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脊灰疫苗强化免疫 工作总结
2012年脊灰疫苗强化免疫
工作总结(第一轮)
我院根据疾控中心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好此项工作,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通过共同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这项工作,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
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布署关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在此项活动实施过程中,领导深入疫苗强化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督。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精心组织,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参加强化免疫活动相关人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强化免疫目标人群,时间工作指标,宣传动员方法,目标人群摸底登记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等。
三、宣传形式各样化,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针对此项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活动,如告家长通知书、宣传单、横幅、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形式。
四、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赤峰市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的技术方案》要求,开展逐门逐户进行调查接种对象,并登记入册,并填写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接种通知单,全辖区内目标应接种人群摸底数2323 人,现将完成实接种人数 2232人,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6%。
五、督导
我院抽调13人(督导员)进入各村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强化免疫活动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立即解决。
六、主要存在问题
人员流动儿童不定期外出和返回,给这次强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入户调查找不到人,人户分离现象较多。
七、下一步工作建议
继续进行对辖区内的适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对流动儿童有漏种的进行及时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天义镇城关卫生院 2012年4月20日
第二篇:脊灰疫苗强化免疫
为了巩固无脊灰工作成果,贯彻落实《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确保维持无脊灰状态各项措施落实,卫生部决定继续在全国重点省份和地区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按照卫生部《2009年扩大免疫规划管理方案》要求,我省决定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在甘南州、临夏州、陇南市、天水市四市所辖32个县开展对0—3岁儿童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2009年12月7—10日受卫生部委托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流行病一室郝利新主任、樊春祥医生一行2人对我省2009/2010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进行了督导。
在省卫生厅疾控处伏旭东副调研员、省疾控中心李慧副主任和免疫规划科科长高丽等的陪同下,专家组一行分别对天水市疾控中心、天水市人民医院、秦州区疾控中心、秦州区平南镇、太京乡等单位的强化免疫活动组织实施、强化免疫宣传动员、培训、督导及接种情况、AFP病例监测、常规免疫监测、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评估等内容进行了现场调查,并与省、市、县疾控中心有关人员就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和讨论。
督导组在完成现场调查工作后,反馈了督导结果。督导组专家认为:我省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各级领导重视,并进行了有效和及时的安排部署,下发方案,认真开展宣传动员、培训和服苗工作。在现场督导过程中也发现如在重点人群的接种、宣传形式、常规工作报表填写、报告等方面基层单位存在一些问题。督导组专家提出虽然多年来我国消灭了脊髓灰质炎,但周边国家仍有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病例,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困难。在重点地区和特殊人群进行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形成免疫屏障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我们必须做好常规免疫工作和保持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巩固和维持无脊灰状态的成果。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几年,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还需考虑今后脊灰强化免疫工作如何持续有效地开展。(中心免疫规划科)
平邑县2010年麻疹和脊灰疫苗强化免疫
督导检查通报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2010年麻疹和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根据《平邑县2010年麻疹和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督导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9月11日,县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成立4个督导检查组,分别由县卫生局副局长康华、杨建坤、张庆伟、孙维国带领,对全县16个乡镇的强化免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现将督导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各乡镇能够充分认识到麻疹和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重要性,能较好地按照要求认真落实接种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各乡镇均成立了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疑似异常反应处置专家组、技术指导组等专业队伍,制定了本辖区强化免疫工作实施方案;二是摸底调查工作质量较高,登记表格项目填写完整、准确;三是技术培训工作到位。