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韩生态城
韩国2009年建造一个可持续性的生态城市的规划,以此使UAE的Masdar城黯然失色。这一城市规划由Foster + Partners公司携手中国的PHA和Mobility共同设计。位于首尔北部的仁川混合使用开发区将成为自给自足可持续城市的一个典范,同时它也将是绿色技术开发的一个中心城市。
在建造完成之后,仁川生态城市将拥有一个可供320,000人居住的社区,同时它是交通和绿色产业的中心地带。人们希望仁川成为可持续性产业的一个高科技研发中心,在这里可以制造出光电池板和风轮发电机。因此,总体的设计规划中包含了前沿的绿色技术,比如生物质能发电,氢燃料电池和绿色屋顶。
生态城市计划用10-15年时间建成,Foster+Partner的设计中包括了高密度和低密度的开发计划,通过中心的运输枢纽连接周围三个主要的城市。轻轨系统将江华北部的一个韩国经济合作中心同南部的经济中心相连接,将绿色科技同社区,文化和居民住宅建筑结合起来。
目前这一区域以农业产品为主导,有大约35,000人居住在此。生态城市建成后,部分的梯田式土地将由绿色屋顶取代,使农业耕种空间的损失达到最小化。道路和建筑将依地形特点建造,建筑的高度将控制在50米以内。小型的道路和步行大街都同中心的运输枢纽连接,形成了一个密集型的社区结构,人们乘坐交通工具将非常的方便。
第二篇:生态城空间布局.
生态城形象定位与空间布局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 2009-04-10 17:42:34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
大小:[大][中][小]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将受到全球的关注,因而要有独树一帜、易于传播的主题概念与形象诉求。生态城形象将定位为:蓝色港湾,绿色城邦。
曹妃甸生态城将是一个“蓝色港湾”。蓝色代表着海洋。生态城将充分利用滨海条件,打造顶级的休闲度假产品,同时在城市景观、城市风情营造上,都尽量体现海洋城市的特色。蓝色是高新科技和技术的代表色。生态城将是信息基础设施发达、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先进城市。港湾将是生态城的主导形态。把青龙河、溯河的水引到生态城中来,形成生态城市的内部水系,并构筑城市多处“岛”、“半岛”和“港湾”的形态。
生态城将是一个“绿色城邦”。通过多元化、立体化植被(如草坪、矮小花灌木、乔木等)的种植,构建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使得生态城如同座落在森林中的城市一般。生态城还将致力于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打造一座生态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深绿城市”,实现人文环境上的“绿色”和“生态”。
为建设一个“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社会相和谐,人与人相和谐”的城市,在城市布局上,将以三大规划理念作指导。
“田园都市”的规划理念。即城市建设与乡村相结合,突出绿化建设,整个城市区被绿网分割成不同的城市组团,每个组团容纳一定数量的人群。总体来说,城市总体呈现为多中心、复杂的城镇聚集区。
生态城在环境营造上,将通过建设大量的植被及水系等自然景观,勾勒出网络状的城市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完美融合。
生态景观网络将城市自然分割为若干组团(板块),各个组团内部也绿茵环绕。使得生态城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极为方便地接近大自然,每一户居民都能够与绿色为邻。
在城市建筑的开发中,采用资源保护技术,利用环保材料,尽可能减少污染物和危险品的排放;同时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
“新都市主义”的规划理念。主张重新整合现代生活的诸种因素(居家、工作、购物、休闲等),试图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以交通线联系,重构一个紧凑、开放、便于步行的邻里社区。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上,将优先考虑开放的公共空间(如绿地、广场、步行街等)的设计,适当根据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的需求而提供适合不同人群的居住环境及邻里空间,以网格状道路系统来联系邻里社区,从而增加人与人交流的机会。
“信息时代城市”的规划理念。生态城将提供大量的生态空间,通过绿化、湿地、水系等构筑良好的生态基础;将提供大量的运动、娱乐和休闲空间;将提供更多的非正式交流空间,以增加网络时代人们的面对面接触的机会。为此,将强调“第五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的建设。
曹妃甸生态城起步区30平方公里的空间总体布局,城市绿化率将达到50%以上,并通过绿色植被和城市水系构筑完善的城市生态景观网络。生态景观网络不仅是城市的“绿色骨架”,还是空间自然“区隔”。具体是 “一轴、一带、三大中心、八大板块”的城市布局。
“三大中心、八大板块” “一轴、一带”
一轴:生态景观轴(生态大道); 一带:城市发展带;三大中心:城市中心、商务中心、智慧中心;八大板块:中央行政板块、金融商贸板块、滨海休闲板块、科技研发板块、教育培训板块(I、II)、生态居住板块(I、II)
