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xxxxx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为了加强党内监督,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实现对党内事务的有效管理和监督,特制定本制度。
一、党内情况通报的主要内容
(一)党委情况通报的内容包括:
1、固定通报的内容:
(1)党委领导机构、工作机构设置、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党员干部队伍情况;
(2)党委的主要工作制度、党建工作规划及实施情况、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及整改落实情况;
(3)党委班子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年终评议、实绩考核情况;
(4)党费的收缴、使用、管理情况。
2、即时通报的内容
(1)基层党委做出的重大决策、出台的重要政策及讨论决定的应公开的主要事项;
(2)党委班子的分工、联点情况;
(3)重要干部任免、干部奖惩和基层组织、党员表彰情况;
(4)党风廉政建设情况;(5)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情况;
(6)其他需要通报的内容。
(二)基层党支部情况通报的内容包括:
1、党内基本工作制度;
2、支部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党建工作规划及实施情况,党支部负责人述职述廉情况;
3、发展党员情况;
4、落实党员管理定期培训、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党内救助制度的情况;
5、民主评议党员情况、党员受表彰及处置不合格党员情况;
6、党员参加所在支部“三会一课”活动情况及缴纳党费情况;
7、党员完成党组织分配工作任务情况;
8、党员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情况;
9、其他需要通报的内容。
二、通报时限、方式及程序
(一)通报时限:
固定通报原则上一年一次,即时通报按照工作进度及时通报。
(二)通报方式:
1、会议通报。主要适宜在党内公开,并在一定范围内 向党员传达的情况,原则上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党代会或党员大会。
2、文件通报。主要是党内重要文件、涉及党组织或党员群体的主要事件等,必要时可以将文件印发到党员个人。
3、专题通报。主要是涉及党内重大活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等,针对部分群体、个人或者部门进行专题通报。
4、其他通报。主要是适宜向社会公开的日常性工作会党组织、党员基本情况等。可采取党务公开栏、简报等形式进行通报。
(三)通报的程序:
1、承担党务工作的工作部门或工作机构提出拟通报的事项,报党组织书记预审;
2、党组织书记负责通报内容的审核工作,有必要的报党组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3、具体承办部门将审核后的通报内容,按照规定程序按时进行通报。对党内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党内事务,应采取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通报,并及时收集反馈意见。
本制度由镇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
第二篇: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党支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即“党内上情下达制度”,是(上级)党组织向(下级)党组织和党员通报党内情况的制度。坚持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可以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批评权、监督权,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加强党内监督的积极性。
1、通报主体及对象。党内情况通报主体是党员大会和本级党支部委员会,当年情况的对象是全体党员。
2、通报内容
(1)党务工作方面通报的主要内容: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工作指示情况、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党支部委员会议决事项,工作计划、重要党务、政治活动进展和完成情
况,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情况和整改措施,干部的调整任免、党员干部的奖励和惩诫,党组织调整选举,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党员及党费收缴、使用、管 理情况等。
(2)与党员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通报的主要内容: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部署,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的执行,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情况,重大突发事件的处
理结果,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的处理等。
(3)其它应通报的有关情况。
3、通报的形式及程序。通报采取召开专门会议和发文、公示等形式进行。党内情况一般每半年通报一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通报。党支部每半年向党员大会报告一次。通报和报告的具体工作由党支部负责。属于党内秘密,涉及个人隐私,不宜立即公开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案件等免予通报。
XX局
年 月 日
第三篇: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为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加强党内监督的积极性。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批评权、监督权。制定本制度:
一、通报主体及对象
党内情况通报主体是镇党委和各党支部,通报的对象是全体党员。
二、通报内容
1、党务工作通报的主要内容包括: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的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党委、各党支部决议事项、工作计划、重要党务、政治活动进展和完成情况;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情况;人事任免、党员干部的奖励和惩诫、党组织调整选举、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及党费收缴、使用、管理等情况。
