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作文片段:猫捉老鼠
猫捉老鼠
咪咪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盯着前面的一个小地洞,这时一只老鼠从小洞里伸出头来,小眼睛骨碌碌地转动着,显得十分狡猾。咪咪大眼睛机灵地转动着。白天,它的眼睛是铜铃色的,可现在竟然变成绿色的了,还放出一道道锐利的绿光。仔细看,咪咪四只尖利的爪子紧紧地巴在地上,前肢低,后肢高,背弯得像一张弓。两簇像刷子似的胡子,这时却根根竖起,那尖尖的嘴咧着,露出两排像钉子似的牙齿。
突然,老鼠迅速地朝一个米坛溜去。只见小咪咪闪电似的猛扑了过去,一下子就把那只老鼠抓到了。
第二篇:猫捉老鼠
猫捉老鼠
新城实验学校 三(2)马修硕记者证编号:133106004 丁零零,下课了,同学们如洪水一样涌出教室,奔向操场,疯狂的课间十分钟拉开了序幕。
我和几个同学玩的是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先分好角色,再找好粮库、水库和家,游戏便开始了。
猫第一次向我们发起攻击,它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来抓我们。就在我以为她想要抓住另一个同学时,她却飞快的向我扑来。机灵的我当然不会这么轻易地被她抓住,我左右躲闪,逃出了她的“魔爪”。猫不甘心,又向我们发起了第二次攻击。这一次她直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向我们飞奔过来,吓得我们一边喊叫着一边躲闪。哎,可怜的小猫因为跑得太快,实在是刹不住车了,不但没有抓住我们,还自己摔了个“狗啃泥”,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喜欢猫捉老鼠的游戏,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开心快乐、无拘无束的玩耍!
第三篇:猫捉老鼠的作文
猫捉老鼠的作文
猫捉老鼠的作文
(一)有一次,我在做作业,突然听到了老鼠的叫声。于是,我来到房间里看了看,没有发现老鼠的影子。那时,我自言自语地说:“老鼠好像就在这附近。”这时候我感觉很疲倦,想睡觉了。正在我向自己的小房间走去时,发现声音叫得越来越响,好像是从房间的鞋子里发出的。我往鞋子里一看,看见老鼠正在里面吃我的饼干。我说:“小猫快过来捉老鼠。”谁知,不知什么时候,猫早就在我身边了。老鼠见了猫吓了一大跳,撒腿就跑。猫也不犹豫了,马上去捉小老鼠。小老鼠逃啊逃,小猫追啊追。过了一会儿,老鼠把头往后一看,猫快要追上来了,就使出最后一口气,向一个小洞跑去。猫也使出最后一口气,跑到它前面,拦住了老鼠进洞的路。老鼠看见猫在自己的前面,马上往后面跑。老鼠又发现了一个洞,连忙跑过去。猫看见老鼠马上就要进墙洞了,自己已没有抓住的希望了。忽然,老鼠摔倒了。猫就跑过去,把老鼠给吃了。
你知道为什么小老鼠会摔倒吗?因为第二个洞是我拿墨笔画的。
猫捉老鼠真是太有趣了。
猫捉老鼠的作文
