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文主题词表》使用方法
《公文主题词表》使用方法
(摘自中央办公厅秘书局1998年修订的《公文主题词表》 宜宾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周建军2005年6月录入)
根据《文献主题标引规则》(GB3860—83)和《文献工作—文献审读、主题分析与选定标引词 的方法》(IS05963),结合党委系统公文特点,对本词表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一、标引细则
(一)要直接、准确、客观地反映公文论述的主题。
(二)选用的词,一般应是本词表的正式主题词,其书烈军属形式应与词表中的词形一致。
(三)选词时,应首先选用切合公文主题概念的专指性较强的主题词。
(四)当没有专指性较强的主题词时,应选用与主题概念关系较密切的正式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组配标引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优先考虑概念组配,即相组配的主题词之间存在概念相交或概念限定的关系。
2、当词表中没有合适的主题词进行概念组配时,可进行字面组配。
3、组配结果应概念清楚、准确。
(五)若词表中无合适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时,应选用直接上位主题词标引。
(六)若仍无合适直接上位主题词进行标引时,方可选用本词表以外的适当词(称自由词)进行标引。自由词标引应遵循下列原则:
1、选用的自由词应符合本词表的选词原则。
2、标引时,应在自由词后加“△”标记,同时标引出相应的上位主题词。
3、使用频率较高的自由词须填写“主题词增、删、改记录卡”。
4、选用人物、年代、组织机构、地区等专用名词作为自由词标引时,人物名称用全称,年代用阿拉伯数字,组织机构、地区名称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不加“△”标记。
(七)主题词的标引位置。按照《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要求,主题词应们于抄送机关上方,词与词之间要有一个汉字的距离。
(八)主题词的标引数量。每件公文所选用的主题词数量一般应在10个以内。
(九)主题词的排列次序。一般次序为: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形式的主题词在后。在单主题公文中,反映公文中心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分述内容主题词在后;在多主题公文中,反映公文内容的各主题词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
标引的地区名称、组织机构名称、年代和人物名称等,置于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后、文种之前。若地区名称、组织机构名称、年代和人物名称等同时出现在同一公文中,则按地区名称、组织机构名称、年代和人物名称的顺序排列。公文的文种轩于最未位。在转(印)发类型的公文中,被转(印)发的公文文种可不作为主题词标引;但如果被转(印)发的公文属于党内法规,其名称(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应作为主题词标引。
二、标引程序
(一)主题分析。主题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公文的主题,据此准确地提炼出主题概念。它是通过审读公文、分析公文的主题类型、结构和确定公文主题标引方式来进行的。
审读公文。主要通过审读公文内容,特别是公文的标题、摘要或按语、关键性的句子、结论性的意见,来了解公文发布的意图,从而确定公文的主题(即中心思想),并用精炼的一句话或几句话表述出来。
分析公文的主题类型。公文的主题类型分为单主题和多主题。单主题是指一件公文只有一个主题。多主题又称并列主题,是指一件公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领导同志讲话、会议纪要、工作总结等公文大多为多主题公文。
分析公文的主题结构。即分析公文主题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成分是公文主题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次要成分是对公文主题主要成分的说明以及主要成分所处的时间、空间,所属文件类型等。如某某省关于1995年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工作报告,这是一个多主题公文,有三个并列主题:“税收大检查”“财务大检查”“物价大检查”,这是公文主题的主要成分,“1995年”“工作报告”是次要成分。确定公文主题标引方式。公文主题标引方式有概括标引、重点标引和全面标引。不同的标引方式决定公文主题标引的不同深度。标引人员可根据公文的特点和工作需求,确定公文主题标引方式。
(二)主题概念转换。主题概念转换也叫查表选词。由主题分析而确定的主题概念是自然语言形式的词,须依照公文主题标引细则,将主题概念的转换分为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直接转换是指主题概念可以从《公文主题词表》中没有与主题概念直接村对应的主题词,须进行组配标引,或上位词标引、自由词标引。
(三)主题标引结果审核。这是减少标引误差,提高标引质量的一个措施。审核的主要任务:一是公文主题概念的提炼是否全面、准确,有无遗漏隐含的主题概念;二看公文主题概念转换所选用的词是否确切地反映了公文的主题内容,是否符合公文主题标引细则;三看同类型公文,同类型主题所选用的主要主题词是否一致;四看标引记录是否有遗漏。
三、标引实例(略)
如何做好公文处理中的主题词标引
公文的主题词是适应机关办公自动化、公文处理规范化的需要,从公文标题选取转换出来的,能反映公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公文主题词的标引主要依据是由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制定的《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此外,各地区和各行业都结合自身公文处理实际,制订了各自的主题词表。我们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公文处理的主题词标引,使用《黄河水利委员会公文主题词表》。
一、主题词标引程序 三步 走
第一步:审读文件,分析主题。
首先通读公文,了解公文的主要内容和发文意图。一般来说,审读文件标题,进行主题词标引是文秘人员常用的方法。如文件标题能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就从标题入手分析主题。否则,就要从公文的内容入手进行主题分析。
其次分析主题。首先看一篇公文标题是单一型的主题还是多个主题。单主题标引时用多个表达同一概念主题词,多主题用分组的多个主题词分别表达各自的主题概念。
分析主题重点是主题结构分析。即分析主题里面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黄河水利委员会公文主题词表》将主题结构次序分为主体因素、通用因素、空间因素、文种因素五类。
第二步:提炼、转换主题概念。
经过分析主题类型和主题结构后,就掌握了一份文件的全部主题概念。对这些主题概念,并不完全需要标引出来,而应当去粗取精,有所取舍。要提炼标引那些最重要的、专指性最强的主题概念,舍弃一般的主题概念。
对提炼出的公文真正具有检索意义的主题概念,查公文主题词表将其准确、规范、科学地转换成主题词。查表取词的主要途径:(1)直接查字顺表,适用于析出的主题概念与主题词表的词一致或接近。可以用拼音、也可用部首来查。(2)查范畴索引。主要适用两种情况,一是公文主要内容集中于某一范畴,为提高标引效率,可先查范畴索引;二是主题概念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但范畴比较明确,也可查范畴索引。(3)查词族索引。适用于查比较复杂的主题概念时,从复合主题的某一词素入手,克服复杂主题查找时词汇形式难以确定的困难。
第三步:标引记录,审核校验。主题词成功转换后,根据《国家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将主题词标注在公文末页下部抄送栏目左上侧。词目之间空一字,不用标点符号,按主体、通用、空间、时间、文种等要素,依次进行著录。
在结束主题词标引之前,必须对标引结果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有:(1)主题概念提炼是否准确、全面,有无漏项;(2)主题词的转换是否符合标强规则和组配规则;(3)同类型公文所选用的主题词是否一致;(4)标引记录有无遗漏等。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补救。
二、主题词标引 三要
一要准,即主题词的标引对公文的内容揭失要准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在主题分析过程中对公文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提炼是否准确,(2)对分析出来的主题概念转换成主题词准确。
二要全,标引主题尽量能全面反映公文的主题内容,不能漏标。黄委系统公文主题词最大标引深度不超过 7 个。三要专,即标引的主题词与公文主要内容的相符程度,一般说来,对于一个公文主题概念只有一个专指的主题词。这是衡量主题词揭失主题概念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主题词标引 三不
一是不能使用表外词。有很多人在标引主题词时,往往都是从标题中抽取几个关键词进行标引,根本没有由于使用主题词表转换,致使标引的主题词出现了表外词,这是主题词标引的大忌。
二是不能颠倒顺序。主题词的标引按照主体、通用、空间、时间、文种五大因素的顺序排列。但是有很多人都是依据公文的标题,从前向后依次标引。
三是不能字面组配。主题词标引时经常遇到待标的主题概念没有现成的主题词可供直接标引,必须先将该主题概念分解成二个以上的简单的主题概念,然后再分别用相应的主题词进行转换。分解时应将主题概念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有交叉关系的子概念,或者是有限定关系的子概念,切忌避免字面拆分。
主题词标引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从业人员熟悉使用的标引工具,熟练掌握标引规则和方法,而且还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从业人员严谨、认真、踏实的作风。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主题词表》使用方法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主题词表》使用方法
(节选自中共中央秘书局编制的《公文主题词表》,1998年10月第二版,第536-546页)
根据《文献主题标引规则》(GB3860—83)和《文献工作—文献审读、主题分析与选定标引词的方法》(IS05963),结合党委系统公文特点,对本词表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一、标引细则
(一)要直接、准确、客观地反映公文论述的主题。
(二)选用的词,一般应是本词表的正式主题词,其书写形式应与词表中的词形一致。
(三)选词时,应首先选用切合公文主题概念的专指性较强的主题词。
(四)当没有专指性较强的主题词时,应选用与主题概念关系较密切的正式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组配标引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优先考虑概念组配,即相组配的主题词之间存在概念相交或概念限定的关系。
2、当词表中没有合适的主题词进行概念组配时,可进行字面组配。
3、组配结果应概念清楚、准确。
(五)若词表中无合适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时,应选用直接上位主题词标引。
(六)若仍无合适直接上位主题词进行标引时,方可选用本词表以外的适当词(称自由词)进行标引。自由词标引应遵循下列原则:
1、选用的自由词应符合本词表的选词原则。
2、标引时,应在自由词后加“Δ”标记,同时标引出相应的上位主题词。
3、使用频率较高的自由词须填写“主题词增、删、改记录卡”。
4、选用人物、年代、组织机构、地区等专用名词作为自由词标引时,人物名称用全称,年代用阿拉伯数字,组织机构、地区名称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不加“Δ”标记。
