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金庸武侠小说赏析

金庸武侠小说赏析



第一篇:金庸武侠小说赏析

金庸的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郭靖,杨过,张无忌,韦小宝,也创造了很多爱情故事比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同时金庸小说里还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正好体现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国民习性。下面我们来一一具体分析。

金庸小说里唯一有关联的就属射雕三部曲,射雕三部曲其实也是英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里面描述的都是英雄人物,都是大侠,先说说《射雕英雄传》。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里面的武有武的精彩,侠有侠的感人,情有情的魅力。金庸的武侠思想在这部著作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那就是宣扬一种反侵略,反投降的基本立场,宣扬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深沉的人道主义。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正确与否是以是否造福于民为标准的。英雄的出现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中,这就是一种侠义的精神。

《神雕侠侣》可以说是一部爱情百科全书,里面的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在曲曲折折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后最终归于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人为国为民后就告别群雄携手归隐。《神雕侠侣》里最感人的一段莫过于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后相见的那一刹那,经历十六年的漫长等待,杨过成熟了,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男人。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英雄。他既没有英雄气概,又没有政治才能,在爱情上又是拖泥带水,唯一的强处就是武功高强,可以说张无忌是政治与爱情上是无能的。这部小说最感人的不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在于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翠山父子,武当七侠间的兄弟情谊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张无忌虽不是英雄,但我们反而觉得他更为亲近,更为可爱,因为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一样的缺点,有一样的无奈,他可以做我们的朋友,而且是那种善良的,又可以帮助我们的朋友。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里篇幅最长的两部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结构宏伟,人物众多。刻画最为显著的还是里面的三位主人公——顶天立地的萧峰,痴情善良的段誉,浑金璞玉的虚竹。“天龙八部”在佛学上指的是世界上的芸芸众生,而整部小说里透露出一种“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思想,笼罩着佛法的无边大超脱,而在每逢动人处,我们会感到希腊悲剧理论中的所谓的恐怖与怜悯。正好验证了西方哲学中关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的理论。

《笑傲江湖》中的“笑傲”指的是一种乐观超越的态度,用这样的态度来笑眼看人生,笑眼看江湖。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令狐冲是一个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隐士。他虽然从小接受规规矩矩的教育,但不符合他的个性,所以他不自觉的喜欢结交朋友,喝酒,说话也很随意,这才是他的本性。这部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反面人物的刻画,通过反面人物的塑造来揭示人性恶的一面。岳不群是一个伪君子,左冷禅是一个恶人,而东方不败是一个病态的人,被政治虐杀了人性。反面人物的刻画中还体现了金庸的人性观: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邪相克相生,又相互转化的的人性辩证法。坏人并不是一直都坏,好人也会变为坏人,人是在逐渐转变的,而这个转变很大程度上又是权力对人性的腐蚀,这就体现出政治对人的束缚,道出了政治的可怕,可以说这部小说把专制体制批判到了极致,反而更像一部超越武侠小说的政治小说。这就是一部呼唤人类自由天性,批判人被政治异化的伟大政治寓言。

令狐冲:浪子风姿 英雄本色

西晋皇族欲向阮籍提亲,阮籍大醉三个月,媒人不得与言,废然而返。令狐冲拒绝当日月教副教主,情形与阮籍相似。只是令狐冲是正面跟任我行发生冲突,情势更加惊人。是以《笑傲江湖·拒盟》中任我行与令狐冲的言辞交锋,是金庸小说中最惊心动魄、最令人回肠荡气的一段对话。

令狐冲得上官云赠“寿比南山,福泽无穷”四字,忍不住嗤一声冷笑,“委决不下”之心,“突然一片明亮,再无犹豫”,说出两件事:一是决不能将恒山一派带入日月教,二是求教主将其女儿盈盈许配给他。而任我行也是非常之人,竟然全部答应,眼看可以两全其美,令狐冲却还是拒绝加入日月教,并决心与任我行“誓死周旋”,说得斩钉截铁,绝无半分转圜余地。“一时朝阳峰上,群豪尽皆失色”。

当时任我行扫平五岳剑派,“炙手可热势绝伦”,要恒山派全军覆灭只是举手之劳,但他对令狐冲除了威逼,还有利诱,授以高位,视作接班人,许以女儿,答应传授消除异种真气的法门,应允保留恒山一派,可谓至矣尽矣,蔑以加矣,即使惊才绝艳如东汉蔡邕,恐怕也要为之感动,会像哭董卓似的要报答“知遇之恩”,令狐冲却不为所动,原因何在?

