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推介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推介课
新街镇小学五年级语文组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比较常用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看完整的一本书。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每人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书名
1、同学们想变聪明吗?告诉你们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读书。
2、你能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吗?
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3、你们喜欢看书吗?看了哪些课外书呢?那你是怎么看这些书的? 学生交流。
4、总结:听了大家的介绍,各有千秋。其实,看书也是有方法的,今天,我们就以手中的书为例学习怎样完整的看书。我们带来的书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一本奇书,202_年世界图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这本书。它到底具有什么神奇的魅力呢?就让我们赶紧走进它吧!
二、设置悬念,巧妙荐读
1、你拿到这本书,认为应该先看什么? 板书(作者简介)
1)师:我们怎样去读呢?(粗读 就是粗粗地看一遍,了解一些大概就行。不必逐字逐句读。)作者简介一般是在书的最前面,请大家打开书粗粗地看一遍。
2)从作者简介中你了解到一些什么?简单介绍一下。
书中有一个主人公,她虽集盲聋哑于一身,但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她是美国的骄傲。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
2、还要看什么? 板书(目录)
师:目录可以体现作者的思路,通过看目录可以了解所看书的大概内容,所以我们看书,还要学会看目录。1)那我们也先看看目录中有什么内容。
2)从目录中你能了解到一些什么信息?请学生自由发言 师:目录也有这样强的感染力啊!
3、接下来要看什么?板书 点击(序言)
师介绍序言的作用(课件):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比较简单的作者序有时也用“前言”。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由作者邀请知名专家或组织编写本书的单位所写的序言,一般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对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介绍作者或书中内容涉及的人物和事情。它的标题用“序”或“序言”,文后署撰写人姓名。译者序一般着重说明翻译意图,有的也包括翻译过程中的某些事务性说明,一般以“译者序”为标题,内容比较简单的也可以“译者前言”或“译者的话”为标题,一般排在目录之前。
看这部分内容,我们也可以用浏览的方式来看
学生看序言部分,交流:你从序言中又了解到一些什么?
3、师:刚才我们读了目录、作者简介、序言,对文章和作者有了大致的了解,那我们不妨合上书本,先想一下你想知道什么?或猜想一下故事情节,再打开书看,我想,肯定会别有一番感受,我们会因为故事情节被自己猜中了而欢呼雀跃,会因为书中精彩描述而惊叹,你们有兴趣来猜想一下吗? 板书:想情节 内容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猜想
三、精选片段,初步感受
老师看完了书后摘录了作品中几段精彩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分组出示文中片段)。第一组:
我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人仅仅通过触摸就发现了成百使我感兴趣的东西。我感觉到一片树叶的精美的对称。我将手爱抚地摸着桦树光滑的表面或松树粗糙不平的树皮。春天我满怀希望地触摸树枝,搜寻叶芽,这大自然冬眠后苏醒的第一个征兆。我感受花朵令人愉快的丝绒般的质感,发现她惊人的盘绕结构,为我揭示出大自然的某种神奇。如果我非常幸运,偶尔当我把手轻轻地放在一棵小树上时,会感觉到一只小鸟高歌时快乐的震颤……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这段文字
刚才,你是怎么读这段话的?(细细地读 边读边想像)板书:细读 想像
师:除了读还要想,请你再细细地读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心中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交流
师:透过这传神、优美的文字,海伦告诉我们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还记得我们前面曾经学过《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文中的安静也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告诉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身为残疾的他们尚且如此,那健康的我们就更应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这就是我们从这段文字中所感悟出来的。(板书:感悟)
我们读这样优美、经典的语段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读,边读边想象,再感悟。就用这种方法读读下面的两段话,相信你会有新的收获。第二组:
爱就像太阳出来以前天空里的云。你摸不到云彩,但是你感觉到了雨,因而知道花和干渴的土地在炎热的一天以后是多么高兴得到雨水。你也摸不到爱,但是你感觉到它倾注进一切东西里面去的甜蜜温馨。没有了爱你就不会快活,不会想玩耍。“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样充满热情。”
学生读文,交流:你读出了什么?联系自己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师:你们很会读书,除了会看,还会思考,把你们刚才的那番感悟写在这段文字的旁边,那就是一次非常好的读书笔记,也可以把它摘录下来,不时地去看看,肯定会给你有所启发。板书:读书笔记
5、我也很喜欢看这本书,当我读着读着,常常会忘记她的生理缺陷,她使用“看到、听见”这样的字眼,她对景色的描绘充满了光感、色调感和音韵感。传记中对在海上遇到风暴和在铁路桥上遇到火车的惊险状况的描述之生动,真的很难以相信这是出自一个盲聋人之笔!我摘录的这些仅仅是书中的沧海一粟,还有许许多多更为精彩、更为惊人的语言。让我们用眼、用心去通读,读完整本书,细细去品位这一世界奇书,认识这位世界奇人。
四、制定计划,课外阅读
1、老师推荐几种阅读方法去学习和欣赏这部名著的精彩之处,(圈划批注、学做笔记、读后感……)课后还可将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故事与同学交流。
2、学生自由组成几个阅读小组,各小组自行推荐出小组长,发放阅读计划表,并完成。
