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席慕蓉的散文特色

席慕蓉的散文特色



第一篇:席慕蓉的散文特色

席慕蓉的散文特色

席慕蓉,一位来察哈尔盟明安旗的蒙古姑娘。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席慕蓉的诗作一直颇受瞩目,然而近年来,她的诗作产量减少,散文作品不断的增加,其中亦有异于诗作的特色,评论其诗作的文章颇多,其实席慕蓉的散文也有另外的风味。本文将以席慕蓉的散文作品为范围,探讨其特色与写作技巧。其散文作品较特殊之处,如‘花’在席作之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本文对此现象做一分析。另外,兼论席慕蓉的写作技巧,如颜色的搭配、问句的运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两大方面,一为对花卉的描述,二为颜色的词汇使用。在于“花”的描述上,各式各样的花都能入文,其中又以荷花与她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画家的身份,在颜色的运用上,自然比较于其他作家贴切,形成她的一种特色。

(一)花的描述

在席慕蓉的散文之中,除了人之外,便多以花作为对象,或将花朵穿插在字句之中隐含某种象征意义。

整棵大树上满了白花,又厚又绿的深色叶子把白花衬得特别耀,老远就看到了。„

好大的一棵树,深植在海边的山崖上,在几十年之前,当那些渡海而来的人刚刚开始在这个小岛上栖身之时,这处山崖之上,一定曾经长满这一类的海岸植物吧?

我想当那一群人刚刚开始在这树木底下搭建他们时小木屋时,一定以为这只是暂时的停留,以为不久就可以离开,所以才会盖得这窘迫和杂乱无章的吧?

席慕蓉喜欢将某种花的特性和某种类型的故事相结合。虽然,花在故事之中,可能只是扮演物的静的角色,却占有全文重要的地位。如在《有一首歌·花的极短篇》,席慕蓉写下一对男女的故事,因昙花的绽放而开始,随着昙花的凋落而结束。

好多年以后,每次闻到相同花香,女孩都会想起那个在月亮底下把昙花摘下的少年,他们从那夜以后就没有再见面。

他不应该送她一朵昙花。听人说,那是一种不幸的征兆。

以故事形态表达出席慕蓉对花的感觉。花同时也扮演着触媒的角色,对于读者而言,即使不曾经历类似或相同的情境,也可藉着席慕蓉笔下所营造的气氛,有了更深的感觉,有着身历其境的感觉,或许这也是席慕蓉作品始终被喜爱的因素之一。

每一位作家都有其最钟爱的事物,席慕蓉特别钟情于荷花。她画荷花,也写荷花。不过,她很少单独的赞美荷花,她总是把荷跟人相连,或者藉由某件事情带出荷花。在文学的批评上有所谓的‘文如其人’的说法,特别强调作家的生活环境与作品的文风表现之间的关系。探讨此现象与席慕蓉的关系,可以从席慕蓉的生活环境及成长过程之中寻得解答。

那天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植物园的荷池,站在满池亭亭的莲叶旁,空气中充塞着一种模糊而又熟悉的清香,幼年时和父亲同游玄武湖的记忆,在霎时都重现在眼前,阳光在霎时也变得柔和起来。我好像进入了一个不大一样的世界,在那里,时光滞留不前,我心中充满了一种恍惚的乡愁。

对我来说,读诗和写诗也和荷花荷叶一样,每次都能把我领进那一个不大一样的也界里面去,在那里,心中没有任何的负担,我只是喜欢反覆温习那一种恍惚的甜蜜和忧伤。

涉江采芙蓉的时代,荷叶与荷花应该就是这个模样了吧。荷,真是我的乡愁,对一个古远的时代与古远的爱情的乡愁。

不知道是看多了画中的荷,还是在古远的日子里曾多次涉江采芙蓉,总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总觉得荷花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友人,并且,在初识的一次就是一见倾心,不忍离去,就这过了几千年。