《绣花》一章中,令狐冲有段内心独白:“即以当世之士而论,向大哥、上官云、贾布、童百熊、孤山梅庄中的江南四友,哪一个不是奇材杰出之士?这样一群豪杰之士,身处威逼之下,每日不得不向一个人跪拜,口中念念有辞,心底暗暗诅咒。言者无耻,受者无礼。其实受者逼人行无耻之事,自己更加无耻。这等屈辱天下英雄,自己又怎能算是英雄好汉?” 推而广之,屈辱人,自己又怎算是人?令狐冲岂是这样无耻之徒?“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二十个字,用在令狐冲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书中写令狐冲,最出彩的两处,除《拒盟》一段,还有为救仪琳而与田伯光斗智斗勇的部分,尽管通过仪琳之口叙述,虽多方照应,技术上尚有可商榷之处,但令狐冲的潇洒倜傥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令狐冲其人,小聪明是有的,华山面壁后,剑法可算独步天下,湖底脱困,内功也极其深厚,但他一没有王重阳的雄才大略,不是统帅之才,二没有萧峰的天生豪气,有时倒与无赖相近,三没有郭靖的凛然正气,即使岳不群并派,也有点无可无不可。对华山派还有那一份血诚。

这正是浪子的处境。他虽被开革出派,却一心梦想重入华山派。浪子总在流浪,却一心想家,浪子一心想家,却总在流浪。本文开头我以阮籍比令狐冲,正因在这一点上,他们也惊人相似。这里不能不提到嵇康,倒不是《笑傲江湖》之曲与他有关,而是他“非汤武而薄周公”,看似名教的叛徒,实际上是忠实的卫道士,他是时代的浪子,正如令狐冲是“江湖”的浪子。在秩序违背人性时,他们以挣脱和破坏秩序的方法维护理想中的秩序,这是浪子存在的意义。在小说中可以喜剧收场,在现实生活中,只能以悲剧了结。

《鹿鼎记》是金庸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与以往不同的是主人公并不是一位大侠,相反却是一位不学无术、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流氓无赖,如果一定要称侠的话我们可以称其为“反侠”。小说里也刻画一些英雄豪杰比如说韦小宝的师傅陈近南,但这些英雄都不能实现他们的胸襟和抱负,最终还落得了一个死不瞑目的下场,这就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堂堂正正的道德主义基本无用,而恰恰像韦小宝这样的实用主义的人却能飞黄腾达。这部小说里的主人公除了韦小宝外,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康熙,康熙是作为一个正面人物来渲染刻画的,他是一位精明强干,宽厚仁慈的君主,他与韦小宝之间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不是简单的敌我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兄弟关系,而是这几种关系的交叉综合。康熙与小宝其实反映出人的两面性,康熙虽然是一位精明的君子,但他不自由,康熙遇到小宝其实对他来说是一种人性的解放,他可以肆无忌惮地骂出一句“你爷爷的”,而到其他场合又得恢复那副正襟危坐的样子。所以他羡慕小宝那种自由随意的生活。而韦小宝则表现出人的低层状态,他羡慕那种正直高尚的人。这也反映出人性的两面性,而这两面有时又是很矛盾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身不由己。在这部小说里也蕴含着深刻的批判思想,那就是对中国社会体制与国民性的批判,这一点继承了传统的五四精神与鲁迅精神,除了国民性批判外,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反思,为什么那些正人君子,风流才子在事业爱情上不能成功,而像韦小宝这样的流氓无赖却能一统天下,事事如意,很典型的就像《书剑恩仇录》里的陈家洛,先失去霍青桐后失去香香,该爱的不敢爱,该争取的不敢争取,最终是一无所有,而像韦小宝这样的人死皮赖脸的却都能得到。这也说明了我们民族缺乏那种锐气,那些朝气,那点血气。这就告诉我们做人要有一点决断,有一点担待,有一点倔强。

