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家聚集区工作汇报
中国艺术家聚集区项目开发建设
工作汇报
一、项目概况:
中国艺术家聚集区项目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发起、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策划执行、卓达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艺术家”聚集区项目选址于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原沙河砖瓦厂及周边区域,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23亿元。项目共分两期开发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占地61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投资额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6亿元。
该项目选址于京津结合部,交通便利,通过整合艺术家资源,完善艺术家聚集区的公共功能,包括中华文化会馆、艺术家工作室、私人收藏家博物馆、文化风情街、艺术公园和综合配套服务区等六大功能模块,搭建融艺术创作、交流、交易、展示、收藏、特色体验商旅、专业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发展服务平台,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力争将其建设成为“立足京津、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的京津地区国际性的以艺术家、收藏家聚集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二、工程进展
一期约18万平米艺术家工作室、访问学者公寓已全部动工,至年底可实现全部封顶。各区域工程进展情况:
1、C、D已全部竣工。
2、F岛1#-4#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3、F岛5#-8#楼主体竣工,二次结构施工。
4、F岛9#-19#楼土建工程,全部结构封顶。‘
5、K岛土建工程14栋主体封顶,月底全部主体封顶。
6、N岛15封顶,月底全部封顶。
7、M岛土建工程,主体全部封顶。
三、招商情况
签约入驻机构32家,包括中国国家画院(武清)国际交流中心、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之家、天津海河文化发展基金会、孙其峰艺术馆、刘炳森艺术馆等。
签约艺术家达150余位,包括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和张江舟等4位副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霍春阳等。
天津卓达艺都投资有限公司
2011年7月8日
第二篇:产业聚集区工作重点及亮点工作汇报
产业聚集区工作重点及亮点工作汇报
产业区始终以重点上项目、努力建环境、跟踪搞服务、快速搞发展为工作目标,在提升服务形象、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办事做法、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完善和提高,始终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推进为重点,时刻以优化的服务意识逐步地去改进,现将产业区**年
以来重点及亮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臻完善
产业区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环境建设作为招商引资上项目、发展优势产业的主要基础,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年上半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产业区重点实施六项工程,①续建道路2.3公里;②绿化亮化工程:沿修建道路栽植银杏、法桐等高品质树种5000株,建设绿化景观带26000平方米,铺设绿化喷灌管道6300米,亮化道路3.5公里;③干渠改造工程:上半年完成九干、十干渠改造1000多延米,动土方12000立方米。④弱电工程:沿修建道路,已完成电信管道安装。⑤污水泵站工程:已完成1号泵站设计,并开工建设。⑥供电工程:上半年完成了1号开闭站4对分接箱建设。上半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亿元。目前产业区初步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四通八达的环状交通道路网、健全完善的服务功能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全部实现通路、通电、通讯、通暖、通水、通燃气、通宽带网和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配套标准,满足入区项目建设生产需要。
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截止目前,产业区签订协议项目22项,其中外资项目2项,协议引进资金67.3亿元。其中,试生产项目1个,在建项目6个,准备开工项目15个。
1、试生产项目
(1)、建筑绝热板材及聚氨酯组合料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30亩。由北京高瑞建筑板材有限公司和北京丽宝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上半年已试投产。
2、在建项目
(1)、威航物流标准化厂(库)房区项目,该项目由**市和景创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98亿元,占地158亩,目前已完成2栋标准化厂房7800㎡,二期四栋厂房在建。完成投资9310万元。
(2)、热力站项目,该项目由**市华荣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4亿元,占地65.952亩,目前已建60吨锅炉一座,可满足目前产业区供热需要。
(3)、中石油管道压缩机组维检修中心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5.26亿,占地105亩,年修55台30MW(兆瓦)级燃气发生器。该项目已于**年6月22日正式动工,目前,已完成投资12.2亿元,厂房及办公楼主体已完工,进行部分设备安装调试。预计11月份投入试营运。
(4)、**市冠誉铝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年产9000吨药用铝箔包装材料项目,主要是进行药品包装,是现代药品包装材料产业升级的需要,主要原材料为铝箔、PET树脂薄膜、CPE树脂粒料、铜版纸等。项目占地90亩,总投资2.4亿元,截止到目前已经完成投资2.1亿元,目前厂房、办公楼主体建设完成,进行部分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验收后投入试营运。
(5)、**天然气利用项目,该项目由新奥集团投资兴建,占地56亩,总投资1.12亿元。项目于**年4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4600万元。
(6)、年产1500吨聚乙烯防腐胶粘带及800吨辐射交联热收缩制品项目,项目由**市中油嘉昱防腐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占地28.7亩,总建筑面积13290平方米。该项目于**年11月1日开工建设。
3、准备开工项目
