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描写动物的诗歌
篇一:描写动物的古诗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认识的字】 鹅、浮、项 【诗中名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译文】 鹅,鹅,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蝉
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认识的字】 露、藉、桐
【诗中名句】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 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胜玄鬓影,来对白头呤。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认识的字】
蝉、露、冠、影、呤
【诗中名句】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
你栖息在树的高枝上,餐风饮露,本来就难以饱腹,何必哀婉地发出恨怨之声?这一切其实都是徒劳的。由于彻夜鸣叫,到五更时已精疲力竭,可是那碧树依然如故,毫无表情。我官职卑微,像桃木偶那样四处栖于高树之蝉吸风引露,饥饿难饱,日夜哀鸣,然而碧树无情,仍然清翠依旧;诗人身为小宦,四处漂泊,想来故园一定已经荒芜了,乡思难熬,可是蝉却无情,依然鸣叫不停。春蚕 明 刘基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不如无用蜘珠网,网尽蜚虫不畏人。
【认识的字】 蚕 茧 焚 蜘 【诗中名句】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译文】
春蚕吐丝造福于人却被人煮死; 蜘蛛也吐丝织网,对人无用,却能安全地生活。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认识的字】 眼 照 露 【诗中名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译文】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篇二:描写动物的诗句 描写动物的诗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 《乡村四月》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就已经有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篇三:描写动物的诗句 描写动物的诗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 《乡村四月》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第二篇:描写春天诗歌
描写春天诗歌合集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都不陌生吧,诗歌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歌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春天诗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春天诗歌1《泊船瓜洲》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京口和瓜洲仅隔着一条长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描写春天诗歌2整个春天
整个春天我都等待着他们来叫我我想他们会来叫我整个春天我惴惴不安
谛听着屋外的动静
我听见风走动的声音
我听见花蕾打开的声音
一有异样的响动
我就跳起来打开房门
站在门口久久张望
我想他们会来叫我母亲觉察我心绪不宁
温柔地望着我我无法告诉她一些什么
只好接她递我的药片
我想他们来叫我这是春天这是晴朗的日子
鸟群衔着天空在窗外涌过
我想他们会来叫我直到鸟们已经从树上离去
今年春天
盛兴
第一个看到流水漫过草芽的人
你将得到祝福
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在喊痛的是解冻的冰
可是盲兄盲弟们
我要把虚构的美在耳边解释多少过
才会在你们心上刻下伤痕
杀人犯将尸体肢解
投入到郊外麦田机井里
等待着东窗事发
而此刻正在中学教室里用普通话回答问题的是这个小镇上的公主吗?
致几乎同时就预言了她爱情的苦难
是狼弃恶扬善的时候了
描写春天诗歌3一夜间
大棚外的积雪
消失的无踪无影
坎边的小草
偷偷地
换上绿色的衣裳
东风儿
唤醒了沉睡的生灵
麦苗儿
张开了双臂
伸直了腰
坟头上的迎春花
含苞待放
春姑娘
悄悄的回到了
大地母亲的怀抱
小虫儿
睁开朦胧的眼睛
朝着太阳
轻轻的问了声
春天你好。
描写春天诗歌4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咏柳/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注释
⑴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⑷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⑸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⑹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⑺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⑼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描写春天诗歌5是枝头绽放的一点新绿
是小河苏醒的一朵浪花
是山崖伸出的一段艳丽
是燕子北归的一声呢喃
杨柳舒展着一冬慵懒
春风把愁怅徐徐吹散
抖擞精神登上新舞台
让世界大声为它喝彩
春雨也匆匆赶来约会
敲敲门窗又悄然离开
诗人睁开惺忪的眼睛
它和麦苗正拥抱沉醉
春花亭亭在驿外断桥
送远行志者碰杯上道
江枫渔火停泊着祝福
漫山遍野盛开着微笑
春潮汹涌在大地胸口
追逐时代矗浪头听涛
长江黄河吟一歌东去
三山五岳舞时代狂飙
春歌在天上的五彩云中翱翔
春之歌在大地的百色光里跳跃
春之歌在辛勤劳动汗水里荡漾
春之歌在你我不懈奋斗中升腾
酝酿得太久
哪怕只是伸一伸懒腰
脆亮脆亮的台词就会
爆米花似的噼里啪啦蹦出来
缘于根脉的情感奔涌周身
在敏感的末梢
吐露快乐的呻吟
幸福的嘴唇努成娇媚的红润
舞蹈,以绽放的姿态
释放生命的浪漫
歌唱,以馥郁的气息
表达爱情的奔放
因绚烂的铺设
便有生动的情节滋长
蝶与花朵的深吻
醉了整个季节
舞台大得出奇
天上地下
每个缝隙
都挤满饰演春天的角色
描写春天诗歌6带上你的小耳朵来,好不好
听我诗行跳跃的声音
我不敢写下你最美
却实在想不出,谁比你更美
我诗歌的坡度,始终与爱平行
你看,已然三月,万千招摇为你来
原野里一万种春寒有骨的花儿潜伏着
努力的开出声音,苗条着我的.消瘦
这些满目飞舞的彩蝶
是我策马时惊飞的表白
我愿意相信,其中有两只一定是相爱的这天地神秘的预言和大美
让我们欣喜,如同一场戏入得太深
竟然走不出来。忆匆匆那年
近的已经错过,远的还有多远
你曾答应过我,不会把你找不见
十万里春风,你是唯一能打开我密码锁的人
一生眼泪还我吧
你不敲门,我还在等,繁花处处香丘
你不来,我就瞬间老去
残局等你来收
描写春天诗歌71、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贺知章)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唐)——《竹枝词》
5、出自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入彭蠡湖口》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6、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8、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10、杨花榆荚无才思,帷解漫天作雪飞。(《晚春》韩愈)
11、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2、春游——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1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4、出自盛唐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出自初唐诗人杜审言的《春日京中有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17、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
18、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0、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1、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唐)——《钱塘湖春行》
22、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2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志南)
2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2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27、《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2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
