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普通话等级考试第四项题库
天津普通话等级考试第四项题库
1、我的愿望(或理想)
2、我的学习生活
3、我尊敬的人
4、我喜爱的动物(或植物)
5、童年的记忆
6、我喜爱的职业
7、难忘的旅行
8、我的朋友
9、我喜欢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
10、谈谈卫生与健康
11、我的业余生活
12、我喜欢的季节(或天气)
13、学习普通话的体会
14、谈谈服饰
15、我的假日生活
16、我的成长之路
17、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18、我知道的风俗
19、我和体育
20、我的家乡(或熟悉的地方)
21、谈谈美食
22、我喜欢的节日
23、我所在的集体(学校、机关、公司等)
24、谈谈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
25、谈谈个人修养
26、我喜欢的明星(或其他知名人士)
27、我喜爱的书刊
28、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9、我向往的地方 30、购物(消费)的感受
第二篇:普通话等级考试讲话稿
我向往的地方、难忘的旅行、我的家乡、童年的记忆
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趁“五一黄金周”,我饱览了杭城风光。刚进入杭州城,让我有些失望,我觉得这不像我梦中的杭州,我梦中的杭州是有一幢幢高楼大厦,繁华热闹,可这个杭州总觉得像农村,原来这只是城郊。进了杭州中心,我不禁愣了一下,这比我想象中的杭州美多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像新生的竹笋;一条条马路车水马龙,车子川流不息,可有大城市的风貌了。第一天,我们要参观的景点是被喻为西施的西湖。早上很冷,下起了毛毛细雨,远远望去,似乎给西湖披了一层面纱,蒙蒙胧胧,美丽极了!虽然下着雨,可来观赏西湖的游客还是很多。我们还参观了苏堤,白堤,据说苏堤是苏轼亲自带领杭州人民建造的,白堤上白居易曾在上面作过诗。我们还去了“断桥残雪”,那可是白娘子和许仙曾相会过得地方啊!西湖边上有柳树,它仿佛在给自己梳头,真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呀!西湖真是美不胜收!第二天,我们要参观的景点是动物园,我们首先参观了孔雀,公孔雀的尾巴可长了,五颜六色,像一把七彩的扇子。接着是国宝——大熊猫,这可是稀有的哦!我走了进去,扑入眼帘的是一只大熊猫,它可爱极了!眼圈黑黑的,身体黑白相间,毛软软的,还有两只粗壮的大腿。然后我又去看了蛇,它的身体又细又长,舌头一伸一缩的,又可爱又可怕。我们又去了少年儿童公园。还有大型玩具,我为了锻炼锻炼自己的胆量,就选择了“勇敢者上”玩,启动了,当倒过来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像翻倒了的五味瓶,恐惧,激动,开心一拥而上„„终于停了,我的腿已软了,还发麻。第三天早上,是我们该向杭州离别的时候了,我们在离别之前,去坐了一次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观光电梯。我从一楼上了二十五楼,感觉真好,站在里面,能看见杭州的全景。然后我们又去看了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座桥——钱塘江大桥,雄伟壮观的钱塘江,美丽的滨江公园。钱塘江上波涛汹涌,江上有小船,货轮缓缓驶过,钱塘江虽然美,但无情的江水曾冲走许多人,最多的一天竟冲走八人,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第四天早上九点多,是我们真正离开人间仙境——杭州的时候了,我有点儿依依不舍,因为我望不了那一声声欢笑,那一个个快乐的音符,杭州实在是太美了,美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杭州,我永远忘不了你。
我喜欢的明星、我尊敬的人
“蔡依林”这个名字大家耳熟能详。我喜欢她唱的歌,喜欢她的气质,更喜欢她的精神。许多人看明星们在台上风光无限,每次出场演出费就有好几万;看明星们拍的MV,上面那么精彩的片段、火暴的劲歌热舞,使人倾倒在她们的舞裙下;听明星们的歌,柔美的旋律让人陶醉在音乐的海洋里。可是他们不知道在明星们风光无限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辛酸,又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以前,在音乐频道里,我听了蔡依林的歌——舞娘,这首歌虽然乍看没有特别之处,但MV非常精彩,蔡依林的舞姿令许多人望尘莫及;那一伸一缩的动作,轻盈的舞姿和那矫健的步伐,可谓是柔中带刚。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段彩绸舞,柔软无比的绸带被蔡依林“发挥”得淋漓尽致。那时,我想她可真厉害,要是我肯定不行。后来在网上看到蔡依林的那段彩绸舞是去美国苦练2年的结果。所以我们才能欣赏到那完美无暇的舞蹈,我真是为她感到骄傲。她刻苦勤奋的精神我感到自叹不如。蔡依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一次她发着高烧仍坚持拍新的MV,她悬挂在空中,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在绸带上跳舞,差点因为眩晕摔下来。
正是明星们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才有他们的辉煌片刻。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态度给自己、给老师、给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最后谢谢你,我喜欢的明星—— 蔡依林。蔡依林还为社会做了很多的公益事业。比如九月份的时候,蔡依林在忙着宣传自己202_年新专辑之余特别为“阳光基金会”拍摄公益广告。在台北记者会现场首播了这支由天后蔡依林与12名烧伤、颜损朋友共同拍摄的广告,获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广告片中可以看到伤友和蔡依林一同共舞,画面可爱温馨。广告中蔡依林有一句最重要的开场白“如果我没有这张脸你还会喜欢我吗?”这句话饶富深义,蔡依林自己也非常喜欢。她希望大家能肯定每个人背后的努力,不要只在意一些表面的东西,呼吁大家一起重视“脸部平权主张”,不要歧视他们,要用真心接纳他们。
这就是我喜欢的明星—蔡依林,一个为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具有很高的敬业精神,有爱心的人。
第三篇:普通话等级考试题型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10分)
九 晃 瞒 镶 理 日 容 旬 贰 彼 赐 废 宣 匀 索 始 砣 绝 内 絮 埠 凝 腔 王 颇 牛 怀 挖 磷 梯 瞥 翁 烟 甜 鸣 钉 丙 抛 堆 丛 农 筒 锣 穷 断 患 吨 薛 配 寺 钙 吼 藕 舟 丑 忍 阵 粉 蛇 考 脆 梢 娘 善 肠 蛆 促 捐 贫 框 论 窗 跨 进 表 法 城 争 忙 抓 问 搁 杂 也 赛 腰 则 招 败 车 涩 葬 钢 雄 下 加 癌 拨 块 池
二、读双音节词语50个:
车轴 别扭 顶端 陪葬 失去 邪门儿 加强 往常 胳膊 拼命 问题 比例 表演 一溜儿
病人 内容 农业 宣布 争论 改善 偶尔 次要 迟缓 挖掘 紧迫 飞快 满怀 巴结
寻找 分队 匆忙 豆芽儿 惩罚 白酒 宁日 哨所 敦促 落后 相似 考卷 赛跑 凶狂
瞎抓 同学 黄色 天真 拔尖儿 临床 允许 大量
一、读意境字(共10分)(限时3分钟)
