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莎士比亚作品读书摘记

莎士比亚作品读书摘记



第一篇:莎士比亚作品读书摘记

莎士比亚作品读书摘记

《麦克白》创作1606年,是莎士比亚创作后期的一部悲剧,取材于贺林谢德的《编年史》。原书中的麦克白是11世纪苏格兰的一位王亲贵族和名将,由于受到野心的驱使和女巫预言的煽动,将国王邓肯谋杀。篡位之后,麦克白受到内心极度恐惧和疑虑的折磨,但为保住王位他实行暴政,滥杀无辜,成为疯狂残忍的暴君,最后被邓肯之子马尔康率领的讨伐之军消灭。

1.“我倒希望她们再多留一会儿”

“这种神奇的启示不会是凶兆,可是也不像是吉兆。假如它是吉兆,为什么那句话会在我脑中引起可怖的印象,使我毛发悚然,是我的心全然失去常态,噗噗地跳个不住呢?想象中的恐怖远过于实际上的恐怖:我的思想中不过偶然浮起了杀人的妄念,就已经使我全身震撼,心灵在胡思乱想中丧失了作用,把虚无的幻影认为真实了。”

麦克白叫女巫再多留一会儿,显然是他心里已经潜伏了做君王的念头,所以想从女巫口中多了解一些有关它的信息。莎翁一句简单的话,便生动地表现了麦克白潜意识的流动过程。虽然麦克白心中已潜伏了做君王的念头,但是他是一个文明人,懂得文明社会的种种规则,上面一段话便是文明同野蛮的交锋。麦克白不断地在反省,反省使他变得胆怯,犹豫不决。

2.“你不敢让你在行为和勇气上跟着你的欲望一致吗?你宁愿像一只畏首畏尾的猫儿,顾全你所认为生命的装饰品的名誉,不惜让你在自己眼中成为一个懦夫,让‘我不敢’永远跟随在‘我想要’后面吗”

邓肯来了麦克白的城堡作客,麦克白夫人怂恿麦克白干掉邓肯,但是麦克白心中十分纠结,一方面,他跃跃欲试的野心不顾一切地驱着他去冒颠踬的危险。另一方面,就如他自己所说:“他到这儿本有两重的信任,第一,我是他的亲戚,又是他的臣子,按照名分绝对不能干这样的事;第二,我是他的主人,应当保障他身体的安全,怎么可以自己持刀行刺?而且,这个邓肯秉性仁慈,处理国政,从来没有过失,要是把他杀死了,他的生前的美德,将要像天使一般发出喇叭一样清澈的声音,向世人昭告我的弑君重罪。” 这时,麦克白夫人就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她是一个十分聪慧的女性,她外强中干的性格使她鼓励丈夫干掉邓肯,因为麦克白夫人深谙麦克白胆小懦弱的性格,所以她的劝告才会有效果。*排除他们做的这件事情的违逆性,其实麦克白夫人的话不无道理。如果有希望,有理想,就应该要去追逐,去实现。而不单单只是站在窗前渴望梦想瞬间实现,这是不现实的,行动永远要跟在言语后。

3.“不要再信任你的魔法了吧;让你所信奉的神告诉你,麦克德夫是没有足月就从他母亲的腹中剖出来的。”

第二幽灵 你要残忍、勇敢、坚决;您可以把人类的力量付之一笑,因为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

在这里,作者埋下伏笔,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但是,孩子的出生不一定是顺产,也可以是剖腹产,所以能伤害麦克白的人,不一定是不存在的。麦克德夫就是这样一个人。

《哈姆雷特》是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当时的英国,如前所述,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而《哈姆雷特》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剧中哈姆雷特与克劳迪斯的斗争,象征着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反动的封建王权代表的斗争。通过这一斗争,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同英国黑暗的封建现实之间的矛盾,揭露了英国封建贵族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了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行径。

1.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奋斗中扫除这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作为一位15岁的学生,现在的我还无法明白这段话的真正含义,但我明白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抉择,而每一个抉择都是唯一的,我们无法知道自己所做的选择是对是错,但是我们要承担的是选择之后的后果,正如剧中的哈姆雷特说:“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一切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永远蒙着怎样的损伤!”或许我们遇到的抉择不会像“to be or not to be”那样严重,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命运是由我们掌控的,我们可以去改变命运,每一天的努力,预示着每一天的改变。

2.“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能力!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多么一个天真无邪的快乐王子,他对人类充满了信念,可是为何他在剧中之后的出现却是身著黑衣、一脸肃穆的忧郁王子呢?哈姆雷特心目中理想化的君主——老哈姆雷特突然亡故,卑鄙的叔父克劳狄斯却登上王位;父母亲的爱情又被改嫁的母亲所玷污;盛大的结婚笙乐使哈姆雷特看到了民族的致命缺陷,而老臣新贵们纷纷向新王献媚邀宠更使哈姆雷特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这些是导致哈姆雷特深深地陷入悲凉、忧郁中的原因。