3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1、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2、《春夜喜雨》——杜甫(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3、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3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35、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6、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7、《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39、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40、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春中喜王九相寻》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41、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42、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5、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46、晋乐府古辞《盂珠》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秀:秀丽。屯:驻,聚集。
4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48、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49、出自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0、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5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5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5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54、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唐武元衡《春兴》
55、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6、《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7、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58、《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9、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宋]——《咏柳》
60、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1、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李白)
62、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63、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4、枝头柳絮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苏轼)
6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6、《江畔独步寻花》(选一)——杜甫(唐):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67、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68、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69、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0、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1、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2、《竹枝词》(选一)——刘禹锡(唐: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3、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74、《渔歌子》——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75、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7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
79、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80、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徐俯《春游湖》
81、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82、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8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8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8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8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7、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8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9、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90、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9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9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9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95、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96、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丰乐亭游春》欧阳修)
97、唐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98、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9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描写春天诗歌8你从遥远的太阳系
轻轻走来
带着风,带着雨
带着温暖,带着爱意
我笑着迎你
静静的把你拥入怀里
如果可以
我品尝春天的味道
哪怕只有一点绿
如果可以
我感受春天的阳光
哪怕只有一缕
如果可以
我会蘸着春雨
把你写进我的诗里,揉进墨香里
春天似乎很遥远
我等了一个冬季
春天又离我很近
我触手可及
冬天已悄然离去
带走所有泛黄的记忆
春天并不是着急开启
只是为了还原
那远离已久的翠绿
描写春天诗歌9春天用她那温暖的春风,向人们呼唤着,绿色即将来临。
小草钻出大地鲜花含苞待放,给那美丽的潍坊画上彩色的一笔,为春天添加勃勃生机。
孩童放起风筝,放飞一颗满怀希望的心,他们在土地中播下一粒种子。
盼望着,期待着,终于,那粒种子发芽了,开出了美丽绚烂的花。
开出了春天中最美的花,那是希望之花,那是生命之花。
看,这就是美丽的春天,这就是多彩的春天,让我们现在就播种一粒种子。
让它开出希望之花,开出今年春天最美的花,开出属于你自己的希望之花吧!
描写春天诗歌10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小草绿了,小花红了,大树高了,小河流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冰雪化了,青蛙醒了,小朋友们又长高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不冷了,大地变绿了。
春天真的来了!
描写春天诗歌1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只要明天还在作者:汪国真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作者:焦桐
若不是雷声提醒虫鸣
我几乎忘了
和春天有一个约会
那远在少年时就订下的盟约
阴雨的季节太长
人间的是非太忙
春天,是否也一样健忘?
