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一位有特色的教师
做一位有特色的教师
有特色的教师最容易被学生记住.我们现在虽然已身为人师,但此刻如果让你立刻回忆起小学、中学、大学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几位教师的形象在你的脑海里记忆犹新,有几位教师精彩的课堂还历历在目?在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们的老师数不胜数,如果让我来说的话,我恐怕也只记住了两位。一位是乌市师范学校叫我们历史的一位女教师,她属于那种小巧玲珑范的,五官清秀,伶牙俐齿。谁说女人的逻辑思维差形象思维强,这位女老师讲起历史来,脉络分明,条理清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这样的课堂,连听几节都不会呕吐。每次老师说了下课了,我们才从历史的遐想中清醒过来,简直是意犹未尽嘛!还有一位是我在师范学院碰到的教古文的老教师。这位教师天庭饱满,特像从甲骨文中走出来的一位饱览古书的学者。每次听古文老师的课,我都专注的盯着他,连人带文都走进了唐诗宋词所描绘的远古境界里。做一名教师难,做一位优秀教师难,做一位有特色的教师更是难上加难。看了窦桂梅教师的《玫瑰与教育》一书,了解了窦桂梅老师的名师成长经历后,做为一名在成长道路上执着追求的语文教师,我好像悟出了一些眉目。
第二篇:做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师
中学历史
做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师
一、新课改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
2、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从这些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二、当今新课改实施下存在的问题
高中新课改从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我个人觉得,有些学校的课改,似乎走入了误区。我发现,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新课改下的课堂,都存在一个严重的现象,那就是:被动的遵命教学。上级一喊要求学习什么什么模式,全盘教学立马模式化。如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理解简单化,将课改简单的理解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所占的时间问
题。于是一窝蜂的搞小组合作,乱哄哄讨论发言。教师诚惶诚恐,生怕说多了话;学生探讨发言,课堂上热闹非凡。乍一看,学生动起来了,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站在一边,认真倾听。这样的课堂教学实施下来,效果在哪里呢?有是有的: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为什么要实施新课改,难道传统课堂仅仅是时间占有不均的问题吗?
而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师都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个人魅力和个人见解。照本宣科似的讲学,陈旧的历史事件和观点,一成不变的模式,让学生感到厌倦,课堂上看不到教师的血肉和激情,这应该是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近代中国有特色的教学大师,体会一下他们的治学特色。
三、近代中国有特色的讲学大师
辜鸿铭:会9种语言,取得13个博士学位,学贯中西,名扬四海,被外国文化人称为“到北京不可不看故宫,不可不看辜鸿铭”。多年后,他站在北大的讲台上,不带讲义,不带教材,一会儿英语,一会儿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兴之所至,随口而出,洋洋洒洒,滔滔不绝。学生无不佩服的五体投地。因此,他的课极为叫座,不管刮风下雨,场场爆满。
梁启超:晚年在清华讲学,讲课前先来一句:“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顿了顿,等学生议论声渐稀,又慢悠悠地补一句:
“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然后开讲中国古代韵文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色,讲到兴奋处,不禁手舞足蹈。在场的观众,也都如痴如醉。
陈寅恪:一生追求真理,崇尚学术自由,他一生从未写过一篇媚俗的文章,从未“遵命”写作,这是中国文人最可宝贵的性格。陈寅恪讲课,独辟蹊径,贯通中西,从不拾人牙慧。他的每堂课都是经过认真准备的,注重启发与发现,而不讲究形式。每逢陈寅恪上课,教室里总是坐的满满的,一半是学生,一半是慕名而来的老师。就连朱自清、冯友兰那样的名教授也前来亲临教诲,对他毕恭毕敬。
赵元任:讲课幽默风趣,深入浅出,他曾用“中国好大国,偷尝两块肉”这两句话,来向同学们讲授“阴阳上去入”五声,使同学们在寓教于乐的气氛中学习了语言知识。
林语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与文坛巨匠鲁迅齐名,被人们称为“幽默大师”。一次他应邀参加台北一所学校的毕业典礼,在他前面演讲的人,都讲得十分冗长枯燥,学生们早已对演讲失去了兴趣。林语堂一走上讲台,开口就说:“绅士的演讲,应当像女孩子穿的迷你裙一样,愈短愈好。”学生的精神也为之一振。此言一出,全场哄堂大笑。这句话也因此成为演讲界知名度最高的名言。
这些大师,他们的讲学哪里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千篇一律的观点呢?不拘一格,自成风格,反而学生云集,桃李满天下。
从这些大师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共性:丰富渊博的知识、可贵的品格、幽默的语言、自身的个性。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张扬个性,创造出特色呢?