东坡独爱清风与明月,周敦颐有〈爱莲说〉,对作家而言,自己青睐的事物,钟爱的一件事,喜欢的一个东西,不单只是字面上的解释,重要的是深层意义及它与作家能够相遇相通的一股默契,‘荷花’对席慕蓉而言正是如此。

席慕蓉出版了一本完全以写荷,咏荷为内容的书,名之为《信物》。这本书的内容是用以席慕蓉的文章和针笔画来交叉营造全书的气氛,显出对荷花的赞颂与热爱。她不仅客观仔细的写景,也主观的写情,使整个作品呈现情景交融的感觉,物我合一的情境。我每天早上都去端详它,看着它的颜色从敷着一层青绿的暗紫,慢慢转成水红转成柔粉再转成灰白,看它的花瓣从紧密的蓓蕾到微绽到盛放再凋落,仿佛是看着一个生命从青涩的少年逐日逐日走到最后。

原来,原来时间就是这样过去了的。所有的日子越走越远越黯淡,只有在莲花盛开的时候,那些记忆,那些飘浮在它们周遭的记忆才会再匆匆赶回来带着在当时就知道已经记住了的,或者多年以来一直以为已经忘了的种种细节。

在席慕蓉所写荷的作品内容中,人、事、时、地常常是相同的,她却用不同的字句去描述,从各个角度切入,写出完全不同的味道和感觉。如〈花之音〉和〈莲池〉都在写林玉山先生八十年回顾展中一张巨幅的荷花写生。在〈花之音〉中,她被这幅画吸引,因而请问林玉山先生,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画成的?

老师说那个时他刚刚日本回到台湾,和年轻友人一起,两个人到嘉义附近的山里,在一处荷花池旁住了好几天

老师又说:‘那个时候,年纪轻,对任何事物都想一探究竟,我们听人说荷花刚开的时候最美,并且花开的时候有声音,所以两个人就在池旁和衣睡了一个晚上,天还没亮时就起来守着花开,等着听花开的声音。’

我从来不知道荷花开的时候有声音,老师那天真的声到了吗? ‘听到了。是很轻,很细微的声音,但是可以听得到。„„„’

在〈莲池〉一文中,她采倒鈙的铺陈方式,将时间拉到林玉山先生听荷花的昭和五年七月,逐字逐句慢慢述说一个发生在日据时代的故事,然后将场景拉回一九九一年的五月,也就是八十回顾展的会场。她写到收藏这幅画作的张家,将这幅‘莲池’呵护得无微不至。席慕蓉用她柔性的笔触记录下来巨幅荷花写生的来源及归处,同时也做了见证。

是一场难得遇合!

六十一年之后,一个初夏的正午,美术馆里的展览厅因为外面的炎炎烈日而显得格外清凉,艺术家和他的画作重新相遇。

当年那个站在池边的年青画者如今鬓发已如霜雪,目光却依旧清亮,依旧深藏着那对生命与美的渴望,从他笔下一笔一笔画出来的艺术品挂满在美术馆许多间展览厅的墙上,他必须要带领他的学生和观众一张一张地看过。

但是,在转身之前,在离开‘莲池’那张画幅之前,白发的艺术家忽然停了一下,回首对那池莲荷再看了一眼,才微笑着转过身来带领着我们继续往前走过去了。

老师,您是不是听见了什么声音?

〈花之音〉出版于****年,〈莲池〉是作者一九九六年的新作,相同的一段往事,在隔了将近七年,席慕蓉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再次呈现她心中的感动,若不是对荷花的深深爱恋,如何能够经历长时间而不遗忘!