行云接受远天的邀请
风筝飞出公寓
杜鹃烧红了山岭
谁又在岁月的那头召唤?
我想起那鹧鸪临走前一再叮咛:
春天,还在霜雪中久等
我要辞别我的老板,以及
这座曾经流连的城市
携带一叠发黄的稿纸
几本未读的旧书
和半生的荣辱与悲喜
起程…
蜻蜓结伴到路上欢迎
一只野兔蹲伏草径,竖耳
倾听,迟到的脚步声走近走近…
被东风吹暖的湖畔
阳光晒绿了桦树林
鹳鸟们不耐等待、相继
逸出云山荡漾的倒影
我想起和春天有一个约会
那远在少年时就预约的风景
好花刚开到一半
草木在前路上抽芽萌长
所有的心事都悄然放晴
春天,请你等一等…
描写春天诗歌12滴答,滴答,那是小雨在歌唱。
她一唱呀,小花就开了,小草就绿了。
这就是小雨神奇的歌。
布谷,布谷,这是布谷鸟在歌唱。
她一唱呀,燕子就回来了,泉水就更甜了,这就是布谷鸟神奇的歌。
轰隆隆,轰隆隆,这是雷公公在唱歌。
他一唱呀,红旗就飘起来了,大树就摇起来了,这就是雷公公神奇的歌。
描写春天诗歌13每一个缓缓走来的春天
好像都在痛苦的诉说冬天的无情
三月的春风吹起了树枝里的想念
嫩绿的芽儿渐渐连成了绿叶
微风摇晃不走内心的喜悦
你那一抹浅笑的温暖
可是我们却期待了一年
春天的气息渐浓
思绪里充斥着一种春眠的微醺
绿叶总是喜欢和阳光交流
泥土却保持缄默
满树朵朵花开,片片幽香
突然好想知道
一树花开之中,是否有一朵与我有关
阳光终究留不住那些花影
谁愿做一个守望者
紧紧抓住春天的手
因为它的生命太短暂
而我们的愁苦却太长
嘲笑时间的车轮是一个懦夫
抓不住岁月列车
思绪的风筝,断线在这三月
心谷的禅音不再有谁读懂
有些念想只能在记忆身处搁浅
当风带走所有的香气
我们知道
树还在,还会遇见
如果生命开始了一种思想的旅程
那么出发后就注定没有归程
下一秒,一个人继续在季节里流浪
流浪,流浪……
描写春天诗歌14千万里银装素裹的北国
春天在冬天的冰雪中苏醒
茫茫雪原勃发生机
千军万马整装出征
苍茫无边崇山峻岭
山茶花睁开明丽的眼睛
山巅之上遥望美景
山间河谷温暖和风吹拂
洋溢着少女温馨的气息
长江黄河奔腾流淌
山川河谷回荡着勃勃生机
南国海疆烟波浩瀚
无边的浪涛回荡
驾驶着清脆的惊雷
驱除寒气向北推进
春节包机打开通向春天的大门
华夏儿女开始心灵的旅程
数典忘祖分裂祖国
就是历史的罪人
在十三亿铁拳下碎骨粉身
统一是华夏儿女的心愿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前景
统一才有和平统一才有美景
海峡两岸自由往来
游览宝岛风光拜望祖**亲
血浓于水民族一家奋发有为
九百六十万华夏大地
都是千万年五十六个民族
先祖的身躯和鲜血凝成华夏儿女珍惜每一寸国土
胜过珍惜自己的生命
千万里长河奔流
焕发出勃勃生机
千万里山川翠绿
飘扬着生机活力
年年春天年年美景
人类遨游天庭
奥运会旗插在北京
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商贸往来环球旅行
五千年灿烂辉煌
焕发出新的生机
九百六十万华夏大地
展示绚丽的美景
春天明媚的阳光
在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心中升起
春天的旋律
回荡在五十六个民族的心里
春天的美景
展现在九百六十万华夏大地
描写春天诗歌15《春天的门缝里》
春天的门缝里,藏着鹅黄的小草芽儿,藏着嫩绿的小树芽儿,藏着粉红的花苞苞。
小鸟飞来了,唱着快乐的歌儿,小草芽儿听见了,从门缝里探出了头;
小树芽儿听见了,从门缝里伸出了手;
花苞苞听见了,露出红扑扑的脸颊。
他们一起
推开了春天的门。
《春雨》
滴答,滴答,下下雨啦!
