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口语交际:人物故事
讲人物故事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要孩子们将一个人物故事,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是影视中的,还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这个故事,我让孩子们充分的准备过了,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开讲了。
首先上台的是我们班的孟赛伊,她讲的是《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见贾宝玉”的篇章,她很流利的把宝玉的穿着打扮给大家背诵了下来,还把书中人物做了一定的分析。这让我感到很惊讶,说实在话的,我没有想到会有哪一个同学能够把这种高大上的东西拿来做故事讲的,我除了惊喜,就是佩服。
第二个是丁赛琦,他讲的是曹文轩的《药僚》里,桑桑带着妹妹柳柳进城的故事。当时的桑桑已经明白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了,还坚持带着妹妹进程,给妹妹买好吃的,在身体已发烧,很无力的情况下,还背着妹妹上了一百多个台阶。我真的是感动这一段,我当时读着一部分的时候,眼泪簌簌的往下流。没有想到丁赛琦能节选出这么精彩的一段来与大家分享,看来孩子读书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听着这对患难兄妹的故事,我情不自禁的与大家有分享了我小时候听到的一个感人的故事。讲的是一位父亲,为了在失去了妻子之后,打算再成家,于是狠心抛弃两个孩子的故事。大的孩子有5.6岁,小的仅有3.4岁,这位父亲带着两个孩子说是要进城,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来到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儿,告诉孩子他忘记带钱了,要孩子在那里等他,他去拿钱。结果,一去不回。数九寒冬的天气,两个孩子相互依偎着取暖。姐姐还脱下自己的上衣,披在弟弟的身上,还紧紧的搂着弟弟。但是无情的寒冷还是残酷的掠去了他们兄妹两的生命。听说死后,怎么都分不开他们相拥的胳臂。一边讲,我一边声泪俱下。孩子是那样动情的听着,前面的小谐忙撕给我一片纸。我也算是给孩子们讲了一个人物的故事。
接下来分享的是书本上的《临死前的严监生》。石亚杰同学把课文内容流利的、有感情的给我们展现了出来,把一个小气,爱财胜过爱命的人物活生生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冯旭辉,这个不爱言谈的孩子,首次给大家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三只小猪》的故事,把个老狼的心理剖析的淋漓尽致。把多年来旧版本的《三只小猪》在人们心中完全颠覆了。
缑一诺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把个凤辣子的穿衣打扮一口气背诵下来,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当然,还有真实的故事,那就是王海谐讲到了一个女孩子给人家攀比,逼着自己的父亲给自己买手机。老实无能的父亲是在无法满足女儿这种要求,女孩就生气的跑走了。她刚一跑到马路中间,就被一辆疾驰而来的汽车撞上了。小女孩的任性,导致了生命的夭折。我借此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天作有雨,人作有祸。就像我们班的胡翰墨整天在日记中所说的,人不作不死。是的,我们要知足常乐,要与人为善。千万不要盲目攀比,任意妄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几个同学也分别讲述有自己的妈妈,自己的爷爷等等。一节40分钟的口语交际匆匆结束了。孩子们给我们带来的不同身份,不同年代的人物故事,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感谢孩子们,如此精彩的演绎。他们小小的脑袋里,只有老师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能守着一群孩子,能和他们一起成长,就是为人师的幸福。
给我一个班,我真的就心满意足!
202_年5月15日
第二篇:《口语交际—讲人物故事》教案(2案)
“口语交际——讲人物故事”导学指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同时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
2、听众(学生)要尊重他人,认真聆听,迁移自己的说话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与听,培养学生对他人钦佩之情。方法与评价:
按“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进行交际说话,小组互说,全班展示,让学生学会用正确观点点评他人的说话。教学重点
能把自己熟悉的人物顺畅地介绍出来,让听众对人物有清晰的了解。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特点相关的事例把故事讲清楚,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教学过程
一、回顾总结,创设问题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
出示:()的小兵张嘎,()的严监生,()的王熙凤,()的刷子李,()的托德,()的老板,让学生用适当的词语来形容人物,说出人物的特点。
2、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说说你们看过的童话故事或者动画片中,有没有哪个人物给你留下难以忘怀的形象呢?这些人物都有哪些特点呢?
(可能是:灰姑娘──美丽善良;白雪公主──纯真善良;孙悟空──神通广大;樱桃小王子──活泼可爱;等等。)
3、同学们,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你们印象中有特点的人物还真不少。那么,现在让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看看我们身边有哪些人与众不同,有独特之处,让你感觉非同一般呢?这节说话课就让我们来说一说。主要说好以下问题:
1(1)你对哪个人印象深刻?
