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感恩 孝敬父母
学会感恩 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孝敬父母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刚开始的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现在的青少年,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与教悔。是他们给予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权利。我们能生活在这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养育了我们。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教会了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第一,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走第一步,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说第一句话,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认第一个字……如果没有我们亲爱的父母,就没有我们。所以,孝敬父母是我们天经地义的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最起码做人的道理。
记得父母教导我们时常说:“我们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还多,我们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还长。”我们却总是那般年少轻狂,不以为然。我们忽略了当岁月无声溜走时在他们面庞和两鬓留下的痕迹。他们总愿意对我们倾之所有,而我们总固执地认为这已不合时宜。我们便像初生牛犊,乱闯乱撞,直至遍体鳞伤,然后奔向他们,头枕他们的胳膊,舔舔伤口,又继续前行。下雨时,父母为我撑起一把温情的伞;伤心时,父母用他们那火一般的心来融化我心中的不爽。他们常因我的欢乐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悲伤而愁上心头。在他们那甜蜜的笑里,我又发现他们的额头上多了根根皱纹,鬓角上多了屡屡白发。他们每多一根皱纹,我心中就多一份内疚,这都如树根般扎入我心中。时间的流逝,许多往事已经淡化了,可在我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亲情却割舍不去。时间可以让世界万物变得异同繁样,全天下父母的心却是一样的。父母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却是不变的。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最真挚的的爱,生活中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是震撼心灵的事。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俗话说“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那么父母的恩如山重,我们怎样来回报呢?我有时在不知不觉间,便想到了郊外。啊,这那里才是最美的,那里才拥有最美妙的风景:在蓝天下,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的,好像永远也看不到尽头;往上看去,一朵朵可爱的白云把天空映衬得那么漂亮;在近处和远处,不时便会有一朵妩媚的小花,煞是可爱。顿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我的父母在田地里,把背弯得像弓箭般,他们累吗?我忍不住的对我脑海里的“希望田野”热泪盈眶。他们都是为了什么?不管天气怎样恶劣,也阻挡不了他们那匆匆的脚步。一有好吃的时,他们不舍得吃,把脚步放得那么慢,害怕好东西被自己吃了似的。一要是为了家,为了儿女的事,他们的脚步比箭还快,害怕和自己强似的。就仅仅凭这些我们就不得不孝敬父母!
感恩是对生活的态度,人人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把这颗心利用起来,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第二篇:孝敬父母 学会感恩
孝敬父母 学会感恩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我们先来看看“孝”字的写法: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老在上,子在下,这是长幼尊卑的顺序、礼节,也可以视为以子承老,儿子背老父母,“孝”字本身就非常形象地道出了“孝”的真意。
当我们第一次睁开眼凝望这个多彩的世界时,是母亲的双眸和臂膀让我们温暖满怀;当我们咿呀学语,能喊出的第一个字眼,是爸、妈;当我们进入学校,吮吸知识的甘露时,又是父母为我们包上一本本的教科书;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永远站在我们身旁、倾其所有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时,能耐心倾听我们哭述,安慰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下错误时,能毫不计较、包容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时,衷心为我们祝福,与我们分享喜悦的人,是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没有父母数十年如一日的点滴关怀,怎么会有今日朝气蓬勃、书生意气的我们!
可是,我们都扪心自问一下,面对父母,我们真正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吗?“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动物都有感恩之心,更何况我们人类呢?所以,我们要孝敬父母,敬重长辈,感恩父母。这些,不在于去做怎样惊天动地的事,而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点滴细节之中。同学们不妨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一、要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二、帮助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父母有时身体不适,作子女应该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起居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努力向上;
五、随时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活动内容。有事在外必须向父母做好交待。要诚实,杜绝撒谎的行为,不在外面做违犯纪律的事;
六、外出时要和家长道别,回家时先向父母问好,吃饭时,先请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饭菜;
七、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更要孝敬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放学回家先向长辈问安,帮他们做一些倒水递茶的小事,给他们讲一些校园里的所见所闻,吃饭时,先让长辈入座,主动盛饭,恭恭敬敬地递上碗筷。相信同学们都能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本周推荐的经典名句是“百善以孝为先”。这句话出自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谢谢大家!