(七)主题词的标引位置。按照《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要求,主题词应位于抄送机关上方,词与词之间要空一个汉字的距离。
(八)主题词的标引数量。每件公文所选用的主题词数量一般应在10个以内。
(九)主题词的排列次序。一般次序为: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形式的主题词在后。在单主题公文中,反映公文中心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分述内容主题词在后;在多主题公文中,反映公文内容的各主题词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标引的地区名称、组织机构名称、年代和人物名称等,置于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后、文种之前。若地区名称、组织机构名称、年代和人物名称等同时出现在同一公文中,则按地区名称、组织机构名称、年代和人物名称的顺序排列。公文的文种置于最末位。在转(印)发类型的公文中,被转(印)发的公文文种可不作为主题词标引;但如果被转(印)发的公文属于党内法规,其名称(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应作为主题词标引。
二、标引程序
(一)主题分析。主题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公文的主题,据此准确地提炼出主题概念。它是通过审读公文、分析公文的主题类型、结构和确定公文主题标引方式来进行的。
审读公文。主要通过审读公文内容,特别是公文的标题、摘要或按语、关键性的句子、结论性的意见,来了解公文发布的意图,从而确定公文的主题(即中心思想),并用精炼的一句话或几句话表述出来。
分析公文的主题类型。公文的主题类型分为单主题和多主题。单主题是指一件公文只有一个主题。多主题又称并列主题,是指一件公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领导同志讲话、会议纪要、工作总结等公文大多为多主题公文。
分析公文的主题结构。即分析公文主题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成分是公文主题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次要成分是对公文主题主要成分的说明以及主要成分所处的时间、空间,所属文件类型等。如某某省关于1995年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工作报告,这是一个多主题公文,有三个并列主题:“税收大检查”“财务大检查”“物价大检查”,这是公文主题的主要成分,“1995年”“工作报告”是次要成分。
确定公文主题标引方式。公文主题标引方式有概括标引、重点标引和全面标引。不同的标引方式决定公文主题标引的不同深度。标引人员可根据公文的特点和工作需求,确定公文主题标引方式。
(二)主题概念转换。主题概念转换也叫查表选词。由主题分析而确定的主题概念是自然语言形式的词.须依照公文主题标引细则,将主题概念一个一个地转换成《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主题概念的转换分为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直接转换是指主题概念可以从《公文主题词表》中找到相应的主题词;间接转换是指在《公文主题词表》中没有与主题概念直接相对应的主题词,须进行组配标引,或上位词标引、自由词标引。
(三)主题标引结果审核。这是减少标引误差,提高标引质量的一个措施。审核的主要任务:一看公文主题概念的提炼是否全面、准确,有无遗漏隐含的主题概念;二看公文主题概念转换所选用的词是否确切地反映了公文的主题内容,是否符合公文主题标引细则;三看同类型公文,同类型主题所选用的主要主题词是否一致;四看标引记录是否有遗漏。
三、标引实例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 主题概念:干部教育工作党政机关决定 主题词:干部教育
党政机关
决定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直接转换。“干部教育工作”、“党政机关”、“决定”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干部教育”、“党政机关”和“决定”。
③主题词按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形式(文种)的主题词在后的次序排列。
2、《江泽民同志在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7年3月8日)
主题概念:计划生育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江泽民讲话1997年
主题词:计划生育工作
环境保护工作
座谈会
1997年
江泽民
讲话
说明:①多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直接转换。“计划生育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讲话”
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计划生育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和“讲话”。
③人物名称和年代作为自由词标引,不加“Δ”标记。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1998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主题概念:元旦、春节工作关心群众生活精简会议制止铺张浪费 双拥工作
1998年
通知
主题词:元旦
春节
工作安排
关心群众生活
精简会议
制止
铺张浪费
双拥工作
1998年
通知
说明:①多主题公文;重点标引。
②直接转换。“元旦、春节工作”、“关心群众生活”、“精简会议”、“双拥工作”、“通知”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元旦”、“春节”、“工作安排”、“关心群众生活”、“精简会议”、“双拥工作”和“通知”。③间接转换。“制止铺张浪费”分解转换内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制止”和“铺张浪费”。“制止”和“铺张浪费”为概念限定组配。
④年代作为自由词标引,不加“Δ”标记。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同题的决定》
主题概念:治理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减轻企业负担决定 主题词:治理
三乱
减轻企业负担
决定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直接转换。“减轻企业负担”、“决定”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减轻企业负担”和“决定”。
③间接转换。“治理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治理”和“三乱”。“治理”和“三乱”为概念限定组配。
5、《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主题概念:民主生活会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规定通知 主题词:民主生活会
党政机关
党员
领导干部
规定
通知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直接转换。“民主生活会”、“党和国家机关”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民主生活会”和“党政机关”。
③间接转换。“党员领导干部”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 主题词“党员”和“领导干部”。“党员”和“领导干部”为概念交叉组配。
④该《通知》印发的公文为党内法规,按照公文主题标引细则的要求,“规定”和“通知”均作为正式主题词直接标引。
6、《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共中央1982年1月1日批转)主题概念:农村工作会议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
提高经济效益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会议纪要
1982年
主题词:农村工作会议
农业生产
责任制
商品流通
农业科技
经济效益
基层组织建设
1982年
会议纪要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全面标引。
②直接转换。“农村工作会议”、“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纪要”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农村工作会议”、“商品流通”、“农业科技”、“经济效益”、“基层组织建设”和“会议纪要”。
③间接转换。“农业生产责任制”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农业生产”和“责任制”。“农业生产”和“责任制”为概念限定组配。
④年代作为自由词标引,不加“Δ”标记。
⑤主题词按反映公文中心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分述内容的主题词在后,并依各自所反映主题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
7、《邓小平同志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1981年7月2日)
主题概念:选拔中青年干部座谈会1981年邓小平讲话
主题词:干部选拔
中青年干部
座谈会
1981年
邓小平
讲话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全面标引。
②直接转换。“座谈会”、“讲话”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座谈会”和“讲话”。
③间接转换。“选拔中青年干部”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干部选拔”和“中青年干部”。“干部选拔”和“中青年干部”为概念限定组配。
④人物名称和年代作为自由词标引,不加“Δ”标记。
⑤主题标引要反映公文主题——选拔中青年干部,不能简单地将标题分解。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都、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主题概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通知 主题词:普法规划
通知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间接转换。鉴于《公文主题词表》中没有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直接对应的专指性正式主题词,而上位词“普法规划”比“法制宣传”和“规划”的组配更能准确、全面地反映主题概念.因此选用上位词标引。
③文种“通知”为正式主题词,直接标引。
9、《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革命文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主题概念:革命文物工作通知 主题词:文物工作
通知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间接转换。“革命文物工作”用上位词“文物工作”进行标引。
③按照公文主题标引细则的要求,该《通知)转发的公文文种“意见”不标引;“通知”可直接标引。
10、《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几个问题的指示》
主题概念:少宣传个人纪念设施建设个人文集、传记的出版治丧活动指示
主题词:宣传方针
少宣传个人Δ
纪念设施
文集
传记
出版发行
治丧活动
指示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重点标引。