(2)说说发生在人物身上生动的事情。
(3)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表情、心理等说具体。
二、激情导入,自主探究
1、播放“[202_感动中国人物]才哇 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视频。
老师知道同学们心目中最有特点的人是精彩纷呈啊!有的是自己的家人,有的是隔壁邻居,有的是商店老板,有的是警察叔叔,有的是邮递员„„无论我们读过的书,看到的电影电视,还是生活中,都有有特点的人。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就让我们来讲讲人物的故事,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也可以是偶然看见的,也可以是书刊上看到的,还可以是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
2、指出把故事讲好的方法:
(1)故事最好比较有趣,情节完整生动。(2)语速不能太快,声音要洪亮。
三、合作学习,讨论解疑
1、以小组为单位,讲人物故事,看谁讲的故事情节最生动,人物形象最鲜明。
2、要求每组组员都要讲一个故事,组员要作出评点,最后评出最优秀的讲故事能手。
四、精彩说话,展示提升
1、各小组推选一人上台讲故事。
2、听众对所讲的人物故事进行客观的评价,着重说一说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五、精辟点评,总结感悟
1、点评刚才小组汇报的情况。
2、指出与人交往的要求:仪表大方,用语得体,话题专一,说话风趣。
六、再次展示,当堂检测
用一句最能吸引听众的话简要介绍获胜者所讲解的故事。
第三篇:口语交际“动物故事”
㈠、发生在动物身上的感人故事!
他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用一只母白鼠做肿瘤实验,他给那只白鼠移植了癌细胞,过了几天,肿瘤在关在笼子里的白鼠的身上越长越大,可他惊讶地发现一个异常的景象,那只白鼠焦躁不安,随后痛苦地用嘴撕咬身上的肿瘤,并将咬下来的一块块肿瘤吞噬下去,伤口上血迹斑斑,几乎露骨。
又过了两天,他又发现那只白鼠产下了一窝晶莹透亮的小白鼠,那只母白鼠奄奄一息地带着不堪目睹的伤口,躺在笼子里,嗷嗷待哺的小鼠崽喝着母亲的乳汁,一天天长大,白鼠母亲的身体日渐销售,拖着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身子,在癌细胞无情的肆虐下,用无与伦比的顽强和神奇的意志,用自己身体里所有的能量化为生命的乳汁,喂养着这一窝鼠崽,终于有一天,母鼠永远倒在笼子里,没有了一丝呼吸,一群被喂养长大的小白鼠把它围在中间……
他一直都在观察这个奇异的现象,母鼠在产下鼠崽后,整整活了二十一天,他心里惊呼道:“二十一天,恰好是白鼠平时正常的哺乳期,此后,小白鼠就可以脱离母亲而独立生存了,这只母鼠在正常情况下,因移植了癌细胞在身体内,早就应当死亡了啊!”面对此情此景,面对这种伟大而悲壮的动物的母爱!他潸然泪下……
㈡、他是一位经验老到的猎手,有一天,他带着他心爱的猎枪,追杀着一群约有二十只山羊,当追到一个悬崖边的时候,这群的山羊停止了逃命的脚步,悬崖的对面还是一个悬崖,但离这个悬崖有十米多远,任凭如何矫健的山羊都跳不过去,他得意地看着这群即将任他枪杀的山羊。
略过一会儿,一个不可思议的景象发生了,只见一只年岁较大的山羊从悬崖边退了几步,然后毅然地迅疾地向对面的悬崖跳去,在这只老山羊刚跳出几米的刹那间,另一只年青的山羊随后也向对面的悬崖跳去,分两次起跳,第二次是踏在半空中头一只老山羊的背上,再猛然地一蹬,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那只老山羊悄不声息地摔落在万丈深渊之中。随后,所有的羊群,如同在一个指挥若定的将军号令下,用同样的方法和动作,一起一落,一生一死。猎人看得目瞪口呆,感慨万千…… 蜥蜴的故事
一所房子要拆迁了,这家房子的主人在一面已经拆除了一半的墙中发现了一只被钉子穿身而过的蜥蜴。主人记起来这个钉子使自己为了挂结婚照片于20年前亲手钉到墙上的,没有想到确将一直生命钉中。可是最令人吃惊的是这只蜥蜴慢慢的动了起来,它还活着。
主人很惊奇。他仔细的坐在旁边细细的观察,看为何这只蜥蜴可以钉在墙上20年不死。经过几天的观察,主人发现了秘密:原来这只蜥蜴的同伴不断从四处找来食物喂它,而且一喂就是二十年!
