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悼念那逝去的三十万生命——南京大屠杀75周年祭

悼念那逝去的三十万生命——南京大屠杀75周年祭



第一篇:悼念那逝去的三十万生命——南京大屠杀75周年祭

悼念那逝去的三十万生命——南京大屠杀75周年祭

我想,现在南京各处应该都亮着蜡烛,为75年前逝去的30万生命表示哀悼吧。那庄严肃穆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会长鸣钟声,勾起人们对以往的哀思吧。而我,没有蜡烛,未闻钟鸣,却依旧记得这个日子。坐在书桌前,写一篇文章,默哀三分钟,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铭记历史。让我们回到七十五年前。七十年前的12月13日,日本军队攻陷了南京,一场举世皆惊的大屠杀降临在中国同胞的身上。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集体暴虐、屠杀中国军俘虏和平民、强奸妇女、烧毁村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样惨无人道的暴行竟然持续了四十余天才结束。当一切复于平静,南京,这个“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石头城,这个“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的金陵城,就这么毁于一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七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记得那惨痛的一幕,即使没有亲身经历。还记得今年暑假,我去了南京,隔天早上便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灰白色的石子路,尖锐的黑色花岗岩建筑,万人坑的遗址无不让人感到压抑与沉重。是的,三十万灵魂的重量又如何能不沉重呢?耳边传来水滴的声音,据说,每有一滴水落下,便是一个生命的消逝。我惊讶于这设计的巧妙,震惊于生命陨落的速度,于是,又有几滴水落下,我恍惚了,迷惘了,心痛了。

我们不会忘记那75年前的屈辱,却不是要记得那仇恨。而是以史为鉴,让这惨痛的一幕不会重演。75年后的今天,不管我们身在何处,心中都应有那么一盏烧不尽的烛火,有那么一声鸣不尽的钟声,警示着我们,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勇敢前行。

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班

郭宇钦

第二篇:“南京大屠杀”65周年祭(演讲稿)--演讲稿

“南京大屠杀”65周年祭(演讲稿)>>

演讲稿

“南京大屠杀”65周年祭(演讲稿)>>演讲稿2007-12-21 17:09:2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是12月13日,**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对无辜居民和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长达6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让我们翻开历史,定格在那不堪回首的一页上吧。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军在凇沪会战中失败后,日军占领上海,接着兵分三路进攻南京。国民党政府宣布迁都重庆,由唐生智部率5万人留守保卫南京。12月12日,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

寿夫的指挥下侵占雨花台、紫金山、突入中华门。唐生智以战局难以挽回为由,为保存实力以图再战,下令放弃南京。12月13日上午,日军第6、第4师团首先从中华门侵入城内,接着光华门、中山门、和平门也相继被日军攻入,并且占领了国民政府。午后2时,日本海军第11支队溯江而上,抵达下关;下午4时,日军国崎支队沿长江北岸攻占浦口,南京沦陷了,南京城空前的劫难降临了!12月15日,日军将2000多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押至汉中门外,把他们捆绑后用机枪射杀,再用木柴、汽油焚烧。当晚,又将1300人按每100人为一组射杀,并且在鱼雷营屠杀9000余人,后又在下关宝塔桥一带屠杀了3万多人。12月16日,日军在中山码头前屠杀了5000余人,后将尸体推入江中。12月17日,日军又将3000余人押至煤炭港下游江边集体射杀,在放生寺、慈幼庵将避难的400多人集体枪杀。12月18日,日军在下关草鞋峡集体屠杀57400人;在下关南通路

北边的麦地里枪杀300余人;在大方巷难民区枪杀4000余人,单是投入江中的尸体就有3万5千多具。12月20日,日军在燕子矶江边,集体屠杀5万余人,在鱼雷营屠杀3万余人,在凤台乡、花神庙屠杀7000余人……这一连串血淋淋的数字是多么的触目惊心!就连当时驻南京的法西斯德国代表在向其政府的报告中写道:“他们(日军)是兽类的集团,屠杀、劫掠、纵火……甚至以杀人竞赛的方式对南京城血洗,他们是一架正在开动的兽性机器。”据战后国际法庭认定,日军侵入南京后,一个半月内,被集体屠杀的中国人达19万以上,被零散屠杀的中国人超过15万,总计30万人以上。焚毁全城三分之一的街道和建筑物,制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世纪大惨案!然而,长期以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从未对他们的侵略行径进行过认真的反思,肆意美化那场给全亚洲人民带来灾难的战争。近年来,由于经济的衰退,日本一些不安分的右翼势力甚

