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宝刀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刀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本网讯(通讯员 田洪恩)10月14日晚,活龙民小会议室异常寂静,教师们正集中听取校方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教育会议精神。
结合县教育会议精神,该校从管理着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人手一册,做到有章可循,突出一个“细”字;科研兴校构建高效课堂,设立教育教学研究嘉奖,体现一个“实”字;一视同仁综合评价个人业绩,结合实际鼓足教师干劲,彰显一个“仁”字;宣传职岗异动政策,挖掘人力物力潜能,实现人才末流易岗,亮出一个“真”字。
最后,校领导强调“宝刀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天上掉下的馅饼,也没有地下冒出的宝藏。”我们必须真抓实干,爱岗敬业,才能不辱使命!
第二篇:锋从磨砺出 香自苦寒来
锋从磨砺出 香自苦寒来
——2013级“军训暨新生入学教育”即将启动
又是一年军训时!新的起点,新的目标!8月5日至25日,我校学院“2013级军训暨入学教育”活动将正式启动。
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工作是做好大学生工作的基础,是培养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起点,是新生锻炼体能、磨练意志的宝贵一课。同时,也是我校全面落实“创建应用型大学”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
入学教育包括安全消防讲座并模拟演练、军事讲座;观看军事电影、励志电影;参观军事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学习《学生手册》等。将使新生懂得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准则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相关要求,端正学习态度,为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军事训练包括军姿、步伐训练、军体拳、内务整理、拓展训练等。将使新生了解军事训练的队列条令、纪律条令和内务条令等内容,初步掌握军事队列等技能,提高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和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期20天的“军训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同学们将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磨练自己,真正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并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发扬养成的优良作风,使自己在北大资源研修学院这个舞台上,迈进一个全新的人生殿堂。
更多文章搜索【北资官网】——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帮您做好职业准备!2013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第三篇: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
苦难 成才
<政工教案>
人 吃
人不吃苦难成才
记得有一位刚刚戴上领花和帽徽的新战友问:“我能成才吗?”对于这似乎很难用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问题,我回答的异常肯定:能。其实,就智力来讲,普通人与成就卓著的人并没有太悬殊的差别,所不同的是,要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要像李白那样高吟“天生我才必有用”,勤奋钻研,努力进取,拼搏不止终会结出硕果,成为人才。
也许,有的同志会问,那么我们怎么吃苦才能成才呢? 我认为首先要勤奋。
一、勤奋--通向天才之路。
人们常把那些才智超群的人称为天才,以为那是与生俱来的本事。但是这些天才们自己却不这么看,他们对于通向天才之路的解释只有两个字:勤奋.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莎士比亚在谈到他的创作经验时,也有两句值得切记的名言:“勤乃无价宝,慎乃护身术。”我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诗人郭沫若讲得更直截了当他说:“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鲁讯讲得更深刻而幽默:“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这些名言警句从不同角度反复讲明了一个道理:勤奋出天才。唯心主义所谓天才靠遗传、脑量多少决定天才与否等等,都是骗人的谎话。从遗传学角度可以证明天才与遗传之间并无关系: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父亲是个的鞋匠;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父亲是个小职员;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祖祖辈辈都是渔民;我国大数学家华罗庚的父亲是个小商贩,作曲家聂耳的父亲是名医生……这些名人取得巨大成就,都与遗传没有多大联系。还是华罗庚说得好:“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倘若自己学业进步不大,落后在他人之后,我想不该怨天尤人,而应当反问自己:是否做到了勤学苦练?是否流下了足够的汗水?