中央行政板块在沿河区域以环境生态化和人文生态化的理念进行规划,打造环境良好的、体现曹妃甸历史、展示唐山文化的板块。
金融商贸板块吸引曹妃甸港区内已有企业的商贸部门、管理部门,以及为港区工业区配套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进入,打造曹妃甸生态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板块。
滨海休闲板块利用滨海沿河的优美环境,提供高端的休闲产品,打造以商务会议、休闲度假为主导的滨海休闲板块,努力构筑世界级的高端休闲度假平台。
科技研发板块主要吸引曹妃甸港区内大企业的科研机构、全国从事环保产业的研究企业,以及从事港口信息服务的科技企业等进入,通过新型的办公空间及创新空间的提供,打造科技研发板块。
生态居住板块I、生态居住板块II现有的规划中设计了从工业区贯穿生态城的快速公交或轻轨线路,在紧邻此线路的区域,规划两大居住板块。既为工业区的人群服务,也是曹妃甸生态城相对集中的居住片区。
教育培训板块I、教育培训板块II教育培训板块是集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科技园区、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曹妃甸新区的知识聚集高地。而智慧公园是教育板块的知识服务中心,包括了重要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也是整个板块的中心枢纽。
在区域的北部,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河北理工大学为基础,以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打造教育培训板块。为曹妃甸工业区及曹妃甸生态城的企业员工提供职业教育、岗位培训等服务。
商务中心位于金融商贸板块、滨海休闲板块、中央行政板块和科技研发板块的结合区域。主要的商务办公、城市接待、科研支持、生态理念的展示等都集中于此,是城市最重要的标志性区域。
该地将建高层的双子座的金融办公中心,主要吸引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机构和企业进入,形成他们商务办公的聚集区。双子座写字楼也是生态城标志性建筑。还将建设一个能容纳上千人的大型会议厅和若干中小型会议室构成的会议中心,为各种会议、活动、论坛等提供场所。会议中心与行政办公板块相邻,便于为政府部门举行各种政务会议和活动提供服务。
科技中心主要是为科技研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包括为企业提供公共的技术服务平台和远程工作会所等。科技中心与科技研发板块相邻,科技研发企业和研发人员可以更方便地利用其技术平台进行工作。
城市中心在中央行政板块、科技研发板块和生态居住板块I的结合区域,集中布置城市主要的商业、娱乐、公园等公共设施,形成城市中心。将把水系引进来,围成一个湖泊(暂名:梦茵湖),造出七个“小岛”,每个小岛上设置一个核心项目,形成曹妃甸生态城独具特色的“群岛型”城市中心(暂名:七星岛)。城市中心将建设湿地公园、生态学校、海员俱乐部、信息媒体中心、生态示范社区、城市医院。
智慧中心在教育培训板块I、教育培训板块II和生态居住板块II的结合区域,设置教育培训相关的公共项目,成为生态城的教育培训的中心枢纽。该中心由智慧公园、运动公园、商业公园构成。
生态城的“一轴一带”
一轴是生态城市景观轴。将进入曹妃甸生态城的主要道路(现在的纬3路)沿线,打造成体现曹妃甸作为新时代生态城的景观轴线,形成曹妃甸生态城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一带是生态城市发展带。这条南北向的发展带,贯穿商务中心、城市中心、智慧中心,而且众多的核心项目,如可持续发展中心、新信息媒体中心、生态科技公园、湿地公园等,都位于其中。生态城的各个侧面都在生态城市发展带上得到体现。
第三篇:中新生态城规划
生态城具体位置是在天津滨海新区内的汉沽和塘沽两区之间,占汉沽区南部20平方公里,塘沽区北部10平方公里。汉沽区多为盐碱地,属于干旱水源不足的地方。区内现有18万人口,区内西北部有农业,东南部有海洋渔业和化工企业。生态城主要占用汉沽区南部,并且不占用耕地,计划投资300亿元人民币。
中新生态城管委会负责同志汇报了中新生态城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情况。中新生态城总规划师介绍了《中新生态城总体规划纲要》。
专家们对中新生态城规划编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进一步完善中新生态城规划纲要,编制总体规划,从突出生态建设特点发展绿色交通、土地合理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地区活力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生态城总体规划编制、土地征用、起步区开工准备、环境整治等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同时,在产业发展方向方面也开始重点研究定位,环保产业、金融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创意
以及服务外包等产业已经纳入发展视野。
据介绍,为了使生态城项目实现高标准、高水平,走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之路,管委会
提出要从十个方面实现突破的目标:
一是在规划设计上的突破;二是在绿色建筑上的突破;三是在区域交通上的突破;四是在能源利用上的突破;五是在绿化环境上的突破;六是在产业结构上的突破;七是在城市管理上的突破;八是在社区建设上的突破;九是在水系改造上的突破;十是在防灾减灾上的突破。
一致认为,生态城总体规划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环保理念,立足天津和滨海新区的实际,统筹考虑生态建设、资源节约、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经济活动的和谐,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将成为生态城开发建设的基本依据。
中新生态新城将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的和谐共融,这里的水、电、气、热,都会尽最大可能利用再生能源和新兴技术,废水、废弃物等会“变废为宝”,由于废物与资源实现循环转化、利用,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保障废水、废气、废渣“零排放”,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目前暂定名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明年一期工程就将开工建设。规划建设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生态城,相当于现在3个多和平区的面积。“起步区”计划先建设3平方公里。
配套
废水气渣“零排放”
中新生态新城将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的和谐共融,这里的水、电、气、热,都会尽最大可能利用再生能源和新兴技术,废水、废弃物等会“变废为宝”,由于废物与资源实现循环转化、利用,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保障废水、废气、废渣“零排放”,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目前暂定名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明年一
期工程就将开工建设。规划建设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生态城,相当于现在3个多和平区的面积。“起步区”计划先建设3平方公里。
顶级配套没有重工业
未来的生态城将包括一批产业、住宅、超市、商场、医院、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大大小小的公园、湖面,一处处的中央绿地等。这里的产业以高端服务业为主;重工业不会在生态城里建设;这里的学校将会有国家乃至世界一流的大学,有本市的顶级中学;这里的公园不仅分布位置合理,而且从城北到城南都会由一条“公园生态廊道”贯通。
生活
淡化海水可以饮用
生态城里还将采取集中供热的方式,确保冬季供暖期里人们温暖过冬。这里还会采用海水淡化技术,由配套电厂生产的20万吨淡化海水,将是满足生态城中饮用淡水的一个有效渠道。
预计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整座生态城将全面建成。在生态城里生活的人们将有非常高的“幸福指数”。
高中低档房都要建
这座生态城将由中方和新加坡方面组成联合体,作为开发机构承担开发建设任务,建设高、中、低档商品住宅。在商品房的建设方面,会考虑借鉴我国经济适用房和新加坡组屋的建设经验。在这里,高端人才和蓝领人群将和谐相处。
这里将成为非常理想的居住区,能够分流未来在滨海新区工作、生活的150万人口居住的需求,同时将为整个天津市提供更好的服务,还能对环渤海湾周边省市地区起到良好的发展带动作用。
交通
轻轨延长线将“进城”
在生态城生活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各种公共交通带来的方便,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私车家上路给空气带来的污染。由于城市设计布局的合理,无论是到超市购物,还是去看一场电影,完全可以选择步行就能便捷地达到你的目的;还可以选择最近的公交设施,如最常见的公交车、地铁(轻轨)或是像目前在开发区行驶的单轨电车,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津滨轻轨延长线将进入生态城内。
按照规划,生态城的机动车尾气等总碳量的排放,将不到一般城市的一半。
这个生态城是完全按照“可复制、可操作、可扩大”的建设模式来建设的。“可复制”就是指生态城在其他地方同样能建设;“可操作”是指它在商业上是可行的,它不是靠着政府的财政补贴来运作的;“可扩大”是指这座城市随着开发建设的进展,区域面积还会不断扩大,生态功能还会不断延伸。
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生态城,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这一项目的规划建设,也是提升中新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将成为中新两国合作的新亮点。