各乡镇均举办了专题技术培训班,对预防接种人员、乡村医生、学校(托幼机构)教师、村(居委会)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培训,为强化免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各单位接种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各接种单位都能认真进行接种前查体、登记,准确把握疫苗接种禁忌症,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进行疫苗接种。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督导检查,发现了以下强化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个别乡镇强化免疫工作安排相对滞后,接种工作进度缓慢;二是流动人口强化免疫接种难度较大;三是本次强化免疫工作时间短、任务重、接种量大,现场需要接种人员较多,组织协调难度较大;四是部分乡镇宣传发动工作力度不够,宣传氛围不够浓厚,仍有少数儿童家长认识程度依然不够,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不理解,拒绝接种强化免疫疫苗;五是个别单位医疗废弃物管理欠规范,存在注射器未毁形、针帽回套现象;六是个别单位冷链运输过程欠规范,麻疹疫苗稀释液未冷藏;七是个别接种工作人员麻疹疫苗皮下注射操作技术欠规范;八是接种工作经费紧张,县疾控中心、各乡镇卫生院以强化免疫为工作中心,在宣传发动、疫苗管理、人员培训、现场接种、接种反应调查处置等方面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政府目前投入的经费不能完全满足接种工作需要。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发动工作,特别是要对拒绝接种儿童的家长耐心细致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力争达到“人不漏苗”的目标。
二是进一步加强集贸市场、建设工地、工矿企业等地区的目标儿童登记和搜索,及时对漏种儿童、缓种儿童的追访和查漏补种工作、确保目标儿童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
三是加强对强化免疫工作的全程督导检查,督促被动乡镇加快工作进程,切实提高全县的强化免疫接种率。
四是切实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全县预防接种情况,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及时报告,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组对发生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地做出诊断处理。
五是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组织全县教育、宣传、公安、居委会、村委会等部门,做好后期的查漏补种工作,以确保每位适龄儿童都能接种到疫苗。
六是按照《预防接种操作规范》要求认真进行疫苗接种,严格掌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剂量;规范疫苗储存运输,麻疹疫苗稀释液用前必须要冷藏降温,以免影响疫苗效价;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严格进行毁型处理。
七是严格按《平邑县2010年麻疹及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督导方案》的要求,对各乡镇麻疹和脊灰疫苗接种评估,迎接国家、省、市评估检查。
八是严格实行接种工作日报告制度,按时、准确上报日报表,接种工作完成后及时上报总结、统计表等相关资料。
西安市卫生局关于开展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的通知
2006-11-24 10:09:00 各区县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或婴儿瘫)是一种不能有效治疗,但完全可以用疫苗进行预防的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为实现“到2000年,全球消除脊髓灰质炎;我国于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我市从1993年起,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每年两轮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其接种率多年来维持在较高水平,也未发现脊髓灰质炎报告病例。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人员流动性日益频繁,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致使我市的部分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中仍存在着未服或未全程服脊灰疫苗的现象。这些人群是脊髓灰质炎的易感者,一旦有野病毒传入本市,势必会造成这些儿童感染,影响到我市已取得的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成果。为此,我局决定今冬明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一、查漏补种范围
综合我市计划免疫现状,根据常规免疫监测,及流动人口分布等,确定在十三个区(县)同时进行脊灰疫苗查漏补种,重点地区为流动儿童相对集中的地区和边远山区、城 中村、城乡接合部、各类市场和出租户集中地区。
二、查漏补种原则
根据《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执行国家新的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和剂量的通知》(陕疾控计免发[2005]116号)文件要求,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内儿童应尽早 进行补种。
1.14岁以下未服脊灰疫苗的“零剂次”儿童应按照基础免疫程序全程补服; 2.4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剂次,应补服完3剂次; 3.4岁以上儿童未达到4剂次,应补服完4剂次。
三、服苗方法及注意事项:
1、服苗方法:可嚼服或碾碎用凉水送服,切勿用热水送服。为保证接种效果,做到“发苗到手、看服到口、咽下再走”。
2、注意事项:
(1)服苗前后一小时内不得喂奶和热水。
(2)服苗后若出现呕吐的儿童应补服一粒。
(3)疫苗应在-20℃条件下贮存,8℃以下运输。
(4)对有免疫缺陷和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儿童应禁用或缓用,对发热、活动性肺结核、严重佝偻病、体质异常虚弱者禁服。
四、查漏补种时间
2006年12月5日~2007年1月5日实施查漏补种。
五、查漏补种工作实施及组织领导
(一)制定行动计划
各区(县)要制定切合本辖区实际情况的查漏补种活动实施细则,做好查漏补种的宣传、疫苗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督导检查、收集汇总接种情况统计上报、接种情况评估调查等工作。
(二)宣传动员和培训
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单及面对面宣传等方式,宣传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的预防及查漏补种工作。在查漏补种开展前,各区(县)疾控中心(卫生防疫站)要完成对各级接种人员有关查漏补种工作的培训。
(三)接种形式
各区(县)疾控中心(防疫站)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用定点接种和入户接种等形式,认真做好这次脊灰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要在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儿童集聚地设立临时预防接种点,选择适宜的时间为目标人群提供预防接种服务。
