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半坡店乡2010年第二季度查漏补种工作总结2

半坡店乡2010年第二季度查漏补种工作总结2



第一篇:半坡店乡2010年第二季度查漏补种工作总结2

半坡店乡2012年第二季度查漏补种

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精神,半坡店乡在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预防接种查漏补种工作,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与领导

及时将疫苗查漏补种项目工作的任务下发到各预防接种门诊,并取得各方领导的支持,并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进行总体安排,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和监督。

二、社会动员和业务培训

为了顺利实施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对所有参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的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共培训22人,确保接种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根据摸底情况确定接种对象,发放疫苗免疫接种通知单,告知疫苗接种名称、针次、接种时间和地点。

三、实施接种和督导

为保证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接种质量和较高的全程接种率,接种方式应以定点接种为主。一旦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等法规规范规定,及时报告并开展调查、诊断和处理工作。免疫接种过程中,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确保接种工作快速、安全和高效进行;整个接种过程

无任何异常情况发生。

四、摸底登记

我乡于2012年4月1日至6月30日,对7岁以下漏种儿童进行了接种情况摸底调查,发现漏种儿童需接种共32针次。

半坡店乡卫生院

2012.6.30

第二篇:2012年第二季度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2012年第二季度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根据《河南省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河南省三规范一意见的相关要求,我接种门诊开展了儿童逾期未接种查漏补种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初步筛查

根据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记录,对连续3个月及以上逾期未接种儿童进行筛查。对于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打印通知单,村医发到儿童家长手中,尽早接种或补种;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没有接种的,按照程序进行接种或补种。

二、电话通知

对于儿童信息系统筛查的逾期未种对象,打印通知单,由村医发到儿童家长手中,有个别儿童3个月以上没有来接种的,我们再进行电话通知,然后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儿童随家长在外地接种的,我门诊把儿童设置为临时外传;患病住院儿童,告知家长在儿童痊愈后,尽快接种或者补种;由于家长繁忙而没有及时接种的,对家长预约接种日期,及时进行接种或者补种。发现其他疫苗漏种的,及时进行补种或者预约。

三、结果汇总

本季度共通知逾期未种儿童575人次,826针次(脊灰 90人次、无细胞百白破121人次、麻疹59人次、乙肝50人次、流脑100人次、麻腮风48人次、甲肝62人次、乙脑154人次、流脑A+C群142人次);实种 697针次(脊灰 75人次、无细胞百

白破96人次、麻疹46人次、乙肝43人次、流脑87人次、麻腮风41人次、甲肝52人次、乙脑132人次、流脑A+C群125人次)。有儿童是在外地打针的,回来后给与查漏,没有上电脑的上电脑和底册的有35人;不在家外出的有27;有病不能进行接种的25人,告知家长痊愈后1周来接种。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为了减少由于信息不准确而无法通知的现象,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在儿童进行入册登记时,告知家长预留有效信息,如果有临时接种活动能够进行通知,或者3 个月以上没有接种则电话通知;如果联系信息变更,在接种时及时告知,以便在信息系统上及时变更;如果儿童随父母到外地,告知家长带接种证和儿童,到当地接种点,按照当地程序进行接种。对于没有预留有效联系方式的,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通知。对与留守儿童,通知爷爷奶奶及时来接种。通过以上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由于不能及时通知导致的儿童接种疫苗降低,最大限度减少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乡卫生院防保科2012年4月27日

2012年第二季度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3#乡卫生院防保科2012年4月27日

第三篇: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蜀卫发[2012]18号

蜀河中心卫生院

2012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工作总结为进一步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提高人群免疫力水平,降低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病和流行,确保广大儿童身心健康,以麻疹和脊灰疫苗为重点,根据旬卫发【2012】28号《旬阳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实施方案》通知,结合我镇实际,我镇于2012年3月15日至2012年3月30日对辖区内5周岁以下无免疫史或未全程免疫以及无接种证、卡的所有儿童进行了接种证、卡的补登和疫苗的补种工作,查漏补种工作已圆满结束,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旬阳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要求,为做好本次工作,我镇制定了《蜀河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实施方

案》,并成立了以田治进院长为组长的查漏补种免疫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及工作不良诊断处理小组,根据方案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措施,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社会动员、宣传和摸底

3月16日至22日,动员政府工作人员、教师、村长等工作人员开展拉网式摸底登记工作,并对公众进行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和意义的宣传,增强群众主动参与意识,重点将漏证、漏卡、漏种儿童登记在册。确保查漏补种工作顺利进展。

三、业务培训

为认真顺利开展查漏补种工作,我镇于3月15日对辖区内22个村卫生室负责人及负责计划免疫工作的工作人员召开了计划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培训会,详细讲解具体时间安排、查漏补种原则、相关疫苗查漏补种要求、接种点要求等,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疫苗的供应、冷链和后勤保障

根据摸底情况提前做好了各种物资的储备和分配,于补种活动前,将疫苗、注射器、表格等物资发放至各村接种点储存,并做好收发记录。由于本次调查登记儿童较多,工作量大,以防可能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我镇落实了异常反应应急处置方案,准备了急救药品等抢救措施。

五、现场接种工作

严格掌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禁忌症及其他缓种原则,预防接种人员在接种前对受种者进行了核实和告知、对可疑发热儿童测量体温,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儿童的监护人做出了解释。对于

应缓种儿童家长告知了补种地点和时间,确保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按程序顺利完成。每个接种现场按要求准备各接种器械和急救药品,儿童接种完成后均在观察室休息30分钟以上,并有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观察和询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

