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4季度质控检查图表分析
护理质量分析:
一、按照科室年度工作计划,2017年4季度分值均达标,质控检查共6项,其中质控项目:分级护理、危重病人、护理安全与2017年3季度相比,分值均有所上升;其中质控项目:护理安全上升较明显
二、虽然分值达标,但还存在不足之处,存在不足如下:
危重护理:偏瘫的患者功能位摆放指导欠缺。级别护理:按时巡视的主动性欠缺。护理安全:高龄卧床的患者,床栏未升起。消毒隔离:体温表数量不够。
护理文书:转入的患者,首页未重新评估。整体护理:用药指导不到位。三、四季度与三季度比较,六大质控检查分级护理、危重病人、护理安全分值都有所上升,科室对质控检查存在的问题,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及科室其他护士共同讨论,真正落实整改措施,护士长加强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发qq群、微信群,落实整改,人人参与质控,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护士长狠抓,督查到位,并建立绩效奖惩制度,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第二篇:医疗质控检查季度分析
2011年第三季度医疗质控检查记录
内科:
1、处方书写不规范,剂量规格不清楚,涂改或修改未签名。
2、病历书写欠规范,字迹潦草。
3、安全医疗监控本未及时登记。外、骨科:
1、部分无医生签字。
2、处方不规范,剂量未写。
3、门诊病历书写欠规范,字迹潦草。
4、滥用抗生素。手外科:
1、大于35岁首诊病人无测量血压记录。
2、门诊日志职业病、传染病栏项目缺如,部分无医生签字。
3、检验申请单上填写不全,未写患者住院号、病房号信息。
4、安全医疗监控本未及时登记。
5、门诊病历书写欠规范,需做的检查项目未记录。妇科:
1、传染病漏报1例。
1、门诊日志传染病、职业病栏项目缺如。
2、门诊病历、处方书写欠规范。
3、滥用抗生素。儿科:
1、门诊日志传染病栏项目缺如。
2、偶有辅助检查单漏签名。中医科:
1、大于35岁首诊病人无测血压记录。
2、病历、处方书写欠规范。口腔科:
1、门诊日志职业病、传染病栏项目缺如。
2、病历、处方书写欠规范。皮肤科:
1、大于35岁首诊病人无测量血压记录。
2、门诊日志职业、传染病、职业病栏项目缺如。
3、病历、处方书写欠规范。疼痛科:
1、门诊日志职业病、传染病项目缺如,医生签字无。天堂:
1、门诊日志传染病、职业病栏项目缺如。
2、自查记录无,缺少家庭病床病程录。
3、病历、处方书写欠规范。
4、健康教育无。和平:
1、门诊日志传染病、职业病栏项目缺如,部分医生签字缺。
2、病历、处方书写欠规范。德东:
1、传染病漏报1例。
2、病历、处方书写欠规范。沁园:
1、传染病漏报1例。
2、家庭病床病程记录缺2次。
3、病历、处方书写欠规范。新颜苑:
1、性病漏报2例。
2、门诊日志传染病、职业病栏项目缺如。
3、病历、处方书写欠规范。农都:
1、门诊日志职业病、传染病栏项目缺如。
2、缺1次自查记录。
3、病历、处方书写欠规范。康源:
1、传染病漏报1例。
2、缺自查记录,家庭病床缺病程记录。
3、病历、处方书写欠规范。树园:
1、门诊日志传染病、职业病栏项目缺如,无医生签字。
2、病历、处方书写欠规范。
医教科
2011年10月
2011年第三季度医疗质控工作汇总
第三季度工作情况较好,医务人员遵守各项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各项诊疗操作规范,全院无严重差错及事故发生,但有一般差错1起:口腔科一器械消毒不合格,未用于病人,未造成不良后果;有缺点四起:
1、西药房将维生素C针剂误发成病毒唑针,未用于病人,未造成不良后果;
2、输液室未在输液前的三查七对中将药房发错的药液查对出来,后经发现及时更正,未用于病人,未造成不良后果;
3、中药房洪月仙将丁香开胃贴误发其它敷贴,及时发现后追回调换,未造成不良后果;
4、急诊输液室凌晨有病人在输液,护士擅自离开,至病人输液完毕后,找不到护士,后经医生拔除输液针;以上差错及缺点,当事科室事后及时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重点开展了分析、讨论活动,督促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认真及时地登记,同时院部重点针对第一、二条缺点也专门组织了相关科室和人员进行了讨论分析,当事人通过分析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院领导再次强调了安全医疗监控本使用的重要性以及科室间需要及时的沟通,当发现问题时,及时协调阻断问题,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以避免造成病人不必要的损失。