3.“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你可以疑心太阳会转移,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话,可是我的爱永没改变。”

这首小诗证明哈姆雷特是十分重感情的,当他以装疯来躲避国王的迫害时,依然抑制不住对奥菲利亚的思念,不忍心让她因为自己装疯而痛苦,冒着可能受到国王怀疑的风险给她写了一首小诗。提到奥菲利亚,又不得不感到惋惜,她是如此的年轻,心灵和身体都没有成熟,什么都不了解的她,像一只小鸟,为了寻求庇护,投向哈姆莱特的怀抱,可惜他在神经错乱中,竟把她从自己身旁摔开去,摔的那么重。在她父亲被杀之后,她发了疯,最终坠河而死。是哈姆雷特亲手杀死了他爱的姑娘,这点不由得感叹命运的曲折。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是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故事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

“我的亲爱的父亲!但愿我的嘴唇上有治愈疯狂的灵药,让这一吻抹去了我那两个姐姐加在你身上的无情的伤害吧!”

《李尔王》虽然是悲剧的结局,但是剧中的种种还是有温馨的成分的。李尔王的小女儿考狄利亚虽被误解,但她心中对于父亲的敬爱之情从未改变,这深厚的骨肉之情令人感动。这样天真纯朴的语言,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情力量。考狄利亚是一个天使,是莎士比亚用尽他的艺术才能,用最美丽的色彩画出了的最光辉的形象。虽然这个美丽的天使的结局是悲惨的,令人心碎的,但是它悲哀的成分不是十分浓烈。

《奥瑟罗》《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是莎士比亚大约于年所写作的。

1.伊阿古这个人极为诚实。

1603从整部剧来看,《奥瑟罗》是一个性格悲剧,《李尔王》是一个家庭悲剧。在战场上,奥瑟罗是一个正直,善良,胸怀开阔的大将军,但是对待自己的爱情却无法做到如此。奥瑟罗的性格缺陷就是过于轻信他人,他可以相信伊阿古的谗言,但却无法相信他深爱的妻子的话,这是十分令人费解及惋惜的。

2.苔丝狄蒙娜 明天杀我,让我活过今天!奥瑟罗 不,要是你想挣扎—— 苔丝狄蒙娜 给我半点钟时间!

奥瑟罗 已经决定了,没有挽回的余地。苔丝狄蒙娜 可是让我作一次祷告吧!奥瑟罗 太迟了。

奥瑟罗因为愤怒而丧失了理智,仅仅是因为一条手绢,就怀疑苔丝狄蒙娜与人通奸,并最后掐死了。苔丝狄蒙娜因为她对奥瑟罗的爱,所以对奥瑟罗的一切举动毫无防备,以至于在死前对奥瑟罗也没有任何的埋怨。苔丝狄蒙娜与奥瑟罗的结合是美好爱情的象征,却因为奥瑟罗轻信他人而悲剧地结束了,奥瑟罗无法忍受内心的自责,最后在妻子榻前自杀。我认为造成这一切的其实就是奥瑟罗的性格缺陷,当长相并不出色的他爱上了美丽的贵族少女,心中的自卑让他容易心生怀疑,而他对于美,我认为是近乎变态的追求,让他一次次地怀疑,一次次地相信伊阿古的谗言,他知道自己拥抱着美,并且想要这个美永远只属于他。所以当相信了苔丝狄蒙娜与人通奸的事实后,他的心在哭泣,他将自己变成一个屠夫,用杀戮来阻止美的离去,而当美离开他之后,才发现,没有了苔丝狄蒙娜,他的生活便失去了意义,最后,所有的一切以悲剧的杀戮来结束了。

《仲夏夜之梦》是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后一部也是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之一。整部戏剧情调轻松,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乱点鸳鸯谱”的故事。剧中有穿插了小闹剧当作笑料,即众工匠为婚礼所排的“风马牛不相及”的喜剧以及排戏经过。这部戏剧没有什么深远的社会意义与内涵。它所包含的,只是纯净的快乐,仿佛是一部戏剧的狂欢,中间也掠过一丝爱情所固有的烦恼,但亦是加以欢乐化、喜剧化的。

1.奥布朗 真不巧又在月光下遇见你,骄傲的提泰妮娅!”

