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汇总8篇)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汇总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一

马xx,男,现就读于榆林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五班。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颗健康向上的种子,使他一天天茁壮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在家里,他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一个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位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优秀少先队员;在社会中,他是诚实守信,遵守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

他原本有一个不算富裕但也安定快乐的家庭,父母都是下岗工人,为了抚养一双儿女,开了一家小吃店,起早贪黑的忙碌着,日子过得虽然辛苦但也其乐融融。然而,就在开店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马xx的爸爸不幸患上了重病,生活的重担全落在妈妈身上,姐姐又去外地上学,这无疑给这个家庭、给幼小的马xx心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但小小的马xx没有退却,和妈妈一起顶天立地。每天放学独自照顾爸爸,买药,看液体,样样都行,有时还给爸爸按摩,小手在爸爸的背上,腿上、胳膊上,抚摸着,压按着。七岁的他不时的抬头问:爸爸,你看我像不像专业按摩师?超舒服嗯。看到儿子这么懂事孝顺,爸爸用枯瘦的手摸摸他的头:舒服,我儿子是最专业啦。偷偷背过身,泪水溢满双眼。等妈妈一回来,他就很乖巧的趴在爸爸的床边写作业。

马xx渐渐长大了,可爸爸的病更严重了。星期天,当同龄的孩子拿着新买的玩具跟小伙伴玩耍的时候,他一早便到饭店给妈妈当小帮手;当同学吃过午饭叫他出去玩的时候,他已回到家给爸爸做饭喂饭,给爸爸煎药吃药,给爸爸洗脸洗手,给爸爸讲笑话。有时爸爸叫他出去玩会儿,他都不去,歪着头对爸爸说:爸爸,我最喜欢和你玩,你笑的时候,最帅气。听着儿子的话,爸爸一把揽过儿子紧紧抱在怀里,话到口边强咽下:孩子,你正是贪玩的年龄啊。爸爸是多么对不起你,又是多么舍不得你,多么舍不得这个家呀。

在爸爸最后的时光里,爸爸经常是吃了就吐,他就等爸爸吐完再喂,直到爸爸吃饱了他才捧着已经变凉的饭自己吃。病魔折磨的爸爸脸上很少有笑容,他就变着法儿哄爸爸开心,还把在学校得的奖状都贴在爸爸的床头上。

就在爸爸患病的几年里,妈妈带着爸爸四处求医,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一家人的唯一经济来源小吃店有时也无暇顾及,只能由亲戚帮忙照看,生意更是每况愈下!无情的病魔还是在马xx九岁那年,夺走了他最敬爱的爸爸的生命!

从此后,债台高筑的妈妈既要承受这天塌地陷般的无情打击,又要勇敢而坚强地挑起抚养老人和两个孩子的重担,在丈夫去世的一个星期后,她强忍悲痛与泪水,重新挺起脊梁,亲自打理自己的小吃店。为了节省开支,也为了还清欠下的所有债务,她毅然辞去店里雇佣的唯一员工。这一切,都被马xx看在眼里,九岁的他,一夜之间仿佛自己长大了十岁,觉得自己不应该整天沉浸在思念爸爸的泪水中,而是该为妈妈、为这个家分担责任,更多的是担当!于是,九岁的孩子不再享受每天有人叫醒、接送上学的生活了。一年四季,无论严寒酷暑,妈妈每天天不亮就去小吃店了,而他总是自己定好闹铃,自己起床,自己洗脸,自己做早点,自己去上学放学后匆匆赶到店里,帮妈妈擦桌子、洗碗、扫地,招待客人,常常要等顾客走完,才想起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妈妈看着本该无忧无虑的儿子,现在过早的承担起父亲般的责任,只得忍着泪水和儿子一起忙碌。店里没有上下水,用水要到一公里外的家里骑着三轮车去拉水。在家与小吃店的路上,经常有一个瘦弱、幼小而又坚强的身影,蹬着三轮车,载着妈妈和几只大水桶来回穿梭,久而久之,人们渐渐熟悉了这对母子,纷纷翘起了大拇指。

