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分类复习——加点字解释(★)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分类复习——加点字解释(★)



第一篇: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分类复习——加点字解释

【负隅顽抗】负:(依靠;凭借。)隅:(角落。)(凭借险要地势,顽固抵抗。)【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载歌载舞】载:(又,且。)(又唱歌,又跳舞。)【横行霸道】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惊恐万状】惊恐:(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相当害怕。)【与世长辞】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悲愤欲绝】欲:(将要。)绝:(死亡;气息中止。)(形容悲痛、愤怒到了极点,痛苦到要死了。)【弥留之际】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疾驰而去】疾:(快,急速,猛烈。)(快速地向一个目标奔驰而去。)

【亡国之恨】亡:(覆灭。)恨:(怨恨,憎恨,还带后悔的意思。)(由于自己的国家灭亡了,而深感痛恨。)【一腔热血】腔:(特指胸膛。)热血:(比喻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热情。)(满腔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热情。)【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请罪:(自己犯了错误,主动请求处罚,希望让对方原谅。)(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代赵国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生死攸关】攸:(所。)(关系到生和死,徘徊在生和死的中间。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绘声绘色】绘:(描绘,描摹。)(本义是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潸然泪下】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井然有序】井然:(整整齐齐的样子。)(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喂养。)(原意指小鸟饥饿时叫着,等待母鸟来喂食。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要强好胜】要:(希望,想。)强:(优胜。)好:(喜爱。)(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惴惴不安】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节衣缩食】节、缩:(节省。)(省吃省穿。形容节约。)【孜孜不倦】孜孜:(勤勉,坚持不懈的样子。)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脱颖而出】颖:(尖子。)(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形容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寥寥无几】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成年累月】成:(整。)累:(积聚。)(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形容时间长久。)

【神秘莫测】莫:(不,不能。)(非常神秘,不可推测。常用来形容一些不可理解的事物或现象。)

【众星捧月】(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非常崇拜。)【不无悲悯】不无:(表示有些、少许。)(难免有些怜惜。)【荒无人烟】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能力。)

【暴跳如雷】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像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心急如焚】(心里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波涛汹涌】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奇伟磅礴】(气势雄伟、盛大。)

【元气淋漓】(形容生命力旺盛,精神畅快。)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艰苦卓绝】卓绝:(超出一般。)(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望而生畏】望:(看见。)畏:(畏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广袤无垠】广:(东西长度。)袤:(南北广度。)垠:(边际;边界。)(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不可思议】思:(思考。)议:(议论。)(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名贯古今】名:(名声;名誉。)贯:(贯穿,进入。)古今:(古代和现代。)(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很有名。)【一碧千里】一:(全。)碧:(青绿色。)千里:(辽阔无边。)(一片碧绿的颜色,十分宽广。)【翠色欲流】翠色:(翠绿的颜色。)欲:(好像或将要。)流:(流动或流淌。)(翠绿的颜色就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群马疾驰】疾:(极速,猛烈。)(许多匹马极速奔驰。)【襟飘带舞】襟:(上衣。)飘:(飞起。)带:(衣带,丝带。)舞:(飞舞。)(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悄无声息】悄:(安静。)息:(气息,代指声音。)(没有一点声音、动静。)【销声匿迹】销:(消失。)匿:(隐藏。)迹:(踪迹。)(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颠沛流离】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生活困苦,流落他乡。)【争先恐后】争:(争着。)先:(前面。)恐:(唯恐。)后:(后面。)(比喻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屈指一算】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魂牵梦绕】绕:(纠缠。)(形容万分思念。)

【广阔无垠】广:(东西长度。)垠:(边。)无垠:(无边。)(形容极其宽广。)

【悬崖峭壁】悬崖:(又高又陡的山崖。)峭壁:(陡直的山崖。)(形容非常险峻的山势。)【狂风怒号】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攀山越岭】攀:(抓住东西向上爬。)越:(翻过。)(翻越不少山头。形容走山路的艰苦。)【赞叹不已】赞叹:(夸赞。)已:(停止,完。)(不停地称赞。)

【名门望族】名门:(有名望的门第。)望族:(有声望的家族。)(高贵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开怀不已】已:(停止。)(非常开心,开心得不能停止。)【能者为师】者:(你不会……而他会的人。)师:(老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相辅相成】辅:(辅助,帮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日新月异】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瞬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不懈探求】懈:(松懈。)