六、完成情况

根据查看目标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卡,询问目标儿童家长等方式,完成了本次目标儿童的摸底调查和接种工作。在此次查漏补种活动中,我院采用固定接种和设立临时接种点进行接种,全辖区摸底应种儿童171人,实种儿童171人,接种率为100%。其中:麻疹应种儿童18人,实种儿童18人,脊灰疫苗应种儿童52人,实种儿童52人,甲肝疫苗应种儿童11人,实种儿童11人,乙脑疫苗应种儿童29人,实种儿童29人,A群流脑应种儿童6人,实种儿童6人,A+C流脑疫苗应种儿童28人,实种儿童28人,百白破疫苗应种儿童20人,实种儿童20人,乙肝疫苗应种儿童7人,实种儿童7人。

七、存在问题

流动儿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由于流动儿童居无定所,少部分儿童家长意识淡薄,给摸底登记和补种工作造成了很多困难,有少数儿童未登记造册或未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及时掌握流动儿童的变迁,全面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接种率,为消除免疫空白而继续努力。

蜀河中心卫生院

二0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第四篇:王店孜乡卫生院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王店孜乡卫生院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阜南县疾控中心:

王店孜乡党委政府卫生院及中心学校,为确保2009年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有效控制麻疹疫、降低1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预防托幼机构和学校苗控制传染病爆发和聚集性病例的发生、保护广大儿童身体健康,根据卫生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及市卫生局教育局关于2010年《关于印发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县于2010年9月月至2011年3月份完成了1997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的乙肝疫苗补种工作。现将补种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活动,是2009年国家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为15岁以下乙肝疫苗漏种人

群进一步进行免疫的很好机会。本次活动县卫生局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了全县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工作会议,对这项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开展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活动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领导的认识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对宣传动员、摸底登记等各项工作进一步作了具体安排。我乡制定了《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项目实施方案》,并对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乡医疗卫生单位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对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我乡卫生院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对村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和现场评估。通过督导检查对工作滞后、宣传不到位、工作不扎实的村卫生室提出了批评督促他们及时做出纠正。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有力,使乙肝疫苗补种工作得以及时、顺利展开。

二、各乡镇和医疗卫生单位认真组织实施,努力开展工作,确保了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工作质量。

我乡卫生院成立了乙肝疫苗补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次补种工作,并结合本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补种工作方案,对补种工作做了全面细致的计划安排。健全了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制度,实行了职工包村责任制。包村职工从出生儿童摸底、乙肝疫苗接种史调查和疫苗接种要负责到底。全乡各村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开展各项补工作任务。总之,通过建立健全机构和工作制度,使全乡15岁以下人群补种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

三、培训和宣传工作扎实有效,为补种工作打好了基础

本次活动的培训工作,是在卫生局的统一组织下,我乡卫生院对村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集中统一培训,共培训人员,乡级 23人,村级60人。对所有参训人员都印发了《王店孜乡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项目实施方案》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补种的范围、重点对象、禁忌人群、补种时间、接种现场组织实施、宣传动员、安全注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处理等。医疗单位对实施方案、工作方法没有完全掌握、接种技术上存在一定难度的工作人员根据实际再次进行培训,在全面掌握业务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此外,我乡在宣传上想了办法,下了大功夫,使宣传工作真正发挥了作用。我们综合用运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方法,大力宣传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的各项政策。全乡共张贴了标语共计100条,11个村作广播宣传共 60次,全乡累计印发接种通知单5000多张,通过宣传使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大提高了广大群众防病意识,有力的推动了群众对接种乙肝疫苗的积极性。

四、严格按照全市方案要求,及时完成工作任务。

全乡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培训会议后,各村认真开展了各项工作,1997-2001漏种儿童共计3780人。其中1997年772人,1998年896人,1999年756人,2000年649人,2001年694人。2010年9月30日完成了1997-2001年出生儿童需补种一针次儿童应种3780人,实种3710人;补种率98.49%;2010年10月30日完成了需补种2针次儿童,应补种人数3710人,实补种人数3710人,补种率100%。又于2011年3月28日完成了需补种3针次儿童,应种3780,实种3716,补种率99%。总之,在乙肝疫苗补种活动中,由于领导重视,安排具体,培训宣传到位,及时完成了阶段性工作任务。没有一例收费现象。

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2015麻疹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晁峪卫生院2015年

重点人群麻疹类疫苗预防性接种工作总结

为加速控制麻疹发病率、顺利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根据区卫生局及区疾控中心下发的《渭滨区2015年重点人群麻疹类疫苗预防性接种实施方案》的通知,于2015年4月15--30日,在全晁峪范围开展针对8--23月龄岁的儿童、6—18岁人群、50岁以下人员为重点的麻疹类疫苗预防性接种工作。现麻疹类疫苗预防性接种工作已圆满结束,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完善、措施落实

4月16日对晁峪5个承担公共卫生项目的乡村医生召开了麻疹预防接种培训工作,传达当前麻疹疫情及市、区卫生局有关精神,精心组织、认真制定计划、方案,落实责任,认真开展对目标人群的调查摸底工作,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抓流动人口较集中的重点,全力以赴,进行摸底调查和接种。

二、宣传广泛、重点明确、发动深入

为保证本次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人民群众自觉参与,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活动,利用村委会.村医走村入户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对在校儿童通过老师讲解宣传和张贴通知让儿童和家长充分认识到接种麻疹疫苗的重要性。

三、巩固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狠抓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在培训会上讲了此次麻疹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使所有参加活动的工作人员思想重视、操作规范,接种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四、完成任务情况

根据接种要求:1.使用第一类疫苗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接种,使用第二类疫苗遵照“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原则接种。重点人群预防性接种8人。

晁峪卫生院

2015.4.26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