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一封英语邮件

一封英语邮件



第一篇:一封英语邮件

March 17 , 2013 Dear Judy,Time has gone by fast and it is long since we met last time.How is your study going ? Can you get used to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the new campus ? I hope you lead a happy life there.As we both are interested in culture tradition , now I want to share a newspaper article that I saw in the morning.Big differences in expressing feeling between Chinese and British.As is well-known , many of us hold the viewpoint that it is the well-time to show our sadness in a funeral.But to my surprise , the British seems to be breath easy and talk straightly in that place , most of them are smiling faces.This phenomenon really confused me.And in another section below , I have been informed that it is a way to see their cultivating moral integrity.All the strong feeling should be mention lightly.As a English saying goes “Keep a stiff upper lip”.If you can not control yourself , it means you will suffer losses.For example , a member of Parliament became more and more unpopular in presidential election only because he said something about his wife tearfully.Form this detail , most of the voters judged that he was lack of self-control.He lose the competition.But there exist another interesting phenomenon.When their friends or neighbors give them a small gift , they will show their great thanks or even kiss them.As for me , it is hard for me to accept the different.Though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arious countries , we have take a lot of cultural exchanges.But I get accustomed to the way that I lead.I am support the idea that it is one’s authentic thing to express our real thoughts.If everyone deliberate themselves or always don’t be themselves , it will make people feel that they live in a indifferent society.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henomenon ?

I hope I can see you soon and discuss our problem together.Yours ,Cherish

第二篇:英语邮件

Dear Sarah,gday to you!how are you today? regarding your PO2414102224, please find attached PI-14-04466 to you for your reference.The lead time of 1 & 2 items are on your schedule but the 3 items’s lead time need much longer.It is because the JST parts longer lead time.We are planning to send this item to you around middle of August.However, if we can ship them to you earlier, will advise you later!Thanks & any thing, please write to us asap!

Thanks & wish we can help you more & more in coming future!

Best Wishes

第三篇:如何写英语邮件

主题(Subject): About how to monitor the testing process of our product(关于如何监督产品测试环节)

正文:

Dear colleagues,(亲爱的同事们)

Our factory has recently made several rules on monitoring the procuct testing process.(我们工厂最近制定了几项监督产品测试环节的条款)

1.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product quality among quality control inspectors.(在质检人员之中加强产品质量的意识)

2.Increase the quantity oftesting samples during security testing process.(在安全测试环节增加测试样品的数量)

These rules are crucial to the quality of our procut.Please strickly follow these rules.(这些条款对于我们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请严格遵守)

Thank you!(谢谢)

Best regards!(致敬)

XXX(your name or department)(你的名字或者部门名字)

如何写英文e-mail?

毋庸置疑传统的信函往来越来越被电子邮件交流所取代,虽然不同的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千差万别,但是标准的电子邮件都是由以下几个主要要素组成的:

To(收件人栏)—— 输入收件人的电子邮箱地址

Cc(抄送栏)—— 输入接受抄送文件的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并且收件人知道此抄送信息。

Bcc(密件抄送栏)—— 输入接受抄送文件的人的电子邮箱地址,而收件人不知道此抄送信息。

Subject(主题栏)—— 输入邮件的简短文章概括介绍。收件人能在其信箱中的邮件列表中清晰浏览此内容。

Message text area(正文栏)—— 输入邮件文章内容

Attachments(附件栏)—— 输入邮件附带的附件信息

在邮件开头的加上问候语能使信件读上去更加的友好和人性化。很常见的E-mail中的问候语和称呼如:

Hello, Mike,Greetings!