最后老师想送一首诗给大家,愿大家一生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终生的承诺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自己再累也要读书; 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板书设计:
阅读指导
一看:目录
作者介绍
序言
二想:情节 内容
三看:优美 经典句段
细读 想象
感悟
读书笔记(粗读)
第二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推荐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推荐课
推荐理由:
我们从海伦的三天光明中,丝毫没有看到恐惧、凄凉、悲哀,看到的是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的爱。
教学要点:
读书要慢,切忌慌忙,引导孩子读进去。读书要诵,要天天坚持朗读;读书要想,要与作文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二泉映月》的音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二泉映月》的音乐。
2、老师导入。
教师语:作为一位身体健康的人,是很难体会残疾人所忍受的各种困难和痛苦的,尤其是对于一位盲人,他的世界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从盲人阿炳的《二泉映月》中听出了什么?(坎坷的经历,悲惨的命运,凄凉的心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的这位集盲、聋、哑于一身的女作家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板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介绍作者
二、出示、讨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对世人的规劝
虽然大多数人有正常的天赋——健全的五官和四肢,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天赋的可贵,没有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而是在懒怠中虚度光阴。如作者带着善意批评的:“然而有人告诉我,对于你们许多有视力的人来说,艺术的世界是一个沉沉的黑夜,是一个无法探索和难以找到光明的世界。”“这是多么令人敬畏的奇景啊!那些灿烂夺目的尖塔,那些用钢铁和石块筑起的巨大堤岸„„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对它多看一眼,恐怕是很少、很少的。”因此规劝人们要像明天就会变成瞎子一样充分利用眼睛和其他感官,感受生活的美好,做幸福的人、充实地活着的人。1
(2)表白自己的内心世界
作者虽然身有残疾,但品性、人格却是美好的;虽然面对种种在他人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但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一个残疾人的生命价值。同时,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作者身处黑暗中,渴望与人类交流,并得到世人的厚爱,也想借此文表达对世人的博爱襟怀。从一个残疾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最美好的心灵、最善良的天性。
2、丰富的想象
全文都是想象出来的。事实上作者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中,对声音、色彩无记忆,无感觉,她全凭触觉来感知世界,感知的范围窄小得很,对活生生的感性世界的了解少得很。作者先提出问题,然后安排三天的活动。所谓活动,纯属虚构,但作者偏爱虚构她不能看到或听到的那些场景和事情,例如作者并不知道太阳的光辉是怎么回事,却多次写了。从丰富的想象的背后,我们看到作者一颗火热的心:一生都急欲打开视听感觉的窗口;也想现身说法,对世人提出劝告。
3、朴素、真挚的语言
本文不像其他散文那样设计许多机巧,运用许多修辞方法来表情达意。与热切、坦诚、真挚的内心活动相适应的是,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白地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虽然全篇都是家常话语,但用到本文中,却具有感染人、鼓舞人的神奇力量。本文表现出别具一格的朴素美。
4、精警句举要
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他更加喜爱声音。(充满哲理意味)因为在我生活的漫长黑夜里,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光明的灯塔,向我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最深泉源。(充满诗意和哲理意味,具有劝诫作用)
三、小结、作业
1、提出阅读要求:细细品读,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悟,也可以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精彩的词、句、段,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完成读后感
第三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模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课
双流县东升小学:刘 霞
教学要求:
1、交流阅读感受,体会海伦.凯勒在逆境中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
2、了解精读和略读,学会用这两种阅读方法读一本书,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拓展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掌握精读与略读这两种阅读方法,感受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
课前认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进行批注式阅读,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以诗导入:
1、这学期,我们开展了名著阅读活动,你们都读了哪些名著?
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写过一首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诗中有这样一句:(出示)
2、一本好书能把我们带到未知的远方。前段时间,我们就一起阅读了这样一本好书——(指课题齐读)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海伦的生活,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去认识这位伟大的盲人女作家。
(二)了解方法:
1、这本书你们都读完了吗?用了哪些方法读的?