(四)接种登记
各接种点都要按要求对接受查漏补种的儿童进行登记,各接种点;乡卫生院要保存本次查漏补种儿童的花名册和原始记录。
六、接种率评估
各区(县)疾控中心(防疫站)应在本次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结束后,对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进行接种率快速评估。
七、资料收集与报告
查漏补种结束后,各级要严格按照所附统计表要求填写,将查漏补种数据资料逐级上报。
各区(县)应在2007年1月30日前将本次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儿童数表2-1,表2-2及本次查漏补种活动总结报送西安市疾控中心计免科。
镇200*/200*脊灰强化服苗总结
按照奉节县卫生局转发《关于印发重庆市200*/200*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对0—4周岁的儿童在200*年12月5-6日和200*年1月5-6日开展两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及流脑查漏补种,及时发现和处理强化服苗中存在的问题,较好地保证了服苗质量和接种率,现将两轮脊灰强化服苗情况总结如下:
一、脊灰疫苗强化服苗宣传发动及摸底调查情况: 在脊灰疫苗强化服苗前,吐祥镇公共卫生科于200X年12月2日-6日召开村医“0—4周岁儿童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例会,并发放宣传单2500份进行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的宣传,同时我们接种门诊按照要求对适龄儿童进行摸底登记,并下发接种通知书,在卫生院大厅及村卫生室显著位置更换黑板报,张贴宣传单,使群众对强化免疫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积极参与,有效提高了强化免疫接种率。
二、两轮脊灰疫苗强化服苗接种率情况:
根据上级要求,每轮强化免疫活动后,我们对强化免疫的村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强化服苗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服苗的儿童进行统计,及时查漏补种,保证每名儿童都能得到一次强化免疫。
据统计,第一轮强化应服人为**人,实服人数为**人,强化免疫率为**%,其中零剂次儿童应服**人,实服**人,服苗率**%;流动儿童应服**人,实服**人,服苗率**%;常驻儿童应服**人,实服**人,服苗率**%;第二轮强化应服人为**人,实服人数为**人,强化免疫率为**%,其中零剂次儿童应服**人,实服**人,服苗率**%,流动儿童应服**人,实服**人,服苗率**%,常驻儿童应服**人,实服**人,服苗率**%。从统计情况看,我镇强化免疫服苗率符合(或不符合)上级要求。
三、存在问题:
通过两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情况统计,我镇在这次强化免疫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宣传力度不足;摸底调查不彻底;对没有按时来接种的儿童没有及时督促另行安排接种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指示精神,加强责任心,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把强化免疫工作做好,防止发生疾病流行。
二○○*年*月*日
2009年白碱滩区 “脊灰”强化免疫工作总结
2009年2月20日,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市卫生局关于认真做好2009年0-4岁儿童“脊灰”强化免疫工作的会议精神要求,白碱滩区政府召开了由卫生、工商、教育、街道办、客运站、市场管理办公室等相关单位参加的“脊灰”强化免疫工作动员大会,会议对整个强化免疫工作的开展实施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划拨专项经费3万元,提供政府车辆5辆,为保障强化免疫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后勤保障。
一、区卫生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制定了《2009年白碱滩区“脊灰”强化免疫工作实施方案》;联系新闻媒体,以短信群发、悬挂横幅、居委会上门通知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此次强化免疫活动,扩大知晓面;设置咨询专线,给有需求的人员解答疑问;设立巡回督导组,对各接种点进行多次督导,提出意见并随时保障物资供应,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利用下班时间抽调人力对外来人口等管理薄弱环节进行了搜索,排查漏服漏报儿童。
二、区疾控中心及时领取疫苗,将疫苗、各种接种用品及摸底调查表及接种登记表等及时下发,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提前检查了各接种点冷链设备,召开培训会议,对接种人员及临时人员共计81人进行技术培训。
三、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对片区内所有应种儿童挨家挨户核查、摸底登记、发放及张贴接种通知单。做到常住适龄儿童不漏一人,流动适龄儿童一个也不放过。对片区居民进行了宣传和动员。
四、工商部门对市场进行了强化免疫活动的宣传通知工作,在农贸市场设立了临时接种地点。
五、宣传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扩大知晓程度。
六、教育部门对辖区托幼机构适龄儿童进行了宣传、通知和组织工作,保证不漏一人,没有通知的备明原因,做到底数清,去向明。
七、交通部门安排人力在客运站对来往人员进行宣传,协调设立临时接种地点。
强化免疫活动期间,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钻井、三坪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了本次强化免疫活动。各部门通力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第一轮强化免疫,全区共接种目标儿童2200人,超出摸底儿童数的0.5%。验收抽检接种率97.78%。
第二轮强化免疫,全区共接种目标儿童2316人,超出摸底儿童数的2.66%。验收抽查接种率98.89%。经过第一轮的工作,区卫生局大力改进,第二轮强化免疫无论从准备情况和实施情况都比第一轮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通过不断的总结,相信我们的工作经验会越来越成熟,以后的工作将越作越好。
白碱滩区疾控中心
二○○九年四月十日
湖南省疾控中心对全省 2006/2007 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进行督导
根据省卫生厅文件精神,于 2006 年 12 月 25 前、2007 年 1 月 25 日前在全省 13 个市州共 46 个县(市、区)进行 2 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于 2006 年 12 月- 2007 年 1 月先后对长沙、娄底、邵阳、郴州、益阳、自治州、衡阳、永州、张家界等 10 市州的 16 个县(市、区)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进行督导。
