吴门,古苏州杭州是吴郡治所,故称吴门。(2)长安旅,作者的家乡在钱塘,当时身在北宋京城汴京,这是用长安借指。(3)久作,体现出京城作客的厌倦。

2.作者上片写荷花,下片直接写思乡,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想想联系上下两片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答:荷花――――从“溽暑”我们知道此时的南方应该正处在梅雨季节,大概在五月份左右,荷花花期当在六月,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么五月份的钱塘应该是满眼都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样看来,上下两片就联系起来了。2.五月渔郎相忆否?

问: 同学们看看这句话的主语和上句的一致吗? 答: 不一致。

前面的主语是“我”,后面的主语是渔郎。

杜甫在《月夜》中表达思念妻子之情,是这样表达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周邦彦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思念家乡之人,有不直说,而说渔郎是否记起自己,不仅把自己对家乡多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更加细腻真切,而且使得不落俗套的意境又进一层。难怪王国维赞之曰:“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3.故乡还有什么生活场景无数次出现在作者记忆的相册之中?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大家看课本插图,体会一下和亲密的儿时玩伴一起荡舟芙蓉浦的情景。——优哉游哉、轻松惬意、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想象越美好,越说明什么? 现实中痛苦。这样大家现在就不难理解“久作长安旅”所蕴含的感情了。

还有这首词开头提到的“燎沉香,消溽暑”作者的烦闷也不仅仅是天气闷热引起的了。现在在长安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在故乡的快乐形成了一种反差。

总结下片: “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两个点上,一是吴门,一是长安,但仍以荷花把两地牵连起来。

今天我们学习了周邦彦的《苏幕遮》,这篇作品不仅带给我们纯美的艺术享受,更能带给我们一种启迪。滚滚红尘中,当我们被世俗蒙蔽了双眼,但愿荷之韵能给我们注入一丝清凉。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希望荷之芳香永远流淌在我们心里,一直齿颊留芳。

上片写景的整体格调是活泼的,诵读时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同时又要读出词人情感的变化“燎沉香,消溽暑”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鸟雀呼晴,侵晓窥言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加快,情绪饱满“叶上初阳”三句,词人已置身室外,视野开阔,境界清远,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重读,要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 下片抒怀乡之情,格调轻柔,如梦似幻“故乡遥”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来“五月渔郎相忆否?”三句写词人梦回故乡,要充满深情,突出梦幻的感觉。

3、拓展延伸(1)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是一个君子的形象。看屈原向我们走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当然屈原不可能穿着荷叶作上衣,荷花花瓣作下衣的衣服,这只是一种比喻,比喻自己美好的节操。(2)大家还知道哪些写荷花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些诗句里的荷花你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学生各抒己见:

我喜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荷花。因为走进这样的世界,绝对是一种视觉享受。我喜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中的荷花,因为它焕发出无穷的活力,表现一种美好的希望。我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的莲,因为它不被外界的污浊所玷辱,勇于坚持自我。

教师总结:大家的意见都非常好,非常精彩。我现在给大家说说我的喜好。知道我喜欢哪种吗?我喜欢“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我觉得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多了一份艳丽,有失荷花的真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倒是真纯,可惜少了几分风韵;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写得倒是极好,可惜圣洁冰清,不食人间烟火,使人难以接近。而唯有美成的荷花写得色香俱全,形神兼备,通了人性,有了性灵之美。它美而不妖,香而不腻,柔美中有风骨,娇媚中见矫健,柔中有刚,刚柔并济。大家不要误会,我的意思不是说我比大家欣赏品味高,观点有不同,但没有高下之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

第四篇:《苏幕遮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出自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参考翻译: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第五篇:苏幕遮

《苏幕遮》(周邦彦)教案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相关的课程标准: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教学目标:

1.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2.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教学评价任务: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任命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在北宋,以苏轼为代表的词风在大力开拓词的表现领域的同时,又往往成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表现出作为文字作品的词与音乐逐渐分离的趋向。而周邦彦却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使词的声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在任大晟府提举时,周邦彦以他的音律知

识并吸收民间乐工曲师的经验,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并创制了《六丑》等不少新调。

周邦彦的词虽说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新东西,但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因此,南宋以后的姜夔、吴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彦,有人甚至称他为“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有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

周邦彦,北宋晚期一个重要词人,是北宋晚期的集大成者,他集结了北宋的大成,开拓了南宋的先声。他开拓出一种新的作风,不重感发而重思力。

“人望之如木鸡,自以为喜”,周邦彦是以自己的私人得失利害为主的,跟苏东坡以国家得失利害为主是不同的。二. 词文赏析:

(前人评周邦彦写词“擅长写景咏物,精工词语,铺叙中,曲折,变化,回环。”)——张炎《词源》。此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怀,段落极为分明。

1、“燎沉香,消溽暑”描述室内的活动。

梅雨季节,一场连绵阴雨过后的清晨,房间里面又潮又闷,人的心情也闷闷的。词人点起沉香,驱赶室内湿热的暑气。

1、这两句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词人室内的活动? 是从嗅觉、触觉两方面来描述的。词人嗅到点燃的沉香弥漫室内的清香,那使人感到闷热的暑气,已经消失。“消溽暑”句,包括触觉上的反应,这是作者醒后的第一个感受。

3、“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又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听觉方面来写的。溽暑消失,天气放晴,故鸟雀也十分活跃,鸟雀的鸣声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

4、“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这又是词人从哪个角度写的?

从视觉、听觉方面来写的。词人听到鸟雀的欢叫之声以后,由于关心天气的阴晴,他立朝窗外望去,首先看到的便是雀儿们立在屋檐上往下窥视,一边彼此叫个不停。“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

5、“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中有两个词用的精准,请找出并分析。“呼”“窥”字的作用。

鸟雀叽叽喳喳的鸣叫,非常欢快,好像在互相转告天气转晴的消息。“呼”字非常有神采,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词人循声望去,看到鸟儿们一大早就已经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互相交谈了。“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

得活灵活现。

6、以上四句是词作的第一层,写词人醒后所见、所闻、所感,烘托五月雨后清晨的气氛。

7、鸟雀的叫声仿佛为这个潮湿闷热的早晨带来了一股清新凉爽的气息。于是,词人信步走到室外,看到了怎样的美景?词人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写荷塘美景的?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几句描写词人看到的荷塘美景。【在这个雨后初晴的早晨,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还有昨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一样圆满,经过雨水的洗涤又那么清新润泽,一片一片在微风中亭亭玉立。】

词人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叶上初阳干宿雨”这句很像特写镜头,连荷叶上的雨滴以及雨滴被“干”掉的过程也都被摄进画面。形象如此逼真!“水面清圆”这句词人把镜头远远拉开、推高,然后居高临下,俯视整个荷塘,终于摄下那铺满水面的圆圆荷叶。继而,又把镜头拉下,转移角度,进行水平摄影,镜头在水面上缓缓推进: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叶,仿佛由什么人高高擎起,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在镜头面前纷纷后退。这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8、王国维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真能

得荷之神理者。” 你能说说它妙在何处吗?

首先,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

第二,这两句词练字功夫了得。清圆:写出了荷的形状是圆的,一种很饱满的感觉。再加上是雨后,显出荷叶的清新;一一:写出了荷塘里的荷叶很多,每一片都是那么美。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风: 极富动态美,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的勾勒出来了;举:写出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非常阳刚的健康向上的美;那“风荷举”合起来,就是妩媚中有风骨。

9、上阕后三句是写词人户外所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写出荷花的风韵。

10、下阕言情。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由眼前的风荷想到故乡?也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点是什么?

家乡——“故乡遥,何日去?”

词人的家乡在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于是词人喃喃自语: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够回去呢?

11、词人目前身处何处?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我的家在南方,可是我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

12、词人的乡愁很深,可说得淡然,词人的思绪沿着这缕乡愁回到了故乡。他想起什么?

“五月渔郎相忆否?”在这盛夏五月的时节,故乡曾一起钓鱼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想念我?

13、“五月渔郎相忆否?”是从哪个角度写的?表达了什么?

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方深一层的写法。

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14、词人的思归、思乡之情是怎样得到片刻的满足的? “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缩短,使词人思归、思乡之情得到片刻满足。

15、词中情和景的关系是什么?

“见景生情”,由写景到抒情过渡自然,不着痕迹。“风荷”是引起词人思乡之情的纽带,而思乡的情感中又有“芙蓉浦”的梦境和“风荷”意象相照应,构思精巧,自然天成。板书设计

苏 幕 遮

周邦彦

写景————荷花————抒情 五月清晨 思归 荷花风韵 思乡

教学反思:

为了避免教师过多“说教”,我设置了问题,导致问题设置有的归于浅显,没有质量。使得对推进课堂往深处发展没有多大作用。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276318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