篮、逛、挪、涌、赔、刷、融、矿、得(得到)、蚌(软体动物)、久、凝、多、取、叠、洽、邋、觅、发(发表)、挑(挑战)、龙、骗、坑、稗、辞、妞、辙、喂、否(否定)、脏(脏土)、马、辈、恩、锭、拨、握、摔、嗓、喝(喝水)、准(准确)、森、巧、操、而、索、税、怎、飕、还(还好)、钻(钻研)、苗、朱、蹭、航、苤、忱、损、瞎、混(混合)、杆(电线杆子)、爽、劝、幅、辩、圆、追、剃、奶、空(空气)、横(蛮横)、瘫、惹、鬓、改、舜、戳、润、女、淋(淋浴)、槛(门槛)、训、锄、日、搞、在、羌、虐、软、那(那里)、铺(铺床)、孓、液、工、串、咱、跨、田、颤(颤抖)、沙(沙滩)、巷(小巷)
二、读词语(共20分)(限时3分钟)
供应、棒球、为何、百感、搏斗、加剧、买卖、转达、晨光、愣神儿、裁决、脱离、对方、蘑菇、清早、企图、竞赛、讲座、押当、果木、下颌、等待、要紧、小写、快乐、缺乏、夏天 找茬儿、熟悉、中不溜儿、纸板、风暴、面临、师父、杂技、眼晕看守、彼此、批评、水饺、尖锐、人儿、饲料、展开、前后、科长铁路、音高、好吃(甜的好吃)
一、读单字(共10分)(限时3分钟)
锥 拟 断 扯 您 佘 祭 戈 露(露面)穗 纲 汾 顿 趁 庄 沈 日 艇 降(降低)扣 花 醋 怪 帆 略 欠 熔 嘶 令(命令)阔 缓 玄 蠢 芸 袄 憎 美 洞 省(省略)吏 嘴 安 购 窗 完 坐 如 外 通(通常)甲 硼 柄 暇 矮 又 窄 痱 扁(扁担)掖(掖在怀里)我 拨 满 窜 垧 徐 矢 岳 好(好比)中(中间)浸 浊 补 穹 像 批 敲 侃 还(还好)裂(分裂)茎 苗 才 蜕 信 瓢 求 堰 行(行业)差(很差)念 潮 纳 叠 能 志 娶 搜 乐(乐观)数(数九)
二、读词语(共20分)(限时3分钟)
病号儿 火烧(食品)被窝儿 孙女 叫骂 硫酸 取暖 确实 海军 愣神儿 地道(他干的活真地道)空间 答辩 恍惚 内容泯灭 青蛙 广播 欺骗 约会 乳房 富余 详细 听说 尽量(尽量节约)头发 科研 纯粹 假条 小姨子 菜豆 告别 作者 懒散 成就 产品 恰恰 耳穴 凶恶 船位 恩人 选用 欢迎 滚动 制度 吃亏 邮局 准儿 收藏 破坏
三、选择、判断(共10分)(限时3分钟)
1、读出每组词中的普通话词语(注意:下列每组词语各表达同一概念)
1)裤腿儿 裤脚 2)手镯 镯头3)被头 被子 4)交谈 搭腔5)篮子 篮头 6)血晕 乌青块7)太公 曾祖父 8)养媳妇 童养媳
9)火柴 自来火 10)去年 旧年
2、给下面的名词搭配量词(例如:一条——鱼)
场 件 个 头 匹
棉袄 牛 演出 杯子 马 馒头 事儿 蒜 球赛 布
3、读出符合普通话说法的句子(注意:下列每组说法各表达同一意思)
1)A、快关窗户,别让雨点潲进来。B、快关窗户,别让雨点滂进来。
2)A、这扇门不能关得上。B、这扇门关不上。
3)A、上海快到了。B、上海到快了。
4)A、你这个人很上相。B、你这个人很上照。
5)A、春节在两月份。B、春节在二月份。
四、朗读(共30分)(限时4分钟)
五、说话(共30分)(不得少于3分钟)
普通话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谈话,自由发挥3分钟,一般由考生随机抽取一例,我们收集整理了最后的这些谈话题目,基本都全了,考生门只要充分准备一例,在考试的时候要千方百计的向你准备的那例上靠拢
比方说:你抽取的是<<我的爸爸>>,而你准备的是<<一个愉快的假日>>,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很简单,按照以下步骤:
(1)先介绍你的爸爸
(2)转折(可以这么说:记得有一天,那一天我终生难忘,爸爸陪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日)
(3)开始谈你和你爸爸的度过的愉快假日
1.我的学习生活2.我的业余生活3.我的业余爱好4.我的爸爸5.我的妈妈6.我最尊敬的老师7.我最尊敬的人8.我的童年9.我的一个愿望10.我最要好的朋友11.我喜爱的体育运动 12.最难忘的一件事 13.一次难忘的旅行14.我和电视15.学习普通话的体验16.我的家乡话(或谈谈最熟悉的一种方言)(跟普通话相比,有些什么特点可以从语音、语法、词汇不同的方面选一个侧面)17.家乡新变化(新貌)18.家乡的气候19.家乡的风俗(婚丧礼仪,重要的节日活动,衣食文化)20.家乡风光 21.怎样跟同学(或同事)相处 22.谈谈社会公德 23.谈谈邻里关系 24.漫谈一种自然(风、霜、云、雾、雪)25.给我深刻印象的一部电影 26.我最爱读的小说 27.我最爱听(或最爱唱)的一首歌 28.我看语言美 29.我的拿手菜(色香味与制作)30.记忆深刻的故事(童话、传说)31.广告评说 32.说勤俭 33.谦虚是美德 34.我的职业(或专业)35.我心目中的教师职业 36.我最感兴趣的一件事 37.自然环境和我38.商品质量和我 39.我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 40.我的家庭 41.一个愉快的假日42.一句格言给我的启示43.我所在的集体 44.我的读书生活 45.我的一个梦想46.我最得意的一件事47.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观后感48.谈谈自己对某一社会现象的看法 49.童年趣事 50.我最喜欢的一种花卉(或树木)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还有“说话”一项。这是为了考查应试者在没有文字材料依托的情况下语音、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以及自然、流畅的水平。这不单单是对应试者语言水平的考查,同时也是对应试者心理素质的考验。
因为绝大多数人在即席讲话时,由于紧张或忙于确定说话中心、组织词句而顾此失彼、暴露出许多缺点。因此,在说话训练时,不仅要注意训练成句成段话语语音的自然度,同时也要注意训练用词、造句以及快速思维的能力。
(一)语音自然
所谓“自然”指的是能按照日常口语的语音、语调来说话,不要带着朗诵或背诵的腔调。照道理说,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谁会在日常生活中对着自己的亲朋好友朗诵呢?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方言区不少同志在日常生活中是讲地方话的,除非背书、读报才用普通话。许多同志都是用朗诵来作为学习普通话的主要手段。再加上方言区的同志大多没有机会听到规范的日常口语。久而久之,就把戏剧、朗诵的发音当作了楷模来仿效。这就造成了不少同志在说话时的“朗诵腔”。
其实,仔细考究起来,说话是一种交际手段。人与人交往时贵在真诚,人们希望听到的是亲切、自然、朴实无华的语音。朗诵是一种艺术表演。由于表演的特殊环境(如场子大,观众多,表演者与听众距离远等),它需要进行艺术加工,也允许美化、夸张。这两种语音在发声、共鸣甚至于吐字、节奏等等主面都是各有特点的。它们各有各的用途,不能相互代替。一位名演员下台回家之后,对家人使用的必然是日常口语发音而绝不可能仍然用台词的发音,就是这个道理。
(二)用词恰当
用词恰当首先是要用词规范,不用方言词语。例如有的上海人把“用抹布擦擦桌子”说成“用揩布揩揩台子”,把“自行车”说成“脚踏车”,这就是用词不规范。除此而外,还有三点是应该注意的:
1、多用口语词,少用书面语
在说话时,应该尽可能多用口语词,少用“之乎者也”之类的古语词或“基本上”、“一般说来”之类的书面语、公文用语。汉语书面语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中的词语。这些词语很文雅,很精炼,使用这些古语词可以使语言有庄重的色彩,但同时也就会使语句减少了几分生动和亲切,因此不适合在说话时使用。例如“诸如”常用在公文里,口头上说,不妨改为“比方说„„”更好。“无须乎”也不如“不必”来得生动自然。“午后二时许”就是“下午两点多钟”的意思,但用在小型联欢会上,就不如“下午两点多钟”更为活泼。运用口语词可以使话语显得生动。
我们试看一位学生在讲述自己爱好滑冰时的一段话:所以回到家里呢,我妈看见挺心疼的。但是我说我一定要学会。现在呢,将就着学会了。就是不会转弯,转弯就要摔跟斗。
这段话里全是大白话:“我妈”、“心疼”、“将就着”、“摔跟斗”这些词如果改成书面语,那效果就不一样了,现在试试:
所以回到家里母亲很舍不得。但是我下定了决心要学会。现在已基本上学会了。就是不会转弯,转弯就要跌倒。
2、不用时髦语
社会上常常流行一种“时髦语”。前些年从北方传来“没治了”、“震了”、“盖了帽儿了”、“毙了”(都是“好极了”的时髦说法)。这些年又从港台传来“做骚”(表演)、“挂咪”(告别舞台)、“发烧友”(歌迷)。上海地区又土生土长了“不要太(=太)”、“淘浆糊”、“巴子”等时髦说法。这些时髦语虽然可以风靡一时,但它们是不规范的,因而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满口时髦语不单会削弱语言的表现力,而且只能暴露出说话人素质的低下。
3、避免同音词
在口语中没有文字材料做依托,如果遇到同音现象,就容易造成误解。“向前看”容易被误听为“向钱看”;“期中”也容易被误听为“期终”。因此人们在说话时,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有同音词的语词。据说有人出差到安徽,想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服务员指着一种宽面条问“面皮要不要?”当她听到“不要”的答复时,随口说了一句:“你们上海人来这儿,怎么都是不要面皮的?”想不到这句话引起了旁边站着的一对年轻的上海夫妇极大的愤慨,认为这位服务员侮辱了上海人。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这是方言词语加上同音现象所造成的一场误会。服务员使用了一个方言词“面皮”,而这个词正好与上海话中表示脸面的“面皮”相同。这样一来,原来服务员所讲的意思“不吃宽面条”就被误解为“不要脸”了。由此可见,在口语中避免使用同音词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语句流畅
在口语表达中,语句流畅与否,对表达效果影响很大。语句流畅的,好像行云流水,听起来非常容易理解,而且很有吸引力,也不易疲劳。语句不流畅的,听上去继继续续,不但不容易领会,而且容易疲劳或烦躁,效果就很差了。要使语句流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多用短句,多用单句
在口语中,人们接收信息 息不像看书可以一日十行,句子长一点也可以一眼扫到。听话时语音信号是按线性次序一个挨一个鱼贯而进入耳朵的。如果句子长了,或者结构复杂了,那末当句子末尾进入脑海中时,句子的开头或许已经印象不深了。在听话的人脑子中,句子便不完整。所以,口语中的句子千万不要太长。在作文时,教师往往教导学生要惜墨如金,能够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千万不要讲两句;那末,在讨论口头表达效果时,我们正好要颠倒过来:“凡能够讲两句的,千万不要合并为一句!”同样,能够分拆为单句的,千万不要合成复句,任何欧化句法在口语表达中都是不受欢迎的。就连长修饰语也要尽可能地避免。
2、冗余适当,避免口头禅
口语表达时,有时为了强调某个意思,加深听众的印象,可以采用有目的地重复这种方法。例如我们现在还可以从孙中山先生的讲话录音中听到,他在一次演讲中为了强调国人必须觉醒而一连重复了四次“醒、醒、醒、醒!”这是有计划、有目的地重复,并不是啰嗦。
有些人在说话时会出现机械地无意义重复的现象。例如有的人老是重复一句话的末尾几个音节,甚至于不管这几个音节是否一个词。这种重复时间长了就会令人生厌,再加上“嗯”“啊”就成了官腔。特别是夹在句子中间的“这个”、“的话”、“就是说”等等的口头话,更是一种毫无积极作用的冗余成分,会使语句断断续续,使听众感到语句很不流畅。听这种讲话不但得不到美的享受,而且有一种受折磨的感觉。因此这种口头语是讲话时应该避免的。
但是,我们并不是反对在口语表达中加进一些冗余成分。冗余成分在口语中适当地穿插可以使句子语气舒缓,还可以有助于听众理解。例如以下的几种冗余成分是有积极作用的:
(1)提顿性质的冗余
在语句的主语谓语之间,或者在话题说出之后加一个语气词“呢”(当然不能重读),可以起到提顿作用,使句中多一个停顿,使语气变得舒缓和亲切。例如:这个时候呢活动筋骨也是必要的,所以我就喜欢打乒乓球。不去呢有点抱歉,去呢实在没有兴趣。这两句话中的“呢”都起了提顿的作用,并且也使语句变得舒缓亲切了。
(2)强调性的冗余
这种冗余部分是为了强调句中某一个词。多半用重复的方法来加强信息。例如:何况我们都是同龄人,我们同龄人相处应该是非常融洽的。这句话中后半句重复了“同龄人”。这是为了强调。
(3)解释性的冗余这种冗余是为了使听众更加清楚明白。例如:
近日的上海街头出现了无人售报摊,无人售报摊就是没有人卖报纸的。是靠每一个读者自觉地把钱投进箱子里然后拿一份报纸。
这段话里“无人售报摊”如果写在书面上,应该说很容易理解,但在口头一晃而过时,就难免抓不住要领,特别这是一个新出现的、不熟悉的事物。所以,说话的人先重复了这个词,再加上一段说明,这是因为解释的需要。有时候,在脱口而出之后,觉得说得不够清楚,也可以用原来的语词加上修饰语再重复的方法来地自己的话作某些注解,这也是一种解释性的冗余。例如:就在那天我花了半天的时候制作了,亲手制作了一张卡片。
这句话中后半句“亲手制作”就是说话人为了进一步说明不是一般制作而临时加上去的。口语与书面语相比,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可以边说边修正。这种修正部分常常是通过冗余部分来完成的3、思路清通,符合逻辑
语句的流畅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路是否清通。说不清楚常常是因为想不清楚。当人们从思维(也有人称为“内部语言”)转换为语句(也有人称为“外部语言”)时,正确的程序应该是:
(1)确定说话的中心。
(2)确定最关键的词语。
(3)选定句式。
(4)选定第一句所使用的词语。
当然,(2)与(3)有时次序会互换。但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确定中心和层次肯定在选定第一句所使用的词语之前。也就是说,人们在开口说第一句话之前,心中应该有一个讲话大纲。因此,第一句话,第一个词就有了依据,以后的词和句也有了基调。这时,说话的人便可以“胸有成竹”“出口成章”了。如果说话的人没有按照这个程序行事而是边想边说,并且没有一个确定的中心,“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那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障碍。这些障碍如不能排除,就会造成说话的中断。即使最后能够排除,也会严重地影响听感,造成语句不流畅的感觉。这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的。思维障碍也有不同的类型:
(1)选词困难造成的障碍,例如下边这一句:
他最反对老师的那种——嗯——老师用很多作业——用很多作业来——影响同学的学——影响同学的业余生活。这儿出现的重复和延长显然是因为说话的人没有选出适当的后续词语而形成的思维障碍。
选词障碍有时表现为几次换用,例如下边这一句:
在 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呃——就是说我们一定——呃——应该要注意自己——呃要讲究自己语言的美——语言美就表现出——呃表现在用词上。
这段话中几次停顿、障碍都和选词有关。这位说话者显然有边想边说的习惯。往往在脱口而出之后又感到不合适,再进行修改,这就造成了语言上的不流畅。
(2)由于句法结构的混乱造成的障碍。例如下边这一句就是:
我们国家、国家田径队的马家军自从在世界上扬名以来各种各样的鳖精呵——一开始他们浙江圣达、圣达中华鳖精老——各种各样的鳖精还有甚至什么鸡精啊什么蛇精啊各种各样的精都出来了。
这一句话按说话者的本意重新安排一下应该是这样:自从我们的国家田径队马家军在世界上扬名以来,各种各样的“精”——鳖精、鸡精、蛇精都出来了。
然而,说话的人一开始就用错了“自从”。这样一来,整个的句子变成对马家军的评论。在句子中间又插入了浙江圣达,说到一半又觉得这一点与话题无关,于是又放弃。这样一来,整个句子在逻辑上就混乱不堪了。