(1)、中国邮政速递物流(**)陆路邮件处理中心项目(列入**年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由中国速递物流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06亿元,占地200亩。该项目工商注册、立项、土地预审、环评、土地招拍挂、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土地证手续已办理完成,正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手续。
(2)、**市建邦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修复中心项目,该项目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4亿元,占地359亩,其中一期占地120亩,投资2.9亿元,目前正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
(3)、**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油气回收设备生产、研发基地项目,项目占地102亩,投资3亿元,目前项目土地招拍挂手续正在办理中。
(4)、华冷食品(果汁饮料)项目,占地20亩,投资6000万元,目前项目立项、环评、土地招拍挂、土地证等手续已经办理完成,现正在办理项目建
第三篇:产业聚集区
平顶山产业集聚区
我市10个省定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27.1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31.6平方公里,发展区面积46.5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49.0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500余家,实现营业收入600亿元,从业人员
8.5万人,实现税收24亿元。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我市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关联度为原则,以单位土地面积投入产出比最大化为标准,以创建品牌园区为目标,着力在科学规划、产业定位、精心设计三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建立了市委常委对口联系、县市区主要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组织协调的推进机制,制定了管理办法,开展检查评比活动,整体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机构设置、投融资平台、基础设施、标准化厂房等工作。对入驻集聚区项目实行一站式审批,在办理集聚区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环评、用地等手续时,采取超常规办法,挂牌督办、定期通报,全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目前,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上报省发改委的有8家,其中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高新区、舞钢市、郏县、宝丰县、叶县等6个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已通过省级评审。产业集聚区规划环评上报省环保厅的有7家。10个产业集聚区全部成立了投融资公司,总注册资本6.3亿元,正在积极开展融资业务。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基本建立,实现了编制、人员及经费三到位。1-9月份,10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4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4亿元,基础设施投资6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亿元。中平能化易成碳化硅公司光伏硅刃料、1
郏县锋达公司高档铝箔等43个项目开工建设,舞钢公司新宽厚板生产线调整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平高工程等48个项目正在建设。河南天科公司、沪江陶瓷公司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已入驻产业集聚区。预计到今年底,我市10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总额5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9亿元,工业项目投资46亿元。
一、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7.3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为9.47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入驻企业168家,从业人员13286人,营业收入106.3亿元。建成道路33公里,自来水管道8.5公里。
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成立于1992年8月,2008年,列入河南省重点发展的产业集聚区之一,总规划面积27.38平方公里。先后被认定为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试点)、河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现已形成了“两主一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两主”即以机电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一配套”即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发展产业。经历了19年开发建设,按照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确定的思路,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正在加快建设国内重要的机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新型材料产业基地、中原电气城。
二、平顶山平新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5.6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为0.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高新技术、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入驻企业21家,从业人员4200人,营业收入9.4亿元。建成道路17公里,自来水管道17.4公里。
三、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1.4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为1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煤盐化工产业。入驻企业26家,从业人员3100人,营业收入3.1亿元。建成道路20公里,自来水管道25公里。