席慕蓉曾在《成长的痕迹·自序》中提及:‘我是一个喜欢“回顾”的人’。这也印证了她的作品中不时出现充满回顾的意味,除前所举〈莲池〉的例子外。对于小时候父亲带她去玄武湖看荷花一事,也常常出在文中。用不同的笔法,切入时间的前后,虽然是同一件事,因不同角度的写作方法,让人不容易觉得腻。

玄武湖的黄昏,坐在父亲腿间,父亲双手划桨,小船从柳荫下出发,在长满了荷花荷叶的湖上静静地流动。暮色使得一切都变得模糊和安静。小手拿着一个饱满的莲蓬,在小小的胸怀中,人世间的幸福也正如莲蓬一样饱满、莲子一样清香。

记忆里最早的荷,应该就是五岁时,父亲带我在玄武湖上泛舟时给时过我的那一个莲蓬了。

父亲的怀抱是那样安全温暖,能够独占父亲的怀抱对于小小五岁的我一种忐忑的惊喜与骄傲,伴随着记忆而来的,还有湖上一片昏黄微微带着灰紫的暮色。

席慕蓉对于‘花’的钟爱,显然成为她作品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对她而言,花是她记忆中最重要的行囊,在每株花的背后有着不舍的情感。而花也代表某件让席慕蓉动心的事情,或者一个深深记忆的人物。这样的作品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自然是受人欢迎的。

而海棠花就是属于年轻时母亲的花。„„而从没有过那样残酷的战争,从来没有过那样连年的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民族曾忍受过那样多的苦难,于是那一代的少女没有一个能实现她们的梦。„„要买下来的,不仅是那盆花,还有那盆花里的良辰美景,那盆花里古老而芬芳的故国,而我终于明白了我母亲的心。

所有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的后面,都有我珍惜的记忆。

又是好多年过去了,„„玫瑰仍在,而所有属于那个夏天的事物都会回来,我几乎还可以闻得到林中松针在太阳下发出的清香。„„

在花前,我是个知足的人。

(二)搭配颜色的运用

走进席慕蓉的花花世界,可以发觉她一贯的温暖笔调,同时为画家的她,在文中形容花的色彩,也较一般作家更为敏锐细腻,使得作品有更鲜活的感觉。其意象的建构有大半是建筑在颜色的使用上,呈现给读者的文章,不再只是死板平面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立体画面。

是那个似曾相识的山林,满山开着一种野花,长而直的花梗上缀着从紫红到浅红到纯白的串串风铃,衬着青绿的野草,和后面郁绿黑蓝的森森,是一幅又一幅人让人心醉的画面。

整片草原一望无际,天地间除了苍空的蓝、云朵的白、青草的绿和远处丘陵上一些土石的褐黄以及几株杂树的灰绿之外。

茶褐的底色上画着横枝的菊花。枝干墨绿,花瓣原来应该是洁白的,却在画家笔下带着一层仿佛被时间慢慢染黄了的秋香色。

秋日下年和父亲牵手走在波昂市郊,天气不错,路旁人家院子里的大树金灿的,白色的细秋千安静地垂挂在绿草地上。

他说这话的时候,正是风和日丽的夏日正午,太阳光从翠绿层层的高枝上洒下来,森林中有着一层绿玉般的光影[21]

天好干净,是那种澄蓝,草好柔软,是那个种细密的绿。穿着白色衬衫和灰色运动裤的男女同学散坐在树下,风吹过来,羊蹄甲粉紫色的小花瓣就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

席慕蓉利用颜色搭配花卉的描写,将所要传达的抽象意念,明确且清晰的意象化。使得读者在阅读席慕蓉的作品时,非常容易进入她所想表达的情绪之中,颜色的功劳实不可没。

第二篇:席慕蓉油画配散文——莲荷深处

席慕蓉油画配散文——莲荷深处

席慕蓉油画配散文--莲荷深处荷风

有那么多事逼在眼前,有那么多工作要做的我,却差不多花了整个早上的时间来看一朵荷花。

去年从朋友那里拿来的荷,这几天开出了两朵。一朵比较小的先开了,一朵极大的这

一、两天才开,莲叶田田,红荷出水,迎风有香气,小小的院落竟然古意盎然,芬芳有致起来。

涉江采芙蓉的时代,荷叶与荷花应该就是这个模样了吧。荷真是我的乡愁,对一个古远的时代与古远的爱情的乡愁。那样单纯厚实的造形,却给我以那样动心的感受,只觉得它的每一根线条,每一片色彩都是有渊源,有来处的。

