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2008年高考作文北京卷失误分析:杯家四兄弟

2008年高考作文北京卷失误分析:杯家四兄弟



第一篇:2008年高考作文北京卷失误分析:杯家四兄弟

2008年高考作文北京卷失误分析:杯家四兄弟

?北京考生?

噼里啪啦!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放起了烟花爆竹。杯家多年不聚的四兄弟都赶回家过除夕夜。?

开饭喽!他们的母亲端上了一道道可口的饭菜。一家人开心地聚在了一起,四兄弟饮酒畅谈。这时,他们谈起了各自的事业。?

老大一只装满水的杯子,说:我现在,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钱就像流水似的,直往我这儿跑。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随时都有倒闭的风险啊!不过,我相信自己!哈?

老二一只装了半杯石头,半杯沙子的杯子,说道:我呢,跟大哥比起来稍差了点儿,我现在有两份工作,钱是不愁挣,但每天都快累死了!?

老三一只装了半杯沙子的杯子,说:我啊!文化程度比较低,现在只是个小工人,不过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这时,该老四发言了。老四是一只什么也没装的空杯子。他吞吞吐吐说:大哥,二哥,三哥我我之前有份工作后来没兴趣所?以?辞职了现在学电脑?

其他三兄弟开始劝老四:没兴趣哈,这年月,能有饭吃就不错了,还谈什么兴趣不兴趣?要不到大哥的公司来吧要不先干上二哥的一份工作??

这时他们的母亲说:老四,别难过,你别看你哥他们都有工作,可他们也不是有多么如意呀!你大哥的工作压力也很大啊,你从他的白头发便可看出,他还不到四十岁啊!你二哥虽然有两份工作,可每天都快累死了,他也很固执,不听妈的话。你三哥呢!只是一个小工人,只能维持生活而已。可你呢,还年轻,一切重新开始还来得及,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电脑可是件好事,妈支持你,相信你最终会找到你感兴趣的工作的。?

几年后,老四成为国内最知名的一个网络创始人。?

是啊!人生有时候像一个空杯子未尝不好,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所以,随时抛弃对你没用的东西,让人生变得更加精彩,让我们的人生像雪地里深深的脚印一样踏实而又清晰吧!?

【失分警示】?

这篇作文的构思真让人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全文采用了拟人手法,将四个人假想成四只杯子,装满水的杯子为老大,装有半杯石头、半杯沙子的杯子为老二,装了半杯沙子的杯子为老三,什么也没有装的杯子是老四。作者设想了四兄弟回家过年吃年饭的情景,让四兄弟有了一个对话的场景。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三兄弟各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价值观,但最终体现主题的是老四这只空杯子从头开始,让人生变得精彩的主题。?

但是,文章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没有把握作文题目中的材料的主旨,材料中的哲理故事核心在于极限问题、顺序问题、轻重问题,可是,这篇作文的主题定在了杯子空与不空上,这显然歪曲了故事的寓意;二是故事有详略不当的毛病,前面对老大、老

二、老三的话用墨过多,这对重点写老四有喧宾夺主之嫌;三是三个哥哥与母亲对老四劝慰的话与老四的困惑并不完全相符合;四是老四的变化与发展只草草几笔,不能很好地体现主题。(李锡琴)?

第二篇:2008年高考作文湖北卷失误分析:举手投足之间

2008年高考作文湖北卷失误分析:举手投足之间

举手投足之间?

湖北考生?

处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别人打交道,然而如何对待他人,完全依靠我们的态度,在许多时候,我们帮助他人只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完成。?

在举手投足之间的帮助,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

林清玄在一家牛肉面馆吃面时,老板拿着报纸问林清玄是否还记得他,林清玄摇头。老板说:我就是当初你表扬过的小偷。原来当初林清玄在报纸上说这小偷思维严密,头脑灵活,应该是干什么都能成功的人,就是这样一句话改变了这小偷的一生,他放弃了偷骗,干起了正当的事业,并且越干越好,小偷的一生就这样被林清玄的一句话所改变。当初林清玄也一定没有想到这么不经意间说的话却被他牢记,并给他带来了这么大的影响。如果不是林清玄在那举手投足之间的一句表扬与称赞,如果林清玄和别人一样对小偷进行指责,那么小偷仍旧是小偷,仍旧会祸害社会,就不会有如今的幸福与成功。很多时候我们在举手投足间帮助了别人,很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在举手投足之间帮助了别人,不仅能使他人获救,同时也能使自己受益。?