至企盼“重显战前雄风”来摆脱经济困境。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历史课本时,公然篡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把当年日军对南京人民的大屠杀说成是“由于中国军队的激烈抵抗”造成的。事实上,松井石根在日军进入南京前就命令其部队“发扬日本武威,慑服中国。”妄图以恐怖的手段,使中国民众畏惧、屈服,以实现其灭亡中国的罪恶目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8年浴血奋战,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审判包括松井石根在内的日本甲级战犯28人。松井石根和谷寿夫先后被判处死刑,这是侵略者应得的下场,他们的罪行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日本文部省妄图为这样的大屠杀翻案,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定决不容许!今天是南京大屠杀**周年祭日,南京的上空就要响起警世后人,勿忘国耻的警报声。我们在这里集会,重温历史,悼念遇难同胞,就是为了以史

为鉴,永远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是为了揭露和批判日本一小撮右翼势力否定侵略,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图谋。同学们,让我们不忘国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振奋民族精神,刻苦学习,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1]

“南京大屠杀”65周年祭(演讲稿)>>演讲稿

第三篇:“南京大屠杀”65周年祭(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12月13日,**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对无辜居民和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长达6个多星期的血腥大~,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

让我们翻开历史,定格在那不堪回首的一页上吧。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军在凇沪会战中失败后,日军占领上海,接着兵分三路进攻南京。国民党政府宣布迁都重庆,由唐生智部率5万人留守保卫南京。

12月12日,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侵占雨花台、紫金山、突入中华门。唐生智以战局难以挽回为由,为保存实力以图再战,下令放弃南京。

12月13日上午,日军第6、第4师团首先从中华门侵入城内,接着光华门、中山门、和平门也相继被日军攻入,并且占领了国民政府。午后2时,日本海军第11支队溯江而上,抵达下关;下午4时,日军国崎支队沿长江北岸攻占浦口,南京沦陷了,南京城空前的劫难降临了!

12月15日,日军将2000多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押至汉中门外,把他们捆绑后用机枪射杀,再用木柴、汽油焚烧。当晚,又将1300人按每100人为一组射杀,并且在鱼雷营~9000余人,后又在下关宝塔桥一带~了3万多人。

12月16日,日军在中山码头前~了5000余人,后将尸体推入江中。

12月17日,日军又将3000余人押至煤炭港下游江边集体射杀,在放生寺、慈幼庵将避难的400多人集体枪杀。

12月18日,日军在下关草鞋峡集体~57400人;在下关南通路北边的麦地里枪杀300余人;在大方巷难民区枪杀4000余人,单是投入江中的尸体就有3万5千多具。

12月20日,日军在燕子矶江边,集体~5万余人,在鱼雷营~3万余人,在凤台乡、花神庙~7000余人.....这一连串血淋淋的数字是多么的触目惊心!就连当时驻南京的法西斯德国代表在向其政府的报告中写道:“他们(日军)是兽类的集团,~、劫掠、纵火……甚至以杀人竞赛的方式对南京城血洗,他们是一架正在开动的兽性机器。”据战后国际法庭认定,日军侵入南京后,一个半月内,被集体~的中国人达19万以上,被零散~的中国人超过15万,总计30万人以上。焚毁全城三分之一的街道和建筑物,制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世纪大惨案!

然而,长期以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从未对他们的侵略行径进行过认真的反思,肆意美化那场给全亚洲人民带来灾难的战争。近年来,由于经济的衰退,日本一些不安分的右翼势力甚至企盼“重显战前雄风”来摆脱经济困境。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历史课本时,公然篡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把当年日军对南京人民的大~说成是“由于中~队的激烈抵抗”造成的。事实上,松井石根在日军进入南京前就命令其部队“发扬日本武威,慑服中国。”妄图以恐怖的手段,使中国民众畏惧、屈服,以实现其灭亡中国的罪恶目的。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8年浴血奋战,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审判包括松井石根在内的日本甲级战犯28人。松井石根和谷寿夫先后被判处死刑,这是侵略者应得的下场,他们的罪行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日本文部省妄图为这样的大~翻案,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定决不容许!