Hi, Jason,英文e-mail写作开头应采用倒金字塔的写作方式,即重要内容写在前面,随着叙述的一步步展开,重要性渐渐减弱。这种方式的关键在于,在紧张、有限的版面内尽快地把信息传达给读者。

书写英语E-mail时可以不必拘泥正式信函的格式要求,罗嗦的格式套话往往会减弱邮件信息的强度。因此使用简单的结束语再添加上名字和缩写就已足够。现在常用的简单结束语方式如:Thanks、Regards,甚至用缩略的结束语THX(Thanks), TTFN(ta ta for now)也足以用为邮件的结尾了。

以下是例文

Dear Mary,I hope ererything gets well!I am a member of 2007 national pupil English summer camp.In the summer camp ,MR.Libo said that I had problems in

pronunciation,so I practiced my pronunciation after the summer camp,I would like to record my pronunciation and send to you,will you please grant your instructions?

With my good wishes!

Sincerely yours,XX

亲爱的玛丽,我希望一切都会好的!我是2007的全国小学生英语夏令营活动的一员。在夏令营,mr.libo说我有问题,所以我练习我的发音,夏令营结束后,我想记录我的发音和发送给你,请你给你的指示?

我的祝福!

你真诚的,XX

第四篇:一封邮件的营销逻辑

一封邮件的营销逻辑

2000年雷克软件系统创立于香港,2008年我们留意到很多国际品牌进入内地都是以广告为主,却很少关注广告投放效果,以及如何发展更多的回头客;同时,淘宝越来越受欢迎。我们认为Email和数据库有很大的市场,开始拓展内地市场。跟香港不同的是,内地市场已经接受了电子邮件营销,还有微博、微信等渠道,所以如何通过不同的渠道做数据库营销变得很重要。客户关系管理

电子邮件是一个正规的沟通工具,跟电话号码一样,例如淘宝喜欢用电话认证,亚马逊偏爱发Email,都是直接的沟通途径。

电子邮件营销的出发点是建立良性的客户关系管理,更好地“对话”。做好客户关系管理,首先要系统、有效地找到潜在客户的资料。很多时候我发现中国企业错过了机会,它们在互联网花了十几万投放广告,然后不了了之,其实有很多技巧可以拿到客户资料。以微博为例,无论你做任何事情,要拿到客户资料的主动权都不在品牌商那里,那应该怎么做呢?像意大利某知名男装品牌,微博有几十万粉丝,但不代表品牌商能主动联络到他们,因为他们的电话、Email都受到保护。如果在微博举办穿衣搭配比赛,粉丝看到信息,有5%的人参赛,就会填下相应的资料。

还有一个做得好的是Google,它希望中国商家做外贸时使用Google,以往Google外贸推广只会打广告,但后来它推出优惠券,只要企业留下Email就可以得到500元优惠券。可想而知,中小企业一定乐意做这样的事。

拿到客户资料后,如何让他们买东西呢?这里需要转化策略。参加搭配比赛的消费者要买衣服品牌商才能赚钱,企业拿到优惠券要使用Google才能赚钱,所以转化就很重要。例如Google拿到Email后,要给客户发4封邮件:第一封是一个Vedio,讲在Google推广的成功案例,都是中国出口量很大的企业,像时装、童装、鞋子企业等。第二封是Google在全球发展、对企业来说很重要的一些数据,第三封提示优惠券还有7天过期,第四封提示还有一天过期,让客户赶快使用。发出4封邮件之后,Google的转化率提高了5—6倍。知道客户的喜好,多发几个Email,提供他们感兴趣的资料,转化率自然会提高。

顾客买了东西后,商家当然希望客人买得更多,第三步我们要建立客户生命周期。第一次购买的客户就像个Baby,我们要多多关怀。例如星巴克,当客人成为它的会员,几天后星后巴克发来Email,介绍它的品牌,甚至它的总裁会在Vedio中出现。当知道谁一直买咖啡,在上班时间还是周末买,喝咖啡还是吃蛋糕,要把客户分类。首先是每次买2—3杯的,这是品牌的VIP,要给他们特别的优惠,中秋节送他们月饼、蛋糕。对于不常来的“唤醒客户”,你要哄他们过来,比如“过来喝东西送甜品”。细分客户非常重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策划不同的沟通方法,沟通才有效。