一、活动开展情况:、各有关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均召开了专门会议对工作进行布置,使本次强化免疫工作顺利进行。各市州疾控机构均派人对辖区目标县(市、区)指导或督导。其中,永州市冷水滩区还动员了乡镇政府,各乡镇都发出通知,要求所有目标儿童进行强化免疫。、开展了一定的宣传活动。有关县(市、区)疾控中心及部分乡镇预防保健机构在当地电视台开展了强化免疫宣传,不少接种单位采用了横幅、通知的形式进行了宣传发动工作。3、督导中抽取 7 个县(市、区)集贸市场共 81 名儿童调查,发现接种率在 50 %~ 100 %,平均为 74.1 %;在 16 个县(市、区)的非集贸市场共调查 160 名儿童,接种率为 98.8 %。所抽查的 7 个集贸市场除桂阳县的外(位于流峰镇,是一个大型的皮货市场),其余的均位于县城。、本次督导没有发现任何接种单位收取儿童家长的任何费用。
(二)存在的问题:、宣传力度不大。由于本次强化免疫局限在部分 县(市、区)进行,各级缺乏统一的宣传,有些接种单位仅挂 1、2 条横幅或出个通告算作宣传。同样由于宣传发动不够,导致部分目标儿童家长的不知情,影响到接种率。2、部分地区城区接种率低。由于目前还有一定地区的城区预防接种单位并没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区,责、权、利不清,在同一地区有数个接种单位,遇到自己有利事情(如)接种二类苗,争着干,而强化免疫这类无经济效益的事都推诿。、工作经费缺乏。本次强化免疫虽然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每个 县(市、区)5000 元工作经费,但各地召开防疫专干会议、宣传广告、乡村医师(或村组干部)劳务费等的费用远超过 5000。在祁东县督导中了解,23 个乡镇的防疫专干培训、布置工作花费 3500,10 个晚上的县级电视台广告费 3000 元,县级疾控中心的总花费在 1 万以上,而各乡镇还要在当地的电视台宣传需要费用(不少乡镇收视不到县电视台),还不算乡镇防疫人员、村医的报酬。而据我们督导的结果,没有任何一级地方政府另有经费的投入。据不少地区乡镇防疫专干反映,由于本次活动没有工作经费支持,而目前村医的报酬又没有落实,严重影响到工作积极性,甚至对强化免疫活动反感。、由于目前全省绝大多数地区都是以乡镇为单位进行预防接种,这种接种服务形式对提高效率与接种质量有好处,但偏远地区儿童接种很不方便,有些地区儿童家长带儿童去接种点接种需 2 ~ 3 小时,影响到偏远地区儿童接种率。
(三)建议 : 1、在以后的类似强化免疫活动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要积极向政府汇报,争取政府对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视。免疫规划工作是一项政府行为,尤其是强化免疫这样大型的行动,工作量大、牵涉面广,任务十分繁重,如果没有政府牵头与各部门配合,其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建议强化免疫等大型接种活动应该有必要的经费保障,要明确由哪级政府承担活动开展的必要经费。县疾控中心、乡防保机构具体实施,政府需确保组织、宣传、接种补助经费的到位。、督促市州和 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落实《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 < 湖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定 > 的通知》(湘卫疾控发【 2006 】 8 号),本次强化免疫督导的结果证实,未按要求规范设置接种单位的地方,城区接种率偏低。
第三篇: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总结
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总结
为巩固我镇无脊髓灰质炎工作成果,进一步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根据《XX市20XX年脊髓灰质灰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20XX年XX月XX—XX日及XX月XX日—XX日,在全镇开展了两轮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实施
县政府及县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对这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门安排布署。会议后我院立即向镇政府领导汇报,成立了由镇宣传委员XXX担任组长、镇卫生院院长XXX任副组长的XX镇20XX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领导小组。本院制定了《XX镇卫生院20XX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成立了20XX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处理小组。
二、宣传动员
为了让辖区内所有的服苗对象都得到免疫接种,我镇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和动员,利用横幅、电子显示屏、标语、黑板报、宣传单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目的、意义及此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时间、范围、对象,动员适龄儿童家长积极配合、主动参与,使社会各界及儿童家长及时得到脊灰疫苗强化免疫信息,提高了家长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此次活动共印发宣传单XXX份,黑板报X版,标语XX条。
三、培训和接种落实情况
为了保证接种质量,20XX年XX月XX日,镇卫生院召开了由公卫办人员和各村村医生参加的业务培训会议,把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的目标人群、活动时间、摸底登记造册、接种物资准备、现场接种实施、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以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置等向培训人员进行了详细说明,公卫办人员对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进行了分片包干,深入各村督导工作进程。
四、接种情况
1、按照要求,各接种点对受种儿童进行现场投服,并观察30分钟。
20XX年XX月XX日—XX日第一轮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应种儿童XXXX人,实种XXXX人,报告接种率XX%;其中常住儿童应种XXXX人,实种XXXX人,实际接种率XX%;流动儿童应种XX人,实种XX人,实际接种率XXX%。
20XX年XX月XX—XX日第二轮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应种儿童XXXX人,实种XXXX人,报告接种率XX%;其中常住儿童应种XXXX人,实种XXXX人,实际接种率XX%;流动儿童应种XX人,实种XX人,实际接种率XXX%。
2、“0剂次”儿童免疫情况
此次强化免疫活动“0剂次”儿童XX人,占脊灰强化免疫儿童总数的XX%。
此次两轮脊灰强化免疫活动的开展,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镇政府、中心学校和全镇乡村医生的支持下,活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结合本次实际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如流动儿童管理较为困难,人员分布较散,不利于通知单及时发放等等,我院在今后工作中将更加细致部署,把工作做的更好。
XX县XX镇卫生院 20XX年XX月XX日
第四篇:年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总结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2011年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总结
来源 课 件 w w 5 K j.o M 2 2011年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总结
