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会议:Closing Speech TA
ClosingSpeech
Ladies and Gentlemen:
The conference is going to be closed successfully,thanks to the joint efforts and contribution from all participants.We have indulged ourselves with fantastic performances, creative shows and a host of joy.With several days strenuous but orderly deliberations, our representatives carried on effective exchangeswhich will certainly have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and some other emerging technologies.We all hope to keep on academic communicationwith each other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s of future research work on emerging technologies.I am grateful to our hosts for their superb organizing and for providing these magnificent facilities.I’d like to thank our special guest ,Doctor SteveWaston, for his remarkable vision of the future of the cloud computing.Once again let me thank all of you for your active participation.Our next conference will be held in Nanjing in March, 2014.We will try our best to make the forthcoming gathering another fruitful and pleasant one.At last, please allow me, on behalf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to announce the successful close of Emerging Technology meeting.Thank you very much!
第二篇:国际会议
国际会议: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ESE 2012)Post By:2011-7-24 19:09:28 [只看该作者]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y.26, 2011 News!The ICESE 2011 papers are available in the Vol.8 of IPCBEE.(Click)
Mar.16, 2011 News!The conference program of ICESE 2011 is available now.(Click)
Welcome to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d during April 7-8 2012, in Bangkok, Thailand.ICESE 2012, aims to bring together researchers, scientists, ehe practical challenges encountered and the solutions adopted.change and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new ideas, and research results about all aspects of Environment Scie
The conference will be held every year to make it an ideal platform for people to share views and expsensors and related areas.ICESE 2012 will be published in one Volume of IPCBEE, and all papers will be y Digital Library, and indexed by Thomson ISI(Web of Knowledge).Call for Papers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ESE 2012 is the premier forum for esearch results in the fields of theoretical, experimental, and applied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he confereers,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in the domain of interest from around the world.Topics of interest for submission include,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dynamics
Meteorology
Hydrology
Geophysics
Atmospheric physics
Physical oceanography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ecosystems management
Climate and climatic changes
Global warming
Ozone layer depletion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iofuels
Integrated ecosystems management
Satellite applications in th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Habitat reconstruction
Biopersity conservation
Deforestation
Wetlands
Landscape degradation and restoration
Ground water remediation
Soil decontamination
Eco-technology
Bio-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Resource management
Life cycle analysis
Environmental systems approach
Renewable sources of energy-energy savings
Clean technologies
Sustainable cities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Health related organisms
Hazardous substances and detection techniques
Biodegrada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Toxicity assessment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Quality guideline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monitoring
Indoor air pollution
Water resources an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Regulatory practice, water quality objectives standard setting, water quality classific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Economic instruments
Modeling and decision support tools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Transboundary co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of point and diffuse pollution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
Ground water management
Wastewater and sludge treatment
Nutrients removal
Suspended and fixed film biological processes
Anaerobic treatment
Process modelling
Sludge treatment and reuse
Fate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Advances in biologic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On site and small scale systems
Storm-water management
Air pollution and control
Emission sources
Atmospheric modeling and numerical predic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pollutants
Control technologies
Air emission trading
Solid waste management
Waste minimization
Optimization of collection systems
Recycling and reuse
Waste valorization
Technical aspects of treatment and disposal methods(landfilling, thermal treatment etc)Leachate treatment