后记:这只蜥蜴被钉住了以后,可以说已经决定它这辈子“碌碌无为”,它既不能“升官”,也不能“发财”。而那些同伴还是义无反顾的去照顾它二十年,换做是人类,多少人可以做到?
黄鳝的故事
一个家庭主妇一次准备油炸几条黄鳝鱼作为晚餐上面的一道菜。她将买来的大小几条黄鳝鱼都放到水里,撒上盐巴(可以使鱼将肚子里面的脏物吐出来,鱼被撒盐的淡水泡过以后浑身痉挛,会不断的将肚子里面的东西吐出来)。
过了一会,等这些鱼将肚子里面的脏物吐的差不多了。开始一条一条的放到油锅里面去炸,被炸的黄鳝总是在油锅里面痛苦的挣扎着直到死亡。当炸到一条大黄鳝的时候,这条黄鳝并没有象别的黄鳝一样不停的挣扎,而是头冲下,尾朝上的一下立了起来。
家庭主妇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她捞出了大黄鳝,切开了它的肚子,发现里面还有一直活崩乱跳的小黄鳝。
后记:对大黄鳝来说,那只小黄鳝不一定是它的孩子。它还是在盐水中痛苦的把它吞了下去,而且在几百度的高温油锅中,拼死保护小黄鳝,这是动物之间的真情...蝎子的故事
一个昆虫实验室里面养着许多昆虫,其中有一对蝎子被养在一个实验皿里面。
有一天,母蝎子不知为何死去。试验员将母蝎子拿出去做成标本。
从此以后公蝎子开始绝食,并且整天无精打采。终于在两个星期之后将自己的毒刺刺入了自己的软骨自杀了。
后记:公蝎子对母蝎子情意重。据研究,公蝎子绝食是因为刚开始太胖,自己毒刺够不到软骨。它绝食的目的是为了是自己瘦下来,然后自尽。
第四篇:口语交际七 讲人物的故事 教案
口语交际七 讲人物的故事 教学目标:
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同时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教学重点:
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教学难点:
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课前准备: 故事录音。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我们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以及故事中接触了很多文学人物,说说哪些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今天,我们就要来说说人物的故事。
二、试说故事
1、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轻声地说说他的故事。
2、请三位同学来说故事。
3、课堂评议:有没有把故事说明白? 在学生的评议中随机归纳:(1)说话是不是大声响亮;(2)故事的事不是有头有尾;(3)故事的经过交待是不是清楚。
三、再说故事
1、根据上面讨论的标准,再次自由练习说故事。
2、把故事说给同桌听,互相评议,提出改进的意见,反复练习。
四、说好故事
1、听故事录音,想想哪些地方说得比自己好。
2、课堂交流。
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随机归纳:
(1)语言要口语化。口语化是故事语言的特点,因为口语化的语言接近于生活语言,富有生活气息,说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不会因为语言的障碍影响听众的注意力和对内容的理解。
(2)掌握好语气和语调。讲故事的人要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述不同的内容、描绘不同的情态时,都要运用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加以区别。如果不是这样,语调平淡,再好的故事也吸引不住人。
(3)处理好语速和节奏。讲故事,要快慢适度。太慢,听的人不耐烦;太快,听的人把握不了故事内容。要节奏鲜明,让人听起来清晰、连贯、悦耳。(4)富有感染力。运用自己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姿态、动作、表情等,把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形象地表达出来,把故事发生、发展的环境气氛渲染出来。
3、练习把自己的故事讲的形象生动,吸引听众。
4、举行讲故事比赛,由全班学生进行评判。
第五篇: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
列宁不懂就问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克螂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屎克螂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他把列宁给问住了,他答应第三天把答案告诉大家。他回家后,先是向哥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找。
第二天,他带来了答案:原来是屎克螂把狼卵产在屎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即把屎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
鲁迅少年时代的故事2
