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又见骗局
又见骗局:珍奥核酸广告再亮相春节晚会再亮相春节晚会
方舟子
没有相应的处罚跟进,仅有舆论监督是无济于事的。媒体不可能对一个事件保持持久的兴趣,因此骗局躲过了风头之后仍然可以沉渣泛起,继续愚弄世人。
我在出国14年后首次回国过春节,收看久违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发现人还是那些人,形式还是那样的形式,能够反映出这十几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变化的,是隐藏在节目当中的那些商业广告。
其中触目惊心的一个广告,是在一个小品中,演员拿着写着“珍奥核酸”四个大字的纸袋上场。春节晚会年年有争议,这个广告也成了挨骂的对象。其实这并不是这个“保健品”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露面。据读者反映,在去年的晚会上,曾经举办过“珍奥核酸杯我最喜爱的演员和节目”的评选。
第二天,我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说:“今年春节晚会上大连珍奥核酸又出现了。记得几年以前您写过几篇文章揭露他们的骗局,我很奇怪他们为什么能扛到现在,而且还越来越火。202_年他们的销售额是10亿,而且还在上升。在Google上搜索'珍奥核酸',202_年左右的皆为负面报道,而最近(202_-202_)全都是正面报道了。我实在不相信'核酸保健品'能有什么作用,可是为越来越多关于此类报道所困惑,您能关注一下么?”
对“核酸保健品”能有什么用,是不必感到困惑的。
只要学一点生物化学常识,就可以知道,虽然核酸作为遗传物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至关重要,但是人体中的核酸都是人体用其他化学物质自我合成的,并不从膳食中直接吸收。膳食中的核酸都将在消化道中被彻底分解掉。因此生物医学界公认核酸不是营养物质,口服核酸不仅不能起到营养、保健作用,而且核酸吃多了,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会导致痛风和结石等疾病。
所谓“核酸保健品”,完全是一个伪科学商业骗局。这个商业骗局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1981年,它被美国法庭认定为商业骗局后,在美国就基本消失了,然而20年后却在中国重新出现,而且有多名中国科研人员为之捧场。
对此,我们已在202_年上半年做过充分的揭露。对“珍奥核酸”盗用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义做宣传的行为,我们也曾经联系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声明澄清。那次揭露持续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国内媒体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甚至连美国《科学》杂志都做了报道。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为此发出通知要求集中检查核酸类保健食品广告违法问题,卫生部也通报“珍奥核酸”夸大宣传,要求对保健食品夸大宣传的违法行为加大监督力度,依法严厉打击。
在我们揭露过的案例中,还很少有一个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并获得官方的肯定。当时曾有人认为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据说“核酸保健品”的销售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是结果又是如何呢?“珍奥核酸”不仅继续在全国性报纸上做广告、登“正面报道”,而且上了中央电视台,具有讽刺意味地成为“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晚会的赞助商、在收视率天下第一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露脸,并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大户,享有不受中央电视台曝光的特权。
国内的保健品很少有超过3年的寿命,而“珍奥核酸”被揭露三四年来,却好像活得更有滋有味,难怪有人要对此感到奇怪、困惑了。
没有相应的处罚跟进,仅有舆论监督是无济于事的。媒体不可能对一个事件保持持久的兴趣,因此骗局躲过了风头之后仍然可以沉渣泛起,继续愚弄世人。媒体也会见钱眼开,为了商业利益丧失原则。一个被充分揭露过的骗局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敢于在有十几亿观众的节目中招摇过市,我们首先应该问的,是管理部门究竟是如何“依法严厉打击”的?
相关链接
“核酸营养”是骗局
“核酸营养”和“疗法”是由美国纽约一名普通医生本杰明?弗兰克在70年代一手炮制出来的。美国法庭曾经在1981年2月5日、4月10日、7月20日、10月22日连续四次判决所谓“核酸营养”和“疗法”是通过虚假广告诱惑、骗取消费者钱财的商业骗局,违反了美国法典第39编第3005条。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核酸营养”热也是奉弗兰克为祖师爷,其理论依据、产品和宣传手法都和20多年前的美国“核酸营养”骗局没有什么不同。
国际权威机构、权威人士否认“核酸营养”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2_年的有关文件确认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物中不包括核酸。世界卫生组织营养部的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否认人体需要额外补充核酸。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署在1999年发表的关于营养品工业的报告中指出,口服核酸无效,核酸缺乏症不存在。
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导人、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弗兰西斯?柯林斯在202_年5月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核酸营养”是一个荒唐可笑的骗局。
三位其名字和肖像被中国厂家用于做“核酸营养”广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澄清他们的名字和肖像被盗用,他们不认为核酸有营养。
核酸是什么?
