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和书的故事
我和书的故事
靳玉洁
书,是一架望远镜,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书,是一对翅膀,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书,也是我们一时迷失方向的指南针;书,还是一把金钥匙,为我们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我爱看书,书是我的好朋友,书伴随我快乐成长。
记得四年级快期末考试了,爸爸为了让我考个好成绩,便下了一条我最不想听到的家规:考试前几天最好只复习,不看课外书。家规虽然定下了,可是我太想看了,只好利用上厕所的时间来看。有一次,我看得太入迷了,差点让爸爸发现,幸好我锁了门,不然我就完蛋了。
第一套方案不行(万一哪一次没锁门怎没办),实行第二套方案:写完作业看。每当我写完作业我都会看上四至五分钟,不能多看,多看会被爸爸发现的。时间如流水似的就剩下六天了,我发现班上的同学大多数都不看课外书,不甘心落后的我只好把我最最喜欢的课外书先放一放,努力复习,努力读书。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考了一个理想的成绩,爸爸也让我看课外书了,我非常快乐!
现在我的小书架上的书一天在增多。书传授给了我许多人生的哲理,成了我不可缺少的食粮,我相信,书不仅仅是现在陪我长大,还将永远伴随着我,使我受益终身。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爱书吧!
点评:
无论某个学者对某一本书作了什么评价,无论他们如何众口一词地对它大加称赞,倘若它激不起你的兴趣,那么这本书就与你毫不相干。作为读者,你是你所读书籍价值的仲裁人。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的评价完全相像,至多有点相像而已。想当然地认为对我来说很有价值的书恰恰对你也很有价值,这是不合情理的。但是也确实有这样的书,在读完之后,我感到更加充实了,我觉得要是没有读过它们,我就不会成为现在的我。没有什么人非要去读诗歌、小说以及其他归为“纯文学”的作品不可。读者读这些作品必然是为了获取快乐;然而谁又能说,使一位读者感到愉悦的书一定会让另一位读者喜欢呢?
读书有感
从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我与他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今天,他已经陪我度过了十几个春秋了。他,就是我最亲爱的朋友——书。
书,是知识的源泉,如果世上没有了书,那世界就毫无意义,就连我们最熟悉的语言也毫无意义。
从蹒跚学步时的第一本连环画,虽不懂其中的含义,但看着那一个可笑的人物,不免也会随之哈哈大笑。慢慢的,那小小的连环画已不能满足我对书的欲望了,我迷上了通话,每晚,都要妈妈讲一篇童话故事,听着王子与公主幸福的结局才能甜甜地入睡。再大了点,读的书就杂了,不论是散文、小说或是诗歌,都略知一二。从中,我获益匪浅。
伊萨克.巴罗曾说过:“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伏婉的安慰着。”相信每个人都与朋友发生过矛盾吧,我与我的书也发生过“矛盾”:
一天,我兴致勃勃的看着一本书,想和别人讨论讨论关于这本书呢,可当我和别人讨论时,我却发现我有好多都是错的,当然,这要归功于我的“朋友”。我觉得很没面子,把气都撒在了他身上,好几天都没理他,不过最后我还是向他道了歉,并认清了自己的错误,和他重归于好了。
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是我从井底之蛙变成了可以在大千世界中翱翔的大雁,我相信,随着知识面越来越广,我出早会变成一只雄鹰。
读书丰富了我的想象力,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记得上三年级时写的一篇作文《荷花》,我竟然毫不犹豫的写了一篇“流水账”,我很不甘心,于是下定决心要把作文写好。而写好作文的前提就是多读书,读好书。从那时起,我就深深爱上了读书,无法自拔。
古有匡衡凿壁偷光,今有鲁迅嚼辣椒驱寒,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书。我没有勇气向她们那样做,我有安逸的环境,所以我更没有理由不好好读书。古人条件不好尚能成才,并千古流传,而今天条件优越的那些人呢?不值得一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有酷爱读书的人,我们的科学文明才会越来越发达。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陪伴才更加绚烂,红花因为有了绿叶的点缀才更加耀眼,我的世界因为有了读书才更加精彩!