②直接转换。“纪念设施建设”、“治丧活动”、“指示”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纪念设施”、“治丧活动”和“指示”。
③间接转换。“个人文集、传记的出版”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文集”、“传记”和“出版发行”。“文集”、“传记”和“出版发行”为概念限定组配。鉴于“少宣传个人”是党的一项重要宣传方针,因此作为自由词标引,并在词后加“Δ”标记,同时标出其上位词“宣传方针”。
④鉴于该文针对当时宣传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点对领导人纪念设施的建设和文集、传记的编辑出版及治丧活动的安排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其精神具有长期的指导作用,从利用角度考虑,采用重点标引的方式。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主题词表及使用方法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主题词表》使用方法
(节选自中共中央秘书局编制的《公文主题词表》,1998年10月第二版,第536-546页)
根据《文献主题标引规则》(GB3860—83)和《文献工作—文献审读、主题分析与选定标引词的方法》(IS05963),结合党委系统公文特点,对本词表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一、标引细则
(一)要直接、准确、客观地反映公文论述的主题。(二)选用的词,一般应是本词表的正式主题词,其书写形式应与词表中的词形一致。
(三)选词时,应首先选用切合公文主题概念的专指性较强的主题词。
(四)当没有专指性较强的主题词时,应选用与主题概念关系较密切的正式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组配标引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优先考虑概念组配,即相组配的主题词之间存在概念相交或概念限定的关系。
2、当词表中没有合适的主题词进行概念组配时,可进行字面组配。
3、组配结果应概念清楚、准确。
(五)若词表中无合适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时,应选用直接上位主题词标引。
(六)若仍无合适直接上位主题词进行标引时,方可选用本词表以外的适当词(称自由词)进行标引。自由词标引应遵循下列原则:
1、选用的自由词应符合本词表的选词原则。
2、标引时,应在自由词后加“Δ”标记,同时标引出相应的上位主题词。
3、使用频率较高的自由词须填写“主题词增、删、改记录卡”。
4、选用人物、年代、组织机构、地区等专用名词作为自由词标引时,人物名称用全称,年代用阿拉伯数字,组织机构、地区名称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不加“Δ”标记。
(七)主题词的标引位置。按照《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要求,主题词应位于抄送机关上方,词与词之间要空一个汉字的距离。
(八)主题词的标引数量。每件公文所选用的主题词数量一般应在10个以内。
(九)主题词的排列次序。一般次序为: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形式的主题词在后。在单主题公文中,反映公文中心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分述内容主题词在后;在多主题公文中,反映公文内容的各主题词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标引的地区名称、组织机构名称、年代和人物名称等,置于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后、文种之前。若地区名称、组织机构名称、年代和人物名称等同时出现在同一公文中,则按地区名称、组织机构名称、年代和人物名称的顺序排列。公文的文种置于最末位。在转(印)发类型的公文中,被转(印)发的公文文种可不作为主题词标引;但如果被转(印)发的公文属于党内法规,其名称(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应作为主题词标引。
二、标引程序
(一)主题分析。主题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公文的主题,据此准确地提炼出主题概念。它是通过审读公文、分析公文的主题类型、结构和确定公文主题标引方式来进行的。
审读公文。主要通过审读公文内容,特别是公文的标题、摘要或按语、关键性的句子、结论性的意见,来了解公文发布的意图,从而确定公文的主题(即中心思想),并用精炼的一句话或几句话表述出来。
分析公文的主题类型。公文的主题类型分为单主题和多主题。单主题是指一件公文只有一个主题。多主题又称并列主题,是指一件公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领导同志讲话、会议纪要、工作总结等公文大多为多主题公文。
分析公文的主题结构。即分析公文主题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成分是公文主题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次要成分是对公文主题主要成分的说明以及主要成分所处的时间、空间,所属文件类型等。如某某省关于1995年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工作报告,这是一个多主题公文,有三个并列主题:“税收大检查”“财务大检查”“物价大检查”,这是公文主题的主要成分,“1995年”“工作报告”是次要成分。
确定公文主题标引方式。公文主题标引方式有概括标引、重点标引和全面标引。不同的标引方式决定公文主题标引的不同深度。标引人员可根据公文的特点和工作需求,确定公文主题标引方式。
(二)主题概念转换。主题概念转换也叫查表选词。由主题分析而确定的主题概念是自然语言形式的词.须依照公文主题标引细则,将主题概念一个一个地转换成《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主题概念的转换分为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直接转换是指主题概念可以从《公文主题词表》中找到相应的主题词;间接转换是指在《公文主题词表》中没有与主题概念直接相对应的主题词,须进行组配标引,或上位词标引、自由词标引。
(三)主题标引结果审核。这是减少标引误差,提高标引质量的一个措施。审核的主要任务:一看公文主题概念的提炼是否全面、准确,有无遗漏隐含的主题概念;二看公文主题概念转换所选用的词是否确切地反映了公文的主题内容,是否符合公文主题标引细则;三看同类型公文,同类型主题所选用的主要主题词是否一致;四看标引记录是否有遗漏。
三、标引实例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
主题概念:干部教育工作党政机关决定 主题词:干部教育 党政机关 决定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直接转换。“干部教育工作”、“党政机关”、“决定”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干部教育”、“党政机关”和“决定”。
③主题词按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形式(文种)的主题词在后的次序排列。
2、《江泽民同志在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7年3月8日)
主题概念:计划生育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江泽民讲话1997年
主题词:计划生育工作 环境保护工作 座谈会 1997年 江泽民 讲话
说明:①多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直接转换。“计划生育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讲话”
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计划生育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和“讲话”。
③人物名称和年代作为自由词标引,不加“Δ”标记。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1998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主题概念:元旦、春节工作关心群众生活精简会议制止铺张浪费
双拥工作 1998年 通知
主题词:元旦 春节 工作安排 关心群众生活 精简会议 制止 铺张浪费
双拥工作 1998年 通知
说明:①多主题公文;重点标引。
②直接转换。“元旦、春节工作”、“关心群众生活”、“精简会议”、“双拥工作”、“通知”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元旦”、“春节”、“工作安排”、“关心群众生活”、“精简会议”、“双拥工作”和“通知”。
③间接转换。“制止铺张浪费”分解转换内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制止”和“铺张浪费”。“制止”和“铺张浪费”为概念限定组配。
④年代作为自由词标引,不加“Δ”标记。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同题的决定》
主题概念:治理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减轻企业负担决定
主题词:治理 三乱 减轻企业负担 决定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直接转换。“减轻企业负担”、“决定”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减轻企业负担”和“决定”。
③间接转换。“治理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治理”和“三乱”。“治理”和“三乱”为概念限定组配。
5、《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主题概念:民主生活会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规定通知
主题词:民主生活会 党政机关 党员 领导干部 规定 通知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直接转换。“民主生活会”、“党和国家机关”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民主生活会”和“党政机关”。
③间接转换。“党员领导干部”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
主题词“党员”和“领导干部”。“党员”和“领导干部”为概念交叉组配。
④该《通知》印发的公文为党内法规,按照公文主题标引细则的要求,“规定”和“通知”均作为正式主题词直接标引。
6、《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共中央1982年1月1日批转)
主题概念:农村工作会议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
提高经济效益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会议纪要 1982年 主题词:农村工作会议 农业生产 责任制 商品流通 农业科技 经济效益
基层组织建设 1982年 会议纪要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全面标引。
②直接转换。“农村工作会议”、“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纪要”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农村工作会议”、“商品流通”、“农业科技”、“经济效益”、“基层组织建设”和“会议纪要”。
③间接转换。“农业生产责任制”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农业生产”和“责任制”。“农业生产”和“责任制”为概念限定组配。
④年代作为自由词标引,不加“Δ”标记。⑤主题词按反映公文中心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分述内容的主题词在后,并依各自所反映主题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