今天是南京大~**周年祭日,南京的上空就要响起警世后人,勿忘国耻的警报声。我们在这里集会,重温历史,悼念遇难同胞,就是为了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是为了揭露和批判日本一小撮右翼势力否定侵略,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图谋。同学们,让我们不忘国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振奋民族精神,刻苦学习,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周年祭

周年祭

周年祭

时间如梭,转瞬即逝,一下子一年过去了,似乎我们还没来得及对2015年进行计划和总结,转眼半年又过去了。小时候,总盼望着快点儿长大,憧憬着长大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可以去远方旅行,可以谈恋爱,可以工作赚钱自己花,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甚至,可以远离父母,去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可当我们真的长大了,当年的愿望和理想依旧伴随自己的有几个?真正工作了,想为所欲为的人又有多少?反而是长大后,我们才懂得童年的稚嫩是这一辈子的最美好的回忆,还记得那个时候和小伙伴一起过家家,一起学习白娘子练法术,一起游灯串巷,一起捉迷藏,一起打雪仗,甚至一起畅想着未来自己的人生会是怎样......如今小伙伴儿还在,只是那份童真却也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模糊了。

依稀记得那个时候的爷爷奶奶还健康,每天妈妈为了生计去赚钱,爷爷奶奶在家照顾我们,爷爷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我们都惧怕他,虽然他很少对我们发脾气,虽然他只对妹妹每早追着妈妈边哭边闹而动用竹竿加以“鞭笞”,依旧不喑世事的她每天照常光着屁股追着我妈跑,那个时候的我们虽然过得清苦但是内心充实,那个时候我们就盼着早点儿长大,好分担压在妈妈身上的重担,好让这个家过得好些。但那个时候我却不知道,原来一向寡言少语的爷爷竟也是在自己人生最辉煌的时候被祖爷爷叫回了家,承担起我们这一大家子的生计,每天都劳作,辛苦但却不为外人道,只是一个劲儿坚持着,支撑着这个家。

小时候家里卖豆腐,那个时候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每天晚上都要被逼喝豆腐脑,生病了也喝,豆浆、豆腐脑是我长大后不太喜欢的食物之一,但小时候的玩伴也会经常光顾我家,喝到我爷爷亲手酿制的豆腐脑,那个时候,豆腐是真的好吃,味道也比如今的要好很多,大概是回忆都是甜的,所以童年的豆腐脑也是甜的。有时候奶奶不在家,爷爷会给我们做饭,爷爷的手艺还不赖,到现在都记得有一天中午爷爷给我们炒的红薯,有蒜苗的香味儿,有红薯的甜味儿,还有到处弥漫着的幸福的蜜糖味儿。还有怕做好的馒头长毛,将其切成一片一片放在阳光下晒成膜片,干、脆,和着阳光有股馍干特有的香味儿。还有小时候每到收下麦的季节,我们孩子可以在大场里玩捉迷藏,用架子车的车把手推麦杆儿,晚上捉萤火虫、吃冰棍,那个时候的童年,有股泥土的芳香味儿,电线杆上的灯光是朦胧和微黄色的,小虫儿迎着灯光飞舞着,时不时撞上去,晕乎乎的,还有夜晚蛐蛐的叫声,青蛙的叫声,都是我们童年珍贵的回忆。而这些回忆里还有一个人一直都陪着我们,那就是我的爷爷,他一直都在,一直都在......只是那个时候的我却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终究有一天,爷爷是会离开我们的,去遥远的天堂,那个时候的我,也是上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下有弟弟妹妹的大姐大,以为自己长大后会成熟点儿,却也未曾想还是一样会和家人撒娇,和弟弟妹妹争宠。