读书使我在深夜中不再寂寞,读书伴我成长!为快乐而读书!
点评:
我想强调的第一点是,阅读应当是令人愉悦的。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了通过考试,或是为了获取信息而阅读大量的书籍,这样的阅读是无法让我们获得快乐的。我们读这些书是为了获得指导,我们能期望的最多就是我们在读完之后不至于感到单调乏味。这样的书,我们读得无可奈何而不是轻松愉快。我下面将要提到的那一类书既不能帮助你获取学位,也不能帮助你挣钱谋生,更不能教会你驾驶船只或修好出了故障的马达,然而,它们能够帮助你活得更加充实。而这一点,除非你喜欢读它们,否则是无法做到的。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1课——《桂花雨》。
2.引读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是因为桂花虽然——笨笨拙拙的,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喜欢桂花,是因为它的香味令人陶醉,芳香——四溢。喜欢桂花,是因为那乐趣无穷的“摇花乐”和阵阵令人情牵梦绕的桂花雨。所以,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写到:——
(出示句子)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3.“摇花乐”乐在哪里呢?当阵阵桂花雨纷纷落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摇桂花,享受那落英缤纷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3小节。想想从哪颗感受到作者的快乐。用——画出体现“摇花乐”的句子。
三、精读感悟作者(心情)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的“摇花乐”?
(出示)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1)小作者怎样“缠”?谁能表演一下吗?
(2)在作者眼里“摇桂花”可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3)a从“老是”、“缠”这个词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盼望早点摇桂花)
b同学们注意了没有:这句话的结尾用的是什么标点?(!)
c对呀!作者是不是用错了?感叹号一般用来抒发比较强烈的感情,作者这里用感叹号是为了?
(说明作者自己非常急切盼望早点摇桂花)
(说明作者恨不得马上就摇桂花。)
d谁再来读一读,读出这种急切、迫不及待的心情?(2——3人)
(4)读得真好!在作者眼里“摇桂花”可是件是件大事,她迫不及待想摇桂花,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有点烦,但又很耐心地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5)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情更加——急切了,心想这桂花怎么还开——不足呀!
2.所以当母亲吩咐提前摇桂花的时候,作者说这下我——可乐了。(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作者为什么乐了?
(A终于可以摇桂花了。)
母亲为什么提前摇桂花呢?
(因为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赶紧吩咐提前“摇桂花”。)
B.提前“摇桂花”,那是因为桂花如果被风雨打下来,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就——差多了。如果赶在下雨之前把桂花摇落下来,那桂花就——朵朵新鲜、完整。哎,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这是作者期盼已久的大事,她自然高兴,当然“——乐”了。
3.同学们真会读书,刚才我们从作者摇花前的心情,(动作)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的“摇花乐”?
1.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我从作者的动作体会到了摇花的欢乐: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2.谁能表演一下作者的动作?
3.这里作者抓住了摇桂花时的动作来写,虽然只用了几个平常简单的词语,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形象却跃然纸上,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面带微笑的——小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在庭院中帮着——铺竹席,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4.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种快乐和这样的景象读出来,试一试,谁来读,齐读
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作者现在终于如愿以偿可以——摇桂花了,她喜形于色,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这几个连续动作就是作者摇花时欢快心情的流露。
(语言)还有哪些地方也反映了作者摇花的欢乐呢?
(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出示课件)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现在你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喊”?又为什么说:“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A师或者生:“喊”:平常我们高兴的时候才会大——喊大叫,现在作者看到金灿灿的桂花从绿叶中,飘飘——洒洒落下来,而且落得她——满头满身,她自然会高兴得情不自禁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一个喊字写出了作者的——快乐。
桂花纷纷落下,像()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a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
(b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不断地落下来。)
(c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地直落下来,顷刻间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地毯。)
(1)同学们说得真好,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a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
(b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
(c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使得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
(2)指导朗读。
a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们。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种感觉?我们也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还不够兴奋,再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此时此刻,满头满身是桂花的我,心里也是满满的,我的心里装满了芳香四溢的——桂花。我的心里是一种快乐的满足。这一个“满””字用得多妙啊!于是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出示课件)b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于是我就()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快乐、开心、心花怒放,欣喜若狂、笑逐颜开,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
C对呀!现在我们大家再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2)这是一场期盼已久的桂花雨,作者怎么能不兴奋快乐呢。而这诗情画意般的桂花雨,这心满意足的快乐,怎能不在作者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迹,即使几十年过去了,回想这童年快乐的一幕幕,依然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快乐,那样的意味深长。
沐浴着这纷纷飘扬的桂花雨,呼吸着那阵阵飘逸的桂子香,感受着这份快乐的难道只是作者一个人吗?还有谁也在关心着桂花雨,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呢?