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位于距平顶市规划区边缘东南5公里的叶县境内,省批准面积11.46平方公里,远景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发展区面积5.46平方公里,项目总计划投资656亿元人民币,建设工期为8年,主要涵盖煤、盐、精细化工三大化工主导产业,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煤盐化工产业基地。
四、平顶山市石龙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为3.18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精细化工、建材等。入驻企业26家,从业人员8700人,营业收入79.5亿元。建成道路22公里,自来水管道20公里。
五、舞钢市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0.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为2.2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钢铁、机械制造和纺织服装。入驻企业66家,从业人员19698人,营业收入255亿元。建成道路16公里,自来水管道38公里。
六、汝州市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7.9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为8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和机械制造。入驻企业43家,从业人员10315人,营业收入37.9亿元。建成自来水管道10公里,道路21公里。
汝州市产业集聚区位于汝州市区南部北汝河南岸。规划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面积8平方公里,发展区面积5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5平方公里。1992年被原省乡镇企业局命名为“乡镇企业示范区”,2005年,被原省中小企业局批准为“河南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200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175家产业集聚区之一。
汝州市产业集聚区以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冶金建材、新型环保建材、精细化工、高铁无渣轨枕、光伏产业等为主导产业,努力构建煤-电、煤-焦-化工、煤-电-合金钢铸件、煤-电-建材、煤-电-氢氧化铝五大循环产业链,被确定为省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集聚区。
七、郏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为2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机械制造和医药物流。入驻企业10家,从业人员3260人,营业收入13.2亿元。建成自来水管道4公里,道路12公里。
郏县产业集聚区是省政府确定的首批181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县城东部,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示范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发展又好又快产业集聚区”、“河南省五十个新型工业化培育对象”、“新浪金麒麟最具投资价值产业集聚区”。
郏县产业集聚区以机械装备制造和医用制品为主导产业,医药物流为辅助产业。
八、叶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9.7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为
1.5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制盐、优势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入驻企业65家,从业人员9062人,营业收入54.4亿元。建成道路25公里,自来水管道57公里。叶县产业集聚区是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县城东部和北部、东环路两侧、洛宁高速公路以南,规划面积9.79平方公里。依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内涵要求,集聚区的产业定位是:以制盐和盐业物流为主,带动生产、消耗园区内的中平能化集团氯碱、PVC树脂等产品的下游延伸产品,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制盐和盐业物流基地、知名的新型材料加工基地。
九、宝丰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为
1.8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轻纺、现代制造、现代物流业。入驻企业46家,从业人员8658人,营业收入43.7亿元。建成道路39公里,自来水管道18公里。
宝丰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宝丰县城东南部,规划面积
7.2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2平方公里
宝丰县产业集聚区分东、南两部分,东部区域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南部区域规划面积4.75平方公里。宝丰县产业集聚区分国家应急救援产业园、平西现代物流园、总部经济研发园、高科技产业园、文化教育园等五大园区。2009年底,宝丰县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2.45平
方公里,共入驻企业46家,其中工业企业29家,从业人员1万人,完成营业收入58.6亿元,其中工业企业营业收入55.3亿元,税收收入3.39亿元
十、鲁山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8.63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为1.9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冶金建材、轻工、仓储物流。入驻企业38家,从业人员4200人,营业收入12.8亿元。建成道路15公里,自来水管道3公里。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省级产业集聚区,确定了“打造绿色、生态、优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思路,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个区,北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新型建材、炭素制品、机械制造等产业。南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医药、轻纺、电子科技、光伏发电等高新技术产业。区内规划有耐材产业园、机械制造产业园、医疗器械孵化园、纺织服装园、电子工业园、仓储物流园6大特色产业园。
第四篇:人员不聚集工作汇报材料
人员不聚集专班工作