爷爷是很少批评我的,但我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他还是会说,只是不当着所有人的面儿说,而是家里没有外人的时候会说我,他教会我作为女孩子就该矜持点儿,该有女孩子的样子,笑不露齿,站有站相坐有坐姿,教育我吃饭不能吧唧嘴,两个腿不能晃来晃去,教育我要尊重人,懂礼貌,甚至教会我和面、擀面、切面,甚至连怎么洗碗都是爷爷教我的,直到初中,我才慢慢学做饭。但因为家里有奶奶在,所以我很少做饭,直到上高中,我的生活都是爷爷奶奶照顾着,甚至妹妹大些了都会给我做锅盔,以备我在学校饿肚子。那个时候的我,是家里唯一爱学习的孩子,也还算是争气,经过努力,复习了一年考上了还算不错的大学,也给家人都争气了。那个时候的他们,听到我考上大学的消息,我妈说一下子感觉自己都骄傲了很多,觉得她都很有面子,老爸也是接受了很多别人的夸赞,整天乐呵呵,当然,爷爷也免不了被那一帮下棋的朋友羡慕,有个考上大学的孙女,也应该是很骄傲的一件事情。也是在那一年清明节前,我外婆去世了...我突然一下子感觉到生命的脆弱,深切感受到,总有一天,我身边的亲人也会离我而去,那个时候,我20岁,一直还当自己的孩子,还觉得自己未曾长大。

慢慢地,我感觉他们老了,爷爷的身体也不好了,在我上大学期间,有次我给妈妈打电话,听说爷爷生病了,我一下子就很紧张,生怕爷爷也会离开我们,得知那次爷爷流鼻血很多,而且自那以后就不能再干重活儿了。为此我伤心了很久,意识到老天对谁都是公平的,年迈的爷爷年龄也大了,回到家看到满脸胡子的爷爷,握着爷爷皱巴巴的手,鼻子一酸,眼泪终究还是没忍住流了下来,我是多么希望时间过得慢些,让我好好孝敬孝敬爷爷。直至工作,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着,在桂林加上上大学待了6年,回到西安后没多久又去山东待了半年,直到我确定回来已经是13年了,这期间只能打电话,很少能够回家,也就是在弟弟结婚的时候回来了一次,那次是我代表家人发言,祝贺弟弟新婚快乐,只是我未料到,第二次站在发言台上的时候,确是爷爷去世的追悼会上。

就在爷爷病情加重的13年,我知道他已经看到了妹妹结婚,生子,弟弟结婚,却也未见我找到我的归宿,不过我是幸运的,也是在13年下半年认识了我老公,带回家给爷爷“审核”了,他似乎很满意,从脸上的笑容中可以看出来,虽然一向寡言少语,但是据奶奶最后说,爷爷觉得小伙子不错,以后回家,我都和他一起,直到我们结婚,但爷爷由于身体原因没有来西安参加我们的婚礼,而后的一个多月,弟妹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据说爷爷乐坏了,在鹍儿满月酒的时候,他居然拄着拐杖一步一挪地出来吃酒席,那个时候全村人都给爷爷说他有福气,抱上孙子了。爷爷当然也是笑开了花,只是在奶奶的身边说,让他再多活几年,给我弟带带孩子,看着他的孙子会跑了,他再走,这一年,爷爷已经83岁了。老天爷也真是爱开玩笑,这竟是爷爷最后一次能够走出房子,从这天之后就再未离开房子,随后不久病情也日渐加重,直到5月底已经无力回天,我们是6月1日上午回去的,也就是五月初四,只是竟不知道这一年的端午,爷爷未能挺过去,上午还使劲儿握着我的手不放开的爷爷,下午三点来钟就没在醒来。那一天,我失去了我至亲至爱的爷爷,所有曾经的回忆一幕幕涌上心头,我们哭得伤心,也不知道接下来这些天该怎么办了,一下子我的精神支柱没了,整个人被掏空了。那一天发生的一幕幕,至今难忘!