【九霄云外】九霄:(高空。)(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息息相通】息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回肠荡气】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带点字解释)

把四字词语填写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词和加点的字

银装(素)裹:白色天工巧(夺):胜过清奇(俊)秀:相貌清秀好看波(澜)壮阔:大波浪浓(妆)淡抹:化妆云雾飘(渺):渺茫

(慷慨)激昂:充满正气,情绪激昂负(隅)顽抗:负:依仗 隅:角落

(载)歌载舞:又,且横行(霸)道:蛮横(惊)恐万(状):惊慌。样子

风帆(蔽)空:遮盖,挡住喜出(望)外:盼望,希望与世长(辞):告别(溢)满眼眶:充满而流出来悲愤欲(绝):气息中止,死亡。

(聚)精(会)神:聚集。聚会(毫)不惧怕:一点儿(宽)容大度:宽大

(寸)步不让:形容极短或极小针(锋)相对:(刀、剑等)锐利或尖端的部分

深(明)大义:懂得、了解(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阴森可(怖):害怕(巍)然屹立:形容高大(荒)无人烟:荒凉

天(经)地义:常到、原则。义:正理(潸然)泪下:形容流泪。

目力所(及):达到广袤无(垠):界限,边际望而生(畏):畏惧

(漫)天飞扬:到处都是,遍年(复)一年:再、又名(贯)古今:穿,贯通

艰苦卓(绝):极、最青石(嶙峋):形容山石突兀,重叠翠色(欲)流:将要

(婀娜)多姿:(姿态)柔软而美好(襟)飘带舞: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

(一)碧千里:表示整个,全群马(疾)驰:急速漂泊不(定):稳定

(悄)无声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销)声(匿)迹:消失。隐藏。

(独)一无二:唯独。珍(稀)动物:事物出现的少(颠沛)流离:困顿,受挫折

(屈)指一算:弯曲。使弯曲魂牵梦(绕):缠悬崖(峭)壁:山势又高又陡

狂风怒(号):拖长声音大声叫唤赞叹不(已):停止名门(望)族:名望

出身(卑)微:(地位)低下开怀不(已):停止(毫)不犹豫:一点儿

不可思(议):议论,评说嗷嗷待(哺):喂(龇)牙咧嘴:露

(寥寥)无几:形容数量少(众)星捧月:许多争强(好)胜:喜欢

神秘(莫)测:不(惴惴)不安:忧愁,恐惧节衣(缩)食:减

(孜孜)不倦:勤勉,不懈怠遮天(蔽)日:遮盖,挡住

脱(颖)而出:尖子大名(鼎鼎):盛大的样子爱不(释)手:放下

有求(必)应:必定熟能(生)巧:产生(暴)跳如雷:突然而猛烈

心急如(焚):烧(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绘)声(绘)色:画,描绘

心(灵)手巧:灵活,灵巧不(懈)探求:松懈相(辅)相成:辅助

五彩(缤纷):繁多而凌乱日新月(异):有分别,不相同(瞬息)万变:短时间

良师(益)友;有益的九(霄)云外:云,天空生死(攸)关:所

第三篇:3解释加点字

3解释加点字

靡室靡家(无)不遑启居(空闲)载饥载渴(又)靡使归聘....(问候)岁亦阳止(农历十月)忧心疚(很,非常). 戎车既驾(已经)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 雨雪霏霏(下雪)我行不来(慰劳,劝勉). 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维棠之华(同“花”)..彼路斯何(同“辂”,大车)岁亦莫止(同“暮”,年底). 小人所腓(隐蔽、掩护)象弭()鱼服

5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满心伤感满腔悲,没有谁了解我的悲伤。②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③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④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 忧心如焚,又饥又渴。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兵车已经起行,驾车的四匹骏马高大壮硕。

维常之华(huā)岁亦莫止

莫——暮 mù

彼尔维何

玁狁孔棘

棘——急jí

采薇采薇,薇亦作(生,指初生、刚发芽)止(语气词)。曰归曰归,岁亦莫(“暮”的古字)止。靡(无;没有)室靡家,猃狁(猃狁:北狄,匈奴)之故。不遑(闲暇)启居(启:跪、危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故有危坐、安坐的分别。无论危坐和安坐都是两膝着席,危坐(跪)时腰部伸直,臀部同足离开;安坐时则将臀部贴在足跟上),猃狁之故(以上两句是说远离家室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采薇采薇,薇亦柔(柔嫩,指苗的柔嫩,意思是说野豌豆长大了一些)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非常强烈),载(副词,又)饥载渴。我戍(防守)未定(稳定。这句是说驻防未有定处。),靡使(使者)归聘(问候。这句是说没有回家的使者代我向家人问安)。

