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部分复习题
1.“The backbone of the continent” refers to.(the
Rocky Mountains)
2.During Ratification, those who supported the Constitution and preferred a
strong national government were called , their opponents
were called.(Federalists, Anti-federalists)
3.The war of 1812 was also known asfor America
got economically independent after it.(Second War of Independence)
4.Washington D.C.is situated on River which is the traditional
piding line between the South and the North.(the Potomac)
5.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most populous country.(third)
6.In hisAbraham Lincoln expressed his ideas of a
democratic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Gettysburg Address)
7.In the year President Nixon visited China, and later during
„s presidency, formal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ere established.(1972, Jimmy Carter)
8.The pision of powers by a constitu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state government is called.(Federalism)
9.By law anyAmerican citizen of and over years of
age and of being a resident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foryears
can run for the President.The duly elected and duly qualified
president-elect takes office on the of January following his
election.(natural-born, 35, 14, 20th)
10.When a Bill is vetoed by the President, it can still become a law if the
the veto by a vote of both houses.(override, two-thirds)
11.The United States is bordered on the north by on the south by
and on the east by and on the west
by(Canada, Mexico, The Gulf of Mexico, The Atlantic,the Pacific)
12.The Great Depression started with the sudden collapse of the
in New York in October, This economic distress extended to
Europe, Asia, Australia and South America.(stock market, 1929)
13.The candidate with the most voters in a state wins all of that state‟s
votes.This is known as the “” principle.The candidates who
wins the of the 538 Electoral College votes will be US President in
the next four years.(electoral, winner-take-all, 270)
14.American universities offer three main categories of graduate degrees:
1), 2).(bachelor‟s, master‟s, Ph.D)
15.Each of the fifty states in the US provides a free schooling of
____________years to its residents.(12)
16.belongs entirely to the
US.(Michigan)
17.The emblem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is , and that of the
Republican Party isis considered the first
Democratic President, and first Republican President is.(donkey, elephant, Thomas Jefferson, Abraham Lincoln)
18.The first successful English colony in North American was founded at
___________ in Virginia, in 1607, while Pilgrim Fathers were a group of ____________ who sailed for Virginia on a ship called the ___________ in 1620.(James Town, puritans, Mayflower)
19.The United States has ________ states, the largest in area of all states is
______________,the longest river in the U.S.is _______.(50, Alaska, Mississippi River)
20.The federal government in U.S.is pided into three equal and separate branches, they are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The Executive branch, The Legislative branch, The Judicial branch)
21“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is from the document _______.(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22.All American children are offered at least 12 years of free public education,which consists of_________________ and secondary education.(elementary)
The U.S.Congress consists of two hous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d
___________________.(the Senate,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23.President Franklin D.Roosevelt applied _____________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New Deal)
24.President Abraham Lincoln issu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o grant
freedom to all slaves during the Civil War.(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25.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America kept a ___________ foreign
policy, while the policy underwent changes, in 1941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as passed to confer the President great personal power to lend or lease American war equipments to foreign nations resisting the aggression.(neutral, Lend-Lease Bill)
26.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was drawn up in _______ and came into
effect in1789.(1787)
27.The American national anthem was written during the battle between ________
and the USA toward the end of the war in 1812.(Britain/England)
29.________ is the center of the US film industry;Mississippi is called the “_______ of the waters”.(Hollywood;father)
30.The number of Congressmen from each state varies depending on
_______.(the size of population.)
1.The Harlem Renaissance:2.The 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
3.Progressive Movement4.The New Deal
5.Fireside chats:6.Lend-Lease Bill
7.Civil Rights Movement8.The Ivy League
9.winner-get-all policy10.Transcendentalism
11.The lost generation12.the Bill of Rights
13.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14.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1.Please explain the contract of persity and uniformity in American culture.2.Why did many Europeans want to leave home and go to settle down in the New
World after Columbus discovered American?
3.What were the major cause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4.W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 Constitution?
5.What are the major causes ofAmerican Civil War? What were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ivil War
6.Analyze the US foreign policy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7.What is the character of religion in America?