在别人最困难时帮助了他们,你将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这是艾森豪威尔将军在二战中说的一句话。那天天气很冷,艾森豪威尔将赶去开紧急会议。路上他看到两位老人车子坏了坐在路边,他立刻让司机停下把老人送回家,这样一来就得改变路线,恰逢那天早有破坏分子在必经之路放下炸弹。就因为那轻而易举的帮助使他逃过了此劫,否则二战历史将会改写。艾森豪威尔将做到了在举手投足之间帮助别人,也许那天会议会稍稍晚些,但他在帮助了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他这样的一个善举使他脱离了危险,如果他当初没有如此友善地帮助老人,而是只顾会议向前开车;如果不是他在举手投足之间让老人上车,所做的只是改变一下路线这么简单,那么他可能被破坏分子炸死,那么老人也会在寒冷的天气里冻死,也就不会有如今的生活。有时候在举手投足间的帮助会给自己带来好处。?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非常热衷于高科技产品,当他将大量的钱投入后失败,他就不再愿意去投资。有个男士希望马克?吐温能投资他的电话公司,当时马克?吐温拒绝了,当他向另一个人介绍时只需要500美分,那位老人同意了。当马克?吐温出国回来时发现老人已经有豪华的私家车了。那位男士就是贝尔。如果当初马克?吐温愿意伸手去投资区区的500美分,那么他也能有如此的回报。就是他在举手投足之间没有伸手,使他失败。?

有时候在举手投足之间帮助别人,善待别人,也同时可以得到回报。?

【失分警示】?

这篇文章内容符合题意,文章开头就根据题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许多时候,我们帮助他人只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完成。然后将自己的观点分解成三个分论点分三层来阐述。前两层用总起句概括段意,后一层用总结句概括层意,都以独立成段的形式强调层意,层次清楚,条理清晰。?

但是这篇文章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分论点的分解缺少逻辑性。第三点有时候在举手投足之间帮助别人,善待别人,也同时可以得到回报与第二点在举手投足之间帮助了别人,不仅能使他人获救,同时也能使自己受益的内涵基本重合。?

其二,缺少分析论证。第三层一段是叙述材料,一段是分论点,没有分析论证的过程,只有简单的肤浅的结论。第一、二层虽然有些分析,也是简单的正反对比,没有理性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而且两层千篇一律,论说方式完全没有变化。?

其三,语言啰唆。同一个意思颠来倒去地讲,了无新意。叙述过多,喧宾夺主。议论语言形式单一,一律用简单的正反对比,使人读来索然无味。作为议论文,叙述论据要简括,要围绕论点,做到简明扼要,这是这篇文章最大的一个缺憾。?

鉴于此,本文评分二等偏上,即内容项20分,表达项20分,发展项6分,本文得分46分。如果考生在上述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作文评分会上一个等次的。(张传权)

第三篇:2008年高考作文安徽卷失误分析:带着感动出发

2008年高考作文安徽卷失误分析:带着感动出发

带着感动出发?

岁月浸染红尘,时间风化记忆。?

你们的身影依旧立于高高的精神山冈上。?

那么今朝,请允许我。?

带着出发,为你们,怆然涕下。?

——题记?

翻开史书,我常常会被那些垂青史册的历史人物所感动。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感动,为自己的行为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于是今夕,不如挂一盏明心灯,流一脉思古情,驾一叶之扁舟,带着感动出发,寻找那些感动于心的人们。)?

心随苏武?

(让我们带着感动从贝加尔湖畔出发。)?

胡茄幽怨,如泣如诉,似九霄鹤唳,若高野鸿哀。随苏武同去的节杖已经光秃。寒风再寒,也吹不冷苏武这个汉家男儿的热血。我们怎能不感动?当同伴卫律、李陵已成叛徒之时,只有苏武断然拒绝匈奴的威逼利诱,站在坚贞与铭记之间,他选择与孤冢相伴,与牧羊为群。十九年啊!一个只能靠吃毡毛和雪的汉子,倘若没有心中对大汉的坚守,怎能笑看风雪,赏高山雪莲??

(苏武,你用汉家男儿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感动。而我,将携带这份感动出发,顺历史渊源而下。)?