2、小结:刚才有的同学说有的章节大概地浏览了一遍,这就叫(略读)(板书)
3、略读不是心不在焉、无目的地读,而是聚精会神、大略地、有重点地读。这本书中哪些内容你们是略读的?
4、书的“前言”、“后记”、“目录”等,或者是不太重要的篇章都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来读,方便我们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
5、也有的同学说,自己一边读一边想或者在书上做记号、写感受,这就叫(精读)(板书)
6、你们平时在阅读时,会精读哪些内容?精读是阅读重要篇章、经典语段、优美语句时一般要采用的方法。
7、这本书中,你精读了哪些篇章?也可以把你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8、课外阅读要讲究方法,今天我们就继续用精读和略读这两种方法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三)整体感知
海伦凯勒是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读完这本书后,你对海伦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指导
1、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不足两岁的海伦从此陷入了黑暗而沉寂的世界。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请同学们把书翻到《学会说话》一文,站在盲聋哑人的角度仔细品读,可以在书上写下你的感受。
2、交流:哪些句子让你很感动?
预设一:(55页)她还没有给我讲完„„教导我。
(1)
当海伦得知一个和她一样又聋又哑的女孩学会了说话,多羡慕她!想象一下,海伦会怎么想呢?
(2)
谁能读出海伦的这种心情?
(3)
读读想想,让我们体会到了海伦迫切地想学会说话。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动的?
预设二:(56页)最初,我夜以继日地苦练„„自由结合。
(1)
句子中的哪些词语让你们感受到了海伦的刻苦和勤奋?
(2)
你们能想象到此时海伦的心情吗?她会对自己说些什么?
(3)
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4)
读读品品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海伦的不屈不挠。
预设三:(57页)遇到这种情况„„露出笑容。
(1)
读着这段文字,我们的眼前浮现出了一个身体瘦弱、却不轻言放弃的女孩的形象。(出示一段语言训练材料)
(2)
你能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吗?
(3)
读读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海伦的勤奋、坚持。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读出对这位身残志坚的女孩的敬佩。
3、小结:精读的方法有很多,刚才我们就用“读读—品品”、“读读—想想”、“读读—说说”的方法走进了书里,走进了海伦的内心世界。
4、海伦一生有87年的时间是在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里度过的,许多名人和杂志都曾给予她极高的评价。(出示)
(五)略读指导
1、海伦能走出黑暗痛苦的阴影,不得不感谢一个人,她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家庭教师——(安妮·莎利文老师)。
2、同学们把书翻到《再塑生命的人》,略读这篇文章。
3、想一想,为什么海伦把莎莉文老师称作是“再塑生命的人”?
4、让海伦走出黑暗和孤寂并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创造了海伦生命奇迹的,与其说是莎莉文老师,不如说是莎莉文老师的——(爱)。(板书:爱创造奇迹)所以海伦在她的作品中这样写道:(出示)莎莉文老师的爱让海伦张开了心灵的眼睛,触摸到了神奇、美丽的世界。谁想读好这段话?
5、其实,把自己满腔的爱给了海伦的又何止莎莉文老师一人呢?(依次出示:)
6、他们用一双双托满阳光的手,把爱和温暖带给了海伦,并影响了海伦,使海伦也成为一个心中有爱,播撒爱心的人。(出示:)
(六)情感升华
1、一本好书,能给我们启迪。海伦的这部自传体小说带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呢?