尽管付出了这么多,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小吃店的生意还是一天不如一天,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少,加上马xx的妈妈积劳成疾,他姐姐还在外地读书,这一切对这个已经伤痕累累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妈妈常常背着马xx暗自流泪,但这个细心孝道的孩子什么都懂:妈妈,不怕,有我呢!妈妈,我长大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除了上学以外,总是不离不弃地陪在妈妈身边,即使姐姐打来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他总是乐观的对姐姐说:放心吧,我和妈妈都很好,生意也不错,你安心学习,家里有我呢!到了晚上小吃店将近关门的时候,他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独自完成功课,等待着妈妈收拾完,蹬着三轮车,载着劳累了一天的妈妈踏着夜色回家,这时马xx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妈妈,你累不累?我给你讲讲我们学校的事吧?妈妈,我给你唱首歌,妈妈,我给你讲讲今天新学的课文。他是那么爱妈妈啊,他想要妈妈快乐。看着儿子,疲劳的妈妈欣慰的笑了:说吧说吧,妈妈最爱听儿子讲故事了。

路灯下,一对相依为命、相携相伴的母子的身影一遍又一遍地走过,走过春夏,走过秋冬!

这就是他,一个全面发展,孝敬长辈,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乐观向上的孩子。漫长的、充满艰辛的成长之路,让他更坚强更懂事,虽没有其他孩子玩耍时的快乐幸福,但收获着孝顺、收获着成熟,勇敢地和妈妈承担起了一个家庭的责任,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他却毫不畏惧!相信他们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切艰难痛苦都会给孝心让路,孝心不言放弃,孝心会感动一切,孝心会让家庭充满阳光,孝心会收获美好的明天。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二

所属地区:四川渠县。

简介:今年16岁的周剑家住四川渠县,从小身患残疾,但他一直坚持着学走路,学文化。他说:“只要自己自强不息,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小周剑3岁时患了脑瘫,渐渐地右手和右脚也开始变形,本来都已经满地乱跑的周剑,却只能整天躺在床上。

周剑妈妈曾金萍:我心里也很难受,后来,我就跟他说,儿子,你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妈妈也很爱你。

可小周剑渐渐地躺不下去了,他不想就这样成为大家的负担。6岁开始,小周剑吵着要重新学习走路。

周剑: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一点儿都不好掌握平衡,尤其是这两只脚,走路的时候光这样绞到一起。

记者:那你摔倒过吗?

周剑:成天摔,可以说是走一步摔一下,那个时候,身上到处是伤,没有一块好的皮肤。迈上一步就摔上一跤,爬起来接着走,再接着摔。

记者:怎么没想到去扶他一下呢?

曾金萍:想到去扶他呀,他不让我们去扶。

经过一年多的苦练,周剑终于可以借助棍子走路了。可接下来,周剑就想着要进学校,可自己家距离学校有三公里多的路,爸爸妈妈平时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上学的一段路成了不小的难题。可周剑不怕,他相信自己每天都能走到学校。

就这样,他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两年。可就在周剑要上三年级时,病魔又找了上来,他的手脚经常突然出现严重痉挛,不要说上学了,就连正常生活也无法进行。

为了不苦一辈子,现在,周剑每周末都坚持到县里的电子商务中心去学习电脑美工知识,他打算今后自己在县城里开家门店,用自己的手艺来撑起这个家。

周剑:学好之后,我要去报答爸妈,要报答爷爷奶奶,还要报答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要自食其力,自己挣钱来养活自己,我觉得自强自立,对我来说,应该就是最大的孝。

周剑:那个时候啥子都没有去想,只想到这样能把这个病治好,只要能把这个病治好,再痛再难我都能坚持下去。

三年艰难地治疗,周剑的病情终于渐渐地稳定了。这时,他向爸爸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能不能给自己买部手机。有了手机,周剑就有了自己的课堂。

周剑:我在家里面学的时候,会遇到不懂的字呀、或者是不懂的词呀,我一般是用手机百度或者是。

周剑:一定要自食其力,我要用知识来撑起明天,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怕吃苦,因为怕吃苦的人会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只会苦一阵子。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三

