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药品安全村工作总结
尹家村创建药品安全村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工作效果,全面提升农村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在莼湖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村认真进行了药品安全村创建活动。通过药品安全村创建,完善农村药品供应体系,规范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药品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努力,我村达到药品安全村标准,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方案
我村充分认识药品安全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将创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组织召开动员会议进行部署,落实专人负责。
二、充分宣传
大力普及药品法律法规和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农民群众安全用药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积极宣传开展药品安全村创建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工作举措及实际成效,动员各方力量关心支持农村药品安全村创建工作,营造人人重视药品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组织实施
督促各涉药单位加强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供应网建设,并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村卫生所合理用药和特殊药品规范管理。
四、加强检查
配合上级相关部门严厉查处生产经营使用假劣药品、非法渠道购入药品及无证生产经营药品等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第二篇:2011社区药品安全创建工作总结
2011社区药品安全创建工作总结
我社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为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将我社区开展药品安全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为进一步完善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安全责任网络,确保社区居民用药安全。我社区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任组长,社区食品药品专管员任副组长,社区其他人员任组员,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安全网络队伍。在构建网络的同时,明确了社区、单位等部门的监管责任,抓好对所属辖区、行业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责任,努力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并建立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对不履行职能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我社区以维护群众药品安全为出发点,以提高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为目标,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开展药品宣传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每月刊出有关药品知识的宣传栏,二是组织药品知识培训讲座。社区并开展了多次培训,传授合理用药安全知识。三是建立基层宣传队伍。以社区药品联络员为基础,街道药品领导小组提供宣传资料,免费发放到户。通过各种宣传形式,不仅提高了我社区食品药品小组的自身影响力,更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人人关注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为我社区更好地开展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
三、明确目标,加大整治
1、组织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本村辖区内的商业用房、出租房进行排查。
2、配合各部门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配合药监局开展医疗机构和药品市场的整治,为保证群众的用药安全,检查重点是购进药械验收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制定适合本机构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药械进货渠道是否合法,是否建立合法供货方档案;药品储存保管是否符合要求等。经过检查,规范了药品市场的管理,加大了打击力度。
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新形势下的药品安全工作还是不容忽视。我们准备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队伍建设,强化责任追究。药品安全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不能放松的工作,街道社区两级监督小组要高度重视和认真抓好药品安全综合治理,切实为民办实事,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安全,对造成重大药品安全事故的,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二是营造宣传声势,扩大宣传覆盖。积极探索药品安全宣传的有效途径,利用村级网络力量和宣传园地,拓宽宣传阵地,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同时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和培训教育,创新宣传形势,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药品安全宣传。
三是加强检查次数,加强查处力度。认真组织好辖区内的药品质量监督检查,对商业用房、住宅出租、卫生机构多监督多抽查,发现有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立即要求改正,同时对散发虚假广告,以免费体检、义诊等形式推销药品的行为要制止。
总之,我们要切实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倍加努力,圆满完成各项目标,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
社区 2011.11.25
第三篇:2011街道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总结
朗霞街道创建余姚市药品安全街道汇报材料
今年来,我街道以余姚市药品安全街道创建为契机,强化常态管理,狠抓队伍建设,规范工作流程,着力提高群众药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街道党委、办事处根据创建余姚市药品安全街道的目标要求,统一部署,指导开展各项工作,现就我街道创建余姚市药品安全示范街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朗霞街道辖区面积43.88平方公里,距余姚市区8公里,杭州湾大桥20公里。东与低塘街道相邻,南与西北街道、马渚镇相连,北至小曹娥镇及慈溪市周巷镇,西与泗门镇接壤。329国道横贯全境,梁周一级线、周太公路穿境而过。街道下辖龙王堂、西墟、邵巷、镇西、新南王、熊家街、赵家、新新、天华、天中、朗霞、杨家、干家路十三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户籍人口4.3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4万多人。2010年全街道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89亿元,街道一般预算收入6.0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816元。
全街道共有1家卫生院,2家民营医疗门诊部,1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2家在建),7家村卫生室,19家药品零售连锁门店。组建了由82名食品药品监督信息 1