核酸是一类生物大分子,分为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两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核酸对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主要是通过它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而体现出来的。每个人的遗传信息都是独特的,必须被忠实地复制、表达。如果让外来的核酸参与进去,人体的遗传信息就会混乱,人就会生病乃至死亡。
人体不能直接吸收核酸
核酸是分子量很大的生物大分子,细胞膜在正常状态下不能吸收生物大分子,这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如果生物大分子进入了细胞,细胞机能将会紊乱乃至死亡。病毒感染的机理就是打破了细胞膜,而把核酸注入了细胞中,使人体得病。人体细胞中的核酸全都是利用细胞中已有的小分子一步一步自我合成的。
食品中的核酸在肠道中被分解
食品中的核酸在肠道中将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核苷酸、核苷,而被吸收进细胞中,在细胞中进一步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碱基(包括嘧啶和嘌呤两类)。
碱基或者用于合成核苷酸(联起来就成了核酸),或者参与其他代谢途径,或者降解排出体外。
不存在核酸缺乏症
核酸、核苷酸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食物之中,一般人不存在食用核酸太少的问题。即使食用的核酸太少,也不会影响人体细胞中核酸的合成,因为核苷酸有别的合成途径,可以用别的分子从头合成,也可以回收利用体内核酸的降解物。因此在医学上不存在“核酸缺乏症”。
老年人无需特别补充核酸
没有任何可靠的资料表明老年人核苷酸的吸收能力和合成能力会降低,因此老年人无需特别补充核酸
第二篇:又见玉兰
又见玉兰
初闻玉兰,是小时候妈妈的一个同事,她的名字叫欧阳玉兰。那时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听,便问妈妈什么是玉兰?妈妈便告诉我说:玉兰是一种植物,花开的时候很好看。由此,我便知道了玉兰,但家乡没有玉兰,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好看我不得而知。
上了中学,才知道:玉兰,又名白玉兰、应春花、望春花,有白、黄、紫红诸色,以白色为主,它原产于中国四川、江西、湖北等中部地区,在我国园林中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栽培,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早春名贵花木。玉兰是木兰科木兰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因其花朵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所以叫做玉兰。因玉兰花的名字充满诗情画意,自古以来便引得无数诗人为之吟诗做唱,爱怜称赞。
来到北京才初见她的芳容。
北京的玉兰很多,公园里,小路旁,寺院里,庭院中。在阳春四月,在清明前后,处处都能看得到玉兰的倩影。玉兰树亭亭玉立,风韵多姿。满树的白玉兰花,紫玉兰花,千花万蕊,皎洁清丽。在阳光的映照下,洁白如雪,剔透似玉,犹如冰雕玉砌般美不胜收。最著名的要数西山大觉寺、颐和园和 潭柘寺的古玉兰。
玉兰有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红玉兰、黄玉兰之多品种,而最普通、最为常见的是白玉兰和紫玉兰。不论是广玉兰、紫玉兰还是白玉兰它们均属木兰科,但是又有不同。广玉兰属木兰科木兰属,是常绿乔木;紫玉兰属木兰科是落叶灌木;白玉兰是木兰科落叶乔木;黄玉兰是木兰科木兰属,落叶小灌木。广玉兰由于开花很大,形似荷花,故又称“荷花玉兰”;紫玉兰常丛生,高达3米;白玉兰则树体壮实,树冠高大,雄伟奇岸,尤为壮观,树口直径可达200厘米,树高可达25米。花繁且大,美观典雅,清香远溢,天生丽质。每当花期,占满老树虬枝,如云如雪,更富有诗情画意;而黄玉兰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观赏植物。玉兰属植物的花多为白色、粉红色、紫红色,而黄色的玉兰花极为少见。
玉兰花外形极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再加上清香阵阵,沁人心脾,实为美化庭院之理想花开。
玉兰花代表着报恩。玉兰经常在一片绿意盎然中开出大轮的白色花朵,随着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委实清新可人。因其株禾高大,开花位置较高,迎风摇曳,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非常可爱。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增君。明代文学家、画家沈周是“明四家”之一,他既写玉兰,也画玉兰,有一首《题玉兰》诗便是在玉兰画上的题诗。诗中不仅称颂玉兰的美丽,还将玉兰赞为“韵友”:
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