所属地区:隆昌县石燕职业中学。

简介:十多年前,代祥和的父亲因建筑事故,意外摔伤至高位截瘫,一年后母亲也离家出走,从此父子相依为命,依靠一个小卖部维系着生活。尚不足四岁,本应该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小祥和,用他稚嫩的肩膀,逐渐担起了照顾父亲,料理家务的重担。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遭遇到许多坎坷,而对于20xx年年仅三岁的代祥和同学来说,命运则过于残酷了。

十多年前,代祥和的父亲因建筑事故,意外摔伤至高位截瘫,一年后母亲也离家出走,从此父子相依为命,依靠一个小卖部维系着生活。尚不足四岁,本应该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小祥和,用他稚嫩的肩膀,逐渐担起了照顾父亲,料理家务的重担。

六岁起,小祥和就是每天早早起床,帮着父亲起身,穿衣服系鞋袜,洗脸刷牙,准备好早餐和父亲的午餐后,才匆匆的背上书包出门上学。放学后,他又要匆匆的赶回家,帮助照看小店,准备晚饭,打扫卫生,忙完夜间家务后再给父亲洗脚、擦身、按摩,照顾父亲上床休息,直到此时,小祥和才能待在父亲身边静静地完成自己当天的学业任务。不管再忙再累,他的功课也从来没有落下过。

瘫痪的人最容易长褥疮,小祥和得知后,坚持每天给父亲检查身体,做按摩,还用自已舍不得花的长辈们给的零用钱替父亲买来了防褥疮垫。在他细心照料下,父亲从没有长过褥疮,医生都说这不能不算一个奇迹。四年前,父亲脊柱上的钢板不慎折裂松散,加上不得巳的久坐,伤口时好时坏,经常感染流血,难以愈合。看见父亲痛苦的样子,小祥和急在心里,不知道偷偷掉了多少眼泪,更加忙里忙外,什么都不让父亲做,定期给父亲清创,敷药,尽可能地减轻父亲的伤痛。父亲下半身没知觉,他怕父亲冬天冻着,每天早早地帮父亲暖好被窝,每次用水,也先试好水温。而且,他还在寒暑假和农忙中逐渐学会了种菜、翻地、收割等农活、重活,成为了家里家外劳动的一把好手。艰难的的日子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煎熬着小祥和的意志。

特殊的家庭不仅造就了代祥和同学一片赤孝,而且更加铸成了他同龄孩子中难得一见的俭朴作风。为了省钱,他学会了给父亲理发。十年来,他从没有向父亲要过一件玩具,更没有去过一次游乐园。每每有好吃的东西也都是让父亲先尝,他从不在外买零食。学习用品尽量从简。难能可贵之处他居然还从父亲和长辈给的生活费中克扣自己,一角一角的攒,一元一元的蓄。每当零存成整时就交给父亲保管,为的是尽早攒够父亲一拖再拖的二次手术费用。小祥和知道,自己的力量虽然绵薄,但多一分积攒,离父亲重上手术台的日子就多一分希望。

小祥和即使在空余时间里,也很少外出,他知道父亲离不开他。每当此时,父子俩的谈心便成了他最奢华的享受。本应该在父母膝下撒娇的年龄,但代祥和却早早地把自己历练成身心坚强,孝心可耀的美德少年。

在学校,他尊敬老师就像尊敬自己的父亲一样,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讲;布置的作业,也认真细致地完成。还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为班级争光,为老师添彩,做老师的小帮手。但他从不张扬自己,总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小祥和心里,最美好的就是找一个好天气,把父亲从屋子里用轮椅推出来晒太阳,走走看看,陪父亲聊聊天,也只有这个时候他才像个孩子。他有一个理想,就是长大后能当一名医生,能够靠自已的努力,让父亲离开伤痛的折磨,让父亲站起来,也让更多像父亲这样的病人站起来。

中华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百善孝为先”,是我们民族优良的传统,我们都应该向代祥和学习,把我们民族的美德发扬光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四