种子说:
“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
“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
“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
“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春天走来了》
春天悄悄走来了,它在哪里我知道:
它在柳枝荡秋千,它在风筝尾上摇,它在小鸟嘴里啼,它在桃花瓣上笑。
它用温柔的小手,帮我脱掉厚棉袄。
《春天》
春光灿烂,她向我招着手,蹦来蹦去。
花儿开了,草儿绿了,树都发芽了,她们向我微微地笑着。
大地对我说:
春天真美呀!
春雨说:
哎呀呀,哎呀呀
我又到人间了,这个地方好美啊!
我轻快地跑着,对春天说:
春天,春天,你那样的美;
蝴蝶,蝴蝶,你快乐地飞;
小鸟,小鸟,你轻轻地跳。
我对春天说:
如果你能一直留在大地——
那该多好呀!
大地万物对春天说:
我们要回报你对我们的爱。
妈妈,您是我的春天,我要感激春天;
老师,您是我的春天,我要回报春天;
我的朋友,你们是我的春天,我要珍惜春天。
让我们度过美好的春天,快乐地成长,结出我们人生的硕果,奉献给您——
我的春天!
第三篇:诗歌描写
诗歌鉴赏表达方式之描写
一、表达方式:
叙述: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件(《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议论:侧重于理趣的表达(《题西林壁》)
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如“离离”、“好雨” 等,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正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描写内容及角度: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近、上下等。(注:归入表现手法部分讲)
二、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1、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
2、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
3、描写方法: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虚实结合(3)动静结合(4)渲染、烘托(5)点面结合(6)白描 工笔(细节描写)
三、精讲: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 ;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侧面描写(衬托):是指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为鲜明突出。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诗人从触觉、视觉、听觉几个角度,侧面描写(衬托)雪,生动传神地写了一场夜雪。练习: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诗歌是如何表现海棠的美丽的?
2、观察角度:高低、远近、俯仰、定点观景、移步换景等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山行 》
3、描写角度:视觉(绘声绘色)、听觉(摹声)、嗅觉、触觉等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虚实结合
(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5、动静结合
①动静结合,是指对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例如杜甫《绝句》中的三、四两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②以动衬静,是指用动态的景物、喧闹的声音来衬托环境的静谧,以明衬暗是指用光亮来反衬环境的幽深。例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一、二句以“响”衬“寂”,空谷传音,愈见空山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
三、四句以“明”衬“暗”,余晖射入深林的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构成强烈的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6、点面结合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
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江雪》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7、渲染
渲染是指对景物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正面描绘,以突出形象。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诗从形态、声音的角度对江畔春景进行了非常细微的刻画,辅之以数量词、叠词、拟声词色彩浓丽,声音喧闹,渲染出春意闹的情趣。
8、白描手法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用渲染烘托的写法。指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用极其凝练的诗笔,描绘出 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寥寥几笔,但形象呼之欲出,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9、区分:白描 工笔: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
工笔即细节描写,指用细腻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这与白描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四、精练:
1、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1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2、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3、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4、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2_年全国卷三)
雨后池上 刘敏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6、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本诗是如何写景的?
7、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本诗在写景状物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请就其中一点加以赏析。
诗歌鉴赏表达方式之描写
一、表达方式:
叙述: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件(《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
议论:侧重于理趣的表达(《题西林壁》)
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如“离离”、“好雨” 等,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正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描写内容及角度: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近、上下等。(注:归入表现手法部分讲)
二、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1、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
2、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
3、描写方法: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虚实结合(3)动静结合(4)渲染、烘托(5)点面结合(6)白描 工笔(细节描写)
三、精讲: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 ;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侧面描写(衬托):是指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为鲜明突出。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诗人从触觉、视觉、听觉几个角度,侧面描写(衬托)雪,生动传神地写了一场夜雪。练习: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诗歌是如何表现海棠的美丽的?