二、坚韧之心,成功的根基。我国宋代文学家苏轼曾告诉青年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里所说的坚韧,就是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困苦,都能够坚持和忍耐,有百折不挠的韧性。这一点,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共识。办事毫无耐心,急于求成,遇难即退,到头来,总是事与愿违,一事无成。所以,发现新大路的哥伦布说:“坚韧之心,是成功的根基。”我国南宋大学者朱熹说;“为学读书,须是耐烦。”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有一名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就是说,读书、求知需要有如痴如魔的入迷精神。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为了研究条件反射现象,细心数着沿玻璃试管滴出的狗的唾液,一丝不苟地记在本子上。一位新来的助手没干多久就厌倦了,忍不住唉声叹气的问:“要数到哪年为止?”巴甫洛夫说:“小伙子,如果有必要,就数它十年、甚至二十年!”。这些饱含人生经验的至理名言,都讲述了同样的道理:坚韧,是度过处竟的支柱,是换取知识的珍宝,是解决难题的后盾,是建造高楼的根基。求知成才的路上,要想扬帆驾舟驶达胜利的彼岸,须有坚韧的意志才能办到。
韧劲能帮助求知成才者积累更多的知识。李时珍进深山尝百草,矢志不渝27年,才能完成巨著《本草纲目》;诺贝尔历尽艰辛,饱尝失败,几乎耗尽精力,才发明了炸药;奥地利动物爱好者乔•亚当森从26岁起,深入东非肯尼亚的热带丛林中,亲手捕捉、训养小狮子,依靠罕见的耐性和韧劲,在那里度过了43个春秋,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写出了轰动世界的《野生的爱尔莎》一书。事实说明,要想深入地、系统地掌握知识,取得真知,非有超常的韧劲不可。
三、耐得住寂寞,成功的保证。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故事:海妖塞壬姐妹,是半人半鸟的怪物,专门用迷人的歌声诱惑航海者,就是那些见多识广的水手,听到这歌声也往往不能自持,跳入海中游向塞壬的海岛,结果是自投落网,成为凶残的海妖的果腹之物。俄尔卜斯的船要经过塞壬的海岛时,他用蜡封住了同伴的耳朵,并吩咐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叮嘱说途经塞壬岛时无论自己如何恳求,也不能松开绑绳。就这样,俄尔卜斯听到了塞壬那诱人的歌声,但却无法跳海,船和人都平安地经过了这令人生畏的海区。
神话从表面看荒诞不经,令人无法相信。其实,透过这个故事,我们到可以看到一些与世情相同的东西。在求知的航道上也有种种诱惑,也需要我们像俄尔卜斯那样,抵御可能毁灭自己前程的“海妖的歌声”。要成才就必须经受一番孙悟空进入八卦炉式的锻炼,就必须有抵御“海妖的歌声”的意志力,耐得住寂寞,才会不断进步,事业有成。沿着成功者走过的路,进行一番认真的考察,就不难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耐得寂寞,就是成功的抵御来自四面八方、形形色色的诱惑,以保证把全部精力用于自己的事业。1939年的一天,纽约百老汇的一家小戏院里,上演了一出有趣的讽刺喜剧。几位年轻的物理学家相约去找60多岁的爱因斯坦,想说服他一起去看戏。可爱因斯坦却拒绝了学生们的邀请,仍旧伏案工作。他说:“我没有工夫去看戏。不要劝我去啦!等你们到60岁的时候,就能珍惜能由你自己支配的每一个钟头了!”戏剧演出对爱因斯坦没有诱惑力。就连以色列总理亲自托人送信,正式提请他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的候选人时,也被正式拒绝了。古人有一条至理名言,叫“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就是说,成就事业的秘诀在于勤勤恳恳地努力。而无节制的玩乐只能导致学业的荒废。当然,求知成才与娱乐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作为休养生息、调节生活的娱乐,对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作用。奋斗不必一概排斥娱乐。但是要想事业有成,学业有成,不是随随便便能实现的,非付出辛勤的努力和艰苦的代价不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想集中精力学习,必然要在休息、娱乐上失去一些时间,比别人少休息一点、少玩一点。
四、攀登高峰莫畏难 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到达那光辉的顶峰”。的确,求知成才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不畏艰难,努力攀登。有些人确实想学点东西,长点本领,可就是怕吃苦。这些人订规划、下决心时,胃口不小,恨不得一口气吃个胖子,一拳砸出一眼井来。可是,稍遇到一点挫折,碰到一点困难,就摇头叹息,不想再坚持了。那只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精力和心血的凝聚,那里会有成功的花朵开放?就拿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率来说吧,当时很多人认为他是在玩纸牌时偶然发现的。有一次,有人故意问他是不是这么回事。门捷列夫哈哈大笑:“这个问题我研究了20多年,走过无数弯路,而你却以为是灵机一动干成的。不是那么回事!”