金庸小说里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大侠”的塑造,而这个侠又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像郭靖这样为国为民的侠是“侠之大者”充满了儒墨两家的入世精神,而像杨过、令狐冲这样的“游侠”则是带有道家气质的逍遥之侠。除了这两种侠之外还有“伪侠”如岳不群,“无侠”如《侠客行》里的石破天,“反侠”如韦小宝。“侠”在古代指的是一种牺牲自我,救助他人的高尚情怀,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所呼唤的一种精神。有些人认为侠义精神不符合现代的法制时代,其实侠义与法制并不冲突,一方面社会需要法制规则,但同时这个社会也需要正义,特别是在一个法制不健全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正义来主持公道,而正义自在人心。

金庸的小说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在每个主人公身上都能找到相应的传统思想烙印。金庸的早期作品中体现了儒家的入世精神。这个时期的作品里描写的主人公多是年轻气盛,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侠之大者。如陈家洛,袁承志,郭靖。这也与我国50年代的国民面貌相契合,那个时候新生的共和国正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朝气。而到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失误与曲折,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与反思。人到中年的金庸这个时期的作品透露出道家与佛家的思想。这个时候的主人公也不再一味的为国为民,他们会把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杨过,张无忌都是这样,他们最终选择了归隐,离开了那个血雨腥风的江湖,留下了仍然充满了苦难的世界。金庸后期的作品却又充满了佛家的冤孽思想,《天龙八部》就是最好的体现,每个人都是有冤的,每个人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萧峰曾发过誓不再杀人,却在聚贤庄一战中枉杀那么多英雄豪杰,段誉与好几个女孩情愫朦胧后来却发现都是他妹妹,而立志要当一个好和尚的虚竹却破了各种戒律,这里也恰好与西哲里人类生存荒诞性的思想不谋而合。佛学里认为练武功只是为了更好的修习佛法,就如“过河拆桥”一样,武功只是那个桥而已,一味的追求武功反而会丧失人生的目标。就像鸠摩智一样,最后在“枯井底、污泥处”被废武功后终于大彻大悟,最后成为了一代佛学大师。其实整部《天龙八部》就是一部研究佛学的经典之作。处处散发着佛学的思想光芒。

金庸小说里的爱情也是写的十分深刻,爱情之深,爱情之广,爱情之奇都写得淋漓尽致。他把爱情上升到宗教的程度去拷问爱情本身。“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我们是不是与小说里的主人公有一样的感受呢?

金庸小说蕴含着深刻的批判思想,既包括政治批判,也有民族批判与国民性批判,还有对知识分子的一种批判,这种批判思想在金庸后期的小说如《笑傲江湖》、《鹿鼎记》里表现的尤为明显。

为什么金庸的小说里塑造了那么多大侠,而在最后一部小说里却塑造了一个反侠的角色,这让很多读者百思不得其解,而我恰恰觉得最后一部《鹿鼎记》才是最精彩的,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什么最厉害?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什么刀什么剑,不是什么武功,最强的是谋略智慧,洞悉他人的人心才是最强大的,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篇:金庸武侠小说排名

金庸(1924年3月10日[1]),原名查良镛,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

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金庸与梁羽生订下武侠小说之约时,曾想过笔名的问题,后来决定把自己名字的“镛”字一分为二,成为“金庸”,这就成为了他的笔名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副对联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金庸本意为“卅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第三篇:《金庸武侠小说》读后感

