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施工日志范本(隧道)
施工日记记录内容
(隧道专业)
填写说明:
1、为规范各技术人员的施工日志记录工作,确保施工日志记录如实、全面反映工程施工全过程中的质量、进度、安全和环水保情况,现就路基、桥涵、隧道等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中日常现场检查项目和内容,编制出施工日志应该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印发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2、施工日志填写要求:及时、真实、详尽、字迹清楚,条理清楚,用碳素墨水填写,不得缺页,施工日志每本60页,不一定每天只记1页,如果内容较多,也可记多页,每月也不一定只记一本;禁止撕去其中任何一页。
3、有关栏目填写说明及要求
1)气候方面:主要包括当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晴、阴、雾、雨、雪、风等,必须填写,具体当天气候可在网上查询,也可咨询施工单位调度。用以控制不同季节及不良气候施工时应采取的措施,如:大体积砼施工的控制。
2)技术人员填写后,技术员由技术负责人定期检查;每月记录完毕后定期交由工程部保存。每月检查不得少于2次。
3)施工日志在记录中要注意时效性,每日完成的技术工作要在当日记录,不能拖延。在填写时还要注意闭合问题,日记内容不仅与技术工作联系单(通知单)、旁站记录、平行检测记录以及报验资料闭合,日记本身还要自身闭合,还要与其他记录人员的闭环,如:工地检查,会议,学习等。
4、本次制定隧道专业施工日志填写内容,也作为技术工程师日常技术检查的项目参考。
5、各分站技术人员记录施工日志时不一定局限于本次列出的项目,但不能少于列出的内容;如果认为需要补充,可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施工日志应该记录的内容、格式
(一)工序质量方面
1、人员,设备、原材料进出场情况:
架子队领班: 技术员: 质检员 安全员 试验员 测量人员 施工现场人员: 施工工班: 施工设备: 爆破工:
材料进出场情况:原材料进场的品种、数量场地、拟用部位、及见证检验情况。
2、上导坑开挖:
上导坑:掘进 米,桩号,累计 米。围岩状况描述:围岩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有无裂隙水或涌水现象,是否有明显的变化,围岩是否与设计相符等。
开挖质量描述:有无大的超欠挖现象,超挖最大有多少,是光面爆破的要有炮眼残痕率,两茬炮错台是否符合要求等。
初喷内容:初喷厚度 cm。
3、上导坑初期支护:
1)立拱架几榀,间距 cm cm cm。
安装质量描述:垂直度:,接头垫板密实,螺栓已上紧。2)锚杆:直径:φ22(25),设计长度: m,实测长度: m(最少列三组数据,可多列几根)设计根数,实际根数: 间距:纵向 横向,角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质量:注浆饱满。
3)钢筋网:钢筋直径:φ8(6),网格尺寸:(最少三组数据),铺设质量:搭接宽度,与锚杆等其他装置连接牢固。
4)喷射砼:厚度 cm cm cm,平整度 强度(是否取试件,记录试件的时间、部位、桩号等)。
4、中导开挖、初期支护、下导开挖、初期支护 仰拱开挖、初期支护
所有内容同上,左侧、右侧分别记录,桩号独立。
5、仰拱浇筑:
桩号,设计强度等级,记录: 1)基底清理情况描述。
2)砼坍落度 扩展度 等检测数据。3)砼厚度
浇筑过程描述:(浇筑工艺是否规范,振捣情况描述等)4)强度:见证取试件,要记录桩号、时间等。
6、防水板:
1)基面处理情况描述:有无锚杆或钢筋头外露,有无其他尖锐的物件可能导致防水板破损等。
2)防水板焊接质量:是否采用双缝焊接,搭接宽度 3)防水板的固定:固定点间距、是否按照初期支护表面起伏合理预留松弛度等。
4)防水板焊接质量检验:检查有无假焊、漏焊、焊焦、焊穿等充气检查:如充气0.25Mpa,放置20分钟,压力下降小于10%(即压力不低于0.225Mpa)。
7、二次衬砌:
1)台车就位情况:(和上一模接茬是否严实,有无可能出现错台。检查承包人提供的台车就位中线、高程测量资料并记录)。
2)台车支撑是否牢固简单描述:(包括台车自带支撑和增加的临时支撑)。
3)模内砼基面检查(是否有杂物、积水、淤泥等)。4)采用的砼配合比 是否与批复的配合比相符。5)止水带安装情况:(种类是否符合设计?固定是否?位置是否准确等?)
