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你是我一生读不厌的书

你是我一生读不厌的书



第一篇:你是我一生读不厌的书

你是我一生读不厌的书

——写给懵懂岁月的女儿

(三)又是一个明媚的早晨,天,蓝的像一汪水,又像一块玉,偶尔,有几丝白云轻轻地掠过,就如同在这块美玉上镶嵌几处动感的装饰;而太阳,就懒懒的露出了脸,仿佛怕惊扰了沉睡的人们。广场上,几对早起的老人,伴着悠扬的乐曲,开始翩翩起舞…….转盘周围的树木,在微风中轻盈的摆弄着新绿的嫩叶,仿佛和对面灿烂的杏花遥相呼应。窗前,满树的木菊花,也在这春日里招摇的怒放着,一大朵一大朵粉红色的花,娇艳极了。在清晨的露珠的洗涤中愈发鲜亮。

旁边,是一方淡紫色的蚊帐,里面,睡着我的宝贝女儿。阳光的影子斜斜的射进这个小屋,贪睡的女儿在梦中咧着嘴笑了,一股花香伴着女孩儿身上特有的幽香,在这紫色的世界中弥漫……

准备好了早餐,我轻轻地坐在女儿身边,静静地看她酣睡的模样……

我很感谢上苍的恩泽,他让我拥有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乖巧懂事。日子,在匆忙之中进行,是女儿教会了我,其实去爱远比被爱幸福!

人老了,总喜欢回忆,记忆中淡忘了所有的忙碌和艰辛,只剩下幸福和甜蜜。女儿小时候的音容笑貌,甚至每一个调皮的眼神,委屈的泪花,都会在不经意间闯进我的梦乡。回味着每一个甜蜜的瞬间,我的心满满的都是幸福!

第一声啼哭犹在耳畔;第一次的翻身还在眼前;第一次的站立仍在脑海……我不敢相信,曾经那么个小人,怎么就长成了眼前的这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渐行渐远的人生,一丝悲凉掠过心头,我不敢想女儿上大学后不在我身边的日子,不敢想女儿出嫁后留下我的孤独;不敢想,将来那些只有我一个人的早晨的寂寞。“曾经沧海难为水”只在诗中看过的句子,如今成了我心中不敢触摸的痛。

不由得想起在我出嫁后,母亲曾经说过:每一个黄昏,她都习惯的站在栅栏旁边,凝望通往学校的路,因为,曾经,在那个时候,我都会骑着一台绿色的自行车准时出现在她的视线里……“可怜天下父母心”,或许,这就叫“不舍”。

如今,每一个夜晚,我都会站在楼前,等待着下晚课归来的女儿,风雨无阻中,我懂得了“牵挂”。习惯了看到女儿打开车门时的一张笑脸,习惯了被她莫名调侃的茫然;习惯了听她絮絮叨叨的谈天说地……

岁月匆匆相伴而行,女儿成了我一生用心品读的书,看不完,翻不厌。多希望时光停留,岁月静止,就这样,永远和你在一起……

第二篇:你是我一生最爱的人

你是我一生最爱的人

忘记一个人的感觉真的很苦很累,有些事情似乎已经淡忘了,却在不经意间又

会忽然泛上心头。

还以为已经把你彻底忘记,不会再为你伤痛落泪。然而,当收到你的短信,翻阅以前的聊天记录,心依然楚痛,泪仍旧纷飞。

曾经的欢乐变成现在的落寞,曾经的思念成为现在的伤痛。明知道爱已经远

去,为什么还要如此痴迷在你的......我们的爱没有错,错过的只是季节,这是真的吗?

你是我命中注定的情劫,永远都不能靠近,却又一刻也不能忘记

你是我一生最爱的人

但是我却无法对你说出口

真的是我们有缘无份?。。。。

我就是天上的云,从此不知将要飘向何处————

无语了………………

指尖滑落在键盘上,欲语,泪水已溢出。

第三篇:你是我的书[范文模版]

你是我的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书,是陶冶人类生活的宝物。小蕊,你就是我的一本书。

你是一本在我伤心时给我欢乐的书。

我含着泪趴在书桌上哭着。“我的小慧,什么事让你这么伤心啊?“我一听是小蕊的声音,连忙起身,拂去眼角的泪水,断断续续的说:”小蕊,我,我,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突然不理我了。“小蕊笑笑说,”小慧不哭,你的那个朋友可能只是时间不够,我给你讲个笑话吧,有一个包子,他饿了,把自己给吃了。“我破啼而笑。