中新生态城的规划建设,将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科学管理的新理念,建设“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经济活动和谐,人与环境和谐。中新天津生态城将把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技术与天津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建设节能、环保、宜居住宅的同时,发展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配套建设一流的学校、医院、公园、文体设施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公用建筑。生态城具体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的汉沽和塘沽两区之间,距滨海新区核心区只有15分钟车程,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
没有重工业,建筑物使用环保材料,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和生物能采集装置遍布大街小巷......日前,中国首个区别于传统城市的“生态城”选址天津滨海新区,将采用新生态环保技术,实现能源、食物、水等生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车辆尾气零排放。天津宜居城市的脚步将从这里迈出。
即将启动建设的天津-新加坡生态城是一个面积30平方公里,集居住、休闲、商业于一身的现代城。生态城的面积大约是新加坡总面积的二十一分之一。
按照滨海新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汉沽“建设生态宜居新城”是远期目标之一,天津申报的“生态城”初步定位为比现有开发区更高阶、更环保、更适合人居的城市生活核心区。生态城将集中于环保主题,一是城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二是环保产业化。新加坡方面将与中国分享在水资源管理、污染治理以及公共住屋方面的经验。
从苏州工业园到天津生态城
1994年,中国与新加坡开始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13年来,这个工业园发展迅猛,成为中新合作的典范,也推动苏州这个以园林风景著称的城市GDP总量跃居全国第五位。截至今年三季度,苏州工业园有6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100多个项目。
人民网·天津视窗1月10日电:
中新天津生态城吸收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经验,营造生态绿色城市,将以蓟运河和蓟运河故道围合区域为生态核心区,建设六条生态廊道,加强生态核心区与外围生态系统的连接,让生态城形成绿水绕城转、人在绿中游的优美环境。
据悉,生态城在建设过程中将保留西南侧水系入海口的大面积生态湿地,形成咸淡水交错的复合式水生态系统。预留七里海湿地鸟类迁徙驿站和栖息地,保障“大黄堡-七里海”湿地连绵区向海边的延续,使生态城内形成一条条绿廊和水廊,建设成后生态城人均将享有12平方米的公共绿色空间。同时进行土壤改良,形成本地适生植物群落。此外,这里还将采用海水淡化技术,满足生态城中淡水饮用的需求。
同时,生态城内将建立机动车道路系统和慢行道路系统,其中高密度的慢行道路系统,串联大部分居住、产业和公共设施,结合绿地系统营造环境宜人的慢行空间,使绿色出行逐步成为居民出行首选,实现人车友好分离、机非友好分离和动静友好分离。
城市住宅将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开发建设
住在生态城,配套设施能否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记者上午从生态城管委会获悉,生态城将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为生态城规划城市“蓝图”,不仅将实现生态环保,而且在配套设施方面下足功夫,文化、教育、体育、商业和医疗设施等一应俱全。将来居民从家出门步行10分钟,就能找到需要的服务、消费场所。
据悉,今年生态城将对城市照明、智能交通、地名、消防、电力、供热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规划,并将对蓟运河故道及岸线、蓟运河起步区段水系及岸线治理等制定专项设计方案。另外,还将由世界知名设计公司和设计师为生态城制定生态河、生态湖、生态谷、生态廊、永定洲、白鹭洲、慧风溪等方案。
据了解,生态城内住宅完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开发建设,在房型设计、材料选择上都体现了生态环保理念。在生态住宅中,太阳能、风能、土壤能等资源充分实现再利用,如可住宅热水供应和小区路灯照明100%利用太阳能。(
第四篇:世博生态城[推荐]
世博生态城
直饮水系统投标书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安装单位: 投标单位: 电话: 传真: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项目背景
2、现状分析
3、设计依据………………………………………………………24、工程范围
5、处理规模及水质
第二章 产品说明
一、RO反渗透主机说明
1、反渗透技术简介
2、工艺流程
3、工艺流程说明
4、工艺流程叙述
4.1 预处理
4.2 RO处理单元
4.3 后处理
5、直饮水系统管网设计
5.1 设计要求
二、终端机
1、图样
2、产品特点
3、技术参数
三、电开水器
第三章 附件
1、投标分项报价表
2、设备详细配置及说明