(二)今天,我看了一篇关于小动物学本领的文章。里面写:猫妈妈生了一个小猫咪,小猫咪刚一出生,猫爸爸就出了远门,猫妈妈太爱自己的孩子了,整天怕它累着,不让它学本领,什么也不教它,小猫咪渐渐>长大了,一点本领也没学着,连小老鼠都不会捉。有一天,猫妈妈病了,没法捉老鼠吃,小猫咪连连喊饿,猫妈妈只好带着病去捉老鼠,猫妈妈好不容易捉到一只大老鼠,小猫咪吃了一大半,猫妈妈只吃了一小半,因为猫妈妈没多吃东西,病就更厉害,再也没力气去找吃的了,小猫咪再喊饿也不顶用了,眼看猫妈妈和小猫都快要饿死了。就在这时,猫爸爸回来了,它知道这件事后的经过,就去捉来些老鼠,它批评了猫妈妈不教小猫咪捉老鼠,跟小猫咪说:和我去捉老鼠去,它们终于捉了一只老鼠,小老鼠被他们吃光了,这时小猫咪学会了捉老鼠的本领。
每一个人都不能不教育自己的孩子,否则世界上的人全都会被自己的失误,而没成长或一辈子都依赖自己的亲人和爸爸妈妈。
猫捉老鼠的作文
(三)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一只贼眉鼠眼的老鼠,向四周张望,搜寻着它的偷取目标。忽然,它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
一只豹头环眼的小猫蹲在地上一动不动,它翘着尾巴、竖着耳朵,带着闪闪发光的眼睛,样子十分可怕。忽然,老鼠扛着米,从它身旁窜过去。猫发现了,猛地扑过去,就象猛虎下山一样,用两只锋利的前爪使劲地按住了老鼠,再用雪亮的牙齿死死咬住老鼠的脖子。可怜的老鼠在小猫的嘴巴里拼命挣扎,四只脚飞速地划动,嘴里还“吱吱”地乱叫,好像在大喊:“救命啊!救命啊!”猫也“喵喵”叫了起来,好像是在不客气地对老鼠说:“你被我抓住了,算你没运气。”说完,它用两只前爪把老鼠像抛皮球一样,高高地扔到空中,办听“啪”的一声,老鼠又重重地摔在地上。
就这样,小老鼠被小猫扔向天空好几次。小猫觉得玩够了,就用锋利的牙齿撕咬着老鼠,享用起了自己的战利品,它吃得津津有味。
老鼠们知道了这件事,都不敢再去偷东西了。从此,人们过上了安宁的生活。
第四篇:猫捉老鼠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猫捉老鼠(歌唱)
执教者:赖虹 活动目标:
1、能愉快地演唱歌曲,会用“稍慢—突快、突强”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境。
2、会创编歌曲,体验寻找食物的乐趣。
3、能遵守游戏规则,在追捉游戏中会注意安全。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食物图片的幻灯片、猫的头饰、猫捉老鼠的动画片、音乐等;
经验准备:有看过猫捉老鼠动画片的经历,能说出各种食物的名称。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老鼠偷吃食物的动画片,导入活动。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只小老鼠,它来干什么呢?我们来瞧瞧吧!(播放动画片)
提问:小老鼠来干什么呀?(来偷吃东西)
2、师:那现在我们也来玩个游戏,小朋友来当小老鼠,老师来当鼠老大。“小老鼠们,我们已经好多天没有吃东西了,肚子饿的咕咕叫呢。今天鼠老大决定,带你们去找些吃的。可是我们找些什么好的呢?”
二、教师演唱歌曲的第一、第二段,引导幼儿创编第三段歌曲中的歌词,并将幻灯片中出现的食物名称创编到第三段歌词中的“xx”中
(1)教师演唱歌曲的第一、第二段,引导幼儿熟悉歌曲。师:小老鼠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呀?