(3)由于突然变换说话内容而形成的障碍。使听众感到前言不搭后语。例如下边这段话:
但是现在我们现在的广告就是我记得我刚刚开始看电视的时候有条叫做,十几年前吧十一二年前的时候开,开始看电视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广告一般都是指那种一般都是那种大型的机械呵我记得小时候看电视那个“再向虎山行”它都是广告是那种锅炉啊汽车啊嗯这些这些广告。然后到现在的话十二年以后的话电视里的广告都是那种充斥了比如说六点六点多钟左右的时候都是那种儿童食品广告。
请注意带·的地方。说话人在那儿出现了思维障碍并突然转向。与之相伴随的还有无意义的重复。把整段话搅得一团糟。我们如果支掉多余的部分(下边用横线标出),情况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四)谋篇得法
口头表达的效果,除了语音自然、用词恰当、语句流畅之外,谋篇得法亦是重要的一点。因为既然是表达,就必然有审题、选材、结构方面的问题。审题不当、跑题偏题、无的放矢是不可能说好话的。剪裁不当,当详不详就会表达不清,当简不简又会显得啰嗦。结构不完整不行,结构混乱也不符合要求。在谋篇方面,需注意以下三点:
1、审题准备
我们可以把一段话题加以分类,找出它们的类型来。总起来说,可以把话题分为记叙和议论两大类。在各类中又可以按所记、所议的对象不同分为记人、记事、记生活、记所爱的四种“记”以及论人、论事、论物的三种“论”。由于题目的类型不同,它们的要求也不相同。例如记叙,它要求中心突出、交待清楚,信息丰富。记人的,要有外貌的描述,也要有精神的描述。写事的,时间地点、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要交待。议论的讲话要求立论明确,发挥充分,结构完整,不能有头无尾或者虎头蛇尾。无论是立论或者驳论,都不能中途偷换话题。我们把《测试大纲》中的50个话题概括分类。
上面的分类只是大致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例如有的话题既可以作为记叙,又可以用以作为议论的中心。“我和电视”“自然环境和我”就是两可的话题。还有一些话题,可以从人的角度,也可以从事物的角度去说。例如“我与电视”可以从自己对电视的看法说,也可以从电视对自己的影响说,有一定的灵活性。
2、剪裁合理
在讲话时,应该选取适量的材料,所选的材料应该紧扣中心。要避免拉拉杂杂,离题万里,也要防止无话可说。我们常常听到有的人说话善于组织材料,从容不迫,有条不紊,但也有的人不善于选取材料,说起话来不得要领。例如有的学生讲自己最尊敬的老师,结果把这位老师的优点、缺点一古脑儿全讲了。讲到后来这位同学自己也犯糊涂了,说:“这位老师的许多看法我也不同意„„”听她讲话的同学也糊涂了,不知道她是尊敬这位老师,还是反对这位教师。这就是取材芜杂造成的后果。还有许多同学则相反,他们不善发挥,三两句一说,我觉得该说的都说完了。有位学生讲《商品质量和我》,翻来覆去就是“商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教师启发他说“我”,他就说“商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这就是我的看法呀”。其实联系到“我”可以讲培养人才,质量不达标,后患无穷,也可以讲述自己遭假冒
伪劣产品之害的故事。这就是剪裁毛病中的“贫乏”。
3、结构完整
无论是记叙或是议论,讲话还有个结构问题。一篇讲话结构完整,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否则就会感到残缺不全,影响效果。
结构与话题有关,不同的话题有不同的结构。大体说来,议论性的讲话多少有点像即席演讲。它应该有一个小小的开场白,讲清自己所讲的话题,然后进入主体。主体部分应该摆出自己的观点。结论部分应该应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并把自己的观点强调一下以使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一位学生谈自然现象,她选择了雨,从雨谈到水,说话时在解题部分抓住人们对自然的奥秘谈起,谈到变化无穷的自然。接着话锋一转,就谈到自然界中最平常,然而又变化很大,对生命影响极大的水,这就引入了正题。主体部分详述水的各种姿态:上天入地,雨雪云露,水与人类生命的密切关联,甚至人生的哲理。结论部分谈到自己受到水的启示,想到要在自己的性格中学习水的能方能圆的灵活性;还要学习水的宽容性,包容性。这是结构较为成功的例子。
记叙性的讲话也要解题,自然地引入了主体后,要详细地交代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信息要丰富,条理要清楚,结语部分可以用总结方式,也可用感情交流的方法。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10分)
披 饿 街 歌 日 坡 雪 科 缩册麻旅季池利思砸租撇(开)奶 蛆 漱 碑 藕 镖 勺 雁 瞟 剜(腥)臊月套歪跳位摔药岁篮桥 爹 怀 财 袄 否 暂 钩串 群(鹬)蚌癣闩秦裆碱邢脓润凝 晕(车)电 夏 矿 软 先 准 信 人 花 拽(住)罐嫩权狂翁坑荒绒增(小)巷 鳃 哑 哇 铐 釉 淌 庸 舔 迥(大)佛 奖跟寸冬山走二上牛(肮)脏 注: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占总分的10%,即10分。读错一个字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0.1分,读音有缺陷每个字扣0.05分。一个字允许读两遍,即应试人发觉第一次读音有口误时可以改读,按第二次读音评判。时间为3分钟,超时扣分(3-4分钟扣0.5分,4分钟以上扣0.8分)。
二、读双音节词语50个(20分)
存在窗户抽象尾巴老板同盟聘请恳切扰乱绿化
耳朵苹果纠正承认庄稼耍弄蘑菇角色暴虐会计
大伙儿非常美好否则解放隧道快餐脉搏墨水儿落选
左右突击批准蜜蜂有点儿喧嚷时光小曲儿司法善良
边卡汤圆凉爽俊俏王冠拥戴琼脂迥然讹诈昂首
注:考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和上声变调、儿化韵、轻声的读音。占总分的20%,即20分。读错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0.2分,读音有明显缺陷每次扣0.1分。时间3分钟,超时扣分(3-4分钟扣1分,4分钟以上扣1.6分)。
三、朗读(30分)抽签选定篇目
从1_50号作品中抽签选定朗读材料.考查应试人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水平,重点考查语音、连读音变(上声、“一”、“不”)、语调(语气)等项目。占总分的30%,即30分。时间为4分钟,超过4分钟30秒以上扣1分。
四、说话(40分)抽签选定篇目
考查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以单向说话为主,必要时辅以主试人和应试人的双向对话。应试人根据抽签选定话题,说4分钟(不少于3分钟,说满4
分钟主试人将请应试人停止。)此项成绩占总分的40%,即40分,其中包括:
(1)语音面貌占30%,即30分。其中档次为:
一档 30分 语音标准; 二档 27分 语音失误在10次以下,有方音不明显;
三档 21分 语音失误10以下,但方言比较明显;或方音不明显,但语音失误大致在10——15次之间;四档 18分 语音失误在10——15次之间,方音明显; 五档 15分 语音失误超过15次,方音明显;六档 12分 语音失误多,方音重。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占5%,即5分。其中档次为:
一档 5分 词汇、语法合乎规范;二档 4分 偶有词汇或语法不符合规范的情况;
三档 3分 词汇、语法屡有不符合规范的情况:
(3)自然流畅程度占5%,即5分,其中档次为:
一档 5分 自然流畅;二档 4分 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类似背稿子的现象);