风追司马?

(让我们带着感动从西汉大牢里出发。)?

冷月相照,透过牢房里窗户的栅栏,静静地泻在冰冷的地面上。司马迁蜷缩在角落里,心中呐喊,汉武帝啊,你怎能因我直谏就动用宫刑?月华如水,抚慰着司马迁受伤的心灵。是的,或许每个人在经受到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压迫后,都会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令人感动的是司马迁没有放弃。宁愿伏案泼墨,也不愿消沉颓靡;宁愿继承父志,也不愿平庸偷生;于是,人们看到了史家之绝唱后坚稳的背影。?

(司马迁,你用挫折编成了一支羊毫,抒写了感动的心。而我,将携带这份感动出发,穿越历史的长河。)?

天佑中华?

(让我们带着感动从5月12日后的中国每一处出发。)?

2008年5月12日,一个灾难性的时间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且不说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且不说献血者的积极,且不说武装奔赴四川,就说全国哀悼日的三天,令死者安息,令生者敬畏。当人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高呼“中国加油!四川雄起!”时,我早已泪眼婆娑。没有什么比灾难更痛,而它却也让中华民族凝聚成一座长城,坚不可摧!?

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描绘一幅名叫“感动”的中国画!?

(让我们怀着对古人的追忆,对死者的哀悼,将感动种植于心,时时刻刻带着感动出发!)?

【失分警示】?

这篇文章被判为二类卷:10分(内容)+17分(表达)+15分(发展)。就表达和发展两项考量,文章可圈可点:语言表达酣畅淋漓,没有空浮的华丽,却有盈盈诗意溢荡字里行间;选材的典雅与现代相映成趣,典雅之“心随苏武”和“风追司马”,源自所学教材;现代之“抗震抗灾”的一个个感动的片段。但问题出在哪儿?点题模糊,以致文章脱离“带着感动出发”之眼、之魂。考场作文必须点题,不点题就有离题之嫌,不点题就有事前预备了相似的文章考时照抄之嫌,而水到渠成地点了题就说明文章没有脱离制约的路线盲目乱跑,就说明文章与标题密切相关,彼呼此应。如果能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反复点题,则更能使文章线索清楚,结构严谨,而各部分的内容也更能有机地加强联络。上面文章每一部分的括号文字便是升格后添加的,这样,三个部分就“统一化”,更好地表现主题了。这里,强调一点,考场作文的点题主张醒目。点题要明白题眼,“带着感动出发”的题眼应是“出发”,“带着感动”属于动宾结构,修饰“出发”,所以文章的落脚在“感动”,点睛在“出发”,其实“出发”一词可以拓展:“出发”干什么?“出发”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去“出发”?“出发”的信念是什么?等等这些全凭考生的理解和延伸。(刘德海)

第四篇:高考作文历年失误警示

高考作文历年失误警示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存在的失误,大体上说可以归纳为七个“不”:

一、审题不准。不少考生误以为话题作文题目宽泛,写作时也可以不着边际,于是不用心审题,随便立意,其结果偏离话题。2002年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为数不少的考生不认真审题,仅仅就协作、互惠、双赢等作发挥,严重偏离了题目要求。2003年的话题包含了两方面意思,即感情与认知的关系,但是一些考生的作文里只有感情没有认知,或者是只有认知没有感情,忽略命题关系双方,片面地只写一方。2005年话题“铭记和忘记”是一组应当辨证理解的关系双方,而有些考生只写“铭记母亲给予自己的爱”等单方面的事情;有些考生平行罗列命题关系双方,没将二者有机结合,虽然也写了应该忘记什么、应该铭记什么,但是二者没有联系,也没有对题目进行深化和升华。