2、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将爱传递给每一个需要的人。这样,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才能永恒。让我们再一次呼唤这个伟大的名字——(海伦·凯勒)
(七)布置作业
书中有许多富有哲理的话,同学们可以摘录下来,做成书签,送给你最想送的人。
第四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一、选择题:
1.海伦.凯勒的处女作是()。A A.《我的生活》 B.《我的日子》 C.《我的盲人生涯》 D.《我的家人》
2.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童年朝夕相处的两个伙伴是:玛莎和()。A.贝利 B.安妮 C.吉米 D.米奇 A 3.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的家庭女老师是在她()的时候走进她的生活的。A.五岁 B.六岁 C.八岁 D.十岁 B 4.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最不喜欢的一门功课是()。A.英语 B.算术 C.盲文 D.科学 B 5.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把()称为“好心城”。A.伦敦 B.波士顿 C.巴黎 D.利物浦 B 6.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是海伦学会说话后写的第一个故事。A.《我的生活》 B.《霸王》 C.《少女时代 》 D.《青鸟》 B 7.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是海伦第一次学会如何了解一位作家,及其识别其文风。A.《霸仙》 B.《青鸟》 C.《回忆》 D.《少女时代》 C 8.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在莱特-赫马森学校学习时()的进步最大。A.算术 B.盲文 C.科学 D.德语 D 9.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在纽约城海伦唯一喜欢的地方是()。A.喷泉 B.音乐广场 C.教堂 D.中央公园 D 10.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被海伦认为是“帝王之树”的是()。A.杨树 B.法国梧桐 C.槐树 D.橡树 D 11.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第一次看的戏是()。
A.《王子与贫儿》 B.《青鸟》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出走的娜拉》 A 12.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朗诵了一首最喜欢的诗()给霍姆斯博士听。A.《海燕》 B.《被禁闭的鹦鹉螺》 C.《触礁》 D.《祭奠》 B 13.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在德克利夫学院的一年级作文被集成为()。A.《给我三天光明》 B.《少女时代》 C.《我的生活》 D.《及至》 B 海伦 凯勒写的最愉快的一本书是()。
A.《我所居住的世界》 B.《领悟》 C.《忏悔》 D.《少女时代》 A 14.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石壁之歌》是一部诗集,灵感来自()。A.校园 B.田园 C.家庭 D.战争 B 15.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除了贝利和莎莉文老师以外,海伦最尊敬的人是()。A.海明威 B.但丁 C.巴尔扎克 D.马克 吐温 D 16.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以《少女时代》改编成的电影是()。A.《青鸟》 B.《少女时代》 C.《救济》 D.《青春》 C 海伦 凯勒是在第()个月患病导致失聪的。A.15 B.18 C.19 D.17 C 17.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爱迪生给海伦的第一印象是()。A.亲切 B.严肃 C.孤独 D.高傲 B 18.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经常自勉的一个目标,以宗教说法表示就是()。A.带笑背负起自己的十字架 B.博爱 C.上帝保佑所有人 D.坚强 A 19.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安妮最喜欢听父亲讲的故事是()。A.《拇指姑娘》 B.《花仙子》 C.《卖火柴的小女孩》 D.《小红帽》 D 20.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莎莉文老师的眼睛在她三岁时得了()。A.砂眼 B.斗鸡眼 C.红眼 D.白内障 A 21.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爱丽丝在莎莉文三四岁时得了()。A.哮喘 B.癌症 C.肺结核 D.鼻炎 C 22.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莎莉文的弟弟叫()。A.吉米 B.贝利 C.安拉 D.杰夫 A 23.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莎莉文和弟弟被送进了()救济院。A.德士堡 B.伯文丽 C.波士顿 D.安娜 A 24.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安妮1880年去了()盲人学校上学。A.柏金斯 B.德士堡 C.伯文丽 D.安娜 A 25.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吉米去世后,安妮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关心她的朋友()。A.左娜 B.霍姆斯 C.劳拉 D.巴巴拉神父 D 26.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安妮在盲校遇到的热心的老师是()。A.巴巴拉 B.莫美丽 C.霍姆斯 D.安娜 B 27.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安妮的新义母是()。A.霍布金太太 B.莫美丽 C.左娜 D.神纹丝太太 A 28.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柏金斯学校是因为()而声誉远扬,名震全国的。A.萝拉 B.安妮 C.海伦 D.莫美丽 A 29.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安妮第一次来海伦家做家教,因为买了慢车车票而晚了()天。A.三 B.二 C.四 D.五 B 30.海伦 凯勒是历史上第()个会用嘴巴说话的聋哑人。A.三 B.二 C.五 D.四 B 31.海伦 凯勒最后毕业于()。