院系:临床医学系 专业:临床医学 班级:五年八班 姓名:宋冬冬

学号:20125610815

近来重读金庸,颇有所感,问世间谁是英雄?思之良久,答曰:郭靖。也许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诚然金大侠笔力深厚,为我们无数可歌可泣的艺术形象,然而只有郭靖如同香醇的美酒,越读越让人仰望,而其他的所谓英雄无论主角,配角,抑或龙套与郭大侠相比,无不黯然失色„„ 欧阳克,霍都之类的跳梁小丑自是无法与郭大侠比肩呢,然后名震天下的五绝呢? 先看中神通王重阳,其人早年抗金,百折不挠,华山论剑,技压群雄,以一己之力奠定了全真教数百年的基业,端的是惊才绝艳,然而我要说的是这些全都是放屁,抗金不假?然后面对金人的肆虐,却去做什么道士,还美其名曰:大智慧,大神通,好一个明哲保身的王重阳!活死人墓的断龙石可与敌人同归于尽,自己却可由密道逃生,这本也无可厚非,但何必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姿态,甚至对至爱之人也隐瞒密道的存在,何其虚伪?“玉女心经,技压全真,重阳一生,不弱于人”自己不行了,用九阴真经克制玉女心经也就罢了,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重阳一生,不弱于人”,重阳老兄,我真的好佩服您,究竟是怎样的厚脸皮才能说的出这几句话啊!夺得九阴真经,明明自己已经看过了,还冠冕堂皇的说什么:凡我门下,均不得修习此种武功,以示自己华山比剑夺经,非为自己,乃为天下的悲天悯人的心肠。说的多好听啊,古有祁黄羊外举不避亲,内举不避仇,为了显示自己的无私而罔顾大局,本身就是最大的自私,思之先人,王重阳你个老匹夫难道不羞愧吗? 东邪黄药师,以药师为名,显有师法先贤之意,然后唐代李靖内助秦王扫平天下,外御突厥于国门之外,出将入相,贞观之治,功不可没,李卫公兵法更是流传千古,而黄药师呢?独居海外,仗着些许奇门五行之类的微末之技,孤芳自赏,见识气度更是平凡至极,自诩“东邪”,愤世嫉俗而不知所云,自称平生最恨世俗礼教,繁文缛节,然后孰不知礼教的根本便是上下尊卑?郭靖求亲桃花岛,黄药师百般刁难,本来我也以为是因为黄药师嫌郭靖太笨,然而一句话真相了:我们岂能像寻常人家那样比武招亲,原来是自高自大,看不起郭靖的家世门第啊!而杨过与黄药师相谈甚欢,欲与之结为兄弟,黄药师竟然发怒:我岂能与老顽童一般,与你没大没小?好一个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俗话说“观其友,而知其人”,黄药师交友更是尊奉门当户对的原则,孰不知白衣亦可卿相,市井岂无俊才,高手在民间。观其一生,除武功尚有可取之处,立功,立德,立言,思及先贤,此药师相去彼药师何止十万八千里? 西毒欧阳锋,也算一代宗师,金庸也没把他当大英雄来写,在此也不在多说 南僧一灯,看外表也是一个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老和尚,然后我要说,这也是一个虚伪的家伙:出家为僧,本应四大皆空,然而他呢?丞相,大将军,御林军总管,水军提督随侍左右,瑛姑骂的好:原来是躲在深山之中,做他的太平安乐皇帝。更可怕的是丞相,大将军,均为国家栋梁,他全部带走了,国家怎么办?如此大理岂能不亡?郭靖黄蓉前去求医,渔樵耕读百般刁难,过后一灯大师竟然说:自己劝过他们好多次,他们就是不听。昨日为君,今日为师,我实在不信,那四人敢公然抗命。我想即使一灯顾及身份,没有明言,些许暗示总是有的,再加上四人出身庙堂,揣测上意也是伴僧如伴虎的必须。而郭靖他们最终上去了,为什么呢?而且很有意思的一点,渔樵耕读四关越闯越容易,这是为何?姑妄言之,随着郭黄二人显示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他们看到了郭黄二人强大的潜力,而朱丞相更是八面玲珑,在郭黄二人后面看到了东邪和北丐的影子,于是轻轻悄悄地一个顺水人情,而结果正如他们所料,郭黄对一灯老和尚奉若天人,与渔樵耕读相交莫逆,待朱丞相更是优厚,段皇爷这笔买卖做的太值了,一灯大师真真是好算计,帝王心术,果然深不可测