8.Tell briefly the history of the twoparty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1)During the Ratification period,the first two major parties appeared.They were the Federalists and the AntiFederalists began to call themselves 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 split.The main faction led by Jackson was called the Whig Party which formed in 1834.As the struggle over slavery intensified,the majority of the Whig Party,part of the democrats,and other anti-slavery elements formed the Republican Party in 1854.(3)From 1860s to 1920s,the Republican Party dominated the political scene.(4)From the time of President Franklin Roosevelt to the 1980s,the Democratic Party was dominant,with short interruptions.Traditionally,the Democrats suppor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economy and a strong social security system.While the Republicans stress the role of the market more and oppose large government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But the two parties are not really very different.They both believe in inpidualism,defend capitalism and uphold private ownership of means of production.Their organizations are both very loose.But they are both very significant in political life.The Harlem Renaissance: It was a blackthat spanned the 1920s and 1930s.African-American social thought that was expressed through the visual arts, as well as through music , literature, theaterand dance.Centered in the Harlem district of New York City, it was also called the New Negro Movement and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and even around the world.The lost generation:
After World War I, many novelists Produced a literature of disillusionment.In the 1920‟s, a generation of young writers Joined in war, and were tired of the war,Some of them lost the hope for the society,They were filled with pessimistic emotion,They were known as lost generation.Transcendentalism: Transcendentalism was a group of new ideas in literature, religion culture and Philosophy that emerged in New England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It began as a Protest against the general state of Culture and society.The core belief was an ideal spiritual state transcends the physical and empirical.It is realized Only through the inpidual‟s intuition rather
than through the doctrines of established Religion.Progressive Movement:
Muckrakers, a reform-minded journalist exposed various dark side of the seemingly prosperous society → a national-wide Progressive Movement.It was unorganized effort in economy, politics and society.To reform society and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inpidual, to reform government, to eliminate corruption….It was primarily a movement of social engineers who believed that scientific and cost-efficient solution could be found to all problems.
第二篇:概预算基础部分复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每小题1分,共20分)
1、通信建设工程概、预算应按单项工程编制。()
13、直接工程费是直接费的组成部分。()
2、材料费中只包括主材费,不包括辅助材料费()
14、运杂费指器材自工地集配点至施工现场搬运发生的费用。()
3、通信建设工程的预算定额用于扩建工程时,其全部的人工工日乘以1.1的系数。()
4、通信建设工程的规费是必须缴纳的费用。()
5、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即仪器仪表使用费。()
6、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化工区安装电信设备时,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应按规定标准的两倍计取。()
7、临时设施费内容包括临时设施的租用或搭设、维修、拆除费和摊销费。()
15、工程排污费包含在建设单位管理费中。()
8、财务费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其费用的计算仅与人工费有关。()
9、利润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
10、安全生产费是间接费的组成部分。()
11、一阶段设计时,编制施工图预算不应计取预备费、建设期利息等费用。()
12、凡是在定额子目中只列人工量未列主材消耗量的,说明安装时不需要消耗材料。()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题中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内,(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费用定额适用于通信工程的新建、扩建工程,()可参照使用。A恢复工程 B大修工程 C改建工程 D、维修工程
2、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编制()A、投资估算 B、总概算C、施工图预算 D、修正概算
3、施工图预算是在()阶段编制的确定工程造价的文件。A、方案设计 B、初步设计 C、技术设计 D、施工图设计
4、直接费由()构成。A直接工程费、措施费 B间接费、企业管理费C直接工程费、财务费 D规费、预备费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机械台班单价内容的是()A折旧费 B大修理及经常修理费 C大型机械调遣费D燃料动力费