第三篇: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初步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激发队员尊敬长辈的情感。
3.行为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培养队员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活动仪式:
1、中队长:各小队整理队伍,报告人数:
辅导员:“接受你们的报告,我愿意参加你们的主题活动,并预祝你们的主题活动圆满成功。”
2、中队辅导员敬礼,中队长还礼。
3、中队长:《孝敬父母,学会感恩》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中队长:出队旗。向队旗敬礼,奏乐。(一名旗手,两名护旗手,绕场地一周,全体队员行队礼,然后把队旗交给中队长,互敬队礼,并把旗放在黑板的右侧。)礼毕。
中队长:唱队歌。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二、活动内容:(主持人上场)1.追溯历史和看漫画
主持人: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主持人: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我们要大力提倡的优秀品质。主持人:古有“二十四孝”的故事,虽然当中有些迂腐的地方,但孝子的一些言行能够让我们有所启示和感动。
主持人:故事很多,我们不说,只请同学们看一幅漫画:
(配音、配乐)启示:(画上两只乌鸦,一个老人。)同学们,请看这幅漫画,听我细细道来。乌鸦有种行为叫乌鸦反哺,老乌鸦可以在年老体弱时等小乌鸦找食物回来给它吃。乌鸦尚且如此,何况人?!人是高级动物,是生活在文明社会里的文明人,是受过教育的,有思想感情的人,就更应该有孝顺的举动。父母曾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地哺育、养大了我们,难道我们就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主持人:别激动,别激动嘛!现在我们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也有不少嘛!
2、懂道理,知感恩。1)感恩父母
主持人:听了故事,我明白了孝敬不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少先队员做人的根本,我们以后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
主持人:父母对我们是百般呵护,千般宠爱,他们给了我们的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最慷慨的情,最深沉的期待。
主持人:同学们,人们总说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实我想,我们的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普天下父母最大的心愿。
主持人:古语说:“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父母整日为我们辛苦操劳,两鬓早已染上绺绺白发,两颊早已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合:同学们,我们该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主持人:(打开电脑,投影:)
孝敬父母十条:
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家务劳动帮着干,多为父母减负担; 对待父母有礼貌,早晚起居要问安; 探亲访友离家前,禀告父母莫牵挂; 衣食住行牢牢记,尊长敬老想在前; 艰苦朴素少花钱,不与别人比吃穿; 思想学习勤汇报,恳求父母多指点; 批评教育不顶撞,感谢父母要求严; 养育之恩重如山,儿女责任勇承担; 为人在世品行高,孝敬父母最当先。主持人:(屏幕放学生们在家关心父母的PPT)我们为每位同学准备一个信封、邮票和信纸,希望同学们现在就写一封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信,好不好?(时间为5分钟,100字以内。)
主持人;课后由我们统一为大家寄出。
主持人:多么温暖的怀抱,多么深重的恩情,今天,我们要在这里大声地说:我要做个好孩子。下面请欣赏三句半《我在家里是个好孩子》。
主持人:是啊,做一个好孩子,孝顺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要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2)感恩师长
主持人:哎,我想问一问:是谁,播下万古远点的梦幻? 主持人:是谁,耕耘遍野燃烧的心愿?(学生集体回答:是老师)
主持人:是的,我们敬爱的老师!您将青春融入滴滴烛泪,记下了人类永远的赞叹。
合: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校园里把希望浇灌。请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3)感恩社会
主持人: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
主持人: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主持人:帮助了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请看我们中队队员奉献的爱。(Ppt播放学生为雅安卖报捐款、去敬老院关爱老人、和贫困学生手拉手)主持人:无垠的蓝天,广阔的大地,无尽美好!主持人:这是心的呼唤,这是人间的春风。
主持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主持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高唱《感恩的心》,唱出我们的心声吧!(学生表演手语歌)
三、中队长:请辅导员老师讲话,大家欢迎。辅导员:队员们,今天我们在这里成功地举行了《孝敬父母,学会感恩》为主题的中队活动,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队员们都能积极地参加。通过本次主题活动,我们认识到了认真学习,关心父母,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等,都是孝敬爸爸妈妈的体现。但只是知道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所以我们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把爸爸妈妈放在心上,真正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相信你的爸爸妈妈也一定能感受到你小小心灵中对他们满满的爱!