6)浇筑过程描述:(浇筑过程是否规范?振捣情况描述)。7)坍落度检测 cm.。
8)强度:(见证留取试件,记录试件时间、桩号、部位等)。9)厚度: 尺量台车到初期支护距离或从堵头模板直接量取。
8、二衬钢筋:
1)钢筋直径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钢筋间距:主筋 箍筋 3)绑扎或焊接质量描述:(绑扎是否牢固?焊缝宽度、焊接长度 是否符合要求?焊渣是否清理,有无烧伤钢筋现象等)。
4)钢筋接头:(同一截面上钢筋接头数量不得大于总数的50%)接头错开间距:。
9、监控量测:(如果当天有)
1)量测点布设情况:记清桩号和部位。
2)对哪些桩号和部位的监控量测点进行了哪些项目的量测。
10、超前地质预报(如果当天做):
1)采用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或其他手段仪器或设备。2)多预报过程简单描述:布点情况,预报部位等。
11、超前水平钻(如果当天做)
1)设备数量,长度,人员数量,起止时间等。以上工序存在问题:(如果有)要求:有存在问题必须有要求(整改措施);如发出书面通知单或联系单,要在日记上记录清楚通知单或联系单的编号。
整改结果:有要求就必须有整改结果,就以上问题和要求进行闭合,如果有通知单或联系单的在整改完毕后的当天日记中闭合。
(二)安全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有)要求:有存在问题必须有要求,如发出书面通知单或联系单、要在日记上记录清楚通知单或联系单的编号与报告内容简述。
整改结果:有要求就必须有整改结果,就以上问题和要求进行闭合,如果有通知单或联系单的在整改完毕后的当天日记中闭合。
(三)上级检查:(如果有):谁来检查的,在检查过程中提出哪些 问题、指示、要求等。
整改情况:针对上级检查提出的问题进行闭合,哪天整改完,哪天闭合。
第二篇:隧道施工日志填写要求
隧道施工技术员日志填写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隧道施工技术员日记填写,现将具体要求明确如下:
1、隧道开挖:
①进洞前,检查记录边仰坡刷坡防护和防排水情况。检查弃渣场 挡防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记录导向墙施工、超前大管棚布管数量、孔深、钢管规格、钢花管制作、同一断面接头比例和接头间距、砂浆配合比及注浆压力。
② 进洞后,记录当天开挖段落桩号,检查开挖工法,隧道开挖工 法必须与设计相符。如与设计图纸明确的工法不一致,应在完善变更设计手续后再施工。
③初喷混凝土前,应检查记录掌子面围岩状况,进行简要地质描述(岩性、围岩完整状态、节理发育、层状岩层厚度、有无软弱夹层,渗水情况等),判定围岩级别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Ⅱ及和Ⅲ级围岩还应检查记录光爆效果。
④初喷混凝土时,检查是否使用湿喷机,记录初喷混凝土厚度。
⑤检查炸药库设置、民爆用品安全管理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⑥隧道通过洞顶冲沟段,开挖之前应督促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地表注浆,并旁站施工。
2、初期支护:
技术员工程师应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①检查记录型钢钢架或格栅钢架规格型号,实测钢架间距、连接板的尺寸、孔径和孔距,实测纵向拉筋间距,检查拱架与岩壁间,以及拱脚是否垫实,记录锁脚锚管的规格、数量、打入角度、是否压浆。检查记录钢筋网片规格和搭接长度。
②检查记录超前小导管规格、长度、根数、角度和是否压浆。③检查记录系统锚杆规格及数量:可以记录当天开挖段落内打入系
统锚杆数量的累加值。所有锚杆应设置锚垫板。
④检查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检查是否使用湿喷机。初期支护表面应平整,无空鼓或裂缝,表面平整度允差:侧壁5㎝,拱部7㎝。
记录喷射混凝土厚度实测值。喷射混凝土平均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值,检查点数的80﹪及以上应大于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最小厚度值不小于设计厚度的2/3。