所属地区:会泽县迤车镇梨园小学。

简介:王桂芝,会泽县迤车镇梨园小学五年级三班班长。她出生即被父母遗弃,现在的父母是她养父母,父亲双目失明,母亲是个驼背。面对生活的艰辛,她从不抱怨,而是尽其所能地减轻父母的负担,用自己稚嫩的双肩,背负生活的重压。

从懂事开始,她就知道自己的家庭和别人家不一样,她早早地当起了家,帮父母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洗衣、做饭、喂猪、放牛、挖地、背柴……所有农家活,她都慢慢学会了,并且做得很娴熟。小小的一个人,说的话却像个大人:爸妈身体不好,我多做一点,他们就少累一点。在家里,王桂芝从不像别的孩子问父母要这要那,她知道父母的收入微薄,总是不哭不闹,没新衣服,就把旧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没玩具,就看电视;没零食,就每顿饭都吃得饱饱的。周末的时候,做完作业,别的伙伴都叫她去玩跳皮筋、丢沙包,或者去学校打乒乓球,王桂芝却想着妈妈,妈妈的背是驼的不能背重物,她就让妈妈把包谷杆、烟杆等农作物秸秆小捆小捆地捆好,她一捆一捆往家里背,妈妈看她汗水湿透双颊,心疼地让她休息,她依然笑着对妈妈说:“妈妈别担心,不重,我背得动。”

妈妈身体不好,时不时就病倒,爸爸眼睛看不见,每当这时,总是王桂芝用稚嫩的双肩来承担,摸黑去买药,带妈妈去医院。

王桂芝不仅帮助自己的父母,对于村里其它老人,她也总是尽上自己的孝心。村里有位老人,儿女不在身边,病了的时候连水都不能从吊井里打出来喝,王桂芝就经常抽空去帮助这位老人,星期天要去上学了,还要去打两桶水放着。对周围的邻居王桂芝也经常伸出自己的双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和邻居们对她赞不绝口,王桂芝却很平静,她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刻苦学习,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大胆发言,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校级优秀学生,多次被评为镇级优秀学生干部和县级优秀学生。王桂芝热爱学习,有不会的问题总会打破沙锅问到底,从不逞能装聪明,自以为是。她热心帮助同学,同学有不懂的问题,她总是能详细地为他们讲明白,直到弄懂为止。她热爱运动,学校的操场上总是能出现她的身影。她特别喜爱唱歌,曾在学校的元旦文艺表演中获奖。她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于困难同学,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有时同学忘了带课本回家,知道后总是赶紧做完作业把课本借给同学使用。在学习上她主动要求和后进生同桌,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她还热心公益事业,她虽然家境贫寒,当她听说镇里一名小学生身患白血病时,她毅然从自己捡废品补贴家用的钱中省出10元捐款,当她了解到一些地方无生活用水时,她为爱心水窖捐款5元等,小小心灵装满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

在学校里她力争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同学们的好服务员。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当选为班长,自当上班长那一天起,她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一份责任。老师不在的时候,她总是自觉管好纪律,带领同学们朗读、听写,主动帮助学困生。夏天,教室里没窗帘,很热,王桂芝带领同学们用报纸糊窗帘,为同学们遮挡太阳;冬天,门边特别冷,一进一出总有寒风吹,王桂芝就和同学换座位,自己去坐门边,毫无怨言。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班级赢得了很多的荣誉。因为她是班长,劳动时她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从不偷懒,也不会拿出班长的架子只指挥别人干,下课后同学们休息她却还在忙着收发作业本。有同学不守纪律了,她会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来。周末排路队回家,她总是能起表率作用,带领同学们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回家。

当看到低年级的小同学提不动水的时候,她会主动上前帮忙;看到有人往地上丢垃圾,她会毫不犹豫地上前督促他把垃圾捡起;看到有人乱踩草坪,她会委婉地劝说;同学生病的时候,她会主动陪同去医院看病。

面对生活的苦难,始终微笑,从不怨天尤人,面对命运的捉弄,她就像贝多芬一样“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用坚强乐观的心态,去迎接生活中一个又一个未知数。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五