员、联络员形成的农村药品监管网络体系,实现了全街道辖区内用药规范化管理全覆盖。
二、具体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专门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药品安全工作,成立了创建余姚市药品安全街道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落实社会事务办(教文卫线)为创建办公室,专人具体负责药品安全街道创建工作。并把药品安全街道创建工作列入《2011村干部奖励工资考核办法》中,同时在2011年的财政预算中落实5万元的创建资金。
(二)健全工作机制和监管网络。一是建立责任机制,我们把创建工作纳入今年我街道的重点工作之一,制定出台了《朗霞街道创建药品安全示范街道实施方案》。年初与各村(居)签订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书,明确了工作职责。二是进一步健全药品安全组织网络。我街道按照创建要求,狠抓村级药品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聘任82名热爱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有较高政治文化素质、熟悉当地情况的同志担任药品安全信息员和联络员,充分发挥药品安全基层监管队伍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为了充分发挥街道协管员、村级信息员、联络员作用,建立了药品安全工作督查巡查制度、药品案件报告制度、药品回收管理制度以及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工作职责等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了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的工作职责,把药品监管责任落实到人。
(三)加强巡查,规范管理。街道药监办对全街道的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进行排摸,登记汇编成册。充分发挥街道协管员、村级信息员作用,每半年不少于一次对涉药单位进行巡查。通过查证照上墙、查场所清洁、查药师在岗、查购货凭证、查店堂广告等,督促辖区内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今年已对全街道的19家涉药单位和18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2次全面巡查,经检查发现各药品经营点能严格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要求规范经营行为,药品分类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处方药基本做到凭处方销售;各医疗机构100%从合法渠道进货,并作好了相关记录,基本药物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的规定。同时在各行政村设立不合格药品、过期药品回收点,加强过期药品回收管理。目前,我街道已做到了日常巡查经常化、监管属地化、报告及时化,没有使用假药和严重的不合格医疗器械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确保了群众用药的安全。
(四)强化宣传教育。积极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药品质量、人人关心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各行政村都成立相应的药品安全村创建领导小组,按照创建方案进行研究落实,提高思想认识。街道在办事处大厅设立宣传专栏,各行政村也相应设立了宣传窗对创建工作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行宣传,做到了村村有专栏、栏栏有内容,宣传内容每季
度更新。我们向每家每户下发了《朗霞街道办事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讲读本》。7月14日街道组织了卫生院专家,在朗霞移动营业厅门口设立摊位专门宣传家庭合理用药常识、药品鉴别知识及药品回收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600多份。8月22日又组织并邀请了食药监、卫生等相关部门专家,在街道办事处会议室对所有村级信息员进行了有关公共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培训。9月15日我们通过“每月街道党员电化教育日”这个平台对全街道党员干部、部分村民小组长又进行了有关公共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培训的培训。截止11月,我们在各村共举办了9个场次的食品药品安全及公共卫生相关知识讲座,参与群众达1000多人次,进一步提高群众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让有关部门和群众及时听到我们的声音看到我们的工作,今年已上报信息10多篇,截止目前,9篇被《余姚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所录用。
三、存在问题
1、药品零售店和村级医疗机构点多量大,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2、人民群众对药品安全的意识和辨别水平还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来提高。
3、有关药品安全的台帐资料和信息上报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2011年朗霞街道食品药品安全“四无村”创建申报:
新南王村、龙王堂村、新新村、朗霞村、干家路村
2011年朗霞街道药品安全村创建申报:
新南王村、龙王堂村、新新村、朗霞村、干家路村、杨家村、镇西村、西墟村、赵家村、邵巷村、熊家街村、天华村、天中村
第四篇:创建农机安全村工作总结
米东区长山子镇碱梁村创建农机安全村工作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村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工作、生活环境,我村根据上级有关“农机安全村”创建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决定从今年年初开始全面实施 “农机安全村” 创建工作。一年来,我们在市镇两级有关领导和农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驻村指导员的帮助指导下,通过村两委会和农机操作手的共同努力,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顺利推进“农机安全村”创建工作。“农机安全村”创建能否顺利进行,关键是加强领导。为此村两委会专门召开会议,学习了有关文件,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成立了由村委会主任为组长、村两委会人员为组员的村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村委会值调主任为农机安全管理监督员同时进一步落实责任,分别制订了领导小组职责和监督管理员职责,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开展村内各项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农机安全管理监督员负责“农机安全村”创建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监管。
二、明确目标,制订计划,确保“农机安全村”创建工作取得实效。首先是明确目标。通过近一年的创建,使全村各类农机驾驶员及操作手台帐、档案齐全,各类农机安全管理制度、组
织健全、农机安全教育活动频繁;通村公路、主要机耕路农机安全警示标识明显,各类农机驾驶员及操作手安全生产意识、责任意识大大提高;村内农机、操作人员持证率及审验率达到95%以上,年内不发生重大以上农机事故,轻微和一般事故控制在2007实际发生事故次数以内;村内农机人员接受安全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分别达到95%,安全意识较大提高,农机安全活动氛围良好。其次是制订计划。在调查摸底、全面掌握我村各类农机家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专门制订碱梁村“农机安全村” 创建工作实施计划,具体分为四个阶段:即①学习、宣传阶段,②建章立制阶段,③组织实施阶段,④完善提高阶段。