⑤检查超欠挖情况:
督促施工单位使用全站仪或激光断面仪检测隧道超欠挖情况。隧道开挖须根据围岩级别预留适当的围岩变形量。
隧道开挖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侵入衬砌每1㎡不大于0.1㎡,高度不大于5㎝,拱脚至墙脚以上1米范围内严禁欠挖。
超挖部位应采用喷射混凝土填平,防止钢架背后出现空洞;如有空洞应注浆回填,避免形成病害。
技术员工程师应检查记录超欠挖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处治。⑥检查洞内外监控量测布点是否规范,埋设是否牢固,是否按规定频率进行观测。
围岩监控量测断面间距按Ⅲ级围岩30米,Ⅳ及围岩20米,Ⅴ及围岩10米执行。
在每次签认监控量测记录时,应核对浅埋段地表沉降量、拱顶沉降量,以及拱脚收敛数据。从而判断围岩是否趋于稳定,初支措施是否足够,初支是否侵限。
⑦隧道掘进长度大于150米时,必须采用轴流风机进行强制式送风,技术员工程师应监督施工单位隧道通风专项方案的实施。
3、仰拱及二衬施工:
①二衬施工顺序须符合仰拱先行原则,拱墙整体一次浇筑。②浇筑仰拱混凝土之前,应检查隧底有无虚渣、杂物、泥浆和积水,并用高压风将隧底吹净;检查记录仰拱钢筋规格、间距实测值和钢筋焊接质量;检查施工缝中埋式止水带和钢边止水带的铺设及接头处理是否正确;浇筑混凝土前,现场技术员应核对混凝土出料单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原材料检验及配合比由试验工程师负责监管),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现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旁站仰拱施工。
仰拱到掌子面距离和二衬到掌子面距离必须符合安全距离的强制性规定,技术员工程师每班必须检查、记录。
③铺设防水板前,技术员工程师应检查初期支护的渗漏水情况,视具体情况采取局部注浆或埋设盲管引排等措施防治。
④检查记录土工布和防水板铺设质量
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预留适当松弛度。技术员工程师应检查记录
防水板的搭接宽度实测值,检查焊缝质量。
⑤在二衬混凝土施工前,可从台车混凝土窗口再次尺量实测,记录二衬混凝土厚度实测值。
⑥浇筑二衬混凝土前,现场技术员应检查混凝土运输罐车数量、混凝土输送泵及振捣机构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核对混凝土出料单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原材料检验及配合比由试验工程师负责监管),现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旁站二衬混凝土施工,填写旁站记录。
4、明洞及洞门施工
建议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①一般洞口段围岩较差,个别隧道偏压,存在塌滑和落石风险。技术员工程师应经常检查记录边、仰坡的稳定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及早施工明洞及洞门,可以规避风险,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②明洞施工前,须按设计要求完成边坡防护工程,完善防排水系统;明洞开挖施工中,应经常检查边坡稳定;长度大于10米的明洞应分层、分段开挖,严禁拉通槽,以免造成边坡失稳。
③技术员工程师应检查记录明洞的仰拱、二衬钢筋计混凝土施工及防水板铺设质量。检查项目和暗洞相同。
④旁站洞门端墙、翼墙和挡土墙地基承载力检测,并记录。
5、超前地质预报
①技术员工程师应认真研究设计资料,进行地质核对,研究隧道风险评估资料和风险处理措施,认真审批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仪器设备配置和预报人员资质。
②本项目隧道多为浅埋短隧道。主要风险为塌方落石、涌水涌泥,以及毗邻既有铁路、公路的安全运营。
超前地质预报的常用方法是:地质调查法、地震波检测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以及超前水平钻。