7、《邓小平同志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1981年7月2日)
主题概念:选拔中青年干部座谈会1981年邓小平讲话 主题词:干部选拔 中青年干部 座谈会 1981年 邓小平讲话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全面标引。
②直接转换。“座谈会”、“讲话”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座谈会”和“讲话”。
③间接转换。“选拔中青年干部”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干部选拔”和“中青年干部”。“干部选拔”和“中青年干部”为概念限定组配。
④人物名称和年代作为自由词标引,不加“Δ”标记。⑤主题标引要反映公文主题——选拔中青年干部,不能简单地将标题分解。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都、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主题概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通知 主题词:普法规划 通知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②间接转换。鉴于《公文主题词表》中没有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直接对应的专指性正式主题词,而上位词“普法规划”比“法制宣传”和“规划”的组配更能准确、全面地反映主题概念.因此选用上位词标引。
③文种“通知”为正式主题词,直接标引。
9、《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革命文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主题概念:革命文物工作通知 主题词:文物工作 通知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间接转换。“革命文物工作”用上位词“文物工作”进行标引。
③按照公文主题标引细则的要求,该《通知)转发的公文文种“意见”不标引;“通知”可直接标引。
10、《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几个问题的指示》 主题概念:少宣传个人纪念设施建设个人文集、传记的出版治丧活动指示
主题词:宣传方针 少宣传个人Δ 纪念设施 文集 传记 出版发行 治丧活动 指示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重点标引。
②直接转换。“纪念设施建设”、“治丧活动”、“指示”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纪念设施”、“治丧活动”和“指示”。
③间接转换。“个人文集、传记的出版”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文集”、“传记”和“出版发行”。“文集”、“传记”和“出版发行”为概念限定组配。鉴于“少宣传个人”是党的一项重要宣传方针,因此作为自由词标引,并在词后加“Δ”标记,同时标出其上位词“宣传方针”。④鉴于该文针对当时宣传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点对领导人纪念设施的建设和文集、传记的编辑出版及治丧活动的安排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其精神具有长期的指导作用,从利用角度考虑,采用重点标引的方式。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主题词表
(党的主题词表)
A 综合
AA一般概念、AB会议、AC领导人、领导活动、AD重大事件
B 办公室工作
BA
机要、保密、秘书、信访、BB机关事务管理、BC文种
C 组织
CA组织领导、CB党的建设、CC十部管理
D 宣传
DA宣传教育、DB思想政治工作、DC理论工作、DD庆典、纪念
E 纪检、监察
EA党风、作风、EB纪检、EC监督、监察、ED纪律处分
F 统战
FA
统战工作、FB民族、FC宗教、FD侨务工作、FE港澳台工作
G 群团
GA工青妇工作、GB社团组织
H 民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
HA民政、HB机构编制、HC人事工作、HD劳动、社会保险、HE
工资、职称、福利、待遇
I 政法
IA法制、IB立法、IC司法、ID执法
J 军事
JA军事工作、JB军队政治工作、JC军队后勤工作
K 外事
KA外交、KB党的对外联络工作、KC国际关系
L科技、科研
LA科技工作、LB科研工作、LC科技队伍建设、LD知识产权、技术监督
LE测绘、气象、地震、海洋
M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MA文化、MB教育、MC卫生、MD体育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主题词表
A 综合 AA一般概念
政治
政治形势
政治领域
方针
政治方针
基本方针
基本国策
政策
路线
总路线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基本路线
政治路线
阶级路线
阶级
工人阶级
无产阶级
国际斗争
政治斗争
党内斗争
武装斗争
阶级斗争
礼会
社会制度
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革命
Y
工人阶级
资产阶级政党
民主革命
民族革命
斗争
社会革命
国家战略
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纲领
民主
自由
人权
国歌
国旗
国徽
国家
政府
政党
执政党
参政党
反对党
在野党
工党
工人党
工人阶级政党
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共和党
国民党
劳动党
民主党
社会民主党
无产阶级政党
政权
人民
Y
四项基本原则
四个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
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人大工作
内阁制
议会制
共和制
国家制度
政治制度
Y
国家制度
政体
Y 政治制度
国家形式
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
改革
改革开放
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
信息资源
知识经济
制度建设
中央
地方
重大事项
减轻负担
坚持
公民
人大
人民代表大会制 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 团体 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领导体制
领导科学 改革与发展
深化改革 信息
信息化 管理
机制
制度 实施情况
社会调查 贯彻
传达
引进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治理
整顿
清理
处理
制止
修改
纠正
反对
清除
交流
取消
研究
防治
效益
开发
结构
改造
控制
建设
保护
维护
措施
设施
援助
征集
AB会议
会议
代表大会
代表会议
常委会议
常务会议
全体会议
扩大会议
党代表大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Y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党代表会议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Y 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中央全会
Y 中央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中央工作会议
中央政治局会议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中央书记处会议
中央书记处办公会议
中央纪委全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
中央纪委常委会议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会议
人代会
人民代表大会
Y 人代会
全国人代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委员长会议
Y 委员长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
委员长会议
委员长办公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办公会议
Y 委员长办公会议
最高国务会议
国务院全体会议
国务院常务会议
总理办公会议
中央军委会议
中央军委常务会议
中央军委办公会议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Y 政协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协会议
全国委员会会议
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会议
全国政协主席办公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办公会议
全国政协常委会议
全国市长会议
秘书长会议
部长会议
部务会议
委务会议
室务会议
厅务会议
局务会议
办公会议
现场会
工作会议
国际会议
报告会
电视电话会议
研讨会
学术会议
表彰会
庆祝大会
纪念大会
经验交流会
专题会议
联席会议 茶话会
座谈会 集会
招待会
宴会
咨询会议
总结会
预备会议
召集人会议
主席团会议
代表
特邀代表
列席代表
代表资格
代表名额
代表资格审查
出席
列席
换届
候选人
人选
预备人选
选举
竞选
普选
会议议程
会议日程
会议程序 会议通知
会议议题
会议分组名单
会议执行主席
会议主席团
召集人
开幕式
闭幕式
议案
提案
决议案
草案
预案
会议精神
AC领导人、领导活动
领导人
党和国家领导人
中央领导同志
总书记
主席
副主席
委员长
副委员长
总理
副总理
国务委员
主任
副主任
书记
副书记
常务委员
候补委员
秘书长
副秘书长
部长
副部长
省长
副省长
行政长官
领导讲话
领导分工
集体领导
决策
督查
调查
视察
巡视
Y视察
考察
Y视察
蹲点
公务活动
外事活动
出国访问
出国考察
接见
照像
题词
题字
慰问
祝词
治丧活动
活动安排
AD重大事件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庐山会议(1959)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社教
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四清运动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九一三”事件
林彪反革命事件
批林批孔运动
天安门事件
“四五”事件
粉碎四人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办公室工作
BA 机要、保密、秘书、信访
办公室
办公室工作
工作安排
机要工作
机要机构
机要通信
机要干部 机要室
密码
密码研究
密码装置
密码通报
加密通信 密码电报
密码工作
密码管理
密语
代号机要
保密工作 保密教育
保密纪律
保密制度
保密规定
保密守则
保密条例 保密检查
国家秘密
通信保密
失泄密事件 秘书
机要秘书 秘书工作
值班工作
公文处理
文书处理
公文起草
公文校核 会务工作
督查工作
信息
信息工作
信息点
调研工作 政策研究
协调工作
业务研究
业务指导
公文格式
公文印刷 公文管理
印信管理
精简文件
精简会议
信访
信访工作 上访人员 接待来访办信
要信摘报
档案
档案工作
档案管理 档案利用
文书档案
办公自动化
计算机
电脑
计算机网络
公文主题词表
传真机
传真通信
加密机
复印机
技术保护
BB机关事务管理
行政事务
行政管理
行政设施
机关后勤工作
机关事务管理
机关财务管理
机关房产管理
机关车辆管理
机关膳食管理
机关物资管理
机关福利
办公制度
办公设备
接待工作
差旅费
作息时间
工作餐
BC文种
公文
文件
文种
文件种类
命令
令
指令
通令
决定
决议
指示
布告
公告
通告
通知
通报
情况通报
公报
报告
工作报告