妈妈、爸爸
2.引读[出示课件] 母亲洗净双手
对呀!摇花给全家人带来了欢乐,不是吗?你瞧!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则——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竟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你读懂了什么?“洗净”?(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拿或捏。从中你觉得母亲是怎样一个人,母亲对桂花的感情?
(1)(a摇花给母亲带来了欢乐,她洗净双手去撮桂花,说明她很喜欢桂花,不忍心把桂花弄脏了,而且把它放在漂亮的水晶盘中。享受桂花的芳香。)
(b摇花也给父亲带来了欢乐,他喜欢把桂花香味与檀香混合起来闻,此刻他高兴得诗兴大发。)
(2)“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口占一绝”?
(随口吟诵一首诗)
(3)[出示诗句]
父亲的诗你读懂了吗?
(4)摇桂花是童年里最快乐的事情,孩子们做梦都梦到它,连梦都被桂花熏得又香又甜。可想摇桂花在作者的心里留下了多么深的印象。
最后,让我们来甜甜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桂花丰收给作者一家人带来的——快乐,还能感受到那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情景。
(5)引读第4节。
可不是吗?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读下去)——拣去小枝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
摇花除了给作者和全家人带来了欢乐,还给谁也带来了欢乐?
全村人
[出示课件]: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1.指名读。你又读懂了什么?
(摇花给全村人带来了欢乐)
2.我们只知道桂花开得最茂盛时,香飘——十里,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气里。现在怎么会“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呢?[桂花可以制作食品吗?]
(因为全年人们都能品尝到桂花作的食品,如课文中说的桂花卤、桂花茶、桂花糕,除此以为还有桂花酒酿、桂花元宵)
3.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给作者带来了童年的快乐,给一家人带来天伦之乐,给全村人带来丰收之乐。桂花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我念中学时到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爱桂花的我总要给同样爱桂花的母亲捧上一大袋„„
(四)体会感情。
1.[出示课件]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a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吗?
(不是,从哪儿可以看出)
b那么为什么就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
(因为母亲爱家乡的桂花。)
师:故乡的桂花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是母亲珍爱的。现在,我们来到了作者母亲的身边,假如,我对她说:
(1)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
(2)这里的橘子真红,她会说:
(3)这里的人真好,她会说:
(4)十多年后,作者来到了国外定居,她打电话给母亲说:“国外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一定会说:
他乡的桂花再香,香不过家乡的桂花。他乡的山再秀,也秀不过家乡的——山,他乡的水再美,也——美不过家乡的水。正如歌曲《故乡情》中唱的那样。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故乡情》。播放歌曲
哎,正如杜甫诗中说的那样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香。故乡的一草一木都会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对亲人的思念。爱家乡的桂花,其实就是爱——故乡。母亲难忘,作者我也难忘。难怪母亲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2.(1)同学们知道作者琦君吗?