6、地市级施工企业技工工日单价标准为()A、48元 B、24元 C、16.80元D、19元
7、仪表使用费应归入()A、直接工程费 B、运营费 C、机械费 D、企业管理费
8、规费和企业管理费构成()A、直接费 B、直接工程费 C、间接费D、税金
9、企业管理费的取费基础是()A技工费 B普工费 C、材料费 D、人工费
10、生产准备及开办费应计列在()中
A、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计列 B、包含在建设单位管理费中 C、包含在工程质量监督费中 D、在建筑安装工程费中列支
11、预算定额中的人工工日消耗量应包括()A、基本用工B、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 C、基本用工和辅助用工D、基本用工、辅助用工和其他用工
12、下列选项属于设备购置费的是()A供销部门手续费B工地器材搬运费 C消费税 D设备安装费
13、下列选项应归入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税金的是()A、增值税 B、所得税 C、营业税 D、印花税
14、填写概、预算表格通常按()顺序进行 A表三甲乙丙、表
四、表
五、表
二、表一B表三甲乙丙、表
四、表
二、表
五、表一C表
四、表
五、表三甲乙丙、表
二、表一D表
五、表
四、表三甲乙丙、表
二、表一
三、多项选择题,将每道题中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建筑安装工程间接费的内容有()A企业管理费B工程车辆使用费C财务费 D临时设施费
2、下列选项与利润有关的是()A专业类别B利润率C人工费D施工企业资质等级
3、设计概算是根据()编制的 A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B政府有关文件 C初步设计 D施工图设计
4、目前编制通信工程概算所使用的定额有()A工期定额 B预算定额 C费用定额 D勘察设计收费工日定额
5、施工图预算审查的步骤是备齐有关资料、熟悉图纸、了解施工现场情况、了解预算所包括的范围和()
A了解预算所使用的定额B选定审查方法、按相应内容进行审查 C预算审查结果的处理与定案D送造价管理部门审批
6、规费包括()A社会保障费 B施工现场材料运输费 C工程排污费 D劳动保险费
7、通信建设工程费用定额的内容包括()A直接费中人工工日定额 B企业管理费取费标准 C间接费取费标准D工程建设其他费标准
8、对概算预算进行修改时,如果需要安装的设备单价有所增加,那么将对()产生影响A 建筑安装工程费 B 工程建设其他费 C 预备费D 运营费
9、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直接工程费包括()A材料费 B企业管理费 C人工费 D施工机械使用费
10、可以计入直接工程费工资的有()A职工学习培训期间的工资 B探亲、休假期间的工资 C因气候影的停工工资 D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工资
11、概预算中的主要材料费由()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保险费组成 A材料原价B供销部门手续费C包装费D辅助材料费
12、计算辅助材料费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机械使用费 B主要材料费 C人工费 D辅助材料费系数
13、下列费用中不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措施费的有()A工程车辆使用费 B建设用地及综合赔补费 C生产工具及用具使用费 D安全生产费
14、夜间施工增加费是指在夜间施工时所采取的措施和工效降低增加的费用,下面选项可以计取夜间施工增加费的是()
A敷设管道 B通信设备的联调 C城区开挖路面 D赶工期
15、下列项不属于工程建设其他费的是()A大型施工机械调遣费B勘察设计费C新技术培训费D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
16、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中计算施工队伍调遣费时必须考虑()A调遣人数B施工企业职工人数C调遣距离D普工人数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每小题1分,共20分)
1、通信线路工程、通信管道工程一律计取工程干扰费。()
2、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只在冬、雨季计列。()
3、企业管理费中的财产保险费是指施工管理用财产、车辆等的保险费用。()
4、不需安装的设备不计入总投资。()
5、利润只跟人工费有关。()
6、在通信线路、管道工程施工中,如果发生运土费,是指需要从远离施工地点取土以及必须向外运出土方所发生的费用。()
7、定额子目中的人工量包括基本用工、辅助用工和其他用工。()
8、凡是只列人工量而未列主材消耗量的定额子目,说明此项目在施工时不需要消耗材料。()
9、仪表使用费是措施费的组成部分。()
10、辅助材料费等于主材费乘以规定的辅助材料费系数。()
11、三、四级施工企业每工日人工费标准为一二级施工企业人工费标准的70%。
12、概算是筹备设备材料和签订订货合同的主要依据()
13、一阶段设计时,所编的施工图预算应包括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工程项目承包费。()
14、建筑安装工程费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题中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内,(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初步设计阶段编制()A、施工图预算(含预备费)B、施工预算C、估算D、概算
2、劳动消耗定额包括()A活劳动的消耗B、活动和物化劳动的全部消耗C、物化劳动消耗D、材料消耗
3、现行通信建设工程预算定额采用的编制方法是()A、估价指标法B、基价法C、实物工程量法D、系数法
4、下列哪些属于直接工程费()
A、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预备费 B、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仪表使用费 C、间接费、利润、税金 D、临时设施费、劳保支出、施工队伍调遣费
5、设备安装时单机测试所需的费用应计入()A、设备购置费B、研究实验费C、安装工程费D、生产准备费
6、以下哪项不应归入人工费()A、生产人员的基本工资 B、生产人员的工资性补贴 C、辅助工资 D、职工的养老保险
7、下列哪项不是材料的预算价格的内容()A、材料原价B、材料包装费C、材料采购保管费D、工地器材搬运费
8、下列哪项不应归入措施费()A、临时设施费B、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C、管理人员工资 D、工程车辆使用费
9、施工用水、电、蒸汽费是指()中使用的水、电、蒸汽所发生的费用 A监理单位实施工程监理 B施工生产过程 C施工企业在施工期间生活 D厂方检验
10、关于计取施工队伍调遣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技工工日普工工日均可计取B不论施工现场与企业的距离远近均计取 C施工现场与企业的距离在35Km以内时,不计取 D调遣费定额跟人工费无关。
11、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应归入()A、规费B、人工费C、直接费D、企业管理费
12、企业管理费的取费基础()A、技工费B普工费C、人工费D、工程类别
三、多项选择题,将每道题中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预算编制说明应包括工程概况、预算总价值;编制依据及对采用的计费标准和计算方法说明和()。A、投资分析B、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C、发包合同书D、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1、施工图预算是考核工程成本,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考核施工图设计技术经济合理性的依据;()的主要依据。
A、签定工程承发包合同B、工程价款结算C、可行性研究报告D、签定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核定贷款额度