电子邮件还能提高客户忠诚度。什么是忠诚,要看RFM(Recency、Frequency、Monetary)模型。3天前和3个月前来的客户,一个月买两杯咖啡和买10杯咖啡的客户,既买蛋糕又买冷饮的客户,对这些不同的客户进行沟通,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内容。例如星巴克的100万客户中有40万客户3个月没来过,那就要把他们挑出来,希望他们回来再购买,星巴克可以发这样的Email:“我的老朋友,很久没见你了,如果你这个星期天来星巴克喝咖啡的话我送你一个蛋糕如何?”还有,对一星期买两次的客户,如何让他们一周买5次呢?你可以每天给他们发Email,让他们参加下午茶试吃:“老朋友,下午2点——2点半到星巴克买一杯咖啡,可以试吃提子蛋糕!”他们会渐渐养成喝咖啡习惯,本来一星期去两次星巴克,后来变成3次。

数据库管理

客户就是数据资产,如果好好管理数据库,当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完整的时候,你就可以随时看到数据如何产生购买机会。例如LV手表,大家买高端手表通常考虑劳力士和欧米伽,很少人会买LV手表,它价格贵,又不能保值,而且大部分人认为LV是卖包的。但如果购买两年后,LV给客户发Email说,LV手表有5年保养,而通常劳力士、欧米伽只有两年,这天客户就可以过来免费检查、更换电池,客户觉得很有面子,因为这种服务是其他手表品牌没有的。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他会填资料、预约、检查手表等等,而且客户会带朋友去,他的朋友消费能力都不低,这样客户就变成了LV的销售人员,告诉自己的朋友LV的服务有多好,像VIP。

我们知道数据库很重要,那么企业怎么管理数据库呢?首先要定期地更新,跟客户沟通的同时要更新资料。其次,数据库要“健康”,大多时候企业有不同来源的数据,但这些数据来自同一群人,例如我是星巴克的会员,参加不同的活动填下资料,出现资料重复,所以对数据库进行整合很重要。最后是数据库深化,一开始只有客户电话、Email,但我们要知道他在哪个城市居住、喜欢买哪些产品、有没有太太或者女朋友,这些都可以深化。

近年来我发现国内企业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尝试违法购买数据。其实这样做对品牌和到达率的伤害都很大,如果你发送大量的垃圾邮件,不仅发送不了给客户,而且服务器还把你当做垃圾邮件的发送者,连跟基本客户发Email都发不了,这样投资回报就会跟着降低。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不要只在意每一封电子邮件发出去要花多少钱,而是要看能赚多少,还要研究哪种推广方法能让客户回应,不要老是用客户不点、不看的方法轰炸他们。

整合Social media

随着微博、微信、移动APP发展,电子邮件营销的蛋糕变小了。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进行电子邮件营销呢?其实Email、微博和微信都是渠道,关键是怎么用得好,做得有策略。例如,星巴克要让全国客户知道它的推广,那它只有三种方式——电话、Email、CCTV,成本最低、最有效的肯定不是CCTV,可以

做的是发短信或Email。后两种方式的好处是,你可以知道多少客户打开了你的Email、多少客户购买、购买了多少,你能就此做优化工作,跟客户直接沟通。显然,每个渠道都有自己的价值,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都是数据库营销,但讲究不同的方法。Social media是一个公开平台,大家自愿参与,发表观点,通常是讨论产品。因此,你要小心,如果很多人说你的产品不好,你就要做一些管理。例如苹果,它不会把自己的产品放到Social media去讨论,而是自己讨论,通过Email让客户订购5S,以及下载APP。这是正式的、一对一的介绍,讲一些适合客户需要的东西,而Social media是一个讨论区。所以,做市场的人要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渠道去营销。

