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2014湖北高考语文预测

2014湖北高考语文预测



第一篇:2014湖北高考语文预测

预测题

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抚恤 胸脯 拊掌 破釜沉舟 肺腑之言B、枢纽 倏忽 贤淑 殊途同归 自出机杼 C、熨帖 驾驭 手谕 长吁短叹 卖官鬻爵D、劫难 诘问 攻讦 桀骛不驯 残碑断碣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人们________感情的方式越来越方便,但传播内容的雷同也会给传播双方带来厌倦感。

②美国态度比较强硬地反对解除对华武器禁售令,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大陆与台湾统一。

③我们要处理好放开收购市场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________保护好耕地,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A、传达阻止切实B、传递阻止确实

C、传递阻挠切实D、传达阻挠确实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B、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

透。

B、由于缺少必要的制约,少数干部生活糜烂,一次宴请竟一诺千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C、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无限期拖延下去,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难。

D、找工作的事嘛,目前还八字没一撇,你能不能让我再想想办法?我也不是不尽力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文艺报》与《电影艺术》首次刊登了周总理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

B、最近,一个轰动红学界的消息从北师大传出,女博士生曹立波在该校图书馆意外发现了珍藏44年之久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新抄本。

C、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成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地球同步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D、今年我校夏季运动会的入场式,各队都要站成6人×6行的方阵队形,每班有比赛项目的男生和女生的一半要保证参加。

5.①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李白《蜀道难》)

②,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苏轼《赤壁赋》)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第二篇:2015湖北高考分数线预测

2015湖北高考分数线预测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环境优雅,助学金丰富,专业热门,教学老师经验丰富,入学签订就业合同,给学生以最好的服务。热门专业有市场营销专业方向、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环境艺术专业方向、3D数字专业方向、建筑动画专业方向、游戏设计专业方向。以下就是武汉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的老师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以下是今年来,湖北省各个分数线

一本 二本 三本 一专 二专

一本 二本 三本 一专 二专

一本 二本 三本 一专

2014年 文535理539 文495理480 文420理400 文325理295 文180理180 2011年 文547理571 文507理517 文430理410 文388理348 文235理235 2008年 文532理548 文508理516 文410理410 文395理395 2013年 文531理527 文480理462 文406理358 文335理275 文200理200 2010年 文530理557 文488理506 文413理400 文380理360 文242理242 2007年文525理548文500理517文446理466文400理400

2012年 文561理551 文515理494 文448理400 文382理320 文235理235 2009年 文518理540 文491理506 文410理406 文385理382 文262理262

第三篇:2013湖北高考语文大纲

2013湖北高考语文大纲

【考纲解析】

今年湖北语文考纲的最大变动之处有两点:一是在“考试范围与要求”中的“文学常识”里增加了一条要求――“理解‘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二是对附录二“古诗文背诵篇目”中的初中篇目进行了调整,将《论语十则》、《岳阳楼记》、《关雎》、《春望》等四篇古诗文撤下,换上《鱼我所欲也》、《醉翁亭记》、《使至塞上》、《水调歌头》等四篇,其余篇目保持不变。

命题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试卷题型及其赋分比例、难度控制的要求也都没有改变。

【备考建议】

1、充分重视教材资源的利用,重视课内外衔接。2012年湖北语文考题中相当数量的命题材料来自于教材,除语音、文字、词语、诗文名句、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题直接取材于教材之外,其余如古诗鉴赏、文言虚词、语言运用等题目都与课文密切相关。

2、充分重视2012年湖北卷的示范作用。2012年湖北卷是由旧高考转向新高考的第一份考卷,体现了湖北新高考的基本方向。今年湖北考纲对“题型示例和参考答案”进行了调整。在总共更换或添加的15道题目中,出自2012年湖北卷的就有12题。研究这些题的命题意图和题型特点,会使我们的复习备考少走弯路。

3、充分重视训练内容的全面落实。既要对湖北卷传统的考查热点继续予以关注――例如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散文阅读,作文考查中的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又要对湖北考卷近年来较少考查或尚未尝试的考试内容、题型――如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小说阅读、作文考查中的看图作文等适当强化训练。

4、充分重视这次考纲调整增加的内容:“理解‘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按照往年惯例,考纲改变的内容一般在当年高考中马上就会得到体现。对于今年考纲增加的这一条要求,如果我们对照“题型示例”、“文学常识”中的第2题(2012湖北卷)、第3题(2012江苏卷)来加以思考,我们就会明白增加内容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第四篇:2012湖北高考语文点评