3、规费包括()A、施工管理用财产、车辆等保险费B、施工现场材料运输费 C、工程排污费D、社会保障费
4、下列不属于直接费的是()A、直接工程费B、措施费C、企业管理费D、财务费
5、预备费内容包括()等A、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B、提前熟悉工艺流程和设备性能的费用 C、一般自然灾害造成工程损失和预防自然灾害所采取措施的费用 D、竣
工验收时为鉴定工程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挖掘和修复的费用
6、单项工程概算由()组成。A、工程费 B、工程建设其他费 C、预备费D、建设期利息
7、组成材料预算价格的有材料原价和()。A、供销部门手续费B、采购及保管费C、运杂费D、运输保险费
8、现行通信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子目编号中,表示定额名称的字母正确的有()A、TSDB、TYZC、TDYD、TXL9、对概算预算进行修改时,如果调整了属于建安费中的某项费用,那么()也要重新计算。A设备费 B建设单位管理费 C工程监理费 D预备费
10、对概算预算进行修改时,如果需要安装的设备费有所增加,那么将对()产生影响。A建筑安装工程费 B工程建设其他费 C预备费 D运营费
11、组成施工人员人工单价的工资有()A生产人员的基本工资 B生产人员的辅助工资 C现场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 D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
12、工程建设其他费包括()等内容。A、勘察设计费B、施工队伍调遣费C、企业管理费 D、建设单位管理费
13、措施费中含有()A、人工费B、工地器材搬运费C、临时设施费D、施工生产用水电蒸气费
14、夜间施工增加费是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需要在夜间施工而增加的费用,属于可以计取夜间施工增加费的内容有()
A、敷设管道B、通信设备的联调C、城区开挖路面D、赶工期
15、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队伍调遣费的计算必须考虑()。A、调遣人数B、施工企业职工人数C、调遣距离D、普工人数
第三篇:《行政管理学》复习题(第一部分)
《行政管理学》复习题(第一部分)
一、填空题:
1、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国家公共权力)。
2、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
3、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是(政企分开、政市分开和政社分开)。
4、行政职能的特征有阶段性、执行性、广泛性和(动态性)。
5、从监督的对象和内容上来划分,可以把行政监督的类型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6、政府工作重心的转变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变化决定的。
7、征兵属于政府政治职能中的(军事保卫)职能。
8、精简与高效原则是(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
9、我国行政学界一般把决策程序划分为四大步骤:情报活动阶段、设计计活动阶段、抉择活动阶段和(审查活动)阶段。
10、各级政府的办公厅(室)属于综合性的(辅助)机关。
11、领导者运用物质或精神鼓励的手段激发被领导者的的工作积极性,以达到工作目标,这属于行政领导方式的(激励)方式。
12、将决策权高度集中,完全由行政首长独自决定,下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行政领导类型称为(集权型)。
13、对公务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体现的是人事行政的(依法管理)原则。
14、从行政决策类型看,我国改革开放的决策,属于典型的(渐进)决策。
15、任何一个行政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职位、职权和(职责)。
16、依据行政决策之间的先后关系和内在联系,可把行政决策分为原有决策和(追踪决策)。
17、解决中国对香港问题、恢复对中国香港行使主权的“一国两制”的决策属于行政决策的(非常规决策)。
18、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及变相营利等行业不正之风,属于行政执行中的(寻租)行为。
19、在行政执行的准备阶段,要做好“三落实”,“三落实”指的是组织落实、思想落实和(物资落实)。
20、克服论资排辈的问题,体现的是人事行政的(晋升唯功)原则。
21、我国中央政府的决策中心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
22、中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分为
(五)个阶段。
23、行政执行一般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三个阶段。
24、现代行政方法包括系统方法、目标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和其他现代行政方法。
25、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是(舆论监督)。
26、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
27、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决策权与执行权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行政管理机制。
28、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行政改革的成败
29、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
30、机关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会议)管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和机关后勤事务管理。131、在西方,(咨询机关)被称为“智囊团”或“思想库”。
32、女性公务员法定退休年龄为年满(55)岁。
33、行政执行环节的偏离分为主动偏离和(被动偏离)两种情况。
34、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时间是(2005)年。
36、中国《公务员法》,共有18章、(107)条。
37、国家行政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国家公务员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基层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锻炼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行政关系的交流形式称为(挂职锻炼)。
38、常用的行政基本方法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
39、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
40、现代行政方法包括系统方法、目标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和其他现代行政方法。
41、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是(职能机关)。
42、依法行政的法律保障措施有: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
43、行政组织设置依据是(法律)依据和职能依据。
二、名词解释
1、行政职能-----
2、行政改革-----
3、行政领导-----
4、狭义的行政组织----
5、行政监督-----
6、依法行政----
7、机关管理----
8、行政决策-----
三、简答题
1、行政管理有什么特征?
2、行政评估的原则是什么?
3、行政决策应遵循什么步骤?
4、政府的基本职能包括哪些?
5、机关管理有什么特征?
6、行政决策应遵循什么原则?
7、行政改革的动力有哪些?
8、依法行政应遵循哪些原则?