简介 余虽,20xx年7月24日出生,家住从江县东朗乡摆德村,是摆德小学学生。因母亲常年生病,家境贫寒,9岁才入学的她,今年刚好上三年级。自她记事起,母亲就已经是大病缠身,平时总是带病干活,因此她也早早地学会了帮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上学后,为不影响学习,她总是提前做好父母安排的各种家务,学习从没有耽误过。

孝心故事

不忘母亲临终前的托付

去年12月初,母亲重病突然加剧,离开了人世。

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母亲走后,家里只有爸爸和余虽能够照看弟弟和妹妹。可爸爸要做的事情很多,作为姐姐的她必须担起母亲的这份重托。

在母亲离去的这一年里,爸爸干的是重活,余虽就担起家里的所有家务:洗衣、做饭、喂家禽牲畜、给弟妹喂水喂饭等等。

这一年来,爸爸背着妹妹干活,余虽就带着弟弟边做家务边上学。在上学的路上,她的背上背着弟弟,手提着书包,风里雨里从不间断。所有上学的日子里,一根背带,一瓶凉水,一包尿裤,一筒纸巾,它们每天都伴着余虽上学。

课堂上,不放心只有一岁多的弟弟,余虽每堂课总是向老师请假两三次出去看弟弟,然后再回教室继续听课。后来老师索性同意她带着弟弟坐到教室里来,小余虽才少了一份课堂上对弟弟的担忧。

有时弟弟打瞌睡了,余虽不得不用左手来抱着弟弟在听课,而右手就在吃力地做着笔记或写作业;有时弟弟哭闹或者大小便来了,为了不影响上课,她就只能向老师请假,把弟弟带到教室外来哄哄他,或给他换尿裤……一年来,小余虽在学校就是这样把弟弟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过来。

平时老师都很心疼余虽,弟弟有时哭闹了,老师就送些零花钱给弟弟,或是号召全班同学谁有糖果谁就主动送给弟弟,并在班上说余虽的弟弟就是“全班同学的弟弟”,这样能够求得许多课堂的安宁。

每到插秧和收谷子的这两个农忙季节里,余虽都会请几天假,回家帮帮父亲。

因为家庭情况特殊,耽误了很多学习时间,余虽比其他同学付出的努力更多,大多都是利用课余和家务之外的时间来补习她的功课。自入学以来,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20xx年,余虽被评为了省级美德少年。她的事迹在学校同学之间传播。不知不觉地,周围的同学也受到她的感染,也开始向余虽学习。在班上有一名叫韦窝的同学,以前学习很一般,她每天与余虽一起上学、放学,当她看到余虽那么辛苦,她禁不住问余虽:“你平时这么辛苦,又要做家务,又要照顾弟弟、妹妹,怎么还能抽出时间学习,完成作业呢?”余虽回答她:“无论再忙、再累,再苦,我都要努力学习,因为我知道,只有好好学习才可能是我唯一的出路,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让我的弟弟妹妹以后有好的生活。”听了余虽的这番话,她感动极了,从那以后,韦窝也开始认真地学习,回到家里也开始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现在她的成绩进步越来越大了。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六

性别女。

所属地区北川羌族自治县西苑中学。

简介正在参加军训的任芳芳,和段翔在一所中学上学。虽然地震中,家里没有人员伤亡,但提起地震,芳芳还是很伤心。地震震毁了她家的房子,为了重新盖房,家里贷了款,身体本就虚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妈妈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选择了离开。

孝心故事。

正在参加军训的任芳芳,和段翔在一所中学上学。虽然地震中,家里没有人员伤亡,但提起地震,芳芳还是很伤心。地震震毁了她家的房子,为了重新盖房,家里贷了款,身体本就虚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妈妈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选择了离开。爸爸知道奶奶这些年操劳家里的不易,每次外出打工都会叮嘱芳芳照顾好大字不识一个的奶奶,懂事的芳芳和奶奶相依为命,她也就成了为奶奶分担解忧的小开心果。震后的生活重建不仅仅是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爸爸拿着芳芳得来的奖状说:累点苦点不怕,芳芳在,生活就有了希望。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七