北丐洪七公,平生惩奸除恶,仗剑行侠,顺带蹭吃蹭喝也算是一个人物,但我还是想说与郭靖相比,简直就是萤烛之光,哪堪与日月争辉!记得当年看《杨门虎将》老令公曾问:死与屈辱的活着哪个更容易?同样,劫富济贫,路见不平,行侠仗义,与率领中原群雄与蒙古大军生死大战,何者为易,何者为难,答案不言而喻,洪七公避重就轻的选了个容易的,我不敢说他老人家懦弱,借用他的一句话做个总结吧“老叫化向来懒散” 五绝说过了,也许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再看看年轻的: 神雕侠杨过,很多人说神雕侠侣是金庸笔下最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屁,要说我所谓的龙杨恋更类似于一个寡居少妇的饥不择食与叛逆青年的偏执与无奈。不说小龙女,单说杨过,杨过,杨过爱小龙女吗?自然爱,只要是个年轻漂亮的女的,杨过都爱,更何况是小龙女,年轻的杨过到处留情,这本也无可厚非,少年人嘛,可是人过中年,就应该是学会一心一意了,可是这样吗?书中告诉我们是,然而真是吗?初遇郭襄,便对其大献殷勤,而这十六年中他到底遇到了多少个像郭襄一样的女子,我们不得而知,黄蓉的担心绝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至于他对小龙女的爱更多的出自一种淡淡的恋母情结和天下人不让我和她在一起,我偏偏要和她在一起的偏执,在这里爱情只是杨过偏执的一种工具,杨过之自私,可见一斑,然后仅是这样也无碍于人,但是他对耶律齐却令人颇为不平,杨过骄傲自大,自私偏执的态度使他一生少有朋友,唯耶律齐宽仁大度,与之倾心相交,而他呢?襄阳城下,为一个小小郭襄过个生日,至于那么大费周章吗?他一番胡闹让耶律齐这个丐帮帮主何以自处,所谓的三大功劳充满了高祖还乡般的粗鄙与可笑,更可气的是,最后襄阳大战,郭芙央求他前去救援耶律齐,他却与郭芙计较几十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虽然最后他也去了,但是要知道,战场之上救兵如救火,如此罔顾好友生命,如此胸襟气度,我亦羞与为伍!明教教主张无忌,此人也算一代人杰,武功绝顶,重整明教,从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统江湖,率领中原群雄驱除鞑虏,做的都不错,然而其人优柔寡断,善善不能从其善,恶恶不能除其恶,导致了很多麻烦,更为致命的是其人缺乏主见,一生受人所迫,然后幸运的是他命好,命运让他成为了英雄,某种程度上讲,他是命运的执行者,而不具备那种超世之杰与命运抗争,逆天改命的能力,所以面对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张无忌不战而降。金庸老先生说得好:张无忌不是一个好的领导,但却可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也许对于张无忌而言,如果可以这样一直糊里糊涂地混到进棺材,也是一件美事,然后垂死之际,回光返照之刻,回想自己的一生,他会不会感到些许遗憾与无奈„„借用季羡林的话为张大教主的一生做个总结吧:你是个好人,但毫无用处 以上均为金庸笔下的风云人物,然而与郭靖相比,呵呵„„ 郭靖的仁厚是他最大的优点,人所共知,就不再说了,然而使他成为英雄的却是另外几个:勇敢,执着,愚笨。射雕三部曲的主题本就是大勇,大智,大仁,杨过之智更多的是一种自私与自我保护,仅仅算是小聪明,张无忌之仁更是妇人之仁,近乎迂腐,唯有郭靖,郭靖的勇更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勇敢,它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心,明知力不可及却依然竭尽全力永不放弃的信念,紫云洞中大战欧阳峰如此,守卫襄阳亦如是,郭靖之勇不仅体现在对待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更在于直面自己的内心,在于坚持自己的信仰,武林中人真正有信仰的并不多更何况是崇高的信仰,金庸小说唯郭靖一人尔,然后他的信仰是什么呢“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八个字郭靖坚守了一生,郭靖所习武学来源于道家与俗家,然而他信奉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儒家理念,更难能可贵的是郭静心中的国家既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更不是昏庸懦弱的赵宋王朝,而是他身后的芸芸众生,舍一人而救天下似乎又充满了一种佛家的大慈悲。托雷是郭靖的从小玩到大的铁哥们,我相信一旦托雷有了危险,郭靖可以豁出性命去救他,然后当托雷大军压境,郭靖犹豫片刻后亦决定前去行刺托雷,这是大仁更是大勇,金轮大王在耳边叫骂,郭靖又有何惧,大不了一死,郭靖从来都是不怕死的,然后他忍了;爱女将在自己面前被敌人烧死,自己明明有能力救他,然而他也放弃了,只为了襄阳,只为了数万万大宋子民免遭蒙古铁蹄的蹂躏,郭靖之勇贯绝古今。很多人看射雕感觉不过瘾,因为里面基本上就黄蓉一个女的在表演,而我们看金庸其他的小说部部美女如云,而射雕呢,我反复回忆似乎女的也不多,何也?是金大侠笔力不够吗?非也,因为我们主人公郭靖的眼里,除了黄蓉还是黄蓉,再也容不下第二个女人,单是这点儿已令世间多少男儿自惭形愧!而客栈之中,一个孤独而无助的身影面对昔日奉若神明的师长始终重复着一句话“蓉儿是好女孩,蓉儿不是小妖女”,就这一句胜过了天下多少风流浪子的甜言蜜语。看到江南七怪的死尸,即使心神大乱,依然在口中呢喃:我不杀蓉儿,我不能杀蓉儿。看到这里不仅想到了神探狄仁杰中的李元芳,即使失去记忆,即使误认为狄公杀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依然不忍心剑指狄公,我不知道钱导构建这一情节是有没有参考射雕这一幕,但我知道情到深处本来就应该是深入肺腑,融入骨髓的,至死不渝。郭靖是一个愚蠢的人,但凡见过他的人都说他蠢,然后是这样吗?孔子云:智可及,愚不可及。郭靖便是这样大智若愚的人。很多人都认为愚蠢的郭靖配不上聪明的黄蓉,然而真是这样吗?黄蓉曾经言道:似你这等人物,世间男儿远无第二个及得。好多人认为黄蓉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然而看郭芙怎么说:小事上我爹听我娘的,然而大事上我妈妈从不违扭我爹爹半句。几十年来,襄阳多少大事,决断的只有郭靖一人,郭芙一句道出了一个天机:郭靖本来就是做大事的人,他所拥有的是大智慧。好一个聪明的黄蓉!然而很多人还是难以相信郭靖拥有大智慧。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诚然郭靖一生也没有什么奇谋,然而堂堂之鼔,正正之旗足以所向披靡。更何况郭靖的任务是防守而不是进攻,不败即是胜。风清扬教授独孤九剑时曾经言到: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为什么这样说呢?敌人动手的间隙正是破绽所在,用兵亦然。司马懿战胜了诸葛亮,郭靖同样一次次战胜了蒙古大军。然而郭靖的大智慧究竟是什么呢?真正的智慧是性格,黄蓉杨过聪明了一时,郭靖聪明了一世。郭靖的性格正如杨过的重剑一般: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粗眉大眼如同庄稼汉一般的郭靖如同定海神针般镇压襄阳城内,郭靖也言道:情况越是危急,自己就越是沉稳。注定,郭靖是天生的领导,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而可笑杨过身怀异宝而不知,只知仗着蛮力乱劈乱砸,可惜呀可惜!今夜我若入梦,愿为襄阳城下一小卒,郭大侠旌麾所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襄阳国难,亦愿从之于地下!