提泰妮娅 嘿!嫉妒的奥布朗!神仙们,快快走开;我已经发誓不和他同游同寝了。”

奥布朗 等一等,坏脾气的女人!我不是你的夫君吗?” 提泰妮娅 那么我也一定是你的尊贵的夫人了。”

故事戏剧性的开始就是由仙王仙后争夺一个孩童而产生的争吵引起的。仙王想让仙后妥协,于是派迫克去采爱嫩花,把他的汁液滴在睡着的人的眼皮上,就会发疯的爱上第一眼睁开眼看见的东西。于是仙王让迫克把汁液滴在了熟睡的仙后的眼皮上,可笑的是当她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怪物,于是仙后就爱上了这个怪物。读到这里,我再次感觉到了莎士比亚的伟大,你永远都不会料到,故事之后的发展会是怎样的,莎士比亚使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变得魔幻了,剧情的曲折使人由衷感叹。

3.狄米特律斯

不要过分惹起我的厌恨吧;我一看见你就头痛。

海丽娜

你的德行使我安心这样做:因为当我看见你的面孔的时候,黑夜也变成了白昼,因此我并不觉得现在是在夜里;你在我的眼里是整个世界,因此在这座森林中我也不愁缺少伴侣:要是整个时间都在这儿瞧着我,我怎么还是单身独自一人呢?

狄米特律斯

我要逃开你,躲在丛林中,任凭野兽把你怎样处置。海丽娜

最凶恶的野兽也不想你那样残酷。

故事中的海丽娜苦恋着狄米特律斯,甚至只是为了得到一点点他的温情,而把赫米亚和拉山德私奔的事情告诉了狄米特律斯,可是他并没有领情,还是恶言相向。而海丽娜机敏的辩驳不仅让负心的狄米特律斯理屈词穷,而且也让仙王生了同情之心。海丽娜的形象也因此跃然纸上,刻画得栩栩如生,变得万分可爱。虽然故事的最后狄米特律斯与海丽娜在一起了,可是我却觉得这并不算的上一个喜剧,只是因为一滴花汁而产生的爱慕之情能算的上爱情吗?这点让我深思,我无法揣摩莎士比亚在写这个剧情时的真实想法,只能对此表示不解,也许这就是喜剧中的悬念吧。

本剧的剧名为《仲夏夜之梦》,梦境光怪陆离,醒来之后,知其不可思议,却不会令人无法接受,这就是梦的特质。潜意识藉由我们可感知的方式,在梦里呈现出来。梦处理不同於理性的情绪,透露我们的真正想法、感觉、欲望或恐惧等等,揭露隐而不见的潜意识。梦也带有预示作用,预示未来的可能变化。仲夏夜之梦,这个梦醒之后,一切都似乎变得美好了,而美好的原因是因为精灵的介入,所以只能把这出剧看成一个梦,初三(9)班

朱宜芸 7

第二篇:莎士比亚作品读后感

关于阅读莎士比亚作品《仲夏夜之梦》读后感

《仲夏夜之梦》一个如梦如幻的名字,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之一。它讲述了一个笑料百出、喜剧意味极为浓郁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将现实和幻想、人间和仙境、精灵和世人同时呈现眼前,呈现出了一幕幕浪漫的人间喜剧,故事中快乐的人们和精灵们品尝着他们自酿的生活美酒,也让读者品尝了一杯生活的美酒。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看完文章后的感受:

一、文章的写作背景:

通过查找资料发现,此剧约在1595-1596年间完成,虽然可能只是为一般大众而写的通俗剧,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因应某节庆或某贵族婚礼而写就演出,所以充满希望和欢娱气氛。现代历法的仲夏指的是六月二十四日,但剧中提及五月节庆,所以故事发生的时间可能在五月。在早期,只有夏秋冬三个季节,夏天包含春天,所以仲夏便落在五月初,但确切的时间背景,莎士比亚在文中并没有明白点出。整个故事从始至终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在欢乐、轻快的节奏中,反映出莎士比亚对婚姻和爱情的深刻思考,这也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高扬人文主义的本质反映,承认人性的正常需要,歌颂和赞美俗世的庸常幸福生活,在这部《仲夏夜之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明显。

主人公拉山德和郝米娅面对严密的清规戒律,誓死追求并捍卫自己的坚贞爱情,就是形象反映;同样,仙王奥布朗虽然怪罪自己的仙后提泰妮娅,并指派心腹侍从迫克对提泰妮娅进行恶作剧,但他最终还是原谅了自己的仙后,同样也是这一思想的反映和映照。它所包含的,只是纯净的快乐,仿佛是一部戏剧的狂欢,中间也掠过一丝爱情所固有的烦恼,但亦是加以欢乐化、喜剧化的。

二、文章内容简介

文章中讲述了由“魔汁”引起的冲突及冲突被解决、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在古老而繁荣的雅典城,最受人尊敬的特修斯公爵的婚礼正在有条不紊的准备着。就在公爵与未婚妻希波里特互诉衷肠之时,一桩包办婚姻的争吵打破了两人的甜蜜气氛:顽固的老头伊吉斯要将他的女儿郝米娅许配给门当户对的贵族青年狄米特律斯,可是女儿不同意,因为她已经爱上了拉山德。但是狄米特律斯爱郝米娅,而郝米娅的好友海丽娜又恋着狄米特律斯。公爵命令郝米娅服从她父亲的安排,这一不幸的消息让一对深爱的人痛苦不已,于是二人决定私奔,离开雅典。但是郝米娅的好友海丽娜却故意将这件事泄露了出去。