A.哈佛大学 B.纽约大学 C.剑桥大学 D.波士顿大学 A 32.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爱丽丝是安妮的()。A.老师 B.妈妈 C.奶奶 D.朋友 B 33.海伦 凯勒希望有某种奇迹,使自己可以睁眼看()天。A.三 B.四 C.五 D.六 A 34.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心灵之窗是我们的()。A.眼睛 B.心 C.嘴巴 D.灵魂 A 35.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假如给海伦三天光明,第一天她想看的是()。A.动物 B.房子 C.人 D.光明 C 36.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在所有人中,海伦首先最希望见到的是()。A.爸爸 B.妈妈 C.家庭老师 D.神父 C 37.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二天早晨想看到的是()。A.花朵 B.露水 C.黑夜变为白昼 D.小草 C 38.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二天晚上想在()度过。A.家里 B.中央公园 C.剧院或电影院 D.野外 C 39.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第二天她将通过()来感受人类的灵魂。A.访谈 B.观察 C.艺术 D.体验 C 40.海伦 凯勒认为能把时代压缩成一天的是()。A.物馆 B.记录片 C.大事记 D.历史书 A 41.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三天想()度过。A.郊游 B.看电影 C.和老师 D.在当前的日常生活 D 42.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认为打开美的钥匙是()。A.艺术 B.博物馆 C.人的心灵 D.人的眼睛 B 43.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在所有感观中,海伦相信()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A.听觉 B.嗅觉 C.视觉 D.触觉 C 44.海伦觉得可能比《红字》更有意思的书是().A.《小老爷福迪勒罗伊》 B.《红与黑》C.《昨天》 D.《傲慢与偏见》 A 45.海伦父亲的职业是().A.邮递员 B.公务员 C.舰长 D.老师 C 46.海伦幼年住的老房子叫().A.乐园 B.青藤居 C.草地居 D.天堂 B 47.海伦父亲除了自己的亲人,他最爱好的是().A.种花 B.旅游 C.烹饪 D.狗和猎枪 D 48.海伦很钟爱的一个洋娃娃,叫().A.南茜 B.东格 C.贝贝 D.露露 A 49.对海伦来说,她的世外桃源是()。
A.文学 B.数学 C.聊天 D.旅行 A 50.1887年海伦读的一本完整的小说是()。
A.长篇 B.短篇 C.中篇 D.不祥 B
二、填空题
1.海伦。凯勒是(美国)的作家。2.海伦的第一部处女作(我的生活)。3.“艾丽丝”是安妮的(母亲)的名字。4.海伦家庭教师的名字?(安妮 沙利文)5.海伦在那所大学读书?(哈佛大学)6.海伦在校园的第一部著作?(《少女时代》)
7.海伦小时候的玩伴是贝利和 ?(厨师的女儿玛莎 华盛顿)8.安尼失去米吉后,第一个真正关心她的人是(巴巴拉)
9.安妮进入帕金斯盲人学校后,第一个真正关心她的老师是(漠美丽老师)10.海伦看得的第一部话剧史是(《王子与贫儿》)11.圣诞节沙利文送给我的金丝雀名叫(小蒂姆),结果不小心被(猫)吃了。12.海伦 凯勒第一次坐轮船是去(普利茅斯),把波斯顿称作为(好心肠)城市。13.海伦 凯勒从来没有呼吸过一丝带盐味的海风,但她通过一本叫做(《我们的世界》)书了解到海洋。
14.第二天海伦想用什么方式来感受世界(体验艺术)15.爱丽丝与安尼的关系是(母女关系)
16.海伦 凯勒在别墅区居住时,拥有了自己的一匹小马,名叫(黑美人)。17.艾丽丝得的是 病(肺结核)
18.海伦 凯勒是在(年份)学会说话,教我说话的老师叫(莎拉 富勒)。19.安尼第一次去海轮家为什么迟到了两天? 20.安尼的弟弟叫(吉米)
三、简答题:
作者是如何安排仅有的三天光明?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目的:
补充材料: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前者以赫赫军功征服了整个欧洲,后者,则以其独特而勇敢的生命个体震撼了世界。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尽管命运之神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这位女性却用勤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她的名字已经成为坚韧不拔意志的象征,传奇般的一生成为鼓舞人们战胜厄运的巨大精神力量。
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接受了完整的大学教育,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创建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她不仅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生命的勇气,而且还将自己所经历的痛苦和幸福记录下来,给后世以勉励。
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是她的处女作,是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撰写完成的。海伦以真实、自然的笔触再现了自己生命之初21年的生活,为世人留下了一首永难遗忘的生命之歌。在中国出版时翻译者加入了海伦一篇优美的散文并以此为书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五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深有感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历程。她一生只有十九个月光明与声音,在安妮·莎利及其他老师的帮助关爱下,在亲朋好友的成全中,海伦·凯勒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哈佛大学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她始终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四处募捐用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并为他们创造受教育的机会。她曾周游世界各地,为残疾人加油鼓劲。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讲家、教育家。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只有聋人才珍惜失而复得的听觉?为什么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见天日的幸福?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实生命、去享受生活!海伦说:“我努力求取知识的目的在于为社会人类贡献一点力量。”知识的力量多么巨大,它能使一个残疾人,变成一个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人。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海伦。凯勒一样,在有生之年把对知识的渴求,看作对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这种追求,怀着友善、朝气、渴望去生活,我们的人生将会增添多少欢乐、多少幸福啊!海伦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生命的勇气,给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难遗忘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