不知道是看多了书中的荷,还是在古远的日子里曾多次涉江采芙蓉,总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总觉得荷花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友人,并且,在初识的那一次就是一见倾心,不忍离去,就这样过了几千年。月色

父亲今年七十,我在长途电话里向他说,我想把六月份在历史博物馆国家画廊的个展献给他,算是向他祝寿的贺礼。父亲在电话那端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是高兴呢还是觉得我很可笑。

从小,在姊妹里面,我就常是那个“可笑”的角色。功课没有她们好,长得没有她们好,偏偏又总希望爸妈能多疼爱我一点,因而就常常会做出很多笨拙得可笑的事来。

可是,所有的一切的努力,也不过只是为了想博得父母欢然和了解的一笑而已。

画展是如期举行了,我画了一张三百号的荷花,整面墙上被我画出满池的花与叶。从钉框到涂底色到构图到完成,整整用了我一年的时间,开幕那天台风过境,暴雨如注,可是我的朋友们只要有空的,都冒着雨来了,而且都喜欢这一张画。

那天,我一直有一种非常深沉的快乐,我一直想看该怎样向父母描述我的快乐;找有这样多爱我的朋友,这样多支持我、鼓励我的朋友,无论如何,这一次,在这一点上,父母总应该以我为荣了吧!诗的成因

前年夏天,在植物园的行池旁,看一对男女走过我身边,女的长得胖胖的,打扮得很时髦,正大声地对她的朋友说:

“我不喜欢这种花,长得太简单了!”

然后,她就用一种好像受骗了似的生气的样子,快步地走开了,她的男伴只好赶快追了上去。

我正站在树荫下,用速写本子在画荷花,听了她的活,一直忍不住要笑。真的啊!她说的满有道理的。这荷花荷叶长得是太两单了一点,一根长梗子上只有一朵花,另外一根长梗子上又只有一片叶。真的,若不是我们中国人对荷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爱恋,若不是有那么多张美丽的画,那么多首美丽的诗,那么多篇美丽的文章告诉我们;该怎样地去爱莲,去欣赏莲,我们也许也和她一样,觉得这种花长得令人生气的简单哩!

一位哲学教授写信给我,为了解开我心中的一个结,他说:

“要出污泥而不染,才算是真正的洁净。”

他的这一句话,我U前也不是没有听过类似的,但是总没有放进心里去。而这一次,一打开信,一看到这一句,我竟然吃了一惊,好像在刹那之间参透了很多世事。所以,佛手上总是拈着一朵,佛身下也总是以莲为座,一定是有所指的吧。他的话才让我明白了莲的本质、爱的本质。枉自画了那么多年的荷,竟然一直没能领会佛说的奥妙。

所有的洁净和美丽的事物,都是值得珍惜的。可是,为了要得到那样的洁净和美丽,只有一条路可走,一条不能害怕也不能躲避的长路。只有走过这东路,才能得到真正的洁净与美丽。

否则的话,我所能得到的也不过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罢了。

生活原来真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我忽然非常羡慕起哲学家来了,能够把一些苦涩的定理用莲、用菊,或者用松柏来温柔地演绎出来,这些人所具有的该是一种怎样广阔与深沉的胸襟啊!莲荷深处

为了要种荷,我先要去买好几个大水缸来,这个倒好办,龙潭街上有间规模很大的五金店,他们有各种尺寸的,也肯替我送到家里来。

可是,要荷长得好,却一定要到水沟里去挖黑泥来放到缸里才行,这一件事,可得要自己来做了。

而我从来没做过这种事。住在乡下,也不是没看过四旁边的那种水沟,那种冒泡泡的黑泥看一眼就会让我头皮发麻,气味更不好闻,平常走过时都会加快脚步的我,这一次该怎么办?