xx区医院根据区疾控中心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好此项工作,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通过共同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这项工作,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
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布署关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在此项活动实施过程中,领导深入疫苗强化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督。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精心组织,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活动顺利开展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根据xx区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保障宣传培训、冷链运转、摸底调查、督导与评估及接种。
三、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参加强化免疫活动相关人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强化免疫目标人群,时间工作指标,宣传动员方法,目标人群摸底登记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等。
四、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我院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的疫苗质量,本次强化免疫所需的脊灰疫苗由区疾控中心统一供应,配备了各种冷藏设备,以保证疫苗在-4—-20℃的条件下运输和储存。按照要求做好疫苗保存记录和领发记录,全部疫苗必须保证按规定贮运,保证了疫苗的质量。
五、宣传形式各样化,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针对此项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活动,如告家长通知书、宣传单、横幅、墙报及其他。各级领导亲自参加此项宣传活动,积极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向公众宣传强化免疫的目的和意义,使公众了解脊灰的危害与预防。
六、认真贯彻落实《2011黑龙江省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的技术方案》要求,开展逐门逐户进行调查接种对象,并登记入册,并填写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接种通知单,全辖区内目标应接种人群摸底数 人,现将完成实接种人数 人,拒绝接种 0 人,禁忌症 0 人,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9 %。
七、督导
疾控中心对我院的接种分别派督导员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强化免疫活动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立即解决。
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
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并制定脊灰强化免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方案,及时发现、及时报告的原则,做到早期、正规、系统的治疗。
九、接种率快速评估
对xx辖区内的2008年1月1日后出生的儿童进行快速评估,抽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取90名儿童,接种率达100%,未有发现漏种儿童。
十、主要存在问题
1、流动儿童不定期外出和返回,给这次强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十一、下一步工作建议
继续进行对辖区内的适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对流动儿童有漏种的进行及时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来源 课 件 w w 5 K j.o M 2
第五篇:2012年脊灰疫苗强化免疫______________工作总结
2013年脊灰疫苗强化免疫
工作总结(第一轮)
我院根据疾控中心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好此项工作,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通过共同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这项工作,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
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布署关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在此项活动实施过程中,领导深入疫苗强化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督。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精心组织,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参加强化免疫活动相关人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强化免疫目标人群,时间工作指标,宣传动员方法,目标人群摸底登记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等。
三、宣传形式各样化,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针对此项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活动,如告家长通知书、宣传单、横幅、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形式。
四、认真贯彻落实《2013年道真县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案》要求,开展逐门逐户进行调查接种对象,并登记入册,并填写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接种通知单,全辖区内目标应接种人群摸底数662人,现将完成实接种人数 662人,强化免疫接种率达100%。
五、督导
我院抽调13人(督导员)进入各村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强化免疫活动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立即解决。
六、主要存在问题
人员流动儿童不定期外出和返回,给这次强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入户调查找不到人,人户分离现象较多。
七、下一步工作建议
继续进行对辖区内的适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对流动儿童有漏种的进行及时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天义镇城关卫生院 2012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