第四篇: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五(2)中队主题班队会
一、本次队会的具体目标:
1、让学生了解关爱父母、学会孝敬的具体内涵,懂得这种品德是青少年的重要思想素质。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懂得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自己的职责,学会结合日常实际生活,为关爱和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关爱和孝敬父母的感情,激发崇尚关爱、尊敬长辈的精神,保持“为父母长辈尽一份心”的良好行为习惯,不讲不尊敬父母的话,不做让父母长辈烦恼的事。
3、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进而实现爱的传递,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最终达到道德的升华。
二、活动背景: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说到感恩,我们最先要感激的是自己的父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他还会去爱谁?“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连动物都知道要感恩,更何况我们是人!世界上的父母是最伟大、最辛苦、最无私的。
感恩不仅仅是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品味幸福的点点滴滴,这也是感恩。现在的小学生,都生活在爱的怀抱里,但不了解周围的亲人、老师、朋友给予他们的爱。通过本次班会课唤起他们的感恩之心,并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朗诵文章、观看视频等系列活动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懂得父母的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激发学生爱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
三、活动过程
(一)进行队仪式
(二)开展活动
主持人AB: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吗?你能不思回报吗?下面我宣布五(2)中队“学会感恩,孝敬父母”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
B:有一种爱,我可以随时享受,它如太阳般温暖,像春风般和煦,似清泉般甘甜!那就是爸爸妈妈的爱:
A:有两个人,可以为儿女付出一切,那就是我们最亲爱的爸爸妈妈。B:妈妈,多么亲切的字眼,她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A:爸爸,多么诚挚的称呼,他在学习上,鼓励我们。B:父母的关怀就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 A:父母的教诲就像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程。
B: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今天,我们在这里,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A:感激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感激父母,给了我们最无私、最伟大的关爱。B:队员们,让我们用心倾听,让我们用心感受这些伟大的爱吧!学生活动一:
A:亲爱的同学们,你的生活中有什么让你感觉幸福的事吗?学生畅谈。例如:爸爸、妈妈接送你上、下学吗?你穿过妈妈织的毛衣吗?
B:听完这一件件感动我们的小事,队员们一定思潮起伏。记得前段时间,我们都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一个“从身边小事做起,爱父母”的活动,我们的队员们都非常积极地参与了活动。
A:队员们以各种形式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和体贴。哪位队员来分享自己的感受?(自由发言)
B:有一首诗最能表达这种细腻的感情。那就是(把话筒递给身边的同学),对,诗中的母亲在儿子即将远行的夜晚挑灯缝衣,那种爱子之情表露无遗。A:请欣赏配乐诗朗读《游子吟》。(动作+音乐)
B:(特别有感情地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尤其能体现母爱的伟大。学生活动二:你是一个合格的“鸡妈妈”吗?