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征明酷爱玉兰,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拙政园中部玉兰堂前有老干玉兰,开花时一白如雪,文征明特为此堂题写匾额,手笔遒逸不凡。文征明还写过一首《玉兰》诗,将玉兰花比作白衣飘飘的仙女与丰腴端庄的绝代佳人: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原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玉兰花多在早春乍暖还寒时盛开,但又时也会迎春雪怒放,给人以惊喜。清初学者查慎行就写过《雪中玉兰花盛开》诗,称赞了玉兰不畏寒的性格,以及白花白雪的绝妙搭配:
阆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
羽衣仙女纷纷下,齐戴华阳玉道冠。
关于玉兰花的传说,其中贯穿着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色彩。很久很久以前,这一出深山里住着三个姐妹,大姐叫红玉兰,二姐叫白玉兰,三姐叫黄玉兰。一天他们在山下游玩时却发现村子里冷水秋烟,一片死寂,三姐妹十分诧异,向村子里的人讯问后得知,原来秦始皇赶山填海,杀死了龙虾公主,从此,龙王爷就跟张家界成了仇家,龙王锁了盐库,不让张家界人吃盐,终于导致的瘟疫发生,死了好多人。三姐妹十分同情他们,于是决定帮大家讨盐。然而这又何等容易?在遭到龙王多次拒绝后,三姐妹只得从看守盐仓的蟹将军入手,用自己酿制的花香迷倒了蟹将军,趁机将盐仓戳穿,把所有的盐都浸入海水中。村子里的人得救了,而三姐妹却被龙王变作花树。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那种花称作“玉兰花”,而她们酿造的花香也变成了她们自己的芳香。故事很简单,也很唯美,却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完美的向往。
白玉兰高洁芬芳、纯洁可爱。唐代诗人咏:“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天天赏视玉兰,嗅着浓郁的芳香,可人老心童,留住岁月,永著青春。玉兰花有着忠贞不渝爱情的寓意。每逢喜庆吉日,人们常以玉兰花馈赠,是表露爱意的使者。
我为玉兰,是每年都必观赏的。今年清明时节,又一次与家人去公园里游玩。游走其间,公园里其他花开还不是很繁盛,而唯有玉兰迎风怒放。一树树,一丛丛,红的、白的,紫的格外抢眼,在蓝天的映衬下如千树万树燃放的焰花,五彩缤纷。
不远处,在一株白玉兰树下,一对老者相拥而坐,和着蓝天、白云、艳丽的花构成了一副精美的画面。他们膝盖上摊着一本书,两个人在一起共同研读,不时的用手指点、谈论,有时相视一笑,再看看头上的玉兰,然后再看书„„
我的心砰然一动,多么美丽的玉兰啊!恬静、祥和、温馨而美丽,世间一切美好的感觉都在这眼前的画中了。在早春的季节里,在暮年的夕阳里,在生命里,在血液里,无论环境怎样艰苦,都能让人感知到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生命的热爱。无论生命延续到哪里,都能让人感知到他们努力向上迎取着阳光,向世间绽放生命的颜色!太阳光照在树上,也照在他们的脸上,他们的脸如同玉兰花儿一般灿烂、明丽,在春风的吹拂中,和着那一朵朵的玉兰花瓣绽放出幸福的笑容„„从相识到相知,从少年到白头,他们风雨与共的走到了今天的花甲花季,在晚年的春光里享受幸福,共度余晖,就像玉兰一样,在经历了严冬的洗礼后在料峭的春风里迎风怒放,尽情舒展生命的灿烂,这不就是世上最美的玉兰么?淡雅、美丽而又高洁,这不就是世上最美的人生么?平凡、朴素而又伟大„„
愿玉兰常在,愿生命不息!
第三篇:又见花开
又见花开
时光老人总是没有经过人们同意,就轻易抢走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时间在一分一秒的逃走的同时,也让人渐渐成长。就像花,一年四季的开与败,总是亦复如是的重复这同一种动作。
又见花开,我已不再是那个幼小不懂事的孩子了。就像这匆匆度过的七年,七年里成长了许多;七年里结交了无数的朋友了;认识了无数不同性格的人自己开始学会独立,不再轻易的流眼泪。因为我知道: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又见花开,我成为别人的学姐,看到新一届的同学在卖力的军训,自己感叹:这个学年是不是过得太快了!看到他们稚嫩脸上纯真的笑容,自己感悟:我是否还拥有这样纯真的笑脸?看到他们追逐打闹,自己心想:这样的游戏有意义吗?然而,同学说我装深沉,老妈说我想太多了。是吗?也许我就比他们大了几个月罢了,也许就是这几个月,让我和他们不一样啊!
又见花开,我已习惯这种重复而又不单调的生活,升入初中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做集体生活,也许上次花开时还在担心自己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是否适应?现在我得到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绝不会不适应!虽然每天都有繁忙的作业每学期都有沉重的名次,但这并不会使生活单调!同学之间的一个小玩笑,也许也是一种关心的方式,也许会让刚才被老师骂过的不快烟消云散。
时间会改变许多,但是花还是从凋零到绽放。我们又何曾不是呢?又见花开,我也长大!