Legal, economic and managerial aspects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hazardous solid waste
Water treatment and reclamation
Disinfection and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Management of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
Aesthetic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taste, odors)
Effect of distribution systems on potable water quality
Reuse of reclaimed waters
dexed by Thomson ISI(Web of Knowledge).Important Date Advanced treatment of water and secondary effluents(membranes, adsorption, ion exchange, oxidation etc)ICESE 2012 will be published in one Volume of IPCBEE, and all papers will be included in Engineering
Paper Submission(Full Paper)Before December 10, 2011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On January 1, 2012 Final Paper SubmissionBefore January 15, 2012 Authors' RegistrationBefore January 15, 2012 ICESE 2012 Conference DatesApril 7-8, 2012
SUBMISSION METHODS:
1.Electronic Submission System;(.pdf)
If you can't login the submission system, please try to submit through method 2.2.Email: icese@cbees.org(.pdf and.doc)
第三篇:国际会议安排
会议名称:莫言作品历史深度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
Conference name: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storical depth of the works of Mo Yan会议场地:江苏师范大学敬文报告厅
conference site:Jing Wen meeting room of Jiang Su Normal University
与会时间:2014.07.08-2014.07.12(按其他同学的日程安排再作改动)
conference time:2014.07.08-2014.07.12
与会人员安排:
Conference arrangements
主办方:***、***、***、***(四人其中主持人一人)
The organizers:
参与方:
Participants:
余秋雨(中国)Yu Qiuyu
余华(中国)Yu Hua
贾平凹(中国)Jia Pingwa
村上村树(日本)Haruki Murakami
威廉·弗尔曼William T.Vollmann(美国)
大江健三郎(日本)Oe Kenzaburo
奎托(秘鲁)Cueto 特邀嘉宾:莫言
Special guest:Mo Yan
第四篇:国际会议邀请函
国际会议邀请函范文汇编5篇
邀请函可适当添加个性化的邀约文字。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会经常接触到邀请函,一般邀请函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际会议邀请函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际会议邀请函 篇1会议主题:
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类学特性,相互性(reciprocity)意味着人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当人或人类群体将某样东西给予其他的人或群体时,他们之间就发生了某种形式的交换。
没有谁能够孤立地成为人;没有谁能够孤立地成为一个真正拥有理性的人;没有与他人共时或历时的相互作用,甚至没有谁能够作为人进行思考。
作为一种人类价值,相互性的重要意义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日益突出,在全球化时代尤为显著。我们当今面临的种种问题与挑战需要在哲学、人类学、政治学、神学及宗教学等领域中进行多角度深入探讨。这些涉及相互性的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相互性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关系中的作用,人类相互性的本质及特征,人类相互性的维度与层次,人或人类群体在精神及创造力层面的相互性,不同文化传统及信仰中的相互性,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文明际关系及人际关系中的相互性。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正大步迈入信息时代,它带来了另一种文明——信息文明。这是人类文明发展中崭新的一页,因为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信息文明的主要特征就是“共享性”。信息不仅是可共享的.,且信息共享具有不同于其他共享的性质。信息共享的效应与物质或能量共享的效应截然不同。人们作为能动者参与信息文明中的共享。参与共享的人越多,参与者在共享中得到的信息就越多。共享是人类相互性的主要特征之一。
会议议题:
1、相互性: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类学特性。
2、人类相互性的本质及特征。
3、人类相互性的维度与层次。
4、共享:作为相互性及信息文明的主要特征。
5、从人类作为能动者的相互性看人类同伴的作用。
6、人或人类群体在精神及创造力层面的相互性。
7、不同文化及信仰背景的人际相互性。
8、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相互性。
9、相互性:作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间的人类价值。
会议论文:
请在20xx年5月30日前将个人简历及300字以内的论文摘要提交给王天恩教授(tianen@shu.edu.cn)及cua-rvp@cua.edu。会议将为每篇被录用的论文安排20分钟的报告时间及20分钟的讨论时间。论文全文将由“价值与哲学研究理事会“出版(为鼓励深度研究,不作篇幅限制)。
国际会议邀请函 篇2尊敬的先生/女士:
为进一步满足第二语言教学对汉语句式研究的迫切需要,促进语法研究新成果向国际汉语教学应用的转化,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拟于xxxx年x月xx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的句式研究与教学专题研讨会”。鉴于您在第二语言研究领域的丰厚学术成果,诚邀您出席并发表鸿文,嘉惠学林。
有关会议安排如下:
20xx年x月xx日-xx日
北京xx大学
促进前沿语言学理论的创新及其向国际汉语教学的转化与应用;推动语言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1)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句式研究;
2)汉语句式研究的跨文化视角与相关语言事实;
3)跨文化视角下的汉语第二语言句式教学;
4)汉语教材、大纲、教学设计中的句式问题;
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句式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五、遴选参会论文,出版论集《汉语句式研究与教学》。
六、20xx年x月x日前,将论文题目及摘要以Word23文档发至会务组邮箱。
摘要1字,标题用三号宋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摘要请标注作者姓名、单位、电子邮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请于x月xx日前提交论文全文,以便制作论文集。
七、会议日程x月x日下午,在北京语言大学会议中心大堂报到。
报到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乘坐地铁2号线到西直门换乘13号线五道口下车(A西北出口),步行至北语会议中心。
x月xx日,8:3开幕式、大会发言、分组研讨x月xx日,上午分组研讨,下午闭幕式x月xx日,文化考察一天(京郊)。如不参加文化考察,请回函说明,以便筹备组统计人数。x月xx日,离会。
九、往返交通由会议代表自行购票。会议筹办费、餐费、住宿费、论文集出版费由会议主办方承担。如有特殊情况,需代买车票,请于x月xx日前将身份证号及返程日期通过邮箱通知会务组,过期不再受理。
邀请人:xxx
20xx年x月x日
国际会议邀请函 篇3尊敬的___ ___先生/女士:
20xx年以来,住建部公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总数已达193个,41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同年11月21日,在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主办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上,确定了各自的15个试点城市,共同作为中欧智慧城市合作试点城市。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与主线,经过业界不懈努力与创新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等引发造就的新一轮电子信息服务业调整、重组与转变正在上演。
为更好地探秘这片蓝海,进一步推动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部等的指导下,“20xx中国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论坛”即将隆重举行!
