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位越战老兵的故事
一位越战老兵的故事
诸暨市大唐镇冯村有一位瞎眼司令,虽说他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他记忆过人,说起故事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能清晰的描述那次震惊中外的越南自卫反击战的风风火火岁月;他能描述战况中的血雨腥风中的残酷现实;他能记忆越战中的每一位战友,甚至于他们依稀的容貌;他能回忆起越战前后上战场时的每一句誓言。当我聆听了他的故事以后,感觉诧异之后,我忽然感觉那次越南自卫反击战已经深深地刻在他脑海里,伴随着他生活的节奏而起伏,伴随着丰功伟绩而放大,让我们永远尊敬他,让历史记住他,卫国而战,为民牺牲的精神和他的每一份功勋。
1978年末,南国边陲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边境挑衅事件,牛羊等牲畜被无端掠夺;边陲人民被无端骚扰,甚至于被打死;他们在我们边境线内埋伏地雷,破坏我们庄稼和损害我们的老百姓,而且驱赶我们的华侨,这样一次次的挑起事端,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的神圣。党中央在严厉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为了国土边疆的安宁,为了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不可侵犯,吹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号角。
南国的年末还是阳光柔柔,鲜花灿烂,但是却孕育这一场残酷的人类的战争。戚定浩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12军34师一百团的机械炮兵连战士,已经闻到了战火的硝烟,他们连接到命令需要征集18名战士,有的战士彷徨了,毕竟战争意味着死亡和受伤,毕竟战争是残酷的对峙。戚定浩毅然打报告,要求到战争的第一线去奋战,他的请求令很简单:我家里有兄弟俩,就是我打死了,老父亲还有兄弟照看,小时候,我爱看战争片,我想做英雄,就是选一兵,我也要尽力争取。接着进行了党旗宣誓,家信巧妙回复,插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阆中的13军38师113团钢铁营三连,团长征前话简短、明了,让大家知道了战争就在眼前。他说:战争马上开始,战争必死人,不要怕!邓小平说,发挥牛刀杀鸡的本领,让敌人望而生畏,现在就出发!最后关山度若飞,万里赴戎机,进行战斗前准备开拔工作。
2月16日晚9时,伸手不见五指,山棱异常的静悄悄,只有几声小鸟低弱的鸣叫,预示着一场战争的开场。借着微弱的月色,埋伏在河岸的三连140名战士,分批坐上橡皮筏全速越过100多米宽的红河,戚定浩他们一组8人,正绷紧每一根神经,全速行进,试想一想,假如被敌军发现,一颗炮弹将会导致整船灰飞烟灭。他们不敢稍有懈怠,思想停留在冰冷的寒风中。
终于上了对岸,工兵营开始极速排雷,侦察兵前面打头阵,步步紧逼敌军阵营,此时刚好是后半夜一点半,正是南国春寒料峭季节,后半夜冷风习习,他们连像一把尖刀,却悄悄地穿插进敌人的营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摸黑进入敌军阵营,侦察兵开始摸哨卡,他们穿插连攻敌人的营地,但是因为人生地不熟,侦察兵摸哨卡失败,引起敌人的警觉,一时枪声、叫喊声、手榴弹声等响成一片,按照敌人的火力,估摸着有两个连的兵力,他们随手丢掉身上的棉被和雨衣,减轻身上的重量,轻装上阵,因为出征前规定每一位战士必须带好雨衣、棉被、水壶、2斤米、四个弹核、两个手榴弹和五百发子弹,约莫60斤重的随声必用品,但是,戚定浩不一样,他作为炮击手,他带的是:两根标杆、一个格子记录本、棉被、雨衣和防毒面具。就这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估摸枪声已经零落,他们就必须停战、按照作战计划,他们必须绕道到指定的14号高地,履行封守巴山县城,阻断越军增援部队的目标,达到迎接总攻的开始。他们穿过封锁线,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