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鸡蛋。蛋宝宝只能随身带着,不能放在除身体外的任何一个地方。保管时间为一节课。参加任何活动,做任何事,都不能丢下蛋宝宝。蛋宝宝不能被损坏,哪怕是一点点。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知道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爸爸妈妈是把生命给我们的人,他们用世上最无私的爱养育我们,使我们长大成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体贴父母,孝敬父母。
A:《妈妈的心》同样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掌声有请歌舞《妈妈的心》(歌舞《妈妈的心》)
A:这些歌词确实表达了我们的心声。
B: 不错。有一首诗歌《感恩您,妈妈》,同样意味深长。掌声有请。(动作+朗诵+走位+音乐)随乐《好爸妈》,诗歌朗诵:
甲:是谁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乙:是父母。
甲:是谁从小把我们养育? 乙:是父母。
甲:是啊!爸爸妈妈为了我们,日夜辛劳,含辛茹苦。乙:阴雨时节,一把雨伞送来了她的深情,甲:傍晚时分,一杯牛奶送来了她的关怀,甲:父亲,您是一缕阳光,丝丝屡屡地温暖着我。乙:母亲,您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地抚慰着我。
合: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源泉,就没有生命的可贵。没有父母,就没有了我们。
A:我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个视频《给妈妈洗脚》,我特别感动。B:我深有同感。孩子给妈妈洗脚的温馨场面我至今还记忆犹新。请看。(播放视频)A:看了视频,我们一定心潮腾涌,谁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他的感受?(自由发言)
A: 队员们都懂得了父母的爱是真挚而无私的,敬爸爸、爱妈妈,应该是我们真诚的奉献。B:是啊,为母亲献上一束花,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为母亲沏上一杯热茶,道声:“妈妈,您辛苦了!”;让母亲放假一天,自己主动承担家务活。
A: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自制一份特别的礼物献给母亲如:绘画、贺卡、手工作品、满意的答卷、唱一首歌,给母亲一个惊喜。
四、承诺爱心
1、师:我想问问大家,作为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谁来说一说:
在爸爸妈妈劳累的时候,我会给他们递上一杯热茶,递一双拖鞋给他们,还给他们捶背。晚上如果我的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爸爸妈妈就可以去做别的事了。在爸爸妈妈伤心的时候,说一些笑话给他们听。如果我能自己整理房间,爸爸妈妈就可以少操心了。
爸爸妈妈生日的时候,我一定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还要送上一份自己制作的礼物。
2、母亲节和父亲节介绍。母亲节和父亲节给妈妈和爸爸送上一份特别的祝福。
3、宣誓:为了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恩,现在请同学们举手握拳做出承诺:
亲爱的爸爸妈妈——从现在开始,(男)在思想品德上让你们安心;
(女)在学习上让你们放心;
(男)在生活上让你们省心;
(合)我们决不辜负父母心。
B:请队员们拿出写好的贺卡,把它贴在黑板的感恩树上吧。A:感恩之情尽在不言中。(同学上台+配乐)
B:中队课进行到这里,相信许多同学都和我一样激动万分,下面就请我们的辅导员老师讲话(旗手出列)。
(三)辅导员讲话
(四)进行退队旗仪式
(五)活动结束
第五篇: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鄱阳二中班会材料(第七周)
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先说个故事:一个离家出走的女孩,泪流满面地感激为身无分文的她端来一碗面条的老人。老人说:我只是偶然遇到你,做了一件于我举手之劳的事;每天,你的父母为你端这弄那,那才不易呀!你想过要感激他们吗?是呀,很多时候,我们会感激邻居门口的灯光,却忽略了恒久照耀着我们的太阳和月亮。面对哺育我们的父母,我们多少次忘记了应有的感激!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孝敬父母 学会感恩
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的《三字经》中教导学生“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意思是说人生首先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多见识天下之事,了解数量,懂得文理。可见,“百育德为首,万善孝当先”。一个人赤条条降临于世,在不断地吸取物质、精神食粮、吮吸爱的阳光后,才能长大成人。可以说,人生就是一个先索取、后奉献的“感恩之旅”,感恩回报的程度决定着我们人生价值的大小。为我们付出心血最多、关爱最多,也是最需要我们“涌泉相报”的,无疑就是我们的父母。同学们,我们的生命里有多少成功与喜悦都是父母默默支持、付出才取得的,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多少失败与苦涩是父母与我们一同承担的。没有父母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劳,怎么会有今日朝气蓬勃的我们!生命是如此来之不易,所以活命、养命、救命之恩是深恩。
父母对儿女恩重如山,儿女无任何理由不孝敬父母,而且好到什么程度都不为过。俗话说: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动物尚知报恩,何况人类?只有孝敬父母者,才能懂得“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义,才能领悟人类爱的真谛,才能在“老吾老”的基础上,将善扩展到“人之老”,才能升华出大爱大善的崇高品格。只有人人孝敬父母,才能使善良得以弘扬,社会走向文明。可见,孝敬是是做人的根本、和谐的基础。
从古代帝王选用将相到现代人交友,单位招工都把“孝”作为条件之一。因为孝敬父母的人忠诚可靠,敬业精神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最亲爱的父母都不能尽孝报答,那么他一定是个自私自利的人性堕落者,更不可能有“爱的奉献”,这样的坏才怎能重用?因此,孝敬是人生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同学们,我们都扪心自问一下,面对父母,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孝敬呢?孝敬父母不是要轰轰烈烈,而是要发自真诚,从点滴做起。如,听父母的话,尊敬师长,好好学习;珍惜父母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纸张,不和同学攀比,不嫌弃父母;记住父母的生日,自己洗衣做饭;情绪失落时聆听父母的一句劝告;与父母发生分歧时,不赌气;严以律己,决不违纪,“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孝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学习中。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孝”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品质,就让我们牢记圣贤教诲,从孝敬父母做起,把爱与善的种子遍撒人间!