第四篇:读金庸武侠小说有感

读金庸武侠小说有感

迷上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从初中二年级开始,记得最早拜读的就是他的《射雕英雄传》。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那古怪离奇的武术招式总是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现在想来,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时,我无意中发现一个同学在读《射雕英雄传》,出于好奇,我就借过来看看,没想到很快就被里面的故事和情节所吸引,总是抽些时间去阅读。开始父母也是反对,怕影响学习,最后看我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非常稳定,也就没有加以约束和制止,只是约法三章:不能在学校里看,不能影响学习,不能上瘾着迷……说实话,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养成了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也无形中提高了我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庸的武侠小说。

尽管这些年也读了不少名家的武侠小说,如:古龙、梁雨生、卧龙生、柳残阳……但我觉得都没有金庸的小说读起来耐人寻味,荡气回肠。比如古龙的小说,突出的是血腥的场面,很少有所谓的“侠气”,和精彩绝伦的招式。但金庸的不一样,他的小说主题比较分明,人物的刻画比较突出,尤其是对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来说,他着重的是对人性的描写,以及道德和伦理的描写。从他刻画的几

个英雄人物可以看出,他们是那么的善良和果敢,如此的侠义和仁慈、如此的卓绝和完美。如:憨厚淳朴的郭靖、侠肝义胆的乔峰、情深谊长的张无忌还有机灵古怪的令狐冲等。把中国原有的仁、爱、美等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金庸与其他作家的最根本区别。