随后就是为他料理后事,父母、叔伯、姑姑姑父,他们都在忙前忙后,我们几个孙子孙女守在灵堂前抹眼泪,一下子家里人多了起来,过来帮忙的,接待亲戚的,厨房、院子、屋里,到处都是人,只是爷爷再也看不见了,永远闭上了眼睛。奶奶一下子也苍老了好多,哭得很伤心,我们知道,他们夫妻这六十多年的感情,所有的种种已经化作无声的语言,随之而去了。奶奶在姑姑们的陪伴下,走出来失去爷爷的悲痛,只是从那时起,我感觉奶奶没有了以前的精神头,好像话也少了很多。料理完爷爷的后事,大家都各忙各的了,我经常梦见爷爷,有时候是对我笑的他,有时候是小时候的场景再现,有时候是和在办理他丧事期间的事情,总是经常会梦见,给我妈打电话,她说是我太想爷爷了,也说是爷爷给我托梦了,回来的时候给爷爷去坟上烧点纸钱,以敬相思。每每想到爷爷已经离开了,泪水就是眼眶里打转,到爷爷生辰时妹妹在朋友圈发了爷爷生前最后一个生日的场景,我又开始难过,那一晚是在泪眼婆娑中入睡的,老公的再三劝解也无济于事,泪水止不住地流,我也知道,爷爷终究还是会离开我们的,只是我却没想到,会这么快,快到我还来不及让他看见我们的孩子,快到我还没做好失去他的心理准备...都道人间世事难料,可谁曾想这一面竟是千年?去年的端午失去了爷爷,今年端午将至,没有了儿时端午戴彩绳、吃粽子、戴香包的冲动,今年的端午爷爷也吃不到他喜欢吃的油糕,以后每年,我们的端午变成了祭奠爷爷的节日,不过天堂没有疾病折磨,没有贫穷富有,愿他在天堂一切安好!

第五篇:悼念我那永远的姑姑

时间无情,我竟然意识不到最爱我的姑姑离去已有整整十多个年头了,想到这我的心就会陷入停顿和迷茫。姑姑的音容笑貌是那么清晰、亲切,似乎感觉一切的一切就在昨天。然而,姑姑确确切切离去十年了,我的心隐隐作痛着,思绪却收不住的回到从前,回到姑姑在身边的日子,想起临走前姑姑对生活的留恋,想起姑姑痛苦而有突然的逝去。

那是1997年一个冬夜,狂风肆虐,天也是从没有过的寒冷。姑姑半夜痛苦地醒来,推醒了姑父说肚子很疼,让姑父倒杯热水来喝。一杯热水没有喝完,姑姑的脸上豆大的汗珠涔涔而出,脸色也变的苍白如纸。姑父见状,意识到姑姑的病情严重,就给姑姑裹好大衣,在那个寒冷的深夜送姑姑去设在乡里的也是唯一的诊所。这时的姑姑已被疼痛折磨的坐都坐不稳了,姑父只有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紧紧拥着车后座上的姑姑,迎着凛冽的寒风,去山坡那边乡里唯一的小诊所。那是怎样的一个漫漫寒夜,那夜的冷风又何其肆虐,我无法想象临去前的姑姑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折磨。平常只要二十分钟的路程,姑姑和姑父竟然在寒风冷夜之中挣扎了足有一个多小时,就在姑父拼命敲打诊所的旧木门时,姑姑就在姑父身边软软的倒了下去,姑父甚至来不及作出任何的反应,我那敬爱的姑姑就这样在漫漫寒夜之中经历了痛苦的折磨,在希望的大门前倒下去,无声无息的走了,来不及交代一些话语。姑姑的逝去对全家是一个沉痛的打击,因为正值中年的姑姑是那么的对生活充满希望那么的乐观豁达,她的逝去太突然太突然,没有任何的征兆,任何人都不曾想到。所有的人都在自责,姑姑在生活中处处都周全的考虑到别人,我们却从没有关心过姑姑,姑姑的难处从来都是自己抗。也许印象中的姑姑太坚强太不愿给家人带来麻烦了,以至于没有人注意到姑姑身体上的不适,最终我们只有痛苦的接受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想到这些,我的泪会止不住的流淌,多么好的姑姑,这是您一生中唯一的错啊,事关身体病情这样的大事您怎么能隐瞒呢;这也是我们犯过的最大错误,一向坚强的姑姑使我们忽略了应该注意到的病情征兆。姑姑的离去是那么的突然,以至于没有留下哪怕一句的遗言,我也不能最后见我敬爱的姑姑一面,这都深深的加重着我的痛苦和对姑姑的离去无法释怀的愤恨,我愤恨老天是何其不公,怎么会忍心让我的姑姑一个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具有人间一切优良美德的妇人悄然而又满怀遗憾痛苦的离去呢?