调查报告
请示
批复
会议纪要
函
条例
暂行条例
公约
规定
规章
规则
批示
准则
章程
总结
办法
暂行办法
细则
建议
意见
征求意见稿
修改意见
实施意见
实施办法
纪要
工作方案
工作计划
工作要点
工作部署
讲话
守则
草案
方案
汇报
汇集
汇编
记录
简报
快报
提纲
纲要
大事记
宣言
会谈纪要
会议文件
会议资料
电报
复电
复文
贺电
贺信
祝词
致敬信
慰问电
慰问信
唁电
唁函
悼词
公开信
致词
开幕词
闭幕词
发言
号召书 倡议书
建议书
合同
聘书
调研材料
调查材料
参考材料
C组织
CA组织领导
党的组织
党的中央组织
党的地方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党组
党委
党工委
党的工作委员会
党总支
党支部
纪检委
纪检组
领导机构
领导体制
领导科学
组织领导
组织机构
组织路线
组织制度
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
组织职能
组织工作
组织类型
组织变革
组织保障
组织原则
组织工作会议
组织史
CB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
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领导
党的指导思想
党员教育
党课教育
党员培训
党的组织生活
民主评议
民主生活会
党员登记
党员管理
发展党员
党员
预备党员
党员权利
党员义务
党员标准
党内斗争
党章
党纲
党内法规
党性
党性修养
党旗
党徽
党费
党龄
党籍
党务工作
党群关系
党政关系
党校
党校教育
整党
党的思想整顿
党的组织整顿
党的作风整顿
整风
政治路线
思想路线
廉政建设
端正党风
民主集中制
机关党的工作
组织关系
干群关系
组织处理
CC干部管理
干部
干部路线
干部制度
干部政策
干部四化
干部管理
干部培养
干部选拔
干部任免
干部调配
干部教育
党政干部
党的机关工作者
老干部工作
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干部
后备干部
援藏干部
领导作风
干部审查
生平
丧事安排
D宣传
DA宣传教育
宣传
宣传思想工作
宣传工作
宣传方针
宣传原则
宣传教育
政策宣传
政治宣传
形势宣传
对外宣传
对台宣传
对敌宣传
反动宣传
宣传报道
宣传品
宣传干部
宣传机构
宣传工具
宣传鼓动
言论
社会
社会舆论
舆论导向
形势
国际形势
国内形势
政治形势
经济形势
思想路线
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
政治渗透
经济渗透
文化渗透
宗教渗透
政治生活
社会动态
社会效益
动员
典型
传单
口号
标语
文风展览
先进人物
先进集体
学习先进
创先活动
表彰先进
英雄模范
敬业精神
特殊贡献
嘉奖
检查
评比
经验交流
知识竞赛
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路线教育
形势教育
政策教育
民主法制教育
保密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
共产主义教育
国际主义教育
传统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品德教育
四有教育
文明
文明单位
文明职工
文明家庭
创建文明活动
两个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公德建设
职业道德建设
家庭美德建设
精神污染
清除精神污染
资产阶级自由化
扫黄打非
移风易俗
五讲四美三热爱
DB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战线
思想动态
思想品德
思想动员
政工人员
政工队伍建设
政工机构
精神鼓励
行为科学
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
共产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
革命传统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
集体主义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道德规范
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文明公约
DC理论工作
理论
革命理论
经济理论
政治理论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
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党史
党史资料
党史研究
理论工作
理论研究
理论动态
理论战线
理论队伍
理论队伍建设
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辩证法
认识论
世界观
方法论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意识形态
解放思想
三大差别
城乡差别
工农差别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真理
真理标准
理论研讨班
著作
选集
文集
文选
全集
回忆录
传记
年谱
思想
信仰
机会主义
左倾机会主义
右倾机会主义
无政府主义
自由主义
主观主义
个人主义
个人崇拜
人道主义
人权论
异化论
修正主义
和平演变
DD庆典、纪念活动
庆典活动
节日
节日口号
元旦
春节
三八妇女节
植树节
五一劳动节
五四运动
五四青年节
六一儿童节
七一建党纪念日
八一建军节
教师节
国庆节
一二九运动
节日活动
招待会
纪念活动
诞辰纪念
纪念设施
纪念碑
纪念馆
纪念品 塑像
挂像
挂旗
E纪检、监察
EA党风、作风、纪律处分
党风
党的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内政治生活准则
关心群众生活
党纪
廉政
廉政建设
廉洁自律
廉洁从政
作风
思想作风
干部作风
机关作风
领导作风
生活作风
不正之风
行业不正之风
检讨 错误
党纪处分
党内警告
党内严重警告
撤销党内职务
留党查看
开除党籍
脱党
退党
行政处分
行政措施
行政警告
行政严重警告
记过
降级降职
撤销行政职务
开除公职
降衔
开除军籍
组织措施
申诉
立案
审查
复查
证据
审批
定性
定案
冤假错案
落实政策
平反
F统战
FA 统战工作
统战
国际统一战线
民族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
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会议
统战方针
统战政策
统战理论
政协
政协工作
政协委员
工商联工作
海外统战工作
多党合作
长期共存 交朋友
政界人士 知名人士
祖国统一
出国探亲
FB民族
民族
族上层
民族历史 民族经济
民族贸易 族外事
民族习俗
民族团结
FC宗教
宗教
互相监督 爱国人士一国两制 回国探亲 民族工作 民族关系 民族文化 民族传统 民族主义 宗教工作 政治协商
民主人士国共谈判 光彩事业 民族事务 民族政策 民族文字 民族理论 民族纠纷 宗教问题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广 党外人士
无党派人士
民主党派
民主协商
民族同胞
民族问题
民民族地区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语言
民族科技
民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干部 大民族主义 宗教政策
宗教方针
宗
教理论
宗教事务管理
宗教团体
宗教活动
宗教节日
宗教信仰
宗教事务
宗教界人士 宗教文化
基督教
天主教
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回教
教会
教派
宗教院校
宗教案件
宗教场所
寺庙管理
FD侨务工作
侨务工作
侨务政策
华侨
华侨政策
华侨捐赠
侨汇
侨资企业
归侨
侨民
侨眷
侨乡
侨乡建设
华侨社团
FE港澳台工作
一国两制
港澳台工作
港澳政策
香港问题
香港回归
驻港部队
特别行政区
特区政府
政权交接
澳门问题
澳门回归
澳门驻军
港澳同胞
对台方针
台胞台属
台湾问题
台独
台独势力
台湾局势
台湾经济
台资企业
台胞安置
海峡两岸关系
三通
台胞探亲
台胞投资
对台贸易
赴台探亲
和平谈判
G群团
GA工青妇工作
工青妇工作
工人
职工
工人阶级
工会
工会干部
工会工作
职代会
职工代表大会
青年
中青年干部
共青团工作
团代会
共青团代表大会
共青团组织
青年运动
青少年教育
青少年犯罪
知青工作
少先队工作
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妇女
妇女工作
妇联工作
妇运方针
妇女干部
妇代会
妇女代表大会
妇女权利
妇幼工作
妇幼保健
幸福工程
儿童
儿童福利
希望工程
群众工作
H民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
HA民政
民政
民政工作
政权
政权建设
城镇居民
乡镇
居委会
居民委员会
村委会
村民委员会
街道
街道工作
地区
地名
行政区划
区域
区域纠纷
区域调整
区域规划
边界纠纷
沿海
沿江
沿边
特别行政区
特区政府
民族区域自治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自治乡
防灾减灾
抗灾救灾
抗震救灾
抗洪救灾
抗旱救灾
生产自救
难民
灾民
捐赠活动
补助
救济
社会救济
送温暖
送温暖工程
赈济
赈灾
赈贷
以工代赈
安置
安置费
安家费
扶贫
移民
移民政策
移民安置
抚恤
抚养
优抚工作
复转军人
复员军人
转业军人
复转军人安置
红军烈士
革命烈士
烈士陵园
军属
军人家属
烈属
军民关系
双拥工作
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
赡养
扶养
收养
残疾人
伤残人士
残疾人工作
残疾军人
残疾儿童
收容
遣送
老龄问题
殡葬管理
墓地
HB机构编制
机构
机构设置
机构调整
机构撤销
机构合并
机构改革
机构编制
机构职能
常设机构
临时机构
驻外机构
国家机构
政府工作
政府职能
职能机关
党政机关
党委机关
国家机关
党政分开
政企分开
政事分开
领导班子
领导小组
工作小组
三定方案
精兵简政
精简机构
精简人员
编制整编
企业单位
事业单位
管理部门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首长负责制
基层组织
基层组织建设
HC人事工作
人事
人事工作
人事制度
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管理
人事安排
人事管理
人员调整
人才
人才结构
人才交流
人才使用
人际关系
干部制度
干部政策
干部路线
干部标准
干部工作
干部选拔
干部培养
干部调配
干部配备
干部管理
干部考察
干部考核
干部审查
干部任免
干部培训
干部交流
干部待遇
干部奖惩
干部队伍建设
领导干部
援藏干部
下基层锻炼
干部下放
国家工作人员
公务员
公务员制度
公务活动
队伍建设
工作制度
工作考核
工作责任
工作指导
工作效率
工作条例
激励机制
机关工作制度
机关作风
领导作风
干部作风
工作作风
工作方法
罢免
弹劾
顾问
特派员
离职
退职
干部休假
干部离退休
离退休人员
退休制度
休假制度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政策
知识分子工作
I政法
IA法制
法
法制
法制建设
法制工作
法制观念
法制宣传
民主法制教育
普法规划
普法工作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资产阶级民主
资本主义法制
法治
依法治国
依法治理
法律
法规
党内法规
行政法规
自治法规
地方法规
军事法规
规章
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
涉外法律
法律体系
法律地位
法律效力
法律责任
法律保护
法律制裁
法律解释
法律监督
法律问题
法律文书
政法
政法队伍
政法工作
管辖权
自然人
法人
公民
权利
义务
权益
财产权
人身权
公民权
选举权
被选举权
IB立法
立法
立法权
立法工作
立法机关
立法体制
立法规划
立法程序
立法技术
立法解释
法律草案
经济立法
执法检查
宪法
民法
刑法
经济法
行政法
劳动法
军事法诉讼法
国际法
代表法
选举法
组织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香港基本法
澳门基本法
国籍法
国旗法
国徽法
国家赔偿法
物权法
债权法
商法
知识产权法
担保法
合同法
经济合同法
涉外经济合同法
著作权法
专利法
商标法
婚姻法
继承法
权益保障法
破产法
保险法
票据法
海商法
企业法
公司法
证券法
财政法
预算法
税法
金融法
航空法
土地法
农业法
外贸法
审计法
统计法
价格法
草原法
森林法
煤炭法