在院内质量自查时发现有些问题应引起科组长的重视,如:处方书写还不够规范,涂改后有未签名的、有剂量规格未写的、有初步诊断未写的等等;辅助检查申请单上住院号张冠李戴的;门诊病历书写欠规范,字迹潦草;门诊日志缺项;有少数科室的差错事故登记本、安全医疗监控本记录不及时;住院病历中把病人间的化验单相互贴错;抽查器械消毒有不合格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都已在检查时向当事科室和责任人指出,并责令及时整改,以杜绝差错事故隐患,并且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月将组织进行一次安全医疗学习。
医教科 2011年10月
第三篇:质控检查
1月份病历、处方检查
地
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建波
陈其茶
陈晓东
蒋成元
刘勇 时
间:2017年1月27日
内
容:抽查在院病历5份
门诊处方50张 发现问题汇总:
1、病历:
1、部分病历病程记录未能及时完成。
2、检查单未能及时粘贴。
3、入院记录现病史过于简单,部分病历缺家族史及婚育史,主诉与第一诊断不符。
4、医嘱及日常病程记录字迹潦草,不能辨认。
2、处方:
1、2联抗生素使用过于频繁。
2、部分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符。
3、一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
4、部分输液处方未进行分组。
2月份病历、处方检查
地
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建波
陈其茶
陈晓东
蒋成元
刘勇 时
间:2017年2月25日
内
容:抽查在院病历5份
门诊处方50张 发现问题汇总:
1、病历:
1、部分病历病程记录未能及时完成。
2、检查单能及时粘贴,但缺化验单异常结果的分析。
3、医嘱及日常病程记录字迹潦草,不能辨认。
4、药物的停用及新增药物在日常病程记录中未进行说明。
5、无抗生素应用指针使用抗生素。
6、入院谈话记录无患者签字。
2、处方:
1、2联抗生素使用过于频繁。
2、部分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符。
3、一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
4、部分输液处方未进行分组。
5、部分处方字迹潦草。
3月份病历、处方检查
地
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建波
陈其茶
陈晓东
蒋成元
刘勇 时
间:2017年3月28日
内
容:抽查在院病历5份
门诊处方50张 发现问题汇总:
1、病历:
1、部分病历病程记录未能及时完成,儿科病历未按儿科病历书写规范书写。
2、检查单能及时粘贴,有化验单异常结果的分析,但化验单异常结果未用红笔标记。
3、医嘱及日常病程记录字迹潦草,不能辨认。
4、药物的停用及新增药物在日常病程记录中未进行说明。
5、无抗生素应用指针使用抗生素。
6、入院谈话记录无患者签字或空白。
2、处方:
1、2联抗生素使用过于频繁。
2、部分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符。
3、一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
4、部分输液处方未进行分组。
5、部分处方字迹潦草。
6、成人处方出现儿科用药。
4月份病历、处方检查
地
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建波
陈其茶
陈晓东
蒋成元
唐泽川 时
间:2017年4月23日
内
容:抽查在院病历5份
门诊处方50张 发现问题汇总:
1、病历:
1、部分病历病程记录未能及时完成,儿科病历未按儿科病历书写规范书写。
2、检查单能及时粘贴,有化验单异常结果的分析,但化验单异常结果未用红笔标记。
3、医嘱及日常病程记录字迹潦草,不能辨认。
4、药物的停用及新增药物在日常病程记录中未进行说明。
5、无抗生素应用指针使用抗生素。
6、入院谈话记录无患者签字或空白。
2、处方:
1、2联抗生素使用过于频繁。
2、部分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符。
3、一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