四、做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师
1、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桶水和十桶水的道理谁都知道,尤其在现今社会价值标准注重追求物质财富的情况下,有不少的老师将精力与心思放在了赚钱方面,花在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时间上少之又少。凭借刚毕业几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来应付半辈子,根本无法满足信息量宽广的学生。教师本身没有自信的资本,学生如何佩服你?
2、真心热爱教学:
有一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对这份职业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事业成效。教师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相长、不断创新、共同求知的过程,视为自身价值的体现过程,真心热爱教学,学生会用自己真心的付出来对待这份学业,师生的共振将会产生巨大的磁场效应:教师神采飞扬、彰显独特的个人魅力,学生灵光闪现、攀越知识的顶峰。
3、结合自身的特点,打造个人魅力:
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具有这些特点: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发展性。
简单理解来说:“独特性”是指教师作为个体“人”存在时独一无
二、与众不同的方面;“多样性”指是理智型、典雅型、新奇型、活泼型、幽默型等。“稳定性”指每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的成熟与定型的特点;“发展型”是指教师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
教师主要要做的,是找准自己是属于多样性中的哪一种风格类型。理智型教师: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论证严密,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自然型教师:讲课亲切自然,朴实无华,娓娓道来,犹如春雨,润物无声。
情感型教师:讲课情绪饱满,动情处往往情绪高涨,慷慨激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幽默型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风趣,妙语连珠。
技巧型教师:擅长于教学技巧,各种教学方法技巧运用自如,恰到好处。如课堂导入、过渡自然,整个课堂结构搭配合理,有条不紊,问题设置切合学生实际。
4、不断学习:
既然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具有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发展性的特点,那么,教师在找准了自己的风格类型后,也要切记一点,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僵死不变的,它必须在实践中随教师自身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创新;同时,博采众长,才能保持教育的活力。
雨果说:没有风格,你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获得掌声、热闹、锣鼓、花冠、众人陶醉的欢呼,可是你得不到真正的胜利、真正的荣誉、真正的桂冠。雨果又说: 风格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愿每位教师用自己的风格钥匙,打开学生的未来之门。
作者:胡彬彬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第三中学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第三中学 邮编:415000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863121811@qq.com
第三篇:做有特色的老师
《做有特色的老师——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徐赐成教授 一:认识你自己
二:两个“加速器”:上班时“以公济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敢于尝试);下班时“以私济公”(多看书)
三:三条捷径:
1、把压力化成动力;
2、把工作转化为成果(一课三成果——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3、把学习转化为素质 四:四个素养:专业素养——专业知识是否扎实;专业认识(方法、角度);专业信念(坚持做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教育素养;个人素养;人文素养
五:五字要诀:听(坚持听课、听人言、听学生发言);说(讲课);读(读书,并把读书当成生活方式;处理好浅读和深读——通俗、专业、专著);写(坚持写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认识);悟 六:六项基本功:
1、博览群书(诗歌);
2、用心教书(精通教学内容、精心教学设计——一个学期精心备四五节课、一课三备——自己写、对着教参写、上一遍);
3、思维展拓;
4、永不服输;
5、立说著述;
6、心平气爽
七:七大导师团:本人诉求(以本人的热量感染并改变环境);同事监督;友人谏言;家人祝福;他人配合;高人指点;贵人相助