姑姑的离去是我永远的心痛,我无法忘记姑姑,我无法不怀念我的姑姑。不仅因为她是我唯一的姑姑,唯一的爱我的和我爱的姑姑,唯一浓浓的关爱着我的成长和关注着我的每一点点进步的姑姑。姑姑是我心灵上的启明灯也是我精神上的导师,只有姑姑能在我彷徨无助、迷茫、悲观的时候,给我以希望的指引和心灵的启迪,只有姑姑才能平易近人的态度走进我那敏感而精细的内心世界与我对话。姑姑那对生活永远乐观永不抱怨的态度也深深的影响了我。姑姑的离去使我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生活的黯淡,我无法准确的表达出姑姑到底还给了我什么,但我清楚的意识今后再也没有人能象姑姑那样给我以亲切而淳淳的引导和深情的教诲,再也没有人在我感到迷惘时给我以思想的指引和心灵的启迪,再也没有人在我苦楚的时候听我静静的倾诉和给我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再也没有人象姑姑一样能深入了解我的内心世界并与我平等的对话。姑姑的逝去是令人悲痛的,我失去了世界上最好的姑姑和心灵的导师,身边的人也象我一样的哀痛。年迈的爷爷失去了唯一的也是天下最为孝顺最为乖巧的女儿,姑父失去了一位最贤淑的妻子,孩子失去了一位最慈爱的最会教化人的母亲,邻居们失去了一位最为热心公益、通情达理的街坊。姑姑处处的为别人着想,唯独没有自己。她为别人付出了那么多,却从来不向别人要求过什么。所有认识姑姑的人都为她的离去而扼腕痛惜,而我们全家则为姑姑的突然离去而处在深深的自责中,在家庭大事上姑姑的话语有举重若轻的分量,姑姑是家庭的主心骨和思想的支柱,姑姑用她那羸弱的双肩为整个家庭作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直到姑姑走了,我们才发现姑姑生前是承受了那么多的重担,却从来没有得到我们的一份关怀,这也许是因为生活中的姑姑表现的的确太坚强了,然而我们的错却是无法摸去的。姑姑是象母亲一样深深关爱着自己的,就象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记忆中的姑姑永远是脸上挂着亲和的笑容,从来不对孩子们发脾气,哪怕有时真是我们做错了,也只有淳淳的教导和装出来的斥责的样子;记忆中的姑姑永远那么的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姑姑的眼里,所有美好的生活都是双手创造出来的,因而面对艰苦的生活从不埋怨一丁点,总是乐观向上;山里的生活是艰苦的,但姑姑用勤劳的双手和简朴的作风把家操持的井井有条,日子过的和谐有序,对待邻居们的请求姑姑总是有求必应,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帮助他们。所有的这些,都深深影响着我的成长,深深感染着我,一切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记忆里并成为我的榜样和指明灯,我无法不怀念我的姑姑,她甚至是比母亲更深深的影响了我的成长。记得,自己六岁那年的暑假,父母忙着麦收,我独自一人偷偷的跑了十几里路去姑姑家。当我一路询问着,最终站在了姑姑的面前时,姑姑竟笑得合不拢嘴了,这是自家侄子想她跑了十几里路来看她了。姑姑实在难以相信我自己会找上门来,因为我从来没有去过姑姑家,唯一知道的就是姑姑家所在的村庄的名字和平时听大人们讲的大略方向。当我确确切切的站在姑姑面前时,姑姑满怀疑惑的往我的身后望去,想看看是谁陪我来的,最终确信我是自己来的更是特别高兴小侄子的出息。姑姑高兴的忙碌起来,不顾手头的农活和家庭的艰难,张罗了一桌子菜来招待我。我则豪不客气像有功之臣一样的大吃起来,好久都没有看到这么丰盛的菜了。吃饱喝足之后,姑姑又撇开农活热情的跟我拉起呱来,问我有没有人知道我来姑姑家了,我当然不说没有,因为本想在姑姑家玩够了就趁在天黑之前就回家的,所以是一个人偷偷的跑了出来。可是细心的姑姑无论如何都清楚,家里绝对不会让我一个人来这么远又从来没有来过的姑姑家的,眼下又是农忙时候,推断我肯定是没有人管而自己溜了出来的。可是和蔼的姑姑也不说破,一直亲切的跟我拉着家常。眼看玩的时候不早了,我只好招了是自己跑出来的,家里人都不知道,因此我的在天黑之前赶回去。姑姑一听也乐了,说小侄子够野的,天要黑了还想一个人再走回去,姑姑是如何也不放心你一个人走的,来了就在这里多呆几天跟表哥一起多玩玩,至于家里姑姑早打发姑父骑自行车去家里报信去了。我一听也乐了,根本就没想走,只是担心家里以为我丢失了,回去要挨扳子的。