4、部分输液处方未进行分组。
5、部分处方字迹潦草。
6、成人处方出现儿科用药。
7、糖皮质激素使用频繁。
5月份病历、处方检查
地
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建波
陈其茶
陈晓东
蒋成元
刘勇 时
间:2017年5月27日
内
容:抽查在院病历5份
门诊处方30张 发现问题汇总:
1、病历:
1、部分病历病程记录未能及时完成,儿科病历未按儿科病历书写规范书写,无喂养史及预防接种史。
2、检查单能及时粘贴,有化验单异常结果的分析,但化验单异常结果未用红笔标记。
3、医嘱及日常病程记录字迹潦草,不能辨认。
4、药物的停用及新增药物在日常病程记录中未进行说明。
5、无抗生素应用指针使用抗生素。
6、入院谈话记录无患者签字或空白。
2、处方:
1、2联抗生素使用过于频繁。
2、部分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符。
3、一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
4、部分输液处方未进行分组。
5、部分处方字迹潦草。
6、糖皮质激素使用频繁。
7、部分处方用药剂量过大,超剂量用药。
6月份病历、处方检查
地
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建波
陈其茶
陈晓东
蒋成元
刘勇 时
间:2017年6月27日
内
容:抽查在院病历5份
门诊处方30张 发现问题汇总:
1、病历:
1、部分病历病程记录未能及时完成;儿科病历未按儿科病历书写规范书写,无喂养史及预防接种史。
2、检查单能及时粘贴,有化验单异常结果的分析,但化验单异常结果未用红笔标记。
3、医嘱及日常病程记录字迹潦草,不能辨认;科主任查房记录及行政查房未能及时签字。
4、临床用药与诊断不符,药物的停用及新增药物在日常病程记录中未进行说明。
5、部分病历护理记录单未能及时填写。
2、处方:
1、2联抗生素使用过于频繁。
2、部分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符。
3、一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
4、部分输液处方未进行分组。
5、部分处方字迹潦草。
6、糖皮质激素使用频繁。
7、部分处方用药剂量过大,超剂量用药。
7月份病历、处方检查
地
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建波
陈其茶
陈晓东
蒋成元
唐泽川 时
间:2016年7月28日
内
容:抽查在院病历5份
门诊处方30张 发现问题汇总:
1、病历:
1、部分病历病程记录未能及时完成。
2、检查单能及时粘贴,有化验单异常结果的分析,但化验单异常结果未用红笔标记。
3、医嘱及日常病程记录字迹潦草,不能辨认;科主任查房记录及行政查房未能及时签字。
4、部分病历临床用药与诊断不符,药物的停用及新增药物在日常病程记录中未进行说明。
5、部分病历护理记录单未能及时填写。
2、处方:
1、2联抗生素使用过于频繁。
2、部分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符。
3、一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
4、部分输液处方未进行分组。
5、部分处方字迹潦草。
6、部分处方用药剂量过大,超剂量用药。
8月份病历、处方检查
地
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建波
陈其茶
陈晓东
蒋成元
唐泽川 时
间:2016年8月22日
内
容:抽查在院病历5份
门诊处方30张 发现问题汇总:
1、病历:
1、部分病历病程记录未能及时完成,入院3天无首次病程记录、入院记录及日常病程记录,部分入院记录现病史及体格检查过于简单,部分病历主诉与第一诊断不符。
2、检查单能及时粘贴,有化验单异常结果的分析,但化验单异常结果未用红笔标记。
3、医嘱及日常病程记录字迹潦草,不能辨认;科主任查房记录及行政查房未能及时签字。
4、部分病历临床用药与诊断不符,药物的停用及新增药物在日常病程记录中未进行说明。
5、部分病历护理记录单未能及时填写。
2、处方:
1、2联抗生素使用过于频繁。
2、部分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符。
3、一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
4、部分输液处方未进行分组。
5、部分处方字迹潦草。
6、部分处方出现重复用药,如格列齐特与消渴丸合用。
9月份病历、处方检查
地