中学生不孝敬的种种表现
编者语: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中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中学生不懂得体谅父母生活的艰辛与劳累,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理所应当的,更谈不上去关心和孝敬父母。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镜头:吃过饭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照顾,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顶撞父母
顶撞父母是中学生最常见的不孝敬父母的行为。省会一份针对600多名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超过65%的学生在家里经常顶撞父母,对父母发脾气。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当父母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时,你会怎样?结果,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与父母争辩或者摔门而去。
☆不做家务
中学生普遍缺少家庭责任感,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很多中学生在家庭里都很少做家务,所有的事情都要父母、长辈代劳。个例:许
多中学都有住宿生,离家较近的住宿生一周回家一趟,离家远的,一个月只回一次家。每到回家时,有的同学就大包小包装着需要洗的衣服带回家,自己只在学校里洗袜子等小衣物。洗衣服尚且如此,更别说在家里帮父母分担家务了。
☆不体贴父母
父母往往创造最好的条件满足子女的需求,一些同学却不懂得珍惜与回报。有的同学在父母身体不舒服、工作遇到困难甚至家庭遭到变故时,不能体贴父母的困难,反而提出非分的要求。个例:一对夫妇双双下岗后靠四处打杂为生,可他们上高中的儿子却对父母“高标准,严要求”。看到同学有车接送,就要父母租辆车送他去学校;为办同学聚会,逼父母为他凑足2000块钱。
☆嫌弃父母
有的中学生羡慕别人家条件好,逐渐埋怨、嫌弃自己的父母,抱怨父母没有能力提供更好的生活。
孝敬父母并不难
中学生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在成长的每个阶段,大家都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那么,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回报父母,让父母欣慰呢?我们认为,中学生孝敬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承担家务
中学生应该有一种责任意识,把做家务当成自己的义务,因为自己是家里的一分子,做家务是理所应当的。中学生应“自己的事自己干”,生活自理;长期分担家庭的一两项劳动。
☆生活节俭
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有的中学生沾染了社会上讲排场、攀比的不良风气,比如过生日要邀请一些同学到家里或饭馆、酒楼庆祝,被邀请的同学往往都送一份礼物,礼尚往来„„其实这些钱都是家长辛苦工作得来的,这样做只会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
☆听取父母意见
中学生尚未成年,缺少社会生活经验,许多事情需要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教导。
中学生应该经常主动把自己的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让父母随时都了解自己,这样不仅父母可以给自己及时的指点、帮助,而且还可避免家长对自己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同学往往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许多个人的事情向家长保密,家长询问时采取回避态度,家长教导时又嫌家长“唠叨”,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结果使家长不知如何是好。
中学生应该做到:
1、虚心听取长辈的教导,并认真按长辈的教导去做;
2、长辈批评时不顶撞,不任性;
3、和父母有分歧时,要心平气和,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4、提出要求时,父母没答应,不许耍横、任性。
☆努力学习
很多家长最盼望的就是孩子学习好,这一要求虽然有些片面,但中学生应该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在学习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努力学习,不辜负家长的期望;主动向家长汇报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不隐瞒学习成绩;遵守学校纪律,不让家长操心。
☆关心父母
中学生应该关注父母的情绪、神态、身体方面的变化,对父母的情绪、兴趣等有所了解。如果条件允许,中学生应该到父母工作的地方,了解父母的工作状态,体验父母的艰辛。父母累了时要热心照顾,父母生病时要主动端水送药,耐心照料,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关心与回报。
鄱阳二中政教处
2010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