3、技术参数说明
4、设计施工方案
5、二、设备特点………………………………………………………2
三、反渗透技术简介………………………………………………2
四、工艺流程………………………………………………………4
五、主要工艺配置…………………………………………………5
六、设备滤材更换周期表…………………………………………7
七、主要性能参数…………………………………………………7
八、管线直饮水机…………………………………………………7
九、引水管道的铺设………………………………………………9
十、设备报价………………………………………………………10
十一、售后服务……………………………………………………10
第一章 概述
1、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水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常规水处理无法完全去除水中的有害成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自来水管网中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如管道腐蚀、渗漏、结垢、沉淀、屋顶水箱未经清洗消毒等。
——桶装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如饮水机本身的污染、昆虫进入出水口、空气直接进入水桶污染等。
——目前自来水执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检验项目少,且部分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宜直接饮用。
2、现状分析
第五篇:生态城展板解说词
欢迎 各位领导莅临中新天津生态城。
生态城是中新两国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合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生态城市典范的战略合作项目。这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双方领导人对这个项目给予了高度的重视,2009年11月12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要共同把生态城建设成中新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2011年4月30日,胡锦涛主席视察生态城时指出生态城是中新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新亮点,希望生态城建设者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努力探索一条城市节能环保的良性发展路子。
2007年11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和李显龙总理共同签署框架协议,提出生态城要努力实现“三和”、“三能”的目标,即: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
2008年9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在生态城服务中心听取生态城规划汇报。之后,中新双方领导人共同为生态城全面开工奠基。吴作栋资政于今年4月17日再次到访生态城,面对三年前还是一片盐碱荒滩,而今正在崛起的一座新城,感到惊奇、满意,认为生态城的 选址是非常正确的。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生态城的区域位臵,生态城位于滨海新区,东临中央大道,西至蓟运河,南接彩虹大桥,北至津汉快速路,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依托大城市,交通便利,区域位臵优越。
您现在看到的这幅图板所展示的是生态城的原始地貌情况。区域面积中,三分之一是废弃盐田、三分之一是盐碱荒地、三分之一是有污染的水面,淡水缺乏,土地盐化,没有耕地,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在自然条件约束区域规划建设的生态城市。
根据框架协议的要求,生态城确定了城市发展定位:要....成为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推广的平台,成为国家级生态环保培训推广中心,成为现代高科技生态型产业基地,成为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建设的交流展示窗口;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宜居示范新城。
为实现三和三能的建设目标,我们组织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量化目标和基 本依据。指标体系包括22条控制性指标和4条引导性指标,部分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从即日起,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单位GDP碳排放强度(150吨-C/百万美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将达到20%,绿色出行比例达到90%等。