采薇采薇,薇亦刚(坚硬。指薇将老而坚硬)止。曰归曰归,岁亦阳(十月为“阳”,现代对农历十月还称为“小阳春”)止。王事靡盬(gu,停止,此为“止息”意),不遑启处(意同“启居”)。忧心孔(很;非常)疚(痛苦),我行不来(归来。一说“慰勉;慰问”。不来:是说无人慰问)!

彼尔(花繁盛有样子)维(语气词,加强语气)何,维常(常棣,一种植物名)之华(以上两句是以开得很繁盛的常棣起兴,引出下文对壮盛军容的描写)。彼路(“辂”的假借字,大车)斯何(意同“维何”),君子(指将帅)之车。戎车(兵车)既驾,四牡(雄马。)业业(壮大的样子)。岂敢定居(犹言“安居”),一月三捷(接。谓接战、交战。一说,抄行小路为“捷”。三捷:言多次行军,就是不敢定居的意思。)。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kuí,雄强,威武)。君子所依(“依”犹“乘,乘坐”),小人所腓(féi:小人指兵士。腓:隐蔽。此句说步卒借戎车遮蔽矢石)。四牡翼翼(安闲的样子。谓马训练有素),象弭(mi,弓的一种。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服:是“菔”的假借字。菔是盛箭的袋子。鱼菔,就是用鱼皮制成的箭袋)。岂(怎么;怎能)不日(每日)戒(戒备),猃狁孔棘(棘:急。孔棘,很紧急。此句说猃狁很猖狂凶狠,敌情很紧急)!

昔(指出征之时)我往(到„„去,指到前线去)矣,杨柳依依(杨柳柔弱随风不定之样子)。今我来(归来)思(语气词),雨雪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行道迟迟(迟缓的样子),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教案(二)】

3.有些词句理解起来也可能有困难。

《诗经》因距今时代久远(近三千年),加之某些词句的理解历来有分歧,今天阅读理解起来在语言方面困难较大。我们在学习中首先要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预习课文,把握大意;然后再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反复熟读课文直至背诵,透彻理解。学习的重点不必放在字词句的逐一解释上(但某些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和至今仍在沿用的词语、成语一定要掌握);重点应是学习掌握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所刻划的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章法结构和停顿节奏等的艺术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学习方法】颂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二、了解《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②孔子删诗说。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liuxue86.com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三、理解思想内容

1.学生诵读、翻译。

鼓励学生进行诵读竞赛,并由学生去比较和评点,促进提高。

学生翻译,尽量由学生补充、订正,教师适时加以启发、指点。鼓励学生课前翻译全诗。

译文: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已长大。说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柔嫩刚发芽。说回家啊难回家,心总忧愁总牵挂。忧心如焚烤艳阳,又饿又渴实难当。战事难将帐安定,无人归家问音讯。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茎叶老又硬。说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往家送。

路边何花争娇艳?白棣花开一片片。路边何车真威武?将军出征将路堵。战车前方套上马,四匹马儿真高大。如此怎敢图安乐?一月捷报一箩箩。

趋车策马征四方,马儿强健势浩荡。将军树威车旁立,兵士也靠车隐蔽。四马雄威多整齐,雕弓箭袋不曾离。哪敢一日不戒备?匈奴战事催人急。

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

2.整体把握。

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答:“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4、探讨乡思情结的内涵

让学生找出诗歌中乡愁出现的场景,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最后再联系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揣摩乡思情结的内涵。(先分组讨论:前后座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再全班交流:由每一个讨论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再由学生自已汇总补充修正。)

乡愁出现的场景:《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

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乡思情结的内涵: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义。故乡常常被赋予的意义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在比喻意义上,往往指向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5、确艺术特点,熟读成诵。

再读《采薇》,围绕问题讨论:

(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允许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读去看。答错了不批评。然后再分小组讨论发言,进行交流汇总。)

① 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

分三个层次:1-3章为一层,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4-5章为二层,直接写战争。

6章为三层,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② 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

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③从4-5章来看,你又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