童年时代,鲁迅常跟母亲住到绍兴乡下安桥头外婆家里,后来又到皇甫庄大舅父家里寄居。安桥头、黄甫庄都在绍兴昌安门外水乡,宽狭纵横的河流静静地流过村边。鲁迅喜欢到乡下去,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免读深奥难懂的《四书》、《五经》,还可以同农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到密如蛛网的河上去划船、捉鱼、钓虾,去欣赏带着点点渔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鹅、牧牛、摘罗汉豆,呼吸清新的空气……
每逢村子里演社戏的时候,鲁迅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摇船儿来到半个在岸上、半个在湖里的戏台前面,看武功演员翻筋斗。有时,他还和农民的孩子一起学演戏、扮小鬼。他们在脸上涂上几笔彩画,手握一杆杆钢叉跃上台去,愉快地玩耍着。
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是很有吸引力的。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鲁迅不仅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还和农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渐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性格,同时也看到了旧社会阶段压迫、阶级剥削的血淋淋的事实。鲁迅和农民的孩子常念诵的一首渔歌中,就有这样的悲惨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两天不下河打渔),饿得发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要哭出声。”这些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鲁迅知道农民“是毕生受着压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牛顿有时也不开窍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大家一定熟知,然而,作为这样的一个伟大科学家,他有时也不开窍。牛顿小时候养有两只猫,一只大,一只小。牛顿为了让猫自由出入,在门上开了两个洞,也是一个洞大,一个洞小。一天他的邻居见到他,对他说:你何必要开两个洞,只要开一个大洞不就行了。牛顿听了,恍然大悟,连声称赞道:“说得对,真是高见!可我怎么也想不出你这个好主意来。”
诸葛亮神机妙算
诸葛亮是人人皆知的神灵般的人物,到处都流传着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自有补救的办法。”说完,就离开了人世。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之后,想起过去曾屡次败在诸葛亮的手下,仍然羞怒难禁,便想找个机会治治这个将军。
有一天,司马懿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马懿问这个将军说:“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司马懿听后,便命令士兵把房子拆了,取出红包。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士兵把信递给皇帝,皇帝打开信,只见里边写道:“请向后退三步。”皇帝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皇帝龙案上面正对的屋顶上,一根玉檩掉了下来,把桌椅砸得粉碎。皇帝吓得出了身冷汗。反过来再看信后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
皇帝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朱德的扁担想必大家都知道,红军的胜利靠的是人和。如果说,红军在战斗中人人都想着为共产党出一份力的话,那么在抗战生活中,他们也是处处为大众着想的。《朱德的扁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井冈山“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粮很少,仅够群众自用,部队要吃粮、储粮,都得去山下挑。因此,红军战士在井冈山斗争的那些日子里,“挑谷上坳”便成了部队的一项经常工作。
从井冈山到山下的宁冈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山又高,路又陡,实在难走。尤其是从桃寮到黄洋界那一段路,就是空着手走,也累得够呛,肩上挑着担子,那就更吃力了。因此,每次运粮,总是起早赶路,摸黑回山。当时,朱军长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他总是跟大家一同去运粮,而且每次都是挑得满满的。大家看到朱军长晚上要计划作战的大事,白天还要参加劳动,生怕累坏了他,便劝他不要挑粮,可是朱军长却风趣地说:“吃饭有我的份,挑粮也有我的份!光吃饭不挑粮,那不成了剥削阶级了吗?”
怎么办呢?有位红军想了一条“妙计”。有一天,队伍又要到茅坪去挑粮。天没亮,大家都起床了。吃过饭,有的挑着箩筐,有的背着麻包,有的提着布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朱军长也准备动身,便去拿放在墙角里的扁担。奇怪?扁担突然失踪了,怎么也找不到。