当天晚上,这对情侣跑到了约定好的森林里,狄米特律斯也一路追踪郝米娅,希望挽回芳心,紧随其后的是自找没趣的海丽娜。而此时,一帮业余演员,也来到了树林里排练节目。玻特是他们的主演,不过即使这样,他也是个非常笨拙的人,表演得滑稽搞笑。虽然如此,他们仍旧充满热情的排练着,希望能够在公爵的婚礼上表

演这个节目,但是他们谁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慢慢地接近了精灵们的秘密家园。

仙王奥布朗和他的仙后为了争夺一个得宠的俊童相互争吵着,为了愚弄仙后,他命令精灵迫克去寻找一种奇异的“魔汁”,这种“魔汁”有这样的魔力:如果它滴在睡者的人的眼皮上,无论男女,醒来一眼看见的生物,就都会发疯似的爱上它。在演员们的排练就要结束了,而玻特却在精灵的魔法下,变成了驴子,并成了受“魔汁”作用的仙后提泰妮娅的情人,引发了种种笑料。

因为魔汁的出现,整个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魔汁滴在睡着的拉山德的眼皮上,他醒来时一眼看见的是误闯进来的海丽娜,因此而“移情别恋”,对海丽娜大献殷勤,这让可怜的郝米娅伤心万分;而狄米特律斯醒来时一眼看见的恰是被精灵引来的海丽娜,因而“旧情复燃”,这让可怜的海丽娜苦恼万分。两个同样美丽、善良的女孩如今一个被悲伤逼得要发疯、一个被惊喜冲昏了头脑,于是开始恶意地揣测甚至中伤起对方。而另外两个痴情的热血青年又在愤怒中为海丽娜而决斗。这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文章中的四位主人公在往不同的方向“跑着”,令人忍俊不禁又顿生同情。幸福的斗争是如此艰难,天命弄人,可是这种斗争的过程并非一种痛苦,一种悲剧,而是一种有着快乐意味的戏剧性的东西。

而这一切都取决于魔汁的威力、仙王的旨意和小精灵迫克的顽皮。后来也正是按着仙王的旨意,魔力得以解除。仙后受到愚弄,只得认输,屈服于仙王的意志,从此做一个懂得温柔顺从的好妻子。两

对情人的爱情在奥布朗的帮助下也都得到了美满的结局。而憨厚的玻特也重变成人,和其他演员一起完成了戏剧排练。雅典城内,一片欢乐景象,人们用载歌载舞的方式来庆祝快要举行的婚礼。情人终成眷属、仙人和好如初,仙界、人间复归太平。

三、文章的框架结构与人物

整个故事可以按照情节的推演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一条地位崇高却荒谬无比的律法;其次,他们逃往林子后,精灵的介入使彼此爱的对象混淆,因而产生误解与冲突;最后,一阵混乱之后,终於恢复理智和谐。故事发生在仲夏夜晚,故事的主人翁们一度失去自我,就像是在西方文化中,“仲夏疯”和“月晕”,象征在黎明之时,混乱才能回复秩序,疑惑冲突才会得到解决。

玻特和迫克这两个角色,恰可以做为真实世界与梦幻世界的代表人物。庸俗也好,质朴也罢,许多评论家特别中意玻特这个角色,认为他脚踏实地,对仙后的地位和法力不为所动,只关心找到路回家、觅食、搔痒、睡觉。提到精灵迫克,伊莉莎白时期的人们大都相信精灵的存在,乡间尤其流传精灵传说。他们认为精灵和祖先凯尔特人同源,会骑马打猎、跳舞欢宴,也能够变身或是飞天隐形。精灵既对凡人慷慨赠与,也会惩戒凡人。他们处罚人类的方式常常是捏拧一把,或是用丑小孩来和人类的小孩调包。这些精灵意指淘气、喜欢恶作剧的小妖精)或者小妖魔,他们多半喜欢在夜晚作怪,有些邪恶意味,有些大人会拿这些小妖怪来吓唬不听话的孩子。

另一个对称的安排是两两成双的恋人,拉山德和海丽娜,郝米娅和狄米特律斯,他们之间的角色互换,扑朔迷离。

此剧的故事发生于城市与森林、清醒与睡眠、真实与梦幻之间,架构极为对称。森林、睡眠或梦幻都象征着潜意识,城市与清醒则象征着是理智与现实,成为两两对比的元素。特修斯掌管现实的雅典城,代表社会机制、社会运作的秩序,可以化解所有的冲突。奥布朗则是梦幻的森林之王,代表激情、焦虑、混乱、不受管束,隐藏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甚至有身分错置的危机,彷佛是一场纷扰的梦境,时空与真实世界截然不同。