七、附《诗经•采薇》原文注释及译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生,指初生、刚发芽)止(语气词)。曰归曰归,岁亦莫(“暮”的古字)止。靡(无;没有)室靡家,猃狁(猃狁:北狄,匈奴)之故。不遑(闲暇)启居(启:跪、危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故有危坐、安坐的分别。无论危坐和安坐都是两膝着席,危坐(跪)时腰部伸直,臀部同足离开;安坐时则将臀部贴在足跟上),猃狁之故(以上两句是说远离家室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采薇采薇,薇亦柔(柔嫩,指苗的柔嫩,意思是说野豌豆长大了一些)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非常强烈),载(副词,又)饥载渴。我戍(防守)未定(稳定。这句是说驻防未有定处。),靡使(使者)归聘(问候。这句是说没有回家的使者代我向家人问安)。

采薇采薇,薇亦刚(坚硬。指薇将老而坚硬)止。曰归曰归,岁亦阳(十月为“阳”,现代对农历十月还称为“小阳春”)止。王事靡盬(gu,停止,此为“止息”意),不遑启处(意同“启居”)。忧心孔(很;非常)疚(痛苦),我行不来(归来。一说“慰勉;慰问”。不来:是说无人慰问)!

彼尔(花繁盛有样子)维(语气词,加强语气)何,维常(常棣,一种植物名)之华(以上两句是以开得很繁盛的常棣起兴,引出下文对壮盛军容的描写)。彼路(“辂”的假借字,大车)斯何(意同“维何”),君子(指将帅)之车。戎车(兵车)既驾,四牡(雄马。)业业(壮大的样子)。岂敢定居(犹言“安居”),一月三捷(接。谓接战、交战。一说,抄行小路为“捷”。三捷:言多次行军,就是不敢定居的意思。)。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kuí,雄强,威武)。君子所依(“依”犹“乘,乘坐”),小人所腓(féi:小人指兵士。腓:隐蔽。此句说步卒借戎车遮蔽矢石)。四牡翼翼(安闲的样子。谓马训练有素),象弭(mi,弓的一种。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服:是“菔”的假借字。菔是盛箭的袋子。鱼菔,就是用鱼皮制成的箭袋)。岂(怎么;怎能)不日(每日)戒(戒备),猃狁孔棘(棘:急。孔棘,很紧急。此句说猃狁很猖狂凶狠,敌情很紧急)!

昔(指出征之时)我往(到„„去,指到前线去)矣,杨柳依依(杨柳柔弱随风不定之样子)。今我来(归来)思(语气词),雨雪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行道迟迟(迟缓的样子),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教案(二)】

【学习目标】

《诗经》因距今时代久远(近三千年),加之某些词句的理解历来有分歧,今天阅读理解起来在语言方面困难较大。我们在学习中首先要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预习课文,把握大意;然后再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反复熟读课文直至背诵,透彻理解。学习的重点不必放在字词句的逐一解释上(但某些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和至今仍在沿用的词语、成语一定要掌握);重点应是学习掌握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所刻划的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章法结构和停顿节奏等的艺术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学习方法】颂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二、了解《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②孔子删诗说。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liuxue86.com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三、理解思想内容

1.学生诵读、翻译。

鼓励学生进行诵读竞赛,并由学生去比较和评点,促进提高。

学生翻译,尽量由学生补充、订正,教师适时加以启发、指点。鼓励学生课前翻译全诗。

译文: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已长大。说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柔嫩刚发芽。说回家啊难回家,心总忧愁总牵挂。忧心如焚烤艳阳,又饿又渴实难当。战事难将帐安定,无人归家问音讯。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茎叶老又硬。说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往家送。

路边何花争娇艳?白棣花开一片片。路边何车真威武?将军出征将路堵。战车前方套上马,四匹马儿真高大。如此怎敢图安乐?一月捷报一箩箩。

趋车策马征四方,马儿强健势浩荡。将军树威车旁立,兵士也靠车隐蔽。四马雄威多整齐,雕弓箭袋不曾离。哪敢一日不戒备?匈奴战事催人急。

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

2.整体把握。

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答:“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4、探讨乡思情结的内涵

让学生找出诗歌中乡愁出现的场景,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最后再联系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揣摩乡思情结的内涵。(先分组讨论:前后座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再全班交流:由每一个讨论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再由学生自已汇总补充修正。)

乡愁出现的场景:《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

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乡思情结的内涵: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义。故乡常常被赋予的意义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在比喻意义上,往往指向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5、确艺术特点,熟读成诵。

再读《采薇》,围绕问题讨论:

(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允许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读去看。答错了不批评。然后再分小组讨论发言,进行交流汇总。)

① 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

分三个层次:1-3章为一层,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4-5章为二层,直接写战争。

6章为三层,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② 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

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③从4-5章来看,你又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第四篇:五上语文加点字解释

第一、二单元加点字

娓娓动听: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身临其境:亲自;到;地方 引人入胜:美好的境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植;培养 专心致志 : 集中

坚韧不拔:柔软而结实;夺取、攻克 花草丛生:聚集

鸟栖虫居:居住停留;住 凶相毕露:完全

绘声绘色:描绘 名副其实:符合 满载而归:装

第三、四单元加点字

滥竽充数:不好、不合格;冒充 ;数目川流不息:河流:停止

惊叹不已:停止

犹豫不决:决定 嫦娥奔月:投向

迫不及待:急促:赶上 皓月当空;明亮

惊慌失措:安排、处置 守株待兔:树桩

买椟还珠:匣子 东施效颦:模仿

卧薪尝胆:柴草 自相矛盾:古代的兵器

画龙点睛:眼珠子 白费劲:没有效果、徒然

一匹宽幅白练:白色

奔腾不息:停止

波翻浪涌:反转(同翻箱倒柜)

姹紫嫣红:美丽

轩然大波:高

首屈一指:弯曲

金碧辉煌:青绿色

第五、六单元加点字

闻名于世:听见/有名

情有独钟:(情感等)集中

饱经风霜:充分

凝神谛听:注意力集中;仔细(看或听)漫天遨游:游玩

断崖绝壁:走不通的

惟妙惟肖:相似、像

精妙绝伦:独一无二的;同类、同等 神态各异:不相同

举世闻名:全;听见/有名 不足为奇:值得;惊异

雷电交加:同时、一起

怒发冲冠:帽子

欣喜若狂:高兴;好像 无稽之谈:查考;所说的话

安然无恙:安全;病

博览群书:多、丰富

鸿篇巨制:大;写作,也之作品 家徒四壁:只、仅仅

下落不明:知道、清楚 化为乌有:何、哪里

乌云密布:黑

一袭破衫:量词,成套的衣服

冷嘲热讽:尖刻的;辛辣的 奋笔疾书:挥动;快速

名垂青史:流传 毫不气馁:丧失勇气

微不足道:值得;说 锲而不舍:雕刻 ;舍弃、放弃

坚持不懈:松懈 持之以恒:永恒,指恒心

半途而废:不再继续 混为一谈:掺杂;同样;说话或讨论

訇然作响:形容声音很大 威风凛凛;严肃,可敬佩的样子

啧啧赞叹:形容咂嘴或说话声 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疲倦

挥毫作画:毛笔 大雨倾盆;倒

滴水穿石:通过 翻山越岭:爬过、越过;跨过

家境贫寒:穷困 山回谷应:应答

自谋生计:谋求、图谋 日雕月琢:雕刻

第七单元加点字

措手不及:安排、处置;赶上

烟雾迷蒙:使看不清 繁花似锦:有彩色花纹的纺织品

飞檐凌空:升高、在空中

誉满天下:名誉

按捺不住:向下压,多比喻控制(情绪)脍炙人口:切得很细的鱼或肉 /烤熟的肉哀鸿遍野:悲伤、悲痛;鸿雁 铤而走险:快步奔跑

依草附木:依靠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舍弃

躬身施礼:弯下身子;给予 气势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

青翠欲滴:快要、将要 意欲捕鸣蝉:想要

天涯若比邻:紧靠、挨着

黄山绝胜处:独一无二的断崖绝壁:走不通的 四绝:独一无二的 络绎不绝/永世不绝:断绝 绝大多数:最、极

精妙绝伦:独一无二的 接济:救济

凝望:注意力集中

凝神谛听:注意力集中

嫦娥奔月;投奔

他快奔六十岁:年龄接近

列车奔驰:奔走、疾跑 身临其境:来到

临别赠言:将要、快要

临危不惧:靠近、对着

名副其实:符合 副业:辅助的、居第二位

药物都有副作用:附带的 一副对联:用于成套的东西

疾步:急速

嫉恶如仇:厌恶

积劳成疾:病

临渴掘井:将要、快要 临街有树:靠近、对着 临摹画稿:照着字画模仿 名不副实:符合

副班长:辅助的、居第二位 一副笑脸:用于面部表情 奋笔疾书:迅速 疾苦:痛苦

第五篇:苏教版语文五下加点字解释

五年级语文(下)带点字解释

姓名:

学号:

1、满面春风:笑容 ..