四、分析题:
1、某科张科长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他崇尚民主思想,主张在管理工作中分权授能,让下属充分发挥积极性和造性,他把绝大多数的权力分配给所属的几个副科长,自己只负责最重要的事情,他常说,管得越少的领导就是最好的领导,民主才能产生效率,有人找他反映问题,他总是说,这事不归我管,你去找某副科长去。他充分信任属下的几个副科长们,从来不过问他们的具体工作,每个副科长在开展工作中也不需向他请示汇报。半年里,他只开过四次会,每次会上他都首先对在大家的工作表示感谢,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的原则性的意见。后来,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发现属下副科长之间经常相互拆台、事情扯皮,科里人心涣散。很多工作没得到落实,张科长非常伤心,觉得副科长们辜负了自己的信任,决定把所有的权力都收回来,所有的事情从此一个人说了算。
请用行政领导方面的有关原理,评价张科长做法的不妥之处。
参考答案:张科长开始的行政领导类型属于放任型,最后由于被授权的几个副科长之间没把工作做好,把权力收回,最后变成集权型。
张科长做法的不妥之处在于他的授权艺术。没把握好授权的原则,对于给几个副科长分权,一是没有确定他们之间的权力和责任,不但没有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反而造成了他们经常相互拆台,事情扯皮,最后是很多工作没得到落实。二是监督控制没做好,半年时间里,他只开过四次会,并在会上对大家只是表示感谢和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的原则性意见,对他们之间的工作偏差,没有及时引导和纠正。
2、某市原主管城市建设职能的部门是城建局,为适应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协调城建局与其它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市政府成立了城市建设指导委员会。后来,市政府为加强对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又在市政府办公厅成立了城市建设科,协助市长协调城建委和城建局的关系。一个城市三个机构主管城市建设职能,结果,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的事层出不穷。有利的事大家抢着干,有困难则互相推诿。而且,属于处级单位的城建委和城建局要向政府请示、汇报工作,还要通过市政府城建科这一科级机构,又多了一个层次,这样,事与愿违,严重影响了该市建设的发展。
请思考并运用行政组织的设置原则来分析某市加强城建工作的做法为什么事与愿违?你认为应该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
1、实现行政组织的科学化必须遵循完整统一的原则。首先是职能目标要完整统一,这就是说在设置行政机构的时候,要实行目标归类,同类行政目标要归同一个行政机构来管理。
2、某市在设置城市建设管理机构时,恰恰违背了完整统一原则,同一职能目标,设置了三个机构来管理,互相扯皮、推诿就在所难免了,想加强城市建设,反而拖了城市建设的后腿。
3、特别应当提出的是,某市为协调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而建立城建委和城建科两个新的实体机构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仅会造成机构重叠,而且会产生新的矛盾。
4、为实现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目标,某市应将市城建科、城建局和城建委三个机构合并,成立统一的城市建设管理机构。
3、某县人事局自1988年以来在招工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实行公开办事人员、公开办事制度的办法,以此接受群众监督。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解除了以往在招工时困扰人事局机关及工作人员的人情网,为人事部门减轻了压力;另一方面,广大群众也非常满意,在 一定程度上密切了干群关系。
试用行政学原理说明某县人事局这种做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答案:
某县人事局的这种做法符合行政监督公开性原则。公开性是行政监督的主要特点之一,公开性要求行政监督的各种法律规定公之于众,国家行政组织的工作计划、程序、内容等有一定的透明度,建立有助于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公开监督机制。
某县人事局的这种做法符合行政过程、行政制度公开化的原则,有利于人民群众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这一原则告诉我们,只有使行政行为公开化,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对行政实行有效监督,增强监督工作的透明度。某县人事局这样做了之后,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既改善了人事局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有利于人事局开展以后的工作。
4、某县印刷厂附近的下水道堵塞,造成污水四溢,臭气熏天。附近1000多户居民深受其害,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某报记者对此作了专门的采访,并在该报的监督专栏里对有关部门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终于促使有关部门马上采取措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解决了下水道堵塞问题。
问题:(1)请从行政监督的角度看,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何种监督?