二、概念不清。由于不明白话题中主要概念的内涵,随便用意思“差不多”的词语顶替,轻则偏离话题,重则另立话题。2006年福建高考作文话题之一是“留一点空白”,对于“空白”这个概念,可有的考生误作“后路”(给自己多留后路),有的考生误作“过失”(德国人反思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空白——给被侵略国造成的灾难),有的考生误作“荒废、虚度”(过去是那么荒唐,只给自己留下一片空白,一片没有颜色的天空),有的考生误作“明智”(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其结果“一着走错,满盘皆输”。还有一个话题是“戈多今天已经来了”,“戈多”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物,或者一种信念、一个理想、一种期待;可以是作者自我,也可以是他人他物;可以实指,也可以虚代……“戈多”作为人、物、理念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审美性、象征性、哲理性、多义性和宗教意味,侧重于指向精神家园的建设与人生理想的树立,弄不清“戈多”的寓意,自然“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三、材路不广。学校生活单调,平时积累匮乏,临场作文选材捉襟见肘,只好选择自己同学的相关事例作为论据,或者在自己的家庭中选择事例作为论据。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话题是“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的意见”,有的考生写自己的同桌不听取语文老师的指导,语文考试不及格;写自己的母亲相信自己的教育方法获得了成功。这种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转来转去的论据,很难有较强的说服力,文章也显得幼稚。还有考生胡编一些幼儿化的故事来完成作文。另一种做法是套用时文以解决燃眉之急,把报刊杂志上与话题有关的故事复述一下,有的虽一时瞒过评卷老师,甚至得满分,但后来又往往被披露出来,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胡编乱造故事的,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材路闭塞无从下笔。

四、立意不高。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话题是“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有篇作文的基本观点是:一切没有绝对,意料之外的事很多,这在情理之中,我们应该对其有足够的准备,才能成功应对。这样立意相当肤浅,再加上在论述过程中,多是涉及“出人意料”的内容,很少提到“情理之中”,更没有谈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能达到“基本符合题意”的要求(得31分)。2004年福建高考作文,有的考生从“人要善于玩弄心计”的角度立意,评价薛宝钗是有能耐的“新新女性”,这种立意反映出了考生思想认识上的偏颇;有的考生羡慕冬妮娅的出身、曹操的权势,流露出庸俗的思想;有的考生大编特编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艳遇,趣味低俗,粗鄙不堪……由于思想格调不高,甚至错误,不合“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表达再通畅,也难以得到理想的分数。

五、扣题不紧。有一种作文,从头写到尾没有出现话题、话题的关键词或与话题相近的表述,也就是说从没有点及话题,结果很影响成绩。如果你的文章写得好,主意显露,紧扣话题,当然不必画蛇添足,故意点题。如果只是一般的文章,或者文意隐晦,还是需要扣题之笔的。事实上写得好的文章总是善于扣题的。还有一种作文是在每一段开头、结尾和中间都跟话题中的某个关键词扯上关系,但是把这些字眼抽掉之后,就完全是另一篇文章。表面看步步切题,其实一点也扣不住题。显然,光有扣题的技巧还不够,还需要从内容上扣住话题来写。不过相对而言扣题总比不扣来得好,因为它毕竟是合乎题意的外在表现。

六、文体不明。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认识不够充分,片面求新,摈弃自己有可能写好的记叙文、议论文之类文体,去写散文、小小说、寓言故事等没有把握写好的文学形式,结果写出来的作文不伦不类,让人啼笑皆非。这与文体不限要采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没有矛盾,主要是提醒考生要量力而行,不切实际的文体“求新”往往适得其反。

七、书写不佳。还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是作文的书写。字体太小、笔画太细、字迹太潦草,扫描到电脑根本看不清,据统计每30篇作文就有1至2篇几乎无法辨认,这又怎能得到好的成绩呢?平时要注意书写,争取做到“书写工整、规范、方便阅卷”,减少隐性失分。

上面着重谈论近些年高考作文所存在的问题,同学们应以此为鉴,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作文复习备考更具针对性,也更富有成效。

========================================

相关资讯:

高考考场作文应急扩展技巧高考备考资讯汇编(076)[新]

高考作文新材料作文走向高考作文新素材:中国文化事件大盘点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最新预测高考说明文写作四大要领

高考作文题型分析与应对策略高考作文素材:精美仿写100例高考话题作文精妙构思示范高考考场作文素材贪乏应急绝招 高考作文游记写作技巧高考话题作文满分绝技大放送

高考作文8个亮点稳定夺取高分高考作文读后感写作突破诀窍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多角度解读高考作文应急通关演练宝典

高考应试作文绝妙开头20招高考作文设置亮点的绝招

高考作文短期突破策略高考语文急需突破的高频易混词语高考语文最后冲刺黄金方案高考作文短期突破:思维超越与独特构思 高考作文创新招术大全高考高分作文决胜方略

高考命题作文审题点拨作文写作技巧大汇萃01

作文写作技巧大汇萃02最新热点素材大汇萃(专集)新----

第五篇:高考作文失误“七个不”