第四篇:做有激情教师讨论稿
做有激情的教师讨论稿
富锋小学:王凤雷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生命点燃生命。”所以,当我们工作的时候,应该是满怀激情的,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心中的求知欲望,感染周围人的情绪。让我们每天怀着期待、快乐的心态走上工作岗位。那么,如何做个有激情的教师呢?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爱”是做有激情教师的首要条件。
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1、热爱本职工作。要把认真负责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管教学还是教育工作,都力争做的更好,用自己职业良心衡量自己、鞭策自己。要爱校如家,关心学校的发展,听从学校安排,尽心尽力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热爱学生。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有激情的教师。工作中,我们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不管哪位学生思想上有疙瘩,都愿意帮助解开;无论谁有了点滴的进步,都要送去一声鼓励,送去一片挚爱。当老师,学生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这种爱的付出是
连绵不断的,如绵绵细流终年流淌于平凡的琐事中,就如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声赞语,病时的一句问候、一次补课,课间的一番闲聊、一场游戏。
二、经常进行学习与反思使课堂教学富有激情
读书能让我们拥有更宽广敏锐的的心灵,因而我们才能常常感动,常常饱含进取的激情,只要常读书,生命就在,激情就在。我们要经常上网或读书,学习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原来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生动富有激情。课后还要经常反思,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三、做自信有勇气的教师。
有些青年教师因不想出头怕出丑的心理,最怕公开课。遇上教研课、公开课,推三阻四。一个优秀教师,对课堂应该有着一种展示的冲动和欲望,有此情结,教学才会给人以美感和幸福感。一个畏惧课堂的教师,即便他逃避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讨课、公开课,只上每日都有的家常课,他也必定体验不到那种教学激昂的乐趣和幸福。不就是一堂课吗?上糟了,有什么关系,下次还有机会啊,失败是成功的妈妈,通过失败,反思,你会发现下次你就可以避免上一次的失败。只有一次又一次的经验积累,才会让你的业务水平提高。一个人只有袒露自己丑陋的一面,袒露自己有缺陷的一面,袒露自己不成熟的一面,你才能真切地看到你需要雕琢、修正的地方,唯
有如此,你才能真正进步。要知道,掩饰缺点,恰恰是在不经意中大量地繁殖缺点
四、要做没有借口的教师。
作为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尤其在事情多的时候,总喜欢给自己找理由,原谅自己没有做好,现在我明白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不是你的各种解释,而是你的行动,具有实效性的更正性行动。一件事,如果你想去干好。就会发现有很多方法,你所要思考的,是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经济更有效。同样地,一件事如果你不想做好,也可以有很多理由,听起来还像蛮有点理似的。想来,常常如此教育自己的学生,何曾去反思过自己也真正做到不找借口。好在现在还不晚,让自己尝试去做一个没有借口的教师吧。
做一名激情而快乐的教师,激情是不断鞭策和激励我们向前奋进的动力,对工作充满高度的激情,可以使我们不畏惧现实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和障碍。激情是工作的灵魂,激情就是工作本身。激情是生命的动力,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无私的爱。当我们拥有激情时,我们才会有生命的活力,才会使我们感受到作为教师这种职业的生命光彩。激情让我们对事业有了那番执著,激情让我们在披星戴月中,体会到了教师的责任,激情让我们爱上了这普通而辛苦的职业。让我们珍惜这美丽的年华,珍惜教师崇高而富有激情的职业,让青春的激情燃烧生命的光华,让生命谱写出诗意的乐章。
第五篇:做一名特色的教师
做一名特色的教师
——参加“银川市中小学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学习有感
银川博文小学韩庆玲
有一种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打达到的,但它的魅力却引人向往。做一名有特色教师,一直以来是我追求的方向。
2012年元月13日至15日,我有幸聆听了全国十杰教师、清华大学附中的赵谦翔老师的讲座《敬业·创业·乐业——我的成长之路》、万平老师的《静静聆听童心的呼唤》、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陈锁明教授的《教育变革与突破》,三位有特色的专家老师独具魅力的讲座,再一次激起了我做特色教师的梦想。三位专家老师把自己的把人生融入了事业,把自己潜心钻研的教书与育人融合的理念作为一种发现、一种定格,真诚地播撒给了听课的我们,让我在教育的境界中不断领悟思索:怎样做个有特色的教师呢?