三档 3分 语速不当,说话不连贯;说话时间不足,必须由主试人用双向谈话加以弥补。
第四篇:普通话考试等级标准
(一)行业标准
根据各行业的规定,有关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标要求如下:
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外教育单位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其中语文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 高等学校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其中现代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对外汉语教学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报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师范类专业以及各级职业学校的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
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甲等,其他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规定执行。
话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表演、配音演员,播音、主持专业和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一级。公共服务行业的特定岗位人员(如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等),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普通话水平应达标人员的年龄上限以有关行业的文件为准。
(二)等级标准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划分 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全国统一标准。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根据在测试中所获得的分值确定。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如下:
一 级
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 级
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zh-j、送气不送气、i-ü 不分、保留浊塞音、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三 级
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
(三)测试大纲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大纲》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是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全国统一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内容全部来自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大纲》内容包括:
1、普通话语音分析,对普通话声韵调简要、准确的描写和介绍,以指导读者学习普通话。这部分内容不属于测试范围。
2、提供了常用词语(词表),分表
一、表二排列。表一根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办公室和汉语水平考试部刊布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部分词语编制,共8455条。表二选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中部分常用词语,共15496条。这些词语能基本满足一般口语交际和正确朗读一般书面材料的需要,是测试的范围之一。测试时,分读单音节字词和读双音节词语两个测试项。其中,从表一选用的词语占60%,从表二选用的词语占40%。
3、提供了部分方言区和普通话不一致的常用词语和短句对照,测试时,选取部分用来测评应试者普通话词汇汉语法的掌握情况。
4、提供50篇朗读材料按顺序编为1-50号,供朗读测试用。测试时,应试者随机抽2个号,确定其中1篇进行测试。
5、列举1-50号题目,作为说话测试的话题。测试时,应试者随机抽2个号,确定其中1个话题进行说话测试。
6、《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总论中还阐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和特点,规定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制卷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办法。因此,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大纲》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训练,才由基础由条件接受测试。
(四)试卷介绍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五个测试项构成,总分为100分。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限时3分钟,占10分。目的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限时3分钟,占20分。目的是出考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判断测试,限时3分钟,占10分。目的主要是考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的程度。
(4)、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
(5)、说话,时间不少于3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等级证书
应试者经过测试,即可获得《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制作。证书内将记录应试者的测试成绩和相应的等级。证书全国通用,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后,需经测试后取得新的等级证书。
一、测试的名称、性质、方式
(五)测试范围和分数标准
本测试定名为“普通话水平测试”(PUTONGHUA SHUIPING CESHI,缩写为PSC)。
普通话水平测试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本大纲规定测试的内容、范围、题型及评分系统。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口试方式进行。
二、测试内容和范围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范围是国家测试机构编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