14号高地位于进巴山的公路要道边的山坡上。他们开展了战前的准备工作,挖出了深深的壕沟,同时,埋伏在下面。此时他们听到来自于祖国的排炮像炸雷,从头顶呼啸而过,然后一声声在敌方阵营开花,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和那爆炸的耀光在边境线形成强大的光束,久久不褪。他们以为我军炮力已经把敌人的阵地夷为平地了,心中一片窃喜。但是战争不可能这样一蹴就成。敌军的援兵纷纷增多,但是戚定浩他们连队居高临下,严密的监视着公路上的一举一动,敌人的一次次进攻,一次次都被他们打下去,那子弹像雨点一样密集的射向敌方,直到第二天下午3点,和大部队接轨,他们整整打了一天,五百发子弹几乎用完,为大部队的前进保障了实力和铲除了后援部队的帮助。
这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让他们异常疲惫,他们被转入第二梯队修整,准备参加第二场战斗的打响,在这过程中,他们睡的是猫耳洞或河床冲刷过的沟道,何为猫耳洞就是在斜山坡上挖一个够人斜躺的洞,和衣斜躺着,再在上面盖上香蕉叶或树叶。越南的气候很特别,好像和雨在较劲,一星期几乎要下两天雨,有时看起来阳光明媚,又淅沥沥下起了春雨,他们的衣服就这样湿了、干了,干了,湿了。让大家还有承受不了的有,在战场上,人就像机器,得不停地思考战况和保持高扬的战斗状态,神经一直紧绷着,吃饭也没有定时。有一次,两天两夜没有吃上饭,只啃了压缩饼干或少量罐头,当戚定浩看到嘉兴产的榨菜罐头时,异常感动,好想见到了久别的家乡的亲人一样,到现在还念念不忘那一幕。因为身体承受能力达到了极点,人的感情就会更加脆弱,他们的内心无时无刻都在渴望着战斗的尽早结束。
在行军中,他们每时每刻都要预防敌军散落游击队的袭击,有一次,敌人一颗子弹呼啸的从他眼前穿过,他以为自己牺牲了,但是命大福大,只是擦破了鼻子上的一点皮,然而心中还是有一点惊悸的,从地上爬起来时,发现心跳得特别厉害。
俗话说:战争就是敌我双方的对峙。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战争就是磨难,战争就是损失和无奈。他们不崇尚战争,他们希望和平。在我军强大的宣传攻势的引领下,一张张宣传传单从飞机上飞下来,告诉越南人民:中国人民和越南人民永远和好。他们照样过着平淡的生活,心中更多的是害怕和强烈的渴望和平的需要。
记得有一次,戚定浩和战友在巡逻时,发现对面山上探出两个头,当时,大家犹豫不决,是游击队还是村民时,作为班长的戚定浩果断命令,以安全为主,不冒目伤害任何老百姓。最后发现的是两个十二、三岁的男孩,他们把他们送回了家,发现家中只有一个坐轮椅的老爸和一个年老的奶奶,当他们比划着告诉他们,别到山上乱跑时,老奶奶激动地敲打着凳子,示意他们坐一会儿,又拿出自酿的老酒,自己先喝了一点,请他们喝,让战士们培感温情。
2月22日下午,那才是战争进入白日化的一天,位于吉祥的563高地驻扎着越军一个师部的指挥所,接到情报后,我军派出了五、六两个钢铁连前去迎战,但是都被敌人的强大火力压下,迟迟不能攻下据点。接到上级命令,三连要发扬上次英雄作战的精神,不惜代价
啃掉这块硬骨头。穿插部队应命协同作战,敌我双方都出动了大批的坦克和大炮,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好像整个大山在震动。经过猛火的先遣以后,紧接着,三个连联合上阵,战场上厮杀声响彻天地。此时,敌军的机枪开始了猛力的反攻,直压住我方的火力,有一颗炮弹就在前面开花。眼看局势非常危急,戚定浩马上决定,十班跟他走,往后退三十米,卧倒!分批越过敌人的火力点,然后从后包抄而进,当越过火力点时(一马路),被敌军发现这个计划,密集的弹雨从天而降,全部对准这马路,马路被炸成坑坑洼洼,但是这马路是大家必经的要塞,戚定浩一马当先,拿着机枪,用密集的弹雨掩护着战友们跨越马路,当战友们来到对面时,反过来掩护他经过马路要塞时。他看准弹雨停息的间隙,一个箭步跨越到马路上,但是胸口的弹药负荷太重,羁绊他,摔了一个大跟斗,让战友们为他捻紧了一把汗,但是他不惊慌,一个滚动,滚到马路下的稻田里,然后来一个鲤鱼翻身,飞跃来到对边,和后面的增援部队,一起包抄到敌人的后方,趁敌人还没有回过神时,就消灭了机枪手,赢得了反扑的机会和战争的胜利。