(她是浙江永嘉人,出生于1918年。)(她是当代女作家。)
(她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是著名词学大家夏承焘先生的学生。)
(她几个月前因肺炎逝世了,享年89 岁。)
(1949年她,到了台湾,曾在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后来定居美国。)
(琦君是一位高产作家,出版的散文集、小说集和儿童文学作品有30多种。)
(2)哎,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桂花雨》就是作者1962年写的,那年她44岁,此时的她远离家乡,不管她是在台湾写的,还是在美国写的。总之文章流露出作者对家乡桂花的热爱和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板书:爱花思乡情)
3.所以作者说——
(出示):“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
四、拓展阅读
1、作者琦君在她的许多作品中记叙了童年故乡的人和事。在另一部作品《烟愁》里有这样一段后记(教师朗读):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从段话中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热爱家乡、重视感情)
2、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几本书,都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第二篇:我和书的故事
我和书的故事
人生中最宝贵的是什么?有的人认为是金钱,有的人认为是珠宝,而我认为是书。书伴着我成长。从我很小的时候,我就与书结缘,大约一周岁时,我就已经能坐在澡盆里边玩边看一种特别的书——洗不烂、撕不破的“洗澡书”了,刚开始看的书的内容是色彩斑斓、五颜六色的图案。随着我的长大,书上逐渐增加了一些文字,让我的眼界开阔起来。从童话到寓言故事,从神话传说到历史典故,从短篇文章到小说。我认识了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造福于人类的女娲,伟大胸怀的岳飞;我学会了辨是非,识美丑;培养勤劳、勇敢、忠诚正直的品格。
书是我的老师,它无穷无尽的知识,为我解答各种疑惑和难题。比如,看见猫在追老鼠,我就在想:猫为什么会追老鼠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去找了《十万个为什么》,我才知道了猫原来是喜欢老鼠身上的牛磺酸才追它呢。当我读书看报遇到不会的生字时,都可以请教书桌上的老师——《新华字典》。读的书越多,就越让我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书是我的朋友,在我遇到困难、挫折时,它是我前进上的指航灯。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学习状态很浮躁,成绩不理想,让父母操心。妈妈送我一本好书——《心灵鸡汤》,我仔细阅读,张海迪、海伦·凯特等人物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事迹深深地鼓舞了我,激励我恢复信心,奋发向上,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书是我的朋友,长大了,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在书香里畅快地遨游。现在,我最喜欢一些文学类的书籍,比如:《儿童文学》、《感动青春》、《实用文摘》、《读者》„„书,为我铺展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带我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书,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见识了大千世界的精彩纷呈;书,为我讲述一个个幽默风趣的故事,引领我做人的道理;书,为我展现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激发了我为民族复兴、祖国富强而不懈努力的壮志。
我爱书,它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会一直爱护它、阅读它、品味它。
第三篇:我和书的故事
我和书的故事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觉得,这句话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
像泉水滋养小草,像阳光抚摸大地,书无时无刻地滋润着我。小时候,初识文字的我特别爱看一些故事小说。那时,我只注重书中的故事,那些情节常常弄得我又哭又笑,时而开怀大笑,时而眼泪花花;时而为之感叹,时而低头沉思,好像我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书中的人物。读书给我带来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许多有趣的想法,这使我总能写出一波三折、于总不同的文章。这些作文常被作为范文当着全班同学朗读,这无疑是读书给我送来的好处。
长大一点儿后,我已不满足只看那些不出名的小故事书了,那些语言优美,字字珠玑,出神入化的着作又勾住了我的魂儿。我不再只关心书中的情节,我会思考书中的人为什么有这样想法?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为什么……这样一个有一个问题让我不断琢磨。同时我也学会了字斟句酌,没遇上一个好句好段,我都会想想他们为什么好,在这儿又有什么用途。这样更深入的揣摩让我收获了更多的知识。每次写作文时,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和写作手法全都从沉睡中觉醒了,争先恐后地跳到我的作文本上来。老师在改作文时,在我的本子上又圈又点,之后还向同学们读一遍,并反复强调写得好的地方。当大家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时,我心里乐得开了花。我知道,这里边读书的功劳占最大。