有些记载名人轶事的书刊,常常对一些人创造成就的“妙手偶得”津津乐道,引为美谈。细究起来,这“偶然得之”的背后,又有多少长期积累的艰辛啊!齐白石老人画虾,可谓栩栩如生。虾须矫柔,似乎正在飘逸,躯干透明,薄壳下仿佛跃动着生命,画上仿佛有清波荡漾,真是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令人叹为观止。然而,看似一幅画,却注入了齐老一生的心血和功力。从一个农村木匠到绘画大师,谁能说得清这成功的路上有多少挫折和艰辛。
向高处攀登,的确是一件十分费力的难事。可是,前面的路越是艰险,也就充满奇异景观,只有攀得最高的人,才能领略到知识高峰的猗丽风光。宋朝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石洞时,感叹“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他在文章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畏惧山高路远者,只能在山脚下徘徊;害怕困难重重,即使攀登一段,最终也逃不了半途而废的命运;只有“明知山有虎,便向虎山行”的人,才可能登上最高峰。求知的道路就是这样,要想尝到成功时的欣喜,就要会出百倍的艰辛。勤奋努力,精雕细刻,做个不断向高峰攀登的人。成才的大门是不会向懒惰的人,投机取巧的人打开的。
战友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成功之路就在我们脚下。
政工七队六班:祝春桥
第四篇: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的成功是靠艰苦劳动的来的。光是一天两天的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被清华大学邀请当文书时,同大学生们一起学习。别人都八点才上课,他却每天早上四点半就起床读书,比普通人多学三个小时。正是这样柯苦地学习,他才成为大名鼎鼎的数学家,他的成就和他的勤奋是分不开的。
原来当电工的王晓里,现在成了国防科技大学的教师;原来是羊肉馆烙烧饼。职工周祖德,现在成了南京大学的外语翻译;原丹东市制锁工人苏永全,成了北大研究生····他们的成功哪个不是辛勤汗水堆积成的。
一个人的资质好固然是个好条件,可是如果不勤奋学习,那么聪明也是无用的。北宋有个叫方仲永的,5岁时吟诗作赋,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神童。可到了20岁却成为了平庸无奇的人,方仲永的才华日益衰退,是他父亲带他四处炫耀,没有努力的结果。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天赋再好,如果不勤奋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大科学家牛顿在上小学的时候,不也曾被当成弱智儿吗?这样来说,一个人的天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又勤奋好学的刻苦精神。
可见,优异的成就不是别人给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奋去争取的。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当人们夸他是“天才”时,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工作上。”这说明他吃了苦,用了功。否则是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的即使聪明绝顶的人,如果他朝朝暮暮,总是躺在草地上,让微风吹抚他的脸庞,两眼望着蓝天,天才永远不是他。
革命导师马克思,花了40年的时间,才写出举世闻名流芳百世的巨著《资本论》。他为了搜集资料,光日记就有一千三百多篇。由于经常思考问题,来回踱步,竟把地毯走出一条深深的印痕。
知识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这是千真万确的道里。
有的人由于知识贫乏,对天才缺乏正确的认识。总是认为自己头脑笨,不是天才,于是失去了上进心
这种人不知道天才与勤奋的关系,他不了解一切成功者的艰苦历程。殊不知,不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不经过勤勤恳恳的奋斗,永远不会有多大作为的。相反,只要你树立远大的理想,并立定志向,终身为之奋斗,那么就一定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那时,你会从知识贫乏的小学生成为天才。
第五篇: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习张桂梅老师事迹有感
张桂梅名如其人,可贵的就是她那种“凌寒独自开”的精神。看了有关她事迹的视频资料,亲眼所见她的朴实与坚强,更使我惊叹一个人只要有勇气和毅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是的,一个人如果要一心扑在工作上、抛弃名利、不求回报,还是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做到的,但在张桂梅老师一生的教书生涯里,就这样做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她做到了。她不受外界影响,爱岗尽业,无私奉献,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她热爱工作,潜心钻研,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因地制宜,总结出一套适合贫困偏远山区的教育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她热爱学生,对待学生有一颗慈母般的心,在生活和学习上常常接济困难的学生,把母亲般的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
张桂梅老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以前,我以为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很不错了,至少觉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学习了张桂梅的先进事迹后,才觉得自己相差很远,张桂梅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让自己明白在教书育人这项平凡的工作上还可以做出许多许多不平凡的事。以前,自己遇到惹事捣乱的学生有时就巴不得见不着他们的面,真是太惭愧了。其实越是这样的学生越是我们丰厚的教育资源,可以使枯燥的教育理论变得鲜活。有许多教育大家为什么在各类学生面前都能应对自如,就是源于他们对另类学生的教育热情,正是这些个案才充实了他们的教育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张老师为镜,时刻鞭策自己,点醒自己,增强自信心,更加努力的干好自己的工作。
寒梅傲雪方显其美丽。张桂梅以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那凌寒绽放的身姿,淡淡的幽香使人情不自禁地就想亲近她,就想像她一样。我爱梅花,更想成为具有梅花般品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