现在既然姑姑早已安排妥当了,我恨不得多呆几天,姑姑又疼我肯定有许多好吃的等着我呢。傍晚,姑父从我家赶了回来,说家里忙着麦收,我失踪了一天竟然没有人发觉,家里也大吃了一惊,从没有离家半步的我竟跑那么远去找姑姑了,看来这姑侄俩有缘分。这一次,我一呆就是一周,要开学了我不得不回家了。我坚持自己走回去就可以了,姑姑坚决不允,去公社集市买了新衣服新鞋子把我打扮一新,拉着我的手翻山越岭走山路亲自把我送了回去。从这次以后,小学时代每逢学校放假去姑姑家度假成了我的必修科目,一次都不没能拉,否则我整个假期就感觉没啥子意思。姑姑是我思想上的领路人和精神的导师。姑姑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她没有很多的文化,但她却能用最为朴实的话语讲出生活的哲理。我从小就被预言为家族里最为聪明的小孩,姑姑则坚信这是真的,每次跟我聊天时总要重复这个预言,勉励我树立志气,不负众望。据说我的祖奶奶也就是爸爸、姑姑的奶奶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在乡里很有威望,临去前为身边的重孙辈们看相,据说我是最有前途的一个,而小时的我却是最羸弱最让家人担心的一个。姑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对祖奶奶的话却坚信不疑,每次总对我重复那个不变的预言。我也分不清故事的真假,因为祖奶奶去世时我还不满四岁,记忆里根本没有什么印象。每次姑姑总是正经又严肃的跟我谈起这个故事,我虽然半信半疑,但却绝不会表现出怀疑的态度以免辜负了姑姑的一片苦心。久而久之,我似乎真的成了最为聪明的小孩,以为自己真的是最有潜质的。姑姑是非常的关心我的学习的,跟姑姑的每次交流也多是围绕这个展开的,跟姑姑那里学到的东西比在学校里老师学到的知识一样重要,但跟姑姑的交流却要轻松的多。每当自己取得了一点点小小的成就和进步时,我总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告诉姑姑,我知道姑姑对我学习的关心和殷切希望。每当我早遭遇挫折时,我也会首先想到姑姑的教诲。姑姑是我见过的对生活最为乐观的人,面对山里艰苦的生活从来都不埋怨,从来都是乐观向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家庭料理的井井有条。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从来也不懈气和担忧,对姑姑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充满希望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自己也很困难,姑姑总是力所能及的帮助更困难的邻居和亲戚们,对姑姑来说帮助别人是一种修行,也是幸福的。平凡的姑姑给了我太多太多&&而我却再也没有机会去聆听姑姑和风沐雨似的教诲了,再也没有人像姑姑那样坦诚的跟我交流并深入我的内心世界了,而我在苦恼和愤懑的时候再也无法在敬爱而可亲的姑姑面前尽情的倾诉了,我再也不能在取得一些成就和进步时当面告诉姑姑和接受姑姑的勉励了。

姑姑离去整整有十多个年头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一步步的成长,经历了许多挫折,也取得了一点点成就。我最遗憾的是不能再站在姑姑的跟前,把所有的一切讲给姑姑听。姑姑是离我远去了,但她的教诲却永远会驻留在我脑海的深处,作为我进步的的动力和坚强的支柱。正如,姑姑坚信的那样,她最聪明的小侄子应该有更大的成绩,我现在也这样坚信着。我现在每天都满怀希望的行进着,行进在姑姑亲切的目光里,行进在姑姑殷殷的希望中,行进在姑姑的天堂福佑下。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姑姑在另一个世界里一切安好!更希望天堂里的姑姑能聆听到小侄子的心声。十年来,作为姑姑最疼爱和备加关怀的侄子,却一次也不曾到姑姑的坟前悼念过拜谒过。对此,我深怀愧疚,也常常感觉揣揣不安,尽管我知道宽容大度的姑姑绝不会怪罪自己的小侄子。十年一文,深深悼念我那永远都是最好的姑姑,也借以慰藉自己不安和愧疚的心灵。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239804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