电力法
海洋法
标准化法
公务员法
行政监察法
行政处罚法
国家安全法
保密法
档案法
律师法
边界管理法
出入境管理法
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
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法
教育法
卫生法
食品卫生法
文物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
海关法
工会法
出版法
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仲裁法
国防法
兵役法
IC司法
司法
司法工作
司法机关
司法改革
检察
检察机关
检察工作
法院
法院工作
审判机关
诉讼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
诉讼程序
起诉
上诉
审理执行
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经济纠纷
民事纠纷
刑事审判
民事审判
经济审判
行政审判
军事审判
特别法庭
专案
专案调查
国际法庭
司法管辖
司法协助
渎职
贪污
受贿
倒买倒卖
贿赂
犯罪
毒品犯罪 计算机犯罪
经济犯罪
刑事犯罪
罪犯
罪名
渎职罪
强奸罪
抢劫罪
叛国罪
杀人罪
伤害罪
贿赂罪
受贿罪
投毒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贪污罪
诈骗罪
走私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
刑
刑种
刑罚种类
剥夺政治权利
死刑
无期徒刑
有期徒刑
拘役管制
罚金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减刑假释
当事人辩护制度
代理律师
劳改
刑满释放
监督劳动
监督改造青少年犯罪
监狱管理
ID执法
执法
执法工作
执法队伍
执法监管
执法机关
行政执法
公安
公安工作
公安机关
公安干警
武警
警衔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工作
国家安全机关
立案
案件
案件处理
治安工作
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工作
社会治安
社情动态
综合治理
治安管理
治安处罚
保卫工作
警卫
警卫工作
专项治理
安全检查
公证
国家公证
法律援助
劳教
劳动教养
民事
民事案件
刑事
刑事案件
大案要案
经济案件
涉外案件
走私案件
间谍案件
恶性案件
查封
事件
重大事件
突发事件 社会性事件
社会反映
紧急状态
境外动态
扣押
执行(法律)
反动组织
境外反动组织
恐怖活动
黑社会组织
国际刑警
国际刑警组织
J军事
JA军事工作
军事
军事工作
军事原则
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
军事科学
军事科研
军事学术
军事方针
军事政策
军事路线
军管
军事制度
军事战略
军事基地
军事设施
军事建筑
军事计划
国防工业
军事工业
军事演习
军事会议
军事机关
军事教育
军代表
军事指挥机关
军事训练
军事情报
军事法
军事法规
军事援助
军事实力
军种兵种
K外事
KA外交
外交
外交工作
外交方针
外交路线
外交政策
外交格局
外交关系
对外政策
对外表态
对外宣传
对外交往
对外联络工作
对外友协工作
对外援助
对外交流
外交官员
外交代表
外交使节
外交官
外交特权
外交文书
外交代表机构
外长
外交部长
Y外交斗争
外事
外事工作
外事纪律
外事活动
外李访问
国事访问
驻外机构
驻外人员
外国侨民
外国专家
外国专家工作
外籍华人
外宾
外商
国家元首
参赞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代办
公使
临进代办
领事
武官
观察员
特使
大使馆
领事馆
代办处
备忘录
国书
换文
条约
照会
最后通牒
协定(外事)
议定书
协议(外事)
会风
会淡
来访
谈判
友好城市
出国
出国访问
出国参观
出国进修
出国考察
出国探亲
留学
出国人员
回国人员
护照
签证
豁免权
外交特权
建交
建立外交关系
断交
复交
恢复外交关系
居留权
抗议
交涉
斡旋
领土
领空
领海
驱逐出境
引渡
涉外
涉外案件
涉外事务
中外关系
中朝关系
中日关系
中俄关系
中越关系
中印关系
中美关系
中法关系
中德关系
中欧关系
周边国家关系
KB党的对外联络工作
党的对外联络工作
党的对外联络工作方针
党际关系
国际关系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国际
国际统一战线
工党
工人党
工人运动
共产党
劳动党
社会党
民主党
两党关系
两党合作
兄弟党关系
KC国际关系
国际
国际动态
国际环境
国际关系
国际交流
国际交往
国际问题
国际社会
世界经济
国际救济
国际贸易
国际援助
国际市场
国际协议
国际组织
国际机构
国际斗争
国际战争
国际制裁
国际会议
国际谈判
国际合作
国际航线
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联盟
联合国
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专门机构
区域性组织
民族独立运动
维和部队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第二世界
第三世界
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边界问题
大陆架问题
地区性问题
国际经济问题
国际军事问题
领海权问题
领土问题
南极洲问题
南南合作
南北对话
难民问题
人权问题
排华
种族问题
人质问题
外层空间问题
非洲问题
美洲问题
拉美问题
欧洲问题
西欧问题
亚洲问题
海外地区问题
中东问题
裁军问题
撤军问题
核武器问题
世界和平
世界稳定
世界发展
L科技、科研
LA科技工作
科技
科学技术
科技政策
科技方针
科技工作
科技体制
科教兴国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管理
科技成果管理
科技计划管理
科技经费管理
科技项目管理
科技投入
科技合作
技术合作
科技计划
LB科研工作
科研
技术研究
科学研究科研机构
科研单位
民办科研机构
科研任务
科研管理
科研经费
科研计划
科研规划
科研工作
科研建设
科研项目
科研课题
科研论证
科研设备
科研计划管理
科研成果管理
科研经费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基地
科研企业
LC科技队伍建设
科技干部
专业技术干部
科技人才
科技人员
科技队伍
科技队伍建设
科技人员管理
科技人员培训
科技人员流动
科学家
专家
专业人才
技术能手
专业技术培训
技术训练
技术援助
人才交流
人才培养
人才分流
引进人才
智力引进
智力开发
智力投资
诺贝尔奖
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科学技术进步奖
M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MA 文化
文化
文化工作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事业
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文化机构
文化交流
文化协定
文化建设
文化生活
文化水平
文化遗产
文化设施
文化馆
文化事业管理
文化市场
文化市场管理
基层文化
群众文化
社区文化
村镇文化
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
文艺
文艺方针
文艺政策
文艺工作
文艺体制
文艺体制改革
文艺理论
文艺思想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文艺批评
文艺队伍
文艺团体
文艺演出
文代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
作代会
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大会
文学
文学作品
艺术节艺术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语言艺术
综合艺术
艺术教育
艺术研究
民族艺术
展览
新闻
新闻工作
新闻事业
新闻方针
新闻改革
新闻队伍
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
新闻出版
记者招待会
国际新闻
社论
编辑工作
报刊
报刊工作
报刊征订
报刊发行
报纸
刊物
广播电台
广播工作
广播事业
广播卫星
广播电视
广播电影电视
电影
影片
影片生产
影片发行
影片调演
影视工作
影视审查
中外合作拍片
电视
电视台
音像制品
MB教育
教育
教育方针
教育制度
教育工作
教育事业
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设施
教育经费
教育科研
教育兴国
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学科设置
办学
办学形式
办学方针
办学方向
国家办学
社会力量办学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科学文化教育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
初等教育
课外教育
小学
小学生
中等教育
中学
中学生
职业技术
教育职业
培训机构
师范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院校
大学
大学生
自费生
公费生
助学金
奖学金
贷学金
研究生
研究生工作
留学
留学生
留学生工作
出国进修
学位
毕业
分配
定向培养
文盲
扫盲工作
自学
自学考试
电化教育
成人教育
函授教育
远距离教育
广播电视教育
继续教育
知识更新
特殊教育
宗教院校
教师
民办教师
教师队伍
教师待遇
师资培训
师资队伍建设
尊师重教
进修
学术著作
教育
交流
教材
考试
升学考试
招生工作
学校
学生
学生工作
学生素质
学生流失
学生运动
德育工作
校园文化
勤工俭学
品德教育
学校体育
学校行政
教育资源管理
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校办企业
罢课
**
MC卫生
卫生
卫生工作
卫生方针
卫生监督
卫生检查
卫生标准
卫生机构
卫生监测
卫生统计
卫生宣传
血防工作
防疫工作
公费医疗
卫生保健
妇幼保健
城镇社区卫生服务
医德医风建设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工作
爱国卫生
城市卫生
农村卫生
医疗
医疗保障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农村合作医疗
医疗工作
医疗事故
医疗水平
医药
医药卫生管理
医院
医务人员
西医
中医
中医药事业
中西医
医学
医学教育
医学科技
医学科研
疾病
传染病
地方病性病
艾滋病
职业病
病毒
假药
个体
行医
MD体育
体育
体育界
体育方针
体育工作
体育队伍
体育道德
体育组织
体育科研
体育设施
体育场馆
体育项目
群众体育
气功
人体
特异功能
军事体育
民族体育
学校体育
全民健身运动
体育锻炼
体育卫生
运动卫生
运动水平
体育比赛
体育运动
纪录
反兴奋剂
运动会
全运会
全国运动会
亚运会
亚洲体育运动会
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
俱乐部
运动员
裁判员
教练员
竞技运动
球类运动
水上运动
体操运动
田径运动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主题词表》使用方法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主题词表》使用方法
(节选自中共中央秘书局编制的《公文主题词表》,1998年10月第二版,第536-546页)根据《文献主题标引规则》(GB3860—83)和《文献工作—文献审读、主题分析与选定标引词的方法》(IS05963),结合党委系统公文特点,对本词表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一、标引细则
(一)要直接、准确、客观地反映公文论述的主题。
(二)选用的词,一般应是本词表的正式主题词,其书写形式应与词表中的词形一致。
(三)选词时,应首先选用切合公文主题概念的专指性较强的主题词。
(四)当没有专指性较强的主题词时,应选用与主题概念关系较密切的正式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组配标引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优先考虑概念组配,即相组配的主题词之间存在概念相交或概念限定的关系。