三、试卷构成和评分
试卷包括5个组成部分,满分为100分。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限时3.5分钟,共1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
(1)100个音节中,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100个音节中,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每个韵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2次,4个声调出现次数大致均衡。
(3)音节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
(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
(1)词语的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声母、韵母、声调出现的次数与读单音节字词的要求相同。
(3)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3个,上声与非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4个,轻声不少于3个,儿化不少于4个(应为不同的儿化韵母)。
(4)词语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
(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1分。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三)选择判断[注],限时3分钟,共10分。
1.词语判断(10组)
(1)目的:测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词语的规范程度。
(2)要求: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列举10组普通话与方言意义相对应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由应试人判断并读出普通话的词语。
(3)评分:判断错误,每组扣0.25分。
2.量词、名词搭配(10组)
(1)目的:测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量词和名词搭配的规范程度。
(2)要求: 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列举10个名词和若干量词,由应试人搭配并读出符合普通话规范的10组名量短语。
(3)评分:搭配错误,每组扣0.5分。
3.语序或表达形式判断(5组)
(1)目的: 测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语法的规范程度。
(2)要求: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列举5组普通话和方言意义相对应,但语序或表达习惯不同的短语或短句,由应试人判断并读出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的表达形式。
(3)评分:判断错误,每组扣0.5分。
选择判断合计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答题时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如判断错误已经扣分,不重复扣分。
(四)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共3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音变、停连、语调以及流畅程度。2.要求:
(1)短文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中选取。
(2)评分以朗读作品的前400个音节(不含标点符号和括注的音节)为限。3.评分:
(1)每错1个音节,扣0.1分;漏读或增读1个音节,扣0.1分。
(2)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
(3)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4)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5)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6)超时扣1分。
(五)命题说话,限时3分钟,共3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2.要求:
(1)说话话题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中选取,由应试人从给定的两个话题中选定1个话题,连续说一段话。
(2)应试人单向说话。如发现应试人有明显背稿、离题、说话难以继续等表现时,主试人应及时提示或引导。
3.评分:
(1)语音标准程度,共20分。分六档:
一档:语音标准,或极少有失误。扣0分、0.5分、1分。
二档: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有方音但不明显。扣1.5分、2分。
三档: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但方音比较明显;或语音错误在10次-15次之间,有方音但不明显。扣3分、4分。
四档:语音错误在10次-15次之间,方音比较明显。扣5分、6分。
五档:语音错误超过15次,方音明显。扣7分、8分、9分。
六档:语音错误多,方音重。扣10分、11分、12分。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5分。分三档:
一档:词汇、语法规范。扣0分。
二档:词汇、语法偶有不规范的情况。扣0.5分、1分。
三档:词汇、语法屡有不规范的情况。扣2分、3分。
(3)自然流畅程度,共5分。分三档:
一档:语言自然流畅。扣0分。
二档:语言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背稿子的表现。扣0.5分、1分。
三档:语言不连贯,语调生硬。扣2分、3分。
说话不足3分钟,酌情扣分:缺时1分钟以内(含1分钟),扣1分、2分、3分;缺时1分钟以上,扣4分、5分、6分;说话不满30秒(含30秒),本测试项成绩计为0分。
四、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确定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发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确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依据。测试机构根据应试人的测试成绩确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发相应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个二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其中:
97分及其以上,为一级甲等;
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为一级乙等;