2、兴致勃勃:旺盛的样子 ..

29、一览无余:看;剩余。..30、左顾右盼:回头看,左右看。..

3、抑扬顿挫:降低;升高;停顿;转折。

31、高瞻远瞩:高处看,仔细第看。......

4、婵娟..:明月,美好的样子。

5、成千盈.百:满

6、座无隙.地:空位

7、浑身解数..:解决困难的招数

8、儿童不解.春何在:了解,明白

9、寒风凛冽..:非常寒冷。

10、停云小憩.:休息。

11、游园不值.:遇到。

12、屐.齿:木鞋。

13、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14、篱落..:篱笆。

15、疏疏..:稀稀疏疏。

16、径.:小路。

17、深.:深远。

18、花落..:新绿。

19、未.:没有。20、阴.:树叶茂盛浓密。

21、急走..:奔跑 走:跑。

22、亮如白昼..:白天。

23、肃然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24、直指苍穹..:天空。

25、清晰可辨.:分别,分析,明察。

26、朝夕.相处:傍晚,日落的时候。

27、濒临..灭绝:接近,将要。

28、面面相觑.:看。

32、东张.西望.:看

33、睹.

物思人:看见

34、走马观...花:骑着马跑;观赏。

35、温文尔雅....

: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

36、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37、威风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

38、风度翩翩..:文雅的样子。

39、处.之泰然..

:处:处理,对待; 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

40、仪态万方..:多方面。

41、满面..红光:整个面部。

42、落落..大方:坦率,开朗的样子。

43、习.

以为常:习惯。

44、摇曳..

:轻轻地摆荡,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

45、一泓.清泉:量词,一片,一道。

46、饱经风霜....

:饱:充足的;经:经历;风霜:指艰苦的生活。

47、升腾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

48、扶老携.幼:拉着,带领

49、惊叹不已.:停止 50、严阵以待.

:等待

51、化险为夷.:平坦、平安。

52、久经沙场..:战场。

53、令.出如山:命令。

54、振.

臂一呼:挥动。1

55、络绎于途:来往不断,前后相续。82、拾人牙慧:别人说过的话。....

56、惊涛骇浪:使惊吓 .

57、水土不服:适应 .

58、讲和通好:讲和:和好;通好:互相交....流。

59、互通有无:往来 .

83、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84、逶迤:形容道路、山脉弯弯曲曲,延..

续不绝的样子。

85、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

险峻。

60、心悦诚服:悦:愉快;诚:硬实。86、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61、奇珍异宝:奇:稀奇;异:特别。..62、举世无双:全 .63、所向披靡:顺风倒下 ..64、神态自若:自然,不变常态 ..65、跃跃欲试:急于要行动的样子。..66、若有所思:好像。.

87、饥寒交迫:一起,同时。.88、轻轻絮语:连续不断地低声谈话 ..89、日夜兼程:两倍,加倍。.90、铮铮铁汉:坚贞﹑刚强 ..91、全然不顾:照顾,顾及 .92、摇摇欲坠:将要 .67、惟妙惟肖:妙:好。肖:相似,类似。93、敌重兵:兵多,力量雄厚 ...68、绝无仅有:绝对,只有一个,再没有94、重飞渡:再,重复。..别的。

69、摩天大厦:接近,靠近。.70、北麓:山脚。.

95、翻墨:打翻的黑墨水 ..96、跳珠:跳动的珍珠。..97、晓出:太阳刚刚升起。..71、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98、毕竟:到底。....72、莫名其妙:说出。.73、静谧美好:寂静,平静,安静。..74、天资聪颖:才能出众、聪明。.75、豁然开朗:开阔,敞亮。..

99、四时:四季。..

100、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101、别样红:格外红,特别红。...102、绘声绘色:描绘。.76、高深莫测:莫:不能;测:推测,料103、不假思索:假借,依靠。...想

77、出言不逊:谦让,有礼貌 .78、彬彬有礼:文雅,温和。..

104、排空而至:推开;来到。..105、情不自禁:抑制,控制 .106、一元复始:年 .79、侃侃而谈: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107、芳草如茵:垫子 ...的样子。

80、无稽之谈:根据。.81、老生常谈:经常。.

108、风雪交加:同时袭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