紧接着,时间的指针指向了,2月25号上午3点,三连来到了563高地,据探报,563高地是敌军的师部的指挥所,要消灭这个据点,说明了这是一场特别的战役。9点双方火力接轨,开展了你死我活的火力急拼,阵地上硝烟滚滚,双方都在死磕,他们都为着自己的大部队的前进打着头阵,因为这样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与毁灭,就这样,双方不停地火并,枪声在山谷回荡,形成一股强烈的对流,让大家不寒而栗。最后,到晚上4点,终于敌人败下阵来,仓惶撤退,当从俘虏中了解到有一个师部的副师长腿部受伤带着兵在逃窜时,戚定浩他们连就立马决定,继续追赶,活捉师长。但是,因为道路不够熟悉,追了好长时间才不得不放弃,但是这一次战役大败了敌人,让敌人的士气大为受挫,我军士气高昂,为战争的胜利,打响了开头炮。
3月5日,戚定浩他们连又接到师部命令,表扬并且要求他们:三连穿插好,主攻好,撤兵也要好,就来一个压阵吧,为祖国人民树立一个英雄连吧。作为一个英雄连,他们的作用就是断后,圆满完成整个部队的撤退任务。
我军的撤退,助长了敌人反攻的心思,他们想死命的围攻我们的后面部队,想来一个小范围的围歼战,一次次从河对岸包抄过来,都被我们强大的攻势压下去。他们的一次次阴谋也烟消瓦解。
最后也就是3月12日那一天晚上,他们三连作为断后部队,一夜急行军撤退出90多里路,在离边境2公里的地方暂时驻扎下来,做短时间的修整,完成回归工作。
3月13日4点钟,他们终于在猛士机场下机,踏上了祖国的领土,一颗紧张的、紧绷的心终于安定下来,迎接他们的是鲜花和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真诚的欢呼声。他们为他们的九死一生而庆幸,为战友们的英雄牺牲而缅怀,为祖国中央慰问团的祝贺而自豪,为自己尖刀三连的荣誉称号而光彩,并且军委授予他们集体一等功和戚定浩个人三等功。
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人海沧桑,但是那一份战争的经历让他们永世难忘,同样让祖国人民永远尊敬和爱戴他们。尖刀三连的丰功伟绩将记录历史的史册,成为大家传颂与学习的榜样,时代在进步,他们的业绩将永远传承。
正如戚定浩说的:知足常乐,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人们,才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才知道国家和平与强大的重要,大家都渴望祖国强大,山河壮丽,但这所有的一切,将会流淌着几代人的血和汗水,因此在工作上,戚定浩认真负责,在公益事情上他一马当先,在为人处事上,他谦和毕恭,他将把他的一生付诸于平凡的为人民服务中。
第二篇:越战老兵(本站推荐)
越战老兵
申请提高优抚待遇的报告
我们是长沙市岳麓区雨敞坪镇的越战老兵,1978年春入伍,于42军125师374团。78年底奉中央军委命令开赴中越边境,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越南战斗将近一个月,战争结束后回国,服满兵役后,退伍回乡。
回乡几十年了,一直在家务家,从来向政府伸过手,用年轻的身体撑起家,现在年纪大了,干不了重体力活,加上当年,入伍戍边卫国,耽误了学手艺,不会技术活,体力活又吃不消了,可我们要生活呀,所以我们只能找政府解决。
1、我们要求政府提高我们的优抚补助金,解决我们的实际
生活困难。
2、提高我们的医保待遇。我们现在享受的医保,不如一个
五保户、低保户,我们认为不公平,我们这些为保家卫国献出青春的人,还不能享受他们的待遇,我们强烈要求政府解决。
3、我们了解政府相关的政策,从城管、保安、联防人中安
排参战老兵就业,周边乡镇都安排了,我们镇就不能安排吗?