你是一本当我遇到难题并耐心帮我解决的书。

生地会考即将来临,我却为地理的气候类型而苦恼。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是时候,小蕊走了过来,”小慧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我焦急的道出了原委。”长沙,你看,夏季它的温度很高,我们都会感觉到很热,但是到了冬天却出奇的冷,雨热同期,所以长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小慧,听懂了么?“小瑞耐心的讲着,我满意的点点头。

你是我一本授予我无限知识的书。

“小蕊,我们学了化学哦,好神奇呢。”我笑呵呵的望着小蕊,“是么?我可要考考小慧哦。当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你就会看到蓝色沉淀物的产生,这就是化学反应。”“哇塞,化学好神奇哦。”我大叫。“加热的蓝色沉淀,你就会看到蓝色沉淀瞬间变成黑色的哦。”我惊呼道:“化学实验真的好有趣呢。”

小蕊,你是我的书。一本带给我欢乐,解决我的难题,充实我的生活的书。

第四篇:文章不厌百回读

文章不厌百回读

——《秋天的怀念》主题教学印象

带着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化的困惑,意外走进《秋天的怀念》主题阅读课堂,收获惊喜。执教老师以其感性的思想情怀,厚实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平实自然的审美水平,展开了激情励学,引领学生以“好好儿活”作主题的阅读教学活动。教者灵活运用多媒体,把文字、图片、音乐与师生的声音、文思融为一体,丰富了语言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读出了一个开放而又独具活力的语文课堂。

片断一

老师跟孩子们聊着北京,聊着小学,聊到现在的史铁生。带领孩子们从史铁生的《合欢树》片断课外阅读,去感受作者浓浓的思母情怀。再回到作者几十年前与母亲一起的最后一个秋天,走进课文检查自读的情况。课件投示:

有感情

流利

朗读正确

师:我愿意同学们大声地读。

(有一男生犹豫后慢慢举起了手。)

师(示意学生):给他掌声。因为他是第一个勇敢地把手举起来。

(学生鼓掌,男生朗读完后,老师请他的同桌以朗读的三个标准,进行评价和互读互评同一个段落。)(继续检查,请一位女生与同桌再读再评。)

生:她读得很有感情,也很响亮,但是她添字了,把“秋风中”读为“秋风秋雨中”。

师:也许她是故意丢掉的,为了提醒我们的注意。“秋风秋雨”——有一点儿混了,这么一点风雨算得了什么?(对发言的男生)也许你能读得更好。

(男生读同一段。回请女生进行评价。)

师:你们发现她们的朗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在声音、字音的重轻和感情方面去对比。)

师(结言):同学们的评价不一样,是因为读得不一样;读的人不一样,感受就不一样。有感情——太笼统了。每个人都不同,读的味道自然不同。(课件投示:读出韵味)读书要读出韵味,读出个人的味道,读出不同的理解,读出——自己的!

评析:

引:以趣作引,读出兴趣,读出乐趣。

因为语文课当先之要是一个“趣”字,“兴趣”是持续阅读的内在条件。读文之初,学生就感受了老师的鼓励与宽容。鼓励使孩子们 信心增强,宽容使孩子们放心,朗读使孩子们体现成功。读书成为了一种有任务达成度的乐趣。读正确流利了,还要有感情,多好听多有意思呀。执教老师没有含糊,让第一次接触她的孩子反复地读书——评价——倾听——朗读。教给孩子们真正的读书方法,还确立起一种清晰的概念——读出自己的。在朗读中自评互评,不但重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自主朗读;而且,教者着眼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生们有兴趣,才会有乐趣,有喜欢。以“趣”字作为课堂的铺引,使课堂兴趣盎然。

片断二:

师:这位母亲病了,她自身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生: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师:肝癌是什么滋味呀?!与母亲相比“我”又是怎么样对待的?

生:暴怒无常。

师(点头示意):烦。

生:砸玻璃,摔东西。

师:太烦了。

生:捶打着腿喊——我活着有什么劲。

师(摇头):不想活。

师:母亲再发现时,又是怎么样做的?

生(朗读,师投示课件句子):

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师:母亲“挡”住的是什么?

生:是落叶,以免“我”看到了伤心。

生:挡住窗子,不让“我”看到外面的世界,让“我”想起自己瘫痪的脚。

生:挡住窗子,怕儿子想不开而寻死。

师(深情地):母亲挡住的——是儿子一颗寻死的心!怕的是儿子——不好好儿活!送进去——读。(生感动地朗读。)

师(深情地):母亲“扑“过来——用一位母亲的力量!抓住了“我”的手——她想“抓住”的是什么?