四、仲夏夜引出的“梦”与莎士比亚其他作品中的“梦”的比较莎士比亚在当时期似乎特别偏好“梦”,在同时期的作品《罗密欧与茱丽叶》中,“梦”字的出现也特别频繁,其在这三个剧本中出现的次数,就占了他所有剧作的三分之一。

梦境光怪陆离,醒来之后,知其不可思议,却不会令人无法接受,这就是梦的特质。潜意识藉由我们可感知的方式,在梦里呈现出来。梦处理不同於理性的情绪,透露我们的真正想法、感觉、欲望或恐惧等等,揭露隐而不见的潜意识。梦也带有预示作用,预示未来的可能变化。

仲夏夜之“梦”属于预示的梦,梦醒后,恋情圆满成双,好友重修旧好,死罪撤销。但仲夏夜之“梦”又不是真正的梦,梦醒后之所以圆满,乃是因为精灵从中介入。所以剧终时,剧中人才会告诉读者,如果本剧显得似是而非、不合情理,那就当看戏是做梦,就把整出戏

看作是一场梦吧。

在莎士比亚《仲夏夜之夜》这样的喜剧作品中,对人性光明面或可笑处都剖析在读者眼前。这些题材虽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莎士比亚却像阅尽人间冷暖似的,道尽人性的自私、阴险、野心、毅力、亲情、爱情等。他剧情安排上,常选择吸引读者的结构,即使其中充满不少不合理之处,但就是这些安排使我们大笑愉悦。这就是为西方文学做出巨大贡献的莎士比亚!

第三篇:读书摘记

(一)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篇谈狐的文章。文章大略为:有客问狐仙最怕什么,狐仙回答说:狐!客惶惑不解,问:“既是同类,何以畏之?”狐仙正色曰:“天下唯同类可畏也……凡争产者,必同父之子;凡争宠者,必同夫之妻;凡争权者,必同官之士;凡争利者,必同市之贾。势近则相碍,相碍则相轧耳。”故事虽然荒诞,却寓意深刻。

历史上,凡出类拔萃的文人,大都遭受过同类的嫉恨。如曹操对付妳衡,钟会对付嵇康,王安石对付苏东坡,这种同类相斥的例子比比皆是。文章不如人家精彩,名气不如人家响亮,就用政治手段将比自己冒尖的文坛对手搞臭、搞死,是几千年来文坛上的政治小人,或政坛上的文化小人所惯用的狠招。高标见嫉,也是包括蔡邕在内的不少文人屡遭迫害的历史顽症。

一等教师是领导,吃喝玩乐到处跑。二等教师管后勤,轻轻松松维持人。三等教师体、音、美,上班还能喝茶水。四等教师史、地、生,周末还能去踏青。五等教师语数外,比比看谁死的快。

教师的生活现状 :校长贵族化,领导多员化,教师奴隶化,学生祖宗化,人际复杂化,加班日夜化,上班无偿化,检查严厉化,待遇民工化,翻身是神话。满腔热血把师学会,当了教师吃苦受罪。急难险重必需到位,教师育人终日疲惫。学生告状回回都对,工资不高还要交税。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一时一刻不敢离位,下班不休还要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天天学习不懂社会,周末双休没有一回。晋升职称回回被退,抛家舍业愧对长辈。囊中羞涩见人惭愧。百姓还说我们有钱,青春年华如此狼狈。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毛泽东(1976)

第四篇:读书摘记

读书摘记

1、父母不仅是孩子生命中的守护神,更是孩子灵魂的塑造者。

2、爱默生说:“挫折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和重要启示,在逆境中,人才能真正展示自身的实力。”

3、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的:未有成功,先遭失败;成果未成,先尝苦果。

4、要让孩子早明白:目标越高,越容易受到挫折,而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5、战胜过挫折的孩子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知识丰富,阅历深厚,更趋成熟。

6、战胜过挫折的孩子会在心里把挫折看成是一种财富,深谙只有经过失败才能有真正的成功,成功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的,因此耐挫力更强,敢于笑对挫折,迎难而上。

7、战胜过挫折的孩子,磨炼出了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自信心,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会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8、孩子的成长之路总要孩子自己去完成,父母只有放开手,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快更好。

9、越是宽松的成长环境,孩子越不怕失败;而越是苛刻的成长环境,孩子越怕失败。

10、尊重孩子失败的权利,就是对孩子终将成功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将是孩子战胜失败的勇气和动力!