本诗就是正面和侧面相结合来展现海棠的美丽。
2、观察角度:高低、远近、俯仰、定点观景、移步换景等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山行 》
3、描写角度:视觉(绘声绘色)、听觉(摹声)、嗅觉、触觉等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虚实结合
(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5、动静结合
①动静结合,是指对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例如杜甫《绝句》中的三、四两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②以动衬静,是指用动态的景物、喧闹的声音来衬托环境的静谧,以明衬暗是指用光亮来反衬环境的幽深。例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一、二句以“响”衬“寂”,空谷传音,愈见空山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
三、四句以“明”衬“暗”,余晖射入深林的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构成强烈的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6、点面结合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
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江雪》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8、渲染
渲染是指对景物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正面描绘,以突出形象。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诗从形态、声音的角度对江畔春景进行了非常细微的刻画,辅之以数量词、叠词、拟声词色彩浓丽,声音喧闹,渲染出春意闹的情趣。
8、白描手法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用渲染烘托的写法。指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用极其凝练的诗笔,描绘出 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寥寥几笔,但形象呼之欲出,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9、区分:白描 工笔: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
工笔即细节描写,指用细腻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这与白描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四、精练:
1、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1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细节描写。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1、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阐运用)
3、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析效果)答题步骤: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
2、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3、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①三、四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②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③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4、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2_年全国卷三)
雨后池上 刘敏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案示例:这两道题目都是考查动静结合的常识的。(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2)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槛”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当然,动静结合是相对于所描写的中心景物而言的,一般说来所写景物往往一主一次,以次衬主,理解上不能望文生义、似是而非,否则就会掉入命题人设置的陷阱里。
6、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本诗是如何写景的?
①迟日江山丽(大处着墨,粗鄙勾勒,先写了宏大之景<江山>,然后再从小处<燕子、鸳鸯>落笔)②写景富有层次感,先写远景<春日、江山>再写近景<燕子、鸳鸯>,同时按从高<燕>到低<鸳鸯>的顺序。③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燕飞”动,“鸳鸯睡”静。
7、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本诗在写景状物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请就其中一点加以赏析。
1、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及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的树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墙外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地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荷映水,散发着幽微的清香。
2、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
“明”“隐”,使这些近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飞白鸟”,形象活泼。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
3、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飞白鸟”与“照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
写景的常见手法
1.景物的层次感(视角切换:远近高低的处理)2.大处着墨,小处落笔。(先勾勒大的背景、大的轮廓,如天地一类的,然后再写细小的事物)3.动静结合(既有动又有静,动静互生互衬,和谐,充满生机)4.注重色彩(多样与协调)5.感官变化(所见所闻(听)、嗅觉、触觉)6.虚实结合(想象)
第四篇:描写动物的现代诗
描写动物的现代诗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诗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动物的现代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动物的现代诗11、《狗》
现代·谭剑飞
狗,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
白天,沉默着,逢人便摇尾乞怜。
到了夜晚,一点儿的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它的本性,向天空吼叫:
我自由了,为何给我以黑暗?
2、《春水·燕子》
现代·冰心
柳花飞时
燕子来了
芦花飞时
燕子又去了
但她们是一样的洁白呵!
3、《春水·麻雀》
现代·冰心
小麻雀!
休飞进田垄里
田垄里
遍地弹机
正静静的等着你
4、《繁星·蜜蜂》
现代·冰心
蜜蜂
是能溶化的作家
从百花里吸出不同的香计来
酿成他独创的甜蜜
5、《狗》
现代·谭剑飞
看不出,这是一条狗。
它两眼圆睁,趴在一张桌子上。
吐着舌头,时不时地缩回嘴里搅拌一番,又吐出来。
看到陌生人,它没有狂吠,没有扑咬。
看不出,这是一条狗。
然而它正是一条狗!
此刻正摇尾乞怜的口脚并用地向我讨钱:
进去吧,里面的风景很美!
描写动物的现代诗21、春鸟
春鸟是金嗓子的好伙伴
每天一大早
就把我从梦中唤醒
妈妈说春鸟是在召唤我她要我和她一道到大森林里去
倾听大自然动人的合唱
2、老鸦
一
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
二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
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
也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黄小米!
3、银鱼
横陈在菜市里的银鱼,土耳其风的女浴常
银鱼,堆成了柔白的床巾,魅人的小眼睛从四面八方投过来。
银鱼,初恋的少女,连心都要袒露出来了。
4、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城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5、华南虎
在桂林
小小的动物园里
我见到一只老虎。
我挤在叽叽喳喳的人群中,隔着两道铁栅栏
向笼里的老虎
张望了许久许久
但一直没有瞧见
老虎斑斓的面孔
和火焰似的眼睛。
笼里的老虎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
安详地卧在一角落
有人用石块砸它
有人向它厉声呵斥
有人还苦苦劝诱
它都一概不理!