时间:20xx年10月1-8日
地点:北京国栋鲁泰会议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石景山玉泉路黄庄村43号)
主办: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
本次会议以“智慧城市创造美好生活”为理念,以“物联网与云计算应用”为主题,为国内外智慧城市领域企业打造一个聚合展示、商贸合作、人脉拓展、认知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全面展现当今国内外物联网与云计算应用、智慧城市发展的最新理念、最新技术、最新成果、帮助业界企业顺势而为。全方位资源整合,共同汇集行业正能量,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和资讯,促进和带动整个产业价值链优化升级!届时,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国内外知名IT企业代表、产业金融巨头、智慧城市领域企业代表、新闻媒体等1000余名代表将出席会议,共同推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新里程!
为此,我们诚挚邀请贵单位出席本次盛会,共同谱写智慧城市建设新篇章!
特此邀请!盼复。
国际会议邀请函 篇4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
由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和浙江大学联合举办的国际会议“亚欧参与式预算:民主参与的核心挑战定于在浙江杭州望湖宾馆举行。本次会议的发言人和评论人是来自国内外研究公共财政预算和市政民主的专家。另外,我们还将邀请国内众多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有关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大会。鉴于您在该会议主题相关领域颇有研究,我们很荣幸地邀请您参加本次大会。
会议相关事项:
1、正式开会时间为:20xx年1月17-19日。16日下午报到。
2、会议语言为中文和英文。有同声翻译。会议日程安排和具体资料请见本会专用网站:
3、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承担您参加会议期间的午餐。没有会务费。其他费用自理(如果需要大会筹备组代订宾馆,请在报名时标明)。
4、诚请您在收到邀请函后即登录会议网站进行网上报名,也可用传真形式通知(参会回执可从网上获取)。
5、会后将把发言人的和参会者的论文经专家审核后成书发表。欢迎投稿。
如有问题,请随时联系!
国际会议邀请函 篇5尊敬的 您好:
第十八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xx年9月3日至5日在吉林长春举行,大会主题:“集工业工程专家之智慧,促进产业创新与发展,助推全球经济腾飞”。
作为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领域的重要国际性学术盛会,它将回
顾、总结、推广过去一年来这一领域里所取得的创新
成果,其使命即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提供一个理论研究和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本届会议将特邀国内外数位在此领域学术卓越的学者专家做精彩的主题报告。
本次大会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和IEEE北京分会联合主办、吉林大学和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在本次会议上发表的文章将会被IEEEXplore收录,同时被EI检索。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主办的“20xx第二届工业工程企业应用与实践高峰论坛”将与国际会议同期召开,届时将有数位管理经验丰富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管讲述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并深入到中国
一汽轿车生产一线,由专家、现场技术人员,实地讲解工业工程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与创新。
您在研究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您在学术界的威望,人皆仰慕,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拨冗光临此次盛会,您的到来将使大会更加精彩。
1.20xx年9月2日,嘉宾报到。
2.20xx年9月3日,开幕式、主题报告。
3.20xx年9月4日,各分会场小组专题会议报告。
高峰论坛报告交流。
4.20xx年9月5日,参观考察
1.报到地点:长春国际会展中心(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22公里)。
2.大会网址:xxxxxx.org
3.联系人:窦XX、李XX
Email: info.ieorg@gmail.com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
第18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
第五篇:国际会议礼仪
国际会议是大型的国际交流场合。当代世界的国际会议有为讨论和解决国际问题为目的而召开的,也有为对某个专业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而召开的,也有为某个专业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而召开的,前者简称为国际会议,后者通称为国际学术会议。国际会议