在以前,碰到这种难解决的事我都会推给丈夫去做,可是,那几天他刚好出国去了,而幼苗已经拿回家,再拖下去,这一季恐怕就种不活了。

于是,我只好穿上雨鞋,戴上手套,屏住呼吸,把铲子插进深深的黑泥里,然后再一铲一铲地,开始往缸里放,等到存到三分之一的厚度时,再一缸一缸地往自己家院子里抬过去。

蒋太太是我的好邻居,看不过眼了,来帮我的忙。太阳好大,我们两人合力把装了黑泥的缸抬回家去,那稀烂的泥巴在缸底晃动着,发出很难听的声音和很难闻的气味。我汗流浃背,却一面抬一面在笑,觉得这样狼狈的事,别人看了一定不会了解。平常那样爱干净的人,今天是发了什么疯,把一缸一缸的黑泥尽往家里搬。

真的,有很多事,是要发点疯才能做出来的。温柔的心

从民国五十五年二月开始,十几年来,我开了十一次个人画展,参加了更多次的联展,每次展览会开幕那天,我都会好好打扮一下,兴高采烈地去会场,会场里总是会有花、有茶、有我的朋友。

可是,去年,我市下到高雄和一位友人联展,在同样气氛的开幕茶会里,却因为一位观众的一句无心的话而觉得非常的悲伤了。

他那句话倒是很诚恳的,他说:

“你的生活真令人羡慕,轻松又潇洒,象你画的荷花一样。”

在他说这话的时候,画展会场正摆满了花,我们手上各拿着一杯冰冽的饮料,我穿着一件纯白的丝质的衬衫、灰紫的长蓬裙上缀着好多条同色的蕾丝花边,斜斜地坐在会场正中的大沙发上。

我不知道当时我微笑地回答了他一些什么,大概总是一句很有礼貌的话吧。可是,我心里想说的却是:

“你真的看过了我的生活了吗?”

我不知道,他如果到过我深夜的画室里,看过我憔悴的苍白的脸,看过我因为用力钉画布而破皮而流血的手,看过我一次又一次撕毁的草稿,看过我因为力不从心而流下的眼泪之后;他还会继续羡慕我的生活吗?

选择了这样的一种生活,我并不后悔。我悲伤的只是,为什么很多观众都喜欢把画家当做是一个生有异禀的天才,却不肯相信,在这世间,没有一件事情是轻松或者潇洒可以换得来的。丽日之后

不过,在面对着荷花的时候,我也不会去想那些复杂的事的。

每次,面对着荷花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夐虹的那一首诗:——“记得”。

你如果

如果你对我说过

一句一句

真纯的话

我早晨醒来

我便记得它

年少的岁月

简单的事

如果你说了

一句一句

浅浅深深

雪飞雪落的话

……

在植物园的荷池旁,是我年少的岁月。

十四、五岁时用粉蜡笔,十七岁时用水彩,十九、廿岁时用油画颜料;一次一次地,我来画荷。那时候满心想画出一朵与众不同的花来,因而是那样专注地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什么也不听、不看、不想。

年少的岁月,简单的事啊!是好像有人对我说过一句一句真纯的话,而为什么一直要等到今天早上,等到三十多岁的早上醒来,才开始记得它?

第三篇:席慕蓉抒情散文精选

席慕容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定居台湾,我们看看下面的席慕蓉抒情散文,欢迎大家阅读!

席慕蓉抒情散文精选

1生命与美

一位业余健美运动员,苦练了5年,终于取得了成功。但不幸的是,她患了可怕的骨癌,经医生诊断,要截去她的右小腿。可是她望着充满青春活力的右小腿,拒绝医生说:“我不能让我的美遭到破坏。”过了半年,她的病情更重了。医生决定截掉她的右腿,才能保住她的生命。她又拒绝了医生。因为她心想,一个懂得美热爱美的人,是敢于用生命为美的。又过了半年,她失去了生命。

一位认识她的人说“其实,早点锯掉一条小腿,也就没事了。太令人遗憾了1另一位朋友却说:“病魔终究没有夺去她的美,她是宁折不变,值得敬佩的1你同意文中的哪一种观点?