又长又粗的尾巴
悠悠地在拂动,哦,老虎,笼中的老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
是屈辱的尽灵在抽搐吗?
还是想用尾巴鞭击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
你的健壮的腿
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
全都是破碎的,凝结着浓浓的鲜血!
你的趾爪
是被人捆绑着,活活地铰掉的吗?
还是由于悲愤
你用你同样破碎的牙齿
(听说你的牙齿是老钢锯锯掉的)
把它们和着热的血咬碎......我看见铁笼里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
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
像闪电那耀眼刺目
我终于明白......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
火焰似的眼睛。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6、萤
蛾是死在烛边的烛是熄在风边的青的光
雾的光和冷的光
永不殡葬于雨夜
呵,我真该为你歌唱
自己底灯塔
自己底路
7、飞鸟
负驮着太阳,负驮着云彩,负驮着风......你们的翅膀
因此而更为轻盈
当你们轻盈地翔舞,大地也记不起它的负重。
你们带来的心灵的春天,在我寂寥的窗上
横一幅初霁的蓝天。
我从疲乏的肩上,卸下艰难的负荷:
屈辱、苦役......和几个囚狱的寒冬。
将一切完全覆盖吧,用你们欢乐的鸣唱;
随着你们的歌声。
攀上你们轻盈的翅膀,我的生命也仿佛化成云彩,在高空里无忧地飞翔。
8、青鸟
从久远的年代里--
人类就追寻青鸟,青鸟,你在哪里?
青年人说:
青鸟在邱比特的箭簇上。
中年人说:
青鸟伴随着“玛门”。
老年人说:
别忘了,青鸟是有着一对
会飞的翅膀啊......9、雁
我们仍然活着,仍然要飞行
在无边际的天空
地平线长久在远处退缩地引逗着我们
活着。不断地追逐
感觉它已接近而抬眼还是那么远离
天空还是我们祖先飞过的天空
广大虚无如一句不变的叮咛
我们还是如祖先的翅膀。鼓在风上
继续着一个意志陷入一个不完的魇梦
在黑色的大地与
奥蓝而没有底部的天空之间
前途只是一条地平线
逗引着我们
我们将缓缓地在追逐中死去,死去如
夕阳不觉地冷去。仍然要飞行
继续悬空在无际涯的中间孤独
如风中的一叶
而冷冷的`云翳
冷冷地注视着我们
10、金甲虫
打右首飞来一只
金甲虫
打左首飞来一只
金甲虫
前前后后飞着的金甲虫
带着尖锐的鸣叫
使生的痛楚
成为永恒
时间的金甲虫
密密麻麻的飞来
啮蚀着生的绮丽
一点也不留情
11、豹
一匹
豹
在旷野之极
蹲着
不知为什么
许多花 香
许多树 绿
苍穹开放
涵容一切
这曾啸过
掠食过的豹 不知什么是香着的花
或什么是绿着的树
不知为什么的蹲着 一匹豹
苍穹默默
花树寂寂
旷野
消失
12、海鸥
小小的翅膀上
翻卷着大海的波浪
身子净洁
饱吸露珠、阳光
细长的尖嘴
衔来星空和汪洋
迎着潮汐呼叫啊
唤着沉默的同伴
13、野兽
我是一只被追捕的野兽
我是一只刚捕获的野兽
我是被野兽践踏的野兽
我是践踏野兽的野兽
我的年代扑倒我斜乜着眼睛
把脚踏在我的鼻梁架上
撕着
咬着
啃着
直啃到仅仅剩下我的骨头
即使我只仅仅剩下一根骨头
我也要哽住我的可憎年代的咽喉
14、雪狐
如果一群狐从旷野间走来
仿佛远古迁徙的群队
谁的耳朵耸立得比山峰更高
谛听这令冬天更寒冷的音节
雪野的狐看上去甚至比白雪更耀眼
一架雪撬像喑哑了的琴一般
冻僵于森林的边缘
而雪狐
以它们柔韧而有力的脚步
拔响了这脆弱的琴弦
瞧:那领头的母狐目光多么犀利
当细雪轻沾于它们的脸颊
缓缓绽开一朵朵玫瑰
恍若新婚的礼花抑或飘逸的红霞
让人分辨不清这雪中神秘的幻影
一群雪狐
跟随着雪花温暖的音乐
步履沉着朝前走
它们丝毫不知道害怕
雪原中已深藏温柔的陷阱
第五篇:怎样描写动物