总的一句话,希望各级领导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让我们度过一个常人能达到的晚年生活,这也是我们参战老兵的共同心愿。
敬礼
越战老兵:
z
2014年4月14日
第三篇:一个越战老兵的悲哀
一个越战老兵的悲哀
尊敬的领导:
我叫徐美观,鄱阳县凰岗镇西山村人,镇人大代表,主席团组成人员,曾任西山村党支部书记。我是1977年1月由凰岗中学应征入伍,当时的服役部队是福州军区三十一军十一师二七一团,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时,由于我积极申请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故经部队批准奉命从原来部队调入广州军区53604部队参战【后改为38901部队】,我们的部队是整体参战部队,我在参战中受到部队嘉奖四次【有证为凭】,战后中央慰问团赠送了对越还击胜利纪念章及纪念品,【有照片为证】而后我于1980年12月1号光荣退伍并享受了按国家规定参战优抚补助待遇。
可是鄱阳县检察院检察长肖连华命令下属做黑材料,说我任凰岗镇 西山村委会支书期间贪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资金26000余元,并3月17日上网通缉,3月20日上午镇党委在肖检的高压下免去了我的村支书职务,这是严重违反党章规定的
本人郑重声明我不是民政局局长,也不是民政局办事人员,我享受退伍参战补贴时,我只是一名普通老百姓,我没有资格贪污退伍生活补助资金,镇党委免去我村支书是不合适的,是违反党章的。我做为一个越战老兵,战争时没有受到伤害,那是我军的胜利和我的命大,战后也没有因越南人对我军的不满而对我的迫害,可是现在国家出于对我们越战老兵的爱护,对我们每个越战老兵发放一定数额的优抚资金,检查院肖连华检察长就是看见眼红,就是想变相推翻国家政策并给我戴上贪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资金的帽子,这就是我们越战老兵的悲哀。恳请领导调查还我一个公正。
越战老兵:徐美观
2015年3月22日
第四篇:越战老兵街头乞讨为哪般
越战老兵“八一”街头乞讨为哪般
【舆情导读】 越战老兵街头乞讨
2016年7月26日上午,五位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越战老兵,因生活窘困在郑州街头乞讨。地上的展示板诉说着越战军人的勇猛。
期间,同为参加越南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河南籍六级伤残老兵,与战友叙旧,并展示自己的证件。
为老兵曾经的奉献感动,多位路过的爱心人士为他们捐款,爱心箱里有10元、20元的零钞,也有100元的大额钞票。老兵以军礼回应献爱心者。【舆情盘点】 全国常见不是个例
通过百度搜索可查阅,近年来,越战老兵乞讨在全国多地均有出现,北京、山东、江西、湖北、云南等,都有类似现象。
2006年10月15日,山东省滨州市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三等功一次的大叔在街头乞讨。
2013年9月27日上午,北京前门步行街,一群穿着老式军装、挂着军功章、自称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如今生活窘迫的老兵,捧着战友的骨灰盒,播放着“血染的风采”,端碗要饭。
2014年6月8日,一群越战老兵在青岛栈桥乞讨。手里举着两面红色旗子,一面书写:习总,参战老兵挺您,对内拍苍蝇打老虎;对外近要硬远要交;老兵诉求盼解决。另一面书写:昔日为祖国杀敌流血,今日为生活所迫流泪。山东青岛参战参试老兵。地上铺一张印满越战老兵受伤惨状的宣传画。
2016年3月31日,上午10点多钟在汉口江汉路,5位穿着老式军装、挂着军功章的越战老兵向行人乞讨引围观,只要有人向纸箱里投钱,他们就向投钱人敬礼。【舆情特点】 八一国庆扎堆出现
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越战老兵街头乞讨,既是解决生活问题,也唤醒大众对老兵的关注。老兵乞讨平时也较为常见,八
一、国庆等节日,更是扎堆出现。2013年9月27日,北京一群越战老兵街头要饭;2013年10月5日,江西宜春越战老兵在鼓楼广场乞讨。论坛贴吧聚集之地
关于越战老兵乞讨的言论多出现在论坛贴吧及博客里。老兵日月的博客,曾在2014年发布文章《街头行乞的参战老兵》;2012年5月,“为国而战的参战老兵要饭睡路边”的视频在博客贴吧疯狂转载,参战疯老兵刘武州受到全国很多参战老兵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帮助。
职业乞讨真假难辨
吧友“小枫sss”在2014年4月21日发帖《越战老兵成了职业乞讨人,大家来鉴别一下真假》,称在台东和中山公园都见过乞讨的老兵,但不知道真假。吧友“sanwu936”认为他们不是真正的老兵:我感觉上过战场的都是硬汉,让他们去乞讨,你信吗?吧友“罗布泊大漠”:是真的,我了解他们,因为我是核试验老兵。【网友声音】
1.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老兵?