2.当词表中没有合适的主题词进行概念组配时,可进行字面组配。
3组配结果应概念清楚、准确。
(五)若词表中无合适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时,应选用直接上位主题词标引。
(六)若仍无合适直接上位主题词进行标引时,方可选用本词表以外的适当词(称自由词)进行标引。自由词标引应遵循下列原则:
1.选用的自由词应符合本词表的选词原则。
2.标引时,应在自由词后加“Δ”标记,同时标引出相应的上位主题词。
3.使用频率较高的自由词须填写“主题词增、删、改记录卡”。
4.选用人物、年代、组织机构、地区等专用名词作为自由词标引时,人物名称用全称,年代用阿拉伯数字,组织机构、地区名称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不加“Δ”标记。
(七)主题词的标引位置。按照《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要求,主题词应位于抄送机关上方,词与词之间要空一个汉字的距离。
(八)主题词的标引数量。每件公文所选用的主题词数量一般应在10个以内。
(九)主题词的排列次序。一般次序为: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形式的主题词在后。在单主题公文中,反映公文中心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分述内容主题词在后;在多主题公文中,反映公文内容的各主题词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标引的地区名称、组织机构名称、年代和人物名称等,置于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后、文种之前。若地区名称、组织机构名称、年代和人物名称等同时出现在同一公文中,则按地区名称、组织机构名称、年代和人物名称的顺序排列。公文的文种置于最末位。在转(印)发类型的公文中,被转(印)发的公文文种可不作为主题词标引;但如果被转(印)发的公文属于党内法规,其名称(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应作为主题词标引。
二、标引程序
(一)主题分析。主题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公文的主题,据此准确地提炼出主题概念。它是通过审读公文、分析公文的主题类型、结构和确定公文主题标引方式来进行的。
审读公文。主要通过审读公文内容,特别是公文的标题、摘要或按语、关键性的句子、结论性的意见,来了解公文发布的意图,从而确定公文的主题(即中心思想),并用精炼的一句话或几句话表述出来。
分析公文的主题类型。公文的主题类型分为单主题和多主题。单主题是指一件公文只有一个主题。多主题又称并列主题,是指一件公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领导同志讲话、会议纪要、工作总结等公文大多为多主题公文。
分析公文的主题结构。即分析公文主题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成分是公文主题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次要成分是对公文主题主要成分的说明以及主要成分所处的时间、空间,所属文件类型等。如某某省关于1995年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工
作报告,这是一个多主题公文,有三个并列主题:“税收大检查”“财务大检查”“物价大检查”,这是公文主题的主要成分,“1995年”“工作报告”是次要成分。
确定公文主题标引方式。公文主题标引方式有概括标引、重点标引和全面标引。不同的标引方式决定公文主题标引的不同深度。标引人员可根据公文的特点和工作需求,确定公文主题标引方式。
(二)主题概念转换。主题概念转换也叫查表选词。由主题分析而确定的主题概念是自然语言形式的词.须依照公文主题标引细则,将主题概念一个一个地转换成《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主题概念的转换分为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直接转换是指主题概念可以从《公文主题词表》中找到相应的主题词;间接转换是指在《公文主题词表》中没有与主题概念直接相对应的主题词,须进行组配标引,或上位词标引、自由词标引。
(三)主题标引结果审核。这是减少标引误差,提高标引质量的一个措施。审核的主要任务:一看公文主题概念的提炼是否全面、准确,有无遗漏隐含的主题概念;二看公文主题概念转换所选用的词是否确切地反映了公文的主题内容,是否符合公文主题标引细则;三看同类型公文,同类型主题所选用的主要主题词是否一致;四看标引记录是否有遗漏。
三、标引实例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
主题概念:干部教育工作党政机关决定
主 题词:干部教育党政机关决定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直接转换。“干部教育工作”、“党政机关”、“决定”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干部教育”、“党政机关”和“决定”。
③主题词按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形式(文种)的主题词在后的次序排列。
2.《江泽民同志在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7年3月8日)主题概念:计划生育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江泽民讲话1997年
主 题词:计划生育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1997年江泽民讲话
说明:①多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直接转换。“计划生育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讲话”
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计划生育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和“讲话”。
③人物名称和年代作为自由词标引,不加“Δ”标记。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1998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主题概念:元旦、春节工作关心群众生活精简会议制止铺张浪费
双拥工作1998年通知
主 题词:元旦春节工作安排关心群众生活精简会议制止铺张浪费
双拥工作1998年通知
说明:①多主题公文;重点标引。
②直接转换。“元旦、春节工作”、“关心群众生活”、“精简会议”、“双
拥工作”、“通知”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
词“元旦”、“春节”、“工作安排”、“关心群众生活”、“精简会议”、“双拥工作”和“通知”。
③间接转换。“制止铺张浪费”分解转换内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
式主题词“制止”和“铺张浪费”。“制止”和“铺张浪费”为概念
限定组配。
④年代作为自由词标引,不加“Δ”标记。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同题的决定》主题概念:治理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减轻企业负担决定
主 题词:治理三乱减轻企业负担决定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直接转换。“减轻企业负担”、“决定”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
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减轻企业负担”和“决定”。
③间接转换。“治理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治理”和“三乱”。“治理”和“三乱”为概念限定组配。
5.《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主题概念:民主生活会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规定通知
主 题词:民主生活会党政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规定通知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直接转换。“民主生活会”、“党和国家机关”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民主生活会”和“党政机关”。
③间接转换。“党员领导干部”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
主题词“党员”和“领导干部”。“党员”和“领导干部”为概念交叉组配。
④该《通知》印发的公文为党内法规,按照公文主题标引细则的要求,“规定”和“通知”均作为正式主题词直接标引。
6.《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共中央1982年1月1日批转)
主题概念:农村工作会议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
提高经济效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纪要1982年
主 题词:农村工作会议农业生产责任制商品流通农业科技经济效益
基层组织建设1982年会议纪要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全面标引。
②直接转换。“农村工作会议”、“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纪要”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农村工作会议”、“商品流通”、“农业科技”、“经济效益”、“基层组织建设”和“会议纪要”。
③间接转换。“农业生产责任制”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农业生产”和“责任制”。“农业生产”和“责任制”为概念限定组配。
④年代作为自由词标引,不加“Δ”标记。
⑤主题词按反映公文中心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分述内容的主题词
在后,并依各自所反映主题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
7.《邓小平同志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1981年7月2日)主题概念:选拔中青年干部座谈会1981年邓小平讲话
主 题词:干部选拔中青年干部座谈会1981年邓小平讲话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全面标引。
②直接转换。“座谈会”、“讲话”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座谈会”和“讲话”。
③间接转换。“选拔中青年干部”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干部选拔”和“中青年干部”。“干部选拔”和“中青年干部”为概念限定组配。
④人物名称和年代作为自由词标引,不加“Δ”标记。
⑤主题标引要反映公文主题——选拔中青年干部,不能简单地将标题分解。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都、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主题概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通知
主 题词:普法规划通知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间接转换。鉴于《公文主题词表》中没有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直接对应的专指性正式主题词,而上位词“普法规划”比“法制宣传”和“规划”的组配更能准确、全面地反映主题概念.因此选用上位词标引。
③文种“通知”为正式主题词,直接标引。