席慕蓉抒情散文精选

2爱没有重量

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到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

路途非常遥远,山路非常难行,空气非常稀薄,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显得举步维艰气喘如牛。

他走走停停,不断往前遥望,关于席慕容和小思的散文精选,有网站也可以。还有就是以“重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只要些体裁和怎样写的帮助就可以了。席慕容散文希望目的地赶快出现眼前。就在他的上方,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年纪不会超过十岁,背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孩,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她喘气得很厉害,也一直在流汗,可是她的双手还是紧紧呵护着背上的小孩。

印度教徒经过小女孩的身边,很同情地对小女孩说:“我的孩子,你一定很疲倦,你背得那么重1

小女孩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背的是一个重量,但我背的不是一个重量,他是我弟弟。”

没有错在磅秤上,不管是弟弟或包袱,都没有差别,都会显示出实际的重量,但就心而言,那小女孩说得一点没错,她背的是弟弟,不是一个重量,包袱才是一个重量。

她对她的弟弟是出自内心深处的爱。

爱没有重量,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喜悦的关怀与无求的付出。

席慕蓉抒情散文精选

3心灵的承载量

一辆卡车有一个承载量,超过了这个承载量,它便会停滞不前甚至支蹋架散;一个人的心灵也有一个承载量一旦超载,它便会扭曲变形。

每天早晨带着妈妈“注意安全”的叮嘱出门;每天望着老师饱含期望的目光;每天感受同学友爱的笑容;每天读着那印满铅字的书本和资料……我们的心灵承载着一份重量――爱的重量。

每天听着别人优秀的发言;每天望着别人作业本上的“”和自己作业本上的“”;每天想着不久就会到来的高考……我们的心灵承载着又一份重量――竞争的重量。

常常忍受疲劳的折磨,常常面对失败的压抑,常常感觉无奈和无辜……我们的心灵依然承载着一份重量――困难的重量。

这些重量加在一起很重。可是我们的心灵在承载的同时,又在不停的“减负”:我们让自己健康地成长;我们不停地把知识装进自己的头脑;我们每天对同学报以同样友爱的微笑;我们不断地克服困难解决困难;我们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奋力地赶超别人……这些都是我们的心灵在不断承载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卸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李煜、李清照、陆游把亡国之痛相思之苦、难酬壮志之悲融入了字里行间;少年时代的高尔基把艰苦生活的重压放入了一本一本书籍里;鲁迅把忧国忧民的重量放在他敏锐的思想和犀利的笔尖上……

我们的心灵别无选择地要去承受一份又一份重量。为了使我们的心灵不扭曲,席慕容经典散文不碎裂,我们只有用适当的方式去不断地卸下重量。如果不想方设法卸下那一份又一份心灵的重量,我们的心灵就会超载。

有人因求职失败而自杀;有人因高考落榜而堕落;有人因感情失意而变态;有人因工作不顺而失落……这些,都是一颗颗心因为超载而走向毁灭,都是一个个惨痛的教训。

承载一份爱的重量,我们应该付出同样一份爱;承载一份竞争的重量,我们应该勇往直前去接受挑战;承载一份挫折的重量,我们可以付出同样重量的决心和汗水……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永不超载永葆青春。

席慕蓉抒情散文精选4

生命的重量

黑夜里,给你一个火种一堆柴,你将怎样的去燃烧它呢?你是一点点添柴,让它彻夜微微亮着;还是拼命地添柴,让它熊熊燃烧,照亮整个荒漠,让它辉映夜空,使繁星也失色!