朱军长的扁担哪去了呢?原来是红军战士们为了让朱军长在家里多休息一会,故意把扁担藏了起来。谁知大家刚走上黄洋界,朱军长又挑着箩筐,满头大汗地赶上来了。等他坐下来休息时,人们才发现朱军长削了一根新扁担。过几天扁担又不见了,朱军长又削了一根新扁担。而且,在扁担的正中,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
从此,朱军长的扁担再没有人“偷”了。
朱军长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深深地教育了大家。不久,有位红军战士还编了首歌谣:“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合力,粉碎敌人围剿”。每当挑粮爬山累了的时候,红军战士就用这首歌谣互相鼓励。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更激励了红军战士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战胜敌人的信心。
勤俭故事之雷锋
一个星期天,雷锋的战友王大力把所有战士们的袜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锋正在晾衣服时,发现自己的旧袜子不见了,他就到处寻找。这时,王大力说:“雷锋,你有那么多存款,还这么舍不得买一双袜子。你瞧,你这双袜子穿在脚上不嫌得难受?”雷锋说:“只要不耽误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说:“那你不觉得难看吗?”“咱们军人不是把袜子穿给别人看的。”这几句话,就已经体现出了雷锋的节约精神。他每个月只有6元钱奖金,他却把钱存在银行,一年一年过去了,雷锋把省下来的钱全都捐给灾区人民,可是他自己却舍不得买新袜子。雷锋不勤俭节约吗
能言善辩的小孔融
小孔融十岁时,他爸爸带了到京城去见见世面。这京城里有位姓李的大官很有学问,小孔融很想拜见这位大人,可是爸爸说他跟李府非亲非故,恐怕拜见不成。孔融想了想,对爸爸说:“我有个办法让李大人接见我。”孔融进了李府大厅,不慌不忙往前排的红木椅上一坐。由于人小,他坐在椅子上两脚悬空。李大人朝孔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心中有些疑惑,他:“小客官,你跟李家到底是什么亲呢?”小孔融不慌不忙地答道:“孔家和李家可亲着哩!我家的老祖宗孔子,曾经向你们的老祖宗李耳拜过师,向他请教过学问,这说明孔家和李家早在好几百年前就建立起了友谊。作为孔家的后代,我今天特来登门拜见您。”姓李的大官和在座的宾客,听了小孔融的一番话都十分惊奇,连声赞叹。
又有一次,一位姓陈的大官来看李大人,正好小孔融也在。李大人指着孔融说:“这孩子是一位人间奇童!”姓陈的大官说:“小时聪明,长大了不定有用。”孔融一听,马上作出反应,他对这位大官说:“这样说来,大人您小时候肯定是很聪明的呢!”姓陈的大官一听这话,不敢小瞧他了,夸奖说:“这孩子可真不简单,长大以后必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果然孔融长大后被曹操重用,与其他六位才子一起被称为“建安七子”。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12岁那年,因家里贫困,只好离开苏北老家,跟伯父到沈阳去读书。
伯父带他下火车时,指着一片繁华的市区说:“没事不要到这里来玩,这里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没处说理啊!”周恩来奇怪地问:“这是为什么?”伯父沉重地说:“中华不振啊!”
周恩来一直想着伯父的话,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块地方,中国人却不能去?他偏要进去看个究竟。
一个星期天,他约了一个好朋友,一起到租界地去了。
这里确实与其他地方不同,楼房样子奇特。街上的行人中,中国人很少。忽然,从前面传来喧嚷声,他俩跑过去看。在巡警局门前,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向两个穿黑制服的中国巡警哭诉,旁边还站着两个趾高气扬的洋人。他俩听了一阵就明白了,这位妇女的丈夫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巡警不但不扣住洋人,还说中国人妨碍了交通。周围的中国人都忿忿不平,心怀正义感的周恩来拉着同学上前质问巡警:“为什么不制裁洋人?”巡警气势汹汹地说:“小孩子懂什么?这是治外法权的规定!”说完走进巡警局,砰的一声把门死死关上。
从租界地回来,周恩来心情很沉重,他常常站在窗前向租界地方向远远地望着,沉思着。
一次,校长来给大家上课,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父母而读书。”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当问到周恩来的时候,他清晰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震惊了,他没料到,一个十几的孩子,竟有这样大的志气。
周恩来在沈阳读小学的三年中,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他的作文曾被送到省里,作为小学生的模范作文,还被编进两本书里。