以指标体系为建设依据,中新双方联合设计团队编制完成了生态城总体规划,内容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城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计划10-15年建成,人口规模最终达到35万。总体规划将生态城空间布局设计为一轴三心四片,一轴即以有轨电车的路线为城市主轴,两侧绿色建筑围合成宽度为80-150米的谷状开敞空间,又名“生态谷”,三心指一个城市主中心和两个城市次中心,四片即由南至北的四个综合片区。生态格局设计为一岛三水六廊,一岛指由蓟运河、蓟运河故道自然围合而成的生态岛屿,三水指清净湖、蓟运河和蓟运河故道,六廊指分别与蓟运河、渤海湾相通的六条生态廊道。
生态城坚持秉承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理念,积极促进节能环保、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等主导产业聚集,致力于将生态城打造成中国生态经济中心,努力探索一条新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之路。根据产业定位,生态城规划了五个产业园 区,分别是动漫园、3D影视基地、产业园、科技园、信息园。
我们注重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优先应用和发展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将达到20%。我国第一个进入实质性建设的、以特高压骨干网架为支撑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就在生态城试点。国家电网公司将于2011年底完成智能用电小区、智能变电站、电动汽车充电站等12项示范性工程建设,打造清洁、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和服务“高速公路”,为城市提高能源效率树立绿色发展典范。
这些图片都是生态城的实景照片,我们将本着生态优先,保护利用的原则,完整保留湿地和水系,预留鸟类栖息地,实施水生态修复和土壤改良,通过生态谷和六条生态廊道,构建“湖水-河流-湿地-绿地”复合生态系统,使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有机结合。
生态城以节水为核心,将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系统,到2020年,非传统水源使用比例要达到50%。(污水处理厂今年十月份建成,计划每日处理污水10万吨)在绿色交通方面,我们将建设由轨道交通,清洁能源公交和慢行系统相结合的出行模式,实现人车分离、机非分离、动静分离。到2020年,区内绿色出行比例要达到90%。
这幅图片展示的是一个绿色建筑的模型。根据指标体系的要求,生态城所有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区内建筑将通过集成使用可再生能源、水资源利用、绿色建材、通风采光、垃圾处理等方面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方案,降低建筑能耗和排放,并逐步实现绿色建筑产业化。
为创造安居、乐业、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创建了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生态居住模式,生态细胞由400*400米的街廓组成,4个生态细胞组成生态社区,4-5个生态社区组成生态片区,在各级居住模式中合理配臵生活设施,并建立符合国际化标准的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及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使居民在500范围内可轻松获得日常所需的基本生活服务,努力构建生态自然、设施完善的人居系统。
到2020年,生态城绿化率将达到50%,城区着重突出“水、绿、城、文”四个主题,将水环境和绿化开敞空间有机结合,形成“一谷两园四堤”的绿化景观布局。一谷即生态谷,是集交通、休闲、购物、防灾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主轴和景观带。两园指生态环保公园和生态文化公园,四堤指蓟运河、蓟运河故道、清净湖和慧风溪四个堤岸。
在垃圾处理方面,生态城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密闭运输,减少垃圾运输环节的污染,充分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回收利用率达到60%。
我们将根据三级生态城市居住模式,统一、标准、规范的配臵商业、金融、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坚持一切为百姓出发,一切为百姓着想,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建立“生态城中心——生态城次中心——片区中心——社区中心”的新型服务体系,让百姓拥有和分享丰富的公共资源。
下面请各位领导参观生态城模型,直观感受城区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
城区四至、一轴三心四片、一岛三水六廊、一谷两园四堤、南部科技园、北部产业园、动漫园、3D园、软件园、环保主题公园、生态主题公园、智能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