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 92分,为二级甲等;
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为二级乙等;
说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可以根据测试对象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免测“选择判断”测试项。如免测此项,“命题说话”测试项的分值由30分调整为40分。评分档次不变,具体分值调整如下:
(1)语音标准程度的分值,由20分调整为25分。
一档:扣0分、1分、2分。
二档:扣3分、4分。
三档: 扣5分、6分。
四档: 扣7分、8分。
五档: 扣9分、10分、11分。
六档: 扣12分、13分、14分。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的分值,由5分调整为10分。
一档:扣0分。
二档:扣1分、2分。
三档:扣3分、4分。
(3)自然流畅程度,仍为5分,各档分值不变。单位:郑州新现代学校
(六)样卷
北京市, 水平, 普通话, 样卷, 测试
单位: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10分)
九 晃 瞒 镶 理 日 容 旬 贰 彼 赐 废 宣
匀 索 始 砣 绝 内 絮 埠 凝 腔 王 颇 牛
怀 挖 磷 梯 瞥 翁 烟 甜 鸣 钉 丙 抛 堆
丛 农 筒 锣 穷 断 患 吨 薛 配 寺 钙 吼
藕 舟 丑 忍 阵 粉 蛇 考 脆 梢 娘
蛆 促 捐 贫 框 论 窗 跨 进 表 法
忙 抓 问 搁 杂 也 赛 腰 则 招 败
葬 钢 雄 下 加 癌 拨 块 池
二、读双音节词语50个:
车轴 别扭 顶端 陪葬 失去 邪门儿 加强
往常 胳膊 拼命 问题 比例 表演 一溜儿
病人 内容 农业 宣布 争论 改善 偶尔
次要 迟缓 挖掘 紧迫 飞快 满怀 巴结
寻找 分队 匆忙 豆芽儿 惩罚 白酒 宁日
哨所 敦促 落后 相似 考卷 赛跑 凶狂
瞎抓 同学 黄色 天真 拔尖儿 临床 允许
大量
三、朗读作品:
四、说话:
善 肠 城 争 车 涩
第五篇: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
全国各地的普通话等级考试时间大约都在五月和十月。
普通话等级考试介绍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194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至现年满18岁(个别可放宽到16岁)之间的下列人员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 中小学教师
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师
师范院校毕业生(高等院校里,首先是文科类毕业生)
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以及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
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申请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
行业标准
根据各行业的规定,有关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标要求如下:
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外教育单位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其中语文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 高等学校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其中现代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对外汉语教学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报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师范类专业以及各级职业学校的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
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甲等,其他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规定执行。
话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表演、配音演员,播音、主持专业和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一级。
公共服务行业的特定岗位人员(如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等),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普通话水平应达标人员的年龄上限以有关行业的文件为准。
等级标准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划分 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全国统一标准。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根据在测试中所获得的分值确定。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如下: 一 级 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二 级
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zh-j、送气不送气、i-ü 不分、保留浊塞音、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三 级
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
测试大纲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大纲》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是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全国统一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内容全部来自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大纲》内容包括:
1、普通话语音分析,对普通话声韵调简要、准确的描写和介绍,以指导读者学习普通话。这部分内容不属于测试范围。
2、提供了常用词语(词表),分表
一、表二排列。表一根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办公室和汉语水平考试部刊布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部分词语编制,共8455条。表二选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中部分常用词语,共15496条。这些词语能基本满足一般口语交际和正确朗读一般书面材料的需要,是测试的范围之一。测试时,分读单音节字词和读双音节词语两个测试项。其中,从表一选用的词语占60%,从表二选用的词语占40%。