如何整合这些渠道呢?以SMS为例,如果我们想让更多的人看短信,我们发现把短信和HTML5整合,点击率很高,有时超过70%。所以SMS数据库营销,可以整合HTML5,让客户看视频、订购、留下信息。我们正在研究数据库营销与微信整合。现在国内正在推广用微信做CRM,微信的好处是个人讨论的渗透率很高,但你会发觉微信公众账号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客户订阅了十几个公众号却很少看内容。我相信,社交媒体就是社交媒体,不是推广媒体,好比你跟朋友约了一起打羽毛球,打球是社交活动,但如果一边打球一边接受对方的推广,你会很烦,这就是微信把公众账号捆绑在一起的原因。当渠道广告味道太重的时候,即使让我免费打羽毛球,我也不会去。一些做市场的人没有真正看到社交媒体的作用,用错了方法,结果是弄巧成拙。

那么微信可不可以提供关系平台给商家,我觉得有机会,例如会员卡。但是,当很多商家都这么做时,究竟这个APP是跟朋友沟通还是做成会员卡呢?这两样东西在人的生活里不会放在一起,是泾渭分明的。结果是,当它变成会员卡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返璞归真,就要再找一个APP专门用于聊天。其实,用微信做推广不一定是错的。但做市场有意思的地方是,新的东西一定要大胆尝试,喝头啖汤,而过了一段时间后你要想清楚工具的定位,不要麻木地把所有的东西放进去,被假象迷惑。

控制对的人吃对的东西

对于电子邮件,应该用于什么媒体,要看实际需要,要分析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的数据,精准地提供合适的东西给客户。那么究竟是用微博、微信还是短信、Email呢?其实很简单,打个比方,星巴克几百客户中有25 万人对绿茶蛋糕有兴趣,那就最好先让这些人试吃蛋糕,让他们评论好不好吃,评论后送一杯咖啡。营销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目标消费者,我们通过他们的行为分析,知道25万人中有5万人看Email、5万人看微博,那你就知道怎么投放了吧!控制对的人吃对的东西,然后针对数据库,找合适的渠道。

我们不要本末倒置,流行什么东西就做什么,我们要想到消费者。例如微信,我看到有数据分析说,一、二线城市用微信的人很多,增长速度很快,但三、四线城市的人还是用很传统的方法。不同的阶段有不同流行的东西,所以要看消费者对什么感兴趣,从内容策略到渠道策略,投其所好。其实,如果消费者不用微博,我们就放弃微博;如果消费者不用Email,我们就不会做电子邮件营销。

第五篇:如何写出一封专业的邮件

职场新人:写出一封“专业邮件”的4个速成技巧

chinahrd2014-09-03 10:281

对任何员工来说,写专业的邮件都是一种公司礼节。这不仅体现了自我的修养程度,也是代表你公司的形象。

作为在职场待了多年的“老江湖”,其实我一直都在期待有一篇这样类似的文章,可以教人轻松掌握写一封“看起来很专业的邮件”。

对任何员工来说,写专业的邮件都是一种公司礼节。这不仅体现了自我的修养程度,也是代表你公司的形象。尤其对那些在求职路上的年轻人、或者刚进职场的新人来说,以更加专业的面貌应对邮件往来显得格外重要。

今天我列了以下几个小小的意见,希望能对刚入社会的“新人”有所帮助。

技巧1:邮件的送出——何谓To(发送给),何谓CC(抄送),何谓BCC(密送)

我发现很多人搞不清楚谁是“要对话的对象”,他们的邮件常常“To”很多人,结果邮件没人回应,还有甚至因为不注意这些抄送用法而导致部门、同事、主管之间产生纷争。

(1)“To”的人 浅显易懂是“你所沟通的对象”,但是除了这个“已经明确的人”之外,还能To 的人是直接关联的人,或是跟这件事有紧密联系的人,还可能是你上下游任务接口的人。

(2)CC的人

CC的是“希望让他知道这事,但是跟他并无直接责任关系”的人,通常对方会是你的直属领导,或者是你“To”的人的直属领导,也有可能是横跨部门、但是不跟此任务直接相关的人,却是希望他知晓的对象。

