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生命是一棵树
我的生命是一棵树
我似乎一直站立着,就在路边,像一棵树一样默默地站立着,所有的路人,都是我身边匆忙行走的过客,而我,也只是别人眼中稍纵即逝的风景。
我不知道我的前生是否就是一棵树,不然为什么,我总是习惯用树的姿势站立在红尘之外。
是怎样的伤痛,让我把歌者的快乐变成沉默的音符,深藏在树的年轮里?又是怎样的喜悦,让我封尘了所有的语言,把孤独当做了一种幸福的守望?
或许,我的站立只是一种姿势吧,我的心一直在渴望飞翔。我默默地承受风雨,默默地体味孤独,默默地经历季节的轮回。
我不知道,我站立在风中所有的日子,只是为了等待宿命里必须守望的那个结果,还是渴望着有一天,能站在另一个高度,触摸心中那无尘的蓝天。
树,是用风的语言在与天空对话,它的每一根枝桠都是伸向天空的手语。而我,却只能在每一个凄凉的夜里,将苦难刺破胸膛,用泣血的成长告诉蓝天——我欲飞翔。
在梦里,我一次次为自己长上翅膀,我一次次蜕掉带血的皮囊,然而,却总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告诉我,你的生命就是一棵树,离开土地,你将枯萎,你将死亡。
如果风能洞穿所有的秘密,那么它一定知道,其实我,就是一棵树。我平凡的生命,无法离开红尘的纷扰与世俗的羁绊,我弱小的灵魂,无法抗争这静止的生命和丑陋的黑暗。
花开了,花又谢了,春来了,春又走了,我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体味阳光、风雨,我在一个人的世界感受痛苦、悲欢。
我想,如果我是一朵花,我的生命是否会因灿烂而幸福?如果我是一株草,我的生命是否会因繁茂而满足?可我只是一棵树,我无法体味出其他生命,在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悲愁。
我羡慕空中飞翔的鸟,我羡慕水中游泳的鱼,我做过行走的梦,我幻想过满树花开的日子,可我知道,无论我的内心是多么丰富,我始终是一棵树。或许,树应该有树的追求与向往吧。我常常站在长满大树的森林里仰望蓝天,我知道,树的内心在渴望着一种高度,树的枝桠在期盼着风的抚摸。可我始终不知道,我默默中一直在为谁站立,为谁守望?
暮色中总有一些寂寞象雾一样笼在我的心头,我无法走出埋藏在泥土里我沉积的宿命。那么,就让我做一棵安静的树吧,假如我的心可以沉静如一棵站立的树,那么所有的日子都将是我飞翔的翅膀。
当光阴把皱纹一寸寸地刻在我的肌肤之上时,当我可以挣脱心灵的羁绊,独自任思绪在空中回旋飞舞时,我突然看见时光的手,正慢慢地把一种叫成熟的东西敷在了我的额头,我终于在那些逝去的日子里学会了淡然。
我应当感谢岁月为我刻划的那些年轮,它让我懂得了站立不仅仅只是一种姿势,它还让我懂得,每一个生命不都是为了开花,每一种追求不都是为了结果。那些不开花的树,一样有着厚重的生命和不容忽视的春天。
树不是静止的,它的生命在不断地生长着,在时光的深处,那些生命的高度默默地附着在成长的轨迹里。
假如我的心真的可以沉静如一棵站立的树,那么我应该感谢那些静默的日子。
第二篇:我是一棵树
我是一棵树
双休日,我到奶奶家的后院里去玩,那里有一片小树林,四季常青。我看着眼前的一棵棵树木,静静的,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地扎进了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在春天的早晨,我听着鸟儿的歌唱,闻着扑鼻而来的花香,一缕缕阳光照射在我的身上。我用手搓了搓朦胧的眼睛。一阵微风吹来,为我梳理蓬乱的头发。
没过多久,一窝布谷鸟在我的枝头搭起了温暖而舒适的小巢。他们在枝头上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曲。早上,它们的歌声把我从梦境中唤醒。晚上,他们又用摇篮曲,让我安静入睡。渐渐的,我与它们一家成了好朋友,互相照顾。
炎炎的夏日开始了,我茂盛的树叶下成了乘凉的好地方,小孩在我的树荫下玩耍:老人在我的树荫下看报纸,下象棋。
金黄的秋天来了,我披上了一件黄色的大衣。一阵风吹过,树叶从树上飘落到地上。我看到,在我身边的桔子树上桔子挂满了枝头,果农们兴高采烈的摘着桔子,看来今年的桔子大丰收了!