15岁那年,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进天津南开中学。那时,伯父的生活也很困难,他就利用节假日,给学校抄写材料,挣一点钱来做饭费。生活虽清苦,但他的学习愿望却很强烈。他在课上认真听讲,课外阅读大量书籍,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他的考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全校师生都很敬重他,说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为了奖励他,宣布免去他的学杂费。他成为南开中学唯一的一个免费生。
周恩来在青少年时期,为中华之崛起努力读书。以后,也是为了这个目标,他忘我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精力。
三年级“春雨杯”获奖作文: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个高个子,有一头乌黑的卷发,平滑的额头上有几条像水波痕一样的细纹,在月牙般的眉毛的映衬下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红通通的嘴唇,说起话来像放鞭炮似的,“噼噼啪啪”地说不停。
我的母亲可爱美了。每天晚上,母亲都会钻进自己的“化妆室”里,涂上一层厚厚的面膜,有时雪白雪白的,像涂上白漆,有时乌黑乌黑的像包公„样子看起来可怕极了!可她还沾沾自喜。为了美,她还很注重保养!为了保持苗条身材,只要一有空就会去跳健美操。我的母亲是家中有名的“变脸专家”。一会儿严厉,一会儿暴躁,一会儿眉开眼笑。要是我的学习认真、自觉完成作业时,母亲就变得眉开眼笑,脸上绽开了花;要是我考不好,母.亲顿时由晴转阴,马上刮起“雷阵雨”;要是我做错事,母亲的脸立刻由红变紫,严厉批评我„„不过,我知道妈妈变色的原因是为我好。
我的母亲很爱唠叨。为什么呢?因为我有一个粗心的毛病。每天母亲都会紧追在我身后,不厌其烦地唠叨着:“铝笔削了”“有没有带红领巾”„„母亲的唠叨虽然很烦,但还帮我不少忙呢!那是一次数学期末考前一天晚上,母亲再三叮嘱我:“一定要看好题目,不要答非所问!”“做完要检查!”„母亲像唐憎念经似的说个不停,而我就像带上紧箍咒的孙悟空听得头昏脑涨。第二天早上,我正要背着书包走出家门,突然一双手抓住我,母亲的“复读机”又响起,我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迫不及待地赶到学校。考试开始了,我很快地做完试卷,正悠闲地坐着。这时,母亲的唠叨声在我耳边响起,我丝毫不敢怠慢,赶紧检查起来,很快我这只“啄木鸟”捉出三只“害虫”。不用说这次我考出了好成绩,多亏母亲的唠叨。
这就是我那爱美、爱变脸、爱唠叨的母亲。
小学三年级写人作文: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叫易成玉。她的脸蛋圆溜溜的,身体矮瘦矮瘦的,一双小眼睛贼亮贼亮,一见便知是个机灵鬼。她学习成绩好,跳舞也跳得很好,是学校舞蹈队的主力。
平时,她是一个动作麻利,书写工整,精力旺盛,积极向上的人。她十分爱学习而且学习能力很强,经常考一百分,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即使考到九十九分她也会不开心。她是班长,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在同学中很有威信,不管班上纪律多乱,只要她一声令下,保证大家都会闭上小嘴,坐得端端正正。班上不管多调皮的同学,都对她心存敬畏,无不言听计从。陈老师也常常打趣说易成玉比她有威信多了!
她很关心老师,被老师称作贴身小棉袄。每天,她作业做得很快,每次作业一做完,就去到老师面问:“老师,有什么要帮忙的没?”如果老师说有,她便会飞跑地去做,做的非常好,令老师无可挑剔。她很会察言观色,如果有老师为同学不听话生气了,她会赶紧跑到老师身边,给老师捶背、端水,并不停地安慰、劝导,像个小大人似的。
她也是一个勇于认错的人。有一回,李雨欣欺负叶良,无缘无故叫叶良写借条,并怂恿她,她一时贪心,照做了。班主任知道后就批评了她,她诚恳地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后来坚决改了。
她十分关心同学,平时同学们有什么需要她帮忙的她从会不拒绝。我喜欢易成玉,希望成为她那样品学兼优的人!
小学三年级写人作文:一堂搞笑的课
随着美妙的铃声响起,上课了。第五节语文课开始了。
正当同学们,诵读完第一课时,陈老师来了“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翻开第三课。”陈老师响亮的声音响起。“今天,我们一起来写日记。”拿出日记本,打开写上日期。便开始写了。今天我们要续写一首儿童诗歌,“开始!”老师的声音一结束,教室中立即响起了一阵沙沙的书写声。
写啊写的„„随着老师一声“停。”沙沙的书写声停止了。同学们开始朗读日记。我读完了,陈老师说我写得好,我很高兴。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的读。读啊读,终于读完了,现在等着老师拿上去批改,不一会改完了。老师说:“有几个同学的作文漏洞百出,我来念一念。”说完老师就念了起来:“有一个同学写树木翩翩起舞,这是龙卷风么?”哦,是班长写的。“另一个同学写风一吹过,尘土风扬,垃圾漫天飞舞,你这是沙尘暴还是台风?”哦,是中队长写的。“还有一个同学写的红旗迎风飘荡,这个是红旗杆断了么?”哦,是小组长写的。
念完,全班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笑得弯了腰,有的同学笑得拍桌子又踏脚,有的同学拍手说好,还有的同学笑痛了肚子,突然下课铃响起,我们就这样在欢笑中渡过了欢乐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