一、追求是一种永恒的希望。
2012年元月13日,赵谦翔老师以他那诚恳朴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他经历了辛苦与磨难最后成为名师的成长之路,以及他一路追寻“绿色语文”,倾心研究 “绿色语文”的经历,让我非常感动。他通过靠勤奋与智慧,把语文教育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绿色融入自己的课堂和学生心中,他在“教书”更是在“育人”,教“绿色语文”,育“人中精灵”。他说:“我不是全中国语文教得最好的,但我是全中国最爱教语文的。”正是源于这份执著,赵老师才能把“教师职业”当“教育事业”来做,才能不断读书,认真思考,潜心钻研,才能成为今天响誉全中国教育界的独一无二的最具特色的专家。他是真正的语文老师,他具有“老师的境界”。这种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它的魅力让我向往。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先行者,他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我们的导师,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特色教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名师也都是从教学第一线起步的,在这个起跑线上他们用心把握了人生的每一次机会,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不懈的精神,脚踏实地地走在教育教学之路上,最终达到了教育的顶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创新教育理念,这不是教育特色的体现吗?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喟叹之余反思自己。我们现在拥有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便利的学习条件和很多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利用呢?我知道自己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名师的境界,永远默默无闻,成不了专家,但我坚信自己能在教育教学之路上充满热情地探索创新,用心教育好自己的学生,使每位学生在知识能力上共同提升。因为追求是我永恒的希望。
二、爱心是一种幸福的收获
爱是神圣的理念,爱是追求的希望,爱是幸福的源泉。在爱的境界里我和我的孩子们一样收获着点点希望。
2012年元月14日,万平老师《静静聆听童心的呼唤》的讲座,让我再一次感到了师爱的力量是多么博大深远。她的字字句句印在了我的心里。做一名特色的教师,是我努力的方向。
“教师功在当下,德在千秋。“让我的教室里每个孩子的心灯都点亮着,我致力于我的每个孩子心灵的灯是明亮的,而不是黯然的,如果黯淡了,我愿再次拨亮它。”万平老师讲课那么亲切,平易近人,彬彬有礼。她班级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深深地打动了我,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个个有问题的学生变成家人、同学、老师眼中的好孩子。用诚信和爱心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达到了优秀学生和问题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她的活档案“小木桥班级博客”,借助网络让学生们跟老师零距离沟通,让家长跟老师跟孩子也是零距离沟通,达到了
教育的最大合力,共同推动孩子的快乐成长。达到了知识能力共培养的境界。这不是特色教师的体现吗?由此我也想到了我的班主任工作,想到了我的班,想到了我班的学困生,我仿佛触摸到了他们的稚嫩心灵,他们也同样需要呵护,需要培养。他们的思想行为、学习能力一样需要我的耐心教育。我是一名从教多年的班主任,明白做一名特色教师的标准,不仅要对孩子充满真挚的爱,还要对自己的工作勤思考、多反思,并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这是行
动的指南、前行的动力,成功的基础,更是特色的前提。
三、探索是一种能力的提升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2012年元月15日陈教授以平实的语言、谦和的态度,渊博的知识,娓娓道出《教育变革与突破》的教育理念;以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图片清晰展示出个人对教育的现实与困境的分析;以轻松的游戏和智慧的互动对教育该怎么做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诠释。真是受益匪浅。他的理念散发出智慧,带给我思考,感觉如沐浴春风而豁然开朗。他才是真正的最具特色的教育引导者。
陈教授讲了教师的教育要把握教育的三个层面:欲、鱼、渔。以及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做什么。他告诉我们用心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教育应该关爱学生,成就学生,敢于向学生学习,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发现优点的眼光关注孩子,用孩子的视觉看教育,用慧眼发现教育现象背后具有价值意义的现象。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素养,只有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了,才能准确把握课堂上的生成,把握一节课的核心问题,那样才能成就自己的教育人生,才能成为受人敬仰的特色教师。教育教学是一项爱心与智慧的工作。在教学中我们难免遇到的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靠智慧来解决,智慧来自细心的观察,来自勤奋地读书工作,来自于不断地反思,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有思想、有策略、有技巧、有方法并且能够准确的审时度势的特色教师。
三位专家老师用爱心绽放着执著的精神;用智慧诠释着教育的真谛;用人格书写着生命的痕迹。他们独具魅力的特色博大而又耐人追寻:它是永恒的情怀,是幸福的收获,是智慧的超越,更是人生的精髓。在这种境界里,我品读着成熟,咀嚼着思考…久远而不飘渺……
做一名特色教师,是我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