2、与党员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通报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部署情况;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情况;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等。
3、其它应通报的有关情况。
三、通报的形式及程序
通报采取召开专门会议和发文、公示等形式进行。党内情况一般每半年通报一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通报。通报和报告的具体工作由党组织负责。属于党内秘密,涉及个人隐私,不宜立即公开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案件等免予通报。
第四篇: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为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扩大党务公开,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加强党内监督的积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扩大党员群众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促进和谐,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及时有效;坚持结合实际,区别情况,分层通报;坚持依法依纪,科学规范,长抓不懈。
第二条 通报主体及对象
党内情况通报主体是各级党组织,通报对象是全体党员。
第三条 通报的主要内容
(一)固定通报的内容:
1、组织领导机构、工作机构设置、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党员干部队伍情况;
2、主要工作制度、党建工作规划及实施情况、班子民主生活会及整改落实情况;
3、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年终评议、实绩考核情况;
4、党费的收缴情况。
(二)即时通报的内容:
1、各级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策、出台的重要政策及讨论决定的应当公开的重要事项;
2、组织分工、联系点情况;
3、重要干部任免、干部奖惩和基层组织、党员表彰情况;
4、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5、党员、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情况;
6、其它需要通报的内容。
第四条 通报形式
(一)会议通报。主要是适宜在党内公开,并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传达的情况。
(二)文件通报。主要是党内重要文件、涉及党组织或党员群体的重要事件等,必要时可以将文件印发到党员个人。
(三)专题通报。主要是涉及党内重大活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等,针对部分群体、个人或者部门进行专题通报。
(四)媒体通报。主要是需要向全体党员通报,并适宜向社会公开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等。
(五)其它通报。主要是适宜向社会公开的日常性工作或党组织、党员基本情况等,可采取党务公开栏、简报等形式进行通报。
第五条 通报要求
(一)根据通报内容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合理确定通报时限,一般性工作应在一个月内通报,重要性工作和紧急性情况应及时通报。
(二)凡涉及党和国家重要机密的内容,不得通报。对有专门要求的决议、决定、会议内容应掌握在不同层次、在不同范围内通报。
(三)对会议讨论的涉及机密的问题,不宜立即公开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案件等,应根据需要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第六条 通报时限、方式
(一)通报时限
固定通报原则一年一次,即时通报按照工作进度及时通报。
(二)通报的方式
1、会议通报。主要是适宜在党内公开,并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传达的。
2、文件通报。主要是党内重要文件、涉及党组织或党员群体的重要事件等,必要时可以将文件印发到党员个人。
3、专题通报。主要是涉及党内重大活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等,针对部分群体、个人或者部门进行专题通报。
4、媒体通报。主要是需要向全体党员通报,并适宜向社会公开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等。
5、其它通报。主要是适宜向社会公开的日常性工作或党组织、党员基本情况等,可采取党务公开栏、简报等形式进行通报。
第七条 组织实施
办公室承担单位全局和中心工作相关内容的通报任务;纪检部门承担与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内容的通报任务;组织部门牵头搞好党内情况通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具体负责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内容的通报;宣传部门负责相关宣传报道和舆情监督,发布重要新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第五篇: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一、定期会议通报。按照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每季度一次定期召开党代会或党员大会。
二、不定期的会议通报。遇到突发事件或传达上级的最新精神和紧急任务,可以不定期的召开会议。
三、会议通报内容。主要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定,传达上级党组织和本级党组织的工作思路和重大决策事项,同时包括本级党组织负责人的述职、述廉。
四、公示通报。根据需要公示的范围,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公示栏、公开窗等传媒和宣传阵地,向党员群众通报有关情况。
五、公示通报内容。主要包括干部考察公示、干部任职前公示、重大事项决策情况、发展党员、党员奖惩等党务工作情况。
六、查询通报。以领导干部接待日、接受广大党员对不涉及保密规定内容的查询。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也要在工作中随时解答党员的查询,做好情况通报工作。
七、党内情况通报既要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又要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既要“互通情报”,又要“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
八、贯彻落实党内民主集中制、用制度保障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充分享有的知情权,以利于监督权的实行,并通过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