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建波
陈其茶
陈晓东
蒋成元
唐泽川 时
间:2016年9月20日
内
容:抽查在院病历10份
门诊处方30张 发现问题汇总:
1、病历:
1、部分病历病程记录未能及时完成,入院3天无首次病程记录、入院记录及日常病程记录,部分入院记录现病史及体格检查过于简单,部分病历主诉与第一诊断不符。
2、部分病历检查单能未能及时粘贴,无异常结果的分析;部分病历有化验单异常结果的分析,但化验单异常结果未用红笔标记。
3、医嘱及日常病程记录字迹潦草,不能辨认;科主任查房记录及行政查房未能及时签字。
4、部分病历临床用药与诊断不符,药物的停用及新增药物在日常病程记录中未进行说明。
5、部分病历护理记录单未能及时填写。
2、处方:
1、2联抗生素使用过于频繁。
2、部分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符。
3、一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
4、部分输液处方未进行分组。
5、部分处方字迹潦草。
6、部分处方出现重复用药,如格列齐特与消渴丸合用
10月份病历、处方检查
地
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建波
陈其茶
陈晓东
蒋成元
唐泽川 时
间:2016年10月23日
内
容:抽查在院病历5份
出院病历5份
门诊处方30张 发现问题汇总:
1、病历:
1、部分病历未能及时完成,入院3天无首次病程记录、入院记录及日常病程记录,出院7天无出院记录,部分入院记录现病史及体格检查过于简单,部分病历主诉与第一诊断不符。
2、部分病历检查单能未能及时粘贴,无异常结果的分析;部分病历有化验单异常结果的分析,但化验单异常结果未用红笔标记。
3、医嘱及日常病程记录字迹潦草,不能辨认;科主任查房记录及行政查房未能及时签字;无资质医生书写的病历无带教医生签字。
4、部分病历临床用药与诊断不符,药物的停用及新增药物在日常病程记录中未进行说明。
5、部分病历护理记录单未能及时填写。
2、处方:
1、2联抗生素使用过于频繁。
2、部分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符。
3、一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
4、部分输液处方未进行分组。
5、成人处方出现儿科用药。
11月份病历、处方检查
地
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建波
陈其茶
陈晓东
蒋成元
唐泽川 时
间:2016年11月23日
内
容:抽查在院病历5份
出院病历5份
门诊处方30张 发现问题汇总:
1、病历:
1、部分病历未能及时完成,入院3天无首次病程记录、入院记录及日常病程记录,出院7天无出院记录,部分入院记录现病史及体格检查过于简单,部分病历主诉与第一诊断不符。
2、部分病历检查单能未能及时粘贴,无异常结果的分析;部分病历有化验单异常结果的分析,但化验单异常结果未用红笔标记。
3、医嘱及日常病程记录字迹潦草,不能辨认;科主任查房记录及行政查房未能及时签字;无资质医生书写的病历带教医生签字不及时。
4、部分病历临床用药与诊断不符,药物的停用及新增药物在日常病程记录中未进行说明。
2、处方:
1、2联抗生素使用过于频繁。
2、部分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符。
3、一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
4、部分输液处方未进行分组。
5、部分处方口服药物使用时间过长,超出处方有效时间。
12月份病历、处方检查
地
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张建波
陈其茶
陈晓东
蒋成元
唐泽川 时
间:2016年12月20日
内
容:抽查在院病历5份
出院病历5份
门诊处方30张 发现问题汇总:
1、病历:
1、部分病历未能及时完成,入院3天无首次病程记录、入院记录及日常病程记录,出院7天无出院记录,部分入院记录现病史及体格检查过于简单,部分病历主诉与第一诊断不符。
2、部分病历检查单能未能及时粘贴,无异常结果的分析;部分病历有化验单异常结果的分析,但化验单异常结果未用红笔标记。
3、医嘱及日常病程记录字迹潦草,不能辨认;科主任查房记录及行政查房未能及时签字;无资质医生书写的病历带教医生签字不及时。
4、部分病历临床用药与诊断不符,药物的停用及新增药物在日常病程记录中未进行说明。
2、处方:
1、2联抗生素使用过于频繁。
2、一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
3、部分处方口服药物使用时间过长,超出处方有效时间。