11、事实证明,失败可以激励人奋发图强,开创前所未有的事业;合理利用失败能使人战胜千难万险,取得辉煌的成就。因此可以说,失败是一种创造,它创造了新的生活、新的事业、新的境界。

12、踩着别人的脚印行进的人,即便不会跌跤,但也永远无法领略到晨露和初雪的美丽。

13、自我挫败心理来自于一个人过去不成功的经历,那些失败的经历沉淀在人们心里,在人们面对新的挑战时,就会习惯性地退缩畏惧。

14、孩子天生就惧怕一些事物,心理学工作者对此有过统计:1岁以内的孩子害怕巨大声响、陌生人、环境突然改变、失去亲人照顾;1—2岁的孩子害怕陌生人、怕与父母分离;2—3岁的孩子害怕黑暗、独自在家、与父母分离;3—4岁的孩子害怕动物、昆虫、黑暗的房间;4—5岁的孩子害怕野生动物、鬼怪、雷鸣;5—6岁的孩子害怕上学、身体受伤害、超自然事件;7—10岁的孩子害怕社会交往、战争、身体伤害和学习问题。利用孩子的这些弱点恐吓孩子,只会给孩子留下阴影,使他们变得更胆小怕事,更加懦弱。

15、俄国著名物理学家列别捷夫说得好:“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16、巴尔扎克说:“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是信徒的洗礼之水,是能人的无价之宝,是弱者的无底深渊。”

17、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说:“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

18、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19、家长应树立这样一种信念:孩子的今天就是他的未来,未来的结果由孩子承担,应该从今天开始就让他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20、良好的责任感是要靠坚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来维持的。

21、感恩,是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患者看到第二天初升的太阳;是沙漠中断水口渴之人举步艰难之时发现的一片绿洲;是迷惘无序之时忽然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22、曾国藩说:“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23、茫然、颓废、无聊、玩世不恭、淡漠等也就成为了这一代青少年的特点之一了。

24、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德曾列举了教师的8种不同角色和作用:家长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治疗学家、朋友和知己、替罪羊、侦探和纪律执行者。

25、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6、以海绵的包容态度和胸怀去吸纳身边的一切,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一切,用坚强的意志去对待身边的一切,才能获得新知,才能成为一个大爱无声的人。

27、爱因斯坦有个成功的公式:成功=99%汗水+1%的灵感。

新时代有一个成功公式:成功=100%的成功意愿×100%的学习方法×100%的行动

第五篇:观莎士比亚作品有感

大四结课小论文,供参考,jinjiache

观莎士比亚作品有感

——记《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

《哈姆莱特》作为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无论是人物设置、情节冲突、还是语言和主题意蕴都精妙至极,是我最喜欢的莎翁作品。下面我就谈谈我较感兴趣的几点:

一.连环死亡扣

一个复仇的故事自然意味着有杀戮、有死亡,这也正是其悲剧性的显现。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安排一个个主要人物相继死去,而且他们的死是彼此联系的,并由此推动复仇故事的开展,也就是说,这些人物为了这个故事完成而“不得不死”。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串精妙的“连环死亡扣”。

①是先王之死。老哈姆莱特被弟弟克劳狄斯毒害致死,由此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正因为他死了,才有了克劳狄斯登基为新王,王后改嫁,哈姆雷特由无忧无虑的王子成为一个延宕的复仇者的转变。他的死是故事的源头,是一切死亡的开端。

②是波洛涅斯之死。波洛涅斯是躲在帷幕后偷听哈姆莱特和王后谈话时,被哈姆莱特误认为是克劳狄斯而一剑刺死。他的死充分说明了哈姆莱特的仇恨与冲动。而且,作为克劳狄斯派来刺探哈姆莱特是否真疯的权臣,他代表了新王一派的黑暗势力。同时,也正是波洛涅斯的死,为后面的其子雷欧提斯对哈姆莱特的仇恨、其女奥菲利亚发疯做了铺垫。

③是奥菲利亚之死。奥菲利亚是非常让我心疼的角色,她美丽、天真又脆弱。一方面她深爱着哈姆莱特,她是哈姆莱特的爱情期待。另一方面,她又被克劳狄斯利用来刺探哈姆莱特,这使装疯中的哈姆莱特有苦不能言。奥菲利亚面对恋人的发疯以及老父被恋人杀死的打击下而精神失常,最后落水而死。她是必定要死的,因为她的柔弱、纯洁无法在肮脏的现实和残酷的复仇中存在。④是王后之死。过去在哈姆雷特心中,王后与先王的感情是完美的,高尚的。可是王后却在先王死后不到两月就改嫁。他将这视为背叛、不忠。这让哈姆莱特不相信女人、不相信爱情。然后当王后得知先王被害的真相时,她愧疚了,愿意隐瞒哈姆莱特装疯的真相,并在最后误饮毒酒,以死完成自己的救赎。她的死,护了自己在哈姆莱特心中的形象,也加深了哈姆莱特对克劳狄斯的仇恨,促使哈姆莱特最终刺死克劳狄斯。

⑤是雷欧提斯之死。雷欧提斯因为父亲、妹妹之死而与哈姆莱特结仇。这最终导致他在决斗中被哈姆莱特刺死并在毒发中与哈姆莱特互相宽恕。他持的涂毒的剑恰好暴露了克劳狄斯的阴谋,为最后哈姆莱特向新王复仇作了有力催化。