③现场技术员应监督施工单位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的实施,检查记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时间、预报方法、所用设备类型和数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能力,超前地质预报有效距离,以及预报的数据采集和结论意见。
说明:文中黑体字为技术员工程师需要检查记录的内容。
第三篇:隧道施工监理日志填写要求
隧道施工监理日志填写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隧道施工监理日记填写,现将具体要求明确如下:
1、隧道开挖:
①进洞前,检查记录边仰坡刷坡防护和防排水情况。检查弃渣场 挡防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记录导向墙施工、超前大管棚布管数量、孔深、钢管规格、钢花管制作、同一断面接头比例和接头间距、砂浆配合比及注浆压力。
② 进洞后,记录当天开挖段落桩号,检查开挖工法,隧道开挖工 法必须与设计相符。如与设计图纸明确的工法不一致,应在完善变更设计手续后再施工。
③初喷混凝土前,应检查记录掌子面围岩状况,进行简要地质描述(岩性、围岩完整状态、节理发育、层状岩层厚度、有无软弱夹层,渗水情况等),判定围岩级别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Ⅱ及和Ⅲ级围岩还应检查记录光爆效果。
④初喷混凝土时,检查是否使用湿喷机,记录初喷混凝土厚度。
⑤检查炸药库设置、民爆用品安全管理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⑥隧道通过洞顶冲沟段,开挖之前应督促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地表注浆,并旁站施工。
2、初期支护:
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①检查记录型钢钢架或格栅钢架规格型号,实测钢架间距、连接板的尺寸、孔径和孔距,实测纵向拉筋间距,检查拱架与岩壁间,以及拱脚是否垫实,记录锁脚锚管的规格、数量、打入角度、是否压浆。检查记录钢筋网片规格和搭接长度。
②检查记录超前小导管规格、长度、根数、角度和是否压浆。③检查记录系统锚杆规格及数量:可以记录当天开挖段落内打入系
统锚杆数量的累加值。所有锚杆应设置锚垫板。
④检查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检查是否使用湿喷机。初期支护表面应平整,无空鼓或裂缝,表面平整度允差:侧壁5㎝,拱部7㎝。
记录喷射混凝土厚度实测值。喷射混凝土平均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值,检查点数的80﹪及以上应大于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最小厚度值不小于设计厚度的2/3。
⑤检查超欠挖情况:
督促施工单位使用全站仪或激光断面仪检测隧道超欠挖情况。隧道开挖须根据围岩级别预留适当的围岩变形量。
隧道开挖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侵入衬砌每1㎡不大于0.1㎡,高度不大于5㎝,拱脚至墙脚以上1米范围内严禁欠挖。
超挖部位应采用喷射混凝土填平,防止钢架背后出现空洞;如有空洞应注浆回填,避免形成病害。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记录超欠挖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处治。⑥检查洞内外监控量测布点是否规范,埋设是否牢固,是否按规定频率进行观测。
围岩监控量测断面间距按Ⅲ级围岩30米,Ⅳ及围岩20米,Ⅴ及围岩10米执行。
在每次签认监控量测记录时,应核对浅埋段地表沉降量、拱顶沉降量,以及拱脚收敛数据。从而判断围岩是否趋于稳定,初支措施是否足够,初支是否侵限。
⑦隧道掘进长度大于150米时,必须采用轴流风机进行强制式送风,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施工单位隧道通风专项方案的实施。
3、仰拱及二衬施工:
①二衬施工顺序须符合仰拱先行原则,拱墙整体一次浇筑。②浇筑仰拱混凝土之前,应检查隧底有无虚渣、杂物、泥浆和积水,并用高压风将隧底吹净;检查记录仰拱钢筋规格、间距实测值和钢筋焊接质量;检查施工缝中埋式止水带和钢边止水带的铺设及接头处理是否正确;浇筑混凝土前,现场监理应核对混凝土出料单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原材料检验及配合比由试验工程师负责监管),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现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旁站仰拱施工。
仰拱到掌子面距离和二衬到掌子面距离必须符合安全距离的强制性规定,监理工程师每班必须检查、记录。
③铺设防水板前,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初期支护的渗漏水情况,视具体情况采取局部注浆或埋设盲管引排等措施防治。
④检查记录土工布和防水板铺设质量
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预留适当松弛度。监理工程师应检查记录 防水板的搭接宽度实测值,检查焊缝质量。
⑤在二衬混凝土施工前,可从台车混凝土窗口再次尺量实测,记录二衬混凝土厚度实测值。
⑥浇筑二衬混凝土前,现场监理应检查混凝土运输罐车数量、混凝土输送泵及振捣机构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核对混凝土出料单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原材料检验及配合比由试验工程师负责监管),现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旁站二衬混凝土施工,填写旁站记录。
4、明洞及洞门施工
建议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①一般洞口段围岩较差,个别隧道偏压,存在塌滑和落石风险。监理工程师应经常检查记录边、仰坡的稳定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及早施工明洞及洞门,可以规避风险,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②明洞施工前,须按设计要求完成边坡防护工程,完善防排水系统;明洞开挖施工中,应经常检查边坡稳定;长度大于10米的明洞应分层、分段开挖,严禁拉通槽,以免造成边坡失稳。
③监理工程师应检查记录明洞的仰拱、二衬钢筋计混凝土施工及防
水板铺设质量。检查项目和暗洞相同。
④旁站洞门端墙、翼墙和挡土墙地基承载力检测,并记录。
5、超前地质预报
①监理工程师应认真研究设计资料,进行地质核对,研究隧道风险评估资料和风险处理措施,认真审批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仪器设备配置和预报人员资质。
②本项目隧道多为浅埋短隧道。主要风险为塌方落石、涌水涌泥,以及毗邻既有铁路、公路的安全运营。
超前地质预报的常用方法是:地质调查法、地震波检测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以及超前水平钻。
③现场监理应监督施工单位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的实施,检查记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时间、预报方法、所用设备类型和数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能力,超前地质预报有效距离,以及预报的数据采集和结论意见。
说明:文中黑体字为监理工程师需要检查记录的内容。
第四篇:隧道监理日志
日期: 202_ 年 11 月 30 日
天气:晴
施工情况:
技术员:谢涛
质检员:高博
安全员:刘军
试验员:王炎
工班长:鲍立新,施工人员25人。
材料:锚杆、钢筋、拱架、砼等。
机械:挖机、装载机、出渣车、湿喷机。材料机械设备满足施工要求
试验及检测情况
初支喷砼制作试件2组,试件编号:xk218cz20111108 仰拱制作砼试件2组,试件编号: 二衬制作砼试件2组,试件编号:
监理情况:
掌子面围岩为千枚岩,局部云母含量较高,泥质胶结,锤击声哑,留有凹痕,手可掰开,易击碎,岩体受构造影响严重,表现为褶曲状,岩体破碎至极破碎,多为角砾状,层间结合差,地下水不发育,围岩易坍塌,经判定为V加围岩,与设计相符,采用三台阶法开挖。