当然,读书不仅能让我的作文水平提高,还能使我悟出许多道理。有一次,我和同学们闹矛盾了,而且还整整持续了三天的冷战。在冷战期间,我读到了一本关于友谊的书,里面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友谊故事使我禁不住泪花。合上书后,我心想:书中的友谊经历了多少考验啊,可我们为了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变成了这样,还成什么样子!于是,我立马向那位同学道了歉。后来,我们俩互相取长补短,让我由衷地感叹:如果不是读了那本书,我就可能失去一个益友了。
我和书的这些故事正应了高尔基的那句话。书籍,就是一个个阶梯,使人进步,通向人生的光辉。
五年级:张菁晶
第四篇:我和书的故事
我和书的故事
龙圩镇中心校五年级(5)班陈碧浩
一本好书,能使浮躁的心平静下来;一本好书能使我们的眼睛大放异彩……有了好书的为伴,我们的一生将不会有太多空白。我从小就十分爱看书,和书下了不解之缘。我把书当作是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爱不释手。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我舍不得花,都攒起来买书。每逢双休日,我就会约上我的堂姐和朋友一起去书店看书买书。我到过的书店:成长书店,枫火书店,邮局书店,小灵通书店,新华书店等。
记得有一次,我和堂姐在枫火书店里看到我们最喜欢的《一千零一夜》《365夜故事》《格林童话》我和堂姐马上各拿一本书就站在书架前津津有味如饥似渴地看起来,站累了我们就坐在地板上看,后来书店老板发现就走过来问:“你们两个都看那么久了,我的新书都变旧书了,你们到底是来看书还是买书的?”面对老板的责问,我和堂姐马上笑着说:“叔叔,我们再看两分钟就买书。”老板很无奈地走开后,我俩又低头看起书来,一直看到那个书店打烊,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了。
我就是如此热爱看书。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书好似一艘小船,带我使向知识的海洋。我爱书,是书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我更渴望“挖”到心仪的书。
(本文文字输入:陈碧浩)
第五篇:我和书的故事
我和书的故事
在我家的书橱里,有几乎一半空间摆满了我的书,它们伴随我成长,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欢乐和希望。老师曾经教过我:“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真的是这样,我和书已经成了好朋友。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书,应该说是书里精彩的故事。那时候,我总是缠着爸爸妈妈给我讲故事,爸爸妈妈熟悉的故事讲完了,就买来故事书读给我听。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象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我是百听不厌,几乎每个晚上我都听着故事入睡。那许许多多的故事使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懂得了什么是诚实和善良。
我最早看的书是一本本精美的儿童画册。爸爸妈妈给我买了好多故事画册,有《葫芦娃》、《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阿凡提》、《猫和老鼠》,还有好多好多,我都很爱看。在小朋友们中,我的小画册是最多的,他们经常那好吃好玩的东西和我换书看,我别提多得意了!有一阵子我还迷上了迷宫游戏,缠着妈妈买了一堆迷宫书,看得是天昏地暗。书真是太有意思了!
上学后我就更爱读书了。随着认字的增多,我渐渐可以自己读书了,这是一件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啊!爸爸妈妈看我喜欢读书,经常带我逛书店,每次都给我买几本书,爸爸出发也给我买书带回来,开始是带拼音的读物,后来渐渐就不需要带拼音了,碰到不认识的字,我也学会了自己查字典。时间长了,我有了好多书,有《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天零一夜》、《成语故事》、《少儿百科全书》、《唐诗三百首》等等,还有好多科普读物,妈妈还给我订了《当代小学生》和《快乐作文》。我在书海里遨游,品尝读书的快乐。从书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认识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象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聪明活泼的小红帽、乐于助人的雷锋、勇敢坚强的邱少云„„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明白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书不仅是朋友,也是老师。
现在,我已经迷上了读书,用妈妈的话说,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在家里,书房、书桌、茶几、餐桌、床头都摆着我的书,卫生间的窗台也被我的书占领了。每天早晨起来我会看一会儿书,放学回家完成作业,就是我的读书时间。我在家里上卫生间也要看书,坐在马桶上看书最舒服了。有时为了多看一会儿,我会在马桶上坐好长时间,脚都发麻了。时间长了妈妈知道了我这个习惯,过一会儿会敲门叫我,问:“是不是又在看书了?”有时干脆没收掉我的书。爸爸说古人读书“马上、枕上、厕上”,说我快赶上古人了,太有趣了。
书,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它给我知识,给我勇气,给我快乐,给我力量。书是我一生的朋友,我愿与书一路相伴。
山东日照五莲县实验小学六年级:李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