⑥是克劳狄斯之死。无可厚非,一场复仇的完成必定是仇人的消灭。克劳狄斯杀先王窃国,娶王后窃妻,并千方百计迫害哈姆莱特,这一切都注定了他的罪孽和哈姆莱特对他极度的仇恨。只有他死,才能使哈姆莱特这场延宕的复仇划上句点。

⑦是哈姆莱特之死。我认为《哈姆莱特》最大的悲剧性就在于悲剧主人公最后也死了。哈姆莱特为死去的父亲复仇而告别了过去的快乐王子生活,在延宕的复仇计划中,朋友被利用来监视刺探

他,奥菲利亚死了,王后死了,他失去了亲情、友情、爱情,失去了生活的希望。连他之前所有关于复仇的坚定信念与痛苦矛盾也随着克劳狄斯之死而不再。他的死,将整个故事的悲剧性推向最高潮,完成死亡连环扣的最后一扣。正如曹雪芹说的“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二.自我复仇、同归于尽——与《铸剑》的比较

①话说,向杀戮者复仇的同时,复仇者自己的双手也染上鲜血,成为新的杀戮者。这种变化即使一种向自我复仇的形式。

如同《哈姆莱特》中的哈姆莱特,原本是一个快乐无忧的王子,在大学里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然而,戏一开场,他就陷入不幸中,他崇拜的父王死去,母亲改嫁,坚贞的爱情,忠贞的友谊,一个人文主义者所宝贵的生活理想,都开始破灭。他忧郁地感叹“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在先王的鬼魂出现之后,他彻底成为一个复仇者而陷入矛盾痛苦中,“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在延宕的复仇筹划中,他认识到了新王统治的黑暗,朋友、恋人被利用来刺探自己,失去友情、爱情,王后误饮毒酒死后,他失去亲情。整个复仇过程中哈姆莱特的思想性格变化即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信念的自我摧毁的过程,包括最后哈姆莱特的死,即归为整个复仇的终极。

而在《铸剑》中,鲁迅一开始就表现了主人公眉间尺善良,悯弱的性格。眉间尺听到老鼠的嘶哑声无法入睡,后来一只老鼠掉进了水瓮里死掉,他觉得自己仿佛是做了大恶,心里非常难受。这时他的母亲告诉他自己的身世与所背负的家仇,提醒他已经是十六岁了,应当具备一种成人的性情,做大事的性情,而替父报仇是迈向成人的一个重要举动。他母亲提醒他,“你从此要改变你的优柔的性情;用这剑报仇去!”可见,眉间尺要复仇就必须放弃自己的俗世生活,改变自己的性情,可以说小说一开始就暗含了复仇行为的自我指向性,对于他者的复仇首先必须指向自我,这是复仇的必然性开端。

《铸剑》中作为复仇精魂的黑衣人有这样一段话“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所加我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从这句话看来,他帮眉间尺复仇,也是实现自己的复仇愿望——毁掉他自己!与眉间尺报杀父之仇不同,黑衣服的复仇指向自身,根源于自身的绝望和对绝望的反抗。

②两者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结局——同归于尽。《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在刺死克劳狄斯后,也因为之前受了被克劳狄斯涂毒由雷欧提斯刺中的一剑而死亡。《铸剑》中,眉间尺最后是把头切下给黑衣人,在沸鼎里与仇人的头撕咬,最后黑衣人的头也加入进来,三个头稀烂在一起,分不开来。都用同归于尽的方式,完成了复仇。

然后,哈姆莱特最后同归于尽的死是整部《哈姆莱特》悲中之最,而《铸剑》里三个头颅同归于尽的撕咬使这个故事荒诞、诡异而讽刺。两者的感情基调是不同的。

鲁迅说:“只有大痛苦,才可望有大欢喜”。同归于尽带来“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结果,毁灭穷尽的背后是否暗含着新生的希望,这又是我们不可知的。

三.鬼魂复仇——与《窦娥冤》比较

鬼魂一旦出现,那必是有在人间不能昭雪的冤情。于是“鬼魂复仇”这个模式出现了。其本质是人把在现实中不能解决的矛盾寄予鬼魂的幻想中,来借此抒发不平与痛苦。

《哈姆莱特》中的先王鬼魂和《窦娥冤》中的窦娥鬼魂都成为各自故事的真相揭开者和复仇引领者。但两者在塑造鬼魂形象时,又不同。

窦娥的鬼魂从出场到结束,关汉卿都没有在形貌上对她有直接描写。从她“每日哭啼啼守住望乡台,急煎煎把仇人等待,慢腾腾昏地里走,足律律旋风中来”的出场镜头中可见这鬼魂只模糊有

人的影子,感觉很飘渺。关汉卿是没有拘泥于现实中人的具体形态来写的,转而忽略形貌而写神骨,重在表现窦娥鬼魂冤屈不已,忍泪复仇的内在精神意志。重点在“神似”。这无疑受到中国美学“以形传神”“形神合一”的思想影响。