第四篇:又见中秋
又见中秋
秋风送爽,菊香暗浮。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望着窗外皎洁如盘的明月,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我的思绪随风而去,回到从前那段关于中秋的记忆中。
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每年中秋的时候,妈妈就会煮一些刚从地里摘下来的玉米、毛豆,洗好红彤彤的大苹果,黄澄澄的大鸭梨,还有山楂、核桃等好吃的,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用红纸包裹,麻绳扎着的月饼。满满得摆好一桌放在月亮下,这叫“供月”。妈妈说,得等月宫中的嫦娥先吃了,我们才能吃,不然神仙会怪罪我们不懂礼数。于是,馋嘴的我只好吞着口水,眼巴巴地望着那些美味,直到妈妈说可以吃了。那时候的月饼没有现在这么多口味,大都是五仁馅的,但是那时候就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怎么也吃不够。吃着香甜的月饼,坐在妈妈的怀中,听她讲着月宫中那位美丽女子的传奇故事,真的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
后来,我们家搬到了凤凰山,我也渐渐融入到了城市的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长大了。每年中秋,不再只有单一的“供月”活动,我们还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都市的节日气氛是我们的小山村无法比拟的,街上到处都会悬挂彩灯,一闪一闪好像星星在眨眼睛,熙熙攘攘的人群让大街变得热闹喜气。有的站在卖羊肉串的小摊前,品尝着冒着油光的烧烤,任火红的炭火映着他们微笑的脸庞。有的全家人出动,奶奶搀着爷爷,爸爸挽着妈妈,前面还跑着一个 小宝贝,手里提着玲珑的兔子灯,惹得大家都侧目观看,心里感叹,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时常有一群孩子戴着荧光手镯,拿着荧光棒,在夜色中跑来跑去,叫着嚷着比谁的荧光棒、谁的荧光手镯最亮、最好看。还有人则来到花坛前,欣赏娇艳芬芳的花朵,兴致来了还合几张影留恋。这一切都被笼罩在溶溶月色中,仿佛一个美丽的梦,让人不敢相信。
到了如今,我依然喜欢过中秋。只是现在的中秋,不如小时候那样是为了吃到好吃的食物,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些食物 现在已经不稀奇了,想吃就能吃到,而且还能吃到更多更好的。也不是为了在小街上赏月观花,感受那份节日的愉悦。而是为了能回家看看父母,多陪陪他们。平常繁忙的工作总是让我们难以抽出时间与他们坐下来,聊聊天,喝喝茶。只能打个电话问候他们。有时候,回到家,发现父亲的背不知什么时候变弯了,母亲的两鬓又多了几丝白发。而中秋到了,就有时间待在家里陪爸爸溜溜弯儿,聊聊工作的事儿。陪妈妈去市场买菜,帮她洗洗碗。这种家庭的温馨让疲惫的我又有了奋斗的力量:为了辛劳一辈子的父母能过的更好,我一定会在工作中更加努力!
二十多年的中秋,我进行着三种不同的追求。也让我深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变迁,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人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父母越来越老了,我也越来越成熟了,真的希望在今后的每个中秋节,我们的生活都能像月亮那样圆圆满满。
赵庄工区
靳学云 202_年9月16日
第五篇:又见月亮
又见月亮
城步公司 李小勤
很久了,今天终于看到了月亮,很明很亮,照亮了黑乎乎的天空,星星顿时也暗淡了许多。也许是半个多月的阴雨缘故,也许是心境忽然开朗了许多,我竟然躺在草地上看起月亮来。虽然月亮还是那个月亮,200度的散光眼看着月亮的边缘有些发毛,但我还是饶有兴趣的仔细的看着,看着那个半月型的月弯发呆,想事情。
在网上看到说最近的几次地震都和月亮的奇异位臵有关,又说月亮的奇怪位臵导致的日本大地震是202_世界末日的内测版,各种诡异恐怖的说法,闹得人心惶惶的,有的女生甚至在担心末日的到来了。我倒是很淡然,首先我并不相信什么202_世界末日的荒缪说法,99年世界末日就被骗过一次了,那次更是说得有声有色,只是以前网络,媒体没这么发达,而现在的年轻人那个时候大多数年纪还小,记不得事而已。在202_世界末日的谎言打破后,那些无聊的人又会杜撰个啥202_、202_啥末日之类的。说回来,99年我也没信过,也没怕过,更别说这次了。假便202_真是世界末日,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佛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我已经体验过5苦了,再来个死,又有何可惧。如果真有那一天,在所亲所爱的人身边,即使死去,不也是一种幸福?生亦何哀,死亦何苦,早就学会了冷眼看世界。
人总是这样,总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恐惧,难道只是内心不安,或是怨恨,想找一种彻底平衡的方式?月亮圆也罢,尖也罢,向上也罢,向下也罢,只要月亮还在,又何必去猜想各种可能。还不如静静的看着月光,想着眷恋的人,那是一种多么平静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