三、加强宣传营造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为抓好我村“农机安全村” 的创建工作,我村是利用广播、会议、黑板报、横幅标语等途径广泛宣传农机安全法规及知识,向全体村民印发《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不断完善农机交通安全设施,今年新修村内道路4.3公里。三是建立农机安全活动场所。定期组织农机驾驶员及操作手参加农机安全培训教育活动和经验交流,学习有关农机安全法规和安全知识,做到每月活动一次,每次活动有记录。通过宣传教育和组织培训在全村基本形成了一个人人懂农机安全、个个讲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四、建章立制,落实措施,促进 “农机安全村” 创建规范化。为确保创建工作规范有序,我们着重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一是 建立制度。相继制订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农
机管理宣传教育制度、农机事故应急处理制度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农机安全管理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农机安全生产行为;二是与农机操作人员签订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合同书,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台帐,档案,确定专人对各农机驾驶员及操作手加强经常性的监督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通过近一年的“农机安全村”创建工作,使我村村民特别是各农机驾驶员及操作手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明显提高,农机事故率和违章率明显下降。通过创建,使农机驾驶员及操作手的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道路,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区第二季度工作总结
环科园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区第二季度工作总结
一、基本概况
环科园地处宜兴市宜城镇近郊,下辖7个行政村,9个社区。目前,我园区共有药品零售单位33家,医疗机构16家.今年,我园区积极响应市政府、市药监局号召,努力争创“环科园药品安全示范区”活动,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园区辖区范围内的药品安全工作,狠抓队伍建设,构建责任网络,强化宣传教育,着力提升群众的安全用药意识和水平。
二、做法成效
(一)领导重视,强化责任,合力推进药品安全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组建机构。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黄维正、新街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才春二位领导高度重视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将该项工作列为今年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之一。为使创建工作有序进行,我们成立了创建环科园药品安全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管委会副主任担任,经济发展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济发展局内,负责对药品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监管与实施。
二是强化职责,健全责任体系。构建由环科园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行政村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将责任落实到人,任务分解到人。并把药品安全工作纳入考核内容,与16个行政村签订了《环科园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 1
村级负责人、村级信息员的责任,构建广覆盖、共推进的药品监管网络体系。同时,进一步落实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监管不力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依法予以追究相关人的责任。
(二)健全网络,强化督察,延伸药品安全工作网络。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每个行政村至少聘用了一名药品安全信息员,并构建起以园区药品协管员、村级信息员为主体的监管网络。由信息员对全园区范围内药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建立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基本档案资料,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
二是建立督察巡查网络。主要领导每一季度不少于1次督察药品安全工作,每季度至少听取1次药品安全工作汇报。分管领导每月不少于1次督察药品安全工作,每月至少听取1次药品安全工作汇报。信息员对全园区各卫生室、药店进行了经常性的检查,看有无过期、质量不合格的药品和非正规渠道药品,并对统一进货台账进行检查。出台《环科园药品安全及医疗器械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应急体系建设,从制度上保证了创建工作的规范和有序。
三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村级信息员的互动,通过召开会议、电话等方式,经常听取他们就创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群众的思想动态等方面的反馈,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加快推进创建工作。
(三)强化宣传,创新思路,确保药品安全深入人心。
以增加强群众安全用药意识为目的,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开展药品安全宣传工作,营造了人人懂药品、安全用药的良好氛围。
一是利用广播、宣传橱窗、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药品安全知识,科学引导群众用药和看病,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集市日等,在人口密集处设点开展了咨询,为群众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参加咨询人数约3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
三是组建队伍,由各驻村大学生村官、信息员借工作检查和召开会议之机进行药品安全知识的宣传。
四是组织开展药品安全知识培训,邀请市食药监局、工商局专家对信息员进行家庭合理用药常识、常见假劣药识别等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协管能力,为我园区更好地开展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
三、存在问题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创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满意度和知晓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业务素质不够强。部分村级信息员是兼职,对业务知识不够熟悉,在日常巡查中很少能及时发现药品安全问题。
三是协调配合不够,与职能部门、行政村的沟通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举措,加大创建经费投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宣传形式,积极引导群众增强药品监管和自我防范意识。下阶段将着力在学校学生这块进行有意识的重点的宣传,从而通过他们将药品安全知识传达给家庭,扩大药品宣传的覆盖面。
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要不断加强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监管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药品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
四是进一步深入行政村、服务站、药店督查指导,及时处理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全面开展的同时,有重点地予以推进。
五是进一步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与工商、派出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开展取缔违法行医、药品以假当真、治理虚假广告等专项整治活动。
环科园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