谢雨楠,女,20xx年2月出生,汉中市城固县老庄镇谢何小学学生(汉中市文明办推荐)。

20xx年8月31日16时30分,不幸的事情降临在这个小女孩身上:其父谢小坤不幸从3米高的楼上滚下,当即出现胸部以下感觉障碍,双下肢活动丧失,从此便一直卧床不起至今。妈妈和爸爸也离婚了,照顾爸爸的责任就落到了奶奶和雨楠身上。雨楠每天晚上每隔2小时都要帮爸爸翻一次身,防止爸爸后背出现褥疮。每天早上5点便起床给家人做早饭,然后才去上学。每天中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也是帮爸爸翻身,好让奶奶休息一下,然后去给爸爸端饭、喂饭,自己总是最后一个吃饭。

平日里,还要帮助奶奶干农活。帮着奶奶拉车到田里去运麦子;插秧时帮奶奶到秧田里拔秧,到大田里插秧;地里的杏子成熟后,每天下午放学去帮奶奶摘杏子、运杏子;劳动完回家后,若天气要有变化,提醒奶奶用大棚塑料布将晒在院子里的麦子、油菜遮盖好。像洗碗、洗锅、洗衣服、打扫卫生等家务事更是习以为常。

今年文川镇一年一度的二月二古会开始了,周末,谢雨楠和同班同学相邀到文川街去赶会。爸爸给了她一点钱让她吃好,但是她一点也没有乱花,回来时给奶奶买了一顶草帽防晒,给爸爸买了几斤苹果和梨,而自己什么都没买。谢雨楠小小年纪,在攀比成风的学生中,首先想到的是亲人,其孝心可叹、可佩。

去年,汉中义工协会城固分会会长在得知小雨楠的情况后,专门组织人员到小雨楠家里进行了探访和慰问,给小雨楠带来了许多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鼓励小雨楠好好学习,不能因为爸爸得病而影响自己,反而自己要更自立、自强。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篇八

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是二十四孝之涌泉跃鲤的发源地,孝的精神浸润着一代又一代孝泉儿女。在孝泉民族小学,就有这样一位孝心少年——杨铅坤。

每天早晨,在孝泉镇金鸡村通向场镇的乡间公路上,总会看见这样一幕:一辆货三轮载着一家三口飞驰着。爸爸驾车,男孩扶着妈妈,车厢里放着修鞋的工具,还有一副拐杖。

这个男孩就是杨铅坤,今年十二岁,是德阳市孝泉民族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家在旌阳区孝泉镇金鸡村,家中有爸妈、奶奶和外公外婆。铅坤是一个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更是一个懂事听话、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铅坤的妈妈双脚患有先天肌肉萎缩,二级残疾,行动不便。性格刚强的她身残志坚,自学了一手精湛的修鞋技术,农闲时夫妇俩就在孝泉镇街头摆起了个修鞋摊,靠修鞋来贴补家中的生活。懂事的铅坤从不向妈妈要钱买玩具、零食,也从不乱花钱。因为他亲眼目睹过爸爸妈妈挣钱的辛苦与不易。

每天早晨,铅坤总会早早起床,爸爸妈妈往车上装工具,他就扫地、整理房间、热洗脸水。一切准备就绪,他就与爸爸妈妈一起出发。到了街上,他总会帮爸爸妈妈卸东西、摆摊,常常忙得满头大汗。忙完这一切,他会小跑着赶去学校上课。当然,他每天都准时到校,从不迟到。

性格开朗、技术精湛的铅坤妈妈很受顾客的喜欢,生意也越来越好。杨铅坤放学后,不会在校和同学玩耍嬉戏,而是小跑着来到爸爸妈妈修鞋摊前,帮爸爸妈妈做事情。夏天,忙着修鞋的爸妈被太阳晒得满头大汗,铅坤就会立刻拿出纸巾给爸爸妈妈擦汗,拿扇子给爸妈扇风,或是移动遮阳伞,让爸妈享受一点阴凉。爸妈不忙时,他会静静的呆在摊子的一角,认真做作业。夕阳西下,该收摊了,这个小男子汉赶紧收拾好书包,帮爸妈搬东西、扫地,忙上忙下。摊子收好了,他会搀扶着妈妈坐上爸爸的车,一家三口幸福的踏上回家的路。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