生:抓住的是儿子想死的念头。

生:抓住的是儿子的烦恼和伤心。

师:抓住的是儿子的希望,让儿子好好儿活的迫切期望。送进去,读。

(生再次动情地朗读。)

师:为了让儿子好好儿活,母亲“忍住”的又是什么?

生:儿子对她的抱怨。

生:肝痛。

生:儿子暴躁的脾气。

„„

师(真情地):这么多的抱怨这么多的伤痛,母亲没有言语,送她一个字——

生(了然):忍!

师(继续追问):儿子砸玻璃,摔东西,母亲——

生(强调):忍!

师(激动地):儿子狠命地捶打着腿喊: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

生(也激动):忍!

师(痛心地):肝疼得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母亲——

生(也表痛心):忍!!

师(缓缓地意味深长地):母亲对待儿子,只化作一句朴素的话——“好好儿活”。这位母亲对儿子“苦口婆心”,多苦啊!这句话意味深长,用心良苦。送进去,读。

评析:

点:抓准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读之中激活兴奋点,读懂文章。

教者导读“挡、扑、抓、忍”四个字,刺激了学生的阅读兴奋点,对课文一读再读,对人物一思再思,在追问中感受母亲的爱、母亲的伟大、母亲的朴素。这仅仅是朗读吗?它还是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这几个词用得多好呀!在一字字、一句句的读与思之间,这种感受反复地增多,加深,加强,更促使学生与文本人物的内心情感交融和共鸣。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

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死气只会产生死气,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教者的情感指引,使课堂充满活力与思维的创造,学生在母亲形象的感悟下,母爱的情怀感染下,体验了一种属于母亲的平凡和伟大的心灵感动。老师真情流露,以情悟情,以心换心,学生在语言文字当中受到了真正的美的熏陶和感染。

片断三

在这一课里,老师预设了这样的主线。

主题导读:播放课件中本文作者史铁生的《合欢树》片断(我坐在„„),初步感受“你读到了什么”,从而带领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

主题解读:走进儿子不“好好儿活”,走进母亲自身坚强地活,和让儿子“好好儿活”的主题。

1、高位截瘫使作者变得脾气暴躁,课文怎样描写?

2、母亲是怎么样做的?(悄悄地进、出)“我”怎么说的?(不想活)

3、母亲自身的情况又怎么样呢?(患上肝癌、痛)对待儿子又怎么说?

结题朗读:读读课文末尾,感受作者懂得了怎样好好儿活。

生(朗读):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师:我俩懂得怎样好好儿活?再读读,言之有物地讲。

(生再次朗读后谈感受。)

生:黄色的花淡雅——就是平平淡淡地活。

生:泼泼洒洒就是潇潇洒洒地活。

生:白色的花高洁——活得高贵、纯洁。

„„

师:对呀,人生还可以如此这般地精彩!

主题扩展:作者在往后的几十年怎样好好儿活。思考我们要怎样好好儿活。

播放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片段,配乐阅读《有关庙前的回忆》、《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内心,感受作者的好好儿活。

结束语:今天晚上,有什么心里话想要对爸爸妈妈说?

孩子们,人生是漫长而艰苦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

评析:

线:把握文本的思想主线,读进文本,超越文本,读出思考,升华文本。

教者本着“用教材教”的理念,深情地导入,激情地演绎,悲情地思考,最终归于平淡的人生积淀——好好儿活。行云流水的主题教学,情牵“好好儿活”这一主线,激活了整个课堂,打动了与者的心扉。在反复的情感朗读中,“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把史铁生的文字变成学生自己的话来读,读出思考读懂人生:你心中的思考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教者这种对文本的价值取向,这种情感体验的阅读,潜移默化,感动了在场人的心灵,感化了在场人的人格。史铁生的语言文字的美,史铁生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都表露无遗。这就是被称为“燃烧的玫瑰”的窦桂梅老师!我感动了,她是那经历风雨,收获彩虹的“铿锵玫瑰”。

片断四

师(投示课件句子):一齐朗读,注意“悄悄地”。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师:去掉“悄悄地”,自己再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

师:母亲为什么这样做?

生:可能不想让儿子发现她走进来。

师(感动):她对儿子总是那样地关心,心特别地细,细到——

生:很细心,不想让儿子觉得烦。

生:很小心,怕惹儿子心烦。

师(思考的神态):母亲是细心的,她没有放弃儿子,她对儿子还有更多的——

生:耐心。

师(感慨):母亲的这颗心呀,是小心翼翼,绝不放弃。是细心、爱心、耐心!送进去——读!一生抑扬顿挫地朗读。

师(微笑鼓励):你太激动了。

(再请一生朗读,流利地。)

师(再鼓励):走得太快了,断好句子。

师轻声重复,几近呢喃地吟着:“悄悄地„„”

再压低声音沉重地:“悄悄地„„”

再温和地私语:“悄悄地„„”

(课堂一片静默,学生与整个会堂陷入了沉思。)

师(极细声):悄悄地(面向全体学生)再来体会母亲的这颗心。送进去,读!