寒冷的冬天来了,我的树叶早已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身躯了。我在寒冷的冬风中直打哆嗦。但一想到明年的春天,布谷鸟一家还会来与我作伴就安静的冬眠了。
一片树叶飘到我的头上,我才回过神来。明天,我一定再看看这片鲜活的世界。六年级:祝佳蕾
第三篇:我是一棵树
我是一棵树
“权作一对离又合”,猜一字。哈哈,不错,你猜对了。答案就是“树”。在介绍我的事迹前,先自我介绍一下吧,大家好!我是来自“××森林”的一棵树,身高2米78,职务是净化空气、抵挡风沙等。
五年前的3月12日,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以及兄弟姐妹们被几名植树工人带到了这片森林。自从那天起,这儿就成了我的家。在我成长的这些天里,工人叔叔们,每天都会给我带来我最喜欢的果汁和食物,所以每次见到他们,我都会跟他们热情地打招呼。他们看着我们日益茁壮的身子,也会回以几个微笑。于是,我拼命地汲取营养,让自己长高,只为了感谢这些给予我生命的人。
渐渐地,我长成了苍天大树,也逐渐适应了大自然的生活。我的身材是让所有同胞们最羡慕的,粗壮的枝干,茂密的叶子,连可爱的鸟儿都在我身上安起了家。而这些,都是人类们赋予我的,所以,我日日夜夜坚守在岗位上,报答人类。无聊时,美丽的黄莺会给我唱歌。那婉转的歌声,让我忍不住拍起手来。我和黄莺成了好朋友,她每天都会来给我解闷。直到秋天的到来,黄莺告诉我她要去南方过冬,我多么想和她一起去啊!可惜我要坚守岗位,只能盼着春天的到来。
我一天又一天地盼着黄莺的归来,没有她的日子,我是多么乏味啊!我每天都会望着远方,期待黄莺的出现,可今天我却等来了几位“不速之客”。只见他们拿着电锯和一大捆绳子,来到我们中间。他们商量了一会儿后,似乎选定了目标,在同胞的惨叫中,随着“轰”的一声,一位同胞倒了。我定睛一看,是哥哥!我傻眼了,这些人类怎么跟那些工人叔叔们不一样呢?他们不都是人类吗?正想着,我的脚下忽然传来阵阵剧痛,我低下头,那些人居然也向我下毒手了!眼看双腿就要被截断,我忍住痛,写下来这些文字„„
剧痛中,我努力地回忆着自己的美好记忆。如果没有这些伐木人,我或许还会在这儿生存,或许我还会是这儿最高大的树木,或许会有更多的鸟儿来给我歌唱,或许„„可这种种的一切,就这样被这些人类扼杀了。为什么美好只能留在回忆呢?
只听见耳边又“轰”的一声,我失去了知觉。再见了,亲爱的同胞们!再见了,亲爱的黄莺!直到我咽气的前一秒,我还是不懂,为什么同样是人类,他们的心怎么就不一样呢?
六年级:吴泓婧
第四篇:我是一棵树
我是一棵树
前岗中心校窦芳菲我是一棵树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我离开了故土
不知哪双大手
让我悄无声息地
在美丽的伊通河畔
把根留住
在那么粘稠的濡湿中
为了重生而倒下——
抖了抖满头秀发
我站得笔直、笔直
我犀利的眼睛
缓缓睁开
这目光多像探照灯
愈是漆黑的夜里
愈奕奕有神
陡然出现的画面
却这么柔软
草坪都安睡在露珠里
怪石堆上有月光爬过
夜风徐来
星星懒懒的眨着猫一样的眼睛
似乎很久、却也不久
太阳从高楼背后直直地升起
左侧清爽的石子小路上
跑来一双嫩嫩的小手
她抚摸我青绿的外衣
清澈的眸子里
溢满惊喜
身后窗明几净的店铺里
一些人像蚂蚁搬家
整齐有序地排着队伍
呵,那里有妈妈
朝霞也必须承认
她白皙平静的脸庞
就是这高楼下最灿烂的曙光
敛住笑意
我的目光又开始像水一样流淌执勤的岗台上
交警的身影挺拔而修长他一如我啊
坚守阵地
却从来不随意张扬
马路上响着好多脚步声轻缓的柔和的有力的顽皮的我竖起片片耳朵倾听便有一段极华丽的乐章穿过花香飘过空气
沉甸甸地涌来
此时我并没有忽视天空的明净正如这城市的明净一样不带一丝杂色
清纯而美好
至此我爱上了它
和众多比肩而立的伙伴一样深深扎根吐露清新
我是一棵树
黄龙古城便是我的归宿
第五篇: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编号:1 使用日期:202_.5.27年级:
八下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二十四《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理解“一棵树”的艺术形象。
2.品味诗歌优美、凝练的语言,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3.学习并借鉴文中所运用到的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学写诗歌。【设计理念】
1.学会结合上下语境,或对比推敲的办法品析词语。
2.结合语境,理解本文借代修辞手法具体所指的人或事物,并能准确区分比喻和借代这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法。
【相关链接】
作者简介:
李瑛(1926—),现代诗人。河北丰润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先后担任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他的代表作有长诗《一月的哀思》、《寄自海防前线的诗》、《在燃烧的战场》、《献给火红的年代》、《站起来的人民》、《难忘的一九七六年》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李瑛1980年出版的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他的诗作有的已译成了外文。知识预习:
一.自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二.收集古诗文中出现的“树”的意象。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编号:1 使用日期:202_.5.27年级:
八下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课堂探究】
一.欣赏图片,情境导入 1.欣赏图片
2.导入课文:扎根于土地,有枝有条,抗风御沙,沉积地下而变成煤炭这是树的用途,假如你是一株树,你会怎样去做呢? 二.感受一棵树(醉心地听)用心聆听,用心感受
过渡:老师先为大家配乐范读全诗,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走进诗歌的意境里,去理解诗中的形象,感受作者的情。
1.听读: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划出本诗朗读的节奏及押韵的字。
2.自由朗读:有感情朗读全诗,选出你喜欢的诗节读给大家听,看谁能把“骄傲”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3.提问:树是如此的平凡,可它为何而感到骄傲呢?
(思考,展开想象描述出“一棵树”的形象,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气质。)三.认识一棵树(理性地说)
我骄傲,因为我是一棵 的树。(原籍、本领、品质、教育背景、归属……)
(如:品德高尚,热爱人民、献身人民,矢志不渝等)四.欣赏一棵树(热情地品)用心触碰,用心体悟
1.思考:哪些诗句最能触动你的心灵?为什么?(1)我能讲许多许多的故事,我能唱许多许多支歌。
明确:这简单的两句,说明“我”具有较深的阅历,已不是一棵出生不久的小树苗,而是比较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战士了。
(2)饿得发蓝的眼睛,抽泣时颤动的肩膀,以及浮肿得变形的腿、脚和胳膊。明确:用身体的有代表意义的部位借代世界各地受苦受难的人民
(3)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给新婚的嫁娘,/作闪光的耳环;/我要挽住轻软的云霞,/给辛勤的母亲,/作擦汗的手帕。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编号:1 使用日期:202_.5.27年级:
八下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明确:诗中的树有着人的意愿,这是拟人化的手法;“摘下耀眼的星星”“挽住轻软的云霞”,立足于树高大参天的特点,展开奇特的想像,充分表现树美好而浪漫的情怀;整个诗段以分号为界,前后对称整齐,节奏谨严。这样写,意象夸张生动,富于浪漫色彩,便于表现美好心灵;形式上琅琅上口,好读好记。2.交流古代诗歌中“树”的意象。3.请你说说文中“树”代表什么形象? 明确:诗人通过“一棵树”充满激情的自白,使读者看到了这棵长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的树,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着民族的神圣使命,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斗争精神。他不仅抵挡自然界的雨雪风沙和雷火,而且把自己坚韧而又慈爱的枝条伸向社会,给弱者和不幸者送去幸福和欢乐,为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他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理想——消灭贫困,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为了这一崇高的理想,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好献给人间光和热。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战士的英雄形象,谱写了一曲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美的心灵的赞歌。
五.成为一棵树(深情地读)
同学们读《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首诗,不仅读懂得了一棵树,更读懂得了一颗自豪、伟大的心。设想一下我们自己就是这一棵树,如何通过朗诵来充分表现出我们自己内心的自豪之情?(看谁能把诗中“骄傲”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看来,六.诗歌仿写(诗意地写)
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蜜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我骄傲,我是一滴水
我骄傲,我是一滴水,我是高山上的一滴水。冰川教我坚强不屈,我便永远奋勇向前; 雪峰教我坚定不移,我便永远心如磐石; 清泉教我默默无闻,我便永远奉献大地;
我骄傲,我是一滴水,我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浪花教我回忆海风,我便永远心怀感激; 礁石教我拥抱灯塔,我便永远坚守职责; 海燕教我坚强勇敢,我便永远搏击风浪。
条条光线、层层波涛,赐予我美好的心灵; 炎炎骄阳、漫漫风雪,铸就我斗争的风格。
我热爱着,自由的风和鱼群;我热爱着,意志、信念和理想。
我是辽阔大海的一部分,大自然的一分子;
我和美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我渴望整个世界,都成为我们快乐的家园!