3、提供了部分方言区和普通话不一致的常用词语和短句对照,测试时,选取部分用来测评应试者普通话词汇汉语法的掌握情况。
4、提供50篇朗读材料按顺序编为1-50号,供朗读测试用。测试时,应试者随机抽2个号,确定其中1篇进行测试。
5、列举1-50号题目,作为说话测试的话题。测试时,应试者随机抽2个号,确定其中1个话题进行说话测试。
6、《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总论中还阐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和特点,规定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制卷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办法。因此,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大纲》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训练,才由基础由条件接受测试。
试卷介绍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五个测试项构成,总分为100分。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限时3分钟,占10分。目的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限时3分钟,占20分。目的是出考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判断测试,限时3分钟,占10分。目的主要是考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的程度。
(4)、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
(5)、说话,时间不少于3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等级证书
应试者经过测试,即可获得《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制作。证书内将记录应试者的测试成绩和相应的等级。证书全国通用,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后,需经测试后取得新的等级证书。
报名方式
市测试中心组织对本市广电系统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社会各界各类自愿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
广电系统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测试由广电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组织报名; 非统一组织的社会各界各类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每2个月组织一次,由应试人本人到市测试中心报名。报名时应携带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和近期二寸免冠报名照一张。
各区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语委办)组织本区县内的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一般每年组织两场。测试前,由区县语委办统一到市测试中心报名。
特别提醒: 按国家语委的文件规定,报名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必须是在前5个月内,没有参加过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也就是前后两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5个月。测试大纲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大纲》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是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全国统一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内容全部来自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大纲》内容包括:
1、普通话语音分析,对普通话声韵调简要、准确的描写和介绍,以指导读者学习普通话。这部分内容不属于测试范围。
2、提供了常用词语(词表),分表
一、表二排列。表一根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办公室和汉语水平考试部刊布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部分词语编制,共8455条。表二选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中部分常用词语,共15496条。这些词语能基本满足一般口语交际和正确朗读一般书面材料的需要,是测试的范围之一。测试时,分读单音节字词和读双音节词语两个测试项。其中,从表一选用的词语占60%,从表二选用的词语占40%。
3、提供了部分方言区和普通话不一致的常用词语和短句对照,测试时,选取部分用来测评应试者普通话词汇汉语法的掌握情况。
4、提供50篇朗读材料按顺序编为1-50号,供朗读测试用。测试时,应试者随机抽2个号,确定其中1篇进行测试。
5、列举1-50号题目,作为说话测试的话题。测试时,应试者随机抽2个号,确定其中1个话题进行说话测试。
6、《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总论中还阐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和特点,规定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制卷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办法。因此,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大纲》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训练,才由基础由条件接受测试。
试卷介绍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五个测试项构成,总分为100分。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限时3分钟,占10分。目的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限时3分钟,占20分。目的是出考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判断测试,限时3分钟,占10分。目的主要是考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的程度。
(4)、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
(5)、说话,时间不少于3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