简要汇报材料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做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县委“不聚集专班工作要点”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现将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林草局负责的路段是老善美商城至天城商厦(路以西),共有店数82个,人数154人,其中商店54个,112人,餐店2个,12人,药店1个,3人,值班处2个,6人,摆摊23个,23人,监管人员共27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1.人员到位。成立了党组副书记、局长任组长以及科室长任副组长的局机关人员不聚集专班工作领导小组。按照50个人配一名监管员的要求,配备27名监管员,同时制定了“一单位一方案”、“一点一方案”和“社会面管段责任制”,形成了层层压实责任,全员参与的格局。
2.宣传教育培训到位。一是结合“一三五”工作机制,对辖区的27名监管人员开展了集中培训5次,现场培训3次,逐步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防范意识;二是利用微信、横幅、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对辖区的82个点位进行防控知识宣传,提升员工对消费者的疫情防控知识。
3.督促监察到位。一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单位主要领导三天一次进行监督监察,对工作不落实的监管人员和点位提出整改措施并立查立改。二是管段值守的监管人员对82个点位不停的进行对佩戴口罩、健康码运行情况、测体温、核酸检测情况进行监督监察,对存在的问题立查立改。
4.奖惩到位。结合管段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奖惩办法,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及时提出批评教育,工作开展好的进行奖励。截至目前,整顿停业点位1个,奖励开展工作好的监管人员2个。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店员对测体温、健康码的运行情况、消杀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2.部分消费者存在佩戴口罩不规范现象。
今后,我单位将严格按照“昭苏县不聚集专班工作要点”,认真开展自查,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
Xx县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12月26日
第五篇:产业聚集区观摩汇报
产业聚集区观摩汇报
尊敬的**书记、**市长,各位领导:
欢迎莅临****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将西部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西部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现已入驻企业116家,其中规上企业27家,上市企业4家,项目178个,总投资405亿元,从业人员8000人。2012年,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59亿元,同比增长39%。全年实施重点项目81个,其中,工业项目42个,基础设施项目15个,5亿元以上项目6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亿元,税收5.5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已开工项目2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亿元,增加值完成8.2亿元。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总体要求,抢抓****市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机遇,着力抓好六项工作:
(一)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全年安排重点项目82个,计划开工项目56个,已开工项目28个,近期拟开工项目22个。重点抓好7大支撑性项目:投资30亿元的三木工业园、投资28亿元的氟硅高效综合利用、投资22亿元的氯化法钛白粉、投资10亿元的年产30万吨富钛料、投资10亿元的含氟精细化学品、投资8亿元的年产100万吨甲醇汽油、投资5亿元的年产30万吨碳素制品等项目。
(二)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围绕园区、企业、产业链,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重点抓好投资42亿元的温州电气工业园、投资22亿元的贵重金属表面处理材料、投资10亿元的化学管材管件等在谈项目。全年力争引进超亿元以上项目25个,超5亿元以上项目5个,超10亿元以上项目2个。
(三)扎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建成经二路、经四路、纬二路等3条道路,全面完成电网改造,推进雨污水管网建设,提升污水处理厂运营能力。建成投用和美小区(二期)106栋安置楼,安置群众3500户1.2万人,开工建设投资6亿元、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和祥安置小区,力争三年内全部完成集聚区内村庄搬迁。
(四)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按照“壮大规模、培育龙头、发展集群”的思路,全力帮助风神轮胎、佰利联、多氟多等企业谋划建设项目,拉长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国内外和行业龙头企业,促进氟化学产业园、佰利联产业园等六大产业园区规模发展、集聚发展、循环发展,努力形成一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实力雄厚、年产值均超100亿元的的产业集群。
(五)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既抓结果,又抓过程”的企业上市理念,用过程促企业发展,用过程促产业转型,在多氟多、佰利联成功上市的基础上,重点推进鑫诚、淼雨、东方海纳三家省定上市后备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展。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完善相关政策,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建设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全年力争创建4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巩固提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地位。
(六)稳步推进要素平台建设,按照资源集约、要素集中、服务高效的思路,探索建立集聚区公共基础设施、企业生产要素共建共享平台,推动企业横向联合、产品纵向耦合、平台共用共建、要素节能循环,全力创建省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示范区。
各位领导,我们将以此次观摩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学习兄弟县区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取长补短,扎实工作,为****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做出更大贡献。
下面,请****董事长介绍项目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