七.结束语: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这样的人生问题。诗人是一棵骄傲的树,其实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棵树,一棵正在沐浴阳光、吸取雨露、茁壮成长的树,而你们也必将长成一棵棵可做栋梁的参天大树。今天我期待你们!我相信,明天,将有更多的人来赞美你们!齐诵:《好大一棵树》)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 风雨中你昂起头/ 冰雪压不服 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 有乐也有苦 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 撒给大地多少绿荫/ 那是爱的音符 风是你的歌/云是你脚步/ 无论白天和黑夜/ 都为人类造福 好大一棵树/ 绿色的祝福/ 你的胸怀在蓝天/ 深情藏沃土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编号:1 使用日期:202_.5.27年级:
八下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巩固训练】 当堂训练:
积累写“树”的诗句: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11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1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课后作业:
1、收集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体会、思考一种意象的含义。比如:月亮,扬花等等。
“月”这个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在所有不同的意象组合中,它往往呈现出各有特色的风韵,表达着不一样的情意。另一方面,在长期反复使用中,它的某些方面的涵义,或因为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或因为艺术创造中的前后传承规律的作用,被一代一代的后世作者所继承沿用,变作了人所习见的现成的涵义或者约定性的涵义。
“月亮”这样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自然物实属罕见,在诗人词人的笔下,它既是一个具有凡胎俗骨,情感灵性,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又是超脱于人的胸襟之外的“物”。我们很难用理性的概念来概括它的象征意义,粗略地勾画一下,它在不同情境之下,大体具备以下象征意义。
其一:孤苦的象征,思念的寄托。几千年来,不论是游子,还是妇姑,都把月亮看成了寄托思念,象征孤苦的理想象征物,表现的是一种离愁别恨的主题,委婉柔弱的情调。他们或是埋怨“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无眠”,“照它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或是直抒胸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编号:1 使用日期:202_.5.27年级:
八下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这类象征意义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感情心理。有的是苦涩的回忆:“旧时月色,曾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有的侧重于思念亲人:“几时杯同把,昨夜月同行”,“尝闻此宵月,万里共阴晴”。有的表达思念故土之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玉楼明月长相忆”,“西楼望月几回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们把种种丰富复杂的感情寄托于明月,把它当作知己,道出了心灵当中的隐秘,因而也就赋予月亮多重的象征意义。
其二:象征美的灵魂与归化。月亮的美德是纯净的美,多姿多彩变换无穷的美。“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画出了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之时的奇妙景色,正是“荷风送香气,竹滴清露香”。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没有比这样的描写更真实的了。“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组。”从月升到月落,描绘出一幅恬静自然的郊野月夜图。在王维笔下,月更是达到了美的最高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个“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的有如世外桃源的地方。“月”给人美的感慨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的形是具体的,它所包含的各种意蕴是抽象的。自古以来,诗人们依月亮这一独特的美感特征,去创造自己的“月景”。
其三:明月是恋人的象征,爱情的见证。封建时代,个人的恋情只能溶于乐曲,藏于诗词,寄托于明月。于是,月亮便成了恋人的象征,爱情的见证。“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是爱的甜蜜的记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希翼与向往的交织;“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寓意深长,耐人寻味。而“愿随明月入君杯”,则是对理想爱情的大声疾呼。“花前月下,花好月圆”更是人间美事的代称。人们在月下获得爱情,生殖的期望与崇高的爱情水乳交融,如月光一样无所不在,滋润人间。“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雨人不闻,北风吹罗带”。新月的皎洁与少女的身姿,细语,倩影及虔诚的恋情化成一体,沁人肌髓。人生在世,谁不希望花长好?月常圆?然而自然与社会的法则规律却是无情的。正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圆而又缺的规律,嫦娥奔月的爱情离异传说,月光那清冷的色彩,月亮那孤悬中天的寂寞形象,经世世代代的文化积淀,使月亮成为离人情感的呼应,爱情纯洁圆满专一的象征。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魅力是不朽的, 她已成为古代诗词意境表达的重要载体。人们对月亮的情感指向、思想意蕴、审美境界、象征意义及生命内涵的思考是绵延千古,从未停息的。
2、组长按《课堂表现评价表》打分。
3、把疑问写在作业本上。
4、完成下一课预习案。
5、整理字词句段及文学常识。【反思交流 归纳小结】
1、教师总结:
板书交流:
总结交流:
2、请结合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学了本节课之后的感想。(如一些收获、一些困惑)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