怎样描写动物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许多同学不但爱看小动物,而且还爱养小动物。如果让你描写一个动物,应该怎样描写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1.弄清题意不迷路
让我们先来审题:描写动物。“动物”都是活动的,有生命有感觉的生物。它们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等。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上飞翔,有的能在地上奔跑,有的能在水中遨游。它们各有特点,而且不断变化。从中我们明白:第一,这篇文章能选择写的动物范围很广。第二,要写的每一个动物有其在外形、习性(活动情态、鸣叫)的特点。
2.突出外形特征
描写动物,首先要突出它的外形特征。常见写法是:
(1)先整体描写。无论哪一种动物出现在人们眼前,人们首先会对它的外形有一个整体的评价。即,它是一种可爱的、威风凛凛的、美丽的、丑陋的、娇小的、还是灵巧的、笨拙的动物。这就是先整体描写。
(2)按部分抓特点。整体描写之后,就要将所描写的动物按照头、身、四肢(翅膀)、尾巴等几部分细致描写。动物的外形各有特点,描写细致重要的就是突出它各部分的特征。例如:长颈鹿的脖子又细又长,脑袋却很小。蝴蝶的翅膀有的背面是嫩绿色的,上面有漂亮的花纹,不动时像一棵小草,飞舞时像一朵小花。
要注意的是:抓住各部分的特征不是面面俱到,只需要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来写。例如:这是一只令人注目的雄虎——“红虎”。瞧,它身体壮实,步伐稳健。头上好像烙有天然的“王”字。嘴上的胡子翘得老高,令人胆寒的双眼,好像时刻在搜索着猎物。粗壮的四肢,锋利的爪子,铁鞭似的短尾……整个身子威风凛凛。
3.细描生活习性
为了生存,动物在大自然的影响下养成了各自的生活习性。动物的生活习性主要指它的吃食(捕食)、居住、睡眠、活动、性情等方面。它们在这些方面各具特点。抓住这些方面细致描写,才能将它们描写得惟妙惟肖。
例《小狗帅虎》:帅虎吃食的时候非常有趣,当觉得食物大,不好嚼的时候,就用一只前爪把食物按在地下,另一只前爪把食物一扒成为两半,然后再嚼。跟别的小狗一样,帅虎也特别喜欢吃肉。我一拿着几片出来,它就围着我跳上跳下的。我一松手,它轻轻一跳,张开嘴接住便“叭叽叭叽”香香地吃了起来,好像连味道都没有品。那样子真可爱。
帅虎特别机敏。它睡觉时平平地躺在地上,两只前爪向前伸着,两只后腿向后伸着,头搭在两只前爪中间。但我一跺脚时,它就立刻抬起头,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从来没有闭眼睡觉一样。
4.比拟表达情感
动物虽然不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但是,它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在观察描写时,就应该从它们的动作、叫声中去体会和想象它们的“情绪、思想”变化。这样适当运用比拟,文中的动物才会更逼真。
例:小金鱼吃食也很有特色。每天早晨,只要我拎起那个装满红绿两色的鱼食袋时,它仿佛明白要“开饭”了,便迅速在水面仰起头,身体垂直,嘴紧挨着水面,好像在喊:“我饿了,我饿了。”我用手一捻,刚将鱼食颗粒丢入水中,它就猛张嘴一吸,便将食物吞进肚里。但有时或许是偷懒,或许是没看见,它还在水里无动于衷。我便伸出右手食指不断上下打手势。它好像还真能“破译”,立刻浮上来准备开饭。
这个片断中,作者写小金鱼吃食的情景,将它的动作与人的行为相联系,“饿、偷懒”的描写就非常生动形象,写出了金鱼的可爱。
总之,我们在描写动物时,只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的特征来描写,并且将自己的感情融进对动物的观察描写之中,就一定会写出惟妙惟肖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