(3)BCC的人

BCC就是想要让特定的他知道、但是又不想让邮件内相关人员知晓。这个使用要小心,因为我亲身经历过被BCC的人没仔细看回了邮件……这是令人尴尬的事,所以除非有特殊原因建议使用Forward(转发)。

注意事项:

(1)很多人喜欢使用群组来发邮件,我个人认为——除非你很清楚群组内的每一个人,不然建议少用群组发送,这样就能避免一些人员收到无关邮件的情况。(2)尽量不要把你要To的同事的直属主管放在“To List”,因为这样就意谓你跟对方是平等,以及你意图这件事直接要对方主管执行甚至是负责。故除非真有特殊原因,不然请放CC。

技巧2:邮件标题

邮件的标题需要一目了然。建议按照“【主旨】+【叙述】”的格式来撰写。比如:“【新闻稿】轻松掌握写邮件要旨”。这里,“【新闻稿】”是主旨部分,“轻松掌握……”则是比较详细的叙述。

(1)标题的主旨

方便看邮件的人一目了然地知道这是哪一方面的邮件,并且负责相关业务的人立即知晓从而会阅读邮件。

方便搜索。许多人邮箱里都躺着上千封邮件,所以当你想要找特定内容的邮件时,你会发现你能利用“主旨”的关键词将相关邮件全部筛选出来,邮件列表非常清晰。这对于主管级的人真是一个超好用的小功能。

(2)标题的叙述 建议标题的叙述部分,不要超过10个中文字,因为字数多,反而不会有人看或是抓不住重点。简洁的叙述是使邮件看上去很专业的一个要领。

技巧3:邮件的正文

(1)收件人

在英文中我们会常用“Dear”、“Hi”或者“Hello”当作开头,不过在中文,目前似乎常看见的就是“某某长官”或是“某某你好”这样的敬称,因为没有敬语很容易会产生“命令口吻”或是“平等地位”等误会。所以收件人称谓要很注意。

如果可以,请一定明确收件人,尽量不要用“All”来取代。收件人明确了,这样才能确保对方能回复并且执行。如果邮件内是超过1个人来负责不同任务,那么请分段写,这样更清晰。

(2)主要内容

邮件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对方快速掌握需要执行的内容,所以需要保证以下两条:

邮件正文内容不要超过800字。如果800字都无法说清楚,请直接沟通,确定双方都达到共识后再发邮件。如果需要传递的内容比较复杂,建议提供附件。其他的辅助说明,提供网络链接。

邮件内容如果能条列说明是最好,这能让看邮件的人快速领会。

(3)注意小细节

我常常发现很多人喜欢转发邮件给直属领导或是附上附件却不加说明。我个人觉得这是很不专业的表现。如果邮件转发, 请提列转发内容的重点;如果是附件,,也需要简单说明这个附件并且提供此附件的重点。

有时候所提供的附件很大。因为现在很多人已经习惯在手机上看邮件,故有个小建议——当附件邮件过大,建议将附件单独提供给“所需要的人”。或是在邮件上说明“如果需要,单独索取”,尤其邮件To & CC人员很多的时候特别注意这一点。

我有时候会发现有些人喜欢把邮件的内容标注为不同大小的字体、不同的颜色,甚至还使用粗体细体斜体的字型。我个人觉得这样会让邮件看起来乱七八糟,所以建议一封邮件不要超过2种不同的视觉形式变化。

技巧4:结尾署名

署名对于对外联系人员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包含着个人信息,比如名字、职称、部门、电话、邮箱/ IM(即时通讯)、公司网址等等。现在很多人还会加上个人二维码。

署名也是代表公司身份,所以不要加上太多有个人色彩的内容及叙述。

以上四点是我总结的关于如何写出一封“专业的邮件”的4个速成技巧,供大家学习交流。因为仅为个人观点,相信还存在很多疏漏,也请职场的牛人有更多补充。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