(2)这种监督具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工具,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而实施的监督。
(2)舆论监督的特点:
①广泛性舆论监督是社会各方面都能普遍运用的监督方式,它是以社会所有阶级、阶层、组织、利益集团及全体公民为主体的一种社会性监督;
②公开性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介实施。监督的内容与对象一开始就摆在社会公众面前,形成一个开放的监督过程;
③及时性舆论监督依靠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地、直接地把这些问题反映出来,形成舆论压力,及时产生效应;
④评价性舆论监督总是以拥护或反对、赞扬或谴责的方式对被监督对象的行为作出公开评价,表达民意,对被监督者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政治压力,从而达到监督效果。舆论监督的作用:
舆论监督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进行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和各种不当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及时的、公开的揭露、批评,可以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影响,有效地改善和加强政府的工作。
第四篇:大学语文诗词部分复习题
大学语文诗词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按照音乐不同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灵活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初步形成了中国诗歌创作的民族传统,奠定了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2、“风骚”—— “风”是指《诗经》,“骚”是指“楚辞”。《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战国后期,在南方产生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新体诗——楚辞,《离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运用这一形式创作的代表作,并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3、风雅颂——《诗经》的三种分类。风:各地的土风歌谣,地方音乐;雅: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用于宗庙祭祀或重大典礼时的乐曲。
4、赋比兴——赋比兴指的是《诗经》中的三种艺术表现方法。赋:即不加修饰,直接地铺陈叙述。比: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借助其它事物作为开头,以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赋比兴在《诗经》中的运用,为后代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5、诗史——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诗歌集中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转衰的历史,把笔触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集中表现了自己忧过忧民的思想,感情内在深厚,风格沉郁顿挫,号称“诗史”。他们以其现实主义的卓越成就,泽被后世,成为诗歌创作的光辉典范。
6、“双子星座”—— 在盛唐时期,出现了大量风格不同优秀诗人。其中李白和杜甫先后崛起,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雄视千古的“双子星座”。李白诗歌热情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表现个人理想与社会显示的尖锐矛盾,感情奔放激烈,风格豪放飘逸;杜甫诗歌集中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转衰的历史,把笔触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号称“诗史”,集中表现了自己忧过忧民的思想,感情内在深厚,风格沉郁顿挫。他们分别以其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卓越成就,泽被后世,成为诗歌创作的光辉典范。
7、李煜——李煜,字重光,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李煜的词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后期由小皇帝变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使他的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前期,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8、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之交,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她的词感情深厚,风格婉约,造语清新,后期作品写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尤其憾人心魄。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漫》等。
二、简答与分析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
“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部分内容。它是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划分的。“风”是先秦乐曲的通名,即指音乐曲调。“风”分为十五国风,“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共160篇。“雅”即正,是符合朝廷礼仪规范的乐曲的名称,即朝廷正乐。“雅”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其作者多为贵族。“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节奏比较舒缓。“颂”的本意是舞蹈的“形容”,舞蹈的“模样”。“颂”又分周颂、鲁颂、商颂。
2、《蒹葭》的含蓄朦胧美。
《蒹葭》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朦胧诗的鼻祖。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诗中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恰恰是这份朦胧、这份不确定性,才使得作品流传至今,依然让人令人回味无穷。
词采用了比兴手法,交待时间和地点。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后两节进一步表明了“伊人”的不确定性。但诗人通过渲染出三幅深秋早上河边不同时间的背景,生动地描写了等待伊人,由于时间推移而越来越迫切的心情。
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诗的结尾是余音绕梁,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朦胧美、含蓄美。
3、《蒹葭》的意境美。
“《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有含蓄美、朦胧美、意境美等。其中意境美主要体现在作品多重叠合的架构上。
①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②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③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④“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4、《蒹葭》中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意优美而朦胧的抒情诗,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执著追求和求之不得的惆怅。
首的开篇通过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他日夜思念“伊人”。这“伊人”却“在水一方”,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却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惘的情致。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惘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抒情主人公的执著追求和求之不得的惆怅之情得到了表现。
5、《蒹葭》一诗中“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
“赋、比、兴”是《诗经》创作的表现手法,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含蓄蕴藉、委婉曲折的风格。《蒹葭》一诗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非常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诗的首节前两句采用了比兴手法,交待时间和地点。“宛在”一词,灵空飞动,神来之笔,耐人无限遐思。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后两节和第一节的意思基本相同,只是换韵换字罢了。三章兴句,刻画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地,渲染出三幅深秋早上河边不同时间的背景,生动地描写了等待伊人,由于时间推移而越来越迫切的心情。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你能哪几个方面来概括作品的美?