评析:

面:展示语言文字表达的画面,读出情,读出境,读出丰富的感人画面。

一个坚忍的身影,随着窦老师 “悄悄地” 的引领,在学生的心里进进出出多少回呀!字字含情,声声表意,有这样的激情朗读,有这样“多情”的指引,学生“眼中有物,心中有情”,怎能还不“读出味道”呢?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窦老师充当着好向导,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和创造就在这个基础上展开。

片断五

在课中,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思考,多次体验角色、体验人生。

1、高位截瘫使“我”不想活——你来劝劝他!

2、“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言之有物地讲讲——作者懂得了怎样活?

3、学完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母亲化作了秋天,化作了一句朴素的话(好好儿活),你又有什么心里话会对爸爸妈妈说?

评析:

体:把握文本中角色的体验,把做为“人”的体立起来,读活文本,读进心灵,读懂生活。

对于“母亲”的角色,对于“好好儿活”的体验,窦老师组织学生阅读、思考、送进去读,走出文本读,在课堂中读,走出课堂依然“读”。我不禁回想窦老师的教育境界:“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这里高度地统一起来,读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大“课堂”——社会、生活。

《秋天的怀念》的教学可以归纳成:引子、兴奋点、主线、画面、立体五个不同层次的读。教者一次次、一步步、一层层深入地把握和挖掘课文内蕴,孜孜不倦,以读为本,激情演绎,可谓是——文章不厌百回读!

作者姓名:黄荣生

通讯地址:广东省从化市鳌头镇水西小学

邮政编码:510940

工作单位:广东省从化市鳌头镇水西小学

联系电话:020—87877583***

第五篇:你是一部书范文

你是一部书

借着假日的空闲,躺在床上小睡。不知何时回想起了与你的点点滴滴,一幅幅熟悉的画卷开始在心头涌现。我蓦然发现,你是一本书,你是一本对我影响深远的启蒙之书。

再遥远的记忆已记不真切了,我的记忆是从幼儿园萌芽的。因为父母繁忙,我一直呆在你家,在我的心目中,你是一本最大容量的百科全书,每当我对加减法疑惑之时,你总能快速说出答案,抵上我十几分钟的运算了,那时的我在心中默默赞叹:“真是神了!”

上了小学你在我心中的地位继续升高,从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足以挖开你的冰山一角。每次遇到难题向你请教,你手指一划就使我豁然开朗,唐诗宋词元曲从你口中溢出,听得我如痴如醉;学习乏了躺在你怀里,你的故事又涌现出来,让我回味无穷。这时候,你是我最常翻阅的,引我进入知识殿堂的百科全书。

或许是小时用得太多了吧?升入初中后我发现了你书页的残破,查阅时也时灵时不灵了,有时更把我引向了错误方向。再加上我发现了你是中国制造,连最基本的英语都不懂,虽然书中有一个俄语角,但离我太远,也没有兴趣,时间一长,你的书中就只剩下中国字了。于是,你成了我嘲笑的对象、讥讽的目标,但你依然笑呵呵的,在我学习时移过来,把我引向错误方向。我想让你离我远一点,但看着你笑呵呵的面容,话语就被梗在了脖子中。就这样,你的书页残破了,上面更是积了一层灰尘,那时,你还是那本厚厚的百科全书,却被我放到了书架的最深处。

到了高中,你的书页开始凋零了,而在我眼中,更是漏洞百出,残破不堪,你对我变得无用了许多,就被我完全束之高阁置之不理。繁忙的学习让我忘记了太多,让我对你由关心变成了冷淡,连一眼也未曾留意,这么长的时间未见,你现在如何了?

猛然醒悟,你一直未变,你依然是那本我曾最珍爱的最大最厚重的百科全书,虽然时间风化了你的内容,岁月在你的封面留了痕,但你依然是那本书。

翻来覆去却睡不着,眼角有些湿润。我猛然爬了起来,跑了出去。你是我心中最珍贵的最大最厚重的百科全书,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虽然无力阻拦书页的脱落,但我却可以拂去你的灰尘,细心擦亮你的封面,使你得到关心和爱护。

你的书页虽已脱落,却在我的心中传承,你依然是我心中最珍贵的最大最厚重的百科全书,爷爷!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