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革命文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主题概念:革命文物工作通知
主 题词:文物工作通知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概括标引。
②间接转换。“革命文物工作”用上位词“文物工作”进行标引。
③按照公文主题标引细则的要求,该《通知)转发的公文文种“意见”不标引;“通知”可直接标引。
10.《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几个问题的指示》
主题概念:少宣传个人纪念设施建设个人文集、传记的出版治丧活动
指示
主 题词:宣传方针少宣传个人Δ纪念设施文集传记出版发行
治丧活动指示
说明:①单主题公文;重点标引。
②直接转换。“纪念设施建设”、“治丧活动”、“指示”分别直接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纪念设施”、“治丧活动”和“指示”。
③间接转换。“个人文集、传记的出版”分解转换为《公文主题词表》
中的正式主题词“文集”、“传记”和“出版发行”。“文集”、“传记”和“出版发行”为概念限定组配。鉴于“少宣传个人”是党的一项重要宣传方针,因此作为自由词标引,并在词后加“Δ”标记,同时标出其上位词“宣传方针”。
④鉴于该文针对当时宣传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点对领导人纪念设施的建设和文集、传记的编辑出版及治丧活动的安排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其精神具有长期的指导作用,从利用角度考虑,采用重点标引的方式。
第五篇:公文主题词表
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
01.综合经济(77个)
01A 计划
规划 统计 指标 分配统配 调拨
01B 经济管理
经济 管理 调整 调控 控制 结构 制度 所有制 股份制 责任制 流通 产业 行业 改革 改造 竞争 兼并 开放 开发 协作 资源 土地 资产 资料 产权物价 价格 投资 招标 经营 生产 转产 项目 产品 质量 承包 租赁 合同 包干 国有 国营 私营 集体 个体 企业 公司 集团 合作社
普查 工商 商标 注册广告 监督 增产 效益节约 浪费 破产 亏损特区 开发区 保税区 展销展览商品化 横向联系 第三产业 生产资料02.工交、能源、邮电(69个)
02A工业
冶金 钢铁 地矿 机械 汽车 电子 电器 仪器 仪表 化工 航天 航空
核工 船舶 兵器 军工 轻工 有色金属 盐业 食品 印刷 包装 手工业 纺织服装 丝绸 设备 原料材料 加工
02B交通
铁路 公路 桥梁 民航 机场 航线 航道 空中管制 飞机 港口 码头 口岸车站 车辆 运输 旅客
02C能源
石油 煤炭 电力 燃料天然气 煤气 沼气
02D邮电
通信 电信 邮政 网络 数据 民品 厂矿 空运 三线通讯 水运 运费03.旅游、城乡建设、环保(42个)
03A旅游
03B服务业
饮食业 宾馆
03C城乡建设
城市 乡镇 基建 建设 建筑 建材 勘察 测绘 设计 市政 公用事业 监理环卫 征地 工程 房地产 房屋 住宅 装修 设施 出让 转让 风景名胜 园林岛屿
03D环保
保护区 植物 动物 污染 生态 生物 风景 饭店 城乡 国土 沿海
04.农业、林业、水利、气象(56个)
04A农业
农村 农民 农民负担 农场 农垦 粮食 棉花 油料 生猪 蔬菜 糖料 烟草水产 渔业 水果 经济作物 农副产品 副业 畜牧业 乡镇企业 农膜 种子
化肥 农药 饲料 灾害 以工代赈 扶贫
04B林业
绿化 木材 森林 草原防沙治沙
04C水利
河流 湖泊 滩涂 水库水域 流域 水土保持 节水防汛 抗旱 三峡04D气象
气候 预报 预测烟酒 土特产 有机肥 多种经营牧业
05.财政、金融(57个)
05A财政
预算 决算 核算 收支财务 会计 税务 税率审计 债务 积累 经费集资 收费 资金 基金租金 拨款 利润 补贴折旧费 附加费 固定资产05B金融
银行 货币 黄金 白银 存款 贷款 信贷 贴现 通货膨胀 交易 期货 利率利息 贴息 外汇 外币 汇率 债券 证券 股票 彩票 信托 保险 赔偿 信用社现金 留成 流动资金 储蓄费用 侨汇 折旧率
06.贸易(52个)
06A商业
商品 物资 收购 定购 购置 市场 集贸 酒类 副食品 日用品 销售 消费批发 供应 零售 拍卖 专卖 订货 营业 仓库 储备 储运 货物
06B外贸
对外援助 军贸 进口 出口 引进 海关 缉私 仲裁 商检 外商 外资 合资合作 关贸 许可证 驻外企业 贸易 倒卖 外向型 议购 议售 垄断 经贸 贩运票证 外经 交易会
07.外事(42个)
07A外交
对外政策 对外关系 领土 领空领海 外交人员 建交 公约
大使 领事 条约 协定 协议 议定书 备忘录 照会 国际 涉外事务 抗议07B外事
国际会议 国际组织 对外宣传 出访 出国 出入境 签证 护照 邀请 来访谈判 会谈会见 接见 招待会 宴会 外国人 外宾 对外友协 外国专家 涉外08.公安、司法、监察(46个)
08A公安
警察 武警 警衔 治安 非法组织 安全 保卫 禁毒消防 防火 检查 扫黄案件 处罚 户口 证件事件 危险品 游行 海防边防 边界 边境08B司法
政法 法制 法律 法院律师 检察 程序 公证劳改 劳教 监狱08C监察
廉政建设 审查 纪检 执法行贿 受贿 贪污 处分侦破
09.民政、劳动人事(85个)
09A民政
基层政权 选举 行政区划 地名 人口 双拥工作 社会保障 社团 救灾 救济 募捐 婚姻 移民 抚恤 慰问 调解 老龄问题 烈士 纠纷 残疾人 墓地 殡葬 社区服务09B机构
驻外机构 体制 职能 编制精简 更名
09C人事
行政人员 干部 公务员 考核 录用 职工 家属 子女 知识分子 专家 参事 院士 文史馆员 履历 聘任 任免 辞退 退职 职称 待遇 离休 退休 交流 安置调配 模范 表彰 奖励
09D劳动
就业 失业 招聘 合同制工人 保护 劳务 第二职业事故
09E工资
津贴 奖金 福利 收入 老年 简历 劳资 人才 招工 待业 补助 拥军优属丧葬 奖惩
10.科、教、文、卫、体(73个)
10A科技
科学 技术 科普 科研鉴定 标准 计量 专利 发明 实验 情报 计算机自动化 信息 卫星 地震海洋
10B教育
学校 教师 招生 学生 培训 毕业 学位 留学 教材 校办企业
10C文化
文字 文史 文学 语言 艺术 古籍 图书 宣传 广播 电视 电影 出版版权 报刊 新闻 音像文物 古迹 纪念物 电子出版物
10D卫生
医院 中医 医疗 医药药材 防疫 疾病 计划生育妇幼保健 检验 检疫10E体育
运动员 教练员 运动会 比赛馆所 院校 校舍 地方志软科学 社科
11.国防(24个)
11A军事
军队 国防 空军 海军征兵 服役 转业 民兵预备役 军衔 复员 文职后勤 装备 战备 作战训练 防空 军需 武器弹药 人武退伍
12.秘书、行政(74个)
12A文秘工作
机关 国旗 国徽 机要印章 信访 督查 保密公文 档案 会议 文件秘书 电报 提案 议案谈话 讲话 总结 批示汇报 建议 意见 文章题词 章程 条例 办法细则 规定 方案 布告决议 命令 决定 指示公告 通告 通知 通报报告 请示 批复 函会议纪要
12B行政事务
行政 工作制度 纪念活动 庆典活动 休假 节假日 着装 参观接待 措施 调查 视察 考察 礼品 馈赠 服务 出席 发言 转发 名单 批准 审批 信函 事务活动 纪要 督察
13.综合党团(54个)
13A党派团体
共产党 民主党派 共青团 团体 工会 协会 学会 民间组织 文联 学联 妇女 儿童 基金会
13B统战
政协 民主人士 爱国人士
13C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事务
13D宗教
寺庙
13E侨务
外籍华人 归侨 侨乡
13F港澳台
香港问题 澳门问题 台湾问题
13G综合整顿 形势 社会 精神文明 法人 发展 其它 试点 推广 青年 政治 范围党派 组织 领导 方针 政策 党风 事业 咨询中心 清除附表
01.中国行政区域(54个)
01A华北地区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01B东北地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01C华东地区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福建 江西 山东
01D中南地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广西 海南
01E西南地区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重庆
01F西北地区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新疆
01G台湾
01H香港
01I澳门
哈尔滨 沈阳 大连 青岛 厦门 宁波 武汉 广州 深圳 海南岛 西安 单列市省市 自治区
02.世界行政区域(244个)
02A亚洲
中国 蒙古 朝鲜 韩国 日本 越南 老挝 柬埔寨 缅甸 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文莱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东帝汶 尼泊尔 锡金 不丹 孟加拉国 印度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格鲁吉亚 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 巴基斯坦 阿富汗
伊朗 科威特 沙特阿拉伯巴林 卡塔尔 阿联酋阿曼 也门 伊拉克叙利亚 黎巴嫩 约旦巴勒斯坦 以色列 塞浦路斯土耳其
02B欧洲
冰岛 法罗群岛 丹麦 挪威 瑞典 芬兰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俄罗斯 白俄罗斯 乌克兰 摩尔多瓦 波兰 捷克 斯洛伐克 匈牙利 德国奥地利 列支敦士登 瑞士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英国 爱尔兰 法国
摩纳哥 安道尔 西班牙 葡萄牙 意大利 梵蒂冈 圣马力诺 马耳他 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 波黑 马其顿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阿尔巴尼亚 希腊02C非洲
埃及 利比亚 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 摩洛哥 西撒哈拉 毛里塔尼亚 塞内加尔 冈比亚 马里 布基纳法索 佛得角 几内亚比绍 几内亚 塞拉利昂 利比里亚科特迪瓦 加纳多哥 贝宁 尼日尔尼日利亚 喀麦隆 赤道几内亚 乍得中非 苏丹 埃塞俄比亚 吉布提 索马里 肯尼亚 乌干达 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 刚果民主共和国 刚果 加蓬 厄立特里亚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安哥拉 赞比亚 马拉维 莫桑比克 科摩罗 马达加斯加塞舌尔 毛里求斯 留尼汪 津巴布韦 博茨瓦纳 纳米比亚 南非 斯威士兰 莱索托 圣赫勒拿
02D大洋洲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巴布亚新几内亚 所罗门群岛 瓦努阿图 新喀里多尼亚 斐济 基里巴斯 瑙鲁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 帕劳 北马里亚纳群岛自由联邦 关岛图瓦卢 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西萨摩亚 美属萨摩亚 纽埃托克劳 库克群岛 汤加法属波利尼西亚 皮特凯恩群岛
02E美洲
格陵兰 加拿大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美国百慕大 墨西哥 危地马拉伯利兹 萨尔瓦尔 洪都拉斯尼加拉瓜 哥斯达黎加 巴拿马
巴哈马 特克斯群岛和凯科斯群岛 古巴 开曼群岛 牙买加海地 多米尼加 波多黎各美属维尔京群岛 英属维尔京群岛 圣基茨和尼维斯
安圭拉 安提瓜和巴布达 蒙特塞拉特 瓜德罗普 多米尼克 马提尼克
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巴巴多斯 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荷属安的列斯阿鲁巴 哥伦比亚 委内瑞拉圭亚那 苏里南 法属圭亚那厄瓜多尔 秘鲁 巴西玻利维亚 智利 阿根廷巴拉圭 乌拉圭
苏联 民主德国 联邦德国捷克斯洛伐克 扎伊尔 留尼汪岛
圣赫勒拿岛和阿森松岛等 贝劳马绍尔群岛 北马里亚纳群岛 东萨摩亚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 百慕大群岛多米尼加共和国 多米尼加联邦荷属安的列斯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