(2)第二段歌曲结束后,教师出示幻灯片中的食物,将食物名称创编到第三段里演唱。
教师假装很惊讶的发现了一个食物,引导幼儿说出食物的名称,并把找到的食物图片幻灯片播放出来,然后把食物名称创编到第三段演唱。
师:xx真好吃,就是有点儿吃不饱啊!走,轻声点,再去一趟吧。(3)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并将幻灯片中新出现的食物名称创编到歌词中的“xx”。
师:谢谢你们帮我找到好吃的xx,好像还有一些好吃的东西没吃到,实在馋啊,我们再去找找吧。
(4)教师请个别“小老鼠”去寻找食物。感知寻找食物的惊喜心情。
教师根据找到的食物一一的出示在幻灯片中,引导幼儿反复演唱。(教师一次呈现不同层次的食物。如第一层次是:水果:苹果、草莓、香蕉、西瓜;第二层次:西点:火腿肠、三明治、汉堡包、冰激凌;第三层次:粮食:大米、肉包、鸡蛋、面条等等。
三、教师提问引发幼儿猜想,并引出歌曲第四段。
1、师:小老鼠偷吃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你们猜想会被谁发现呢?(幼儿自由猜想)我们来听听是谁发现了小老鼠吧。
2、教师有表情的演唱第四段歌曲,引导幼儿注意歌曲情境中的稍慢与突快、突强。
四、幼儿学习第四段歌曲,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自然学唱歌曲。
1、教师小结:原来偷吃食物的时候还要小心谁呀?(猫)那老鼠见到猫了该怎么办呢?(逃跑)那老鼠在什么时候开始逃跑呢?(听到猫“喵”一声时,老鼠开始逃跑。)
2、幼儿边游戏,边自然地学唱歌曲。
(1)游戏玩法:分成两部分幼儿,部分幼儿扮演猫,其他扮演老鼠。分组演唱。当大猫唱完“喵”时,去捉老鼠,老鼠则听到“喵”后开始逃跑。被猫捉到的老鼠变成猫,然后去捉老鼠。
(2)游戏规则:必须边演唱歌曲变游戏,当听到“喵”声后,才能开始去捉老鼠,老鼠只能在指定的地方逃跑,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则代表安全不能捉了。游戏时,应注意安全,不撞到人。
3、师幼自由游戏。
师幼一起边唱边玩游戏几遍,帮助幼儿进一步的熟悉歌曲。
五、师幼集中交流演唱歌曲的感受。
1、师:这首歌的名字叫《猫捉老鼠》,你们会唱了吗?有没有哪里不会唱的?需要什么帮助?我们再来完整演唱一遍吧。
2、师幼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3、教师评价:在演唱第四段的“一只大猫,走上来了,走上来了,走上来了”小朋友会用稍慢的速度演唱;“一只大猫走上来了”会用突快的速度演唱;“来捉老鼠了”用突强的速度演唱。在演唱时,小朋友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情哦。
六、继续创编歌词“大猫”,引导幼儿再次演唱,增加活动的难度。
师:你们猜小老鼠除了被大猫发现,还有可能被谁发现呢?
1、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将大猫创编成其他小动物。
2、鼓励幼儿把自己创编的小动物,大胆演唱出来。如“大狗”—“旺”。“老蛇”—“嘶”等。
七、游戏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老鼠们,天快亮了,我们的肚子也填饱了。但是这一趟真是太惊险了,赶紧回家休息吧,以后还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想办法挣钱买吃的。好吗?
第五篇:猫捉老鼠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猫捉老鼠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活动准备:
老鼠(背后有式题)、小猫头饰、拱形门、海洋球(球上贴有算式)、投球盒(盒上数字为1-10)、算式题(幼儿、老师都有)、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铃鼓一只、雪花片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猫妈妈,幼儿扮演猫宝宝
师:宝宝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吗?来,坐上火车,出发啦!(火车音乐)
进场后转一圈
2.无意发现鼠迹
师:呀,这里真漂亮,你们找个朋友玩一会儿吧!
宝宝,你们快来看哪,这里怎么乱七八糟,是谁干的呀?瞧,这里还有老鼠脚印呢!
幼:老鼠
师:喔。原来是老鼠干的坏事情呀,我们来收拾一下(带领幼儿将垃圾捡干净)
师:宝宝,来,我们坐下来想用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好吗?
幼儿坐好后
师:宝宝们,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
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现在妈妈就来教你们一些捉老鼠的本领,好吗?
3.老师教本领
A.看谁脑筋动得快(看算式说答案)
师:妈妈现在就来看看哪个宝宝的脑筋动得最快,好吗?
出算式,幼儿说答案
B.对暗号(复习对数游戏)
师:刚才,宝宝们的脑筋动得真快,现在妈妈还要来考考你们,待会儿抓老鼠时,妈妈和你们会有联络暗号,我们的暗号是看妈妈小旗上的数字,听妈妈跺脚,你们接下去跺,让妈妈跺脚的次数和你们跺脚的次数合起来是小旗上的数,好吗?
C.看谁耳朵灵(听得数出算式)
师:现在妈妈要来考考你们的听力,看谁的听力最棒,好吗?请你们从小椅子下拿出卡片,妈妈拍铃鼓,你们听是几下,把你卡片上的算式算出答案,如果答案跟妈妈铃鼓声一样,那就站起来,好吗?