4、部分处方出现重复用药,如格列齐特与消渴丸合用。
第四篇:分析后质控
分析后质控,确保检验报告准确最后防线
《中国医学论坛报》“检验医学”专栏今日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一座连接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桥梁,是《中国医学论坛报》为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师搭建的沟通平台。
近十多年来,临床检验已经从传统的“医学检验”向现代的“检验医学”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而是临床检验在学术性、学科建设、理念方面的巨变;不仅仅是一些新的检验手段的出现,一些技术设备的更新,更突出的是理念变化,即从过去的“以标本为中心,以检验结果为目的,只看标本不管病人的工作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以检测结果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为目的理念”。
《中国医学论坛报》意识到这种变化对临床医学的重要意义,开设“检验医学专栏”,并以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师为目标读者,旨在通过这个平台,向临床医生介绍检验医学的理念变化和学术进展,使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能更密切地结合,检验医学更及时、更优质地参与临床诊治。
该栏目将从学术角度,介绍国内外检验医学及相关学科实验室诊断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及成果、新方法与新技术,为临床医生选择先进且实用检验项目提供参考;从疾病角度,介绍循证检验医学方法及证据,临床案例解析,为临床医师解惑答疑。
作为该栏目的特约主任编委,我希望能联合更多的检验医学领域和临床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为该栏目撰写高质量的文章,为临床医生更充分、有效地利用实验室诊断助力,为检验医师更广泛参与临床诊治,进而提高检验医学的学术地位开路。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SO15189)中,对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是这样要求的:“医学实验室的服务是对患者医疗保健的基础,因而应满足所有患者及负责患者医疗保健的临床人员的需求。这些服务包括受理申请、患者准备、患者识别、样品采集、运送、保存,临床样品的处理和检验及结果的确认、解释、报告以及提出建议”。
这一论述不仅确立了现代检验医学的内涵,更新了学科建设的理念,也为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根据实验室的服务内容,临床检验全程质量管理可分为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
曾有调查显示,由分析后期产生的误差占临床检验总误差的 18.5%~47%。可以说分析后质量控制,是实验室检验全程质量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口。其内容包括:结果确认、规范报告、授权发布、临床解释、传送报告以及保存检验样品。这一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有3个方面:①检验结果的审核和发出;②检验样本的保存和标本的处理;③咨询服务,即检验结果准确的解释及其在临床诊治的合理应用过程。
在此笔者以检验结果的审核和发出为例,阐述分析后质量控制在临床的应用。
检验结果确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注意标本质量问题。应检查标本采集、保存、送检情况,注意标本有无溶血、乳糜血,还应考虑药物影响。如可能有这些情况存在,应暂停药或排除这些原因后再进行复查。又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试验,室温条件下取血至检测完成的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样本不符合要求而又进行了检测,在结果确认时必须加以说明。