国际会议可以说是一种临时性议事组织。从会议类型看,它可分为双边会议和单边会议,单一议题会议和多种议题会议,专题会议和定期会议,有常设秘书处的会议和无常设秘书处的会议。从与会级别看,可分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部长会议,专家会议和一般代表会议。从与会者所属地区看可分为世界性国际会议和区域性国际会议。从会议的目的来看,可分为作讨论问题的讲坛的会议,对政府和国际组织作出具有约束力的决议或不具有约束力的建议的会议,谈判起草条约或国际文件的会议,认定对国际计划的自愿捐助会议等等。无论哪种会议,一般说来,平等原则是组织国际会议的最基本的原则,每个参加会议的国家,无论国家大小,都享有同等的代表与投票权。国际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和议程等,由会议的召开国和被邀请参加国共同协商解决。会议进行时,或者由专门指定的一位主席或数位主席主持,或者由各代表团团长轮流主持。国际会议的筹备和召开都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国际学术会议
国际学术会议,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术交流为宗旨的,在当今新科技革命的时代,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更新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若离开了国际交流的大环境,便随时有落后和被淘汰的危险。国际学术会议的种类很多,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经济贸易等各个方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人员通过发表论文、专题讨论和演讲,互相交流和磋商学术见解,推动有关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发展。国际学术会议通常规定以英语作为会议语言,从名称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类: meeting这是会议的总称,其规模可大可小,与会人数可多可少。
coference这是正式会议的名称,通常指专业性、学术性、专题性会议。
symposium指专题性学术研讨会,会议议题和讨论内容都比较窄,如中国问题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symposiumonchina)。
oongress这是代表会议的名称,出席者是有代表性和群众性的。convention指大型集会,如专业学术团体的专业会议及年会等。workshop泛指研讨会、讲习班、实习班。forum指演讲、论坛、讨论会。
seminar专题研讨会或讲座,它通常组织有关专家对某个问题作专题或系列演讲。学术会议举行期间,通常还包括全体大会、分组会议等正式会议内容和信息交流会、工作午餐会、展谈会、新闻发布等非正式会议内容。这些不同的会议形式,对礼仪有不同的要求。
任何国际会议的接待都很讲究规格与礼仪。
对出席会议的代表,不论是个人还是团体,东道主均应事先确定接待规格,按照国际惯例,派遣同来宾身份相当的人士前往机场或车站迎接。通常迎接人员应陪来宾一同前往下榻处或办理报到手续。客人抵达后,也应抽空先同东道主方面的代表相互见面和介绍。
良好的国际会议组织工作表现在会议代表到达后,能很快地得到有关会议的文件、论文、报告与会议日程安排的时间表。对于在会议上安排发言的代表,应事先有明确的通知。
会议的主会场应挂会议的标记,如会徽或其他文字标记,有些在中国举行的国际会议,主办者在张挂会议横额时,只有中文文字,却没有英文或其他有关国家的文字,这是对与会外国来宾的失礼。
在国际会议上,除会场悬挂与会国国旗外,各国政府代表团团长也按会议组织有关规定,在一些场所或车辆上悬挂本国国旗,但国际学术会议无挂国旗的要求。国际学术会议等大规模会议的开幕典礼和闭幕典礼,往往具有十分重大的国际意义。虽然依国情而会有所差异,但大体上、主办国的政府官员、王室贵族、主办地的首长、市长等知名人士都会以来宾身份到场,而会议主办机构的会长、名誉会长、前任会长、下任会长及其他要员等也都会到场,这时候会场应设主席台。主席台的座位排列应是,主要贵宾坐在居中位置,以下人员按照地位或职务高低顺序左右交叉依次排列。主席台一般应摆放用英文书写的名签,到会要人按名签标示就位。但是,按照国际惯例,在平时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无论是全体 会议还是小组会议,主席台上通常只有会议主持人及报告人和评论人就座。
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没有严格的会议纪律,又由于会议期间往往有很多个分会场同时举行报告和讨论,与会者有自由选择会场的权利,但与会者只要进入会场,就应在听报告时,对报告人和会议主持人表示尊重,过分的交头接耳、打瞌睡、看其他东西、甚至大声喧哗,都是不礼貌的。报告完了,应报以热烈掌声,这实际上对报告人的一种回报。
参加小型国际学术会议或双边学术会议,由于与会者人数通常不多,且与会者之间多数都相互认识或留有印象,所以与会者应按时到会场,不要漫不经心的样子,经常在会场进进出出,是失礼的。
国际会议常在会议休息期间,在会场外的休息厅内设有一排桌子,摆放茶具和饮料、点心等食品,供与会者自由取用,同时有接待人员在场服务。这时,与会者可大大方方地选用。一手托着茶盘,一手拿着点心,大家站着,边吃边聊,在这种场合是很正常的。
有时候,根据会议的需要而举行圆桌会议。相传在五世纪的时候,英国国王阿瑟和他带领的骑士在举行会议时,不分上下席位,围着圆桌就座,这样就形成了圆桌会议的称呼。由于圆桌会议不分上下尊卑,可以避免席次的争议,所以含有与会者一律平等和协议的意思。现在圆桌会议也是一种常见的国际会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