D.打靶(综合练习)
师:现在妈妈来请你们玩个游戏,把你的小椅子和卡片放到前面来,好吗?
幼儿摆好椅子后
师:宝宝,瞧,这里有什么,知道怎样玩吗?谁来说一说
老师交代要求,幼儿练习投掷,玩后,老师检查对与错。
4.执行任务
师:宝宝,你们的本领练得真棒,现在我们就出发去抓老鼠啦!来跟在妈妈后面
放音乐,走一圈,停下
师:宝宝们,现在妈妈先去试探一下,待会儿我们用暗号联络,好吗?
老师悄悄走过去,用小旗挥挥,跺暗号,幼儿回答。
A.先派一名幼儿抓
师:瞧,老鼠真狡猾,还有问题让幼儿回答对了才能真正抓住。宝宝把题目算出来,抓住一只就到妈妈这里来领奖。
幼儿计算后到老师那里那雪花片(老师看幼儿题目是否正确,如正确才给予雪花片)
老师小结:今天开心吗?谁抓的老鼠最多?
5、结束部分
带幼儿开火车回家。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蜻蜓捉害虫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稻田背景图一张,木珠做成的虫子一条,刀笔一只,记录卡一张,练习卡片若干。
学具:木珠做成的虫子若干,记录卡人手一份,刀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蜻蜓妈妈,幼儿扮演蜻蜓宝宝
师:我是蜻蜓妈妈,你们都是我的蜻蜓宝宝,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稻田捉害虫,好吗?来,出发啦!(小蜻蜓音乐起,幼儿学教师做小蜻蜓飞的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进场后转一圈坐在位置上。
2.无意间发现虫子。
师:(出示稻田图)呀,这块稻田真漂亮,黄灿灿的稻子长的多好呀!
师:咦!这边的稻子怎么怎样乱?(有虫子)
师: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了,(出示隐藏在稻田里的害虫)原来是虫子在捣乱。
3、认识虫子。
师:这条虫子长的怎么样?(长长的、有一个个圆圈、一节一节的……)
师:这条虫子一节一节的,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我们就叫它“六节虫”。(教师出示数字“6”贴在黑板上)
师:“六节虫”很厉害,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来对付他们好呢?
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现在妈妈就来教你们怎样消灭“六节虫”。
4、学习捕虫本领。
师:(教师拿出灭虫武器——刀)这是消灭“六节虫”的专用武器,看我的。(教师用刀将虫子一分为二)
师:我的刀砍在虫子的那里?把虫子分成了几段?(两段)左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右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边讲边出示数字)
师:这是我捉到的第一条“六节虫”,现在我它把分成的两段数字记录下来,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我捉了一条虫子。
师:“六节虫”被我的刀砍在第一节分成两段死掉了,还可以砍在虫子的那里,虫子也会变成两段死掉呢?
师小结:看来只要把“六节虫”砍成两段它就会死掉。小朋友要把每次捉到的虫子怎么砍的记录下来,看谁砍的方法最多。
5、尝试捉“六节虫”
师:在后面的稻田里还有许多的“六节虫”,能干的蜻蜓宝宝跟着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宝宝们,回家啦!(组织幼儿坐回原来位置)
6、交流捉虫经验
师:宝宝们,你们都捉到虫子了吗?谁来告诉我,你是怎样捉到的?
提问:(1)你砍在第几节?(2)分成了几和几?(3)6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讲述教师演示,教师相应摆出“6”的分解式,重复的去掉。找出记录方法——有序排列。
教师小结: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
7、游戏《给蜻蜓宝宝送虫子》
师:我收到昆虫医院的一封信,说有许多的蜻蜓宝宝生病了,正在住院,想请你们给生病的蜻蜓宝宝准备晚餐。你们愿意吗?
(1)一只蜻蜓宝宝一天只能吃6只虫子,早上已经吃了2只,晚餐还要吃几只虫子?6可以分成2和几?
8、结束
师:宝宝们今天学到了新本领真能干,现在我们飞回去,休息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