——这是需要证明的。不是自己说是就是的~
——但是,毕竟,现如今造假者太多了。
2.他们反应的情况是否属实?
——“农村家里土地被政府强征、房子被强拆,失去生活居住的基本保障,其中有的人因为转业过程中档案丢失了,现在连保险都办不了,什么待遇也没有。政府现在给他们的补助只有每月285元”
——但这不是围观者能做到的。照例说是地方官府的责任!
——看来,让媒体作为热点做专题调查,是比较靠谱的选择!
3.如果以上两项都是真的,那么必须谴责相关部门!
——慢待战场上回来的士兵的国家,一定是缺德无聊的国家~,别不多说~,道理大家都懂。
——对他们,国家应该好好的养老送终。这是必须的~
4.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需要关注
——我认为也应该关注烈士的后代。
——烈士的死,不应该只是换回来一张奖状,一点抚恤金,我认为应该有某些优惠,至少应该上泽及其爷爷辈、下泽及其孙辈!这才是合情合理的!才能起到鼓励为国献身的行为!【舆情点评】
老兵街头乞讨,感恩于他们曾经对祖国的贡献,爱心人士多会积极捐助。吧友“_花花花骨朵”:因为曾经也当过兵,对他们的现状还是挺同情,扔下点零钱就走了。吧友“我爱★君麻吕”:他们肯定也有自己的苦衷的,如果我去了的话我也会捐钱。“My丨SLife”:我在旁边十分钟,收入的钱两三百。链接:
当地时间2016年7月18日,美国华盛顿,奥巴马在白宫为86岁的越战老兵、退役陆军中校查尔斯·凯特尔斯(Charles Kettles)授予美国最高军事奖章——荣誉勋章,表彰他在1967年越战期间曾多次驾机往返营救40余名战友的生命。
第五篇:老兵背影感人故事
人和人交往需要达成一种共识,一种协议,这是长期共事必不可少的纽带,有些人给我们的影响,会在未来的生活被召见,会影响一些生活的轨迹,或者走向陌生又熟悉的另一时空的轨迹。这种莫名的力量来自他的背影。
通过聚会我得知了他的故事。
20xx年他18岁,承担了一份士兵的责任,到现在20xx年他32岁,军旅14年,或许一个数字并不让人觉得可以承载什么,但每一座城市,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家庭,14年的变化足以屏息回忆。这14年意味着不仅是他本人,还有他的父母兄弟,以及妻儿,缺少的陪伴缺少的温馨。18岁到32岁,人这一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他的岗位。
每一个人的生命和情感都是至高无上的。他对于自己选择的岗位,用青春和实干倾注梦想,激荡的内心由此平复与日复一日反反复复的工作中。
看的见老兵的背影,却看不见曾经的青春,留下此刻阳光开朗的你,在很多人以为的平常里,陈宏伟不张扬不浮躁不贫舌,与己无关的是无谓的虚慌争论,他言践于行,实际的是他踏实的工作。
他的工作间后面有两颗苹果树,也是整个单位仅有的苹果树,也许春暖花开时,苹果树静静开花结果,春华秋实时硕果累累,他和他的苹果树沉默度过的冬季,是无人问津的。
当人们站在21世纪的辉煌的街头,哪怕是巷道角落,人的心早已浮躁麻木,而这个角落,这个角落的人,终将属于社会,这些无私奉献的人原本属于社会,只是形成了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