高考作文失误“七个不”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存在的失误,大体上说可以归纳为“七个不”:

一、审题不准。不少考生误以为话题作文题目宽泛,写作时也可以不着边际,于是不用心审题,随便立意,其结果偏离话题。2001年高考,就有考生误选了关键信息,置限定的话题于不顾,抓住艄公的“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大谈特谈人生的种种“取弃”和“得失”。2002年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为数不少的考生不认真审题,仅仅就协作、互惠、双赢等作发挥,严重偏离了题目要求。2003年的话题包含了两方面意思,即感情与认知的关系,但是一些考生的作文里只有感情没有认知,或者是只有认知没有感情。

二、概念不清。由于不明白话题中主要概念的内涵,随便用意思“差不多”的词语顶替,轻则偏离话题,重则另立话题。2001年有的考生把“诚信”误解为“信任”、“信服”、“信仰”、“诚实的信念”、“诚实的信心”等,有的考生把“诚信”与“承诺”、“宣誓”、“守信”划等号,其结果“一着走错,满盘皆输”。2003年也有一些考生既没有弄清“认知”是认识的意思,也不理解“情感”与“认知”二者间的关系,又怎能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

三、材路不广。学校生活单调,平时积累匮乏,临场作文选材捉襟见肘,于是不约而同往一条路上挤,撞车现象时有发生。2002年“心灵的选择”,竟让许多家庭同时陷入父母离婚、子女失学的困境。2003年出现“后母后父”现象,专门写父亲或母亲再婚,自己就有了后妈或后爹,由于感情亲疏影响对事物的认知,于是„„其结局或写误解消除,原来后妈后爸也是好人;或写后妈后爸一直不好,给自己造成了不幸的童年。另一种做法是套用时文以解决燃眉之急,把报刊杂志上与话题有关的故事复述一下,有的虽一时瞒过评卷老师,甚至得满分,但后来又往往被披露出来,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胡编乱造故事的,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材路闭塞无从下笔。

四、立意不高。2001年出现通篇借“诚信”来揭露抨击社会阴暗面的作文,还有批判“诚信”一钱不值、毫无用处之类的文字。在2002年高考中,有考生认为“学校是牢房,结婚是坟墓”,在作文中流露出“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工作、自然,任何选择皆是徒劳”的悲观念头,体现出做人素质方面的不足。在2003年高考中,不少考生写家长离异,后妈、后爹都对自己很不好,偏向亲生孩子,情调低下。还有考生盲目逆反,写出了是非判断标准偏颇的怪论。由于思想格调不高,甚至错误,不合“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表达再通畅,也难以得到理想的分数。

五、扣题不紧。有一种作文,从头写到尾没有出现话题、话题的关键词或与话题相近的表述,也就是说从没有点及话题,结果很影响成绩。如果你的文章写得好,主意显露,紧扣话题,当然不必画蛇添足,故意点题。如果只是一般的文章,或者文意隐晦,还是需要扣题之笔的。事实上写得好的文章总是善于扣题的。还有一种作文是在每一段开头、结尾和中间都跟话题中的某个关键词扯上关系,但是把这些字眼抽掉之后,就完全是另一篇文章。表面看步步切题,其实一点也扣不住题。显然,光有扣题的技巧还不够,还需要从内容上扣住话题来写。不过相对而言扣题总比不扣来得好,因为它毕竟是合乎题意的外在表现。

六、文体不明。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认识不够充分,片面求新,摈弃自己有可能写好的记叙文、议论文之类文体,去写散文、小小说、寓言故事等没有把握写好的文学形式,结果写出来的作文不伦不类,让人啼笑皆非。这与文体不限要采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没有矛盾,主要是提醒考生要量力而行,不切实际的文体“求新”往往适得其反。

七、书写不佳。还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是作文的书写。字体太小、笔画太细、字迹太潦草,扫描到电脑根本看不清,据统计每30篇作文就有1至2篇几乎无法辨认,这又怎能得到好的成绩呢?平时要注意书写,争取做到“书写工整、规范、方便阅卷”,减少隐性失分。上面着重谈论近些年高考作文所存在的问题,同学们应以此为鉴,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作文复习备考更具针对性,也更富有成效。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236878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