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1)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b、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c、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2)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a、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b、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c、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d、“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3)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7、《长恨歌》中的情感与艺术特点。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双重的,诗人白居易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这首诗既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废弃朝政荒淫误国,以致发生安史之乱,有批判;同时也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爱情,特别是对杨贵妃的悲惨结局寄予了极大同情。
前半部分,对唐玄宗迷恋杨玉环,沉醉歌舞,招致安史之乱,很明显是谴责、批判的。从马嵬兵变、杨玉环被处死开始,诗人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从批判转向同情、乃至歌颂。李、杨的爱情最终以悲剧为结局。
《长恨歌》非常善于人物描写,刻划人物细腻传神。本诗塑造了李、杨两个人物形象。对李隆基,前半部分侧重写他贪恋美色。杨玉环死后,十分细腻地刻划了李隆基一年四季、日日夜夜地思念杨的刻骨铭心相思,写得催人泪下。对杨玉环的描写刻划,作者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突出她的美貌,二是写了杨的忠贞。从而更加突出了“长恨”的主题。
诗人“深于诗”还体现在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的表达方式上。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
8、《长恨歌》在叙事、写景和抒情上的和谐结合。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著名叙事诗。诗人自评时曾说“一篇长恨有风情”。诗歌描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白居易擅长诗歌写作的手法:将写景、抒情,作者善于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写了唐玄宗求色和杨贵妃得宠的经过,叙述安史乱起、玄宗出逃、马嵬缢妃的事件,再描述唐玄宗晚年的凄清孤寂的生活和思念杨贵妃的情景,最后让杨贵妃在仙山中出现,表现玄宗与杨贵妃至死不渝的爱情。作者的叙事,不是纯客观的叙述,而是揉进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唐玄宗荒淫误国、杨玉环恃宠而骄恃批判态度,对他们的爱情悲剧给予极大的同情。诗人或将人物的思想感情倾注于景物之中,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或选择富有特征的事物、景物,描写人物对这类事物或景物的感受来表现其内心世界。或者以乐景写哀,或者以哀景写乐。行宫的月色、雨夜的铃声、马嵬坡下的泥土、太液池中的芙蓉、未央宫里的杨柳,这些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使唐玄宗不禁触景生情。正因为诗人是以情叙事,以情写景,并且使三者和谐地统一于全诗之中,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比较强的。
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
9、《长恨歌》的艺术特点。(1)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故事一开始叙述李隆基寻求美色、得到杨玉环的经过。描写了他们纵情恣乐的宫闱生活,以暗示这一悲剧产生的原因。作者叙述“安史之乱”爆发,使故事情节的发展陡生变化。贵妃身赴黄泉后,作者却以饱含同情的笔墨大肆铺叙李隆基于幸蜀途中、还京路上、及回到长安后一年四季、日日夜夜对杨贵妃的无穷思念,以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来推动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使诗波澜迭起,别开生面,有力地突出了“长恨”的主旨。最后虚构了贵妃谢恩、托物、寄词、申誓等情节,让整个故事在李、杨二人的
绵绵长恨中结束。围绕诗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整首诗的情节跌宕起伏,穷极变化,富有浪漫气息和传奇色彩,充分体现了作者艺术构思之奇妙和想象力之丰富。(2)刻划人物细腻传神
①对李隆基,大部分内容都在刻划他对杨的相思刻骨铭心。多角度、多层次地描述了郁结在李隆基心头的深沉哀伤。十分细腻地刻划了李隆基无限思念的心理活动。
②对杨玉环的描写,作者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她的美貌,一是她的忠贞。(3)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叙事、抒情、写景三者的长处,使它们既各尽其责,又互相配合协调,共同为表现主旨、刻划人物而服务。
10、《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诗人白居易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这首诗既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废弃朝政荒淫误国,以致发生安史之乱进行批判;同时也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爱情,特别是对杨贵妃的悲惨结局寄予了极大同情。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即第一段、第二段对唐玄宗迷恋杨玉环,沉醉歌舞,招致安史之乱,很明显是谴责、批判的。诗的开头“汉皇重色思倾国”,这“重色”二字就表明了“刺上”的意味。“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金屋妆成矫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对李隆基不理朝政、淫乐贪色显然是讽谕的。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还在欣赏歌舞,“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批判讥讽的态度显而易见。从马嵬兵变、杨玉环被处死开始,诗人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从批判转向同情、乃至歌颂。李、杨的爱情最终以悲剧为结局。白居易作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对君王虽有所讽谕,但“忠君”思想是难以动摇的,李隆基作为君王,其爱情落得如此悲剧下场,诗人寄予深深同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从“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面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这些诗句里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倾向。结尾部分诗人以丰富的想象虚构了杨贵妃亡魂再现的故事,这里也表现诗人对李、杨爱情的极大同情。
11、李煜的《浪淘沙》
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人怀着对痛失家国的无比悲愤之情,开篇就写下了“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用春寒和春雨惊醒正在做美梦的词人,来表现成为阶下囚之后的李煜处境的凄凉,也表达出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往日生活的深情留恋。梦中之欢和醒后之悲互为映衬,造成心理与时空的转换与交替。从实写现实之愁苦来造成反差,引出虚拟梦境之欢娱,突出自己被俘之“客身”竟做“贪欢”之美梦。正是通过“梦里”的“贪欢”,把词人内心深处虽然微弱但却顽强、不甘心死亡的生存意志艺术地表现出来。不着悲、愁字,却更突出了亡国被俘后的处境的可悲可怜。
词的下片直接抒发家国之恨,表现出词人极其复杂矛盾的心情。用“无限江山”饱含词人赞美、怀念之情;诗人多少物质享受和人间欢乐都曾发生在那一大片可爱的“无限江山”的江南故土上,如今却只能有片刻的梦想。何等的悲哀!“别时容易见时难”,用“容易”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饱含着绝望、诀别、留恋、希冀、缅怀、向往等丰富的情感。“流水落花春去也”表达出一切美好的往事都像大自然的规律一样一去不复返的绝望之情,又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和无可奈何的悲哀。词的结句“天上人间”,用对比的手法,将词人的余恨不尽、绝望之情、凄楚之境完全道出,构成了余味不尽的意境。
这首54字的小令,完全是诗人亡国之后切身的感受,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12、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引起了无数后人的共鸣。但李煜在《浪淘沙》中却说“别时容易见时难”。为什么?