开挖支护:上导:DK154+824.0~DK154+821.6
中导:DK154+835.2~DK154+833.6左
DK154+832.0~DK154+830.4右
下导:DK154+840.0~DK154+838.4左
DK154+836.8~DK154+835.2右 仰拱开挖:DK154~~~~~~~~~~~ 二衬:DK154~~~~~~~~~~~
开挖采用三台阶法钻孔爆破,挖掘机配合装载机出渣,初喷4cm混凝土后,人工进行钢架、钢筋网及锚杆施工,喷射砼采用湿喷工艺,由下至上,分片分段喷射至设计厚度。
质量、安全综述
洞身开挖轮廓平顺,无欠挖,最大超挖值8cm;钢架采用工16型钢钢架,设计间距80cm,实测最大间距95cm;锚杆间距、长度、数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网采用φ8钢筋焊接而成,网格尺寸20*20cm,现场搭接长度1个网格;C25喷射砼厚度平均厚度26cm,最小25cm。
进洞施工人员均佩戴安全帽,电线无乱拉乱扯现象,洞内行车限速5km/h,洞内污水经二次沉淀后排入指定地点内,掌子面开挖有专人指挥。洞内生活垃圾按时清理至垃圾场。
旁站记录情况:
时间:14:00~17:00 喷射砼理论配合比:0.47:1:2.14:2.06:0.04:0.012 每盘施工配合比:水60kg,水泥150kg,砂330kg,碎石315kg,减水剂6kg,速凝剂1.8kg。
仰拱采用C35砼,利用栈桥施工,仰拱成型采用浮放模板支架配定型钢模,钢筋连接采用双面搭接焊。
仰拱及仰拱填充混凝土采用全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输,人工振捣密实。
第五篇:隧道监理日志范本
监 理 日 记
202_年 10月 31日
天气: 晴
气温
13℃~ 18℃
一、施工情况:
1、D2K781+794.4~793.2~792下台阶右侧开挖支护(Vb)
2、D2K781+730~728上台阶开挖及支护(IVb)
现场对人员、机械、材料、进行了检查,均能满足施工需求。
二、报检情况:项目部技术人员苏晓亮对每道工序进行报检
1、D2K781+794.4~793.2~792下台阶右侧开挖10:45,拱架、锚杆、网片等12:20,喷验13:05~14:15。
2、D2K781+793.2~792下台阶右侧开:17:30,拱架、锚杆、网片等23:40,喷验11月1日0:25~1:40。
3、D2K781+730~728开挖17:00,拱架、锚杆、网片等23:40,喷验11月1日0:25~3:40。
三、验收情况:
1、掌子面开挖前均采用加深5米炮眼的方法对围岩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钻杆钻进过程无卡钻、突进、渗水等不良情况,本次开挖岩体为白云岩、整体性较好、无渗水、无明显超欠挖现象。
2、支护采用:上台阶IVb设计I18b型钢,间距为1.0m/榀,实测:为1.08m、1.07m。下台阶Vb采用I20b型钢,间距为0.6m/榀,实测:为0.67m、0.68m,拱架间距采用Φ22钢筋50cm间距进行连接,锁脚均采用Φ42 锚管长度4.5m,与拱架焊接并封闭成环,系统锚杆采用:上台阶IVb拱部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长度为3.5m,间距为1.2x1.2m(环x纵)工施工24根。下台阶Vb采用Φ22砂浆锚杆,长度4m,间距为1.2x1.0m(环x纵),共施工2 4x2根。钢筋网采用:IVb为Φ6盘条,Vb为Φ8盘条,间距为20x20cm,实测为:20.20.20.20.20.20各检测项目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同意进行喷验施工,施工过程正常。
3、D2K781+728处进行超前小导管施工,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长度4.5m,间距为:50cm,共施工40根(140°角)各检测项目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同意进行注浆,注浆饱满。
四、巡视检查:
1、钢筋加工场地混弄未分区。
2、部分拱架为去年加工连接板处未设置角钢。
3、连接板螺栓孔未采用机械加工。
针对以上问题要求项目部立即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