2012湖北高考语文点评:总体平稳 默写题有点怪

“语文试卷与湖北省四月份样卷基本吻合,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昨日,武汉外校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吴小平说,试题总体上呈现新课改高考第一年,平稳过渡的特点。

语文基础知识15分,没有超过高考说明的题目,其中一个文学常识题,与新教材中要求考生考试中有新收获有关。现代文阅读紧扣新课改精神,整个文章体现的是一种乡情,而现代文阅读最后一题考查的是关于原因的探究,这正是新课改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语言运用题也体现了新课改的探究精神。”吴小平认为,今年的常规题文言文很平稳,考查实词,虚词,但文言中断句,与过去的标题相比有所加深。诗词赏析一个是人物形象分析,一个是炼词的分析,都不难。

科技文阅读选择的是社科类文章,这在高考中相对少一些,可能是命题者希望训练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与人文情怀有关。

不过让吴小平意外的是默写题,“感觉有点怪。”吴小平说,默写中8个题由学生选作,一共5分。但默写内容涉及初高中内容,而且既有选修也有必修内容,“至少有3分考查的是选修内容,可能命题者有特殊考虑吧。”

“用对联描述林黛玉进贾府,用演讲词来解释《楚辞》。”对于今年的考题,部分考生称以前没接触过。

武钢三中一位监考老师表示,今年语文题目中有很多考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点,如默写《出师表》、《桃花源记》等,文言文部分则考的《世说新语》,连注释都是用的文言文。

他觉得最特别的一道就是第六大题的语言应用。分三个小题,第一题考用诗的形式描述一幅漫画,上面画着小猫在看衣服上的鱼。第二小题考用对联的形式描述林黛玉进贾府。第三小题是用演讲词来解释《楚辞》和《史记》。

“以前学生都没接触过这种题型,很多考生没把握。”这位老师说,“从语文试题看,还是体现了新课改后的变化,题目更新思路更开阔。”

“语文试题有地方特色,关注了湖北正在进行的全民阅读。”考生柳舒畅说。

第五篇:2010湖北高考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奖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试卷类型B后的方框涂黑。2. 选择题的作答:第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合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题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期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 非选择题用0.5毫米墨色墨水签字笔奖答案直接答在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屏气

摒弃

并蒂莲

秉烛待旦 ....B.黄鹂 .C.驼绒 .D.翌日 .

黎明 .滂沱 .

霹雳舞

拓荒者

磨砺意志 .

脱颖而出 .逸兴遄飞 .游弋

溢洪道

..2.下更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扭怩/扭捏 B.姻缘/因缘 C.口型/口形 D.意想/臆想

交接/交结 机遇/际遇 飘荡/漂荡 定势/定式

急风暴雨/疾风劲草 促膝谈心/抵足谈心 轻歌曼舞/清歌妙舞 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这是一座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的。A.陵墓 点缀 虽然 绝无仅有 B.陵寝 镶嵌 即使 独树一帜 C.墓茔 装饰 固然 独一无二 D.墓室 装点 尽管 举世无双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向是 ...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B.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C.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签便条、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D.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般的安静来回答。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璧,璇玑,琮,他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大打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8尺,那么管子的长度应约是转盘直径的2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头、成方形,约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头,这样的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个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头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测量正极分类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显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

6.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维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纬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C.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周礼》所谓,“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D.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

7.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块是必不可少的。

8.“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壁,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壁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B.由于壁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C.代表天的壁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D.今天所能见到的壁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9.作者根据哪两类证据推论出中国古人“天圆地圆”的观念?

三、(9分,每小题三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原弊

[宋] 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场功甫毕 .

甫:刚刚 畜:通“蓄” 籍:登记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D.籍之以为厢兵 .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3分)(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3分)(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15.填空。(6分)③

(1)匈牙利是人___________的作品《我愿意是急流》讴歌了纯真的爱情。

(2)孙犁的《白洋淀纪事》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____________派”的代表作。(3)中国古典诗词长于抒发感情,如:“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

② ③(李清照《声声慢》)“_____________”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在扬州留下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我们一车人都想当然的认为扬州在江南,知道到了扬州才知道不需过长江,回来后查的资料,才知以上。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2007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后来打听到,从杭州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告诉路上去了。

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

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的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

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

17.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4分)

18.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6分)19.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

六.(12分)

20.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4分)

21.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4分)22.欣赏漫画《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活方式)。请仿照画面二、三的文字,补写其余两处。要求:①进口画面内容;②写两个5字句;③句末押韵。(4分)

事物少煎烤住房环保型 清蒸油烟少节能灯照明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行进的美好愿望。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职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语文卷B型第8页(共8页)

(选自《中国小记》,有删改)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