同时,金庸对武术招式的描写也活灵活现,精彩纷呈。其招式之多、名字之怪,威力之大是其他武侠小说作家所能望向其背的。什么降龙十八掌、打狗棍法、九阴白骨爪、一阳指……提及这些我们都耳闻能祥,据权威人士介绍,金庸笔下的招式在武侠小说领域内是最多的。也是描写最细、最精彩的。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在百家讲坛中说的那样:读金庸的作品确实是一大享受,不读金庸就等于不懂一半中国文学。的确,金庸的作品除了在人物丰富,武功绝伦、故事生动的基础上之外,更让人读过有种回味悠长、令人深思、引人入胜的妙处。

另外,读金庸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文字功底扎实,不管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还是对景色的描写,或者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都是入骨三分、出类拔萃的。词语之新颖、衔接之巧妙、描写之到位更是其一大特点。读他的作品,即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丰富知识,真是两全其美,其乐融融。

直到现在,我还抽些时间继续拜读他的大作,如《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有的读了多遍,甚至每次读后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心情很舒畅。

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心情真的很舒畅!

第五篇:金庸武侠小说武功排名

金庸武侠小说武功秘籍排名 1 葵花宝典

解释:东方不败以这种武功竟然轻松战败令狐冲、任我行、向问天等众大高手的联手,可见其威力之大,不愧为天下第一的武功!

2九阴真经

解释:一部博大精深的武学秘籍。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洪七功、欧阳峰、周伯通等各大高手都相继修炼过,皆因此武功大增。其诱惑力令人无法抗拒,欧阳峰更因其变得神智不清,且武功更加诡异莫测!易筋经

解释:这个应该没意见吧,少林寺至高无尚的武学。

4九阳真经

解释:张无忌练成这种武功,以其力败六大门派中的高手!后来一人单挑少林三大前辈神憎的联手还能打成平手!而且武当、峨嵋两派之所以能成为继少林之后在武林中最有威望的门派,皆因为两大门派的掌门人都炼过部分的九阳真经,武功高深莫测!因此将九阳真经排在第四无可厚非。侠客岛神功

解释:能够让前往侠客岛的各个英雄豪杰废寝忘食地钻研其中奥秘,并深陷其中难以自拨!最后石破天练成了,在迷糊中竟然轻松击毙两大岛主,可见其威力巨大!六脉神剑

解释:天龙寺的至高武功,段誉练成后凭其轻松击败武功高强的鸠摩智和慕容复,且连武功绝顶身经百战的乔峰都对段家的六脉神剑忌惮三分!独孤九剑

解释:在剑法中可排为天下第一了!原创者独孤求败凭此剑法打遍天下,求一败而不可得!令狐冲在内力尽失的情况下,以此剑法竟能击败武功高强的方生大师,并险些取其性命!内力恢复后,更凭此剑法轻松击败嵩山派各大高手以解救恒山派。武当掌门冲虚道长亦在此剑法下输得心服口服!真是一套空前绝后的厉害剑法!降龙十八掌

解释:至刚至阳的厉害掌法,丐帮历代帮主的镇帮绝学!郭靖也凭此威震江湖,列入前十名应该没有意见。乾坤大挪移

解释:明教历代教主修炼的至高武功心法。阳顶天才练到第四层便能威震江湖,足见此武功之威力!张无忌七层都练成后加上九阳神功更是天下无敌!北冥神功 解释:其实可排前三名,但因其本质是吸人内力,并不产生破坏力,与以上武功相比属不同类别,无法直接比较。但其虽然不直接产生破坏力,却能令人内力尽失虚脱而死,还能将吸来的内力供为已用,真是一举两得的诡异武功,无论如何也得列入前十名!斗转星移

解释:虽然小说里那2位慕容的表现让这神功平凡无奇,但其实按书上所写真的练成足可斗转星移,扭转乾坤 龙象般若功

解释:金轮才练了一半就可以与诸小强PK,如果练到第13层最高境界具有13龙13象的功力岂不是无敌于天下 左右互搏术

解释:周伯通自创绝学,这个武功还是因人而异,理论上可以达到增强一倍功力的目的,但是实际效果并不那么明显。黯然销魂掌

解释:杨过自创绝学,可惜表现机会太少 太极拳

解释:因为创造者是张三丰,无论怎样都该提一下!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240171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