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南唐后主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
达的正是这种情感。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要知道,这里的“别”,不是暂时的别离,而是永久的别离,因而也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别离,更何况这样的别离是如何的“容易”——国家竟是那样轻而易举的就灭亡了,这岂不是痛上加痛吗?这样的难于再见,不就是对词人的死刑宣判吗?这决不是一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情怨呻吟,而是对国破家亡的一种极其委婉而凄惨的呻吟和呼唤。饱含着绝望、诀别、留恋、希冀、缅怀、向往等丰富的情感。
14、《永遇乐》的表达手法。
此为李清照晚年所写元宵词,借流落江南孤身度过元宵佳节所产生的切身感受,寄托深沉的故国之思、今昔盛衰之感和身世飘零之悲。本此主要是运用对比的表达手法来表现词人情感。
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第一问表达出诗人漂泊异乡的凄凉愁怀;第二问反映了晚景凄凉的心情;第三问反映出晚年生活动荡不安、祸福莫测的忧患。用客观景色的宜人反衬主观的不同感受:身逢佳节,天气虽好,却无心赏玩。因此虽有“酒朋诗侣”用“香车宝马”来邀她去观灯赏月,也只好婉言辞谢了。表面上是怕碰上“风雨”,实际是国难当前,早已失去了赏灯玩月的心情。家国沦亡之感,跃然纸上。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当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样,诗人很自然地转到当年汴京欢度节日的回忆上来。
词的下片,由写今转为忆昔。用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前六句极写往年京华热闹欢乐和浓厚兴致。“如今”以下折转到当前,憔悴神态,寥落心理,与往昔形成强烈反差。最后两句看似淡泊自守,实则满腹辛酸,是一腔凄怨的总爆发。一方面耽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在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在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更反衬出词人伤感孤凄的心境。
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以他人反衬,益增悲慨。在这种反衬对比之中,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故国之思,赋予了这首词以深刻的社会意义。
昔盛而今衰,物是而人非,是贯穿全篇的意脉。词人选择了两个不同时空的意象,两相对衬,既着力突出了自甘孤寂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时也借这种盛衰、哀乐的对比深化了主题。全词语言似信手拈来,平淡家常几近口语,浅易更显深情,通俗不伤雅致,体现了词人风格婉约,造语清新的特点。
第五篇:审计学复习题部分答案
审计学审计人员对存货内部控制系统提出的调查“问题”如下:
(1)存货入库是否有严格的验收制度?
(2)存货的库存量是否合理?
(3)仓库保管员的责任是否明确?
(4)存货是否实行永续盘存制度?
(5)仓库保管员的明细账卡与业务部门或会计部门的存货账簿有无勾稽制约关系?
(6)存货发出有无审批手续?出库出厂的门卫制度是否严格?
(7)存货中的材料有无实行限额领料制度?领料中是否存在突破限额的现象?有关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8)发料与发货的依据是否齐全?退料及进库的处理是否合规?
(9)存货是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存?账实差异的处理是否合理?盘存的组织是否产生自动控制作用?
(10)存货的控制部门和有关人员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11)有无经常性的检查和监督?
(1)收料单与购货发票答案:购货发票的证明力更强。理由:购货发票是属于外部证据,而收料单是属于内部证据所以购货发票的证明力比收料单的证明力更强。(2)销货发票副本与产品出库单答案:销售发票副本的证明力强。
理由:销售发票副本的格式和外部流转的销售的格式和内容是一样的,所以具有很强的证明力。(3)领料单与材料成本计算表答案:领料单的证明力强。理由:领料单需要有关人员签字批准,并且在内部流转所以证明力强。(4)工资计算单与工资发放单答案:工资发放单的证明力强。理由:工资发放单需要职工签字所以证明力强。(5)存货盘点表与存货监盘记录答案:存货监盘记录的证明力强。理由:注册会计师自行获得的审计证据比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可靠。(6)银行询证函回函与银行对账单答案:银行询证函的回函的证明力强。理由:银行询证函回函,没有经过被审计单位之手,而银行对账单经过了被审计单位之手所以银行询证函的回函的证明力强。
(1)此种情况下应采取替代程序,主要是审查顾客订货单、购销合同、发票副本、货运文件、收款凭证等文件、资料,验证构成应收账款的销货交易是否确实发生。
(2)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时间差异造成的,注册会计师应审查收款凭证,看货款是否收到及收到的日期。如果货款函证日之前已收到则可能是记账错误,即收到货款时贷记另一客户的明细账户,注册会计师应审查账户记录并对贷记的账户进行函证。
(3)该顾客的回答不清楚。注册会计师应重新函证,请具体准确答复。
(4)此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客户在货物所有权尚未转移前就认定为销售实现。注册会计师应审查销货发票的副本和有关的购销合同、协议。
(5)应查明预收货款是否确实收到并已入账,如查明确能抵付,应提请客户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6)审核货运文件等资料以查明货物是否确已运出。如确已运出,应将货运文件影印件送请顾客重新查证;如确末运出,应提请客户作调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