2.注意有无干扰检验结果的因素。输液后立即采血检查血糖及K、Na、Cl等电解质;注射维生素C同时取标本检查血糖、乳酸脱氢酶(LDH)、尿糖、尿红细胞(潜血);服用阿司匹林5天内测血小板集聚功能;输入大剂量抗生素的同时采血培养等现象,显然都是不恰当的。
3.注意对比申请单上医生填写的临床资料与检验结果,分析是否符合患者的既往史和医生的初步诊断。例如患者是14岁女性,申请单诊断是“贫血原因待查”,但血红蛋白为190 g/L。这样的矛盾结果必须复查。
4.注意相关联检验参数的检验结果之间有无临床资料不能解释的现象。某检验中心曾遇到这样的检验结果: 红细胞(RBC)2.1×1012/L,血红蛋白(Hb)85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5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42 pg。这样的结果用什么红细胞的病理表现都不能解释。最后检验医师发现是由于采血不当造成标本溶血引起的。在日常工作经常可以见到:外观是“柏油便”,但单克隆潜血试验结果阴性;乙肝“两对半”检查出现表面抗原阴性,而e抗原阳性的矛盾结果,这很可能是抗原与抗体的“前滞”反应,标本稀释后即可得到真实的结果。
5.注意有质控意义参数的表现。如“尿11项”检查中的维生素C(Vic)结果的质控意义要远大于临床诊断价值。因为尿10项化学成分检查中,有5项受尿标本所含的Vic的干扰。因此,签发报告时先要查看Vic的含量,如果超出方法学允许的浓度,必须改用其他方法检测。又如,尿液酸碱度可干扰尿蛋白、尿比重的检测,只有pH值病理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方可发出报告。特别是用仪器进行白细胞分类时,每个标本在发出报告前必须核实仪器结果是否符合“镜检筛选标准”,不符者必须涂片镜检。
6.要注意分析仪器运转是否正常,质控在可接受范围内,如发现系统误差或漂移,及时修正并验证检测系统恢复正常后,再行检测,发出报告。
检验结果审核与发出
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开展诊疗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检验报告就是这些信息的传递载体,必须重视这一环节的质量保证。无论是发送报告单,还是通过网络系统发送检验结果给临床医生,发出的检验报告必须保证完整、准确、及时。
1.严格的报告单签发、审核制度
检验报告单发出前,除操作人员签字外,还应由另一位有资格的检验人员核查并签名,最好是本专业室负责人核查签名。
审核的基本内容有:临床医师所申请的检测项目是否已全部检测、是否漏项;检验结果填写是否清楚、正确;有无异常的、难以解释的结果;是否需要复查等。
2.应建立明晰异常结果、危重疑难患者的复核或复查制度
检验科应规定哪些情况下的检测结果须与以前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当前检测的结果及其变化是否符合规律,可否解释,必要时可与临床医生联系。
3.建立危急值紧急报告制度
实验室应规定危急值的报告制度,其中含结果的复核、结果报告的方式(电话报告、病房来取,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报告,向主管医生发手机短信等)及规定结果报告时间。
因为一些检测项目,如血钾、钙、糖、血气[血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结果过高、过低,都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检验医师必须迅速将结果报告临床,并记录报告时间、报告人及结果(报告单)接收者。
4.特殊项目的检验报告及一些关系重大的检验报告
如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的报告单、诊断为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的报告单、发现罕见病原体的报告单等,需检验科主任或由科主任授权的人员,复核无误并签名后尽早把结果发给临床。
医院应建立这方面的规章制度,患者取报告单应有相应的凭据,一方面可以避免拿错报告单,另一方面可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同时加强医护人员责任心,防止检验报告单的丢失或发错科室。
5.建立检验报告单发送签收制度
6.检验数据管理(略)
第五篇:成本分析图表
成 本 分 析 图 表利润率20%10%0批 号产 量利 润效率120%100%90%80%良品率90%80%70%售价分析***0注:售价分析 标准售价,实际售价 审核 分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