而西方,想来强调的是再现、模仿,追求艺术的真实。于是,在先王鬼魂一上场,莎士比亚就对他的形貌做了细致描绘:“他身上的那副战铠,就是他讨伐野心的挪威王时候所传的;他的脸上的那副怒容,活像他那次在谈判决裂以后把那乘车的波兰人击溃在冰上的时候的神气”。这里,莎士比亚把鬼魂的形貌变得清晰可见,从而达到由形貌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目的。先王鬼魂总是半夜就准时出现在城堡,为的就是等待儿子,告诉他真相而让他去复仇。其强烈的仇恨情绪是通过形貌和动作表现出来,达到“以象立意”的效果。

再来说说让我刮目相看的《威尼斯商人》,过去高中课本节选过法庭那一段,于是先入为主有了夏洛克贪婪刻薄,巴塞尼奥慷慨有义,安东尼奥仁慈善良的成见。但看过电影之后,我很欣赏导演对于影片开头宗教背景的叙述和对夏洛克这个人物的表现,颠覆了我过去狭隘的视角。下面就来说说“我眼中悲情的异教徒——夏洛克”。

夏洛克最大之悲在于他异教徒的身份,这也是那个时代犹太教与基督教对抗的悲哀。14世纪,反犹浪潮高潮。欧洲鼠疫肆虐,犹太人背上莫须有的罪名——瘟疫制造者。中世纪基督教对犹太人的迫害方式之一——隔都。即通过法律手段将犹太人赶到犹太区,使之与外界隔绝。“隔都”使犹太人失去了人身自由和从业自由,但是他们却保留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顽强地生存下来。犹太人的特殊身份和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的职业——放高利贷,没有固定资产。然后这种致富方式是基督徒无法忍受的,财富没有改变犹太人的社会地位,他们依然被视为劣等民族。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莎士比亚创作了《威尼斯商人》。剧中夏洛克的出场是在一片混乱之中,犹太人被基督徒推入水中,挨打,当夏洛克呼喊安东尼奥的名字时,安东尼奥对其吐了唾沫,这是何等的侮辱。

夏洛克曾引用圣经中雅各为舅父拉班牧羊的故事,来证明按照契约收取利息是天经地义,而非欺诈和贪婪。他厌恶安东尼奥借钱不取息的做法,认为把威尼斯城里放债这一行的利息压低了。他说“要是我有一天抓住他的把柄,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向他报复我的深仇宿怨。”

他抱怨自己被看作是一个异教徒的社会地位,被人们所歧视:“犹太人没有眼睛吗?犹太人没有手、器官、感觉、情感或者热情吗?如果一个基督教徒误解了一个犹太人,他又应该怎样去对待这种遭遇呢?报复?我将会把你们教给我的罪行实施在你们身上。”

接着,他的女儿带着财产,与基督徒罗兰佐私奔,背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这给他巨大的打击。而恰好安东尼奥的担保给了他报复的机会。这个时候,他不仅仅是一个悲情的父亲,更是一个异教徒对基督教世界压迫的控诉,是给犹太人争取尊严的斗士。

然后最后,一个孤立无援的异教徒在基督教的世界捍卫本民族的尊严只能是失败。比如看似“公平”的法庭上,公爵是站在安东尼奥一方的。“去个人,叫那个犹太人进来。”这里他连夏洛克的名字都没有叫,可见他是瞧不起夏洛克的。

莎士比亚用安东尼奥来表现基督教的“普世情怀”:“要是殿下和堂上愿意从宽发落,免于没收他的财产的一半,我就十分满足了,只是要他能够接管他的另外一半的财产,等他死了以后,把它交给最近和他女儿私奔的那位绅士。可是还要有两个附带的条件:第一,他接受了这样的恩典,必须立刻改信基督教;第二,他必须当庭写下一张文契,声明他死后,他的全部财产传给他的女婿罗兰佐和他的女儿”

于是,夏洛克不仅仅失去女儿,失去财产,连宗教信仰都失去。犹太区容不下他,基督教世界瞧不起他,他彻底地被抛弃了,被剥夺了安身立命的保障,无异于死刑。

莎士比亚相信着基督教用博爱的普世情怀能够同化异教徒,从而让基督教发展成世界化的大宗教,这是出于他自己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于是戏中除夏洛克最终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改教外,还有两个犹太人心甘情愿地被基督教同化: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厌恶自己的犹太人身份,与基督徒罗兰佐私奔;夏洛克的仆人郎斯洛特无法忍受夏洛克的虐待,投奔基督徒巴萨尼奥。当然要说明的是,在同情夏洛克的同时,我们是不能要求莎士比亚有超越时代的进步思想来看待宗教问题的。

最后,以莎翁“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话来结束我的观后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269268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