你是不是在犹豫,不知道如何抉择?席慕容散文集其实当你犹豫的时候,你已经选择了前者。要知道在你犹豫的时候,你为了不使火种熄灭,你就要一点一点地添柴。当你还未决定该如何是好时,时间已经帮你选好了一切。绚烂而美好的辉煌,你不可能去拥有了,蹉跎带走了你选择的权力。

燃烧的火是生命的象征。没有人会去欣赏那欲灭而未灭,那不起眼的小火苗。万丈磅礴的火焰才是我们所神往的。那一位为了美而献身的健美运动员也许是懂得了这一点,才毫不迟疑地投身“火罕中,让美更加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她的生命虽然很短暂,但留在人们脑中的却是永久的。她就是不甘做一簇小火苗,而付出所有一切,甚至是生命,这难道是错误的吗?她为生命的曾经存在留下耀眼,留下令人敬佩的印记,难道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有生命的开始,那就注定有死亡降临的那一天那么,生是为了死而存在吗?那么所有生命的存在,未来死去后它就变得那么轻渺吗不是的,生命的存在是为了死去后“生命”的延续。用来延续的不是别的东西,那就是你留在还活着的人们的脑子里所存在的美好东西。你留下的东西越重,那就越不容易从人们的脑子里飘走。我想那位健美运动员留给人们的就是沉甸甸的美———无数个优雅的健美动作。

“美”这个字,不是随便可以滥用,尤其是对那些富有生命的。有生命力的美,是有重量的。生命给美予以存在,而美又体现了生命的重量。木柴是为了燃烧而存在,美是为了绽放而存在。而生命就是为了留下生命的重量而存在。

第四篇:诗词-席慕蓉

席慕蓉: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

1、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

——席慕容

2、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上帝所作的一首诗,然后,再缓缓老去。

——席慕蓉 《抉择》

3、月光衣我以华裳,林间有新绿,似我青春模样。青春透明如醇酒,可饮可尽 可别离,但终我俩多少物换星移的韶华,却总不能将它忘记。

——席慕容 《山月》

4、当我猜到谜底,才发现,筵席已散,一切都已过去。

——席慕蓉 《谜题

5、你在人群中对我微微一笑,因为这个微笑,我已经等了好。等待是一生中最初的苍老,是令人日渐消瘦的心事,是举著前莫名的伤悲,是记忆里一场不散的筵席,是不能饮不可饮,也要拼却的一醉。

——席慕蓉 《初老》

6、原来整个生命的美丽就在于它的永不停息啊!

——席慕蓉 《透明的哀伤》

7、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席慕蓉 《印记》

8、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山风拂发、拂颈、拂裸露的肩膀,而月光衣我以华裳。

——席慕容 《山月》

9、你走吧,我总要习惯一个人。

——席慕蓉

10、时光仍旧立于不败之地。

——席慕蓉 《时光九篇》

11、年轻的时候,因为羞怯,因为很多奇怪的顾虑,有些话始终没能说出来,有些要求也始终没敢提出来,白白地错过了那么多个美妙的夜晚。而在这么多年以后,如果也让这个夜晚就此结束的话,我们就再也没有什么借口可以原谅自己的了。

——席慕蓉 《槭树下的家》

12、在年轻的时候,在那些充满了阳光的长长的下午,我无所事事,也无所怕惧,只因为我知道,在我的生命里,有一种永远的等待。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的,因为,我有着长长的一生,而你,你一定会来。

——席慕蓉 《写给幸福 》

13、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席慕蓉 《青春》

14、如果从开始就是一种 错误,那么 为什么,为什么它会错得那样的美丽。

——席慕蓉

15、筵席已散,众人已走远,而你在众人之中,暮色深浓,无法再辨认,不会再相逢。

——席慕蓉 《谜题》

16、我们都是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

——席慕蓉

17、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席慕蓉

18、每一首会流传下来的歌,应该都是从我们心里最痛的地方唱出来的罢?

——席慕

19、在秋来之后的岁月里,我 几乎可以,被错认是 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女子。

——席慕蓉 《秋来之后》

20、金钱是一种有用的东西,但是,只有在你觉得知足的时候,它才会带给你快乐,否则的话,它除了给你烦恼和妒忌之外,毫无任何积极的意义。

——席慕容

第五篇:朱自清散文特色

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巧妙的比喻、联想,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便构成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作者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组成了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月下荷塘的美景,透露出作者追求刹那宁静的心境,反衬出作者因现实烦恼而产生的不宁静心情。

缜密精巧的构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如《背影》里的四次背影四次眼泪,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中由写画到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